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話分兩頭。卻說陽曦轉業到大理行政區赴任,他和新婚愛人阿絮帶上了部隊的警衛員巍山、衛生員胡杏,還有陳琦,一行5人乘客機先飛到了香港,陳琦去港大辦好了支教1年的手續後,又飛往昆明,旋即又乘火車向西,到了大理城。大理行政區長官陳滇雲熱情地迎接了他們的到來。
陳滇雲介紹道:“大理行政區下轄保山、鎮沅、芒市等35個市縣,經過了20多年的建設,已經擺脫了貧困,但受內陸自然條件的局限,仍然是西南地區較為落後的地區。我就要調到農委去了,陽曦兄弟,這裏百姓的脫貧致富就要辛苦你來繼續擔當了。”陽曦道:“滇雲叔,您不是還有一段時間才去赴任麽,我就先去雲龍縣幹一個月,摸一摸基層情況再說吧。”陳滇雲同意了,又對陳琦道:“侄女,您是貴客,在叔這裏可真是有些擔待不起呀。您就在市一中去任教吧。平時就住在叔家裏,好麽?”陳琦卻道:“叔,謝謝您的好意。我想跟陽副長官明天就去雲龍縣。”陳滇雲己經知道了陳琦和魏子健那段淒美的愛情傳奇。他歎了一口氣道:“侄女,您要去,咱也不好阻攔您。魏子健的家在天梯林場,到了縣城石門鎮後,還要爬上20多公裏的山路才到呢。您去看看也行。”陳琦道:“叔,您別老‘您呀您’的,我不是什麽公主、格格,就是一普通的大學生,來西南山區支教的。”陳滇雲讚道:“好!侄女,咱們這裏真是差人才呀,明天就送你去石門鎮。”
在石門鎮通向天梯林場的山道上,數輛越野車在蜿蜒的盤山便道上顛簸著艱難地向上爬行。25公裏的路程足足行駛了兩個多小時,車子爬上了海拔2000多米高的一處山坳。林場場長楊樹山接到了電話,早已經在山埡口路上候著呢,見車隊來到,無比欣喜地迎了上來。陳琦下車一看,隻見眼前的小村寨被森林包圍,四周林濤綿延,那鬆針上已輕掛滿了積雪,雪花在山風吹拂下不停地飄落,景象很是壯觀。心道:“這真像子健哥哥的性格;可是這裏風景雖好,生存恐怕不易嗬!”
到天梯林場視察工作的有陽曦和阿絮、縣長、林業局長一行,他們為林場職工帶來了不少慰問品。陳琦在第一時間裏去到了魏子健家裏,魏家除子健外,一家人都在。有魏父魏清風、魏母魏吳氏、大妹子嵐、二妹子玉、小弟子飴。陳琦和他們一一相見後,就扶二老上座,跪拜到:“兒媳陳琦,拜見公公婆婆!”魏父魏母早已是老淚縱橫,一家人泣不成聲,魏吳氏趕忙扶起了陳琦,道:“媳婦快快請起!”一家人淚眼相向,就這麽見麵了。陽曦和巍山扛來了一大堆禮品,他自我介紹道:“我是陳琦的幹姐夫,陪琦妹前來看望你們。這是一箱風濕虎骨酒,一包透骨追風貼,還有一輛輪椅……這些都是琦妹……您兒媳為您買的。”
林場殺了1口豬、3隻羊,辦起了宴席,場部院子裏升起了三大堆篝火,一派熱鬧,寨子裏50多家人都聚在了一起,魏清風也躺在輪椅上被抬了過來,和領導們一起坐在上席喝酒。陳琦和阿絮還有胡杏忙著為寨子裏的孩子們每人發了一個新書包和文具盒。楊場長感慨地道:“咱們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可是這雪越下越大,娃娃們下山上學很困難呀。子健當年就是來迴在山下20多裏地走著讀過了6年小學。”林業局長道:“縣裏有20個這樣的林場,我們已經申請了縣裏就近建小學,可是大山荒嶺的,教育局也盡了力了,這事兒還真不好辦。”縣長也道:縣裏有50多個高山村寨存在著這樣的問題,這些年做到了村村通路和通電,已經花費了很大的財力了。大家正說話間,卻突然停電了。老場長忙叫人去發動了那台20千瓦的柴油發電機,電燈才又亮了起來。他不好意思地道:“我們是用著山下木材加工廠的照明電呢。他們是水力發電,這冬天不是水小了麽,他們都不夠用,所以就拉閘限電了。”陽曦道:“看來這裏的發展光靠林業局一家還不行。得再想想法子才行。”
