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幫大臣跟吳馳沒有一毛錢的關係,吳馳自然感覺不到什麽叫心疼。可柴榮就不一樣了,朝堂大小事務,將來還得仰仗他們出力幹活,要是都累趴下了,那朝堂豈不要癱瘓下來。
“賢弟,暫且讓他們歇息一下,待賢弟功力恢複了,再來跪拜如何?”
皇上開了金口,這麵子不能不給,但就這麽饒了這幫玩意,吳馳又心有不甘。
“這樣吧,向敬州捐銀兩千兩者,可即刻起身歇息,直至我再次登高求雨。捐銀一千兩,再跪一個時辰。”
柴榮笑道:“這倒是個好主意。”
旨意發出,柴榮也不願多管結果如何,他一心想著的便是吳馳趕緊恢複了功力,再行求雨,以解救敬州百姓與水火之中。
吳馳倒好,下了高台,直接找了個僻靜地睡覺去了,還要冠冕堂皇宣稱自己是去打坐靜修。
春困的說法自古存在,吳馳這一合眼,便睡到了天色擦黑。
“鍾維,晚飯準備好了沒?趕緊的啊,吃完還要求雨呢!”
鍾維尚未應答,倒是聽到了張真人的聲音:“我當你還在京城,卻沒想到你跑來敬州了。吳馳,別玩了,趕緊把事辦完,我有話要對你說。”
吳馳道:“現在就說不行麽?”
張真人道:“哪有三言兩語那麽簡單啊!”
天庭的事遠比凡間重要,畢竟自己的家人還寄居人家天庭的籬下。因而,吳馳隻得答應了張真人的要求。
簡單填飽了肚子,吳馳同柴榮並肩再次登上求雨高台。
“說實話啊,其實求雨根本用不上你們各位,你們來敬州也好,不來敬州也罷,早到也好,遲到也罷,跪著也好,站著也罷,其實對我施法求雨是一點影響也沒有。之所以要如此折騰你們,隻因為你們這些朝堂重臣,在遇到如此天災之時,隻想到求雨,卻無人強調皇上提出的水利大計,就怕本尊為敬州百姓求來雨水後,你們仍舊得過且過。我且問你們,今日旱災,尚可求雨,若是遇到了澇災,又該如何呢?”
聽了吳馳這番話,柴榮的臉上也是感覺火辣辣。
先帝率天雄軍進京後不久,吳馳便向他提出來全國大修水利的建議,那時,確實因國庫空虛無力實施而拖延下來。他登基後,卻把吳馳的告誡扔到了一邊,甚至,趙匡胤運迴來了那麽多的贖金,他也沒想到趕緊上馬全國範圍內的水利工程。
好在,吳馳尚算給他留了麵子,更好在,有一眾大臣替他背鍋。
“護國大仙所言極是,諸位愛卿理應立即驚喜,待敬州災情緩和後,各位須將主要精力投入到水利修建中來,明白麽?”
眾大臣誰敢裝糊塗。
吳馳再次帶上了扳指,喝道:“雨來!”
天空重新布滿陰雲,不過,到沒有雷電交加,而是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
吳馳正納悶,這般下法,何時才能解除了敬州旱情?
便在這時,耳邊響起了張真人的聲音:“你有所不知啊,雨勢過大,土地吸水不及,旱災轉眼就會變成澇災,隻有這種小雨,才能慢慢滲到田地深處。猶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救旱災,可急不得。”
吳馳撇嘴道:“好事做到底啊,這場雨要是下的好,我吳馳算是欠你一個人情了!”
張真人的聲音再次傳來:“你這唿風喚雨的技能雖是本尊所不擅長,但本尊卻可以幫你把雨勢減緩了,範圍擴大了,嗬嗬,這人情,你可是欠定嘍。”
午後申時時分,吳馳曾唿來一陣暴雨,百姓們經驗老道,看了天,不單不喜,反倒有憂,原因便是張真人所解釋,雨勢過大,極易在短時間內由旱轉澇。
但天黑之後的這場雨,卻是令百姓們徹底興奮起來,若是能下上兩個時辰,那麽旱情必然得到緩解。
“皇上,雨來了,咱們也該迴去歇著了。”
柴榮怎肯?
