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書難,請大家多多支持,月票推薦票不說,評論一下總該可以吧!趕緊去吧!)
和魏無忌抱有同樣想法的還有周彥,他在裏麵簡單轉了一圈,滿足自己好奇心後,便迴到了魏無忌旁邊。
而其他諸侯使臣們,此時就化身為考古學家,對九鼎詳細進行觀察,畢竟是這是難得的機會,一輩子就這麽一次。
“君上,您不去看看?”此時周彥問道。
魏無忌笑了笑,然後便道:“當初仔細看過,如今就沒了期待,不看也罷!”
周彥也被喚起了迴憶,也正是那次,流落街頭飽受羞辱的他,才被魏無忌收留於麾下。
當初被迫為質齊國的落魄公子,在十年過去後,竟有了如今之成就……哪怕這一路周彥都有參與,但此時仍覺難以置信。
所以周彥此時開口讚道:“君侯文韜武略,是要立大成就的,自然看不上九鼎!”
周彥口中的大成就,魏無忌知道是什麽意思……但一統天下目前對他來說,仍舊沒那麽容易。
“前路艱難,更需你我君臣同心同力,排除萬難!”魏無忌平靜道。
表忠心的大好時機到了,於是周彥便道:“臣定當以死報君侯知遇之恩!”
甚至此時周彥還很是慶幸,自己加入的是魏國陣營,這是列國中最有實力和潛力的國家。
“如此最好!”魏無忌笑道。
在壓服武安世族之後,魏無忌便有信心壓服一切不臣,將魏國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勁兒往一處使去。
魏無忌感到高興,旁邊的周彥同樣如此,自從他被外派後,便難得有機會與國君私下交談了。
而此時,卻見魏無忌緩緩向天子走去,停下後便對姬宵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還請陛下指教!”
現在的姬宵連話都不想多說一句,但魏侯的麵子他不能拂拒,於是便道:“君侯請講!”
這時候,方才還在仔細觀看九鼎的諸國使節們,也都將耳朵豎了起來,想要聽聽魏侯又要玩什麽。
魏無忌此時心裏想著的是前世一個典故!
在他前世曆史的春秋時,楚莊王陳兵於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派使者慰勞,楚莊王向使者詢問周室九鼎大小輕重,意有奪取周朝天下的意思。
想到此處,魏無忌便問道:“敢問陛下,九鼎重若幾何?”
問題一如前世曆史上的刁鑽,卻不知此時的周室,又有誰能化解魏無忌設下的這道難關。
列國使節們聽到這個問題後,第一反應就是應將九鼎拿來稱一下,但隨即他們便發現事情沒那麽簡單,因為九鼎不隻是九座鼎。
而站在魏無忌身旁的周彥,則對魏無忌這個問題感到佩服,這可不是一般的刁鑽。
姬宵則被這個問題問得慌神,他不知該如何去迴答,甚至他腦子裏現在是一團漿糊。
隨後,魏無忌又轉身向一幹周室大臣問道:“諸位可知,九鼎重幾何?”
無人應答之下,魏無忌便自顧自道:“千鈞?萬鈞?”
好在,此時的周室也不是全無人才,隻見周室大臣中一位很不起眼的年輕人走了出來,然後道:“君侯,九鼎承載天下,非人力能承其重也!”
和前世曆史山相似的畫麵,這讓魏無忌感覺很奇怪,有一種創造曆史的感覺。
隨即,這名年輕官員便繼續解釋道:“武王定鼎上洛,天命歸於大周,過去未來皆如此,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聽了這些話,魏無忌並未生氣,這讓說話那名官員都感到詫異,他也是抱著死誌說這話的。
而此時,魏無忌則問道:“你是何人?現居何職?”
魏無忌很想知道,此時有勇氣說出這番話的人,會是什麽身份。
這名青年官吏便道:“在下袁平,為太廟奉常官!”
奉常官是個什麽官?簡單來說,就是在太廟上班的一個閑職,連上朝的資格都沒有。
魏無忌便道:“周室有你這等口才之人,怕是也不多了!”
魏侯居然沒有責怪自己的意思,這讓袁平感到很意外,但他臉上還是保持了平靜。
隻聽袁平道:“君侯謬讚,我大周人才濟濟,袁平在其中隻如草芥!”
