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上官飛雲麵露遲疑,高媛媛急忙解釋。
“將軍莫要擔心,公子所創馳門,與將軍所理解的門派有所不同,以妾身之理解,馳門更多像是個商賈組織。入公子馳門,不需拜師,亦無武功傳授,更不與其他江湖門派爭鬥,馳門上下,一心隻為生意,講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入公子馳門,將軍仍可保留師承,隻需遵照公子吩咐,盡力工作,而公子,絕不會要求門下弟子去做傷天害理之事。”
這番解釋和總結,使得吳馳不由得向高媛媛投以讚許的目光,並道:“知我者,媛媛也。”
無需改換師承,也就不存在背叛師門一說,上官飛雲的遲疑神色頓時一掃而空。
吳馳道:“媛媛說的很對,我馳門,確是一商賈組織,為的隻是能精誠團結,把生意做大做強,並保證與我吳馳共同創業的兄弟姐妹們不受他人欺辱。上官飛雲,你入了我馳門,之前所犯下的罪行雖不能一筆勾銷,但不管他吳王還是齊王,甚或大周柴榮,若想把你上官飛雲再如何如何,就必須征得我吳馳的同意。你明白這其中要害麽?”
上官飛雲當然明白。
這吳馳,雖說隻是社會地位最為低下的一名商人,但其背景卻是無比深厚。與大唐,他同吳王猶如兄弟,齊王雖勢大,但也得忌憚吳王三分,借吳王之力,吳馳完全可以掣肘齊王。
而吳王,則會忌憚吳馳與大周國的背景。他與齊王之間的爭鬥,勢必要借助與大周國修好的影響力,那麽,吳馳便是一個不可得罪之人。
而柴榮那邊,吳馳與之有八拜之交,俗話說,女人同衣服,兄弟如手足,若是吳馳肯鐵了心保全上官飛雲的性命,那麽柴榮斷然不會為此而跟吳馳翻臉。
即便三方均失去了理智,他們仍舊對吳馳有所顧忌,要知道,吳馳那一身駭人聽聞深不可測的武功,真若是把他給惹毛了,取了誰的性命均是易如反掌之事。若不然,神奇如那道長,不也是屢敗與吳馳之手麽!
“末將願加入馳門,受公子調遣!”
吳馳坦然一笑,來到上官飛雲的身邊,如此這般,耳語了一番。
上官飛雲頓時大驚失色,道:“公子,此等安排,且是為何?”
吳馳一臉壞笑,道:“沒別的,就是想給他們兩個找點別扭。”
上官飛雲一臉遲疑,道:“如此一來,那末將的叛國罪名……”
吳馳沒讓上官飛雲將話說完,便反問道:“吳王也好,齊王也罷,他們二人拿你上官飛雲當猴耍,難道你就不恨他們?”
上官飛雲遲疑道:“恨固然是恨,可是……”
吳馳道:“可是什麽?讓你去一趟南閩國,衝著吳王射上一箭,又不傷他,怎麽能跟叛國扯上關係呢?再有,你去射上吳王一箭,那吳王必然感激與你,到時,齊王強加與你的叛國之罪根本用不得你來分辨,那吳王自會為你證明清白!”
上官飛雲頓時暈掉,道:“這又是為何?”
一旁高媛媛道:“上官將軍,你且按公子吩咐去做,公子定然不會害你!”
賤女人!
