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卻說北鯨60號考察艦隊離開了馬來半島中部的陶島,向暹羅行政區的首府曼穀駛去。航程約8個小時,一大早,就抵達了曼穀。暹羅行政區長官唐寅鏘,暹羅軍區司令、駐軍11集團軍軍長李子木親到港口迎接。陳佳永一行住進了曼穀城大皇宮旁的軍區司令部招待所。
曼穀意為“天使之城”,為暹羅之首府,位於湄南河下遊,距暹羅灣40公裏,城內河道縱橫,貨運頻繁,有“東方威尼斯”之稱。是東南亞第二大城市,城市人口密集,達300餘萬。曼穀港是世界著名的稻米輸出港之一。倭軍是和原仰光自衛軍談判後從曼穀撤軍的,城市沒有受到戰火的摧殘,眼下是一片繁華。
唐寅鏘匯報道:原暹羅地區麵積為51.4萬平方公裏。將馬來半島巴蜀以南部分地區劃歸南亞國後,又接收了原柬埔寨西部約9萬平方公裏地區,麵積與原來相當。現有人口4500萬,其中泰族占40%,老撾族占35%,還有撣族、馬來族、高棉族等,有華夏血統的暹羅人約占30%。80%的人居住在河穀和平原地區。行政區內主要有鉀鹽、褐煤、油頁岩、天然氣,還有鋅、鉛、鎢、鐵、銻、鉻、重晶石、寶石和石油等,其中鉀鹽儲量為世界第二,僅次於加拿大。各類資源正在總體規劃下進行開發。暹羅行政區既是產糧大區,也是一個人口大區。近段時間,已經向克什米爾、婆羅洲島行政區移民約300萬人。
陳佳永聽了匯報後,心道:“眼下世界上雖然到處是戰火硝煙,而這南亞半島上日後恐怕是沒有仗可打了,半島的經濟發展卻參差不齊,特別是這暹羅地區最後才收迴來,就數這塊地兒的經濟比較落後了。可是人口的產量卻很高,真是越窮越生,越生越窮嗬。得要控製一下才行。”他對唐寅鏘道:“關於暹羅行政區的經濟發展和工農業布局事宜,劉博士帶領的政務院規劃工作組還要去你們行政區各地詳細考察和規劃安排,你就放心好了。隻是你提到的這個暹羅行政區人口較多的問題,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老是移民也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因為你移走的是精壯,留下的卻是老弱。再說咱華夏一直是施行的是人口自由流動政策。暹羅行政區的經濟若是搞上不去,青壯勞動力也要跑。人口過多增長不是你一個行政區才有,我想在你們區召開一個現場會議,研討一下和人口相關的問題。我看就叫做‘華夏人口發展研討會議’吧。”唐寅鏘當然十分樂意。馬上就準備去了。
曼穀大王宮府裏,陸續到達了聯合政府的許多要員:有政府副主席楊麗雲、衛生部長崔英子、民政部長夏銘軒、教育部長墨林、勞動部長陳潛、財政部長傅作以、農委主任宋雲鶴、新任婦女聯合會主席聶小倩等人。還有總後勤部長周凡,國防部、武裝部隊相關人員近100人參加。大家先去了各地考察。
會議召開了,鄧筱平主持了會議,他道:“政務院在曼穀召開這樣一個小型現場會議,專題討論人口問題。也是第一次召開這樣內容的會議,大家也已經去各地考察了兩天。希望大家認真研究。”
陳佳永發言道:“人類的生產,無怪乎就是物質資料再生產和人口自身的再生產兩大生產。物質資料再生產的發展是由先進的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所決定的,其中決定的因素是人,即生產中的有一定勞動技能的人。也被稱之為勞動力。華夏聯合政府成立以來,大力開發了人力資源,250所重點高校為各行各業提供了大量高級管理和技術人才;近萬所中專和技校提供了大量的應用操作技術人員。我們的教育也普及到了9年義務製教育。在優生優育方麵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嬰兒出生死亡率幾乎下降為零,很大程度上保證了人口的質量。但是在人口的數量上,發展極為不平衡,在我們的西南、華東、華南,以及南亞半島地區,人口的數量人日漸增加。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其間要經曆成長、受教育,有工作幹,娶妻生子的一個長期過程,不僅僅是一個家庭兩口子生兒育女的小事兒,而是關係到國計民生,國家的發展。人是什麽,就是一種社會的動物,社會應對每一個人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應當是一個合諧的比例。超過了,就會失衡。我們的人口平均壽命從1930年的35歲已經達到了65歲。我認為應當進行一定程度的人口控製了。大家說說怎麽辦為好?”