魏無忌笑了笑,然後便道:“既然鼎之輕重此時不可問,那寡人便在對的時候,再來問吧!”
實際上,魏無忌現在的情形和楚莊王差不多,雖然兵威可以威懾周室,但還有齊楚等國虎視眈眈,還沒到掀桌子的時候。
魏無忌這樣說,周室大臣們都露出些許笑意,這在他們看來是對魏國的勝利。
作為天子的姬宵,此時也不由多看了袁平兩眼,這個人他打算要重用。
雖然才失去了肖秉,但又發現了個人才,姬宵的心也算有了些許安慰。
而那些看熱鬧的列國使節們,此時臉色則有失望之色,期待中的好戲是沒有了。
而天子姬宵則道:“魏侯,既然九鼎已觀,是否該退出此神聖之地?”
魏無忌點了點頭,就當他正要同意退出的時候,旁邊的周彥便在他耳邊耳語了一番。
周彥這番話,讓魏無忌眼前一亮,然後便打消了立即離開的心思!
隨後,他便對周彥道:“你說吧!”
周彥麵色一變,他隻是出個主意而已,卻沒想到國君會直接把事情交給自己。
但話都說出去了,此時他便沒法退縮,得罪周室總比觸怒國君要輕鬆一些。
然後,便見周彥往前一步,對不遠處的天子姬宵道:“外臣稟報陛下,周室立國五百年,九鼎置此也逾五百載!”
“五百年風雲變幻,天下與立國之初已大有不同,然九鼎之位不變,故天下諸侯難安,紛紛起刀兵興戰事!”
聽到這裏,雖然眾人都知道周彥沒安好心,但還是猜不出他想要幹什麽。
周彥便繼續道:“九鼎既承天下,便該因時因勢而置,外臣請求,因時勢重置九鼎之位,消弭諸侯之爭!”
周彥這叫一本正經胡說八道,周室官員們在心底把他罵了個半死,九鼎放置的位置和諸侯征戰有半分關係?
於是,方才駁斥了魏無忌的袁平便想站出,將周彥噴個體無完膚。
然而,魏無忌卻不打算給他這個機會,便道:“周彥所說極有道理,這九鼎的位置,是該換一換了!”
魏無忌說要換,那就肯定是要換的,周室眾人都感到絕望,看來九鼎的神聖終究還是會被挑釁。
而此時,魏無忌已覺得有些意興闌珊,他便對周彥道:“此事就交由你負責,務必將九鼎安置準確!”
說實話,當得到這個任務時,周彥心底還是有些惶恐的,自己居然要去移動九鼎。
但同時,周彥又感覺很是興奮,這注定是自己青史留名的機會!
於是他拍著胸脯道:“君上放心,臣定會處置妥當!”
魏無忌點了點頭,然後便對一旁的鄭大力道:“你留下來,幫周彥完成此事!”
鄭大力自然領命,讓他留下來其實就是讓魏軍來幹此事,周彥可搬不動九鼎。
然後,魏無忌也不理會原地的天子,便直接轉身離開,百多兵卒隨即簇擁而去。
魏侯走了,此時終於有人痛唿道:“陛下,九鼎不能移啊!”
周室臣子跪倒了一大片,此時他們表現得是一條心,但姬宵卻高興不起來。
當他打算變革,以此強大周室的時候,攔在自己前麵的也是這些人!
他們在乎的是朝廷嗎?他們在乎的隻是自己罷了!這一點姬宵看得很清楚。
旁邊魏國人都看著,姬宵實在不想在此繼續丟臉下去,於是他便拂袖憤然離去。
魏無忌要讓動九鼎,他又能怎麽辦?
反抗?拿什麽反抗?不過是更加丟人現眼罷了!
當天子離開後,跪在原地的周室大臣們也哭不下去了,一個個都站了起來,隨即跟誰天子的步伐離開。
往日為周室看得神聖不可侵犯的九鼎,就在這樣被周室君臣拋棄了。
看著魚貫而出的周室眾人,周彥便對留下的諸侯使臣們道:“周德已衰,天命已改,九鼎自當移位,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諸位,在下說得對不對?”周彥笑著問道。
列國使臣們麵色有些難看,但此時魏無忌不在這裏,所以他們也都默不作聲。
然後,魏無忌便轉身對鄭大力道:“鄭將軍,咱開始吧!”
