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宮的陵寢已經差不多快竣工了。赫連赤丹忙碌了大半年,如今才稍稍有些放鬆,前幾天他剛接到三哥哲木朗的口信,不想隻隔了兩日,母親花刺子便已經到了雁蒙。赫連赤丹素來侍母至孝,數月未見母親,不免略有些激動,便早早去了峽穀口迎候。
昔日葉赫城破,赫連勃勃身死,後妃及諸子亦死傷大半。赫連勃勃諸妃之中,尚存人世的,便隻剩下了赫連赤丹的生母花刺子一人。她原是赫連勃勃原配大妃烏拉刺雲珠的陪嫁侍女,後來因為生下七子赤丹,才母憑子貴,脫了奴籍,成了貴人,如今年近半百,風韻猶存,眉宇間依稀可見年輕時的秀麗。
花刺子下了馬車便遣開了眾人,隻攜了兒子的手,在山間的小路上徐行。她側著頭慈愛地看著兒子,道:“王罕體恤我這老人家,知道我掛念我兒,所以準許我過來看你。二來,也是讓我祭拜一下可汗的亡靈。”說話間,她的臉上露出些許哀容,“可憐可汗的靈柩如今才能真正入土,但願蒼天垂憐我們赫連氏,保佑渤海國祚得以延綿。”
赫連赤丹扶著母親慢慢走著,安慰道:“如今我們修築好了父王的陵寢,這雁蒙山也已經被咱們奪了迴來,渤海的龍脈得以留存,赫連氏必能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花刺子卻是歎了一口氣,道:“額娘隻是擔心禍起蕭牆之內啊。如今渤海諸部分崩離析,東屯與西屯勢同水火,怕是必有一戰。”她握住兒子的手,“額娘身在雁支山,心中掛念的卻是你。赤丹,額娘唯求吾兒平安。”
赫連赤丹失笑道:“額娘莫要多慮。這些年大大小小的仗打下來,孩兒不是平安無事麽?”
花刺子欲言又止,隻是憂心忡忡地看著兒子,複而,又沉吟道:“你二哥的來信你可看了麽?他過些日子會來雁蒙山看你們父王陵寢修築的近況,此外,便是要見見老九浮舟。”
赫連赤丹點了點:“三哥的信我已經看到了。”
花刺子的神情卻有些落寞,低低道:“額娘這些年來,心中一直有所愧疚,尤其是對你九弟……”她歎息道,“幸而,他竟還活著,額娘也稍稍安心了一些。”
赫連赤丹皺眉道:“額娘,這本也不是你的錯。”他突然跪了下來,抬頭看著花刺子,“請額娘安心。若說起愧疚,愧疚的應該是兒子才是,是兒子那時候頑皮,看到了不該看到的東西,卻叫額娘為了孩兒擔驚受怕,如今還要心中負罪。”他深深叩首,“請額娘收起這份愧怍,上天若要降罪,也是降兒一身。”
花刺子連忙將兒子扶起,責怪道:“你這是說甚麽混話呢?你明知道額娘擔心你,還說這樣不吉利的話,真正是討打。”
赫連赤丹隻是垂頭不語,花刺子又道:“明日裏帶我去見見浮舟吧。”她微微地笑了起來,“說起來,我也曾算是他的額吉。”
******
將母親安頓好,赫連赤丹又在營中忙碌了一陣,一直到掌燈時分才迴到自己的寢帳。他又將赫連哲木朗的信函細細看了幾遍,心中卻不由深深地憂慮起來。
他自小跟著哲木朗學習騎射,對這位三哥的秉性最清楚不過。渤海郡國覆滅之時,他還不滿十歲,若不是三哥哲木朗單槍匹馬衝進汪洋火海將他救起,自已隻怕早已經成了葉赫城中的一副焦骨。從那時起,他便已經下定了決心,此生永遠追隨三哥,出生入死,決不背棄。所以,就算是三哥和二哥翻臉,他也是堅定地站在哲木朗的身邊。
