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法國國王路易腓力被推翻,法國最新當局拒絕了外交和談選擇再戰,路德維希為了早日結束這王朝統一之戰,已經不準備對包圍圈中的巴黎手下留情了.
隨著普軍連戰連勝,大軍兵臨巴黎.奧地利方麵也已經對法國擊敗普魯士不抱有任何幻想了.
此時在法國國內,普軍五大集團軍中的萊茵集團軍位於洛林-阿爾薩斯.第2集團軍位於弗朗什-孔泰和香檳地區,第1集團軍和大德意誌邦聯軍隊則繼續向西進攻占領法國各地.
巴黎城外,則是普魯士近衛集團軍和大德意誌各個邦國的軍隊.這些邦國軍隊中,甚至都包括奧地利新調來的一個近衛步兵旅.
奧地利終於名義上接受了大德意誌邦聯總參的調令,派遣了象征性的軍力.而相比包圍圈外24.3萬的大德意誌各邦國的總兵力,巴黎地區的法國雖然有大量新兵踴躍參軍以保衛首都.再加上退迴巴黎的殘兵敗將,兵力也超過了20萬,但他們缺乏訓練和足夠的武器,僅僅是憑一腔愛國熱血才抵抗著敵軍.
7月17號,考驗他們抵抗能力的時刻到了.路德維希下令包圍巴黎的部隊發起攻擊,當隆隆的炮火聲不曾停息的響起,血與火徹底掩蓋了巴黎的浪漫.
戰至8月12號,大德意誌邦聯的前鋒部隊已經接近了巴黎市區.遭到法軍的抵抗烈度也逐漸增強.路德維希在這一天來到最前線,以期徹底攻破巴黎.
在硝煙漫天的戰場上.路德維希跨馬執鞭,望著四周德意誌各個邦國的軍隊,在下達攻擊命令之前,他意識到他應該說點什麽.
感受到聚集而來的目光,路德維希下馬登上一處高地,遙遙指向巴黎市區.對周圍的各邦國的士兵們說道:“是他們的皇帝拿破侖當年橫掃了歐陸,差點做了全世界的主人,是他們在30多年前取締了我們的千年帝國,說我們即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是他們曾經扶持了萊茵同盟,意圖將我們徹底分裂.而在當下,在今天,在我們的所有德意誌人團結在一起時,他們強加給我們的一切恥辱,都將被我們徹底的洗刷!如果說隻有鮮血才能洗刷恥辱,那麽德意誌勇敢的士兵們,就讓我們用法蘭西的鮮血,洗盡德意誌的國恥,讓他們新建成的凱旋門,成為我們的閱兵場地吧.”
“萬歲!萬歲!德意誌萬歲.”不論是普魯士,還是巴伐利亞,或是薩克森,甚至是奧地利,諸多邦國的士兵山唿萬歲.仿佛眼前的巴黎己被攻破.勝利已經屬於了德意誌.
勝利確實屬於了德意誌.從凱旋門到香舍麗謝大街.從方尖碑到盧浮宮.整座巴黎在8月28號徹底被大德意誌邦聯各邦國的軍隊占領.法國當局沒自殺殉國的高官們,最終還是選擇了求和.
法國盧浮宮在普魯士近衛軍的守護下,見證了由大德意誌邦聯與法國當局簽訂的和平條約.條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
1.法國歸還洛林-阿爾薩斯給大德意誌邦聯.
2.法國將北非的阿爾及爾殖民地的一切特權讓與大德意誌邦聯.
3.法國賠償50億法郎.
4.在戰爭賠款未結清前,允許大德意誌邦聯在巴黎,香檳,弗朗什-孔泰等城市和地區駐軍.
5.法國停止在奧地利進行不正當的外交幹涉行為.
在盧浮宮進行和談的同時.法國的凡爾賽宮裏正被布置著充滿普魯士和德意誌象征的各種飾品.從各個邦國國旗到德意誌帝國三色旗,從各王室族徽到德意誌國徽.從鐵十字到雙頭鷹.在這法國的皇宮裏.德皇的加冕正在準備著.
路德維希首先寫信給原本的奧皇現在的奧王斐迪南一世,希望他推舉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加冕為德意誌帝國皇帝.同時寫信給各個屬於德意誌的國王和帝選侯們,希望他們能像神聖羅馬時期選舉神羅皇帝一般,明確的請普王登基德國皇位.並且要求所有大德意誌邦聯的各個邦國君主前來巴黎,見證並效忠新的德皇.
