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和秦斐定下的這計策,是先給崔相點甜頭,讓他女兒崔成君成為妃子候選人之一,然後再讓他失望一下,傳出皇後的身體日漸康複的消息,與此同時秦斐也在朝堂上發力,給崔相一黨施加更多的壓力。
如果小公主當真是崔相借了宜芝等人之手害的,那他定會故計重施,再次利用宜芝來給他們當槍使。
當宜芝在崔成君住進坤寧宮之後隔了好久再次進宮時,她就已經被秦斐安排的人給盯牢了。尤其當第二天宜芝又遞了牌子要進宮看皇後,她人還沒走到坤寧宮,帝後就已經知道她今日換了什麽妝容服飾,身上所佩的香囊也同昨日不一樣。
采薇原本還在思量等宜芝來了,這話該怎麽說,可是等宜芝走進來,她第一眼看過去,就知道她什麽都不用問了。
宜芝進來,見采薇身邊除了那幾個舊人再沒別人,連這幾個月常伴在她身側的吳娟也不在跟前,心下便有些明白。她想起崔護昨兒跟她說的那些話,“隻怕此事帝後心中早有成算,你明日速速進宮將此事合盤托出,將那崔氏和你說的話一字不漏的全告訴給皇後娘娘知道。”
原來前一日宜芝被崔可心威逼利誘之後,以為崔護去了書房,便忍不住失聲痛哭,正哭得傷心,忽然一條擦臉的帕子遞過來,竟是崔護去而複返。
崔護那是何等聰穎之人,既已發現妻子神情不對,如何會置之不理,直接一個迴馬槍,將妻子崩潰的情緒盡收眼底,這時候他再開口一問,沒幾句就讓宜芝把什麽都說出來了。
雖然知道妻子先前隱瞞不說的必不是什麽小事,可當宜芝一件一件說出來時,崔護的神色也越發的不淡定起來。尤其是聽到後頭,當宜芝說崔可心利用她害公主、害皇後都是被他父親逼得時,崔護眸中厲光一閃,抬起右掌重重地擊在床榻之上,嚇了宜芝好大一跳。
“夫君,你,你別動氣,我……,我是絕做不出害了皇後的事的,可是……不如咱們逃吧,咱們乘船出海,或者就逃到緬國去,那裏離雲南更近一些……”
崔護按住她肩膀,搖頭道:“咱們又沒有做錯事,為什麽要逃?咱們眼下最應該做的,是將一切都稟告給皇後娘娘知道。”
“可是,可是小公主的死和彥兒脫不了幹係,我怕……”宜芝顫聲道。
“放心,帝後不是那等是非不分、睚眥必報之人,我跟了陛下這麽多年,我相信以他和皇後的睿智明達,一眼就能看出彥兒在其中乃是無辜之極,況且以帝後心胸之豁達,必不會怨怪上咱們的彥兒的。”
正是因為有了丈夫的這句話,宜芝最終決定相信她夫君的斷言,也相信她和采薇之間的姐妹之情,將崔可心的一切惡行全都揭露出來。
“可是一旦告發了她,就一定會把公公也牽扯進來,這——”這是宜芝心頭最後一點擔憂之處,崔可心不過是夫君的繼婆婆,她要作死完全不用攔著她,可是這公公可是夫君的親爹啊!
哪知崔護冷冷一笑,“你還管他叫做公公?他都不顧咱們一家三口的死活了,拿咱們當他害人的刀,半點都不念及骨肉親情!既然他不拿咱們當親人看,咱們也不必替他擔這個心。這幾十年來,我這父親不知道還犯下多少滔天大罪,今日有此一報,全都是他咎由自取!”
原本他還念著父子間的那點骨肉之情,想著他娘臨終前交待他要好好孝順父親的遺言。明知元嘉帝跟自己父親不對付,還是打算跟秦斐求個情好歹保他一命,可是現在他簡直恨不得親手殺了他。
他幾乎一下子就猜到崔成綱之前害了小公主其實是為了間接的對付皇後。當初他娘不就是因為傷心他弟弟之死而一病不起的嗎?他一直懷疑當年他們兄弟倆坐的那輛馬車,是被當時的二房夫人崔可心從中動了手腳,以至車子翻下山道,弟弟當場命喪黃泉,他也廢了一雙腿,終身殘疾。
他曾向父親提出過他的懷疑,然而父親給他的答複是已經細查過了,並非人禍,隻是一樁意外。真是好一樁意外?那是他生平頭一次開始在心裏質疑父親,為什麽以父親的精明能幹卻發現不了崔可心的狐狸尾巴,他不信以那個女人的那點小聰明真能把這害人的事做得滴水不漏,半點蛛絲馬跡都沒留下?