赫連哲木朗的無情和冷血,是赫連赤丹領教過的。從小到大,赫連赤丹從來沒有拂逆過這個三哥,除了赫連娜布拉敏出嫁的那夜,他獨自偷偷去了東屯,本是想帶著拉敏遠走高飛,卻反而差點被赫連博格生擒。那一迴,赫連哲木朗大發雷霆,親自抽了他三十皮鞭,幾乎將他打死在校場。赫連赤丹足足在床上躺了月餘,才勉強能夠起身。
想到拉敏明豔的容顏,赫連赤丹隻覺得胸口一陣悶痛。他最初並不明白赫連博格為什麽要將拉敏嫁去江南,直到後來從三哥那裏得知,江南歸雁莊的少莊主沈碧秋竟然是失散多年的八弟沉舟,這才恍然大悟。就如母親白天所憂心的,東屯和西屯之間,勢必會有一場殊死之戰。而八弟沉舟,便是三哥哲木朗和赫連博格之間博弈的對象。
燭火有些黯淡,赫連赤丹起身剪去了一段燭芯,心思卻如同搖曳的火苗一般飄忽不定。三哥囑咐他一定要留下九弟浮舟時,他已經明白了哲木朗的意思,定是要以九弟為質,逼老八就範。念及此處,赫連赤丹的手微微一抖,燭火竟熄滅了,房內瞬間暗了下來。赫連赤丹也不添燈,隻是靜靜地坐在夜色裏,腦海中不斷浮現的卻是很多年前的那一幕。
往事曆曆,如在眼前,一切仿佛就發生在昨日。黑暗之中,他似乎看見浮舟幼小的身軀掙紮著被人推進冰冷刺骨的庫倫河中,幼童淒厲的哭喊聲久久迴蕩在冰天雪地裏,尚且年幼的他幾乎嚇呆了,更讓他驚悚的是,那兩個兇手,竟然就是烏拉大妃身邊的近侍。
九弟!九弟!
那時候,他單純地隻想衝出去將年幼的弟弟從冰窟中撈起來,然而剛邁開步,就被母親花刺子死死抱住,動彈不得。
『額娘……』他剛剛想說,自己分明看見有人要害九弟,母親卻緊緊捂住他的嘴,臉色更是慘白無比。母親拚命地朝他搖著頭,抱著他顫抖著躲在茂密的灌木叢中。他一動也不敢動,瞪大了眼睛看著河邊那兩個內官提著刀在附近逡巡著,他們應該是聽到了剛才的動靜,所以在找目擊者,想殺人滅口。
年幼的他似乎感覺到刀鋒掠過自己的臉頰,心中一個聲音在問:是要被發現了嗎?就在千鈞一發之際,那兩個內官突然轉身匆匆離去。等腳步聲漸漸遠去,母親終於放開了他,然而整個人卻癱軟在地上,仿佛被抽去了靈魂一般。他急了,上去握住母親的手,小聲喚道:『額娘……』
母親撫摸著他的頭,壓低了聲音說道:『赤丹,記住,你什麽都沒有看見……記住……否則額娘和你都活不了啦……』
他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隨即,卻聽到了撕心裂肺的哭喊之聲。他轉過身,透過重重的樹蔭,看見八弟和九弟的母親——那個氣質如蘭卻總是神情憂鬱的中原女子,正伏在河岸邊痛哭不已,八弟沉舟則是一臉懵懂地站在她的身邊。那悲憤的哀鳴盤旋在空寂的草原上,叫人聽了肝腸寸斷,女子手中緊握著九弟小小的鞋子,一聲一聲地在那裏唿喚著:『浮舟!浮舟!我的浮舟!你在哪裏啊!浮舟!』
但是赫連赤丹知道,九弟已經沉入了冰河之中,隻怕早變成了一具冰冷的屍體。他看見女子痛不欲生,搖搖晃晃地站起身來,似乎也要縱身躍入湍流的河水中去。但是,八弟嚎啕大哭了起來,一雙小手死死拽著女人的衣服,口中隻是哭喊著叫道:『娘!娘!你不要沉舟了嗎?娘!』