上官飛雲空中噙著這仨字,卻不敢吐出口來,隻得心中哀歎,女人變心,真的比男人翻臉還要容易還要快。
不過,醋意並未使得上官飛雲失去理智,他隨即想到,如若吳馳有心害他,那麽隻需將他交於齊王,同時通報吳王便是,那麽,這誅滅九族之罪,便是他上官飛雲再多長三顆腦袋也難以逃脫的結局。
不明白吳馳的用意,隻能說明自己沒有吳馳那麽智慧。
“既入馳門,末將必然聽從公子調遣,隻是末將愚鈍,不明公子用意,不知公子能否指點迷津。”
世上沒有無緣故的原諒,更沒有無緣故的接納。
吳馳之所以能原諒並接納上官飛雲,高媛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男人嘛,在自己喜歡的女人的麵前,多少總是會有些虛榮心。
但,高媛媛所起到的作用絕非是決定性的。
單是因為虛榮心作祟,吳馳或許會放過上官飛雲,甚或裝作沒見過他並且食言與對柴榮的承諾,但絕非不會甘冒風險而將他收至自己門下。
之所以如此,關鍵點還是在於吳馳看中了上官飛雲在戰場上的作用。
郭威對天下是如何理解,吳馳並無太大把握,但對義兄柴榮,卻是頗為了解。一年活兩年,最多三年,隻要大周恢複了元氣,那麽柴榮勢必要征戰四方一統天下,屆時,這上官飛雲絕對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
然而,這員猛將對大唐對齊王又是那麽的愚忠,若是不能徹底打碎他內心中這道坎的話,即便促成了他歸順大周列入柴榮麾下,那麽他也無法在對陣大唐的時候能放下包袱勇猛作戰。
讓上官飛雲去一趟南閩前線,找個機會對著吳王李弘冀射上幾箭,其目的就是佐證一下吳王出征前那晚的預判,從而在吳齊兩王的爭鬥中再攪合一把。隻有把局麵搞得更亂,那上官飛雲對馳門的依賴才會增強,對大唐的愚忠才會消減薄弱。
“齊王堅持舉薦吳王領兵征討南閩,單從紙麵上分析,以南閩國實力,實難抵抗得了大唐雄兵,故而,對吳王來說,這是一次為大唐立功的機會。可是,反過來想,齊王會那麽傻嗎?會主動將這份功勞強加在吳王頭上麽?顯然不能啊!”
如今吳馳扯謊的水平真的是當世無二,開口時尚未想好,但說著說著,靈感便來了。
“齊王曾說過,此次對南閩用兵,你上官飛雲也是其中一個原因,什麽意思?那就是認定了你已叛逃到了南閩國。於是,吳王判斷,你上官飛雲很有可能受齊王之令,潛伏於南閩軍中,與兩軍混戰之時,趁機以你絕技偷襲吳王,從而為齊王清除掉繼承皇位的最大對手。如若成功,待齊王登基之後,自然會為你平反,至少也可以給你一個好的歸宿。”
“將軍莫要擔心,公子所創馳門,與將軍所理解的門派有所不同,以妾身之理解,馳門更多像是個商賈組織。入公子馳門,不需拜師,亦無武功傳授,更不與其他江湖門派爭鬥,馳門上下,一心隻為生意,講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入公子馳門,將軍仍可保留師承,隻需遵照公子吩咐,盡力工作,而公子,絕不會要求門下弟子去做傷天害理之事。”
這番解釋和總結,使得吳馳不由得向高媛媛投以讚許的目光,並道:“知我者,媛媛也。”
無需改換師承,也就不存在背叛師門一說,上官飛雲的遲疑神色頓時一掃而空。
吳馳道:“媛媛說的很對,我馳門,確是一商賈組織,為的隻是能精誠團結,把生意做大做強,並保證與我吳馳共同創業的兄弟姐妹們不受他人欺辱。上官飛雲,你入了我馳門,之前所犯下的罪行雖不能一筆勾銷,但不管他吳王還是齊王,甚或大周柴榮,若想把你上官飛雲再如何如何,就必須征得我吳馳的同意。你明白這其中要害麽?”
上官飛雲當然明白。
這吳馳,雖說隻是社會地位最為低下的一名商人,但其背景卻是無比深厚。與大唐,他同吳王猶如兄弟,齊王雖勢大,但也得忌憚吳王三分,借吳王之力,吳馳完全可以掣肘齊王。
而吳王,則會忌憚吳馳與大周國的背景。他與齊王之間的爭鬥,勢必要借助與大周國修好的影響力,那麽,吳馳便是一個不可得罪之人。
而柴榮那邊,吳馳與之有八拜之交,俗話說,女人同衣服,兄弟如手足,若是吳馳肯鐵了心保全上官飛雲的性命,那麽柴榮斷然不會為此而跟吳馳翻臉。
即便三方均失去了理智,他們仍舊對吳馳有所顧忌,要知道,吳馳那一身駭人聽聞深不可測的武功,真若是把他給惹毛了,取了誰的性命均是易如反掌之事。若不然,神奇如那道長,不也是屢敗與吳馳之手麽!