魏家建的是一座石頭房子,有正房和偏屋,房間很寬大,陳琦被婆婆魏吳氏領進了一間偏房裏。裏麵有一張老式雕花紅木床和一些簡單的木製傢俱。房裏升了一盆杠炭火,暖暖的。魏母道:“這是子健住過的房間,除了這張老床外,傢俱都是他和他阿爸過去自已打造的,不好看,但實用。這間房我們一直給他留著,可他去西安上大學後就極少迴來過。隻是每月給家裏寄錢。外麵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我們就盼著他能帶著媳婦迴來,哪怕是住一晚上也行嗬,可是他……”她說不下去了,直抺著眼淚。陳琦道:“婆婆,您別再哭了,兒媳不是迴來了麽,還是……兩個人……我已經……有了……”魏母轉悲為喜,忙扶陳琦到床上躺下,她道:“這墊的蓋的棉絮裏外三新,都是為子健……為你們準備的。這山裏的臘肉山菇什麽的很多,吃的和營養都不缺,你可得要把身子養好了!”陳琦道:“阿媽,我去阿爸房裏請個安吧。”
魏父才50歲,腰傷病痛長年折磨著他,從麵像上看卻像一60多歲的老人。陳琦對魏父道:“阿爸,今後家裏的生活和弟妹的學習就由我來負責。”魏父顫聲道:“兒媳婦,我知道你和子健一樣,是個好娃!阿爸不爭氣,摔成了個廢人,拖累了全家呀!唉……家貧出孝子,娃們也都還爭氣。大妹子嵐在在大理上民族學院,快畢業了;二妹子玉在縣城上高中;幺兒子飴在上初中……要不是他們的大哥子健每月寄錢迴家,要麽大妹就可能嫁人了,子飴也要綴學。”陳琦問:“家裏的生活還好麽?”魏父道:“我工傷在家養病,林場每月發給300元,有時還發點補助金,除了買藥外,剛夠咱老倆口用度。”魏母歎道:“娃們放寒暑假就去侍弄地裏的莊稼,可平時顧不上去照顧,還是荒了大半。”魏父從床頭摳摳索索地翻出了一個蠟染布包,對陳琦道:“兒媳婦,這是家裏所有的積蓄2850元現金,還有這本子健20萬元撫恤金的存折,都交給你掌管。家裏雖然差錢用,可是撫恤金我們沒有動用1分,因為這是子健用命換來的呀!”說罷不由嚎啕痛哭!
陳琦接過了布包,心裏無比沉重:自己每月的零花錢都是3000元,可子健和公公的每月收入加起來也才2800元,卻是支撐著6口人的一個大家庭的生活呀!她對魏父道:“阿爸、阿媽,謝謝您們的信任。撫恤金我也不會動用。我還有一點積蓄,出來支教也還有1000元的工資,家裏的困難再大我們也要扛過去!我帶了2萬元過來,家裏和弟妹們的生活費暫時不用愁了。我看咱家裏二老和弟妹們的衣物也該添製了,這房子也該修繕了,我會安排好的。”
陳琦迴到了房裏,讓胡杏去請來了陽曦,她道:“姐夫,我打算在天梯林場留下來,給這裏的幾十個孩子辦個複式教學班上課。另外,咱婆家裏這會兒有些缺錢呢。”陽曦道:“不是有子健的撫恤金麽?”陳琦道:“我不忍心動用他的一分錢。在縣城裏,存有我帶來的兩個大箱子,是阿爸特許我帶上的。裏麵是我近幾年收集的一些古玩玉器字畫什麽的,煩勞你去找一家古玩店全都估價變現,我有急用。”陽曦道:“琦妹,那都是你的心愛之物,變買恐怕不妥吧?我的轉業費有10萬元,要不你就先用著。”陳琦道:“你和阿絮姐才成家,哪裏都需要用錢,我不能用你的,借都不行。”陽曦道:“要不就讓幹娘寄些錢過來?”陳琦道:“也不,我意已決,你就不要勸阻了。”陽曦隻得應了。又道:“我把胡杏留在天梯,一來可以幫助你教學,二來也好照顧你的身子。巍山也在山上留一陣子幫幫你。”陳琦想了想,答應了。
陳琦睡到了那張紅木古床上,她總覺得對這張床很熟識,感覺很溫馨。但她才是第一次來到婆家呀,心裏又想到:在這深山老林的偏僻寨子裏,在這貧寒的魏家,咋就有這麽一張珍貴的床呢?睡夢裏,隻見一位美豔無比的古裝女子,頭麵釵環齊整,裙帶飄飄,向她走來,和她的像貌差不多。女子笑吟吟對她道:“你來了,我真高興,我家裏人就可以出頭了。”女子說罷冉冉而去。陳琦醒來,搖了搖頭,心想:“莫不是夢見了自己的影子吧,我就是要讓魏家出頭過上好日子!”