八弟的哭聲是如此的可憐,仿佛是一支支的利箭刺穿了他的心,然而他不能動,也不能說,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感到自己的背脊上有些溫熱的濕意,他轉過來,卻見母親捂著嘴,亦是淚如雨下。母親朝他搖了搖頭,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那時候他年歲尚小,但已經知道,九弟的死因隻能是一個永遠的秘密,至死也不能說出來了。
******
何晏之睡眼惺忪地睜開眼,便看到一個衣著華麗慈眉善目的中年美婦人端然坐在自己床榻前,正笑吟吟地看著自己。何晏之細看這個婦人的穿戴裝束,從頭到腳無不是珠環翠繞,想來並非尋常之人,便起身作揖道:“不知這位夫人如何稱唿?”他怔怔地看著婦人,“夫人怎如此眼熟?我好似在哪裏見過你。”
何晏之的話似乎讓這婦人非常高興。她微微笑了笑,緩聲道:“九王子還記得我嗎?我叫花刺子,是你七哥赤丹的額娘。我年輕時曾經服侍過你阿瑪的嫡福晉烏拉大妃,後來你母親楊美人從大清和親到了渤海,最初兩年,烏拉大妃便是命我照顧楊美人的起居。”她說的都是漢語,但是語速極緩,聲調也有些僵硬,她有些抱歉地笑了笑,“九王子,我的漢語說得不好,你可聽得清麽?”
何晏之點了點頭,腦袋中卻是混沌一片,一些記憶正唿之欲出,許許多多模糊的人影在腦海中盤旋著,透過重重疊疊的人群,他看到的,卻分明是沈碧秋哀傷的眼神,他站在那裏默默地看著自己,仿佛在說:
『浮舟,你都忘了嗎?我忘了母親大人的血海深仇了嗎?』
見何晏之隻是呆呆地看著自己,花刺子又笑了笑,道:“說起來,我的漢語都是你母親教我的。可惜我天資不夠聰慧,一直都學得不好。”她握住何晏之的手,細細打量著眼前的青年,似乎是想從何晏之的臉上找出楊青青的影子,“九王子的樣貌還是更像可汗多些,這眉毛,這眼睛,活脫脫是你阿瑪的翻版呢。不過□□和你母親很像,都是文質彬彬的美人。”
何晏之訥訥地開口道:“我母親……她是怎樣的人?”他的神情有些悵惘,“小時候的事……我都忘記了。連母親的樣子都已經記不起來了……”
花刺子道:“你的母親,是個很好很好的人。”她溫柔地笑著,“她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那樣堅強,那樣善良……”何晏之感覺到婦人握住自己的那隻手微微有些發緊,隻聽她繼續說道,“她遭受了那樣多的苦難,那樣多的折磨,依然能夠雲淡風輕地活著……她的意誌比男人更加堅定……難怪你阿瑪始終鍾情於她。”
何晏之瞪大了眼睛,有些難以置信:“你是說我父親他……”
花刺子歎了口氣:“也許沒有人會相信,但是我一直堅信自己的直覺。可汗他這一生都深愛著你的母親,可惜你母親的身份尷尬,她是大清的公主,又是大清曾經的儲君,可汗他也有許多的不得已啊。”她看著何晏之,眸光中有著些許的探究,“所以,烏拉大妃才會如此地憎恨你母親,把她視作眼中釘。”
何晏之的身體下意識地顫抖了一下,他有些詫異,自己為何聽到烏拉大妃的名字,內心便會滋生出一種莫名的厭惡,仿佛那裏隱藏著生命中最深的恐懼,至於曾經發生過什麽,他卻想不起來了。
花刺子的聲音中有了幾分試探的意味:“九王子,你怎麽了?”她依舊是笑容可掬,“可是想起了兒時的事麽?”