如今想來隻怕父親當時就查出來是崔可心幹的了,卻為了不在當時得罪她背後的主子孫太後,不但沒有殺了她替弟弟和母親報仇,反而將她扶正,給了她正室夫人的身份地位。
其實這麽些年,這個念頭一直隱隱在他心頭浮現,隻是他不願去相信罷了。畢竟一個因為迷於女色而沒能查出妻兒遇害真相的男人和一個明知妻兒被妾室所害,卻跟沒事人一樣的父親,哪個更令人心寒齒冷,後背發麻?
崔護此時竟是生出了和崔可心一樣的感受,原來他的親生父親從沒把他當親兒子看過。在他這渣爹眼中,是從來看不到什麽夫妻人倫,骨肉親情的,所有人在他眼中,包括他的妻子兒女都隻分為兩類:對他有用能幫他往上爬的,和對他無用或已經失去利用價值之人。
他是靠了自己娘親的嫁妝才能捐了個小官,從此步入官場,步步高升。可是當對他更有用的崔可心出現之後,他就能任由他自己的親生骨肉和結發妻子被這女人給害死而不置一辭。現在更是不顧自己妻兒的性命來做他殺人的刀。
他做下這一切不顧人倫親情,忘恩負義、傷天害理的惡事,都隻是為了他能爬得更高,手上握有更大的權力。崔護忽然很想看看當他這渣爹機關算盡卻從高處狠狠栽下,跌入塵埃之中時會是個什麽模樣,那時的他,心中會不會生出一絲悔意來?
於是他讓妻子進宮將一切都告訴了皇後,攤上這樣一個渣爹,他隻想徹底斷送他的權臣之路,甚至是他的性命。他不以自己為子,那自己也不必再以他為父。
崔護原本以為,在妻子告訴皇後之後,再等上個兩三天,帝後把網一收,這件事就能了結了。他和宜芝卻都沒想到在傳出皇後得了狂疾的信兒之後,崔成君竟會跑到元嘉帝麵前說是為了查清到底是何人害了皇後,應將所有這幾日近過皇後身的人全都抓起來拷問,看看是不是她們帶的香囊啊香珠啊之類的有什麽古怪。這簡直就是生怕元嘉帝查不到宜芝頭上。
秦斐也是沒想到這崔成君竟會犯蠢主動跳出來,便從善如流,如她所願將所有曾近過皇後身的東西全都細細查驗,結果這一圈查下來,沒從宜芝所戴的香囊裏查出什麽來,倒在崔成君給皇後娘娘抄的書裏發現了些異常。那用來抄書的墨香和尋常墨香有些不大一樣,請來太醫一驗,竟是在墨中混了些害人的藥草,其香味聞得多了,便會使人生出狂疾來。
崔成君萬沒想到竟會查出這麽一個結果來,還不等她大喊冤枉,人就已經被拖了下去。
其實這迴她也算是冤枉,因為她用來抄書的墨還真不是她動的手腳,而是秦斐故意給她栽的贓。為的就是要給她安上一個罪名好徹底把她爹崔相一黨給收拾了。
無論是秦斐還是采薇都不願意讓這事兒在明麵上把宜芝母子也牽扯進來,就算宜芝願意作證,采薇也不答應,這告發自己的公公婆婆,一旦真要對簿公堂,光是孝道二字就能把宜芝夫婦給噴死。子不言父過,你身為人子,竟敢狀告誣陷親爹,簡直是大逆不道!
