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女一聽采薇說眼下正逢到一個百年難遇的良機,忙齊聲問道:“是何良機?”
“就是眼下這一場戰事。”采薇沉聲道:“雖說戰亂一起,乃是這世上最大的人禍,更何況韃子侵我國土,毀我家園,殺我百姓,搶我民財,於我大秦國民而言,絕非是一件幸事,可也正是這樣一場戰亂,其中暗藏著能讓咱們女人自強自立的機會。”
“姐姐們試想,戰時男子們全都從軍去保家衛國,在勞力緊缺的情形下,好些原本由男人幹的活隻能由女人頂上。更何況眼下大秦國庫的主要收入全由海市而來,海外諸國最喜歡的絲綢本就是咱們女人最擅長的營生,咱們正好借著這個勢頭大力發展絲織業,讓更多的女人能靠著養蠶紡織發家致富。這就是所謂的天時!”
“而江浙、兩廣及福建一帶的地理氣候均是宜於種桑養蠶的,且離東海南海又近,織好的絲綢極是方便運到各處海港隨商船出海,給咱們換迴大把的金銀來。況且如今的海市經過之前兩年的探路經營,無論是出海航行還是往來貿易都已經是熟門熟路,此謂之地利!”
天時地利都有了,那“人和”呢?
眾女又是齊聲問道,采薇狡黠一笑,“所謂‘人和’自然是剛巧這世上有咱們姐妹幾人,放著自個的舒服安逸日子不過,偏要立下宏願,讓全天下的姐姐妹妹們都能站起來,同男人平起平坐,再不要矮他們半個身子。”
“再往細了講,於我而言,幸而有你們這一幫誌同道和的好姐妹,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若是沒你們幫我,我就算是皇後,也是孤掌難鳴。”
“而於你們而言,最幸運的便是我這個你們的閨中密友頭上戴了一頂鳳冠,恰好是一國之母。迴頭你們打著我這皇後的旗號再去建安女堂和女書院,看哪個不長眼的還敢再刁難你們?”
她這最後一句話說得底氣十足,其餘四女一想到往後有皇後娘娘的勢可仗,頓時也是眉開眼笑。她們心裏頭都明白,其實這所謂的“人和”,皇後娘娘還少說了一樣,那就是在她的身後,還有一位愛妻如命的皇帝陛下。
更為難得的是,這位陛下不但愛妻如命,還對妻子的才華才幹佩服不已,時常跟她談論國家大事,對她想做的事兒,給予各種支持。不像那些尋常男子,最是見不得妻子比他們能幹有才,覺得女人除了替他生孩子傳宗接代,她的才華能力全都沒有任何價值。
采薇能嫁得這樣一位懂她敬她,視她如珠如寶的夫婿,她們這些好友自然替她喜之不盡,雖然羨慕她能有此良緣佳偶,偶爾也會惋惜為何世間不能再多幾個像元嘉帝這樣的男子,但是她們的心裏卻再不曾有別的情緒,因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緣法,也許她們的命定之人正在尋找她們的路上。
即便月老沒給她們係上紅線,她們也不會覺得天塌地陷,不就是少個男人嘛,隻要有一幫相交莫逆又誌同道和的好姐妹相伴,能嫁個好夫君固然是好,可是沒有的話,也沒什麽要緊。
羨慕惋惜的心情在她們心中一閃而過,便立時被她們丟到腦後,她們可是要幹大事的女人,才沒那閑功夫去想男人呢。難得眼下天時地利人和齊備,她們可得抓住這個大好良機,趕緊再多想些幫著女人提高地位的法子才好。
“既然戰時勞力不足,好些活兒都得由女人來做,那咱們不就能趁勢禁止纏足了嗎?”耿愉道。
“咱們能不能把女人們聚到一起紡紗織綢呢,一撥人繅絲,一撥人織造,再一撥人提花染色,大家分工合作,豈不比一家一戶將所有工序從頭做到尾要效率許多嗎?”耿悅忽然想到個好主意。
“唔,我倒是覺得,咱們女人除了在後方種田織造,賺錢養家外,也是可以同那些男人一樣,上馬提槍、保家衛國的,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曆朝曆代也都有不少女將,像我西秦的江山就有一大半是平陽公主打下來的,還有咱們蜀中的秦涼玉將軍,雖是女子,可是打起仗來,比那些男子還厲害。若是咱們女子裏頭能多出些驍勇善戰的女將軍,再建起幾支娘子軍來,到時候軍中也有咱們女人的力量,才能更好的護著咱們女人。”鄒晴想到了另一種可能。
“雖然我很讚同你們的觀點,女人要有錢才能直起腰杆,但我還是覺得多辦些女子學堂,讓女人學會讀書識字也很重要。要知道知識就是力量,一個人隻有掌握了足夠的知識,才能夠改變她的命運!”這是西蘭國友人馬莉的觀點。
采薇眉眼含笑地聽著她的智囊們提出一個又一個好法子來,越聽越是雙目發亮,雖然眼下隻有她們五個人,可是她們卻有無窮的智慧和勇氣,雖說要想拿掉幾千來套在女人脖子上的枷鎖,她們不知要搬走多少座擋在前頭的大山,可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愚公一家之力,亦可移山!