何晏之的額頭上沁出了些許冷汗,疲憊地笑了笑:“說來慚愧,一迴想起來,便覺得精疲力竭。”
花刺子笑道:“九王子離開渤海的時候,年歲實在是太小了,記不得那時的事也是常理。”她娓娓而道,“可是對我而言,一切仿佛就發生在眼前呢。九王子小的時候經常同赤丹一起玩耍,午睡時就睡同一張炕上,醒來時便要喝我煮的馬奶茶,你那個時候還喜歡纏著我講故事,讓我唱雁支山的歌。你那會子呀,說話還不利落,隻是‘雁支’、‘雁支’地唱著,實在是可愛得很呢。”她又笑了起來,眼角的皺紋都舒展了開來,“九王子同八王子長得一模一樣,別人都分不清誰是哥哥,誰是弟弟,但是我呀,一眼就能看出來。因為九王子要比哥哥活潑得多,又愛笑,八王子呢,最怕羞了,常常躲在母親身後,一問他話呀,他就臉紅,像個小姑娘一樣。”
何晏之神情呆呆的,喃喃道:“我隻記得我那個時候到處流浪,別人問我家在哪裏,父母是誰,我都答不上來,隻會說‘雁支’這個詞……他們便以為我的名字叫‘雁支’,原來……竟是如此……”他目不轉睛地看著花刺子,卻想起很多年前在漢江口,何班主皺著眉頭打量著自己,然後說道:
『這孩子相貌倒是極好的,聽嗓子將來也是一塊唱戲的好料子。既然你的名字叫作‘晏之’,和我班裏這些孩子們的名字略有些相似,想必也是同我有緣分。這樣吧,你隨我姓何,從今往後便叫何晏之,將來能成為名角兒,也不辜負我救你的性命。』
花刺子溫言道:“難得你還記得雁支山。過些日子,待你的傷好些了,隨赤丹一同迴西屯,老身陪九王子一同去雁支山,就同小時候一樣。”
何晏之覺得眼前有些朦朧,抬起一抹,卻原來已是淚盈於眶。眼前的婦人,讓他有一種母親的錯覺,那是他多少年來未曾體會過的溫情,他哽咽著,口中卻吐出一個詞來:“額吉……”
花刺子霎時驚喜不已:“九王子,你是在叫我‘額吉’嗎?”
何晏之搖了搖頭:“我脫口便喊了出來,額吉,似乎是太熟悉了……但是我卻不知道額吉是什麽……”
花刺子卻激動地擁住了他,低聲道:“在渤海,額吉的意思就是‘乳母’、‘義母’,九王子你小的時候確實喊我‘額吉’。”她輕輕拍著何晏之的後背,哽咽道,“九王子,好孩子,你受苦了。”
昔日葉赫城破,赫連勃勃身死,後妃及諸子亦死傷大半。赫連勃勃諸妃之中,尚存人世的,便隻剩下了赫連赤丹的生母花刺子一人。她原是赫連勃勃原配大妃烏拉刺雲珠的陪嫁侍女,後來因為生下七子赤丹,才母憑子貴,脫了奴籍,成了貴人,如今年近半百,風韻猶存,眉宇間依稀可見年輕時的秀麗。
花刺子下了馬車便遣開了眾人,隻攜了兒子的手,在山間的小路上徐行。她側著頭慈愛地看著兒子,道:“王罕體恤我這老人家,知道我掛念我兒,所以準許我過來看你。二來,也是讓我祭拜一下可汗的亡靈。”說話間,她的臉上露出些許哀容,“可憐可汗的靈柩如今才能真正入土,但願蒼天垂憐我們赫連氏,保佑渤海國祚得以延綿。”
赫連赤丹扶著母親慢慢走著,安慰道:“如今我們修築好了父王的陵寢,這雁蒙山也已經被咱們奪了迴來,渤海的龍脈得以留存,赫連氏必能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花刺子卻是歎了一口氣,道:“額娘隻是擔心禍起蕭牆之內啊。如今渤海諸部分崩離析,東屯與西屯勢同水火,怕是必有一戰。”她握住兒子的手,“額娘身在雁支山,心中掛念的卻是你。赤丹,額娘唯求吾兒平安。”
赫連赤丹失笑道:“額娘莫要多慮。這些年大大小小的仗打下來,孩兒不是平安無事麽?”