此刻,他將為他打傘的太監丟到了一邊,冒著雨水跟眾大臣一道歡唿雀躍。
隨他去吧!
吳馳輕歎一聲,隻身閃去。
一處草廬中,張真人和吳馳相向而坐,廬外是簌簌雨聲,廬內,卻也不乏滴水之音。
一個天庭上如假包換的大神仙,另一個則是與凡間權傾一時富甲天下的第一大門派的掌門人,居然選了這麽個漏雨的草廬來談話說事?
是低調麽?
還是情調?
鬼才知道!
“我剛才跟你說的那些話,還請你認真考慮。我們不想多說玉帝和紫衣仙子的種種不是,但他們長期大權在握,早養成了這種做事風格和待人習慣,這種風格習慣已經形成了數千年,絕不會因為局勢變化二輕易轉變,更不會因為你吳馳一人而發生轉變。”
吳馳現出罕見的嚴肅神態,他站起身來,向張真人深深一揖,道:“多謝張真人坦誠相告,吳馳一定會認真考慮。隻是,這草廬雖然能遮住他們的視線,但仍舊不宜久留,吳馳就此告辭,替我向仙尊問好。”
吳馳轉瞬間不見了身影,張真人與草廬中愣了一小會,最後輕歎一聲,遁形而去。
那間草廬,也隨之消失在風雨之中。
淅淅瀝瀝的春雨果真下了一整夜,敬州百姓在鍾維的率領下立刻投入到了自救補種的勞作中,從京城趕來的那些個大臣也改變了思想,有部分尚且年青者甚至拿起了钁頭,和敬州百姓一道下了田地。
柴榮也不願閑著,拉著吳馳四處視察,百姓們多數識得他們的老刺史大人現今的大周國皇上,又知道皇上身邊的那位便是為敬州百姓求得了這場比金子還要珍貴的雨水的護國大仙,因而,這二人所到之處,百姓們無不是感激涕零,個個立刻放下手中物什,就地跪拜。
“老柴,這樣不妥吧,耽誤百姓們的勞作呢!”
柴榮向百姓們揮手示意,同時迴答道:“耽誤確實是有些耽誤,但相對於凝聚國家臣民,提升百姓士氣,耽誤的這點時間卻也是值得。”
“賢弟,暫且讓他們歇息一下,待賢弟功力恢複了,再來跪拜如何?”
皇上開了金口,這麵子不能不給,但就這麽饒了這幫玩意,吳馳又心有不甘。
“這樣吧,向敬州捐銀兩千兩者,可即刻起身歇息,直至我再次登高求雨。捐銀一千兩,再跪一個時辰。”
柴榮笑道:“這倒是個好主意。”
旨意發出,柴榮也不願多管結果如何,他一心想著的便是吳馳趕緊恢複了功力,再行求雨,以解救敬州百姓與水火之中。
吳馳倒好,下了高台,直接找了個僻靜地睡覺去了,還要冠冕堂皇宣稱自己是去打坐靜修。
春困的說法自古存在,吳馳這一合眼,便睡到了天色擦黑。
“鍾維,晚飯準備好了沒?趕緊的啊,吃完還要求雨呢!”
鍾維尚未應答,倒是聽到了張真人的聲音:“我當你還在京城,卻沒想到你跑來敬州了。吳馳,別玩了,趕緊把事辦完,我有話要對你說。”
吳馳道:“現在就說不行麽?”
張真人道:“哪有三言兩語那麽簡單啊!”
天庭的事遠比凡間重要,畢竟自己的家人還寄居人家天庭的籬下。因而,吳馳隻得答應了張真人的要求。
簡單填飽了肚子,吳馳同柴榮並肩再次登上求雨高台。
“說實話啊,其實求雨根本用不上你們各位,你們來敬州也好,不來敬州也罷,早到也好,遲到也罷,跪著也好,站著也罷,其實對我施法求雨是一點影響也沒有。之所以要如此折騰你們,隻因為你們這些朝堂重臣,在遇到如此天災之時,隻想到求雨,卻無人強調皇上提出的水利大計,就怕本尊為敬州百姓求來雨水後,你們仍舊得過且過。我且問你們,今日旱災,尚可求雨,若是遇到了澇災,又該如何呢?”
