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緣向來是散野慣了,終年都是行在路途之中,從這處城來,又到往那處城去,也從不見閑著,他倒也是樂得自在。
與他同行的人從來不少,他也樂意在旅途中遇到些不同的友人,一同走一段路,再行分別,不帶憂傷,隻歎那相逢之喜。
如今遇上這小暮兒,他心中也自是歡喜的。
隻那一眼,他就打從心底裏的喜歡這個目光堅定的可憐小姑娘,他從不怕他人成為自己的拖累,所以不論能與她同行多久,他都不會輕易的撇下她,隻當多了個同行的伴。
原本想著若不能及時進城,便就隨意找了處地方歇息一晚。隻如今帶了個小姑娘多有些不便,又見她如今狼狽模樣,便想著加快步伐,去往城中找處舒適地方休息。
梁緣是個靠雜耍技藝謀生的浪子,在外闖蕩漂泊多年,結下了不少好友,如今選擇來這桑榆,便是因著城中有個小有名氣的雜耍團子,想來長長見識,交交朋友。
他這麽些年來倒是練就了一身獨有的技藝,靠著自己的一番技藝行走江湖,如今也是不愁吃穿。
往城中的路雖已不算遠了,但照二人的腳程,也已經是走到了天黑,幸得桑榆城門關的晚,過了亥時,守城人適才吆喝著要關了城門。
一路上梁緣倒也沒閑著,許是身旁已是許久無人了,也就沒顧暮兒不過是個七八歲小姑娘,獨自一人說道了一路,說他以往的尷尬糗事,說他長久闖蕩江湖的奇聞樂事,說他悲苦兒時,又說道他瀟灑少年之時……
暮兒也不知是聽懂了還是未聽懂,但心中戒心已然是徐徐放下,一路淡笑著聽著梁緣的講述,有時聽得覺得有趣了,竟一時忘了之前的煩憂,感受到了少有的快樂。
不過短短相處,年幼的暮兒卻也感受到了她生命中少有的歡喜與安逸,這種感覺,隻有與母親在一起時才會有。
明明是初識,卻又似親友。
桑瑜城中近夜裏的生活倒還算是豐富的,許多商家都還未歇業,路邊也多有一些小攤販賣些吃食。
梁緣先是領著暮兒吃了一碗熱騰騰的混沌,後又買了些小吃,待吃得飽足了,才尋了家客棧,要了兩間屋子。
他也不知是從哪兒弄來一身小男童衣物,便安排了暮兒在房中梳洗一番。
他畢竟是個男子,打理不了暮兒的諸事,本想尋個老婦來相助,沒想那暮兒隻微笑的朝他擺了擺手,將他請了出去,便自顧的在房中收拾了起來。
梁緣偏覺她不似個小童,分明看著七八歲模樣,卻顯出一種獨有的懂事成熟,倒也不知是有了各種經曆,才叫得她如此。
第二日暮兒起得極早,竟是為梁緣叫來早點,並備下洗漱之物,看得梁緣一陣心疼感動。
他蹲在她身旁,溫柔道:“好姑娘,你可不必如此,多睡些覺,我晚些時候帶你去處地方。”
沒料她慌忙抽手,神色慌亂,想要逃走。
梁緣瞬間反應過來,急忙解釋:“好姑娘,不是帶你去官府,你放心,放心吧。”
果然,暮兒瞬間安靜下來,水靈靈的目光看著梁緣,帶著分乞求之意。
梁緣卻也無奈歎氣:“可你又偏不說話,都尚不知你家人如今何在,姓甚名誰,如今多大……”
不待他絮絮叨叨的話說完,暮兒舉起雙手,認真的在他跟前比了個數。
“八歲?”梁緣又是無奈一笑,十分溫柔。“罷了罷了,好歹我如今缺個同行的伴,你便暫且跟我吧。”
說完摸了摸暮兒腦袋,暮兒感受到了他的這份溫柔與寵愛,也是十分滿足的笑了起來。
梁緣後來帶著她去了桑榆的一處雜耍園子,他倒是真有他那一套,耍了幾樣功夫後邊被園主給留了下來,供他二人吃穿住。
也許梁緣此刻的到來,不過隻是為了作短暫的停留。
也許,連他自己都無法想到,這裏,會變成是他這輩子停留的終點,也成為了他這一生最最割舍不下的一處地方。
此時的梁緣倒是喜愛這處地方,每日都會跟著雜耍團表演一番,或是街道上,或是官員商賈家中。
這雜耍團倒不如普普通通的那般,還是有些自己的名頭,有了宅院,掛了牌匾,名為木木百戲班。
裏頭有女子歌舞,有技藝雜耍,甚至有些各地小曲兒,總之是應有盡有,隻因那領頭人王馮也是個廣交善友、喜納賢才的爽朗之人,梁緣的到來,更是叫得他一陣歡喜。
暮兒隨著梁緣四處奔波倒覺得有趣,班裏的人都極好,這是她從未感受過的氛圍,多日相處下來,性子也明顯變得活潑了些,有了些小姑娘的模樣。
慢慢的,梁緣也會叫她配合著做些簡單表演,暮兒聰慧,一學便會。
王馮時而找梁緣逗笑,道:“你說我要是有個兒子啊,定是要他長大娶了這小暮兒做娘子!”