花刺子欲言又止,隻是憂心忡忡地看著兒子,複而,又沉吟道:“你二哥的來信你可看了麽?他過些日子會來雁蒙山看你們父王陵寢修築的近況,此外,便是要見見老九浮舟。”
赫連赤丹點了點:“三哥的信我已經看到了。”
花刺子的神情卻有些落寞,低低道:“額娘這些年來,心中一直有所愧疚,尤其是對你九弟……”她歎息道,“幸而,他竟還活著,額娘也稍稍安心了一些。”
赫連赤丹皺眉道:“額娘,這本也不是你的錯。”他突然跪了下來,抬頭看著花刺子,“請額娘安心。若說起愧疚,愧疚的應該是兒子才是,是兒子那時候頑皮,看到了不該看到的東西,卻叫額娘為了孩兒擔驚受怕,如今還要心中負罪。”他深深叩首,“請額娘收起這份愧怍,上天若要降罪,也是降兒一身。”
花刺子連忙將兒子扶起,責怪道:“你這是說甚麽混話呢?你明知道額娘擔心你,還說這樣不吉利的話,真正是討打。”
赫連赤丹隻是垂頭不語,花刺子又道:“明日裏帶我去見見浮舟吧。”她微微地笑了起來,“說起來,我也曾算是他的額吉。”
******
將母親安頓好,赫連赤丹又在營中忙碌了一陣,一直到掌燈時分才迴到自己的寢帳。他又將赫連哲木朗的信函細細看了幾遍,心中卻不由深深地憂慮起來。
他自小跟著哲木朗學習騎射,對這位三哥的秉性最清楚不過。渤海郡國覆滅之時,他還不滿十歲,若不是三哥哲木朗單槍匹馬衝進汪洋火海將他救起,自已隻怕早已經成了葉赫城中的一副焦骨。從那時起,他便已經下定了決心,此生永遠追隨三哥,出生入死,決不背棄。所以,就算是三哥和二哥翻臉,他也是堅定地站在哲木朗的身邊。
赫連哲木朗的無情和冷血,是赫連赤丹領教過的。從小到大,赫連赤丹從來沒有拂逆過這個三哥,除了赫連娜布拉敏出嫁的那夜,他獨自偷偷去了東屯,本是想帶著拉敏遠走高飛,卻反而差點被赫連博格生擒。那一迴,赫連哲木朗大發雷霆,親自抽了他三十皮鞭,幾乎將他打死在校場。赫連赤丹足足在床上躺了月餘,才勉強能夠起身。
想到拉敏明豔的容顏,赫連赤丹隻覺得胸口一陣悶痛。他最初並不明白赫連博格為什麽要將拉敏嫁去江南,直到後來從三哥那裏得知,江南歸雁莊的少莊主沈碧秋竟然是失散多年的八弟沉舟,這才恍然大悟。就如母親白天所憂心的,東屯和西屯之間,勢必會有一場殊死之戰。而八弟沉舟,便是三哥哲木朗和赫連博格之間博弈的對象。
燭火有些黯淡,赫連赤丹起身剪去了一段燭芯,心思卻如同搖曳的火苗一般飄忽不定。三哥囑咐他一定要留下九弟浮舟時,他已經明白了哲木朗的意思,定是要以九弟為質,逼老八就範。念及此處,赫連赤丹的手微微一抖,燭火竟熄滅了,房內瞬間暗了下來。赫連赤丹也不添燈,隻是靜靜地坐在夜色裏,腦海中不斷浮現的卻是很多年前的那一幕。
往事曆曆,如在眼前,一切仿佛就發生在昨日。黑暗之中,他似乎看見浮舟幼小的身軀掙紮著被人推進冰冷刺骨的庫倫河中,幼童淒厲的哭喊聲久久迴蕩在冰天雪地裏,尚且年幼的他幾乎嚇呆了,更讓他驚悚的是,那兩個兇手,竟然就是烏拉大妃身邊的近侍。
九弟!九弟!