楊麗雲道:“我在分管著勞動、衛生、民政等部門。這幾年來,我們在優生優育方麵做了大量工作,投入的費用,占了國民總支出的2%,大大地提高了人口質量。但是在人口的數量上,因為現是在世界戰爭期間,我們還沒有進行控製。大家有什麽好的辦法,也請談談。”
陳潛道:“我們的人口已達16.5億,是一個名符其實的人口大國,適齡勞動力充裕。但是人均資源占有率和每萬人大學生的數量,在世界上卻居中等。為了充分滿足就業,我們的很多產業還是勞動力密集型的低層次產業。我們進行了最大程度的勞動力區域性流動,在人口較少、條件較差的西伯利亞、西亞、新疆、**等地區采取了優惠的移民政策,勞動力轉移達5千萬人,我老家湖南省就流動出了近100萬人。從一定程度上均衡了人口的分布。但是,在人口總量不斷增加的現狀下,移民隻能是一種微調。”
夏銘軒道:“民政部門首先是對軍人家屬和子女進行了優撫;然後對孤寡老人進行了妥善安置;孤兒院、榮軍院、托老所在全國近萬所。以及對適齡青年進行就業培訓等,從老到少,民政部每年耗資1500億元,費用恐怕得還要增加。”
聶小倩道:“根據我們婦聯的調查,在發達地區,每戶子女平均2-3人;在西北部地區,每戶子女3-4人。而在南亞次發達地區,每戶子女達到了5-7人。而且人口數量還在不斷增加,質量不升反降。我們在去暹羅行政區隨機定點的調查中,在西坎縣一家農戶裏,育有8個子女,而年人均口糧卻不到150斤,全家人處於饑餓之中。子女瘦弱不堪。隻能靠政府的救濟才能過活。這種狀況在南亞地區較為普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傅作以道:“我是個打過多年仗的人,深知人口的重要性。眼下的世界大戰中,僅羅刹國就已經傷亡了不下1200萬青壯,平民也因傷亡和凍餓死亡了近5000萬人,人口銳減。斯大寧發出了號召:鼓勵婦女們多生孩子,並為一位生了7個孩子的婦女授予了‘英雄母親’的光榮稱號。但是我們華夏有幸免遭了戰火的荼毒,老百姓安居樂業,可是也真能生育,情況和那高寒地區生育不佳的羅刹國有很大的差異,人口也應該進行適當控製了。”
,狗日的表弟有幸沒有被注射死掉,卻因此刺激而早產生逑了出來,哇哇地大叫著,這下子就不好弄死他了。廠裏道:算是生了一胎,往後不準再生!表弟在母腹裏還沒有見天日,頭上就挨了殘忍的一針,大難不死,但由於腦子受損,他的左手和左腿就因此而致殘了,還時常發癲癇,長大後也參加不了工作。父母死後就靠擺個小菜攤艱辛度日,所幸現在才拿上了低保活命。難怪當時的計生委主任陳木華都哀歎道:“這項政策真是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這項違背人倫的造孽政策已經執行幾十年了,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被取消……)
周凡道:“眼下,我們軍隊的兵源是十分充足的。18-22歲的男青年達1億2千萬,當然不是所有的都來當兵,而隻是參加軍訓,作為後備役。部隊從軍青年已達2500萬。在近些年的若幹次局部戰爭中,我們陸續傷亡了兵員約120萬人。預備役部隊都對野戰部隊及時進行了補充。世界大戰恐怕就要結束了,我們華夏雖然是保持中立,也早已經作好了戰爭準備。在人口上我們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我讚同優生優育,不讚同計劃生育。因為計劃生育是不講人倫和人性的!”
