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獻山上王首級的卻是夫餘王夫台,原來果然如劉協所料的那樣,山上王往東談判,再順著海岸線往北逃竄。
卻並沒有被沿岸巡航的漢軍戰船所發現,倒是一路向北,在逃往夫餘邊境的時候被夫餘人所獲。
這就和當年劉協追繳袁氏兄弟一樣,當年郭嘉獻計不要繼續追剿,隻需等待便可,後來便有公孫康斬袁氏兄弟首級來降。
而今天也是等待,夫餘王夫台殺了逃亡的山上王,並將首級進獻,以求自保,因為這夫餘王他甚至,傾自己全國之力,也難敵大漢的幾千人騎兵部隊。
看到高句麗就這麽輕易的被滅了,劉協召集群臣議事,問:“現在夫餘進獻了高句麗王的首級,你們對此事有何看法?”
諸葛亮曰:“微臣以為,這夫餘王雖有臣服之心,但是必須取消其王位製度,將夫餘歸入我大漢版圖,而是藩屬國,至於夫餘王取消其王的頭銜,封以漢製爵位,調入內陸閑養。”
劉協聽他一說,也正中自己的意思,設置藩王諸侯,弊多利少,都會為日後割據內亂埋下禍根。
諸葛亮說完,就有將領提出質疑:“那如果夫餘不願意,反抗怎麽辦呢?”
諸葛亮曰:“這個很簡單,反抗就鎮壓,我大漢向來就是恩威並濟,從倭島一路來到東夷,百姓都非常的擁戴咱們。我們占領了夫餘,得到實惠也都是百姓,所以不怕他造反。”
劉協的部將,包括武將和謀士,跟隨他南征北戰多年,都跟著養成了好戰的習性,所以諸葛亮說完,基本上就沒人反對。
劉協曰:“孔明所言極是,不過咱們還是先禮後兵,先派使者過去,傳達朕的旨意,他要是願意,那咱們就什麽都好說,如果他反抗,那怎麽就費點事去平了他。”
主意已定,劉協便派了使者去夫餘傳達聖意,而出使夫餘的使臣則是徐庶。
這夫餘雖然版圖夠大,比整個高麗半島還要大,但是夫餘境內幾乎就沒有一座像樣的城市,都是一個個的部落,住的也基本上都是土牆草屋,即便是夫餘王所住的也是稍微大一點的茅草屋。
劉協送去勸降旨意,除了讓夫餘王歸降,還在勸降書中展示了大漢的各種福利和優越條件,一旦夫餘歸化後,百姓將會過上和大漢百姓一樣的美好生活。
勸降書送出去之後,剩下的就是等待了,同時派遣官員和軍隊分散到高麗半島各地,進行接手工作,這些地方包括百濟和三韓,以及半島上其他自稱為國的各大小部落。
大概五天後,出使夫餘的徐庶迴來,還將夫餘王也帶來了。劉協知道夫餘徹底的臣服了。便召集群臣議事,卻說徐庶帶了好幾個人來參見皇帝。
徐庶行跪禮曰:“啟稟陛下,微臣此番出使夫餘,說的夫餘王夫台前來歸降,另外挹婁和沃沮也前來歸降。”
劉協曰:“元直果然能力卓越,居然能說的三個部落都來歸降。”
重賞了一番徐庶,那三個人齊跪曰:“卑臣夫餘王,挹婁王,沃沮王,誠心歸降,歸於漢化,誓死效忠漢室,聽候陛下調遣,絕無半句怨言!”
