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確認李維寅的行跡,亢龍書院便從最保守的角度去思考,加強書院內部的戒嚴和監管,等待著周邊縣城更新有關於李維寅的行蹤。
盡管過了一整個下午都沒有找到李維寅,破零班的幾名教官都有些惶惶不安,但在內心深處,他們都不曾覺得李維寅真的有本事逃出亢龍書院。其中最淡定的人,莫過於書院的老職員梁教官。
就算逃出去了,也會被抓迴來。這是亢龍書院建校多年總結出來的經驗,嚐試著逃跑的人數不勝數,但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地逃出亢龍書院。
所以,經過中午的那一番混亂之後,亢龍書院很快又恢複了應有的秩序。學生們照常上課,破零班的同學照舊接受體能訓練。幾道直通大門的鐵柵欄都加強了監管,保安們不間斷地在校內各處巡邏。
時間緩緩流逝,轉眼又到了第二天的周五。
禁閉樓的執勤每隔三天輪換一次,這一次是輪到錢教官。
他穿過長長的甬道,徑直走到禁閉樓的最深處,這裏有著整個禁閉樓唯一的一張床,對麵便是那間環境最差的煩悶解脫室。那間煩悶室的麵積不過七平米,很少關人,除非是有學生犯下了什麽重大的錯誤——又或者是禁閉樓關滿了人。
那間煩悶室的空調早已壞掉,冬涼夏暖,無時無刻都散發著一股子潮濕的惡臭。
但錢教官入職半年,早已習慣了這禁閉樓裏的味道。
在禁閉樓執勤算是閑差,一天到晚無事可做,學校也規定了教官上班期間不準攜帶手機,所以他隻能躺在床上睡覺聊以度日。
他從來不用擔心煩悶室裏的學生弄出什麽幺蛾子。
亢龍這麽多年以來,也就發生過一樁學生從煩悶室裏逃出的事件,那個學生叫做藍思琳。
自那件事之後,書院裏便下達了指令,無論是任何情況,在指定的禁閉日期結束之前,都不許提前打開煩悶室的柵欄門。哪怕是有學生昏迷,確認瀕死了,也必須通知校方,讓最少三個人一塊開門。
想到接下來的兩天自己都要在無所事事中度過,錢教官心底不覺有幾分懨懨然。他從床上坐起來,就著桌上的台燈光,翻閱抽屜裏私藏的故事會消磨時間。
“教官好。”
一道突如其來的稚嫩聲音把錢教官嚇了個哆嗦,他整個人都從床上蹦了起來。
“什麽人?”
他抽出腰間的戒尺,警惕地看向麵前的學生:看樣子年紀在十二三歲,身高不過一米六,臉上沒什麽表情。
看見他身上的校服,確認是書院的學生之後,他心下稍微安定幾分,吸了口氣,一股子令人作嘔的惡臭滲入鼻腔,錢教官幾欲幹嘔,急忙捂住了鼻子。
“這什麽鬼味道?”
“我是破零班的學生,名字叫做樊磊,今天是周五,我們班在景觀園施肥,所以身上會有味道。”
學生不緊不慢地解釋了一通。
教官狐疑地打量了他幾眼,禁閉樓的教官不參與其他校園事務,隻需要看管好煩悶室裏的學生就足夠了。所以這裏算得上是與世隔絕,既收不到對講機的通訊,校園廣播也聽不清楚。所以錢教官並不知道昨天有學生逃校的事件,隻是在確認了這人並不是從煩悶室裏出來以後,便基本沒了戒心。
“你來這裏做什麽?怎麽走路都沒聲兒的?”
“是梁教官讓我來的。”
“梁教官?梁學文?”
那叫樊磊的學生點點頭,錢教官心底恍然。如果是梁學文那個老油條使喚過來的,那多半沒什麽好事。
“梁教官讓我過來告訴您,讓您留意一下禁閉樓周圍,最好是有空的時候巡邏一下,因為昨天發生了一起學生逃跑的事件,就是我們破零班的學生,直到今天也沒有找到人。”
“沒找到人?”錢教官愣了愣:
“一天了都沒找到人?”
學生又點點頭:“所以梁教官懷疑他有可能還藏在學校裏。”
“那學生長什麽樣,名字叫什麽?”