漸漸的,她們的聲音小了下來,不約而同的看向采薇。
“我說皇後娘娘,我們在這裏說得口幹舌燥的,你倒坐在一邊兒悠閑的喝起茶來了?”耿悅不滿道。
“就是,我們姐妹幾個說了這麽多,要不要拿個章程出來,按輕重緩急把要做的事兒都一一列出來,好分配人去做,這些可都等著娘娘示下呢?”耿愉給她妹妹幫腔。
采薇聽的時候,早在心裏盤算過了,此時見她們來問自已,想也不想便道:“這第一條自然是鼓勵織造,這事兒交給我來辦,鄒姐姐說的女子從軍這主意極好,這活兒也交給我來辦,我迴頭讓紅娘子姐姐幫咱們招募女兵,再多找些女將軍來。如今研出了新式了□□,隻要一槍在手,槍法瞄得準,就算不如男子力大如牛,咱們也能一槍崩了他們。依我看,往後□□類的兵器隻怕會取代那些用了千百年的刀槍劍戟,倒是更有利於咱們女人從軍。”
“這第二條便是修建安女堂,銀子我來出,隻是各項事務,就要勞煩耿家兩位姐姐多費心了。有我這棵大樹給你們撐腰,除了那些被人丟棄的女嬰、女童,無家可歸的棄婦,就是那些逃婚、或是從夫家出逃的女人,你們也隻管收留便是。能做活的,便在安女堂裏辟出幾間屋子來,專門讓她們在裏頭分工合作,紡紗織布,織造絲綢。”
采薇看向馬莉,“馬莉姐姐不妨也把女學堂開到安女堂裏頭,給那些女童上課,也可在其餘女人織造之餘,教她們讀書認字。等教出幾個徒弟來,再讓徒弟到別的安女堂裏去再教徒孫。”
馬莉在泉州雖辦了一個女學堂,可是除了她撿到的被棄女童之外,壓根就再沒別的女學生上門。哪怕她挨家挨戶的上門去勸說,哪怕她一文錢不收還管一頓午飯,人家也不願把女兒送來讀書,說是女人家讀書沒用,還不如在家裏頭多幹些活。還奇怪她為啥要辦個隻收女娃兒的學堂,放著金貴的男娃兒們不教,非要去教女娃兒,真是腦殼子壞掉了。
結果馬莉的女子學堂開了快兩年多,真正的女學生隻有小貓兩三隻,更多的時候她其實也是在收留照料那些被棄的女嬰,想著等她們長大一點,她就有學生了,此時聽采薇這麽一講,頓時覺得這是個兩全其美的法子,立刻欣然點頭答應下來。
“馬莉,我知道你除了教她們讀書識字外,還會教她們算術、物理和你們西蘭國的一些學問,除此之外,咱們還可以再給她們講些關於女人地位變遷的曆史,讓她們知道男尊女卑不過是一個謊言,讓她們學會自信自立自強,不再把男人當成必須依靠的天。”
“皇後娘娘說得好!”耿家姐妹齊聲喝彩道。鄒晴卻納悶道:“她們三人都有了分派,那我呢?”
采薇笑道,“晴姐姐別急呀,我可留了個最難的活兒等著你呢?”
她喝了口水,又想了想才道:“除了以上這三條外,我以為還有一條也是極為重要的,那便是改變女人們長久以來被灌輸的關於男尊女卑的根深蒂固的認知。”
“最早的時候,男人們是靠他們的蠻力讓女人們不得不屈服於他們的支配。後來,為了能讓他們對女人的支配更牢不可破,男人們開始編出各種‘至理名言’來,什麽‘男子生而高貴,女子生而卑賤’,‘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女子無才便是德’,‘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無私奉獻的女人’……”
“凡此種種無一不是在告訴女人,你生來就比男人低人一等,如蒲草一般的女人若是不能攀上男人這塊磐石,那便一無是處,一個女人若是不能嫁人為妻,替男人做牛做馬、生兒子傳宗接代,她就毫無存在的價值。”
“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成了真理,思想上的枷鎖遠比身體上的枷鎖更難以除去。當女人們被這些男權思想徹底洗腦之後,她們甚至會比男人還要維護這一套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的女奴守則。現今那些寫給女孩兒看的女書閨訓裏頭,有多少是男人寫的,幾乎都是女人自已寫出來教化女人,她們自已做了男人的女奴不算,為了取悅男人,還要叫全天下的姐妹們陪著她一起心甘情願的做女奴。”
耿悅猛點頭,“不錯,那個寫《女誡》的班大家,她自已守了大半輩的寡,結果還說什麽‘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故曰夫者天也。’憑什麽男人就可以再娶,而女人就再不能嫁人要守一輩子寡,簡直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畢竟能讀到這些女書的女子能有多少?好些富貴人家的女兒能讀得起書也未必會去讀,生怕女兒讀書識字就是有了才,夠不上‘婦德’了,何況那些家境貧寒的貧家之女,壓根就讀不到這些東西。可是她們從小聽到的那些神話故事、民間傳說,甚至那些說書先生所講、戲文裏所演的種種故事,還有各種俗語,全都隱含著男子為尊、女子卑弱,女人們存在的所有價值就是整天圍著男人轉,隻求付出、不求迴報,無論男人如何對她,再是薄情寡義都要無怨無悔的忠貞不渝。這種在不經意間就被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洗腦才是最可怕的。”
“不錯!”耿愉拍著桌子叫起來,“那些故事不是寫些什麽落難的才子被個有錢的富家小姐所救然後就私定了終身,就是窮苦書生突然被個美貌的狐狸精深夜造訪,自薦枕席。我一直想不通,那些窮書生們到底有什麽好的,讓那些白富美的小姐狐仙才隻見了一麵就立刻喜歡上了,非君不嫁的各種倒貼。”
“像那個王寶釧,為了薛平貴父母親人都不要了,苦守寒窯十八年,最後等來了什麽?《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裏頭莫稽靠了嶽家之助才當上官,卻嫌棄妻子的出身,直接將她推到江裏要淹死她,結果她僥幸逃得性命後竟然仍要吊在這棵歪脖子樹上,死活不另嫁他人,非得要繼續給這薄情郎、殺人犯當牛做馬,難怪名字裏頭帶著個奴字,真真是奴性十足!”