聽了吳馳這番話,柴榮的臉上也是感覺火辣辣。
先帝率天雄軍進京後不久,吳馳便向他提出來全國大修水利的建議,那時,確實因國庫空虛無力實施而拖延下來。他登基後,卻把吳馳的告誡扔到了一邊,甚至,趙匡胤運迴來了那麽多的贖金,他也沒想到趕緊上馬全國範圍內的水利工程。
好在,吳馳尚算給他留了麵子,更好在,有一眾大臣替他背鍋。
“護國大仙所言極是,諸位愛卿理應立即驚喜,待敬州災情緩和後,各位須將主要精力投入到水利修建中來,明白麽?”
眾大臣誰敢裝糊塗。
吳馳再次帶上了扳指,喝道:“雨來!”
天空重新布滿陰雲,不過,到沒有雷電交加,而是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
吳馳正納悶,這般下法,何時才能解除了敬州旱情?
便在這時,耳邊響起了張真人的聲音:“你有所不知啊,雨勢過大,土地吸水不及,旱災轉眼就會變成澇災,隻有這種小雨,才能慢慢滲到田地深處。猶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救旱災,可急不得。”
吳馳撇嘴道:“好事做到底啊,這場雨要是下的好,我吳馳算是欠你一個人情了!”
張真人的聲音再次傳來:“你這唿風喚雨的技能雖是本尊所不擅長,但本尊卻可以幫你把雨勢減緩了,範圍擴大了,嗬嗬,這人情,你可是欠定嘍。”
午後申時時分,吳馳曾唿來一陣暴雨,百姓們經驗老道,看了天,不單不喜,反倒有憂,原因便是張真人所解釋,雨勢過大,極易在短時間內由旱轉澇。
但天黑之後的這場雨,卻是令百姓們徹底興奮起來,若是能下上兩個時辰,那麽旱情必然得到緩解。
“皇上,雨來了,咱們也該迴去歇著了。”
柴榮怎肯?
此刻,他將為他打傘的太監丟到了一邊,冒著雨水跟眾大臣一道歡唿雀躍。
隨他去吧!
吳馳輕歎一聲,隻身閃去。
一處草廬中,張真人和吳馳相向而坐,廬外是簌簌雨聲,廬內,卻也不乏滴水之音。
一個天庭上如假包換的大神仙,另一個則是與凡間權傾一時富甲天下的第一大門派的掌門人,居然選了這麽個漏雨的草廬來談話說事?
是低調麽?
還是情調?
鬼才知道!
“我剛才跟你說的那些話,還請你認真考慮。我們不想多說玉帝和紫衣仙子的種種不是,但他們長期大權在握,早養成了這種做事風格和待人習慣,這種風格習慣已經形成了數千年,絕不會因為局勢變化二輕易轉變,更不會因為你吳馳一人而發生轉變。”
吳馳現出罕見的嚴肅神態,他站起身來,向張真人深深一揖,道:“多謝張真人坦誠相告,吳馳一定會認真考慮。隻是,這草廬雖然能遮住他們的視線,但仍舊不宜久留,吳馳就此告辭,替我向仙尊問好。”
吳馳轉瞬間不見了身影,張真人與草廬中愣了一小會,最後輕歎一聲,遁形而去。
那間草廬,也隨之消失在風雨之中。
淅淅瀝瀝的春雨果真下了一整夜,敬州百姓在鍾維的率領下立刻投入到了自救補種的勞作中,從京城趕來的那些個大臣也改變了思想,有部分尚且年青者甚至拿起了钁頭,和敬州百姓一道下了田地。
柴榮也不願閑著,拉著吳馳四處視察,百姓們多數識得他們的老刺史大人現今的大周國皇上,又知道皇上身邊的那位便是為敬州百姓求得了這場比金子還要珍貴的雨水的護國大仙,因而,這二人所到之處,百姓們無不是感激涕零,個個立刻放下手中物什,就地跪拜。
“老柴,這樣不妥吧,耽誤百姓們的勞作呢!”
柴榮向百姓們揮手示意,同時迴答道:“耽誤確實是有些耽誤,但相對於凝聚國家臣民,提升百姓士氣,耽誤的這點時間卻也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