“名字叫李維寅。身高大概比我高一個頭,也是男的,短頭發。”
錢教官沉吟了一陣,擺擺手:
“行了行了知道了,你迴去吧。”
學生應了聲好,九十度躬身,道了句“教官再見”,便轉身離去。
目送著學生的背影消失在甬道裏,錢教官一股子挨到牆上,歎了口氣:
“這姓梁的,逼事兒真多。”
他想了想,又倒在床上,用被子蒙住了頭,自顧自喃喃:
“管他呢。睡會兒再說。”
四十分鍾後,睡眼惺忪的錢教官揣著煩悶室的鑰匙串,戒尺和手電,從禁閉樓裏走了出來。
那個梁學文最愛較真,禁閉樓跟前就有攝像頭,如果真的囑咐了自己巡邏禁閉樓,自己沒照做的話,保不準會專門調錄像去山長室膈應自己。
錢教官不想把自己惹得一身騷,百般無奈之下,還是打算裝模作樣巡上兩圈。
錢教官前腳剛走出門口,一道瘦小的身影便打一旁的拐角一閃而逝,轉進了煩悶室。
李維寅步履匆匆,憑借著記憶在禁閉樓裏七折八拐。剛才在找錢教官之前,他已脫了鞋子,在禁閉樓裏逛了一圈,踩好了點,確認了目標。
他徑直來到禁閉樓裏一間較大的煩悶室麵前,這裏麵關押著七八名學生,沒穿校服,都是新來的人,看年紀大多數都和李維寅相仿。
從他們在地上東歪西倒一言不發的萎靡狀態來判斷,應該已經被關了三四天了。
李維寅從口袋裏摸索一陣,掏出來兩根黑峻峻的鐵線。
這原本是一根折斷的戒尺,材質是碳纖維。這種戒尺不難找,在書院各處的垃圾桶仔細翻翻,總能找到那麽一兩根。
因為教官們終日體罰學生,折斷了戒尺,往往便會隨手丟進垃圾桶。
李維寅花費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才把那半截戒尺用石頭打磨成現在這種細而長的形狀。
亢龍書院選用碳纖維來製作戒尺,本就是為了最大程度製造打手心的痛感。
這種材質相對於尋常的木質、鐵質戒尺,韌性有餘而硬度不足,本就是不怎麽容易被折斷的類型。
但在殘暴無道的教官麵前,哪怕是特質的戒尺,一天下來也會打斷好幾十根。
他握住那枚手掌心大小的門鎖,把兩根碳纖維細條插進了鎖孔,小心翼翼地攪動起來。
他從來沒有過開鎖的經驗,但他知道鎖頭的原理,知道應該怎麽操作。
盡管已經在心中演練了許多遍,真正到了撬鎖的環節,李維寅還是屢遭挫折。
這種鎖頭機關原理並不複雜,但是鎖芯笨重,不容易彈動,用力戳了幾下,那碳纖維鐵條都壓彎了,仍然沒能把鎖打開。反倒是窸窸窣窣的開鎖聲驚醒了煩悶室裏一個看起來年紀比自己還小的小學生。
那小學生看見李維寅,虛弱地往這頭爬。
“救救我……放我出去……我好餓……我想見媽媽……”
小學生餓了幾天,沒什麽力氣,說話的聲音不大。但是禁閉樓的構造空曠,就算是輕聲說話,迴音也能傳得很遠。
李維寅知道那巡邏的教官就在不遠處,心底焦急,衝那小孩使了個眼色:
“噓!”
那小孩已經意識模糊,哪裏懂得李維寅的意思,一隻手穿過鐵柵欄,攥住李維寅的腳脖子,嘴裏還在帶著哭腔、有氣無力地念叨著:
“媽媽……我要媽媽……”
李維寅越發焦急,手上的動作也更加慌亂,就在這時,不遠處傳來一道暴躁的聲音:
“吵死了!給我安靜點!”
