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是侯益,高媛媛和楠兒聽了吳馳的話,不免都是一驚,不知道是因為何事惹得吳馳竟然要將石守信掃地出門。
唯有石守信,一臉平淡應道:“我知道了,我聽馳哥安排。”
吳馳接道:“好男兒終將要建功立業,你始終跟在我身邊,總不是個長遠之計,故而,此次北征我不打算帶趙匡義去了,讓他留在京城多些時間讀讀書。馳門子弟兵由你來帶,希望你能利用這次北征的機會打出個名堂來。”
盛世看文采,亂世重武功。
如今天下四分五裂,國與國之間根本不存在真正的修好,和平或許存在,但戰爭才是永恆的話題。
故而,任一國家的朝堂上,武將的地位總是大於文官。
吳馳放趙匡義不用,而將馳門子弟兵交到了石守信手上,這原本就是莫大的信任。並且,此次北征,有吳馳親自率領,獲勝將是必然,但凡參與,自然立功。
隻不過,功勞有大有小而已。
再深一步思考,功勞大小,那還不是吳馳一句話的事麽?
侯益反應最快,率先露出了羨慕的神色。
高媛媛知曉了這是吳馳有意在栽培石守信,石守信好了,那麽,她那個請如手足的貼身小婢女楠兒自然也跟著沾光。於是,不由的向吳馳投以感激的一眼。
至於楠兒,更不消多說,興奮之情溢於臉麵。自家男人雖然跟在吳掌門身邊已經夠牛逼的,但若是再能穿上一身將軍鎧甲,豈不是更加光彩照人。
唯獨石守信神情平淡,既看不出興奮也瞧不見失落,隻是微微點了下頭,迴道:“嗯,能跟在馳哥身邊那是再好不過了。”
石守信的這股子淡定從容還真不是裝出來的。
對他來說,不讓他再插手天上人家的事務並不是被貶,讓他帶領馳門子弟兵也不是提拔,這貨唯一在乎的就是能不能跟在吳馳身邊。
隻要能隨時見到他的馳哥,隻要每天都能伺候著他的馳哥,那麽,有多少錢有多高地位,都不重要。
這種心思,也隻有吳馳才真正懂得。
也正因如此,吳馳才有了要把石守信盡量往遠處推一推的念頭。
馳門,不能隻有他吳馳一人牛逼。
單一人,再怎麽牛逼也難有分身之術,將來馳門做大,人家隻需要玩上一手調虎離山,便可以盡情羞辱整個門派。
所以,能牛逼起來的馳門弟子自然是越多越好。
趙匡胤算是個牛逼貨,可這貨如今貼在了柴榮的屁股上,扯都扯不開。
吳馳不願跟柴榮相爭,故而也隻能放任趙匡胤。
另一個可培養的苗子是上官飛雲,他那把千斤強弓以及師傳絕技追雲箭足以名震江湖,再稍加培養,必然可成為能夠稱霸一方的宗師級人物。
但是,這貨的忠誠度卻不怎麽讓人放心。
李景遂嗝屁之後,失去了主子成了喪家之犬的上官飛雲確實對吳馳表現出了絕對的忠誠。不說別的,單說吳馳兩年不在而忽然召喚,那上官飛雲二話不說,立刻啟程,比吳馳預計的最快時日還早了兩日便趕到了潼關。
就這一點,便值得肯定。
不過,潼關一戰,上官飛雲立下大功之後,得到了柴榮的真正諒解,同時也使得這貨的心思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畢竟是行伍出身,整個心思還在領兵打仗上無法跳脫,故而,跟趙匡胤一樣,這貨也表現出了想貼柴榮屁股更緊一些的意願。