“陛下想要德意誌蘭的皇帝頭銜而不是德意誌皇帝頭銜.”對於登基加冕的頭銜.卡爾首相特意找到了路德維希.
而曆史上,路德維希加冕德意誌帝國皇帝成為開國皇帝時.也同樣在意這個頭銜.甚至在加冕的前一刻還沒讓步,隻是被巴登大公一句威廉皇帝萬歲給帶過去了.但現在的他可不管這些了.自然是先成立了德意誌帝國再說.
“我相信父親應該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路德維希說道.德意誌蘭和德意誌差了一個字,意思卻是天差地別.幾乎有德國的皇帝和德意誌的盟主之間這麽大的區別.如果使用德意誌蘭皇帝的頭銜,基本上就相當於普魯士需要完全征服所有德意誌邦國,才有這種可能.而這些邦國到時才真正不算邦國,不會有任何特權.完全就是帝國的地區了.
“但願陛下在這個問題上有睿智的選擇.”卡爾也知道那是顯然不可能的.於是又說道:“對了殿下,哈布斯堡宣稱奧地利國王因為身體原因,參加不了加冕儀式.選擇由弗蘭茨?約瑟夫代表國王前來巴黎.‘’
“這是絕對不行的.沒有奧地利的效忠,德意誌帝國的榮光將失去一半的光輝.你應該告訴我們的奧地利國王斐迪南一世,除非他現在就將王位傳給約瑟夫,否則誰也代表不了他.”對於這個問題路德維希非常在意.奧王向德意誌帝國皇帝效忠的吻手禮,象征意義遠遠大於別的德意誌邦國國王.包含奧地利的大德意誌在路德維希看來,怎麽重視都不為過.當然不能少了其國王對皇帝形式上的效忠.
隻要不是現任奧地利國王,哪怕是弗朗茨?約瑟夫這位曆史上繼承了奧地利,成為奧地利以及後來的奧匈帝國皇帝也代表不了現在的國王.因為本位麵,再也不會有奧地利帝國和妥協後的奧匈帝國了.帝國隻有一個,那就是大德意誌帝國.
一個擊敗了曾經的霸主,占領了巴黎,在法國皇宮成立的大帝國.
隨著普軍連戰連勝,大軍兵臨巴黎.奧地利方麵也已經對法國擊敗普魯士不抱有任何幻想了.
此時在法國國內,普軍五大集團軍中的萊茵集團軍位於洛林-阿爾薩斯.第2集團軍位於弗朗什-孔泰和香檳地區,第1集團軍和大德意誌邦聯軍隊則繼續向西進攻占領法國各地.
巴黎城外,則是普魯士近衛集團軍和大德意誌各個邦國的軍隊.這些邦國軍隊中,甚至都包括奧地利新調來的一個近衛步兵旅.
奧地利終於名義上接受了大德意誌邦聯總參的調令,派遣了象征性的軍力.而相比包圍圈外24.3萬的大德意誌各邦國的總兵力,巴黎地區的法國雖然有大量新兵踴躍參軍以保衛首都.再加上退迴巴黎的殘兵敗將,兵力也超過了20萬,但他們缺乏訓練和足夠的武器,僅僅是憑一腔愛國熱血才抵抗著敵軍.
7月17號,考驗他們抵抗能力的時刻到了.路德維希下令包圍巴黎的部隊發起攻擊,當隆隆的炮火聲不曾停息的響起,血與火徹底掩蓋了巴黎的浪漫.
戰至8月12號,大德意誌邦聯的前鋒部隊已經接近了巴黎市區.遭到法軍的抵抗烈度也逐漸增強.路德維希在這一天來到最前線,以期徹底攻破巴黎.
在硝煙漫天的戰場上.路德維希跨馬執鞭,望著四周德意誌各個邦國的軍隊,在下達攻擊命令之前,他意識到他應該說點什麽.
感受到聚集而來的目光,路德維希下馬登上一處高地,遙遙指向巴黎市區.對周圍的各邦國的士兵們說道:“是他們的皇帝拿破侖當年橫掃了歐陸,差點做了全世界的主人,是他們在30多年前取締了我們的千年帝國,說我們即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是他們曾經扶持了萊茵同盟,意圖將我們徹底分裂.而在當下,在今天,在我們的所有德意誌人團結在一起時,他們強加給我們的一切恥辱,都將被我們徹底的洗刷!如果說隻有鮮血才能洗刷恥辱,那麽德意誌勇敢的士兵們,就讓我們用法蘭西的鮮血,洗盡德意誌的國恥,讓他們新建成的凱旋門,成為我們的閱兵場地吧.”