劉協喜曰:“甚好,甚好!都平身賜座。”
隨後和眾臣商議,封取消三人王的頭銜,而各分別封為夫餘伯,挹婁伯和沃沮伯,並另外宣布其他幾個原來的幾個王覲見,重新封賜,有:百濟伯,馬韓伯,弁韓伯很辰韓伯,以及其他好幾個大小部落酋長,全部連同家眷一起被調往洛陽閑住。
而至於高句麗,由於其王山上王被夫餘伯所殺,所以也就不存在王,不需要重新封賜。
劉協看到都被處理好了,便說道:“此番出征東夷,非常順利,朕很滿意。既然東夷各部都歸順,納與大漢本土,所以就要進行重新規劃了。夷有蔑稱之意,今歸於漢化,那就是我大漢子民,就再也不能用夷字來命名了。所以朕決定,原高句麗及南部百濟,三韓等地加在一起,合稱高州,不日派遣官吏和駐軍。夫餘,挹婁和沃沮等部合稱冷州,取其寒冷之意。因此我大漢現在已有十六州。”
大漢原來有十三州,分別是:
司州(司隸校尉部),豫州,兗州,徐州,青州,涼州,並州,冀州,幽州,揚州,荊州,益州,交州。
司州主要管轄京畿地區,包括現在的洛陽和長安兩都等地。其他十二州則分治各地。
由於漢軍平定了諸侯,版圖發生了部分的改變,所以其他十二州的界定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除了以上這十三州,就是新增加的倭州,高州和冷州了。
為了實現漢朝大一統,廢除所有地方方言,廢除漢字以外的所有文字,必須全部推行漢字和漢語言,以及所有的漢文化,這是絲毫沒有商量餘地的事情。
之所以這樣做,劉協就是為了今後的統治能更牢固,即便以後再次分裂,因為有了共同的文化,同樣也會很快的統一。
部署完畢,劉協就聽到頭腦裏小字典發出叮的一聲響,劉協知道他的而無完成了,果不其然,就聽小字典說道:“恭喜你主人,二號子任務征服高句麗完滿完成。由於你在此次的任務中,還征服了其他周邊部落,所以第一次有了隱藏關卡獎勵。”
劉協好納悶的問道:“隱藏關卡?”
小字典說道:“是的,隱藏關卡,時限一個月。你要不要接受?如果願意的話,需要在完成隱藏關卡之後才能繼續係統任務。如果放棄的話,現在就可以直接開啟係統任務了。”
劉協問:“那要是我接受了這個隱藏任務,並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該怎麽辦?”
小字典說道:“不怎麽辦,對於主線任務進度沒有任何影響。”
“那行,我接受隱藏關卡任務,你快說,是什麽任務吧。”
小字典說道:“開啟二號係統任務下二號子任務下隱藏關卡任務:尋找打印機。”
卻並沒有被沿岸巡航的漢軍戰船所發現,倒是一路向北,在逃往夫餘邊境的時候被夫餘人所獲。
這就和當年劉協追繳袁氏兄弟一樣,當年郭嘉獻計不要繼續追剿,隻需等待便可,後來便有公孫康斬袁氏兄弟首級來降。
而今天也是等待,夫餘王夫台殺了逃亡的山上王,並將首級進獻,以求自保,因為這夫餘王他甚至,傾自己全國之力,也難敵大漢的幾千人騎兵部隊。
看到高句麗就這麽輕易的被滅了,劉協召集群臣議事,問:“現在夫餘進獻了高句麗王的首級,你們對此事有何看法?”
諸葛亮曰:“微臣以為,這夫餘王雖有臣服之心,但是必須取消其王位製度,將夫餘歸入我大漢版圖,而是藩屬國,至於夫餘王取消其王的頭銜,封以漢製爵位,調入內陸閑養。”
劉協聽他一說,也正中自己的意思,設置藩王諸侯,弊多利少,都會為日後割據內亂埋下禍根。
諸葛亮說完,就有將領提出質疑:“那如果夫餘不願意,反抗怎麽辦呢?”
