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侯四年二月十八,魯國西部地區一座城池內,來自武安的使者已經端坐主位之上。
最後抿下一口茶後,徐越大有不滿詰問道:“劉將軍,徐柱國怎麽還沒到,我可是帶著君上旨意來的!”
大堂中央,如今以已節製整個魯地兵馬的劉玄霸額頭冒汗,麵對武安使者的問話他也不知該如何迴答。
但此時他也不得不答道:“使者稍待,徐柱國才到魯地不久,便去前線巡視了,這些天竟是如此……”
三年過去,劉玄霸本人的鋒芒已經收斂了許多,這份沉穩的樣子倒是有了徐安宏這等老將的影子。
這幾年魏國南北西三麵都算安穩,魏國隻和東麵的齊國有很多摩擦,但交戰規模卻隻在五萬人以下。
而交戰地都放在魯國境內,倒是讓主持魯地的劉玄霸有了長足長進,使得他爵位還往上提了一級成了禦軍。
當初王繡為國君嫡係中,唯一一位爵位為禦軍者,而他劉玄霸也就成了第二位。
迴想當初,劉玄霸和王繡兩人還是搭檔,同為校尉司馬,那時他們便已經是魏無忌的左膀右臂了。
而劉玄霸如今最為慶幸的,便是十年前義無反顧跟著魏無忌走下去。正是如此,才有他如今大權在握的地位。
徐越詰問也隻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催促之意,他可不會對劉玄霸有不滿之意。
別的人不知道,作為國君的親信宦官,徐越很清楚國君對劉玄霸的倚重,便是如今他懷裏這份詔書,便和劉玄霸有牽連。
想到此處,便聽徐越笑著道:“劉將軍說的是,如今也隻能慢慢等著徐柱國了!”
…………
丘城之外的原野上,徐安宏在衛兵的護衛下,騎馬飛速往丘城趕去。
幾年時間過去,徐安宏鬢間已滿是華發,但他仍如當年一般縱馬疾馳,大有寶刀不老之態。
新君繼位,萬象更新……徐安宏想象中的情形並沒有出現,如今他仍是襄平大營主將,魏國唯二的柱國將軍之一。
如今於齊國之戰真正有了停歇的態勢,徐安宏本人也真正鬆了口氣,襄平大營終於也可以安生些時日了。
但方才他又接到傳訊,武安方麵有使者來了,便讓徐安宏的心又懸了起來。
二月初大朝會的內容他已得知,便知道國君在沉寂三年之後,已經有了大展拳腳的想法。
如今武安使者來了,徐安宏就不由得擔心,和齊國剛剛才停歇的戰爭又會爆發。
很快,丘城便出現在徐安宏眼前,一行人直接便打馬進城。
魯地經過四年經營後,如今才算真正安定了下來,魏國在這片土地上重新設立縣府,收繳稅賦。
四年多時間過去,雖然魯地百姓仍自認魯人,但卻也習慣了魏國的統治,畢竟生活還得要進行下去。
趕到將軍衙門後,徐安宏便直接往裏麵走去,雖然他是如今魏國權勢聲威最隆那幾人之一,但麵對國君使者仍是不敢大意的。
穿過兩重院落後,將軍衙門的大堂便出現在眼前,徐安宏還看到了大堂內的劉玄霸。
見徐安宏趕到,劉玄霸便走到大堂門口道:“柱國將軍,您可算是迴來了!”
徐安宏對劉玄霸點了點頭,然後便看向了大堂正前方的徐越,這位代表著國君意誌的宦官。
徐越也看向了進入大堂的徐安宏,這位唯一還活躍在朝堂內外的柱國將軍!
所以徐越也不敢托大,緩緩走到徐安宏身邊後,便道:“柱國將軍趕路幸虧了!”
徐安宏雖然對閹人閹人看不上眼,但也知道這些人是盡量不能得罪的,否則後患無窮。
於是徐安宏也迴道:“使者相招,本將豈敢怠慢!”
隨後這三人又都說了些場麵話,但因各有心思,所以於是點到為止。
最後,徐越便道:“徐柱國,國君有旨意給您,咱們還是先接了詔書,再慢慢閑敘吧!”
聽這宦官的意思,國君的詔書是單獨給自己的,這便讓徐安宏有些不淡定了,誰知道詔書裏的內容會是什麽呢!
說完這話,徐越便轉身往大堂主位上走去,站定後便從主案上的匣中,緩緩捧出了一份詔書。
“徐安宏接詔!”徐越朗聲念道,隨即將目光從詔書轉移到徐安宏身上。
不隻是徐安宏,便是一旁站著的劉玄霸,也在徐越念出後跪拜於地,準備聆聽國君訓示。
“詔曰……山陽君勞苦功高,國之幹城,理應擔當重任,著其迴返武安……以備聽用!”