大步流星的腳步聲越來越近。李維寅心底一跳,沒能把控住力度,隨著一聲脆響,一根插進鎖孔的碳纖維條直接被折斷了。
李維寅的瞳孔迅速收縮。
剛巡了小半圈,錢教官便聽到禁閉樓裏的叫聲,他對這聲音印象太深了,那個小屁孩這幾天老是在半夜大哭,害得他精神不振,此時心情不佳,又聽見小孩在哭,自然是暴躁得緊,也不再管巡邏的鳥事,徑自匆匆往禁閉樓裏走,穿過兩個拐角,來到那間禁閉室前,打開手電筒,往裏一照。
煩悶室裏七八個新生都縮在角落裏,那小孩把頭埋在被窩,一聲不吭。
教官煩悶地舒了口氣,又握著門鎖,用力扯了幾下,確認柵欄門是緊鎖著的,這才悻悻然離去了。
聽見那腳步聲徹底消失在禁閉樓裏,一道身影從被窩裏鑽了出來,李維寅滿身大汗,一直手臂緊緊扣著方才哭泣的那小孩的脖子,另一隻手死死地捂住他的嘴巴鼻子,就這麽一會兒,那小孩險些窒息昏迷過去。
李維寅稍稍慫了手,小孩用鼻子用力唿吸,發出嗚嗚聲,眼淚不住地掉。
李維寅換了用一隻手來捂住他的嘴,另一隻手從口袋裏掏出半截碳纖維條,狠狠地紮進了小孩頸間的皮膚,小孩的脖子處有鮮血溢出,李維寅沒有停手,又擰轉碳纖維條,橫向一拉,在小孩喉間留下一道淺淺的血線,小孩吃痛慘叫出聲,又被李維寅死死地捂住。
“這隻是一個警告,你要是再哭,我就殺了你。明白的話就眨眼。”
小孩還在不斷地嗚咽著,看起來有在努力地壓抑著自己的哭聲,驚恐地看向李維寅,拚命地眨眼。
“我現在把你放開,如果你說了什麽話,或者發出喊聲,我也會殺了你,明白嗎?”
小孩又開始拚命眨眼。
李維寅慢吞吞地放開了那個小孩,小孩手腳並用地往後爬,盡力地遠離李維寅。
他被李維寅剛才那冷漠的眼神嚇得不輕,一時間再也不敢說話了。
煩悶室裏的其他六個人還在半睡半醒的狀態,對這邊發生的境況並沒有反應。
李維寅確認安全之後,挨在牆上,如釋重負地舒了口氣。
他終究還是沒有選擇逃出亢龍。
他不甘願就此放棄。
他不甘願就這樣輸給藍思琳。
他不想從今往後就這樣疲於奔命,被玩弄於股掌之間。
所以他在糞池管道裏泡了一夜,隻在每次感到窒息的時候,才奮力鑽出管道,唿吸一陣外麵的空氣。
他就這樣捱到了天亮。在無盡的惡臭與折磨之中,他的皮膚被糞水泡得發皺,身上出現各種各樣的紅疹,他整夜未睡,思索著接下來的對策。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這就是他能夠想到的唯一的答案。
所以他想盡方法,趁夜爬出糞池,用貼身的衣服和秋褲擦幹了身上的糞水,隻穿了一件校服外套,繞過監控,翻遍了整個校園的垃圾桶,找到了半截戒尺,迴到了煩悶室裏。
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接下來的每一步都是險棋,他九死一生。
李維寅轉頭,看向瑟縮在角落的那個小孩,小孩的眼神在黑暗中幽幽地盯著他,沒敢說話。
李維寅不再理會他,用牆壁一點一點摩擦著手上的那一小截碳纖維條,把一麵磨得很薄,像是開了刃的刀。
隨後,他抓起一縷額前的頭發,從根處開始用碳纖維條切割起來。
他用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把原本已經過眉的長頭發修剪成了糟糕的短寸。
又是一天過去。亢龍書院的教官們終究是不見李維寅的身影。山長抽空開了個緊急會議會討論了一番這件事,勒令所有教官必須在一周內把人找迴來,並派遣了三分之一的教官輪流在周邊的縣城進行搜查。
形式已經越來越嚴峻。如風雨欲來,烏雲壓頂。
