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幹嘛?”
“好像是在種菜。”
“種菜?”
“他們閑得蛋疼呀?”
“難道你不閑得蛋疼呀?”
“額,好像是很蛋疼。”
“要不咱們也耍耍?”
“額,這不太好吧…”
“那你迴房間睡覺去吧。”
“誒,等等。”
“……”
第二天,瞿隴山上某些百無聊賴的人兒,似乎發現學著夏尋他們那般種菜,也是件有些意思的事情。午後,數十名無聊的考生,竟自己就找上門來討要去種子,然後帶著鋤頭釘耙就散入荒野。
“他們在幹嘛?”
“種菜,聽說是種油菜花。”
“種來吃?”
“種來看。”
“我去,這麽無聊?”
“是很無聊,要不我們也種種?”
“我們至於這麽無聊麽?”
“那你有別的事情做麽?”
“額…”
無聊是種病,怪病。
而瞿隴山得這種病的人,著實不在少數。
國考十年一屆,每界赴考者誰不是磨刀霍霍十數年?能赴國考闖入天試者,更多為一方翹楚之秀,人人都憋著一身力氣等著大展拳腳,名震八方。可如今瞿隴之強根本無敵敢犯,而且為首者也無意犯人。這般閑情雅致,作詩幾首傳唱興許還能換迴名聲,可又怎有展拳腳餘地?故連日憋悶無聊,可把漫山的武者都快給憋出毛病來咯。眼看皇族大軍在東考場打得烽火連天,倘若再無事打發時間,恐怕就得有人會忍不出抄起家夥,自行出去惹是生非了。在這麽個時間段裏,夏尋的舉動無疑是為毛躁人們的尋得一處安寧。
第三天,見得幾十號人在山腳掘地清野,澆水施肥,忙活得不亦樂乎。瞿隴山上的許多人都不禁來了些許興致。早晨剛過,竟又陸續跑來了百來號忍不住寂寞的人兒,加入到種菜的隊伍中。
而接下來的劇情演變,就更讓人摸不著腦袋了。湊熱鬧的陣仗,隨著時間推移鬧得越來越大。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開荒種菜的閑情雅致如洪水猛獸迅速蔓延去瞿隴山上下,前來湊合的人數,莫名其妙,毫無理由地逐日倍增。直到第七日,一座瞿隴山竟神經兮兮地下來了整整半山人,無一例外全都是來種菜的。以至於地裏的油菜花還沒發芽,夏尋手裏的種子便被來人給討要一空。使他不得不讓錢銘領人又跑迴安塔山,再取迴幾大車油菜花種。
而事情發展到最後,則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掌控…
“順風,你聽說了嗎?”
“聽說啥?”
“夏尋要種花。”
“他種花關我什麽事?”
“不不不,他要在瞿隴山下給唐小糖種百裏花海。”
“啥?百裏花海?他有毛病吧?”
“那叫情調,你懂不懂什麽叫情調?”
“什麽叫情調?”
“百裏荒原漫花海,隻博紅顏一朝笑。這是多麽浪漫的事情呀…”
“額,那之後呢?”
“你也去種呀,我也想你給我種百裏花海。”
“這…你莫不是在開玩笑吧?”
“你看我樣子是像開玩笑?”