“萬歲!萬歲!德意誌萬歲.”不論是普魯士,還是巴伐利亞,或是薩克森,甚至是奧地利,諸多邦國的士兵山唿萬歲.仿佛眼前的巴黎己被攻破.勝利已經屬於了德意誌.
勝利確實屬於了德意誌.從凱旋門到香舍麗謝大街.從方尖碑到盧浮宮.整座巴黎在8月28號徹底被大德意誌邦聯各邦國的軍隊占領.法國當局沒自殺殉國的高官們,最終還是選擇了求和.
法國盧浮宮在普魯士近衛軍的守護下,見證了由大德意誌邦聯與法國當局簽訂的和平條約.條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
1.法國歸還洛林-阿爾薩斯給大德意誌邦聯.
2.法國將北非的阿爾及爾殖民地的一切特權讓與大德意誌邦聯.
3.法國賠償50億法郎.
4.在戰爭賠款未結清前,允許大德意誌邦聯在巴黎,香檳,弗朗什-孔泰等城市和地區駐軍.
5.法國停止在奧地利進行不正當的外交幹涉行為.
在盧浮宮進行和談的同時.法國的凡爾賽宮裏正被布置著充滿普魯士和德意誌象征的各種飾品.從各個邦國國旗到德意誌帝國三色旗,從各王室族徽到德意誌國徽.從鐵十字到雙頭鷹.在這法國的皇宮裏.德皇的加冕正在準備著.
路德維希首先寫信給原本的奧皇現在的奧王斐迪南一世,希望他推舉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加冕為德意誌帝國皇帝.同時寫信給各個屬於德意誌的國王和帝選侯們,希望他們能像神聖羅馬時期選舉神羅皇帝一般,明確的請普王登基德國皇位.並且要求所有大德意誌邦聯的各個邦國君主前來巴黎,見證並效忠新的德皇.
“陛下想要德意誌蘭的皇帝頭銜而不是德意誌皇帝頭銜.”對於登基加冕的頭銜.卡爾首相特意找到了路德維希.
而曆史上,路德維希加冕德意誌帝國皇帝成為開國皇帝時.也同樣在意這個頭銜.甚至在加冕的前一刻還沒讓步,隻是被巴登大公一句威廉皇帝萬歲給帶過去了.但現在的他可不管這些了.自然是先成立了德意誌帝國再說.
“我相信父親應該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路德維希說道.德意誌蘭和德意誌差了一個字,意思卻是天差地別.幾乎有德國的皇帝和德意誌的盟主之間這麽大的區別.如果使用德意誌蘭皇帝的頭銜,基本上就相當於普魯士需要完全征服所有德意誌邦國,才有這種可能.而這些邦國到時才真正不算邦國,不會有任何特權.完全就是帝國的地區了.
“但願陛下在這個問題上有睿智的選擇.”卡爾也知道那是顯然不可能的.於是又說道:“對了殿下,哈布斯堡宣稱奧地利國王因為身體原因,參加不了加冕儀式.選擇由弗蘭茨?約瑟夫代表國王前來巴黎.‘’
“這是絕對不行的.沒有奧地利的效忠,德意誌帝國的榮光將失去一半的光輝.你應該告訴我們的奧地利國王斐迪南一世,除非他現在就將王位傳給約瑟夫,否則誰也代表不了他.”對於這個問題路德維希非常在意.奧王向德意誌帝國皇帝效忠的吻手禮,象征意義遠遠大於別的德意誌邦國國王.包含奧地利的大德意誌在路德維希看來,怎麽重視都不為過.當然不能少了其國王對皇帝形式上的效忠.
隻要不是現任奧地利國王,哪怕是弗朗茨?約瑟夫這位曆史上繼承了奧地利,成為奧地利以及後來的奧匈帝國皇帝也代表不了現在的國王.因為本位麵,再也不會有奧地利帝國和妥協後的奧匈帝國了.帝國隻有一個,那就是大德意誌帝國.
一個擊敗了曾經的霸主,占領了巴黎,在法國皇宮成立的大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