(今晚上這章有些不好寫,更新得晚請見諒!!)
魏侯十五年十一月初十,武安已經飄起雪花。
巍峨雄健的魏宮,在參與朝會的官員看來,永遠都是那副威嚴肅穆的景象。
而今日算得上有些變化的,便是在參與朝會的隊伍中,多了一個年輕人。
這人自然就是魏無忌了,但和他以往參與的幾次朝會不同,這一次他不再是孤單的一個人。
比如說此時,他便極為謙遜有禮的和幾位老將交談著,而這裏麵赫然有柱國將軍之一的徐安宏。
徐安宏是昨天下午才從長平大營趕迴來的,目的自然也是為了給魏無忌保駕護航,不想著封君之事再出什麽岔子。
因為徐安宏迴來得遲的緣故,所以魏無忌也沒來得及去上門拜訪,但此時他卻得好好感謝這位老將一番。
可以說,魏無忌能有如今成就或者說地位,徐安宏在這裏麵是出了大力的。
正當各方在侍殿內交談甚歡的時候,這時卻有宦官聲音道:“國君駕到,眾臣早朝!”
正式朝會時間到了,眾人在聽得宦官通知後,便一個個按著原定朝班站立,而後徐徐往升朝大殿走去。
可是魏無忌卻不在此列,因為他是外召入朝的,所以現在他並不能進入朝堂,需得等待魏侯的召見。
此時魏無忌又是一個人了,而且周圍還很安靜,這個時候便最容易思考人生。
萬裏長征最後一步,即使魏無忌早有準備,但此時心裏的激動仍然無法抑製。
封君啊……這不是大白菜,這可是在魏國最頂級的爵位,除開魏侯之外,在無人能在爵位上與魏無忌一爭高低。
甚至此時魏無忌還感到慶幸,世族在這次封君之路上並沒有弄出多大反對的陣仗,讓他可以安穩的得到這個位置。
而魏侯能同意封君之事,也同樣讓魏無忌感到慶幸,甚至魏無忌此時還在想,魏侯是否可能有立自己為儲君的想法。
可這也隻能是想想,因為魏侯的想法魏無忌根本我從捉摸,更何況此時這些想法隻不過是他百無聊賴胡思亂想而已。
也不知是過了多久,此時在偏殿之外,再度響起宦官聲音道:“召歸化將軍魏無忌,覲見!”
魏無忌身形一顫,終於輪到自己上場了。
便見他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然後簡單整理了一番衣袖後,便神色嚴肅的往偏殿外走去。
在宦官的引導之下,魏無忌很快就來到永明殿外,這裏也是魏侯升朝的地方。
停下腳步,深唿一口氣後,魏無忌才再度邁開腳步,往大殿內走去。
邁進大殿門檻之後,魏無忌頓時便覺得一陣黑暗想自己襲來,雖然是因為裏麵光線較暗的緣故,但還是讓他立時警覺起來。
這也是很正常的,對於魏無忌來說,裏麵有太多的人想看自己笑話,所以他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來。
在行進之間,魏無忌這次比以往幾次都要顯得守禮,目不斜視直往大殿中央走去。
雖然魏無忌沒有看周遭群臣,可他此時卻是被上百人注視著,這裏麵有敵有友。
來到大殿正中之後,魏無忌便屈身跪地,然後大禮參拜道:“臣魏無忌,拜見君上!”
魏無忌的聲音在大殿內迴想,而通過這一聲,他也是在向群臣宣告,他魏無忌又迴來了。
當初他就是從這裏,先是被送到了齊國為質,後麵又被發配到燕山去和胡人玩命。
在場有很多人都想他死,可偏偏他命硬的很,不但沒死……此時更是堂堂正正的迴來了。
可能有人此時仍舊對魏無忌將要封君一事耿耿於懷,但是站在朝班前麵的丞相廷尉禦史大夫三人來說,此時他們表情倒是自然得很。
魏侯居於大殿丹陛之上,無喜無悲俯瞰著眾臣,在魏無忌行禮完畢後,也沒有讓他起來。
隻聽魏侯平靜道:“宣詔!”