宋雲鶴道:“華夏人口眼下還有70%在農村,由於國家對‘三農’的高度重視,進行了大量的投入和稅收減免,農民的日子逐漸好過了起來。但是‘養兒防老’的意識還嚴重存在。是導致多生多育的一個重要原因。控製人口的過度增長,政策施行是一個方麵,主要還得以經濟的手段進行調控為好。”
鄧筱平道:“我讚同優生優育。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能缺少一定數量的人口,但一定是健康的有素質的高質量人口,我聽陳主席講過,以前緬甸八莫有一個叫弄瓦的騾馬店主,生養了13個娃娃,平日隻顧上了糊口,婆娘一生病,店子就開不下去了。還何談娃娃的成長和教育,娃娃們長大了又重複那父母過去的故事。一輩一輩地苟活下去,真是一種悲哀!我們華夏已經擁有了強大的國力和經濟實力,從政策傾斜上來推行優生優育為好。”
會議議定:衛生部下屬的優生優育辦公室**出來,成立國家人口委員會。由楊麗雲副主席擔任主任,相關各部委任副主任。下設優生優育辦公室,由陳苗花任辦公室主任。具體推行的人口生育政策複雜問題簡單化,暫定為:城鎮凡生兩個以下孩子的家庭,享受各項政府優惠政策,孩子直到大學畢業均由國家負擔。或優先安排工作。農村生3個孩子以下的家庭,父母到60歲以後享受政府提供的養老保險金,每人每年不少於1500亞元。超生了的子女上學自費,並且父母不享受養老保險。
會後,陳佳永對墨林道:“你在會上雖然沒有發言,但人口政策和教育政策習習相關,9年製義務教育必須要實行好了,大專院校的教育經費一如既往地由國家統一撥款,我們現在推行的是市場經濟,但是教育領域絕不允許搞市場化。格老子倘若連教育都在市場上賣錢了,這個國家就已經十分操蛋了!”墨林道:“咱就正等您這句話呢。”陳佳永道:“在以前的軍閥混戰時期,大學教授的每月工資就可以買5頭牛。那著名的魯遜先生才能不缺吃不缺穿的在寧靜的書齋裏寫著批評社會的文章,難道我們還做不到麽,還要教授們去賣學問致富麽!尊師重教是咱華夏的傳統,切不可丟。我決定了,大學教授與同級的處廳行政級官員相比,工資再增加20%。”墨林興奮地道:“這真是教育界甚幸,華夏甚幸嗬!”陳佳永道:“什麽‘甚幸’呀,難道這些年來老子還虧待了你們教育界麽,國民總收入的7%都歸你在用,你才是富得流油呢。”墨林忙道:“我可是一分錢都沒有亂花,每年都送出了100萬大專以上的人才呀,還有中小學教育的普及……”陳佳永道:“不說了,你哥子又不喝酒,我讓李廚師蒸了好大幾隻蹄膀肘子,晚上請你和崔英子她們。”墨林笑眯了眼道:“知我者,大隊長也;蒸肘子,亦我所欲也……”
席上,陳佳永對崔英子道:“醫療衛生工作是一個龐大的體係,和民生緊密相連。特別是我們的國立醫院,一定要堅持為民眾服務的宗旨,絕對不能搞市場化,醫者仁心,倘若都是為了去掙錢,那就黑了心,離了譜了。”崔英子道:“大隊長,您就放心吧。我一定會把好這個關的。”
華夏人口委員會優生優育辦公室一下子升?成為了一個正部級的單位。苗花連升了3級,她對陳佳永道:“哥,我想幹好,就是不知自己行不行。”陳佳永笑道:“妹子,哥說你行就行,不行也行。何況你還真行。你這個主任可是大家民主推選的,並不隻是我一個人的意思,也是大家對你多年來辛勤工作的肯定,但是責任也十分重大。麗雲姐會為你配置好工作人員的。”蔣四在一旁咕噥道:“正部級,那花兒起碼就是在職的上將銜了。她不就壓在我頭上了麽。”陳佳永道:“你倆誰壓誰呀,你比苗花大18歲,壓了她幾十年,也該退役享福了。可苗花正當盛年,還可以幹一番事業。你呀,快點學好小灶,為苗花多做點好吃的才是,不然我饒不了你。”蔣四訕笑道:“大少,我這不是在認真地學麽。”陳佳永哼哼道:“你呀你,都學到牛屁眼裏去了!格老子李遇安弄好肘子端上了灶,你隻燒個火都沒有蒸熟,你當是蒸饅頭一股氣上來就蒸成了呀!後來又去迴火,害得老子和墨林他們多等了1個鍾頭才吃上。你呀,還不如那婆羅島上的長臂猿聰明。”蔣四急了,大聲爭辯道:“我不行,可我兒子們行,我大兒子是博士,文憑比你還高!”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
卻說北鯨60號考察艦隊離開了馬來半島中部的陶島,向暹羅行政區的首府曼穀駛去。航程約8個小時,一大早,就抵達了曼穀。暹羅行政區長官唐寅鏘,暹羅軍區司令、駐軍11集團軍軍長李子木親到港口迎接。陳佳永一行住進了曼穀城大皇宮旁的軍區司令部招待所。
