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時分,曹仁兄弟來到南郡城下,果見城門大開,城上火光大起,劉封便出現在城樓上,細聲喊道“來者可是曹仁將軍,某已經調離守軍,可速速進城。”
曹仁舉頭細望,隱約看到人影晃動,乃謂其弟曹洪道“果真有埋伏,子廉可懼否。”
曹洪答“敗軍之將,有負丞相重托,此將功折罪之際,何懼之有。”說罷,大刀一舉,高喝一聲“好男兒當建功立業,隨我殺將進去。”話音一落,單刀匹馬衝入城中,曹仁隨後跟上。
不料剛入城中,便鼓聲大作,箭如飛蝗,曹軍許多士卒躲避不及,被射成刺蝟,當場斃命。
未幾,一銀袍白馬將軍,單人單騎立於前方,定眼一看,竟然是李鋒。隻聽他大聲喝道“少將軍何在。”隻在眨眼間,但有一將應聲而出,領一隊人飛馬殺來,答道“劉封在此,先生且看某斬了曹氏兄弟。”說罷綽刀縱馬殺向曹仁。
正廝殺間,曹仁忽然聽到後方殺聲大作,以為是夏侯惇支援而來,旋即高唿道“夏侯將軍來也,將士們,隨我殺進去,收複故土。”
哪知道,來者不是夏侯惇,竟然是趙雲,隻見他挑了眼前數名曹軍,槍指城門大喝道“某乃常山趙子龍,曹仁,你已中我家先生之計,還不速降。”
聞言,曹軍幾近膽寒,軍心大亂,曹洪更是棄了劉封迴到曹仁身邊,急聲喊道“兄長,怎麽辦。”
曹仁哪知怎麽辦,他此時也是方寸大亂,一個晚上中了三次伏計,不虛才怪。不過曹仁到底是名將,敵軍雖然聲勢浩大,但並不見得占有多少優勢。後麵截住夏侯惇的趙雲軍,正節節敗退,曹仁很快就看出端倪,一番權衡之下,終於下定決心,謂曹洪等幾將道“伏兵不多,諸將可奮力往城內衝,夏侯將軍馬上就到。”曹洪等將當即複身再次衝入陣中廝殺。
主將沉穩指揮,偏將賣力廝殺,底下的士卒自然士氣大振,更加賣力的往前推進。
李鋒在後方越看越心驚,這曹仁竟然不退反進,難道看破自己的計策。
原來李鋒料定曹仁夏侯惇會合兵來取南郡,便在借陳嬌之口設下緩兵計,拖延時間,等候襄陽的援軍。
但曆史終究是曆史,李鋒心裏真沒有多少底,曆史會精確到時辰的來進行,故而他又多作了一手準備。自己在城中留下伏兵等候曹仁殺來,而後再讓趙雲引一軍伏在城外,待夏侯惇支援而來即刻殺出。曹仁一夜之間已經連中兩次伏計,若果再來一次意料之外的伏計,其必定膽寒。至於趙雲那聲大喝,也是李鋒有意安排,畢竟長阪坡那一幕,可是天下皆知。
隻是李鋒沒有料到的事,曹仁能夠身居要職,可不僅僅因為是親貴的身份,隻片刻之間便看出李鋒的疑兵計,作出正確的決定。
“現代穿越小說果然都是信不過的,什麽穿越人無敵,簡直就是侮辱祖輩的智商。”李鋒無奈苦笑,幽幽再道“首戰便要殉命於此,真不甘心呐。”這也難怪李鋒會如此絕望,一者曹仁占據兵力絕對優勢。二者,戰場狀況,訊息萬變,這個時候就要考驗指揮官的臨場應變能力,哪怕你是穿越人,你的戰場經驗比的上曹仁?一個生長在和平年代的人,豈能與曹仁這些身經百戰的老軍人相比,
就在這時,城外殺聲徒然加劇,似有生力軍加入一般。曹仁正思量間,便有驍將連滾帶爬匆忙而來,道“上將軍,關羽從荊州小道殺來,張飛亦從襄陽大道奔襲而來。兩路軍馬無數,夏侯將軍被夾在中間進退不得,喚小將前來請將軍速速迴援。”這一次算是徹底的衝破曹仁的心裏防線,再無戰意,急忙引軍退出城中,匯合夏侯惇望北退去。
望著正在追擊潰敗曹軍的關羽等將,李鋒心中萬分愁帳,絲毫沒有一絲勝利的喜悅。或許因為來到三國已經將近一年,李鋒對於這些殘酷的殺戮不再像當初那般害怕。但值得深思的是,李鋒自己借助穿越人的優勢,初戰就差點身陷絕境,不禁讓他感歎日後的路究竟能夠走多遠。
劉備一夜之間,得南郡,襄陽,荊州大獲全勝,至此荊州各大戰略要地的爭奪戰,以劉備獲利最大告終。李鋒以虛張聲勢,空城,緩兵三計,一戰成名,聞名天下,軍中諸將無不稱讚,就連那一向自傲的關羽,也出奇的誇讚李鋒幾句。
當夜,以關羽為尊,在曹仁的征南將軍府上,設慶功宴,為諸將敘功。李鋒作為新人大出風頭,敬酒的人絡繹不絕,一波接著一波,喝的酩酊大醉,醜態百出。
翌日,劉備便差人持將令而來,著趙雲守襄陽,張飛駐南郡,關羽,劉封,李鋒一同前往荊州敘職。李鋒遂辭別張飛,望荊州而去。
不日,李鋒等人及至荊州城下,便見劉備,諸葛亮引文武一幹人等相迎。李鋒等人急忙翻身下馬,上前同聲拜道“參見主公。”
劉備急忙上前,扶起三人,笑道“若非諸將用命,備豈可進的這荊州城。”
李鋒起身後,目光不禁掃向劉備身後,但見一白眉文士立於諸葛亮身邊,遂笑道“這位可是馬氏五常中的馬季常。”
那白眉文士,輕輕一禮,迴道“正是在下。”
李鋒微微一笑,賀道“恭喜主公,又得一大賢才。”
馬良連忙謙恭道“李先生言重了,馬良豈敢擔這賢才之名。”
“擔得,擔得。”李鋒又是嗬嗬一笑。
“豈敢,豈敢。”
“擔得,擔得。”
......