入了夜,考德的時候,禁閉樓外悠悠傳來斷斷續續的廣播鈴聲。那是李叔同所著的《送別》,煩悶室裏的小孩又開始哭,李維寅毫不留情地將他暴打了一頓。
錢教官親眼看見了這一幕,但他對那個頭發短短的男生印象不深,便沒有理會。
同一間煩悶室裏的另外六個人聚在一起,對被暴打的小孩冷眼相看。他們也不喜歡讓人心神崩潰的愛哭鬼,他們甚至救不了自己,更何況是去幫助別人。
距離煩悶室的這批新生“出獄”,還有三天。
盡管過了一整個下午都沒有找到李維寅,破零班的幾名教官都有些惶惶不安,但在內心深處,他們都不曾覺得李維寅真的有本事逃出亢龍書院。其中最淡定的人,莫過於書院的老職員梁教官。
就算逃出去了,也會被抓迴來。這是亢龍書院建校多年總結出來的經驗,嚐試著逃跑的人數不勝數,但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地逃出亢龍書院。
所以,經過中午的那一番混亂之後,亢龍書院很快又恢複了應有的秩序。學生們照常上課,破零班的同學照舊接受體能訓練。幾道直通大門的鐵柵欄都加強了監管,保安們不間斷地在校內各處巡邏。
時間緩緩流逝,轉眼又到了第二天的周五。
禁閉樓的執勤每隔三天輪換一次,這一次是輪到錢教官。
他穿過長長的甬道,徑直走到禁閉樓的最深處,這裏有著整個禁閉樓唯一的一張床,對麵便是那間環境最差的煩悶解脫室。那間煩悶室的麵積不過七平米,很少關人,除非是有學生犯下了什麽重大的錯誤——又或者是禁閉樓關滿了人。
那間煩悶室的空調早已壞掉,冬涼夏暖,無時無刻都散發著一股子潮濕的惡臭。
但錢教官入職半年,早已習慣了這禁閉樓裏的味道。
在禁閉樓執勤算是閑差,一天到晚無事可做,學校也規定了教官上班期間不準攜帶手機,所以他隻能躺在床上睡覺聊以度日。
他從來不用擔心煩悶室裏的學生弄出什麽幺蛾子。
亢龍這麽多年以來,也就發生過一樁學生從煩悶室裏逃出的事件,那個學生叫做藍思琳。
自那件事之後,書院裏便下達了指令,無論是任何情況,在指定的禁閉日期結束之前,都不許提前打開煩悶室的柵欄門。哪怕是有學生昏迷,確認瀕死了,也必須通知校方,讓最少三個人一塊開門。
想到接下來的兩天自己都要在無所事事中度過,錢教官心底不覺有幾分懨懨然。他從床上坐起來,就著桌上的台燈光,翻閱抽屜裏私藏的故事會消磨時間。
“教官好。”
一道突如其來的稚嫩聲音把錢教官嚇了個哆嗦,他整個人都從床上蹦了起來。
“什麽人?”
他抽出腰間的戒尺,警惕地看向麵前的學生:看樣子年紀在十二三歲,身高不過一米六,臉上沒什麽表情。
看見他身上的校服,確認是書院的學生之後,他心下稍微安定幾分,吸了口氣,一股子令人作嘔的惡臭滲入鼻腔,錢教官幾欲幹嘔,急忙捂住了鼻子。
“這什麽鬼味道?”
“我是破零班的學生,名字叫做樊磊,今天是周五,我們班在景觀園施肥,所以身上會有味道。”
學生不緊不慢地解釋了一通。
教官狐疑地打量了他幾眼,禁閉樓的教官不參與其他校園事務,隻需要看管好煩悶室裏的學生就足夠了。所以這裏算得上是與世隔絕,既收不到對講機的通訊,校園廣播也聽不清楚。所以錢教官並不知道昨天有學生逃校的事件,隻是在確認了這人並不是從煩悶室裏出來以後,便基本沒了戒心。
“你來這裏做什麽?怎麽走路都沒聲兒的?”
“是梁教官讓我來的。”
“梁教官?梁學文?”
那叫樊磊的學生點點頭,錢教官心底恍然。如果是梁學文那個老油條使喚過來的,那多半沒什麽好事。
“梁教官讓我過來告訴您,讓您留意一下禁閉樓周圍,最好是有空的時候巡邏一下,因為昨天發生了一起學生逃跑的事件,就是我們破零班的學生,直到今天也沒有找到人。”
“沒找到人?”錢教官愣了愣:
“一天了都沒找到人?”