“……”
不知道是誰先傳出的風聲,說夏尋要在瞿隴山下為唐小糖種百裏花海,待月後花開時,請天地見證他們的情緣。
百裏荒原漫花海,隻博紅顏一朝笑。
這是多少少女心中夢寐以求的浪漫事情呀?別人國考赴試為功名在外頭打生打死,而瞿隴居然搞這麽出陽春白雪。頓時就惹得許多勢力紅眼了,同樣也惹得許多不明所以的考生,不遠千裏紛紛禦馬前來圍觀。結果,馬至山前,放眼遠望,百裏風蕭蕭,淨是人影忙播種。望著望著,這些人自己都不知道抽了那條筋,竟也情不自禁起來,躍躍欲試。更有甚者,強扯上自己心儀的對象,找上瞿隴山的考生,討要來種子,劃分去地盤,直接就加入到種菜的大軍中去。還美其言曰:這不是夏尋的地,是我們的。
自打這開始,瞿隴似乎便隱隱成了一片樂土。
逐漸的,在瞿隴山下種菜的人有多少,夏尋已經數不過來了。隻知道每日朝陽升起,他和唐小糖站在瞿隴山頂放眼下眺。方圓百裏內,東一戳西一團,大大小小帳篷無數,零零星星的小人影成雙成對或成群結隊,在自己霸占的地盤上忙忙碌碌。那一個真是無聊至極,卻也是壯觀至極…
看得夏尋等人淨一個哭笑不得。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載柳柳成蔭。這真的很尷尬啊,誰也料想不到,本應龍爭虎鬥的國考天試,來到這裏,居然會神經兮兮地演變出這般不靠譜的情形。夏尋的初衷,本是想利用閑暇之餘把自己的內心給平靜下來,好應對不久將來的惡戰。可不料,自己隨便灑一瓢花種,竟就引得無數考生蜂擁而至,這應該是國考千百年來的獨此一例吧…
而在這段閑暇的時間裏…
夏尋也迎來了他的第一場暴風雨。
那應該是瞿隴開荒播種油菜花的第十二日。東風忽起,南風隨後,北風帶雪飄絮。七封書信,隨信鳥如期而至,降臨瞿隴…
第一封信,必然來自嶽陽問天。
送信來的,是那頭七彩大公雞,公雞剛一落地便像看到殺父仇人似的,張牙舞爪地追著夏尋滿山跑。最終還是唐小糖看不過眼出手將它擒住,才免了夏尋一個狼狽下場。
七彩大公雞送來了兩封信。
一信是問天山的老人家,信上寫著一句極具深度的話--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依然少年。
這句話,夏尋讀懂了絕大部分意思,卻沒明白半生二字含義。按理說,夏尋從嶽陽上京到長安國考結束歸去,最多不會超過半年時間,哪裏來的半生可言?
隻不過,夏尋不知此半生並非那半生。問天山的老人家站得足夠高,所以看得也足夠遠。他已經隱隱看到了許多注定會發生的事情,他勸誡的不是現在,而是未來。當夏尋能完全理解這二字的含義時,那已經是很久以後。那時物是人非許,多事情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第二封書信來自兩人手筆。曹閣主和刀師傅,他們信書裏的十六個字飽含殺意:
汙我問天清白者,死。
薄情寡義負心者,閹。
“……”
見信如見人,縱隔千萬裏夏尋仍能真切地看到刀師傅拿著他的大菜刀抵在自己褲襠下,頓時就被嚇得冷哆嗦,趕緊抽緊褲腰帶,拿過紙筆,毅然決然地寫下十二字迴信:清白天地可鑒,初心始終如一。
第三封信,自翌日送達,來自於夏淵。隨信而來的還有一枚明黃色的丹藥,信書六字:“神藥,妙不可言。”夏尋見字,毀藥棄信。
第四封信緊隨其後,來自於呂隨風。信上隻有極其隱晦的兩個字:“小心。”字語雖簡,但夏尋也能感受到其中濃濃的擔憂。
第五封信自第三日來,這是夏尋最糾結的一封信,是由一隻青鳥兒送來的。但這隻青鳥兒並非常伴於夏尋身旁的那隻,雖然它們外表神韻幾乎都一模一樣,但小腦袋上卻少了根絨毛。
這封信固然就來自於北茫。
隨信而來的是一紙婚書。婚書尋常,和普通百姓家的紅媒書並無太大出入,唯獨在女方姓名上留有空位。很顯然,夏尋他爺爺是想讓夏尋自己從中選擇,空缺之處該填芍藥還是填唐小糖,皆有夏尋拿主意。
這封信夏尋看之一眼,當下就被眼疾手快的唐小糖給一把奪走了。唐小糖奪信,理所當然地就把自己的名字填寫在空缺之處。然後就像得勝的將軍一般,將書信折疊於竹簡,第一時間通過青鳥兒送到了嶽陽問天山。結果三個時辰後,南去的青鳥兒由問天山歸來,同時也送迴了一封幾乎一模一樣,就連筆跡都沒有出入的紅紙婚書。不同的地方僅在於唐小糖的名字變成了芍藥,而且絲毫沒有被修改過的痕跡。