這兩字可是簡潔明了,但卻有振聾發聵之感,因為大家都知道這裏麵的內容是什麽。
魏侯話音落下,便有宦官拿出帛書,然後攤開念道:“國君詔……”
此三字一出,除開跪在地上的魏無忌外,殿內眾臣同樣恭起身子,將腦袋低了下去。
“北胡之患,甚於中原虎狼,曆年侵擾……”
詔書就是這樣,總喜歡說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比如此時,魏侯的詔書中便先是談了匈奴危害之中,然後再說魏國抗擊之苦……
再然後,也才到了最後階段,隻聽宦官高聲道:“國君敕命,晉公子無忌爵為封君……”
“封地武揚,號武揚君!”
若說前半句徐安宏等人還帶有笑意,可在聽了宦官最後一句話後,這些寒門一係的老將們臉色一下就變了。
可因為這是在朝堂之上,所以徐安宏等人也不好發作,畢竟這已經是魏侯親自下詔,一切都已成定局。
而此時,方才麵無表情的丞相郭梁棟,廷尉趙禹等三人,此時卻是臉色卻浮現出笑意。
而作為當事人的魏無忌,此時卻沒從這些話裏聽出不對勁來,反而覺得這次是真的賺大了。
武揚君這個名號,比起二十年前那位城陽君來說,實在是霸氣了許多。
怎麽說呢,反正在魏無忌看來,自己這麵子上是足足的被照顧了。
“就是不知武揚這個地方在哪裏啊!”魏無忌此時心裏想到,他是真的不知道武揚這個地方在哪裏,畢竟魏國的地盤很大,一些冷僻的地方不知道也很正常。“武揚君,接詔!”
就在魏無忌想著自己封地的時候,麵前突然響起一個聲音道:“武揚君,接詔吧!”
那宦官已經從丹陛之上走了下來,現在到了魏無忌麵前。
“臣,叩謝君上!”魏無忌雙手舉過頭頂,接過了那份既輕飄飄卻又沉甸甸的詔書。
無疑,魏無忌此時心裏是歡喜的,武揚君……他喜歡這個稱唿。
但在他高興的時候,世族一係的某些人同樣也很高興,倒是徐安宏等人臉色有些不對勁。
就在魏無忌歡喜之餘,魏侯卻又出聲道:“魏無忌……”
“臣在……”魏無忌趕緊再度拜道。
“即為封君,變為國之柱石,日後……”
魏侯的話基本上是程序式的發言,反正就是讓魏無忌要戒驕戒躁,往後更要為大魏國立下更大功勞。
…………
現在已經是隆冬,天氣寒冷異常,大多數人都會在家躲著外麵的風雪。哪怕今日是大朝會,酒肆裏的生意也會因天氣寒冷而冷清不少。
可今天卻不一樣,武安大大小小的酒肆當中,不說是座無虛席,那也滿滿當當都是人。
之所以會這樣,則是因為今天是個大日子,大魏國在時隔二十多年之後,又將要產生一位封君了。
這對武安那些自詡關心時政的人來說,這裏麵的可聊的東西就太多了,這些人又豈能在家裏待得住。
但現在直到現在,朝堂上的消息還沒傳出來,所以現在的眾人議論的反而是魏國和齊國,以及西麵與秦楚之間的事。
“有消息來了……”就在各處酒肆內交談正酣之際,終於有人傳出了大朝會的消息。
這些傳送消息的,其實有多數都是沾杆處的人,他們被安排來做這件事情。不但在武安是這樣,魏無忌封君的消息,明日後日還會往更遠的地方傳去。
於是各處酒肆都有人在問:什麽消息來了?是不是五公子封君的消息?君上給五公子封了什麽君?封地在哪裏?
“君上敕封五公子為武揚君……”
“武揚君,這聽起來好啊……大魏的戰神,就該有這樣的響亮的名號!”
“武揚在哪裏,日後咱家也非得去看看!”