學生又點點頭:“所以梁教官懷疑他有可能還藏在學校裏。”
“那學生長什麽樣,名字叫什麽?”
“名字叫李維寅。身高大概比我高一個頭,也是男的,短頭發。”
錢教官沉吟了一陣,擺擺手:
“行了行了知道了,你迴去吧。”
學生應了聲好,九十度躬身,道了句“教官再見”,便轉身離去。
目送著學生的背影消失在甬道裏,錢教官一股子挨到牆上,歎了口氣:
“這姓梁的,逼事兒真多。”
他想了想,又倒在床上,用被子蒙住了頭,自顧自喃喃:
“管他呢。睡會兒再說。”
四十分鍾後,睡眼惺忪的錢教官揣著煩悶室的鑰匙串,戒尺和手電,從禁閉樓裏走了出來。
那個梁學文最愛較真,禁閉樓跟前就有攝像頭,如果真的囑咐了自己巡邏禁閉樓,自己沒照做的話,保不準會專門調錄像去山長室膈應自己。
錢教官不想把自己惹得一身騷,百般無奈之下,還是打算裝模作樣巡上兩圈。
錢教官前腳剛走出門口,一道瘦小的身影便打一旁的拐角一閃而逝,轉進了煩悶室。
李維寅步履匆匆,憑借著記憶在禁閉樓裏七折八拐。剛才在找錢教官之前,他已脫了鞋子,在禁閉樓裏逛了一圈,踩好了點,確認了目標。
他徑直來到禁閉樓裏一間較大的煩悶室麵前,這裏麵關押著七八名學生,沒穿校服,都是新來的人,看年紀大多數都和李維寅相仿。
從他們在地上東歪西倒一言不發的萎靡狀態來判斷,應該已經被關了三四天了。
李維寅從口袋裏摸索一陣,掏出來兩根黑峻峻的鐵線。
這原本是一根折斷的戒尺,材質是碳纖維。這種戒尺不難找,在書院各處的垃圾桶仔細翻翻,總能找到那麽一兩根。
因為教官們終日體罰學生,折斷了戒尺,往往便會隨手丟進垃圾桶。
李維寅花費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才把那半截戒尺用石頭打磨成現在這種細而長的形狀。
亢龍書院選用碳纖維來製作戒尺,本就是為了最大程度製造打手心的痛感。
這種材質相對於尋常的木質、鐵質戒尺,韌性有餘而硬度不足,本就是不怎麽容易被折斷的類型。
但在殘暴無道的教官麵前,哪怕是特質的戒尺,一天下來也會打斷好幾十根。
他握住那枚手掌心大小的門鎖,把兩根碳纖維細條插進了鎖孔,小心翼翼地攪動起來。
他從來沒有過開鎖的經驗,但他知道鎖頭的原理,知道應該怎麽操作。
盡管已經在心中演練了許多遍,真正到了撬鎖的環節,李維寅還是屢遭挫折。
這種鎖頭機關原理並不複雜,但是鎖芯笨重,不容易彈動,用力戳了幾下,那碳纖維鐵條都壓彎了,仍然沒能把鎖打開。反倒是窸窸窣窣的開鎖聲驚醒了煩悶室裏一個看起來年紀比自己還小的小學生。
那小學生看見李維寅,虛弱地往這頭爬。
“救救我……放我出去……我好餓……我想見媽媽……”
小學生餓了幾天,沒什麽力氣,說話的聲音不大。但是禁閉樓的構造空曠,就算是輕聲說話,迴音也能傳得很遠。
李維寅知道那巡邏的教官就在不遠處,心底焦急,衝那小孩使了個眼色:
“噓!”
那小孩已經意識模糊,哪裏懂得李維寅的意思,一隻手穿過鐵柵欄,攥住李維寅的腳脖子,嘴裏還在帶著哭腔、有氣無力地念叨著:
“媽媽……我要媽媽……”
李維寅越發焦急,手上的動作也更加慌亂,就在這時,不遠處傳來一道暴躁的聲音:
“吵死了!給我安靜點!”