宜芝對此自然是感激不已,雖然明知自己的香囊中早沒了那些害人的藥草,可她還是禁不住有些後怕,自已若是當真犯蠢,聽了繼婆婆的話,那才真是一步錯、步步錯,一家三口從此萬劫不複。
更讓宜芝銘感於心、感念萬分的是,元嘉帝和皇後為了使她的彥兒在長大後不致因為自己無意中害死了公主而心生內疚,一輩子背負著這個包袱,甚至甘願將小公主真正的死因就此掩沒,寧願讓崔相一黨少上一條毒害公主的罪名,也不願把她的彥兒牽扯進來。
不過即使少了這一條毒殺公主的大罪,便是崔相犯下的其他罪行,也足夠他被砍上十七八次頭了。元嘉帝這一迴早將一切布置停當,幾天功夫就將他犯下的種種罪行都一一數了出來,判了他一個五馬分屍之刑,其妻崔可心謀害夫君子嗣在先,又陰謀毒害皇後在後,處以腰斬之刑,其餘崔家人等及其黨羽,各依其所犯罪行依法而判。
除了崔護一家三口安然無恙外,其餘崔家人等最輕的刑罰也是流刑。至於那個奶娘李媽,自然早被秦斐給大卸八塊以報殺女之仇。
在處決崔成綱夫妻的前一天,秦斐問崔護要不要再去看他父親最後一眼,崔護默然點頭,可是當他行至天牢,隔了老遠就聽到崔成綱和崔可心這一對毒夫毒婦的互相埋怨指責時,忽然就再也不想多看他一眼。都到了這個時候,他這個父親仍是沒有絲毫悔愧之心,就算是他被淩遲處死,自己也再不會掉一滴眼淚了。
權傾朝野二十餘年的崔相一黨就這樣轟然而倒,換來的是百姓的拍手稱快。更令百姓欣喜不已的是,這迴倒了一個大貪官及其黨羽,新上台的一眾官員卻不是那隻知貪腐,半點正事不做的蠅營狗苟之徒,而是個個都是想讓他們這些窮苦百姓能吃飽穿暖的好官,不禁紛紛誇讚當今聖上真真是個英明之君。
秦斐聽到百姓對他的稱頌,雖然得意,但他更為高興的卻是,他的阿薇終於從喪女之痛中走了出來。
眼見愛妻的身子一日日好轉,人也重新煥發出了生機,他每每在歡喜之餘,都會忍不住在心裏給自己點個大寫的讚,覺得多虧自己心細如發找出女兒夭折的疑點來,又百般體貼萬般勸慰,合這二者之力,才終於將愛妻從傷痛中拉了出來。想來若是評選一個大秦好丈夫的話,自己若稱第二,就沒人敢說他是第一。
然而元嘉帝在這裏沾沾自喜,以為讓采薇走出失女之痛全是他的功勞。卻不知道在這份功勞薄上,他隻占了一半,幫著采薇走出這巨大痛楚的,除了他這個丈夫的相守與勸解之外,還少不了另幾個人的陪伴與激勵。
如果小公主當真是崔相借了宜芝等人之手害的,那他定會故計重施,再次利用宜芝來給他們當槍使。
當宜芝在崔成君住進坤寧宮之後隔了好久再次進宮時,她就已經被秦斐安排的人給盯牢了。尤其當第二天宜芝又遞了牌子要進宮看皇後,她人還沒走到坤寧宮,帝後就已經知道她今日換了什麽妝容服飾,身上所佩的香囊也同昨日不一樣。
采薇原本還在思量等宜芝來了,這話該怎麽說,可是等宜芝走進來,她第一眼看過去,就知道她什麽都不用問了。
宜芝進來,見采薇身邊除了那幾個舊人再沒別人,連這幾個月常伴在她身側的吳娟也不在跟前,心下便有些明白。她想起崔護昨兒跟她說的那些話,“隻怕此事帝後心中早有成算,你明日速速進宮將此事合盤托出,將那崔氏和你說的話一字不漏的全告訴給皇後娘娘知道。”
原來前一日宜芝被崔可心威逼利誘之後,以為崔護去了書房,便忍不住失聲痛哭,正哭得傷心,忽然一條擦臉的帕子遞過來,竟是崔護去而複返。
崔護那是何等聰穎之人,既已發現妻子神情不對,如何會置之不理,直接一個迴馬槍,將妻子崩潰的情緒盡收眼底,這時候他再開口一問,沒幾句就讓宜芝把什麽都說出來了。
雖然知道妻子先前隱瞞不說的必不是什麽小事,可當宜芝一件一件說出來時,崔護的神色也越發的不淡定起來。尤其是聽到後頭,當宜芝說崔可心利用她害公主、害皇後都是被他父親逼得時,崔護眸中厲光一閃,抬起右掌重重地擊在床榻之上,嚇了宜芝好大一跳。
“夫君,你,你別動氣,我……,我是絕做不出害了皇後的事的,可是……不如咱們逃吧,咱們乘船出海,或者就逃到緬國去,那裏離雲南更近一些……”
崔護按住她肩膀,搖頭道:“咱們又沒有做錯事,為什麽要逃?咱們眼下最應該做的,是將一切都稟告給皇後娘娘知道。”
“可是,可是小公主的死和彥兒脫不了幹係,我怕……”宜芝顫聲道。
“放心,帝後不是那等是非不分、睚眥必報之人,我跟了陛下這麽多年,我相信以他和皇後的睿智明達,一眼就能看出彥兒在其中乃是無辜之極,況且以帝後心胸之豁達,必不會怨怪上咱們的彥兒的。”
正是因為有了丈夫的這句話,宜芝最終決定相信她夫君的斷言,也相信她和采薇之間的姐妹之情,將崔可心的一切惡行全都揭露出來。
“可是一旦告發了她,就一定會把公公也牽扯進來,這——”這是宜芝心頭最後一點擔憂之處,崔可心不過是夫君的繼婆婆,她要作死完全不用攔著她,可是這公公可是夫君的親爹啊!