“襄平大營暫由劉玄霸節製……”
詔書的內容很是簡短,但裏麵的內容卻很豐滿,以至讓這大堂之內的兩人,一時間都有些消化不了。
徐安宏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但卻沒想到會是這麽個結果,他這就是被罷黜了兵權啊!
而一邊的劉玄霸,則是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了些,自己這就成了襄平大營的主將?
雖然隻是暫時節製,但劉玄霸環顧整個襄平大營,他不知道有誰能比他更適合坐這個位置……當然前提是徐柱國不再迴來了。
劉玄霸有預感,徐柱國此番離去後,可能真的不會再迴來了。
如今的魏國已經是新君的時代,這些昭侯時期的老臣們,也是該吧位置讓出來,讓他們這些年輕人來書寫曆史了。
隨後,便聽徐越笑著道:“山陽君,接詔吧!”
剛才徐越還稱徐安宏為徐柱國,如今在念了詔書之後,也改口叫徐安宏為山陽君了。
雖然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但徐安宏一時間還是有些接受不了。
在徐越提醒後,徐安宏才顫顫巍巍起身,往前兩步道:“臣……接詔!”
方才還是打馬入丘城的將軍,如今看起來卻仿佛連路都走不穩,見此情形的劉玄霸也不免收起了臉色的喜色。
畢竟這三年多時間裏,徐安宏也教授了劉玄霸不少東西,也算是他劉玄霸的半個老師了,他又怎能在這個時候再刺激對方。
徐越可不管這些,隻聽他道:“山陽君,您和劉將軍交接完後,便隨在下趕赴武安吧!”
徐安宏捧著手裏的詔書,心裏五味雜陳,但也知道事情已成定局,國君已經把路給他安排好了。
於是徐安宏便道:“本……君明白,自會將襄平大營一切事務交割,然後跟隨使者迴返武安!”
這話說得有些模棱兩可,徐越在來魯地之前,便得了魏無忌的交代,要徐安宏越快迴去越好。
徐越便追問道:“不知老將軍需時幾何?”
聽到這聲老將軍,徐安宏心裏便更不是滋味了,但他也還是答道:“襄平大營設於臨江,從此處趕往交割,怕是……十天才夠!”
這話說得有理有據,便說明徐安宏已經接受了現實,這倒是讓一旁的劉玄霸感到佩服。
若是他遭逢此事,短時間內卻是難以調整好心態的!
於是此時他也幫腔道:“卻如老將軍所言,至少十日才可!”
最後抿下一口茶後,徐越大有不滿詰問道:“劉將軍,徐柱國怎麽還沒到,我可是帶著君上旨意來的!”
大堂中央,如今以已節製整個魯地兵馬的劉玄霸額頭冒汗,麵對武安使者的問話他也不知該如何迴答。
但此時他也不得不答道:“使者稍待,徐柱國才到魯地不久,便去前線巡視了,這些天竟是如此……”
三年過去,劉玄霸本人的鋒芒已經收斂了許多,這份沉穩的樣子倒是有了徐安宏這等老將的影子。
這幾年魏國南北西三麵都算安穩,魏國隻和東麵的齊國有很多摩擦,但交戰規模卻隻在五萬人以下。
而交戰地都放在魯國境內,倒是讓主持魯地的劉玄霸有了長足長進,使得他爵位還往上提了一級成了禦軍。
當初王繡為國君嫡係中,唯一一位爵位為禦軍者,而他劉玄霸也就成了第二位。
迴想當初,劉玄霸和王繡兩人還是搭檔,同為校尉司馬,那時他們便已經是魏無忌的左膀右臂了。
而劉玄霸如今最為慶幸的,便是十年前義無反顧跟著魏無忌走下去。正是如此,才有他如今大權在握的地位。
徐越詰問也隻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催促之意,他可不會對劉玄霸有不滿之意。
別的人不知道,作為國君的親信宦官,徐越很清楚國君對劉玄霸的倚重,便是如今他懷裏這份詔書,便和劉玄霸有牽連。
想到此處,便聽徐越笑著道:“劉將軍說的是,如今也隻能慢慢等著徐柱國了!”
