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劉宏業族長兄弟二人的是趙氏族長趙申天——也就是趙景烈的伯父,和景烈的父親趙申義。
聽完劉宏遠將所有的事情前前後後講過之後,趙申天輕笑到:“這點小事劉族長何必親自過來,打發家老來說一聲就行啦!你我兩家同為大梁戰場上效力,都是烈火性情,來得快去得也快。既然事情已經過去了,那就是過去了,誰也不會為此而記仇的。”
“正是因為咱們兩家世代交好,出了這樣的事,我才特意登門道歉。小孩子犯了錯,我作為長輩卻斤斤計較,慚愧啊!”劉宏業適時地低下頭,顯得很是羞愧。
“劉族長要是再這樣,反倒顯得我趙氏一族小氣啦!”趙申天很為劉氏族長“敢做敢當”的英雄行徑折服,更何況殺人不過頭點地,劉族長如此低頭,如果再不盡快了結這件事,那就是在讓趙氏蒙羞啦!
劉宏遠適時地插上一句話:“趙族長不愧是英雄本色,你我兩家以後要多走動才是,免得這樣的誤會再次發生。景烈這孩子天生神武,不僅君上對他稱讚有加,太子也很是欣賞他,日後受君上和太子提攜,景烈必成我大梁國第一大將啊!”
趙申天心中一動,疑惑為何要提太子?他不是有城府的人,疑惑的表情迅速顯露在他的眉宇之間。這讓劉宏遠捕捉到了,他用手碰了碰他大哥的手臂,示意他作為族長表明一下態度。
“趙族長不要多心,太子是未來的國君,宏遠這麽說,也沒有什麽不妥。”趙申天現在明白了,他們這次登門的真正意圖,是拉攏也是警告,並不是他們口中所說的為道歉而來。自己剛才還敬佩他的敢做敢當,現在想來真是諷刺。趙申天努力讓自己麵無表情,不表露出任何情緒,但這樣卻顯得更加怪異。
劉族長還想要說些什麽,但劉宏遠阻止了他。適可而止,讓他們自己去思考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趙申天和趙申義送走劉族長兄弟二人後,趙申義不解地問:“縱使太子是未來的國君,也不足與君上相比,為何他們總是把太子和君上相提並論。”
趙申天歎息道:“以往曆代國君隻生一個王子,讓國人大為憂慮;現在一下子有了五個王子,卻又產生了新的問題。”
“有什麽問題?以往隻有一個王子,國人都怕王子在戰場上戰死無人繼承君位,不上戰場又怕無法駕馭諸將掌控朝局;現在有五個王子,有了多個選擇,於我大梁豈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正是因為人同此心,才讓太子的這個外祖父如此投鼠忌器,暗中為太子拉攏培植勢力。舉國上下都明白在國君繼承人選上有了多個選擇,而劉族長為了確保自己的外孫最終能夠繼承王位,才如此屈尊親自登門拉攏各個氏族為太子所用,徹底杜絕新王妃的兩個王子做大的可能。”
趙申義驚訝不已,他萬萬沒有想到王子眾多竟能引發這樣的事情,急忙問自己的大哥:“那咱們該怎麽做?”
“我趙氏一族,隻忠於大梁,忠於大梁國君。”
劉宏業兄弟二人從趙家出來。
“李家咱們也去走一趟吧!”劉宏遠建議到。
劉宏業不屑一顧,“李家隻有李文昊這一個子弟,還是那個文人李護的兒子,以後能有什麽出息,我看他們李家衰敗就在李文昊這一代啦,不足為慮!”
“可我覺得這個李文昊才是以後咱們最難對付的,再說把他們李氏一族拉到咱們陣營中也不是什麽壞事!”