至於趙匡義,吳馳倒是另眼相看,這兄弟已然從莽撞少年成長為了莽撞青年。打仗不用說,他若是自稱大周第二猛將的話便無人敢稱第一,但是,打完了仗依舊猛的一逼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就像是三國時期的猛張飛,終究成不了大氣候。
因而,征服劉崇歸來之後,吳馳便將那趙匡義趕進了學堂,想以五書四經孔孟之道來改造一下趙匡義這廝的莽撞性格。
盤算來去,還是石守信最靠得住,而且,將來即便成名也不會膨脹。
次日,石守信大婚。
不單是馳門之天上人家,整個京城都因此而熱鬧起來。
接到馳門請柬的人家自然不消多說,誰不知道那馳門掌門人跟當今皇上的密切關係,這等拍馬溜須的機會怎肯輕易放過,連夜備下了厚禮,一大早便趕來恭賀。
尚有許多沒接到請柬但先一步得到了消息的大戶也不願放棄這個跟吳馳攀上關係的大好機會,匆匆忙忙從家裏挑了個尚能說得過去的禮物,親自送到天上人家來。
這對吳馳來說,應該算是一個小發一筆橫財的機會。
可是,吳馳卻一反常態。
“我兄弟大婚,各位看得起我,前來捧場,吳某深表感謝,但是,這禮品禮金卻萬萬不能收下。”
眾賓客無不愕然。
可是,吳馳態度如此堅定,對前來恭賀之人無論有無請帖,均是熱情接待,根本看不出絲毫嫌棄禮輕之意,故而,在愕然之後,也隻得順著吳馳的意思。
也是,前來恭賀的人們無一不是天上人家的熟客,有相當一部分還是天上人家的股東,往日裏賺這些人的錢財已經夠多了,今日接石守信大婚的機會,請他們喝頓酒,也算是一種感謝。
正熱鬧著,忽聽大門外傳來一聲拖著長音的高唿:“聖旨——到!”
偌大一個天上人家火鍋店,包括院落中,好幾百號人連忙跪下。
當著那麽多人的麵,吳馳也不能站著接旨,好歹也得給柴榮三分薄麵。於是,在心中暗罵一聲添亂後,勉強跪了下來。
“馳門掌門吳馳,並馳門眾弟子,為大周國立下大功無數,如今,副掌門石守信大婚,居然不稟報與朕,朕甚為氣惱。”
吳馳看到左臂上印記閃爍起來,心中氣道:“你丫氣惱個屁啊,不就是給石守信娶個媳婦嘛,值得你丫的如此大驚小怪麽?這下可好,還不知道要被節目組扣掉多少點的粉絲值哩!”
那奉官稍微一頓,繼續宣旨道:“此等行徑,必須嚴懲!”
唯有石守信,一臉平淡應道:“我知道了,我聽馳哥安排。”
吳馳接道:“好男兒終將要建功立業,你始終跟在我身邊,總不是個長遠之計,故而,此次北征我不打算帶趙匡義去了,讓他留在京城多些時間讀讀書。馳門子弟兵由你來帶,希望你能利用這次北征的機會打出個名堂來。”
盛世看文采,亂世重武功。
如今天下四分五裂,國與國之間根本不存在真正的修好,和平或許存在,但戰爭才是永恆的話題。
故而,任一國家的朝堂上,武將的地位總是大於文官。
吳馳放趙匡義不用,而將馳門子弟兵交到了石守信手上,這原本就是莫大的信任。並且,此次北征,有吳馳親自率領,獲勝將是必然,但凡參與,自然立功。
隻不過,功勞有大有小而已。
再深一步思考,功勞大小,那還不是吳馳一句話的事麽?