曼穀意為“天使之城”,為暹羅之首府,位於湄南河下遊,距暹羅灣40公裏,城內河道縱橫,貨運頻繁,有“東方威尼斯”之稱。是東南亞第二大城市,城市人口密集,達300餘萬。曼穀港是世界著名的稻米輸出港之一。倭軍是和原仰光自衛軍談判後從曼穀撤軍的,城市沒有受到戰火的摧殘,眼下是一片繁華。
唐寅鏘匯報道:原暹羅地區麵積為51.4萬平方公裏。將馬來半島巴蜀以南部分地區劃歸南亞國後,又接收了原柬埔寨西部約9萬平方公裏地區,麵積與原來相當。現有人口4500萬,其中泰族占40%,老撾族占35%,還有撣族、馬來族、高棉族等,有華夏血統的暹羅人約占30%。80%的人居住在河穀和平原地區。行政區內主要有鉀鹽、褐煤、油頁岩、天然氣,還有鋅、鉛、鎢、鐵、銻、鉻、重晶石、寶石和石油等,其中鉀鹽儲量為世界第二,僅次於加拿大。各類資源正在總體規劃下進行開發。暹羅行政區既是產糧大區,也是一個人口大區。近段時間,已經向克什米爾、婆羅洲島行政區移民約300萬人。
陳佳永聽了匯報後,心道:“眼下世界上雖然到處是戰火硝煙,而這南亞半島上日後恐怕是沒有仗可打了,半島的經濟發展卻參差不齊,特別是這暹羅地區最後才收迴來,就數這塊地兒的經濟比較落後了。可是人口的產量卻很高,真是越窮越生,越生越窮嗬。得要控製一下才行。”他對唐寅鏘道:“關於暹羅行政區的經濟發展和工農業布局事宜,劉博士帶領的政務院規劃工作組還要去你們行政區各地詳細考察和規劃安排,你就放心好了。隻是你提到的這個暹羅行政區人口較多的問題,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老是移民也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因為你移走的是精壯,留下的卻是老弱。再說咱華夏一直是施行的是人口自由流動政策。暹羅行政區的經濟若是搞上不去,青壯勞動力也要跑。人口過多增長不是你一個行政區才有,我想在你們區召開一個現場會議,研討一下和人口相關的問題。我看就叫做‘華夏人口發展研討會議’吧。”唐寅鏘當然十分樂意。馬上就準備去了。
曼穀大王宮府裏,陸續到達了聯合政府的許多要員:有政府副主席楊麗雲、衛生部長崔英子、民政部長夏銘軒、教育部長墨林、勞動部長陳潛、財政部長傅作以、農委主任宋雲鶴、新任婦女聯合會主席聶小倩等人。還有總後勤部長周凡,國防部、武裝部隊相關人員近100人參加。大家先去了各地考察。
會議召開了,鄧筱平主持了會議,他道:“政務院在曼穀召開這樣一個小型現場會議,專題討論人口問題。也是第一次召開這樣內容的會議,大家也已經去各地考察了兩天。希望大家認真研究。”
陳佳永發言道:“人類的生產,無怪乎就是物質資料再生產和人口自身的再生產兩大生產。物質資料再生產的發展是由先進的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所決定的,其中決定的因素是人,即生產中的有一定勞動技能的人。也被稱之為勞動力。華夏聯合政府成立以來,大力開發了人力資源,250所重點高校為各行各業提供了大量高級管理和技術人才;近萬所中專和技校提供了大量的應用操作技術人員。我們的教育也普及到了9年義務製教育。在優生優育方麵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嬰兒出生死亡率幾乎下降為零,很大程度上保證了人口的質量。但是在人口的數量上,發展極為不平衡,在我們的西南、華東、華南,以及南亞半島地區,人口的數量人日漸增加。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其間要經曆成長、受教育,有工作幹,娶妻生子的一個長期過程,不僅僅是一個家庭兩口子生兒育女的小事兒,而是關係到國計民生,國家的發展。人是什麽,就是一種社會的動物,社會應對每一個人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應當是一個合諧的比例。超過了,就會失衡。我們的人口平均壽命從1930年的35歲已經達到了65歲。我認為應當進行一定程度的人口控製了。大家說說怎麽辦為好?”