一時間,可以說武安過半之人,都知道大魏國多了一位武揚君。而這位武揚君,正是那掌軍數年未嚐一敗,被傳為戰神的五公子。
魏侯十五年十一月初十,武安已經飄起雪花。
巍峨雄健的魏宮,在參與朝會的官員看來,永遠都是那副威嚴肅穆的景象。
而今日算得上有些變化的,便是在參與朝會的隊伍中,多了一個年輕人。
這人自然就是魏無忌了,但和他以往參與的幾次朝會不同,這一次他不再是孤單的一個人。
比如說此時,他便極為謙遜有禮的和幾位老將交談著,而這裏麵赫然有柱國將軍之一的徐安宏。
徐安宏是昨天下午才從長平大營趕迴來的,目的自然也是為了給魏無忌保駕護航,不想著封君之事再出什麽岔子。
因為徐安宏迴來得遲的緣故,所以魏無忌也沒來得及去上門拜訪,但此時他卻得好好感謝這位老將一番。
可以說,魏無忌能有如今成就或者說地位,徐安宏在這裏麵是出了大力的。
正當各方在侍殿內交談甚歡的時候,這時卻有宦官聲音道:“國君駕到,眾臣早朝!”
正式朝會時間到了,眾人在聽得宦官通知後,便一個個按著原定朝班站立,而後徐徐往升朝大殿走去。
可是魏無忌卻不在此列,因為他是外召入朝的,所以現在他並不能進入朝堂,需得等待魏侯的召見。
此時魏無忌又是一個人了,而且周圍還很安靜,這個時候便最容易思考人生。
萬裏長征最後一步,即使魏無忌早有準備,但此時心裏的激動仍然無法抑製。
封君啊……這不是大白菜,這可是在魏國最頂級的爵位,除開魏侯之外,在無人能在爵位上與魏無忌一爭高低。
甚至此時魏無忌還感到慶幸,世族在這次封君之路上並沒有弄出多大反對的陣仗,讓他可以安穩的得到這個位置。
而魏侯能同意封君之事,也同樣讓魏無忌感到慶幸,甚至魏無忌此時還在想,魏侯是否可能有立自己為儲君的想法。
可這也隻能是想想,因為魏侯的想法魏無忌根本我從捉摸,更何況此時這些想法隻不過是他百無聊賴胡思亂想而已。
也不知是過了多久,此時在偏殿之外,再度響起宦官聲音道:“召歸化將軍魏無忌,覲見!”
魏無忌身形一顫,終於輪到自己上場了。
便見他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然後簡單整理了一番衣袖後,便神色嚴肅的往偏殿外走去。
在宦官的引導之下,魏無忌很快就來到永明殿外,這裏也是魏侯升朝的地方。
停下腳步,深唿一口氣後,魏無忌才再度邁開腳步,往大殿內走去。
邁進大殿門檻之後,魏無忌頓時便覺得一陣黑暗想自己襲來,雖然是因為裏麵光線較暗的緣故,但還是讓他立時警覺起來。
這也是很正常的,對於魏無忌來說,裏麵有太多的人想看自己笑話,所以他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來。
在行進之間,魏無忌這次比以往幾次都要顯得守禮,目不斜視直往大殿中央走去。
雖然魏無忌沒有看周遭群臣,可他此時卻是被上百人注視著,這裏麵有敵有友。
來到大殿正中之後,魏無忌便屈身跪地,然後大禮參拜道:“臣魏無忌,拜見君上!”
魏無忌的聲音在大殿內迴想,而通過這一聲,他也是在向群臣宣告,他魏無忌又迴來了。
當初他就是從這裏,先是被送到了齊國為質,後麵又被發配到燕山去和胡人玩命。
在場有很多人都想他死,可偏偏他命硬的很,不但沒死……此時更是堂堂正正的迴來了。
可能有人此時仍舊對魏無忌將要封君一事耿耿於懷,但是站在朝班前麵的丞相廷尉禦史大夫三人來說,此時他們表情倒是自然得很。
魏侯居於大殿丹陛之上,無喜無悲俯瞰著眾臣,在魏無忌行禮完畢後,也沒有讓他起來。
隻聽魏侯平靜道:“宣詔!”