次日,陽曦留下了帶上山的所有東西,匆匆下山了。陳琦讓小弟子飴帶著她去寨子裏轉了一圈。楊場長過來介紹道:“咱們這寨子有56戶人家,354口人,大都是以前的獵人們轉為林場職工的。這裏就逐漸形成了天梯寨,平日隻有副食店的兩匹騾馬下山馱來柴米油鹽,日子清苦著呢。我們寨的職工看管著5萬多畝的林子,經費不夠用,又陸續開墾了空地1千餘畝。生活上還過得去,可就是缺錢。”陳琦道:“為啥不遷到山下去呀?”楊場長道:“能遷下去麽,這裏的林子要人護著,再說大家都在這大山上住慣了,跟一草一木都親,舍不得離開呀。前日我還和林子裏那隻大靈貓說了一會兒話呢。我說:咱們都好好守著這片林子吧。那靈物吻了吻我的手才離去……唉!老胡、老李在山上摔死了,老魏還有老林和老馬都摔傷了,多麽好的兄弟呀,為了這一大片林子,我們付出得太多了!”楊場長說罷,唏噓不已。陳琦道:“楊伯伯,我已經是這座寨子的媳婦了,這裏就是我的家。我們老少一起來建設它,好麽?”楊樹山聽了大喜,道:“侄媳婦,我們寨子隻要有100萬元的資金投入,就會變成花果山。我看你很有來頭,你的那姐夫是比縣長還要大的官,倘若能夠申請到貸款就好了,咱們山裏人有的是力氣,一定能把這裏建設好了!”子飴道:“山上不遠有一道泉水流下來,終年不息,一直淌到了下麵的天池,山下木工廠就是用的這股水發電呢。”陳琦道:“這裏可以開發的方麵太多了,缺的就是資金嗬。我會努力想辦法的。”
陳琦的到來,為沉浸在悲傷中的魏家帶來了新的希望和歡樂。她為家裏每人置了一套新衣,又為弟妹們各送了一台手提電腦和手機,還將家裏高高的門檻鋸了,便於魏父在輪椅上進出……子嵐22歲,比陳琦還大;子玉18歲,和陳琦同年,隻小月份;子飴15歲。他們隻請了一周的假,就要下山上課去了。臨別時,子嵐帶著弟妹向陳琦跪下,咽聲道:“嫂子,阿爸和阿媽還有咱家就拜托你了!我和弟妹都會用努力學習來報答的。”陳琦趕緊扶起他們道:“咱們是一家人,千萬不要這樣!子健大哥就是咱們的榜樣,大家一起努力吧。”
陳琦在場部裏為孩子們開課教學,胡杏精心護理著魏父;巍山組織寨裏的青壯把土豆種了下去,沒有荒一分地。他又在縣城裏租了一輛拖拉機開著,取代了天梯林場的兩匹騾馬運力,每天可以拉下山木材山貨1噸,拉上山百雜物品1噸,林場的物流量加大了,寨民們多多少少都增加了一些收入,大家的日子一下就寬裕了許多。
天梯寨和西安通不上手機和有線電話,陳琦就給西安寫信道:“阿爸阿媽:快過春節了,我真想你們哪!可是我到了一個新家。家人們對我很好,天梯寨的寨民們對我也很好。我在給56個孩子上課,小的上1年級,大的上初二,我用的是您當年創造的複式教學法上課,孩子們再也不用翻山越嶺去上學了。這裏山高林密,十分偏僻。雖然通了電,但隻能用於晚上兩個小時照明。為了節約,停電後寨子裏家家都點煤油燈。寨子裏有一個鍋蓋式衛星電視接收天線,晚上可以在場部看一會兒電視。總之這裏十分原始。其實這裏可以開發森林旅遊,還可以種植藥材,也可以辦一個木材加工廠。可是缺了電啥都幹不成。山上有一股常年山泉,每秒約10個流量,可以建兩級1萬千瓦時的水電站,縣裏撥不出錢來,寨子裏也不可能有大筆的資金投入,真是急人哪……寶寶很好,其他的都很好……”