耿悅也忙道:“還有那些個狐仙就更是腦殘,不但對窮書生們以身相許,還各種助著他們考狀元發大財,等到書生功成名就,她就飄然而去,哦,還是臨走前再給那書生覓得一個佳偶後才會功成身退。簡直看得人吐血三升好嗎?”
“別說那些狐仙了,就是天仙不也一樣對著個凡間的普通男人就心動的不行,七仙女甘願冒著被天庭懲罰的罪責也要私自下凡來替董永還債,還有那個白水素女,那還是神仙嗎?那壓根就是一個男人想要的煮飯婆。”鄒晴也是對這些神話故事不忿已久,緊跟在鄒家姐妹後麵痛斥起來。
就連馬莉都插了一句嘴,“我一直很奇怪你們大秦神話裏的女人總是對男人無怨無悔的一味付出,無論男人做了什麽都會原諒他,除了賢惠大度包容,再沒有別的脾氣,個個都是賢良淑德的聖母。可是在我們西方的神話裏,女神們除了善良美麗勇敢外,她們不但敢愛更加敢恨,像《金羊毛》裏的美狄亞公主,一旦她的愛人背叛了對她立下的誓言,她就會化身為複仇女神,即使她還愛著他,她也會決絕的將他毀滅,送上她最徹底的報複。”
采薇歎道:“誰讓我們國中這些神話故事小說都是被男人們所書寫的呢?筆和話語權都掌握在他們手裏,他們自然盡情的在這些神話故事裏頭各種的重男輕女、擇男棄女、愛男厭女、捧男殺女,各種意淫他們喜聞樂見的富家女愛上窮上子,對他們忠貞不渝、做牛做馬,讓他們少奮鬥幾十年還妻妾和睦的美夢了。”
“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傑出的女子或為治國有方的太後,或為戰功赫赫的名將,或於織造、術數、天文、地理、書畫、琴棋等諸般藝業有種種建樹,可惜無論在史書上還是民間傳說中都極難找到她們的身影。”
“不少執政太後明明政績遠勝男性帝王卻在史書中被幾筆帶過,還要被扣上一頂牝雞司晨、穢亂後宮、不守婦道的大帽子。而西秦時的平陽公主,明明為打下大秦江山立下汗馬功勞,是第一位以軍禮下葬的公主,結果在她死後,她的一切功績都被移花接木到了她弟弟的頭上。”
“還有那些被男文人們刻意曲解歪曲了的神話故事。天孫織女本是被牛\郎偷了羽衣強留在人間做了凡人的妻子,就好比是個好人家的女兒被拐到了山裏賣與人為妻。結果經過男人們的一番修飾潤色,就變成是郎有情妹有意,可惜被王母娘娘給棒打鴛鴦,連喜鵲都為他們的夫妻情深感動搭橋相助。其實我初讀到這個故事時也有些為它所打動,還是後來又找到一本古籍殘本,才知道在更早的版本裏,織女壓根就不是被王母捉迴去的,而是她自已想法偷迴了羽衣,飛迴天庭,可見嫁與牛\郎原本就非她所願,不過是迫不得已被強行占有。”
鄒晴也點頭道:“不錯,就如那王寶釧,苦等的丈夫早娶了比她年輕貌美的異國公主為妃,她苦等了他十八年,卻在和他夫妻團圓後的第十八天就死了。可是在《寒窯記》裏卻對她這悲慘的結局隻字不提,隻是一個勁兒的誇她不嫌貧愛富、從一而終,苦守十八年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等迴了功成名就的夫君,從此夫貴妻榮。”
采薇道:“所有這些神話傳說、故事小說骨子裏都在重複一個謊言,那就是再是優秀出色的女子也隻是為了男人而存在。身為女子,隻有為一個男子各種付出,或助他金銀錢財,或助他青雲直上,或給他生個兒子,隻有幫到了男人,得到男人的肯定認可讚揚,覺得她之於他是個極有用的物件,那這個女人才是有價值的,才配活在這個世上。”
“這些個故事小說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可比那些什麽《女四書》厲害多了,女人們從小到大天天聽到的都是這些洗腦的故事,自然覺得身為一個女子就當為男人各種付出而毫無怨言,不論男子怎麽對她,都是理所當然。若是這種心念上的毒瘤不去,一個女子便是她再有學識,再能掙錢養活自已,她也仍然不是一個立起來的人,因為在她內心深處她仍然覺得女人的價值就是為了男人而存在,仍將自已視為男人的附庸。”
“所以咱們要想讓姐妹們變得自強獨立,就得把話語權和書寫權從男人那裏搶過來,他們能用這些故事小說給女人們洗腦,咱們也能用它們來給女人們反洗腦。咱們可以把那些湮沒於曆史塵埃中關於女子的各種傲人事跡或是編成故事,或是寫成小說,讓姐妹們知道咱們女人原本是何等的能幹,半點不輸給男人,還可以將他們筆下的那些故事小說改寫一番,讓姐妹們看破充斥其中的虛偽與謊言。”
“我要拜托晴姐姐的就是此事,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可是做起來卻難,要找些文筆好又會寫的姑娘來編出各種易於流傳的故事出來,再想法子將這些故事一傳十、十傳百的傳講出去,改變女人們或多或少已被洗腦的認知,可絕非一件容易的事兒,隻怕要花費晴姐姐不少心血。”
鄒晴卻歡喜道:“難道你不知道我素日便最喜歡寫些小故事麽?這個活兒正對我胃口,多謝娘娘了!”