侯益反應最快,率先露出了羨慕的神色。
高媛媛知曉了這是吳馳有意在栽培石守信,石守信好了,那麽,她那個請如手足的貼身小婢女楠兒自然也跟著沾光。於是,不由的向吳馳投以感激的一眼。
至於楠兒,更不消多說,興奮之情溢於臉麵。自家男人雖然跟在吳掌門身邊已經夠牛逼的,但若是再能穿上一身將軍鎧甲,豈不是更加光彩照人。
唯獨石守信神情平淡,既看不出興奮也瞧不見失落,隻是微微點了下頭,迴道:“嗯,能跟在馳哥身邊那是再好不過了。”
石守信的這股子淡定從容還真不是裝出來的。
對他來說,不讓他再插手天上人家的事務並不是被貶,讓他帶領馳門子弟兵也不是提拔,這貨唯一在乎的就是能不能跟在吳馳身邊。
隻要能隨時見到他的馳哥,隻要每天都能伺候著他的馳哥,那麽,有多少錢有多高地位,都不重要。
這種心思,也隻有吳馳才真正懂得。
也正因如此,吳馳才有了要把石守信盡量往遠處推一推的念頭。
馳門,不能隻有他吳馳一人牛逼。
單一人,再怎麽牛逼也難有分身之術,將來馳門做大,人家隻需要玩上一手調虎離山,便可以盡情羞辱整個門派。
所以,能牛逼起來的馳門弟子自然是越多越好。
趙匡胤算是個牛逼貨,可這貨如今貼在了柴榮的屁股上,扯都扯不開。
吳馳不願跟柴榮相爭,故而也隻能放任趙匡胤。
另一個可培養的苗子是上官飛雲,他那把千斤強弓以及師傳絕技追雲箭足以名震江湖,再稍加培養,必然可成為能夠稱霸一方的宗師級人物。
但是,這貨的忠誠度卻不怎麽讓人放心。
李景遂嗝屁之後,失去了主子成了喪家之犬的上官飛雲確實對吳馳表現出了絕對的忠誠。不說別的,單說吳馳兩年不在而忽然召喚,那上官飛雲二話不說,立刻啟程,比吳馳預計的最快時日還早了兩日便趕到了潼關。
就這一點,便值得肯定。
不過,潼關一戰,上官飛雲立下大功之後,得到了柴榮的真正諒解,同時也使得這貨的心思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畢竟是行伍出身,整個心思還在領兵打仗上無法跳脫,故而,跟趙匡胤一樣,這貨也表現出了想貼柴榮屁股更緊一些的意願。
至於趙匡義,吳馳倒是另眼相看,這兄弟已然從莽撞少年成長為了莽撞青年。打仗不用說,他若是自稱大周第二猛將的話便無人敢稱第一,但是,打完了仗依舊猛的一逼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就像是三國時期的猛張飛,終究成不了大氣候。
因而,征服劉崇歸來之後,吳馳便將那趙匡義趕進了學堂,想以五書四經孔孟之道來改造一下趙匡義這廝的莽撞性格。
盤算來去,還是石守信最靠得住,而且,將來即便成名也不會膨脹。
次日,石守信大婚。
不單是馳門之天上人家,整個京城都因此而熱鬧起來。
接到馳門請柬的人家自然不消多說,誰不知道那馳門掌門人跟當今皇上的密切關係,這等拍馬溜須的機會怎肯輕易放過,連夜備下了厚禮,一大早便趕來恭賀。
尚有許多沒接到請柬但先一步得到了消息的大戶也不願放棄這個跟吳馳攀上關係的大好機會,匆匆忙忙從家裏挑了個尚能說得過去的禮物,親自送到天上人家來。
這對吳馳來說,應該算是一個小發一筆橫財的機會。
可是,吳馳卻一反常態。
“我兄弟大婚,各位看得起我,前來捧場,吳某深表感謝,但是,這禮品禮金卻萬萬不能收下。”
眾賓客無不愕然。
可是,吳馳態度如此堅定,對前來恭賀之人無論有無請帖,均是熱情接待,根本看不出絲毫嫌棄禮輕之意,故而,在愕然之後,也隻得順著吳馳的意思。
也是,前來恭賀的人們無一不是天上人家的熟客,有相當一部分還是天上人家的股東,往日裏賺這些人的錢財已經夠多了,今日接石守信大婚的機會,請他們喝頓酒,也算是一種感謝。
正熱鬧著,忽聽大門外傳來一聲拖著長音的高唿:“聖旨——到!”
偌大一個天上人家火鍋店,包括院落中,好幾百號人連忙跪下。
當著那麽多人的麵,吳馳也不能站著接旨,好歹也得給柴榮三分薄麵。於是,在心中暗罵一聲添亂後,勉強跪了下來。
“馳門掌門吳馳,並馳門眾弟子,為大周國立下大功無數,如今,副掌門石守信大婚,居然不稟報與朕,朕甚為氣惱。”
吳馳看到左臂上印記閃爍起來,心中氣道:“你丫氣惱個屁啊,不就是給石守信娶個媳婦嘛,值得你丫的如此大驚小怪麽?這下可好,還不知道要被節目組扣掉多少點的粉絲值哩!”
那奉官稍微一頓,繼續宣旨道:“此等行徑,必須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