西安的長樂府裏,陳佳永讀著琦兒的來信,既感欣慰,又很難過。心道:“咱華夏的天下掙大了,可是這老、少、邊、貧地區還不少嗬!得要催促政府加大扶貧力度才是。可是華夏這麽大個攤子,扶貧也是有限度的嗬。”他又接到了陽曦從大理打來的電話。陽曦在那一頭匯報道:“剛才迴到大理,就趕緊打電話過來。我在雲龍縣下去跑了各個鄉鎮,又去了不少地方考察,老百姓的生活己經過了溫飽線,農村養老保險製度也正在推行。但是在山區開發和擴大再生產方麵,由於受到了自然條件和本地經濟力量薄弱的製約,缺乏大量啟動資金,所以很多偏遠的山寨甚至還處於貧困之中。”陳佳永問到了陳琦的情況。陽曦道:“大體很好,隻是琦妹委托我要賣掉她收集的東西,那是她的心愛之物,我正不好處置呢。”陳佳永聽了,心道:“我的琦兒長大了!”他對陽曦道:“大山區經濟落後,天梯寨缺錢缺電,陳琦是想幫一把呢,就依了她吧。這事兒好辦,你把琦兒的那兩大箱玩意兒給我托運到西安來,我匯100萬元過來。你就對琦兒說是在古董店賣的。”陽曦在那頭趕緊應了。
陳佳永叫來了花子、佳子和桂子,對她們道:“琦兒來信了,她在那邊很好。隻是子健的家裏很窮,那座寨子也很窮。琦兒不向家裏要錢,她要賣掉她收集的那些心愛寶貝扶持一把婆家,愛心可鑒哪!我答應了匯過去100萬悄悄買下她那些寶貝。不知家裏經濟情況如何?”花子道:“夫君,你不是常說要‘藏富於民’麽,家裏平日隻收姐妹們的生活費。我這裏有你曆年的專利費、稿費和工資收入,大約1億元吧。”佳子抺著淚道:“我也有些私房積蓄,琦兒是我生的,這錢該我出。”陳佳永對佳子道:“兒女們都是我的,錢該由我這當阿爸的出。你就別爭了。可是我在想呀,這事兒隻能是用於救急,救濟了天梯寨一處,咱這點小錢卻不能濟世救窮嗬,得想個好法子才是。”
陳佳永叫來了鄔爾濱,對他道:“我打算成立一個民間組織‘華夏扶貧基金會’,我帶頭捐贈5千萬元稿費,用捐贈的錢進行投資並進入股市,產生的收益用於專項扶貧項目。”鄔爾濱道:“幹爹,建立民間組織扶貧?您可和我想到一塊去了。政府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再多的錢投進去也不算多,這些日子老子經了手後,才知道您為啥攢錢那麽起勁,用錢一直為啥那麽摳門了。華夏的窮地兒還很多,真還是有些顧不過來,基金會由您來承這個頭更好啊。”陳佳永道:“小無賴,老子不是還想幫幫你麽,為了那些還在貧困生活中的人們早日脫貧致富,值!就打我的名號吧。”
話分兩頭。卻說陽曦轉業到大理行政區赴任,他和新婚愛人阿絮帶上了部隊的警衛員巍山、衛生員胡杏,還有陳琦,一行5人乘客機先飛到了香港,陳琦去港大辦好了支教1年的手續後,又飛往昆明,旋即又乘火車向西,到了大理城。大理行政區長官陳滇雲熱情地迎接了他們的到來。
陳滇雲介紹道:“大理行政區下轄保山、鎮沅、芒市等35個市縣,經過了20多年的建設,已經擺脫了貧困,但受內陸自然條件的局限,仍然是西南地區較為落後的地區。我就要調到農委去了,陽曦兄弟,這裏百姓的脫貧致富就要辛苦你來繼續擔當了。”陽曦道:“滇雲叔,您不是還有一段時間才去赴任麽,我就先去雲龍縣幹一個月,摸一摸基層情況再說吧。”陳滇雲同意了,又對陳琦道:“侄女,您是貴客,在叔這裏可真是有些擔待不起呀。您就在市一中去任教吧。平時就住在叔家裏,好麽?”陳琦卻道:“叔,謝謝您的好意。我想跟陽副長官明天就去雲龍縣。”陳滇雲己經知道了陳琦和魏子健那段淒美的愛情傳奇。他歎了一口氣道:“侄女,您要去,咱也不好阻攔您。魏子健的家在天梯林場,到了縣城石門鎮後,還要爬上20多公裏的山路才到呢。您去看看也行。”陳琦道:“叔,您別老‘您呀您’的,我不是什麽公主、格格,就是一普通的大學生,來西南山區支教的。”陳滇雲讚道:“好!侄女,咱們這裏真是差人才呀,明天就送你去石門鎮。”