今天,注定是要被曆史銘記的一天!
和魏無忌抱有同樣想法的還有周彥,他在裏麵簡單轉了一圈,滿足自己好奇心後,便迴到了魏無忌旁邊。
而其他諸侯使臣們,此時就化身為考古學家,對九鼎詳細進行觀察,畢竟是這是難得的機會,一輩子就這麽一次。
“君上,您不去看看?”此時周彥問道。
魏無忌笑了笑,然後便道:“當初仔細看過,如今就沒了期待,不看也罷!”
周彥也被喚起了迴憶,也正是那次,流落街頭飽受羞辱的他,才被魏無忌收留於麾下。
當初被迫為質齊國的落魄公子,在十年過去後,竟有了如今之成就……哪怕這一路周彥都有參與,但此時仍覺難以置信。
所以周彥此時開口讚道:“君侯文韜武略,是要立大成就的,自然看不上九鼎!”
周彥口中的大成就,魏無忌知道是什麽意思……但一統天下目前對他來說,仍舊沒那麽容易。
“前路艱難,更需你我君臣同心同力,排除萬難!”魏無忌平靜道。
表忠心的大好時機到了,於是周彥便道:“臣定當以死報君侯知遇之恩!”
甚至此時周彥還很是慶幸,自己加入的是魏國陣營,這是列國中最有實力和潛力的國家。
“如此最好!”魏無忌笑道。
在壓服武安世族之後,魏無忌便有信心壓服一切不臣,將魏國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勁兒往一處使去。
魏無忌感到高興,旁邊的周彥同樣如此,自從他被外派後,便難得有機會與國君私下交談了。
而此時,卻見魏無忌緩緩向天子走去,停下後便對姬宵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還請陛下指教!”
現在的姬宵連話都不想多說一句,但魏侯的麵子他不能拂拒,於是便道:“君侯請講!”
這時候,方才還在仔細觀看九鼎的諸國使節們,也都將耳朵豎了起來,想要聽聽魏侯又要玩什麽。
魏無忌此時心裏想著的是前世一個典故!
在他前世曆史的春秋時,楚莊王陳兵於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派使者慰勞,楚莊王向使者詢問周室九鼎大小輕重,意有奪取周朝天下的意思。
想到此處,魏無忌便問道:“敢問陛下,九鼎重若幾何?”
問題一如前世曆史上的刁鑽,卻不知此時的周室,又有誰能化解魏無忌設下的這道難關。
列國使節們聽到這個問題後,第一反應就是應將九鼎拿來稱一下,但隨即他們便發現事情沒那麽簡單,因為九鼎不隻是九座鼎。
而站在魏無忌身旁的周彥,則對魏無忌這個問題感到佩服,這可不是一般的刁鑽。
姬宵則被這個問題問得慌神,他不知該如何去迴答,甚至他腦子裏現在是一團漿糊。
隨後,魏無忌又轉身向一幹周室大臣問道:“諸位可知,九鼎重幾何?”
無人應答之下,魏無忌便自顧自道:“千鈞?萬鈞?”
好在,此時的周室也不是全無人才,隻見周室大臣中一位很不起眼的年輕人走了出來,然後道:“君侯,九鼎承載天下,非人力能承其重也!”
和前世曆史山相似的畫麵,這讓魏無忌感覺很奇怪,有一種創造曆史的感覺。
隨即,這名年輕官員便繼續解釋道:“武王定鼎上洛,天命歸於大周,過去未來皆如此,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聽了這些話,魏無忌並未生氣,這讓說話那名官員都感到詫異,他也是抱著死誌說這話的。
而此時,魏無忌則問道:“你是何人?現居何職?”
魏無忌很想知道,此時有勇氣說出這番話的人,會是什麽身份。
這名青年官吏便道:“在下袁平,為太廟奉常官!”
奉常官是個什麽官?簡單來說,就是在太廟上班的一個閑職,連上朝的資格都沒有。
魏無忌便道:“周室有你這等口才之人,怕是也不多了!”
魏侯居然沒有責怪自己的意思,這讓袁平感到很意外,但他臉上還是保持了平靜。
隻聽袁平道:“君侯謬讚,我大周人才濟濟,袁平在其中隻如草芥!”
魏無忌笑了笑,然後便道:“既然鼎之輕重此時不可問,那寡人便在對的時候,再來問吧!”