“末將願加入馳門,受公子調遣!”
吳馳坦然一笑,來到上官飛雲的身邊,如此這般,耳語了一番。
上官飛雲頓時大驚失色,道:“公子,此等安排,且是為何?”
吳馳一臉壞笑,道:“沒別的,就是想給他們兩個找點別扭。”
上官飛雲一臉遲疑,道:“如此一來,那末將的叛國罪名……”
吳馳沒讓上官飛雲將話說完,便反問道:“吳王也好,齊王也罷,他們二人拿你上官飛雲當猴耍,難道你就不恨他們?”
上官飛雲遲疑道:“恨固然是恨,可是……”
吳馳道:“可是什麽?讓你去一趟南閩國,衝著吳王射上一箭,又不傷他,怎麽能跟叛國扯上關係呢?再有,你去射上吳王一箭,那吳王必然感激與你,到時,齊王強加與你的叛國之罪根本用不得你來分辨,那吳王自會為你證明清白!”
上官飛雲頓時暈掉,道:“這又是為何?”
一旁高媛媛道:“上官將軍,你且按公子吩咐去做,公子定然不會害你!”
賤女人!
上官飛雲空中噙著這仨字,卻不敢吐出口來,隻得心中哀歎,女人變心,真的比男人翻臉還要容易還要快。
不過,醋意並未使得上官飛雲失去理智,他隨即想到,如若吳馳有心害他,那麽隻需將他交於齊王,同時通報吳王便是,那麽,這誅滅九族之罪,便是他上官飛雲再多長三顆腦袋也難以逃脫的結局。
不明白吳馳的用意,隻能說明自己沒有吳馳那麽智慧。
“既入馳門,末將必然聽從公子調遣,隻是末將愚鈍,不明公子用意,不知公子能否指點迷津。”
世上沒有無緣故的原諒,更沒有無緣故的接納。
吳馳之所以能原諒並接納上官飛雲,高媛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男人嘛,在自己喜歡的女人的麵前,多少總是會有些虛榮心。
但,高媛媛所起到的作用絕非是決定性的。
單是因為虛榮心作祟,吳馳或許會放過上官飛雲,甚或裝作沒見過他並且食言與對柴榮的承諾,但絕非不會甘冒風險而將他收至自己門下。
之所以如此,關鍵點還是在於吳馳看中了上官飛雲在戰場上的作用。
郭威對天下是如何理解,吳馳並無太大把握,但對義兄柴榮,卻是頗為了解。一年活兩年,最多三年,隻要大周恢複了元氣,那麽柴榮勢必要征戰四方一統天下,屆時,這上官飛雲絕對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
然而,這員猛將對大唐對齊王又是那麽的愚忠,若是不能徹底打碎他內心中這道坎的話,即便促成了他歸順大周列入柴榮麾下,那麽他也無法在對陣大唐的時候能放下包袱勇猛作戰。
讓上官飛雲去一趟南閩前線,找個機會對著吳王李弘冀射上幾箭,其目的就是佐證一下吳王出征前那晚的預判,從而在吳齊兩王的爭鬥中再攪合一把。隻有把局麵搞得更亂,那上官飛雲對馳門的依賴才會增強,對大唐的愚忠才會消減薄弱。
“齊王堅持舉薦吳王領兵征討南閩,單從紙麵上分析,以南閩國實力,實難抵抗得了大唐雄兵,故而,對吳王來說,這是一次為大唐立功的機會。可是,反過來想,齊王會那麽傻嗎?會主動將這份功勞強加在吳王頭上麽?顯然不能啊!”
如今吳馳扯謊的水平真的是當世無二,開口時尚未想好,但說著說著,靈感便來了。
“齊王曾說過,此次對南閩用兵,你上官飛雲也是其中一個原因,什麽意思?那就是認定了你已叛逃到了南閩國。於是,吳王判斷,你上官飛雲很有可能受齊王之令,潛伏於南閩軍中,與兩軍混戰之時,趁機以你絕技偷襲吳王,從而為齊王清除掉繼承皇位的最大對手。如若成功,待齊王登基之後,自然會為你平反,至少也可以給你一個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