在石門鎮通向天梯林場的山道上,數輛越野車在蜿蜒的盤山便道上顛簸著艱難地向上爬行。25公裏的路程足足行駛了兩個多小時,車子爬上了海拔2000多米高的一處山坳。林場場長楊樹山接到了電話,早已經在山埡口路上候著呢,見車隊來到,無比欣喜地迎了上來。陳琦下車一看,隻見眼前的小村寨被森林包圍,四周林濤綿延,那鬆針上已輕掛滿了積雪,雪花在山風吹拂下不停地飄落,景象很是壯觀。心道:“這真像子健哥哥的性格;可是這裏風景雖好,生存恐怕不易嗬!”
到天梯林場視察工作的有陽曦和阿絮、縣長、林業局長一行,他們為林場職工帶來了不少慰問品。陳琦在第一時間裏去到了魏子健家裏,魏家除子健外,一家人都在。有魏父魏清風、魏母魏吳氏、大妹子嵐、二妹子玉、小弟子飴。陳琦和他們一一相見後,就扶二老上座,跪拜到:“兒媳陳琦,拜見公公婆婆!”魏父魏母早已是老淚縱橫,一家人泣不成聲,魏吳氏趕忙扶起了陳琦,道:“媳婦快快請起!”一家人淚眼相向,就這麽見麵了。陽曦和巍山扛來了一大堆禮品,他自我介紹道:“我是陳琦的幹姐夫,陪琦妹前來看望你們。這是一箱風濕虎骨酒,一包透骨追風貼,還有一輛輪椅……這些都是琦妹……您兒媳為您買的。”
林場殺了1口豬、3隻羊,辦起了宴席,場部院子裏升起了三大堆篝火,一派熱鬧,寨子裏50多家人都聚在了一起,魏清風也躺在輪椅上被抬了過來,和領導們一起坐在上席喝酒。陳琦和阿絮還有胡杏忙著為寨子裏的孩子們每人發了一個新書包和文具盒。楊場長感慨地道:“咱們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可是這雪越下越大,娃娃們下山上學很困難呀。子健當年就是來迴在山下20多裏地走著讀過了6年小學。”林業局長道:“縣裏有20個這樣的林場,我們已經申請了縣裏就近建小學,可是大山荒嶺的,教育局也盡了力了,這事兒還真不好辦。”縣長也道:縣裏有50多個高山村寨存在著這樣的問題,這些年做到了村村通路和通電,已經花費了很大的財力了。大家正說話間,卻突然停電了。老場長忙叫人去發動了那台20千瓦的柴油發電機,電燈才又亮了起來。他不好意思地道:“我們是用著山下木材加工廠的照明電呢。他們是水力發電,這冬天不是水小了麽,他們都不夠用,所以就拉閘限電了。”陽曦道:“看來這裏的發展光靠林業局一家還不行。得再想想法子才行。”
魏家建的是一座石頭房子,有正房和偏屋,房間很寬大,陳琦被婆婆魏吳氏領進了一間偏房裏。裏麵有一張老式雕花紅木床和一些簡單的木製傢俱。房裏升了一盆杠炭火,暖暖的。魏母道:“這是子健住過的房間,除了這張老床外,傢俱都是他和他阿爸過去自已打造的,不好看,但實用。這間房我們一直給他留著,可他去西安上大學後就極少迴來過。隻是每月給家裏寄錢。外麵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我們就盼著他能帶著媳婦迴來,哪怕是住一晚上也行嗬,可是他……”她說不下去了,直抺著眼淚。陳琦道:“婆婆,您別再哭了,兒媳不是迴來了麽,還是……兩個人……我已經……有了……”魏母轉悲為喜,忙扶陳琦到床上躺下,她道:“這墊的蓋的棉絮裏外三新,都是為子健……為你們準備的。這山裏的臘肉山菇什麽的很多,吃的和營養都不缺,你可得要把身子養好了!”陳琦道:“阿媽,我去阿爸房裏請個安吧。”