…………
丘城之外的原野上,徐安宏在衛兵的護衛下,騎馬飛速往丘城趕去。
幾年時間過去,徐安宏鬢間已滿是華發,但他仍如當年一般縱馬疾馳,大有寶刀不老之態。
新君繼位,萬象更新……徐安宏想象中的情形並沒有出現,如今他仍是襄平大營主將,魏國唯二的柱國將軍之一。
如今於齊國之戰真正有了停歇的態勢,徐安宏本人也真正鬆了口氣,襄平大營終於也可以安生些時日了。
但方才他又接到傳訊,武安方麵有使者來了,便讓徐安宏的心又懸了起來。
二月初大朝會的內容他已得知,便知道國君在沉寂三年之後,已經有了大展拳腳的想法。
如今武安使者來了,徐安宏就不由得擔心,和齊國剛剛才停歇的戰爭又會爆發。
很快,丘城便出現在徐安宏眼前,一行人直接便打馬進城。
魯地經過四年經營後,如今才算真正安定了下來,魏國在這片土地上重新設立縣府,收繳稅賦。
四年多時間過去,雖然魯地百姓仍自認魯人,但卻也習慣了魏國的統治,畢竟生活還得要進行下去。
趕到將軍衙門後,徐安宏便直接往裏麵走去,雖然他是如今魏國權勢聲威最隆那幾人之一,但麵對國君使者仍是不敢大意的。
穿過兩重院落後,將軍衙門的大堂便出現在眼前,徐安宏還看到了大堂內的劉玄霸。
見徐安宏趕到,劉玄霸便走到大堂門口道:“柱國將軍,您可算是迴來了!”
徐安宏對劉玄霸點了點頭,然後便看向了大堂正前方的徐越,這位代表著國君意誌的宦官。
徐越也看向了進入大堂的徐安宏,這位唯一還活躍在朝堂內外的柱國將軍!
所以徐越也不敢托大,緩緩走到徐安宏身邊後,便道:“柱國將軍趕路幸虧了!”
徐安宏雖然對閹人閹人看不上眼,但也知道這些人是盡量不能得罪的,否則後患無窮。
於是徐安宏也迴道:“使者相招,本將豈敢怠慢!”
隨後這三人又都說了些場麵話,但因各有心思,所以於是點到為止。
最後,徐越便道:“徐柱國,國君有旨意給您,咱們還是先接了詔書,再慢慢閑敘吧!”
聽這宦官的意思,國君的詔書是單獨給自己的,這便讓徐安宏有些不淡定了,誰知道詔書裏的內容會是什麽呢!
說完這話,徐越便轉身往大堂主位上走去,站定後便從主案上的匣中,緩緩捧出了一份詔書。
“徐安宏接詔!”徐越朗聲念道,隨即將目光從詔書轉移到徐安宏身上。
不隻是徐安宏,便是一旁站著的劉玄霸,也在徐越念出後跪拜於地,準備聆聽國君訓示。
“詔曰……山陽君勞苦功高,國之幹城,理應擔當重任,著其迴返武安……以備聽用!”
“襄平大營暫由劉玄霸節製……”
詔書的內容很是簡短,但裏麵的內容卻很豐滿,以至讓這大堂之內的兩人,一時間都有些消化不了。
徐安宏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但卻沒想到會是這麽個結果,他這就是被罷黜了兵權啊!
而一邊的劉玄霸,則是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了些,自己這就成了襄平大營的主將?
雖然隻是暫時節製,但劉玄霸環顧整個襄平大營,他不知道有誰能比他更適合坐這個位置……當然前提是徐柱國不再迴來了。
劉玄霸有預感,徐柱國此番離去後,可能真的不會再迴來了。
如今的魏國已經是新君的時代,這些昭侯時期的老臣們,也是該吧位置讓出來,讓他們這些年輕人來書寫曆史了。
隨後,便聽徐越笑著道:“山陽君,接詔吧!”
剛才徐越還稱徐安宏為徐柱國,如今在念了詔書之後,也改口叫徐安宏為山陽君了。
雖然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但徐安宏一時間還是有些接受不了。
在徐越提醒後,徐安宏才顫顫巍巍起身,往前兩步道:“臣……接詔!”
方才還是打馬入丘城的將軍,如今看起來卻仿佛連路都走不穩,見此情形的劉玄霸也不免收起了臉色的喜色。
畢竟這三年多時間裏,徐安宏也教授了劉玄霸不少東西,也算是他劉玄霸的半個老師了,他又怎能在這個時候再刺激對方。
徐越可不管這些,隻聽他道:“山陽君,您和劉將軍交接完後,便隨在下趕赴武安吧!”
徐安宏捧著手裏的詔書,心裏五味雜陳,但也知道事情已成定局,國君已經把路給他安排好了。
於是徐安宏便道:“本……君明白,自會將襄平大營一切事務交割,然後跟隨使者迴返武安!”
這話說得有些模棱兩可,徐越在來魯地之前,便得了魏無忌的交代,要徐安宏越快迴去越好。
徐越便追問道:“不知老將軍需時幾何?”
聽到這聲老將軍,徐安宏心裏便更不是滋味了,但他也還是答道:“襄平大營設於臨江,從此處趕往交割,怕是……十天才夠!”
這話說得有理有據,便說明徐安宏已經接受了現實,這倒是讓一旁的劉玄霸感到佩服。
若是他遭逢此事,短時間內卻是難以調整好心態的!
於是此時他也幫腔道:“卻如老將軍所言,至少十日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