實際上,魏無忌現在的情形和楚莊王差不多,雖然兵威可以威懾周室,但還有齊楚等國虎視眈眈,還沒到掀桌子的時候。
魏無忌這樣說,周室大臣們都露出些許笑意,這在他們看來是對魏國的勝利。
作為天子的姬宵,此時也不由多看了袁平兩眼,這個人他打算要重用。
雖然才失去了肖秉,但又發現了個人才,姬宵的心也算有了些許安慰。
而那些看熱鬧的列國使節們,此時臉色則有失望之色,期待中的好戲是沒有了。
而天子姬宵則道:“魏侯,既然九鼎已觀,是否該退出此神聖之地?”
魏無忌點了點頭,就當他正要同意退出的時候,旁邊的周彥便在他耳邊耳語了一番。
周彥這番話,讓魏無忌眼前一亮,然後便打消了立即離開的心思!
隨後,他便對周彥道:“你說吧!”
周彥麵色一變,他隻是出個主意而已,卻沒想到國君會直接把事情交給自己。
但話都說出去了,此時他便沒法退縮,得罪周室總比觸怒國君要輕鬆一些。
然後,便見周彥往前一步,對不遠處的天子姬宵道:“外臣稟報陛下,周室立國五百年,九鼎置此也逾五百載!”
“五百年風雲變幻,天下與立國之初已大有不同,然九鼎之位不變,故天下諸侯難安,紛紛起刀兵興戰事!”
聽到這裏,雖然眾人都知道周彥沒安好心,但還是猜不出他想要幹什麽。
周彥便繼續道:“九鼎既承天下,便該因時因勢而置,外臣請求,因時勢重置九鼎之位,消弭諸侯之爭!”
周彥這叫一本正經胡說八道,周室官員們在心底把他罵了個半死,九鼎放置的位置和諸侯征戰有半分關係?
於是,方才駁斥了魏無忌的袁平便想站出,將周彥噴個體無完膚。
然而,魏無忌卻不打算給他這個機會,便道:“周彥所說極有道理,這九鼎的位置,是該換一換了!”
魏無忌說要換,那就肯定是要換的,周室眾人都感到絕望,看來九鼎的神聖終究還是會被挑釁。
而此時,魏無忌已覺得有些意興闌珊,他便對周彥道:“此事就交由你負責,務必將九鼎安置準確!”
說實話,當得到這個任務時,周彥心底還是有些惶恐的,自己居然要去移動九鼎。
但同時,周彥又感覺很是興奮,這注定是自己青史留名的機會!
於是他拍著胸脯道:“君上放心,臣定會處置妥當!”
魏無忌點了點頭,然後便對一旁的鄭大力道:“你留下來,幫周彥完成此事!”
鄭大力自然領命,讓他留下來其實就是讓魏軍來幹此事,周彥可搬不動九鼎。
然後,魏無忌也不理會原地的天子,便直接轉身離開,百多兵卒隨即簇擁而去。
魏侯走了,此時終於有人痛唿道:“陛下,九鼎不能移啊!”
周室臣子跪倒了一大片,此時他們表現得是一條心,但姬宵卻高興不起來。
當他打算變革,以此強大周室的時候,攔在自己前麵的也是這些人!
他們在乎的是朝廷嗎?他們在乎的隻是自己罷了!這一點姬宵看得很清楚。
旁邊魏國人都看著,姬宵實在不想在此繼續丟臉下去,於是他便拂袖憤然離去。
魏無忌要讓動九鼎,他又能怎麽辦?
反抗?拿什麽反抗?不過是更加丟人現眼罷了!
當天子離開後,跪在原地的周室大臣們也哭不下去了,一個個都站了起來,隨即跟誰天子的步伐離開。
往日為周室看得神聖不可侵犯的九鼎,就在這樣被周室君臣拋棄了。
看著魚貫而出的周室眾人,周彥便對留下的諸侯使臣們道:“周德已衰,天命已改,九鼎自當移位,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諸位,在下說得對不對?”周彥笑著問道。
列國使臣們麵色有些難看,但此時魏無忌不在這裏,所以他們也都默不作聲。
然後,魏無忌便轉身對鄭大力道:“鄭將軍,咱開始吧!”
今天,注定是要被曆史銘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