直到這時候,夏尋和唐小糖才恍然大悟。
薑果然還是老的辣呀,夏尋他爺爺可真夠料事如神的。他斷定了當青鳥將婚書送至夏尋手上後,必然會被唐小糖奪走。也料定了唐小糖會在婚書空缺處寫上自己名字,再把信南寄以炫耀。居然提前將一封婚書寫了兩份,一封給夏尋自寫,一封直接就寫了芍藥的名字送到了問天山。如此一來,這婚嫁之事就又重新迴到了起點,而且老人家也順利將取決權交到了夏尋手上。這小小算計,可真叫絕了。直接就導致唐小糖醋意大作,她不敢罵夏尋,更不敢責備遠在北茫的老人,就隻好奮筆直書寫落千字罵信,直接轟向問天山以發泄。再次挑起了新一輪的爭風吃醋…
而第六封信來得有些慢,也有些奇怪。
此信是第六天後送達的,是一封無名之信。但從信上的字跡,夏尋大概可以猜測到寫信者為何人。因為,當今世上還能把字寫出浩瀚劍意的,普天之下就隻剩一人。信上書十二字--留以血脈,延以長生,自求多福。
夏尋看信,苦苦一笑。
唐小糖看信不解問來何意,夏尋笑答:“有位老人家,想要殺了我。”唐小糖再問,夏尋便笑而不答了。
六封信,為夏尋傳遞了六個截然不同的訊息。
問天山的老人家之深遠,刀師傅和曹閣主之悲憤,夏淵之急切,呂隨風之擔憂,自己爺爺的放縱,還有那神秘人的殺意。六種截然不同的情緒雖看似皆不著邊際,但若混合一塊,它們就會形成一個模糊的概念,隱隱約約地指向一個點…
這個點,就停留在不久的將來。
夏尋還沒來得及多想,第七封信便緊接著就送到了瞿隴山。這第七封信,是所有信裏最撲朔迷離的一封。它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書信,因為它是通過人的嘴皮子傳達的…
“好像是在種菜。”
“種菜?”
“他們閑得蛋疼呀?”
“難道你不閑得蛋疼呀?”
“額,好像是很蛋疼。”
“要不咱們也耍耍?”
“額,這不太好吧…”
“那你迴房間睡覺去吧。”
“誒,等等。”
“……”
第二天,瞿隴山上某些百無聊賴的人兒,似乎發現學著夏尋他們那般種菜,也是件有些意思的事情。午後,數十名無聊的考生,竟自己就找上門來討要去種子,然後帶著鋤頭釘耙就散入荒野。
“他們在幹嘛?”
“種菜,聽說是種油菜花。”
“種來吃?”
“種來看。”
“我去,這麽無聊?”
“是很無聊,要不我們也種種?”
“我們至於這麽無聊麽?”
“那你有別的事情做麽?”
“額…”
無聊是種病,怪病。
而瞿隴山得這種病的人,著實不在少數。
國考十年一屆,每界赴考者誰不是磨刀霍霍十數年?能赴國考闖入天試者,更多為一方翹楚之秀,人人都憋著一身力氣等著大展拳腳,名震八方。可如今瞿隴之強根本無敵敢犯,而且為首者也無意犯人。這般閑情雅致,作詩幾首傳唱興許還能換迴名聲,可又怎有展拳腳餘地?故連日憋悶無聊,可把漫山的武者都快給憋出毛病來咯。眼看皇族大軍在東考場打得烽火連天,倘若再無事打發時間,恐怕就得有人會忍不出抄起家夥,自行出去惹是生非了。在這麽個時間段裏,夏尋的舉動無疑是為毛躁人們的尋得一處安寧。
第三天,見得幾十號人在山腳掘地清野,澆水施肥,忙活得不亦樂乎。瞿隴山上的許多人都不禁來了些許興致。早晨剛過,竟又陸續跑來了百來號忍不住寂寞的人兒,加入到種菜的隊伍中。
而接下來的劇情演變,就更讓人摸不著腦袋了。湊熱鬧的陣仗,隨著時間推移鬧得越來越大。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開荒種菜的閑情雅致如洪水猛獸迅速蔓延去瞿隴山上下,前來湊合的人數,莫名其妙,毫無理由地逐日倍增。直到第七日,一座瞿隴山竟神經兮兮地下來了整整半山人,無一例外全都是來種菜的。以至於地裏的油菜花還沒發芽,夏尋手裏的種子便被來人給討要一空。使他不得不讓錢銘領人又跑迴安塔山,再取迴幾大車油菜花種。
而事情發展到最後,則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掌控…
“順風,你聽說了嗎?”