這兩字可是簡潔明了,但卻有振聾發聵之感,因為大家都知道這裏麵的內容是什麽。
魏侯話音落下,便有宦官拿出帛書,然後攤開念道:“國君詔……”
此三字一出,除開跪在地上的魏無忌外,殿內眾臣同樣恭起身子,將腦袋低了下去。
“北胡之患,甚於中原虎狼,曆年侵擾……”
詔書就是這樣,總喜歡說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比如此時,魏侯的詔書中便先是談了匈奴危害之中,然後再說魏國抗擊之苦……
再然後,也才到了最後階段,隻聽宦官高聲道:“國君敕命,晉公子無忌爵為封君……”
“封地武揚,號武揚君!”
若說前半句徐安宏等人還帶有笑意,可在聽了宦官最後一句話後,這些寒門一係的老將們臉色一下就變了。
可因為這是在朝堂之上,所以徐安宏等人也不好發作,畢竟這已經是魏侯親自下詔,一切都已成定局。
而此時,方才麵無表情的丞相郭梁棟,廷尉趙禹等三人,此時卻是臉色卻浮現出笑意。
而作為當事人的魏無忌,此時卻沒從這些話裏聽出不對勁來,反而覺得這次是真的賺大了。
武揚君這個名號,比起二十年前那位城陽君來說,實在是霸氣了許多。
怎麽說呢,反正在魏無忌看來,自己這麵子上是足足的被照顧了。
“就是不知武揚這個地方在哪裏啊!”魏無忌此時心裏想到,他是真的不知道武揚這個地方在哪裏,畢竟魏國的地盤很大,一些冷僻的地方不知道也很正常。“武揚君,接詔!”
就在魏無忌想著自己封地的時候,麵前突然響起一個聲音道:“武揚君,接詔吧!”
那宦官已經從丹陛之上走了下來,現在到了魏無忌麵前。
“臣,叩謝君上!”魏無忌雙手舉過頭頂,接過了那份既輕飄飄卻又沉甸甸的詔書。
無疑,魏無忌此時心裏是歡喜的,武揚君……他喜歡這個稱唿。
但在他高興的時候,世族一係的某些人同樣也很高興,倒是徐安宏等人臉色有些不對勁。
就在魏無忌歡喜之餘,魏侯卻又出聲道:“魏無忌……”
“臣在……”魏無忌趕緊再度拜道。
“即為封君,變為國之柱石,日後……”
魏侯的話基本上是程序式的發言,反正就是讓魏無忌要戒驕戒躁,往後更要為大魏國立下更大功勞。
…………
現在已經是隆冬,天氣寒冷異常,大多數人都會在家躲著外麵的風雪。哪怕今日是大朝會,酒肆裏的生意也會因天氣寒冷而冷清不少。
可今天卻不一樣,武安大大小小的酒肆當中,不說是座無虛席,那也滿滿當當都是人。
之所以會這樣,則是因為今天是個大日子,大魏國在時隔二十多年之後,又將要產生一位封君了。
這對武安那些自詡關心時政的人來說,這裏麵的可聊的東西就太多了,這些人又豈能在家裏待得住。
但現在直到現在,朝堂上的消息還沒傳出來,所以現在的眾人議論的反而是魏國和齊國,以及西麵與秦楚之間的事。
“有消息來了……”就在各處酒肆內交談正酣之際,終於有人傳出了大朝會的消息。
這些傳送消息的,其實有多數都是沾杆處的人,他們被安排來做這件事情。不但在武安是這樣,魏無忌封君的消息,明日後日還會往更遠的地方傳去。
於是各處酒肆都有人在問:什麽消息來了?是不是五公子封君的消息?君上給五公子封了什麽君?封地在哪裏?
“君上敕封五公子為武揚君……”
“武揚君,這聽起來好啊……大魏的戰神,就該有這樣的響亮的名號!”
“武揚在哪裏,日後咱家也非得去看看!”
一時間,可以說武安過半之人,都知道大魏國多了一位武揚君。而這位武揚君,正是那掌軍數年未嚐一敗,被傳為戰神的五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