一時各人所司之事分派已定,采薇便道:“若是諸位姐姐對咱們這分工再無異議,還請隨我同赴金陵可好?”
為何要去金陵?不等眾女問出來,采薇已替她們解惑道:“近日韃子那邊又有了些動靜,怕是賊心不死,又想對江南用兵。陛下正好借此重迴金陵,禦駕親征。其實便是沒有這場戰事,這雲南大理偏安一隅,我同陛下也是絕不會久居於此的,好些事情還是迴到金陵更方便做一些。”
鄒愉點頭道:“不錯,金陵原就是咱們的留都,又是江南之中心,將朝廷搬迴金陵,無論是軍事上還是國政上,都更有利的多。便是對咱們的女權大業而言,單從地利上來講,江南一帶絲織更為發達,也更宜於我們從事。”
采薇點頭,“我也是這般想的,咱們先在江南之地踐行這些法子,建安女堂、建絲廠、建女子書院,況且等到了金陵,陛下要忙於征戰之事,其餘家國政事多半要我來替他分憂,我正好趁著治理國事之便全力支持咱們的女權大業。便是有些尊男抑女的律法暫時動不了它,我卻可以試著先推行些其他各家學說,如諸子百家中的法家、墨家,還有陽明先生的心學,李贄先生的李學,來同儒學對抗,不能讓儒家一家獨大,程朱理學甚囂塵上。”
“不錯!”鄒晴道:“什麽‘男尊女卑’、‘三從四德’,這些糟粕全都是儒家提出來的。那朱子整天道貌岸然的嚷嚷什麽‘存天理、滅人欲’,結果他自己做下的那些齷齪之事,都讓人說不出口,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兒,也好意思來要求別人,就是個虛偽透頂的假道學先生。”
“孔子一家三代都是一等妻子生了兒子,就將妻子休棄出門,曾子更是休妻之後再不複娶,反正兒子也有了,不怕無後為大了。”耿愉嘲諷道。
“孟子也是個想休妻的,他自個不知禮的去偷看妻子日常起居,反說妻子無禮要休了人家,還是他母親明理,知道錯在自己兒子,不許他休妻。隻可惜越往後,這樣明理站在兒媳一邊的婆婆越來越少,倒是幫著男人欺負兒媳的惡婆婆越來越多,她們自己在男人那裏受了一肚子氣又無從反抗,便把心裏頭的那股恨意全都轉嫁到家中比自己地位更低的兒媳身上。於是婆婆刁難兒媳,妻妾爭風吃醋,女人們鬥成一團,男人們漁翁得利!”耿悅說著說著,不由感歎起來。
采薇也道:“所以不能再讓這些儒家理學中的糟粕再這麽廣而傳之的害人不淺了。咱們可以想法子多宣揚些別的提倡男女平等,人人生而自由的各家學說。至於纏足,隻怕光從法令上禁止遠遠不夠,關鍵是得改變女人們迎合男人審美的心理,纏足為什麽風行一時,還不是男人們喜歡三寸金蓮,這才讓女人們紛紛以大腳為恥,小腳為榮,若是女子們能改變這種動輒以男人眼光來評定自己美醜的心態,自然不會再有人寧願忍受那樣的痛苦也要纏足。”
“所有這些事,樁樁件件,都得幾位姐姐幫我,咱們齊心協力方能成事,所以還請姐姐們隨我同去金陵,咱們也好聚在一處時時討論相商,隻可惜不能封你們為官,要先委屈姐姐們做我身邊的女官,好歹有個名號,做起事兒來也方便些。”
“娘娘的意思是好讓我們能抬出皇後娘娘的名頭來狐假虎威嗎?”鄒悅笑道,一時眾女紛紛打趣起采薇來,反正能不能做官她們也不在乎,她們隻想能為普天下的女人們做些實在事兒。
可沒想到,到了金陵之後發生的一樁事兒,卻正好給了采薇一個由頭,讓她不但正大光明、理直氣壯地選了一堆女人為官,還領著她們直接處理各項國家政事。
“就是眼下這一場戰事。”采薇沉聲道:“雖說戰亂一起,乃是這世上最大的人禍,更何況韃子侵我國土,毀我家園,殺我百姓,搶我民財,於我大秦國民而言,絕非是一件幸事,可也正是這樣一場戰亂,其中暗藏著能讓咱們女人自強自立的機會。”
“姐姐們試想,戰時男子們全都從軍去保家衛國,在勞力緊缺的情形下,好些原本由男人幹的活隻能由女人頂上。更何況眼下大秦國庫的主要收入全由海市而來,海外諸國最喜歡的絲綢本就是咱們女人最擅長的營生,咱們正好借著這個勢頭大力發展絲織業,讓更多的女人能靠著養蠶紡織發家致富。這就是所謂的天時!”