諸葛亮倒是被這兩人一謙一恭給逗樂了,上前笑道“你們兩個要互謙到什麽時候啊,主公可是備好了美酒佳肴,準備給諸位慶功,定國要是不想嚐嚐,那我可就不等你們咯。”
李鋒頓時一尷尬,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到了劉備府邸,各自找了座位坐下之後,諸葛亮便取過一支令箭,朗聲讀到“李鋒聽令。”
聞言,李鋒當即出列,跪拜道“李鋒接令。”
諸葛亮又複道“南郡一戰,李鋒謀劃得當,守城殺敵有功,今升其為副軍師中郎將,望公盡心竭力,勿負重托。”
李鋒又是一拜,道“李鋒定盡吾所能,報效主公,匡扶漢室。”
劉備急忙上前,將李鋒扶起,朝眾人說道“備不會虧待任何一個有功之臣,也不會埋沒任何一個有才之士。望諸位齊心同力,再創大漢輝煌。”言罷,複返主位,舉起酒杯,又道“飲了此杯,大漢必興。”
這番話說得所有人熱血沸騰,鬥誌昂揚,舉杯起身齊道“敢不盡力?”
曹仁舉頭細望,隱約看到人影晃動,乃謂其弟曹洪道“果真有埋伏,子廉可懼否。”
曹洪答“敗軍之將,有負丞相重托,此將功折罪之際,何懼之有。”說罷,大刀一舉,高喝一聲“好男兒當建功立業,隨我殺將進去。”話音一落,單刀匹馬衝入城中,曹仁隨後跟上。
不料剛入城中,便鼓聲大作,箭如飛蝗,曹軍許多士卒躲避不及,被射成刺蝟,當場斃命。
未幾,一銀袍白馬將軍,單人單騎立於前方,定眼一看,竟然是李鋒。隻聽他大聲喝道“少將軍何在。”隻在眨眼間,但有一將應聲而出,領一隊人飛馬殺來,答道“劉封在此,先生且看某斬了曹氏兄弟。”說罷綽刀縱馬殺向曹仁。
正廝殺間,曹仁忽然聽到後方殺聲大作,以為是夏侯惇支援而來,旋即高唿道“夏侯將軍來也,將士們,隨我殺進去,收複故土。”
哪知道,來者不是夏侯惇,竟然是趙雲,隻見他挑了眼前數名曹軍,槍指城門大喝道“某乃常山趙子龍,曹仁,你已中我家先生之計,還不速降。”
聞言,曹軍幾近膽寒,軍心大亂,曹洪更是棄了劉封迴到曹仁身邊,急聲喊道“兄長,怎麽辦。”
曹仁哪知怎麽辦,他此時也是方寸大亂,一個晚上中了三次伏計,不虛才怪。不過曹仁到底是名將,敵軍雖然聲勢浩大,但並不見得占有多少優勢。後麵截住夏侯惇的趙雲軍,正節節敗退,曹仁很快就看出端倪,一番權衡之下,終於下定決心,謂曹洪等幾將道“伏兵不多,諸將可奮力往城內衝,夏侯將軍馬上就到。”曹洪等將當即複身再次衝入陣中廝殺。
主將沉穩指揮,偏將賣力廝殺,底下的士卒自然士氣大振,更加賣力的往前推進。
李鋒在後方越看越心驚,這曹仁竟然不退反進,難道看破自己的計策。
原來李鋒料定曹仁夏侯惇會合兵來取南郡,便在借陳嬌之口設下緩兵計,拖延時間,等候襄陽的援軍。
但曆史終究是曆史,李鋒心裏真沒有多少底,曆史會精確到時辰的來進行,故而他又多作了一手準備。自己在城中留下伏兵等候曹仁殺來,而後再讓趙雲引一軍伏在城外,待夏侯惇支援而來即刻殺出。曹仁一夜之間已經連中兩次伏計,若果再來一次意料之外的伏計,其必定膽寒。至於趙雲那聲大喝,也是李鋒有意安排,畢竟長阪坡那一幕,可是天下皆知。
隻是李鋒沒有料到的事,曹仁能夠身居要職,可不僅僅因為是親貴的身份,隻片刻之間便看出李鋒的疑兵計,作出正確的決定。