魏父才50歲,腰傷病痛長年折磨著他,從麵像上看卻像一60多歲的老人。陳琦對魏父道:“阿爸,今後家裏的生活和弟妹的學習就由我來負責。”魏父顫聲道:“兒媳婦,我知道你和子健一樣,是個好娃!阿爸不爭氣,摔成了個廢人,拖累了全家呀!唉……家貧出孝子,娃們也都還爭氣。大妹子嵐在在大理上民族學院,快畢業了;二妹子玉在縣城上高中;幺兒子飴在上初中……要不是他們的大哥子健每月寄錢迴家,要麽大妹就可能嫁人了,子飴也要綴學。”陳琦問:“家裏的生活還好麽?”魏父道:“我工傷在家養病,林場每月發給300元,有時還發點補助金,除了買藥外,剛夠咱老倆口用度。”魏母歎道:“娃們放寒暑假就去侍弄地裏的莊稼,可平時顧不上去照顧,還是荒了大半。”魏父從床頭摳摳索索地翻出了一個蠟染布包,對陳琦道:“兒媳婦,這是家裏所有的積蓄2850元現金,還有這本子健20萬元撫恤金的存折,都交給你掌管。家裏雖然差錢用,可是撫恤金我們沒有動用1分,因為這是子健用命換來的呀!”說罷不由嚎啕痛哭!
陳琦接過了布包,心裏無比沉重:自己每月的零花錢都是3000元,可子健和公公的每月收入加起來也才2800元,卻是支撐著6口人的一個大家庭的生活呀!她對魏父道:“阿爸、阿媽,謝謝您們的信任。撫恤金我也不會動用。我還有一點積蓄,出來支教也還有1000元的工資,家裏的困難再大我們也要扛過去!我帶了2萬元過來,家裏和弟妹們的生活費暫時不用愁了。我看咱家裏二老和弟妹們的衣物也該添製了,這房子也該修繕了,我會安排好的。”
陳琦迴到了房裏,讓胡杏去請來了陽曦,她道:“姐夫,我打算在天梯林場留下來,給這裏的幾十個孩子辦個複式教學班上課。另外,咱婆家裏這會兒有些缺錢呢。”陽曦道:“不是有子健的撫恤金麽?”陳琦道:“我不忍心動用他的一分錢。在縣城裏,存有我帶來的兩個大箱子,是阿爸特許我帶上的。裏麵是我近幾年收集的一些古玩玉器字畫什麽的,煩勞你去找一家古玩店全都估價變現,我有急用。”陽曦道:“琦妹,那都是你的心愛之物,變買恐怕不妥吧?我的轉業費有10萬元,要不你就先用著。”陳琦道:“你和阿絮姐才成家,哪裏都需要用錢,我不能用你的,借都不行。”陽曦道:“要不就讓幹娘寄些錢過來?”陳琦道:“也不,我意已決,你就不要勸阻了。”陽曦隻得應了。又道:“我把胡杏留在天梯,一來可以幫助你教學,二來也好照顧你的身子。巍山也在山上留一陣子幫幫你。”陳琦想了想,答應了。
陳琦睡到了那張紅木古床上,她總覺得對這張床很熟識,感覺很溫馨。但她才是第一次來到婆家呀,心裏又想到:在這深山老林的偏僻寨子裏,在這貧寒的魏家,咋就有這麽一張珍貴的床呢?睡夢裏,隻見一位美豔無比的古裝女子,頭麵釵環齊整,裙帶飄飄,向她走來,和她的像貌差不多。女子笑吟吟對她道:“你來了,我真高興,我家裏人就可以出頭了。”女子說罷冉冉而去。陳琦醒來,搖了搖頭,心想:“莫不是夢見了自己的影子吧,我就是要讓魏家出頭過上好日子!”