梁緣隻迴:“你可想得倒美。”
每每王馮卻又長歎。“若是家妻木木仍在,怕也真是為我添了個如暮兒般大小的孩子了吧……”
梁緣無奈,卻又無法接話,隻得一旁安慰,可那王馮卻又常突然改了顏色,說到別處,又歡騰起來。
可梁緣知道,他的傷心失意不假,江湖中奔走的人,最為情真意切,隻不過這些生老病死與分別相離,怕是早也都看得通透了。
過了一月有餘,梁緣也感受到了暮兒在這班子裏的變化,他便想著多在此留些時日,也好為她斷斷病,看能否弄清她不願入官府,不說其家門的原由。
其間也請了大夫瞧了她的啞疾,大夫卻說是挑不出毛病,概是她自己不願開口,心中有顧忌的原由罷了。
於是梁緣也從不加逼迫,隻日日耐心的帶著她,看到她日漸開朗起來,自己竟也是覺著十分高興。
暮兒年歲雖小,但勤快得很,在班裏各種搶著幫忙,雖做不得什麽太多的事,但做起事來,卻是認真的很。
二人雖都初來這個地方,卻感受到了久違的歡樂與自在。
與他同行的人從來不少,他也樂意在旅途中遇到些不同的友人,一同走一段路,再行分別,不帶憂傷,隻歎那相逢之喜。
如今遇上這小暮兒,他心中也自是歡喜的。
隻那一眼,他就打從心底裏的喜歡這個目光堅定的可憐小姑娘,他從不怕他人成為自己的拖累,所以不論能與她同行多久,他都不會輕易的撇下她,隻當多了個同行的伴。
原本想著若不能及時進城,便就隨意找了處地方歇息一晚。隻如今帶了個小姑娘多有些不便,又見她如今狼狽模樣,便想著加快步伐,去往城中找處舒適地方休息。
梁緣是個靠雜耍技藝謀生的浪子,在外闖蕩漂泊多年,結下了不少好友,如今選擇來這桑榆,便是因著城中有個小有名氣的雜耍團子,想來長長見識,交交朋友。
他這麽些年來倒是練就了一身獨有的技藝,靠著自己的一番技藝行走江湖,如今也是不愁吃穿。
往城中的路雖已不算遠了,但照二人的腳程,也已經是走到了天黑,幸得桑榆城門關的晚,過了亥時,守城人適才吆喝著要關了城門。
一路上梁緣倒也沒閑著,許是身旁已是許久無人了,也就沒顧暮兒不過是個七八歲小姑娘,獨自一人說道了一路,說他以往的尷尬糗事,說他長久闖蕩江湖的奇聞樂事,說他悲苦兒時,又說道他瀟灑少年之時……
暮兒也不知是聽懂了還是未聽懂,但心中戒心已然是徐徐放下,一路淡笑著聽著梁緣的講述,有時聽得覺得有趣了,竟一時忘了之前的煩憂,感受到了少有的快樂。
不過短短相處,年幼的暮兒卻也感受到了她生命中少有的歡喜與安逸,這種感覺,隻有與母親在一起時才會有。
明明是初識,卻又似親友。
桑瑜城中近夜裏的生活倒還算是豐富的,許多商家都還未歇業,路邊也多有一些小攤販賣些吃食。
梁緣先是領著暮兒吃了一碗熱騰騰的混沌,後又買了些小吃,待吃得飽足了,才尋了家客棧,要了兩間屋子。
他也不知是從哪兒弄來一身小男童衣物,便安排了暮兒在房中梳洗一番。
他畢竟是個男子,打理不了暮兒的諸事,本想尋個老婦來相助,沒想那暮兒隻微笑的朝他擺了擺手,將他請了出去,便自顧的在房中收拾了起來。