楊麗雲道:“我在分管著勞動、衛生、民政等部門。這幾年來,我們在優生優育方麵做了大量工作,投入的費用,占了國民總支出的2%,大大地提高了人口質量。但是在人口的數量上,因為現是在世界戰爭期間,我們還沒有進行控製。大家有什麽好的辦法,也請談談。”
陳潛道:“我們的人口已達16.5億,是一個名符其實的人口大國,適齡勞動力充裕。但是人均資源占有率和每萬人大學生的數量,在世界上卻居中等。為了充分滿足就業,我們的很多產業還是勞動力密集型的低層次產業。我們進行了最大程度的勞動力區域性流動,在人口較少、條件較差的西伯利亞、西亞、新疆、**等地區采取了優惠的移民政策,勞動力轉移達5千萬人,我老家湖南省就流動出了近100萬人。從一定程度上均衡了人口的分布。但是,在人口總量不斷增加的現狀下,移民隻能是一種微調。”
夏銘軒道:“民政部門首先是對軍人家屬和子女進行了優撫;然後對孤寡老人進行了妥善安置;孤兒院、榮軍院、托老所在全國近萬所。以及對適齡青年進行就業培訓等,從老到少,民政部每年耗資1500億元,費用恐怕得還要增加。”
聶小倩道:“根據我們婦聯的調查,在發達地區,每戶子女平均2-3人;在西北部地區,每戶子女3-4人。而在南亞次發達地區,每戶子女達到了5-7人。而且人口數量還在不斷增加,質量不升反降。我們在去暹羅行政區隨機定點的調查中,在西坎縣一家農戶裏,育有8個子女,而年人均口糧卻不到150斤,全家人處於饑餓之中。子女瘦弱不堪。隻能靠政府的救濟才能過活。這種狀況在南亞地區較為普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傅作以道:“我是個打過多年仗的人,深知人口的重要性。眼下的世界大戰中,僅羅刹國就已經傷亡了不下1200萬青壯,平民也因傷亡和凍餓死亡了近5000萬人,人口銳減。斯大寧發出了號召:鼓勵婦女們多生孩子,並為一位生了7個孩子的婦女授予了‘英雄母親’的光榮稱號。但是我們華夏有幸免遭了戰火的荼毒,老百姓安居樂業,可是也真能生育,情況和那高寒地區生育不佳的羅刹國有很大的差異,人口也應該進行適當控製了。”
,狗日的表弟有幸沒有被注射死掉,卻因此刺激而早產生逑了出來,哇哇地大叫著,這下子就不好弄死他了。廠裏道:算是生了一胎,往後不準再生!表弟在母腹裏還沒有見天日,頭上就挨了殘忍的一針,大難不死,但由於腦子受損,他的左手和左腿就因此而致殘了,還時常發癲癇,長大後也參加不了工作。父母死後就靠擺個小菜攤艱辛度日,所幸現在才拿上了低保活命。難怪當時的計生委主任陳木華都哀歎道:“這項政策真是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這項違背人倫的造孽政策已經執行幾十年了,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被取消……)
周凡道:“眼下,我們軍隊的兵源是十分充足的。18-22歲的男青年達1億2千萬,當然不是所有的都來當兵,而隻是參加軍訓,作為後備役。部隊從軍青年已達2500萬。在近些年的若幹次局部戰爭中,我們陸續傷亡了兵員約120萬人。預備役部隊都對野戰部隊及時進行了補充。世界大戰恐怕就要結束了,我們華夏雖然是保持中立,也早已經作好了戰爭準備。在人口上我們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我讚同優生優育,不讚同計劃生育。因為計劃生育是不講人倫和人性的!”