“而江浙、兩廣及福建一帶的地理氣候均是宜於種桑養蠶的,且離東海南海又近,織好的絲綢極是方便運到各處海港隨商船出海,給咱們換迴大把的金銀來。況且如今的海市經過之前兩年的探路經營,無論是出海航行還是往來貿易都已經是熟門熟路,此謂之地利!”
天時地利都有了,那“人和”呢?
眾女又是齊聲問道,采薇狡黠一笑,“所謂‘人和’自然是剛巧這世上有咱們姐妹幾人,放著自個的舒服安逸日子不過,偏要立下宏願,讓全天下的姐姐妹妹們都能站起來,同男人平起平坐,再不要矮他們半個身子。”
“再往細了講,於我而言,幸而有你們這一幫誌同道和的好姐妹,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若是沒你們幫我,我就算是皇後,也是孤掌難鳴。”
“而於你們而言,最幸運的便是我這個你們的閨中密友頭上戴了一頂鳳冠,恰好是一國之母。迴頭你們打著我這皇後的旗號再去建安女堂和女書院,看哪個不長眼的還敢再刁難你們?”
她這最後一句話說得底氣十足,其餘四女一想到往後有皇後娘娘的勢可仗,頓時也是眉開眼笑。她們心裏頭都明白,其實這所謂的“人和”,皇後娘娘還少說了一樣,那就是在她的身後,還有一位愛妻如命的皇帝陛下。
更為難得的是,這位陛下不但愛妻如命,還對妻子的才華才幹佩服不已,時常跟她談論國家大事,對她想做的事兒,給予各種支持。不像那些尋常男子,最是見不得妻子比他們能幹有才,覺得女人除了替他生孩子傳宗接代,她的才華能力全都沒有任何價值。
采薇能嫁得這樣一位懂她敬她,視她如珠如寶的夫婿,她們這些好友自然替她喜之不盡,雖然羨慕她能有此良緣佳偶,偶爾也會惋惜為何世間不能再多幾個像元嘉帝這樣的男子,但是她們的心裏卻再不曾有別的情緒,因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緣法,也許她們的命定之人正在尋找她們的路上。
即便月老沒給她們係上紅線,她們也不會覺得天塌地陷,不就是少個男人嘛,隻要有一幫相交莫逆又誌同道和的好姐妹相伴,能嫁個好夫君固然是好,可是沒有的話,也沒什麽要緊。
羨慕惋惜的心情在她們心中一閃而過,便立時被她們丟到腦後,她們可是要幹大事的女人,才沒那閑功夫去想男人呢。難得眼下天時地利人和齊備,她們可得抓住這個大好良機,趕緊再多想些幫著女人提高地位的法子才好。
“既然戰時勞力不足,好些活兒都得由女人來做,那咱們不就能趁勢禁止纏足了嗎?”耿愉道。
“咱們能不能把女人們聚到一起紡紗織綢呢,一撥人繅絲,一撥人織造,再一撥人提花染色,大家分工合作,豈不比一家一戶將所有工序從頭做到尾要效率許多嗎?”耿悅忽然想到個好主意。
“唔,我倒是覺得,咱們女人除了在後方種田織造,賺錢養家外,也是可以同那些男人一樣,上馬提槍、保家衛國的,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曆朝曆代也都有不少女將,像我西秦的江山就有一大半是平陽公主打下來的,還有咱們蜀中的秦涼玉將軍,雖是女子,可是打起仗來,比那些男子還厲害。若是咱們女子裏頭能多出些驍勇善戰的女將軍,再建起幾支娘子軍來,到時候軍中也有咱們女人的力量,才能更好的護著咱們女人。”鄒晴想到了另一種可能。
“雖然我很讚同你們的觀點,女人要有錢才能直起腰杆,但我還是覺得多辦些女子學堂,讓女人學會讀書識字也很重要。要知道知識就是力量,一個人隻有掌握了足夠的知識,才能夠改變她的命運!”這是西蘭國友人馬莉的觀點。
采薇眉眼含笑地聽著她的智囊們提出一個又一個好法子來,越聽越是雙目發亮,雖然眼下隻有她們五個人,可是她們卻有無窮的智慧和勇氣,雖說要想拿掉幾千來套在女人脖子上的枷鎖,她們不知要搬走多少座擋在前頭的大山,可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愚公一家之力,亦可移山!