“我看你也是看了幾冊書把腦子看壞了。”劉宏業不悅地看了自己這個弟弟一眼,轉身走了。
劉宏遠也希望自己看錯了,沒有再堅持拉攏李家。
第二天,有人告訴劉宏業看到趙景烈和李文昊兩人一塊進了王宮。
進王宮那必然是去見梁流玄,劉宏業思忖沒有想到趙氏和劉氏竟然在太子和梁流玄之間,選擇了支持梁流玄。
難道是太子的身體狀況讓他們覺得梁流玄有機會繼承王位,還是因為新王後的緣故?劉宏業越深思,眼神中的兇狠越強烈。
趙氏的“背叛”,讓劉宏業很是惱怒,自己親自登門,換來的卻是一場羞辱,這讓他對趙景烈動了殺機。
但劉宏遠製止了他,拉攏趙氏一族沒有成功,現在趙景烈出任何狀況,都會算在劉氏一族頭上;而且君上對趙景烈喜愛有加,現在動手,反而弄巧成拙,不如等待時機,而且殺人也不一定要自己動手。
劉宏業猶豫不定,有仇不僅必報,還要求快報的性情,讓他忍不了要等那麽長時間。
但接下來的一件事讓他徹底斷了對趙景烈下手的念頭。
躲藏在黑暗裏不願意見人的太子,聽到自己的外公正在為自己拉攏實力,這讓他慘白的臉上泛起了盛怒的紅暈。
太子梁流天惱怒地把自己手邊的茶杯摔在了地上,這一劇烈的行為讓他趴在病榻上咳嗽不止。
“難道我現在無能到要讓別人來靠陰謀詭計來幫我了嗎?”說完太子一把推開了要扶自己的奴仆。
身邊的那名老者,上前一步說道:“太子不要動怒,以你現在的身體不宜過於激動。劉族長這麽做也是為太子好,隻不過是他的方法稍欠妥當,而且說來,這還是太子你自己造成的。”
太子流天用手艱難地支撐著自己的身體,疑惑的問道:“我造成的?願先生教我。”
“太子你受此重傷太過突然,讓很多意欲追隨你的人一時不知所措,再加上太醫診斷後說不會有生命危險,但以後卻要一直忍受病魔的困擾,在他們眼裏你似乎是朝不保夕,再加上太子受傷後的所言所行,都讓他們更加不知道該怎麽辦,主將心浮,軍心不穩,他們亂了心神做出糊塗事也是在所難免。要想杜絕劉族長這樣的事,太子你就要先振作起來,要讓他們知道,你雖經此大難,卻一切還都在掌控之中,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心安,也有利於我大梁邊境穩定。”
太子一時默然,李望之所言,並非沒有道理。“先生大才,開我茅塞,流天謹受教。”
“劉族長那邊我去跟他談。”李望之心裏對劉族長很是生氣,太子在朝中的威望何須拉攏勢力,劉宏業如此做,隻會為太子樹敵,更會讓梁王生疑,失去對太子的信任,反倒是害了太子。
經過李望之的一番勸說,劉氏兄弟放棄了繼續為太子拉攏朝臣的行動,不僅僅是李望之說得有道理,還因為眼前的這個人是太子最信任也是最看重的謀士,他在太子麵前的一句頂自己一萬句,須得給幾分麵子,而且他這麽做,必然也是為太子好,即使是自己心裏不願意,劉族長還是接受了李望之的建議。
而且梁流玄隻有趙景烈李文昊輔助,也掀不起什麽浪。
但是正準備放棄對付梁流玄三人的時候,流玄他們自己卻出了事。
聽完劉宏遠將所有的事情前前後後講過之後,趙申天輕笑到:“這點小事劉族長何必親自過來,打發家老來說一聲就行啦!你我兩家同為大梁戰場上效力,都是烈火性情,來得快去得也快。既然事情已經過去了,那就是過去了,誰也不會為此而記仇的。”
“正是因為咱們兩家世代交好,出了這樣的事,我才特意登門道歉。小孩子犯了錯,我作為長輩卻斤斤計較,慚愧啊!”劉宏業適時地低下頭,顯得很是羞愧。
“劉族長要是再這樣,反倒顯得我趙氏一族小氣啦!”趙申天很為劉氏族長“敢做敢當”的英雄行徑折服,更何況殺人不過頭點地,劉族長如此低頭,如果再不盡快了結這件事,那就是在讓趙氏蒙羞啦!
劉宏遠適時地插上一句話:“趙族長不愧是英雄本色,你我兩家以後要多走動才是,免得這樣的誤會再次發生。景烈這孩子天生神武,不僅君上對他稱讚有加,太子也很是欣賞他,日後受君上和太子提攜,景烈必成我大梁國第一大將啊!”
趙申天心中一動,疑惑為何要提太子?他不是有城府的人,疑惑的表情迅速顯露在他的眉宇之間。這讓劉宏遠捕捉到了,他用手碰了碰他大哥的手臂,示意他作為族長表明一下態度。
“趙族長不要多心,太子是未來的國君,宏遠這麽說,也沒有什麽不妥。”趙申天現在明白了,他們這次登門的真正意圖,是拉攏也是警告,並不是他們口中所說的為道歉而來。自己剛才還敬佩他的敢做敢當,現在想來真是諷刺。趙申天努力讓自己麵無表情,不表露出任何情緒,但這樣卻顯得更加怪異。
劉族長還想要說些什麽,但劉宏遠阻止了他。適可而止,讓他們自己去思考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趙申天和趙申義送走劉族長兄弟二人後,趙申義不解地問:“縱使太子是未來的國君,也不足與君上相比,為何他們總是把太子和君上相提並論。”
趙申天歎息道:“以往曆代國君隻生一個王子,讓國人大為憂慮;現在一下子有了五個王子,卻又產生了新的問題。”
“有什麽問題?以往隻有一個王子,國人都怕王子在戰場上戰死無人繼承君位,不上戰場又怕無法駕馭諸將掌控朝局;現在有五個王子,有了多個選擇,於我大梁豈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正是因為人同此心,才讓太子的這個外祖父如此投鼠忌器,暗中為太子拉攏培植勢力。舉國上下都明白在國君繼承人選上有了多個選擇,而劉族長為了確保自己的外孫最終能夠繼承王位,才如此屈尊親自登門拉攏各個氏族為太子所用,徹底杜絕新王妃的兩個王子做大的可能。”
趙申義驚訝不已,他萬萬沒有想到王子眾多竟能引發這樣的事情,急忙問自己的大哥:“那咱們該怎麽做?”