“聽說啥?”
“夏尋要種花。”
“他種花關我什麽事?”
“不不不,他要在瞿隴山下給唐小糖種百裏花海。”
“啥?百裏花海?他有毛病吧?”
“那叫情調,你懂不懂什麽叫情調?”
“什麽叫情調?”
“百裏荒原漫花海,隻博紅顏一朝笑。這是多麽浪漫的事情呀…”
“額,那之後呢?”
“你也去種呀,我也想你給我種百裏花海。”
“這…你莫不是在開玩笑吧?”
“你看我樣子是像開玩笑?”
“……”
不知道是誰先傳出的風聲,說夏尋要在瞿隴山下為唐小糖種百裏花海,待月後花開時,請天地見證他們的情緣。
百裏荒原漫花海,隻博紅顏一朝笑。
這是多少少女心中夢寐以求的浪漫事情呀?別人國考赴試為功名在外頭打生打死,而瞿隴居然搞這麽出陽春白雪。頓時就惹得許多勢力紅眼了,同樣也惹得許多不明所以的考生,不遠千裏紛紛禦馬前來圍觀。結果,馬至山前,放眼遠望,百裏風蕭蕭,淨是人影忙播種。望著望著,這些人自己都不知道抽了那條筋,竟也情不自禁起來,躍躍欲試。更有甚者,強扯上自己心儀的對象,找上瞿隴山的考生,討要來種子,劃分去地盤,直接就加入到種菜的大軍中去。還美其言曰:這不是夏尋的地,是我們的。
自打這開始,瞿隴似乎便隱隱成了一片樂土。
逐漸的,在瞿隴山下種菜的人有多少,夏尋已經數不過來了。隻知道每日朝陽升起,他和唐小糖站在瞿隴山頂放眼下眺。方圓百裏內,東一戳西一團,大大小小帳篷無數,零零星星的小人影成雙成對或成群結隊,在自己霸占的地盤上忙忙碌碌。那一個真是無聊至極,卻也是壯觀至極…
看得夏尋等人淨一個哭笑不得。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載柳柳成蔭。這真的很尷尬啊,誰也料想不到,本應龍爭虎鬥的國考天試,來到這裏,居然會神經兮兮地演變出這般不靠譜的情形。夏尋的初衷,本是想利用閑暇之餘把自己的內心給平靜下來,好應對不久將來的惡戰。可不料,自己隨便灑一瓢花種,竟就引得無數考生蜂擁而至,這應該是國考千百年來的獨此一例吧…
而在這段閑暇的時間裏…
夏尋也迎來了他的第一場暴風雨。
那應該是瞿隴開荒播種油菜花的第十二日。東風忽起,南風隨後,北風帶雪飄絮。七封書信,隨信鳥如期而至,降臨瞿隴…
第一封信,必然來自嶽陽問天。
送信來的,是那頭七彩大公雞,公雞剛一落地便像看到殺父仇人似的,張牙舞爪地追著夏尋滿山跑。最終還是唐小糖看不過眼出手將它擒住,才免了夏尋一個狼狽下場。
七彩大公雞送來了兩封信。
一信是問天山的老人家,信上寫著一句極具深度的話--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依然少年。
這句話,夏尋讀懂了絕大部分意思,卻沒明白半生二字含義。按理說,夏尋從嶽陽上京到長安國考結束歸去,最多不會超過半年時間,哪裏來的半生可言?