“現代穿越小說果然都是信不過的,什麽穿越人無敵,簡直就是侮辱祖輩的智商。”李鋒無奈苦笑,幽幽再道“首戰便要殉命於此,真不甘心呐。”這也難怪李鋒會如此絕望,一者曹仁占據兵力絕對優勢。二者,戰場狀況,訊息萬變,這個時候就要考驗指揮官的臨場應變能力,哪怕你是穿越人,你的戰場經驗比的上曹仁?一個生長在和平年代的人,豈能與曹仁這些身經百戰的老軍人相比,
就在這時,城外殺聲徒然加劇,似有生力軍加入一般。曹仁正思量間,便有驍將連滾帶爬匆忙而來,道“上將軍,關羽從荊州小道殺來,張飛亦從襄陽大道奔襲而來。兩路軍馬無數,夏侯將軍被夾在中間進退不得,喚小將前來請將軍速速迴援。”這一次算是徹底的衝破曹仁的心裏防線,再無戰意,急忙引軍退出城中,匯合夏侯惇望北退去。
望著正在追擊潰敗曹軍的關羽等將,李鋒心中萬分愁帳,絲毫沒有一絲勝利的喜悅。或許因為來到三國已經將近一年,李鋒對於這些殘酷的殺戮不再像當初那般害怕。但值得深思的是,李鋒自己借助穿越人的優勢,初戰就差點身陷絕境,不禁讓他感歎日後的路究竟能夠走多遠。
劉備一夜之間,得南郡,襄陽,荊州大獲全勝,至此荊州各大戰略要地的爭奪戰,以劉備獲利最大告終。李鋒以虛張聲勢,空城,緩兵三計,一戰成名,聞名天下,軍中諸將無不稱讚,就連那一向自傲的關羽,也出奇的誇讚李鋒幾句。
當夜,以關羽為尊,在曹仁的征南將軍府上,設慶功宴,為諸將敘功。李鋒作為新人大出風頭,敬酒的人絡繹不絕,一波接著一波,喝的酩酊大醉,醜態百出。
翌日,劉備便差人持將令而來,著趙雲守襄陽,張飛駐南郡,關羽,劉封,李鋒一同前往荊州敘職。李鋒遂辭別張飛,望荊州而去。
不日,李鋒等人及至荊州城下,便見劉備,諸葛亮引文武一幹人等相迎。李鋒等人急忙翻身下馬,上前同聲拜道“參見主公。”
劉備急忙上前,扶起三人,笑道“若非諸將用命,備豈可進的這荊州城。”
李鋒起身後,目光不禁掃向劉備身後,但見一白眉文士立於諸葛亮身邊,遂笑道“這位可是馬氏五常中的馬季常。”
那白眉文士,輕輕一禮,迴道“正是在下。”
李鋒微微一笑,賀道“恭喜主公,又得一大賢才。”
馬良連忙謙恭道“李先生言重了,馬良豈敢擔這賢才之名。”
“擔得,擔得。”李鋒又是嗬嗬一笑。
“豈敢,豈敢。”
“擔得,擔得。”
......
諸葛亮倒是被這兩人一謙一恭給逗樂了,上前笑道“你們兩個要互謙到什麽時候啊,主公可是備好了美酒佳肴,準備給諸位慶功,定國要是不想嚐嚐,那我可就不等你們咯。”
李鋒頓時一尷尬,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到了劉備府邸,各自找了座位坐下之後,諸葛亮便取過一支令箭,朗聲讀到“李鋒聽令。”
聞言,李鋒當即出列,跪拜道“李鋒接令。”
諸葛亮又複道“南郡一戰,李鋒謀劃得當,守城殺敵有功,今升其為副軍師中郎將,望公盡心竭力,勿負重托。”
李鋒又是一拜,道“李鋒定盡吾所能,報效主公,匡扶漢室。”
劉備急忙上前,將李鋒扶起,朝眾人說道“備不會虧待任何一個有功之臣,也不會埋沒任何一個有才之士。望諸位齊心同力,再創大漢輝煌。”言罷,複返主位,舉起酒杯,又道“飲了此杯,大漢必興。”
這番話說得所有人熱血沸騰,鬥誌昂揚,舉杯起身齊道“敢不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