次日,陽曦留下了帶上山的所有東西,匆匆下山了。陳琦讓小弟子飴帶著她去寨子裏轉了一圈。楊場長過來介紹道:“咱們這寨子有56戶人家,354口人,大都是以前的獵人們轉為林場職工的。這裏就逐漸形成了天梯寨,平日隻有副食店的兩匹騾馬下山馱來柴米油鹽,日子清苦著呢。我們寨的職工看管著5萬多畝的林子,經費不夠用,又陸續開墾了空地1千餘畝。生活上還過得去,可就是缺錢。”陳琦道:“為啥不遷到山下去呀?”楊場長道:“能遷下去麽,這裏的林子要人護著,再說大家都在這大山上住慣了,跟一草一木都親,舍不得離開呀。前日我還和林子裏那隻大靈貓說了一會兒話呢。我說:咱們都好好守著這片林子吧。那靈物吻了吻我的手才離去……唉!老胡、老李在山上摔死了,老魏還有老林和老馬都摔傷了,多麽好的兄弟呀,為了這一大片林子,我們付出得太多了!”楊場長說罷,唏噓不已。陳琦道:“楊伯伯,我已經是這座寨子的媳婦了,這裏就是我的家。我們老少一起來建設它,好麽?”楊樹山聽了大喜,道:“侄媳婦,我們寨子隻要有100萬元的資金投入,就會變成花果山。我看你很有來頭,你的那姐夫是比縣長還要大的官,倘若能夠申請到貸款就好了,咱們山裏人有的是力氣,一定能把這裏建設好了!”子飴道:“山上不遠有一道泉水流下來,終年不息,一直淌到了下麵的天池,山下木工廠就是用的這股水發電呢。”陳琦道:“這裏可以開發的方麵太多了,缺的就是資金嗬。我會努力想辦法的。”
陳琦的到來,為沉浸在悲傷中的魏家帶來了新的希望和歡樂。她為家裏每人置了一套新衣,又為弟妹們各送了一台手提電腦和手機,還將家裏高高的門檻鋸了,便於魏父在輪椅上進出……子嵐22歲,比陳琦還大;子玉18歲,和陳琦同年,隻小月份;子飴15歲。他們隻請了一周的假,就要下山上課去了。臨別時,子嵐帶著弟妹向陳琦跪下,咽聲道:“嫂子,阿爸和阿媽還有咱家就拜托你了!我和弟妹都會用努力學習來報答的。”陳琦趕緊扶起他們道:“咱們是一家人,千萬不要這樣!子健大哥就是咱們的榜樣,大家一起努力吧。”
陳琦在場部裏為孩子們開課教學,胡杏精心護理著魏父;巍山組織寨裏的青壯把土豆種了下去,沒有荒一分地。他又在縣城裏租了一輛拖拉機開著,取代了天梯林場的兩匹騾馬運力,每天可以拉下山木材山貨1噸,拉上山百雜物品1噸,林場的物流量加大了,寨民們多多少少都增加了一些收入,大家的日子一下就寬裕了許多。
天梯寨和西安通不上手機和有線電話,陳琦就給西安寫信道:“阿爸阿媽:快過春節了,我真想你們哪!可是我到了一個新家。家人們對我很好,天梯寨的寨民們對我也很好。我在給56個孩子上課,小的上1年級,大的上初二,我用的是您當年創造的複式教學法上課,孩子們再也不用翻山越嶺去上學了。這裏山高林密,十分偏僻。雖然通了電,但隻能用於晚上兩個小時照明。為了節約,停電後寨子裏家家都點煤油燈。寨子裏有一個鍋蓋式衛星電視接收天線,晚上可以在場部看一會兒電視。總之這裏十分原始。其實這裏可以開發森林旅遊,還可以種植藥材,也可以辦一個木材加工廠。可是缺了電啥都幹不成。山上有一股常年山泉,每秒約10個流量,可以建兩級1萬千瓦時的水電站,縣裏撥不出錢來,寨子裏也不可能有大筆的資金投入,真是急人哪……寶寶很好,其他的都很好……”