哪知崔護冷冷一笑,“你還管他叫做公公?他都不顧咱們一家三口的死活了,拿咱們當他害人的刀,半點都不念及骨肉親情!既然他不拿咱們當親人看,咱們也不必替他擔這個心。這幾十年來,我這父親不知道還犯下多少滔天大罪,今日有此一報,全都是他咎由自取!”
原本他還念著父子間的那點骨肉之情,想著他娘臨終前交待他要好好孝順父親的遺言。明知元嘉帝跟自己父親不對付,還是打算跟秦斐求個情好歹保他一命,可是現在他簡直恨不得親手殺了他。
他幾乎一下子就猜到崔成綱之前害了小公主其實是為了間接的對付皇後。當初他娘不就是因為傷心他弟弟之死而一病不起的嗎?他一直懷疑當年他們兄弟倆坐的那輛馬車,是被當時的二房夫人崔可心從中動了手腳,以至車子翻下山道,弟弟當場命喪黃泉,他也廢了一雙腿,終身殘疾。
他曾向父親提出過他的懷疑,然而父親給他的答複是已經細查過了,並非人禍,隻是一樁意外。真是好一樁意外?那是他生平頭一次開始在心裏質疑父親,為什麽以父親的精明能幹卻發現不了崔可心的狐狸尾巴,他不信以那個女人的那點小聰明真能把這害人的事做得滴水不漏,半點蛛絲馬跡都沒留下?
如今想來隻怕父親當時就查出來是崔可心幹的了,卻為了不在當時得罪她背後的主子孫太後,不但沒有殺了她替弟弟和母親報仇,反而將她扶正,給了她正室夫人的身份地位。
其實這麽些年,這個念頭一直隱隱在他心頭浮現,隻是他不願去相信罷了。畢竟一個因為迷於女色而沒能查出妻兒遇害真相的男人和一個明知妻兒被妾室所害,卻跟沒事人一樣的父親,哪個更令人心寒齒冷,後背發麻?
崔護此時竟是生出了和崔可心一樣的感受,原來他的親生父親從沒把他當親兒子看過。在他這渣爹眼中,是從來看不到什麽夫妻人倫,骨肉親情的,所有人在他眼中,包括他的妻子兒女都隻分為兩類:對他有用能幫他往上爬的,和對他無用或已經失去利用價值之人。
他是靠了自己娘親的嫁妝才能捐了個小官,從此步入官場,步步高升。可是當對他更有用的崔可心出現之後,他就能任由他自己的親生骨肉和結發妻子被這女人給害死而不置一辭。現在更是不顧自己妻兒的性命來做他殺人的刀。
他做下這一切不顧人倫親情,忘恩負義、傷天害理的惡事,都隻是為了他能爬得更高,手上握有更大的權力。崔護忽然很想看看當他這渣爹機關算盡卻從高處狠狠栽下,跌入塵埃之中時會是個什麽模樣,那時的他,心中會不會生出一絲悔意來?