漸漸的,她們的聲音小了下來,不約而同的看向采薇。
“我說皇後娘娘,我們在這裏說得口幹舌燥的,你倒坐在一邊兒悠閑的喝起茶來了?”耿悅不滿道。
“就是,我們姐妹幾個說了這麽多,要不要拿個章程出來,按輕重緩急把要做的事兒都一一列出來,好分配人去做,這些可都等著娘娘示下呢?”耿愉給她妹妹幫腔。
采薇聽的時候,早在心裏盤算過了,此時見她們來問自已,想也不想便道:“這第一條自然是鼓勵織造,這事兒交給我來辦,鄒姐姐說的女子從軍這主意極好,這活兒也交給我來辦,我迴頭讓紅娘子姐姐幫咱們招募女兵,再多找些女將軍來。如今研出了新式了□□,隻要一槍在手,槍法瞄得準,就算不如男子力大如牛,咱們也能一槍崩了他們。依我看,往後□□類的兵器隻怕會取代那些用了千百年的刀槍劍戟,倒是更有利於咱們女人從軍。”
“這第二條便是修建安女堂,銀子我來出,隻是各項事務,就要勞煩耿家兩位姐姐多費心了。有我這棵大樹給你們撐腰,除了那些被人丟棄的女嬰、女童,無家可歸的棄婦,就是那些逃婚、或是從夫家出逃的女人,你們也隻管收留便是。能做活的,便在安女堂裏辟出幾間屋子來,專門讓她們在裏頭分工合作,紡紗織布,織造絲綢。”
采薇看向馬莉,“馬莉姐姐不妨也把女學堂開到安女堂裏頭,給那些女童上課,也可在其餘女人織造之餘,教她們讀書認字。等教出幾個徒弟來,再讓徒弟到別的安女堂裏去再教徒孫。”
馬莉在泉州雖辦了一個女學堂,可是除了她撿到的被棄女童之外,壓根就再沒別的女學生上門。哪怕她挨家挨戶的上門去勸說,哪怕她一文錢不收還管一頓午飯,人家也不願把女兒送來讀書,說是女人家讀書沒用,還不如在家裏頭多幹些活。還奇怪她為啥要辦個隻收女娃兒的學堂,放著金貴的男娃兒們不教,非要去教女娃兒,真是腦殼子壞掉了。
結果馬莉的女子學堂開了快兩年多,真正的女學生隻有小貓兩三隻,更多的時候她其實也是在收留照料那些被棄的女嬰,想著等她們長大一點,她就有學生了,此時聽采薇這麽一講,頓時覺得這是個兩全其美的法子,立刻欣然點頭答應下來。
“馬莉,我知道你除了教她們讀書識字外,還會教她們算術、物理和你們西蘭國的一些學問,除此之外,咱們還可以再給她們講些關於女人地位變遷的曆史,讓她們知道男尊女卑不過是一個謊言,讓她們學會自信自立自強,不再把男人當成必須依靠的天。”
“皇後娘娘說得好!”耿家姐妹齊聲喝彩道。鄒晴卻納悶道:“她們三人都有了分派,那我呢?”
采薇笑道,“晴姐姐別急呀,我可留了個最難的活兒等著你呢?”
她喝了口水,又想了想才道:“除了以上這三條外,我以為還有一條也是極為重要的,那便是改變女人們長久以來被灌輸的關於男尊女卑的根深蒂固的認知。”
“最早的時候,男人們是靠他們的蠻力讓女人們不得不屈服於他們的支配。後來,為了能讓他們對女人的支配更牢不可破,男人們開始編出各種‘至理名言’來,什麽‘男子生而高貴,女子生而卑賤’,‘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女子無才便是德’,‘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無私奉獻的女人’……”
“凡此種種無一不是在告訴女人,你生來就比男人低人一等,如蒲草一般的女人若是不能攀上男人這塊磐石,那便一無是處,一個女人若是不能嫁人為妻,替男人做牛做馬、生兒子傳宗接代,她就毫無存在的價值。”
“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成了真理,思想上的枷鎖遠比身體上的枷鎖更難以除去。當女人們被這些男權思想徹底洗腦之後,她們甚至會比男人還要維護這一套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的女奴守則。現今那些寫給女孩兒看的女書閨訓裏頭,有多少是男人寫的,幾乎都是女人自已寫出來教化女人,她們自已做了男人的女奴不算,為了取悅男人,還要叫全天下的姐妹們陪著她一起心甘情願的做女奴。”
耿悅猛點頭,“不錯,那個寫《女誡》的班大家,她自已守了大半輩的寡,結果還說什麽‘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故曰夫者天也。’憑什麽男人就可以再娶,而女人就再不能嫁人要守一輩子寡,簡直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畢竟能讀到這些女書的女子能有多少?好些富貴人家的女兒能讀得起書也未必會去讀,生怕女兒讀書識字就是有了才,夠不上‘婦德’了,何況那些家境貧寒的貧家之女,壓根就讀不到這些東西。可是她們從小聽到的那些神話故事、民間傳說,甚至那些說書先生所講、戲文裏所演的種種故事,還有各種俗語,全都隱含著男子為尊、女子卑弱,女人們存在的所有價值就是整天圍著男人轉,隻求付出、不求迴報,無論男人如何對她,再是薄情寡義都要無怨無悔的忠貞不渝。這種在不經意間就被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洗腦才是最可怕的。”
“不錯!”耿愉拍著桌子叫起來,“那些故事不是寫些什麽落難的才子被個有錢的富家小姐所救然後就私定了終身,就是窮苦書生突然被個美貌的狐狸精深夜造訪,自薦枕席。我一直想不通,那些窮書生們到底有什麽好的,讓那些白富美的小姐狐仙才隻見了一麵就立刻喜歡上了,非君不嫁的各種倒貼。”
“像那個王寶釧,為了薛平貴父母親人都不要了,苦守寒窯十八年,最後等來了什麽?《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裏頭莫稽靠了嶽家之助才當上官,卻嫌棄妻子的出身,直接將她推到江裏要淹死她,結果她僥幸逃得性命後竟然仍要吊在這棵歪脖子樹上,死活不另嫁他人,非得要繼續給這薄情郎、殺人犯當牛做馬,難怪名字裏頭帶著個奴字,真真是奴性十足!”