諸葛亮曰:“這個很簡單,反抗就鎮壓,我大漢向來就是恩威並濟,從倭島一路來到東夷,百姓都非常的擁戴咱們。我們占領了夫餘,得到實惠也都是百姓,所以不怕他造反。”
劉協的部將,包括武將和謀士,跟隨他南征北戰多年,都跟著養成了好戰的習性,所以諸葛亮說完,基本上就沒人反對。
劉協曰:“孔明所言極是,不過咱們還是先禮後兵,先派使者過去,傳達朕的旨意,他要是願意,那咱們就什麽都好說,如果他反抗,那怎麽就費點事去平了他。”
主意已定,劉協便派了使者去夫餘傳達聖意,而出使夫餘的使臣則是徐庶。
這夫餘雖然版圖夠大,比整個高麗半島還要大,但是夫餘境內幾乎就沒有一座像樣的城市,都是一個個的部落,住的也基本上都是土牆草屋,即便是夫餘王所住的也是稍微大一點的茅草屋。
劉協送去勸降旨意,除了讓夫餘王歸降,還在勸降書中展示了大漢的各種福利和優越條件,一旦夫餘歸化後,百姓將會過上和大漢百姓一樣的美好生活。
勸降書送出去之後,剩下的就是等待了,同時派遣官員和軍隊分散到高麗半島各地,進行接手工作,這些地方包括百濟和三韓,以及半島上其他自稱為國的各大小部落。
大概五天後,出使夫餘的徐庶迴來,還將夫餘王也帶來了。劉協知道夫餘徹底的臣服了。便召集群臣議事,卻說徐庶帶了好幾個人來參見皇帝。
徐庶行跪禮曰:“啟稟陛下,微臣此番出使夫餘,說的夫餘王夫台前來歸降,另外挹婁和沃沮也前來歸降。”
劉協曰:“元直果然能力卓越,居然能說的三個部落都來歸降。”
重賞了一番徐庶,那三個人齊跪曰:“卑臣夫餘王,挹婁王,沃沮王,誠心歸降,歸於漢化,誓死效忠漢室,聽候陛下調遣,絕無半句怨言!”
劉協喜曰:“甚好,甚好!都平身賜座。”
隨後和眾臣商議,封取消三人王的頭銜,而各分別封為夫餘伯,挹婁伯和沃沮伯,並另外宣布其他幾個原來的幾個王覲見,重新封賜,有:百濟伯,馬韓伯,弁韓伯很辰韓伯,以及其他好幾個大小部落酋長,全部連同家眷一起被調往洛陽閑住。
而至於高句麗,由於其王山上王被夫餘伯所殺,所以也就不存在王,不需要重新封賜。
劉協看到都被處理好了,便說道:“此番出征東夷,非常順利,朕很滿意。既然東夷各部都歸順,納與大漢本土,所以就要進行重新規劃了。夷有蔑稱之意,今歸於漢化,那就是我大漢子民,就再也不能用夷字來命名了。所以朕決定,原高句麗及南部百濟,三韓等地加在一起,合稱高州,不日派遣官吏和駐軍。夫餘,挹婁和沃沮等部合稱冷州,取其寒冷之意。因此我大漢現在已有十六州。”
大漢原來有十三州,分別是:
司州(司隸校尉部),豫州,兗州,徐州,青州,涼州,並州,冀州,幽州,揚州,荊州,益州,交州。
司州主要管轄京畿地區,包括現在的洛陽和長安兩都等地。其他十二州則分治各地。
由於漢軍平定了諸侯,版圖發生了部分的改變,所以其他十二州的界定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除了以上這十三州,就是新增加的倭州,高州和冷州了。
為了實現漢朝大一統,廢除所有地方方言,廢除漢字以外的所有文字,必須全部推行漢字和漢語言,以及所有的漢文化,這是絲毫沒有商量餘地的事情。
之所以這樣做,劉協就是為了今後的統治能更牢固,即便以後再次分裂,因為有了共同的文化,同樣也會很快的統一。
部署完畢,劉協就聽到頭腦裏小字典發出叮的一聲響,劉協知道他的而無完成了,果不其然,就聽小字典說道:“恭喜你主人,二號子任務征服高句麗完滿完成。由於你在此次的任務中,還征服了其他周邊部落,所以第一次有了隱藏關卡獎勵。”
劉協好納悶的問道:“隱藏關卡?”
小字典說道:“是的,隱藏關卡,時限一個月。你要不要接受?如果願意的話,需要在完成隱藏關卡之後才能繼續係統任務。如果放棄的話,現在就可以直接開啟係統任務了。”
劉協問:“那要是我接受了這個隱藏任務,並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該怎麽辦?”
小字典說道:“不怎麽辦,對於主線任務進度沒有任何影響。”
“那行,我接受隱藏關卡任務,你快說,是什麽任務吧。”
小字典說道:“開啟二號係統任務下二號子任務下隱藏關卡任務:尋找打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