於是他讓妻子進宮將一切都告訴了皇後,攤上這樣一個渣爹,他隻想徹底斷送他的權臣之路,甚至是他的性命。他不以自己為子,那自己也不必再以他為父。
崔護原本以為,在妻子告訴皇後之後,再等上個兩三天,帝後把網一收,這件事就能了結了。他和宜芝卻都沒想到在傳出皇後得了狂疾的信兒之後,崔成君竟會跑到元嘉帝麵前說是為了查清到底是何人害了皇後,應將所有這幾日近過皇後身的人全都抓起來拷問,看看是不是她們帶的香囊啊香珠啊之類的有什麽古怪。這簡直就是生怕元嘉帝查不到宜芝頭上。
秦斐也是沒想到這崔成君竟會犯蠢主動跳出來,便從善如流,如她所願將所有曾近過皇後身的東西全都細細查驗,結果這一圈查下來,沒從宜芝所戴的香囊裏查出什麽來,倒在崔成君給皇後娘娘抄的書裏發現了些異常。那用來抄書的墨香和尋常墨香有些不大一樣,請來太醫一驗,竟是在墨中混了些害人的藥草,其香味聞得多了,便會使人生出狂疾來。
崔成君萬沒想到竟會查出這麽一個結果來,還不等她大喊冤枉,人就已經被拖了下去。
其實這迴她也算是冤枉,因為她用來抄書的墨還真不是她動的手腳,而是秦斐故意給她栽的贓。為的就是要給她安上一個罪名好徹底把她爹崔相一黨給收拾了。
無論是秦斐還是采薇都不願意讓這事兒在明麵上把宜芝母子也牽扯進來,就算宜芝願意作證,采薇也不答應,這告發自己的公公婆婆,一旦真要對簿公堂,光是孝道二字就能把宜芝夫婦給噴死。子不言父過,你身為人子,竟敢狀告誣陷親爹,簡直是大逆不道!
宜芝對此自然是感激不已,雖然明知自己的香囊中早沒了那些害人的藥草,可她還是禁不住有些後怕,自已若是當真犯蠢,聽了繼婆婆的話,那才真是一步錯、步步錯,一家三口從此萬劫不複。
更讓宜芝銘感於心、感念萬分的是,元嘉帝和皇後為了使她的彥兒在長大後不致因為自己無意中害死了公主而心生內疚,一輩子背負著這個包袱,甚至甘願將小公主真正的死因就此掩沒,寧願讓崔相一黨少上一條毒害公主的罪名,也不願把她的彥兒牽扯進來。
不過即使少了這一條毒殺公主的大罪,便是崔相犯下的其他罪行,也足夠他被砍上十七八次頭了。元嘉帝這一迴早將一切布置停當,幾天功夫就將他犯下的種種罪行都一一數了出來,判了他一個五馬分屍之刑,其妻崔可心謀害夫君子嗣在先,又陰謀毒害皇後在後,處以腰斬之刑,其餘崔家人等及其黨羽,各依其所犯罪行依法而判。
除了崔護一家三口安然無恙外,其餘崔家人等最輕的刑罰也是流刑。至於那個奶娘李媽,自然早被秦斐給大卸八塊以報殺女之仇。
在處決崔成綱夫妻的前一天,秦斐問崔護要不要再去看他父親最後一眼,崔護默然點頭,可是當他行至天牢,隔了老遠就聽到崔成綱和崔可心這一對毒夫毒婦的互相埋怨指責時,忽然就再也不想多看他一眼。都到了這個時候,他這個父親仍是沒有絲毫悔愧之心,就算是他被淩遲處死,自己也再不會掉一滴眼淚了。
權傾朝野二十餘年的崔相一黨就這樣轟然而倒,換來的是百姓的拍手稱快。更令百姓欣喜不已的是,這迴倒了一個大貪官及其黨羽,新上台的一眾官員卻不是那隻知貪腐,半點正事不做的蠅營狗苟之徒,而是個個都是想讓他們這些窮苦百姓能吃飽穿暖的好官,不禁紛紛誇讚當今聖上真真是個英明之君。
秦斐聽到百姓對他的稱頌,雖然得意,但他更為高興的卻是,他的阿薇終於從喪女之痛中走了出來。
眼見愛妻的身子一日日好轉,人也重新煥發出了生機,他每每在歡喜之餘,都會忍不住在心裏給自己點個大寫的讚,覺得多虧自己心細如發找出女兒夭折的疑點來,又百般體貼萬般勸慰,合這二者之力,才終於將愛妻從傷痛中拉了出來。想來若是評選一個大秦好丈夫的話,自己若稱第二,就沒人敢說他是第一。
然而元嘉帝在這裏沾沾自喜,以為讓采薇走出失女之痛全是他的功勞。卻不知道在這份功勞薄上,他隻占了一半,幫著采薇走出這巨大痛楚的,除了他這個丈夫的相守與勸解之外,還少不了另幾個人的陪伴與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