“我趙氏一族,隻忠於大梁,忠於大梁國君。”
劉宏業兄弟二人從趙家出來。
“李家咱們也去走一趟吧!”劉宏遠建議到。
劉宏業不屑一顧,“李家隻有李文昊這一個子弟,還是那個文人李護的兒子,以後能有什麽出息,我看他們李家衰敗就在李文昊這一代啦,不足為慮!”
“可我覺得這個李文昊才是以後咱們最難對付的,再說把他們李氏一族拉到咱們陣營中也不是什麽壞事!”
“我看你也是看了幾冊書把腦子看壞了。”劉宏業不悅地看了自己這個弟弟一眼,轉身走了。
劉宏遠也希望自己看錯了,沒有再堅持拉攏李家。
第二天,有人告訴劉宏業看到趙景烈和李文昊兩人一塊進了王宮。
進王宮那必然是去見梁流玄,劉宏業思忖沒有想到趙氏和劉氏竟然在太子和梁流玄之間,選擇了支持梁流玄。
難道是太子的身體狀況讓他們覺得梁流玄有機會繼承王位,還是因為新王後的緣故?劉宏業越深思,眼神中的兇狠越強烈。
趙氏的“背叛”,讓劉宏業很是惱怒,自己親自登門,換來的卻是一場羞辱,這讓他對趙景烈動了殺機。
但劉宏遠製止了他,拉攏趙氏一族沒有成功,現在趙景烈出任何狀況,都會算在劉氏一族頭上;而且君上對趙景烈喜愛有加,現在動手,反而弄巧成拙,不如等待時機,而且殺人也不一定要自己動手。
劉宏業猶豫不定,有仇不僅必報,還要求快報的性情,讓他忍不了要等那麽長時間。
但接下來的一件事讓他徹底斷了對趙景烈下手的念頭。
躲藏在黑暗裏不願意見人的太子,聽到自己的外公正在為自己拉攏實力,這讓他慘白的臉上泛起了盛怒的紅暈。
太子梁流天惱怒地把自己手邊的茶杯摔在了地上,這一劇烈的行為讓他趴在病榻上咳嗽不止。
“難道我現在無能到要讓別人來靠陰謀詭計來幫我了嗎?”說完太子一把推開了要扶自己的奴仆。
身邊的那名老者,上前一步說道:“太子不要動怒,以你現在的身體不宜過於激動。劉族長這麽做也是為太子好,隻不過是他的方法稍欠妥當,而且說來,這還是太子你自己造成的。”
太子流天用手艱難地支撐著自己的身體,疑惑的問道:“我造成的?願先生教我。”
“太子你受此重傷太過突然,讓很多意欲追隨你的人一時不知所措,再加上太醫診斷後說不會有生命危險,但以後卻要一直忍受病魔的困擾,在他們眼裏你似乎是朝不保夕,再加上太子受傷後的所言所行,都讓他們更加不知道該怎麽辦,主將心浮,軍心不穩,他們亂了心神做出糊塗事也是在所難免。要想杜絕劉族長這樣的事,太子你就要先振作起來,要讓他們知道,你雖經此大難,卻一切還都在掌控之中,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心安,也有利於我大梁邊境穩定。”
太子一時默然,李望之所言,並非沒有道理。“先生大才,開我茅塞,流天謹受教。”
“劉族長那邊我去跟他談。”李望之心裏對劉族長很是生氣,太子在朝中的威望何須拉攏勢力,劉宏業如此做,隻會為太子樹敵,更會讓梁王生疑,失去對太子的信任,反倒是害了太子。
經過李望之的一番勸說,劉氏兄弟放棄了繼續為太子拉攏朝臣的行動,不僅僅是李望之說得有道理,還因為眼前的這個人是太子最信任也是最看重的謀士,他在太子麵前的一句頂自己一萬句,須得給幾分麵子,而且他這麽做,必然也是為太子好,即使是自己心裏不願意,劉族長還是接受了李望之的建議。
而且梁流玄隻有趙景烈李文昊輔助,也掀不起什麽浪。
但是正準備放棄對付梁流玄三人的時候,流玄他們自己卻出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