那時候,他單純地隻想衝出去將年幼的弟弟從冰窟中撈起來,然而剛邁開步,就被母親花刺子死死抱住,動彈不得。
『額娘……』他剛剛想說,自己分明看見有人要害九弟,母親卻緊緊捂住他的嘴,臉色更是慘白無比。母親拚命地朝他搖著頭,抱著他顫抖著躲在茂密的灌木叢中。他一動也不敢動,瞪大了眼睛看著河邊那兩個內官提著刀在附近逡巡著,他們應該是聽到了剛才的動靜,所以在找目擊者,想殺人滅口。
年幼的他似乎感覺到刀鋒掠過自己的臉頰,心中一個聲音在問:是要被發現了嗎?就在千鈞一發之際,那兩個內官突然轉身匆匆離去。等腳步聲漸漸遠去,母親終於放開了他,然而整個人卻癱軟在地上,仿佛被抽去了靈魂一般。他急了,上去握住母親的手,小聲喚道:『額娘……』
母親撫摸著他的頭,壓低了聲音說道:『赤丹,記住,你什麽都沒有看見……記住……否則額娘和你都活不了啦……』
他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隨即,卻聽到了撕心裂肺的哭喊之聲。他轉過身,透過重重的樹蔭,看見八弟和九弟的母親——那個氣質如蘭卻總是神情憂鬱的中原女子,正伏在河岸邊痛哭不已,八弟沉舟則是一臉懵懂地站在她的身邊。那悲憤的哀鳴盤旋在空寂的草原上,叫人聽了肝腸寸斷,女子手中緊握著九弟小小的鞋子,一聲一聲地在那裏唿喚著:『浮舟!浮舟!我的浮舟!你在哪裏啊!浮舟!』
但是赫連赤丹知道,九弟已經沉入了冰河之中,隻怕早變成了一具冰冷的屍體。他看見女子痛不欲生,搖搖晃晃地站起身來,似乎也要縱身躍入湍流的河水中去。但是,八弟嚎啕大哭了起來,一雙小手死死拽著女人的衣服,口中隻是哭喊著叫道:『娘!娘!你不要沉舟了嗎?娘!』
八弟的哭聲是如此的可憐,仿佛是一支支的利箭刺穿了他的心,然而他不能動,也不能說,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感到自己的背脊上有些溫熱的濕意,他轉過來,卻見母親捂著嘴,亦是淚如雨下。母親朝他搖了搖頭,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那時候他年歲尚小,但已經知道,九弟的死因隻能是一個永遠的秘密,至死也不能說出來了。
******
何晏之睡眼惺忪地睜開眼,便看到一個衣著華麗慈眉善目的中年美婦人端然坐在自己床榻前,正笑吟吟地看著自己。何晏之細看這個婦人的穿戴裝束,從頭到腳無不是珠環翠繞,想來並非尋常之人,便起身作揖道:“不知這位夫人如何稱唿?”他怔怔地看著婦人,“夫人怎如此眼熟?我好似在哪裏見過你。”
何晏之的話似乎讓這婦人非常高興。她微微笑了笑,緩聲道:“九王子還記得我嗎?我叫花刺子,是你七哥赤丹的額娘。我年輕時曾經服侍過你阿瑪的嫡福晉烏拉大妃,後來你母親楊美人從大清和親到了渤海,最初兩年,烏拉大妃便是命我照顧楊美人的起居。”她說的都是漢語,但是語速極緩,聲調也有些僵硬,她有些抱歉地笑了笑,“九王子,我的漢語說得不好,你可聽得清麽?”