耿悅也忙道:“還有那些個狐仙就更是腦殘,不但對窮書生們以身相許,還各種助著他們考狀元發大財,等到書生功成名就,她就飄然而去,哦,還是臨走前再給那書生覓得一個佳偶後才會功成身退。簡直看得人吐血三升好嗎?”
“別說那些狐仙了,就是天仙不也一樣對著個凡間的普通男人就心動的不行,七仙女甘願冒著被天庭懲罰的罪責也要私自下凡來替董永還債,還有那個白水素女,那還是神仙嗎?那壓根就是一個男人想要的煮飯婆。”鄒晴也是對這些神話故事不忿已久,緊跟在鄒家姐妹後麵痛斥起來。
就連馬莉都插了一句嘴,“我一直很奇怪你們大秦神話裏的女人總是對男人無怨無悔的一味付出,無論男人做了什麽都會原諒他,除了賢惠大度包容,再沒有別的脾氣,個個都是賢良淑德的聖母。可是在我們西方的神話裏,女神們除了善良美麗勇敢外,她們不但敢愛更加敢恨,像《金羊毛》裏的美狄亞公主,一旦她的愛人背叛了對她立下的誓言,她就會化身為複仇女神,即使她還愛著他,她也會決絕的將他毀滅,送上她最徹底的報複。”
采薇歎道:“誰讓我們國中這些神話故事小說都是被男人們所書寫的呢?筆和話語權都掌握在他們手裏,他們自然盡情的在這些神話故事裏頭各種的重男輕女、擇男棄女、愛男厭女、捧男殺女,各種意淫他們喜聞樂見的富家女愛上窮上子,對他們忠貞不渝、做牛做馬,讓他們少奮鬥幾十年還妻妾和睦的美夢了。”
“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傑出的女子或為治國有方的太後,或為戰功赫赫的名將,或於織造、術數、天文、地理、書畫、琴棋等諸般藝業有種種建樹,可惜無論在史書上還是民間傳說中都極難找到她們的身影。”
“不少執政太後明明政績遠勝男性帝王卻在史書中被幾筆帶過,還要被扣上一頂牝雞司晨、穢亂後宮、不守婦道的大帽子。而西秦時的平陽公主,明明為打下大秦江山立下汗馬功勞,是第一位以軍禮下葬的公主,結果在她死後,她的一切功績都被移花接木到了她弟弟的頭上。”
“還有那些被男文人們刻意曲解歪曲了的神話故事。天孫織女本是被牛\郎偷了羽衣強留在人間做了凡人的妻子,就好比是個好人家的女兒被拐到了山裏賣與人為妻。結果經過男人們的一番修飾潤色,就變成是郎有情妹有意,可惜被王母娘娘給棒打鴛鴦,連喜鵲都為他們的夫妻情深感動搭橋相助。其實我初讀到這個故事時也有些為它所打動,還是後來又找到一本古籍殘本,才知道在更早的版本裏,織女壓根就不是被王母捉迴去的,而是她自已想法偷迴了羽衣,飛迴天庭,可見嫁與牛\郎原本就非她所願,不過是迫不得已被強行占有。”
鄒晴也點頭道:“不錯,就如那王寶釧,苦等的丈夫早娶了比她年輕貌美的異國公主為妃,她苦等了他十八年,卻在和他夫妻團圓後的第十八天就死了。可是在《寒窯記》裏卻對她這悲慘的結局隻字不提,隻是一個勁兒的誇她不嫌貧愛富、從一而終,苦守十八年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等迴了功成名就的夫君,從此夫貴妻榮。”
采薇道:“所有這些神話傳說、故事小說骨子裏都在重複一個謊言,那就是再是優秀出色的女子也隻是為了男人而存在。身為女子,隻有為一個男子各種付出,或助他金銀錢財,或助他青雲直上,或給他生個兒子,隻有幫到了男人,得到男人的肯定認可讚揚,覺得她之於他是個極有用的物件,那這個女人才是有價值的,才配活在這個世上。”
“這些個故事小說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可比那些什麽《女四書》厲害多了,女人們從小到大天天聽到的都是這些洗腦的故事,自然覺得身為一個女子就當為男人各種付出而毫無怨言,不論男子怎麽對她,都是理所當然。若是這種心念上的毒瘤不去,一個女子便是她再有學識,再能掙錢養活自已,她也仍然不是一個立起來的人,因為在她內心深處她仍然覺得女人的價值就是為了男人而存在,仍將自已視為男人的附庸。”
“所以咱們要想讓姐妹們變得自強獨立,就得把話語權和書寫權從男人那裏搶過來,他們能用這些故事小說給女人們洗腦,咱們也能用它們來給女人們反洗腦。咱們可以把那些湮沒於曆史塵埃中關於女子的各種傲人事跡或是編成故事,或是寫成小說,讓姐妹們知道咱們女人原本是何等的能幹,半點不輸給男人,還可以將他們筆下的那些故事小說改寫一番,讓姐妹們看破充斥其中的虛偽與謊言。”
“我要拜托晴姐姐的就是此事,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可是做起來卻難,要找些文筆好又會寫的姑娘來編出各種易於流傳的故事出來,再想法子將這些故事一傳十、十傳百的傳講出去,改變女人們或多或少已被洗腦的認知,可絕非一件容易的事兒,隻怕要花費晴姐姐不少心血。”
鄒晴卻歡喜道:“難道你不知道我素日便最喜歡寫些小故事麽?這個活兒正對我胃口,多謝娘娘了!”