隻不過,夏尋不知此半生並非那半生。問天山的老人家站得足夠高,所以看得也足夠遠。他已經隱隱看到了許多注定會發生的事情,他勸誡的不是現在,而是未來。當夏尋能完全理解這二字的含義時,那已經是很久以後。那時物是人非許,多事情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第二封書信來自兩人手筆。曹閣主和刀師傅,他們信書裏的十六個字飽含殺意:
汙我問天清白者,死。
薄情寡義負心者,閹。
“……”
見信如見人,縱隔千萬裏夏尋仍能真切地看到刀師傅拿著他的大菜刀抵在自己褲襠下,頓時就被嚇得冷哆嗦,趕緊抽緊褲腰帶,拿過紙筆,毅然決然地寫下十二字迴信:清白天地可鑒,初心始終如一。
第三封信,自翌日送達,來自於夏淵。隨信而來的還有一枚明黃色的丹藥,信書六字:“神藥,妙不可言。”夏尋見字,毀藥棄信。
第四封信緊隨其後,來自於呂隨風。信上隻有極其隱晦的兩個字:“小心。”字語雖簡,但夏尋也能感受到其中濃濃的擔憂。
第五封信自第三日來,這是夏尋最糾結的一封信,是由一隻青鳥兒送來的。但這隻青鳥兒並非常伴於夏尋身旁的那隻,雖然它們外表神韻幾乎都一模一樣,但小腦袋上卻少了根絨毛。
這封信固然就來自於北茫。
隨信而來的是一紙婚書。婚書尋常,和普通百姓家的紅媒書並無太大出入,唯獨在女方姓名上留有空位。很顯然,夏尋他爺爺是想讓夏尋自己從中選擇,空缺之處該填芍藥還是填唐小糖,皆有夏尋拿主意。
這封信夏尋看之一眼,當下就被眼疾手快的唐小糖給一把奪走了。唐小糖奪信,理所當然地就把自己的名字填寫在空缺之處。然後就像得勝的將軍一般,將書信折疊於竹簡,第一時間通過青鳥兒送到了嶽陽問天山。結果三個時辰後,南去的青鳥兒由問天山歸來,同時也送迴了一封幾乎一模一樣,就連筆跡都沒有出入的紅紙婚書。不同的地方僅在於唐小糖的名字變成了芍藥,而且絲毫沒有被修改過的痕跡。
直到這時候,夏尋和唐小糖才恍然大悟。
薑果然還是老的辣呀,夏尋他爺爺可真夠料事如神的。他斷定了當青鳥將婚書送至夏尋手上後,必然會被唐小糖奪走。也料定了唐小糖會在婚書空缺處寫上自己名字,再把信南寄以炫耀。居然提前將一封婚書寫了兩份,一封給夏尋自寫,一封直接就寫了芍藥的名字送到了問天山。如此一來,這婚嫁之事就又重新迴到了起點,而且老人家也順利將取決權交到了夏尋手上。這小小算計,可真叫絕了。直接就導致唐小糖醋意大作,她不敢罵夏尋,更不敢責備遠在北茫的老人,就隻好奮筆直書寫落千字罵信,直接轟向問天山以發泄。再次挑起了新一輪的爭風吃醋…
而第六封信來得有些慢,也有些奇怪。
此信是第六天後送達的,是一封無名之信。但從信上的字跡,夏尋大概可以猜測到寫信者為何人。因為,當今世上還能把字寫出浩瀚劍意的,普天之下就隻剩一人。信上書十二字--留以血脈,延以長生,自求多福。
夏尋看信,苦苦一笑。
唐小糖看信不解問來何意,夏尋笑答:“有位老人家,想要殺了我。”唐小糖再問,夏尋便笑而不答了。
六封信,為夏尋傳遞了六個截然不同的訊息。
問天山的老人家之深遠,刀師傅和曹閣主之悲憤,夏淵之急切,呂隨風之擔憂,自己爺爺的放縱,還有那神秘人的殺意。六種截然不同的情緒雖看似皆不著邊際,但若混合一塊,它們就會形成一個模糊的概念,隱隱約約地指向一個點…
這個點,就停留在不久的將來。
夏尋還沒來得及多想,第七封信便緊接著就送到了瞿隴山。這第七封信,是所有信裏最撲朔迷離的一封。它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書信,因為它是通過人的嘴皮子傳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