梁緣偏覺她不似個小童,分明看著七八歲模樣,卻顯出一種獨有的懂事成熟,倒也不知是有了各種經曆,才叫得她如此。
第二日暮兒起得極早,竟是為梁緣叫來早點,並備下洗漱之物,看得梁緣一陣心疼感動。
他蹲在她身旁,溫柔道:“好姑娘,你可不必如此,多睡些覺,我晚些時候帶你去處地方。”
沒料她慌忙抽手,神色慌亂,想要逃走。
梁緣瞬間反應過來,急忙解釋:“好姑娘,不是帶你去官府,你放心,放心吧。”
果然,暮兒瞬間安靜下來,水靈靈的目光看著梁緣,帶著分乞求之意。
梁緣卻也無奈歎氣:“可你又偏不說話,都尚不知你家人如今何在,姓甚名誰,如今多大……”
不待他絮絮叨叨的話說完,暮兒舉起雙手,認真的在他跟前比了個數。
“八歲?”梁緣又是無奈一笑,十分溫柔。“罷了罷了,好歹我如今缺個同行的伴,你便暫且跟我吧。”
說完摸了摸暮兒腦袋,暮兒感受到了他的這份溫柔與寵愛,也是十分滿足的笑了起來。
梁緣後來帶著她去了桑榆的一處雜耍園子,他倒是真有他那一套,耍了幾樣功夫後邊被園主給留了下來,供他二人吃穿住。
也許梁緣此刻的到來,不過隻是為了作短暫的停留。
也許,連他自己都無法想到,這裏,會變成是他這輩子停留的終點,也成為了他這一生最最割舍不下的一處地方。
此時的梁緣倒是喜愛這處地方,每日都會跟著雜耍團表演一番,或是街道上,或是官員商賈家中。
這雜耍團倒不如普普通通的那般,還是有些自己的名頭,有了宅院,掛了牌匾,名為木木百戲班。
裏頭有女子歌舞,有技藝雜耍,甚至有些各地小曲兒,總之是應有盡有,隻因那領頭人王馮也是個廣交善友、喜納賢才的爽朗之人,梁緣的到來,更是叫得他一陣歡喜。
暮兒隨著梁緣四處奔波倒覺得有趣,班裏的人都極好,這是她從未感受過的氛圍,多日相處下來,性子也明顯變得活潑了些,有了些小姑娘的模樣。
慢慢的,梁緣也會叫她配合著做些簡單表演,暮兒聰慧,一學便會。
王馮時而找梁緣逗笑,道:“你說我要是有個兒子啊,定是要他長大娶了這小暮兒做娘子!”
梁緣隻迴:“你可想得倒美。”
每每王馮卻又長歎。“若是家妻木木仍在,怕也真是為我添了個如暮兒般大小的孩子了吧……”
梁緣無奈,卻又無法接話,隻得一旁安慰,可那王馮卻又常突然改了顏色,說到別處,又歡騰起來。
可梁緣知道,他的傷心失意不假,江湖中奔走的人,最為情真意切,隻不過這些生老病死與分別相離,怕是早也都看得通透了。
過了一月有餘,梁緣也感受到了暮兒在這班子裏的變化,他便想著多在此留些時日,也好為她斷斷病,看能否弄清她不願入官府,不說其家門的原由。
其間也請了大夫瞧了她的啞疾,大夫卻說是挑不出毛病,概是她自己不願開口,心中有顧忌的原由罷了。
於是梁緣也從不加逼迫,隻日日耐心的帶著她,看到她日漸開朗起來,自己竟也是覺著十分高興。
暮兒年歲雖小,但勤快得很,在班裏各種搶著幫忙,雖做不得什麽太多的事,但做起事來,卻是認真的很。
二人雖都初來這個地方,卻感受到了久違的歡樂與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