何晏之點了點頭,腦袋中卻是混沌一片,一些記憶正唿之欲出,許許多多模糊的人影在腦海中盤旋著,透過重重疊疊的人群,他看到的,卻分明是沈碧秋哀傷的眼神,他站在那裏默默地看著自己,仿佛在說:
『浮舟,你都忘了嗎?我忘了母親大人的血海深仇了嗎?』
見何晏之隻是呆呆地看著自己,花刺子又笑了笑,道:“說起來,我的漢語都是你母親教我的。可惜我天資不夠聰慧,一直都學得不好。”她握住何晏之的手,細細打量著眼前的青年,似乎是想從何晏之的臉上找出楊青青的影子,“九王子的樣貌還是更像可汗多些,這眉毛,這眼睛,活脫脫是你阿瑪的翻版呢。不過□□和你母親很像,都是文質彬彬的美人。”
何晏之訥訥地開口道:“我母親……她是怎樣的人?”他的神情有些悵惘,“小時候的事……我都忘記了。連母親的樣子都已經記不起來了……”
花刺子道:“你的母親,是個很好很好的人。”她溫柔地笑著,“她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那樣堅強,那樣善良……”何晏之感覺到婦人握住自己的那隻手微微有些發緊,隻聽她繼續說道,“她遭受了那樣多的苦難,那樣多的折磨,依然能夠雲淡風輕地活著……她的意誌比男人更加堅定……難怪你阿瑪始終鍾情於她。”
何晏之瞪大了眼睛,有些難以置信:“你是說我父親他……”
花刺子歎了口氣:“也許沒有人會相信,但是我一直堅信自己的直覺。可汗他這一生都深愛著你的母親,可惜你母親的身份尷尬,她是大清的公主,又是大清曾經的儲君,可汗他也有許多的不得已啊。”她看著何晏之,眸光中有著些許的探究,“所以,烏拉大妃才會如此地憎恨你母親,把她視作眼中釘。”
何晏之的身體下意識地顫抖了一下,他有些詫異,自己為何聽到烏拉大妃的名字,內心便會滋生出一種莫名的厭惡,仿佛那裏隱藏著生命中最深的恐懼,至於曾經發生過什麽,他卻想不起來了。
花刺子的聲音中有了幾分試探的意味:“九王子,你怎麽了?”她依舊是笑容可掬,“可是想起了兒時的事麽?”
何晏之的額頭上沁出了些許冷汗,疲憊地笑了笑:“說來慚愧,一迴想起來,便覺得精疲力竭。”
花刺子笑道:“九王子離開渤海的時候,年歲實在是太小了,記不得那時的事也是常理。”她娓娓而道,“可是對我而言,一切仿佛就發生在眼前呢。九王子小的時候經常同赤丹一起玩耍,午睡時就睡同一張炕上,醒來時便要喝我煮的馬奶茶,你那個時候還喜歡纏著我講故事,讓我唱雁支山的歌。你那會子呀,說話還不利落,隻是‘雁支’、‘雁支’地唱著,實在是可愛得很呢。”她又笑了起來,眼角的皺紋都舒展了開來,“九王子同八王子長得一模一樣,別人都分不清誰是哥哥,誰是弟弟,但是我呀,一眼就能看出來。因為九王子要比哥哥活潑得多,又愛笑,八王子呢,最怕羞了,常常躲在母親身後,一問他話呀,他就臉紅,像個小姑娘一樣。”
何晏之神情呆呆的,喃喃道:“我隻記得我那個時候到處流浪,別人問我家在哪裏,父母是誰,我都答不上來,隻會說‘雁支’這個詞……他們便以為我的名字叫‘雁支’,原來……竟是如此……”他目不轉睛地看著花刺子,卻想起很多年前在漢江口,何班主皺著眉頭打量著自己,然後說道:
『這孩子相貌倒是極好的,聽嗓子將來也是一塊唱戲的好料子。既然你的名字叫作‘晏之’,和我班裏這些孩子們的名字略有些相似,想必也是同我有緣分。這樣吧,你隨我姓何,從今往後便叫何晏之,將來能成為名角兒,也不辜負我救你的性命。』
花刺子溫言道:“難得你還記得雁支山。過些日子,待你的傷好些了,隨赤丹一同迴西屯,老身陪九王子一同去雁支山,就同小時候一樣。”
何晏之覺得眼前有些朦朧,抬起一抹,卻原來已是淚盈於眶。眼前的婦人,讓他有一種母親的錯覺,那是他多少年來未曾體會過的溫情,他哽咽著,口中卻吐出一個詞來:“額吉……”
花刺子霎時驚喜不已:“九王子,你是在叫我‘額吉’嗎?”
何晏之搖了搖頭:“我脫口便喊了出來,額吉,似乎是太熟悉了……但是我卻不知道額吉是什麽……”
花刺子卻激動地擁住了他,低聲道:“在渤海,額吉的意思就是‘乳母’、‘義母’,九王子你小的時候確實喊我‘額吉’。”她輕輕拍著何晏之的後背,哽咽道,“九王子,好孩子,你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