西安的長樂府裏,陳佳永讀著琦兒的來信,既感欣慰,又很難過。心道:“咱華夏的天下掙大了,可是這老、少、邊、貧地區還不少嗬!得要催促政府加大扶貧力度才是。可是華夏這麽大個攤子,扶貧也是有限度的嗬。”他又接到了陽曦從大理打來的電話。陽曦在那一頭匯報道:“剛才迴到大理,就趕緊打電話過來。我在雲龍縣下去跑了各個鄉鎮,又去了不少地方考察,老百姓的生活己經過了溫飽線,農村養老保險製度也正在推行。但是在山區開發和擴大再生產方麵,由於受到了自然條件和本地經濟力量薄弱的製約,缺乏大量啟動資金,所以很多偏遠的山寨甚至還處於貧困之中。”陳佳永問到了陳琦的情況。陽曦道:“大體很好,隻是琦妹委托我要賣掉她收集的東西,那是她的心愛之物,我正不好處置呢。”陳佳永聽了,心道:“我的琦兒長大了!”他對陽曦道:“大山區經濟落後,天梯寨缺錢缺電,陳琦是想幫一把呢,就依了她吧。這事兒好辦,你把琦兒的那兩大箱玩意兒給我托運到西安來,我匯100萬元過來。你就對琦兒說是在古董店賣的。”陽曦在那頭趕緊應了。
陳佳永叫來了花子、佳子和桂子,對她們道:“琦兒來信了,她在那邊很好。隻是子健的家裏很窮,那座寨子也很窮。琦兒不向家裏要錢,她要賣掉她收集的那些心愛寶貝扶持一把婆家,愛心可鑒哪!我答應了匯過去100萬悄悄買下她那些寶貝。不知家裏經濟情況如何?”花子道:“夫君,你不是常說要‘藏富於民’麽,家裏平日隻收姐妹們的生活費。我這裏有你曆年的專利費、稿費和工資收入,大約1億元吧。”佳子抺著淚道:“我也有些私房積蓄,琦兒是我生的,這錢該我出。”陳佳永對佳子道:“兒女們都是我的,錢該由我這當阿爸的出。你就別爭了。可是我在想呀,這事兒隻能是用於救急,救濟了天梯寨一處,咱這點小錢卻不能濟世救窮嗬,得想個好法子才是。”
陳佳永叫來了鄔爾濱,對他道:“我打算成立一個民間組織‘華夏扶貧基金會’,我帶頭捐贈5千萬元稿費,用捐贈的錢進行投資並進入股市,產生的收益用於專項扶貧項目。”鄔爾濱道:“幹爹,建立民間組織扶貧?您可和我想到一塊去了。政府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再多的錢投進去也不算多,這些日子老子經了手後,才知道您為啥攢錢那麽起勁,用錢一直為啥那麽摳門了。華夏的窮地兒還很多,真還是有些顧不過來,基金會由您來承這個頭更好啊。”陳佳永道:“小無賴,老子不是還想幫幫你麽,為了那些還在貧困生活中的人們早日脫貧致富,值!就打我的名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