一時各人所司之事分派已定,采薇便道:“若是諸位姐姐對咱們這分工再無異議,還請隨我同赴金陵可好?”
為何要去金陵?不等眾女問出來,采薇已替她們解惑道:“近日韃子那邊又有了些動靜,怕是賊心不死,又想對江南用兵。陛下正好借此重迴金陵,禦駕親征。其實便是沒有這場戰事,這雲南大理偏安一隅,我同陛下也是絕不會久居於此的,好些事情還是迴到金陵更方便做一些。”
鄒愉點頭道:“不錯,金陵原就是咱們的留都,又是江南之中心,將朝廷搬迴金陵,無論是軍事上還是國政上,都更有利的多。便是對咱們的女權大業而言,單從地利上來講,江南一帶絲織更為發達,也更宜於我們從事。”
采薇點頭,“我也是這般想的,咱們先在江南之地踐行這些法子,建安女堂、建絲廠、建女子書院,況且等到了金陵,陛下要忙於征戰之事,其餘家國政事多半要我來替他分憂,我正好趁著治理國事之便全力支持咱們的女權大業。便是有些尊男抑女的律法暫時動不了它,我卻可以試著先推行些其他各家學說,如諸子百家中的法家、墨家,還有陽明先生的心學,李贄先生的李學,來同儒學對抗,不能讓儒家一家獨大,程朱理學甚囂塵上。”
“不錯!”鄒晴道:“什麽‘男尊女卑’、‘三從四德’,這些糟粕全都是儒家提出來的。那朱子整天道貌岸然的嚷嚷什麽‘存天理、滅人欲’,結果他自己做下的那些齷齪之事,都讓人說不出口,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兒,也好意思來要求別人,就是個虛偽透頂的假道學先生。”
“孔子一家三代都是一等妻子生了兒子,就將妻子休棄出門,曾子更是休妻之後再不複娶,反正兒子也有了,不怕無後為大了。”耿愉嘲諷道。
“孟子也是個想休妻的,他自個不知禮的去偷看妻子日常起居,反說妻子無禮要休了人家,還是他母親明理,知道錯在自己兒子,不許他休妻。隻可惜越往後,這樣明理站在兒媳一邊的婆婆越來越少,倒是幫著男人欺負兒媳的惡婆婆越來越多,她們自己在男人那裏受了一肚子氣又無從反抗,便把心裏頭的那股恨意全都轉嫁到家中比自己地位更低的兒媳身上。於是婆婆刁難兒媳,妻妾爭風吃醋,女人們鬥成一團,男人們漁翁得利!”耿悅說著說著,不由感歎起來。
采薇也道:“所以不能再讓這些儒家理學中的糟粕再這麽廣而傳之的害人不淺了。咱們可以想法子多宣揚些別的提倡男女平等,人人生而自由的各家學說。至於纏足,隻怕光從法令上禁止遠遠不夠,關鍵是得改變女人們迎合男人審美的心理,纏足為什麽風行一時,還不是男人們喜歡三寸金蓮,這才讓女人們紛紛以大腳為恥,小腳為榮,若是女子們能改變這種動輒以男人眼光來評定自己美醜的心態,自然不會再有人寧願忍受那樣的痛苦也要纏足。”
“所有這些事,樁樁件件,都得幾位姐姐幫我,咱們齊心協力方能成事,所以還請姐姐們隨我同去金陵,咱們也好聚在一處時時討論相商,隻可惜不能封你們為官,要先委屈姐姐們做我身邊的女官,好歹有個名號,做起事兒來也方便些。”
“娘娘的意思是好讓我們能抬出皇後娘娘的名頭來狐假虎威嗎?”鄒悅笑道,一時眾女紛紛打趣起采薇來,反正能不能做官她們也不在乎,她們隻想能為普天下的女人們做些實在事兒。
可沒想到,到了金陵之後發生的一樁事兒,卻正好給了采薇一個由頭,讓她不但正大光明、理直氣壯地選了一堆女人為官,還領著她們直接處理各項國家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