宋雲鶴道:“華夏人口眼下還有70%在農村,由於國家對‘三農’的高度重視,進行了大量的投入和稅收減免,農民的日子逐漸好過了起來。但是‘養兒防老’的意識還嚴重存在。是導致多生多育的一個重要原因。控製人口的過度增長,政策施行是一個方麵,主要還得以經濟的手段進行調控為好。”
鄧筱平道:“我讚同優生優育。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能缺少一定數量的人口,但一定是健康的有素質的高質量人口,我聽陳主席講過,以前緬甸八莫有一個叫弄瓦的騾馬店主,生養了13個娃娃,平日隻顧上了糊口,婆娘一生病,店子就開不下去了。還何談娃娃的成長和教育,娃娃們長大了又重複那父母過去的故事。一輩一輩地苟活下去,真是一種悲哀!我們華夏已經擁有了強大的國力和經濟實力,從政策傾斜上來推行優生優育為好。”
會議議定:衛生部下屬的優生優育辦公室**出來,成立國家人口委員會。由楊麗雲副主席擔任主任,相關各部委任副主任。下設優生優育辦公室,由陳苗花任辦公室主任。具體推行的人口生育政策複雜問題簡單化,暫定為:城鎮凡生兩個以下孩子的家庭,享受各項政府優惠政策,孩子直到大學畢業均由國家負擔。或優先安排工作。農村生3個孩子以下的家庭,父母到60歲以後享受政府提供的養老保險金,每人每年不少於1500亞元。超生了的子女上學自費,並且父母不享受養老保險。
會後,陳佳永對墨林道:“你在會上雖然沒有發言,但人口政策和教育政策習習相關,9年製義務教育必須要實行好了,大專院校的教育經費一如既往地由國家統一撥款,我們現在推行的是市場經濟,但是教育領域絕不允許搞市場化。格老子倘若連教育都在市場上賣錢了,這個國家就已經十分操蛋了!”墨林道:“咱就正等您這句話呢。”陳佳永道:“在以前的軍閥混戰時期,大學教授的每月工資就可以買5頭牛。那著名的魯遜先生才能不缺吃不缺穿的在寧靜的書齋裏寫著批評社會的文章,難道我們還做不到麽,還要教授們去賣學問致富麽!尊師重教是咱華夏的傳統,切不可丟。我決定了,大學教授與同級的處廳行政級官員相比,工資再增加20%。”墨林興奮地道:“這真是教育界甚幸,華夏甚幸嗬!”陳佳永道:“什麽‘甚幸’呀,難道這些年來老子還虧待了你們教育界麽,國民總收入的7%都歸你在用,你才是富得流油呢。”墨林忙道:“我可是一分錢都沒有亂花,每年都送出了100萬大專以上的人才呀,還有中小學教育的普及……”陳佳永道:“不說了,你哥子又不喝酒,我讓李廚師蒸了好大幾隻蹄膀肘子,晚上請你和崔英子她們。”墨林笑眯了眼道:“知我者,大隊長也;蒸肘子,亦我所欲也……”
席上,陳佳永對崔英子道:“醫療衛生工作是一個龐大的體係,和民生緊密相連。特別是我們的國立醫院,一定要堅持為民眾服務的宗旨,絕對不能搞市場化,醫者仁心,倘若都是為了去掙錢,那就黑了心,離了譜了。”崔英子道:“大隊長,您就放心吧。我一定會把好這個關的。”
華夏人口委員會優生優育辦公室一下子升?成為了一個正部級的單位。苗花連升了3級,她對陳佳永道:“哥,我想幹好,就是不知自己行不行。”陳佳永笑道:“妹子,哥說你行就行,不行也行。何況你還真行。你這個主任可是大家民主推選的,並不隻是我一個人的意思,也是大家對你多年來辛勤工作的肯定,但是責任也十分重大。麗雲姐會為你配置好工作人員的。”蔣四在一旁咕噥道:“正部級,那花兒起碼就是在職的上將銜了。她不就壓在我頭上了麽。”陳佳永道:“你倆誰壓誰呀,你比苗花大18歲,壓了她幾十年,也該退役享福了。可苗花正當盛年,還可以幹一番事業。你呀,快點學好小灶,為苗花多做點好吃的才是,不然我饒不了你。”蔣四訕笑道:“大少,我這不是在認真地學麽。”陳佳永哼哼道:“你呀你,都學到牛屁眼裏去了!格老子李遇安弄好肘子端上了灶,你隻燒個火都沒有蒸熟,你當是蒸饅頭一股氣上來就蒸成了呀!後來又去迴火,害得老子和墨林他們多等了1個鍾頭才吃上。你呀,還不如那婆羅島上的長臂猿聰明。”蔣四急了,大聲爭辯道:“我不行,可我兒子們行,我大兒子是博士,文憑比你還高!”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