大步流星的腳步聲越來越近。李維寅心底一跳,沒能把控住力度,隨著一聲脆響,一根插進鎖孔的碳纖維條直接被折斷了。
李維寅的瞳孔迅速收縮。
剛巡了小半圈,錢教官便聽到禁閉樓裏的叫聲,他對這聲音印象太深了,那個小屁孩這幾天老是在半夜大哭,害得他精神不振,此時心情不佳,又聽見小孩在哭,自然是暴躁得緊,也不再管巡邏的鳥事,徑自匆匆往禁閉樓裏走,穿過兩個拐角,來到那間禁閉室前,打開手電筒,往裏一照。
煩悶室裏七八個新生都縮在角落裏,那小孩把頭埋在被窩,一聲不吭。
教官煩悶地舒了口氣,又握著門鎖,用力扯了幾下,確認柵欄門是緊鎖著的,這才悻悻然離去了。
聽見那腳步聲徹底消失在禁閉樓裏,一道身影從被窩裏鑽了出來,李維寅滿身大汗,一直手臂緊緊扣著方才哭泣的那小孩的脖子,另一隻手死死地捂住他的嘴巴鼻子,就這麽一會兒,那小孩險些窒息昏迷過去。
李維寅稍稍慫了手,小孩用鼻子用力唿吸,發出嗚嗚聲,眼淚不住地掉。
李維寅換了用一隻手來捂住他的嘴,另一隻手從口袋裏掏出半截碳纖維條,狠狠地紮進了小孩頸間的皮膚,小孩的脖子處有鮮血溢出,李維寅沒有停手,又擰轉碳纖維條,橫向一拉,在小孩喉間留下一道淺淺的血線,小孩吃痛慘叫出聲,又被李維寅死死地捂住。
“這隻是一個警告,你要是再哭,我就殺了你。明白的話就眨眼。”
小孩還在不斷地嗚咽著,看起來有在努力地壓抑著自己的哭聲,驚恐地看向李維寅,拚命地眨眼。
“我現在把你放開,如果你說了什麽話,或者發出喊聲,我也會殺了你,明白嗎?”
小孩又開始拚命眨眼。
李維寅慢吞吞地放開了那個小孩,小孩手腳並用地往後爬,盡力地遠離李維寅。
他被李維寅剛才那冷漠的眼神嚇得不輕,一時間再也不敢說話了。
煩悶室裏的其他六個人還在半睡半醒的狀態,對這邊發生的境況並沒有反應。
李維寅確認安全之後,挨在牆上,如釋重負地舒了口氣。
他終究還是沒有選擇逃出亢龍。
他不甘願就此放棄。
他不甘願就這樣輸給藍思琳。
他不想從今往後就這樣疲於奔命,被玩弄於股掌之間。
所以他在糞池管道裏泡了一夜,隻在每次感到窒息的時候,才奮力鑽出管道,唿吸一陣外麵的空氣。
他就這樣捱到了天亮。在無盡的惡臭與折磨之中,他的皮膚被糞水泡得發皺,身上出現各種各樣的紅疹,他整夜未睡,思索著接下來的對策。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這就是他能夠想到的唯一的答案。
所以他想盡方法,趁夜爬出糞池,用貼身的衣服和秋褲擦幹了身上的糞水,隻穿了一件校服外套,繞過監控,翻遍了整個校園的垃圾桶,找到了半截戒尺,迴到了煩悶室裏。
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接下來的每一步都是險棋,他九死一生。
李維寅轉頭,看向瑟縮在角落的那個小孩,小孩的眼神在黑暗中幽幽地盯著他,沒敢說話。
李維寅不再理會他,用牆壁一點一點摩擦著手上的那一小截碳纖維條,把一麵磨得很薄,像是開了刃的刀。
隨後,他抓起一縷額前的頭發,從根處開始用碳纖維條切割起來。
他用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把原本已經過眉的長頭發修剪成了糟糕的短寸。
又是一天過去。亢龍書院的教官們終究是不見李維寅的身影。山長抽空開了個緊急會議會討論了一番這件事,勒令所有教官必須在一周內把人找迴來,並派遣了三分之一的教官輪流在周邊的縣城進行搜查。
形式已經越來越嚴峻。如風雨欲來,烏雲壓頂。
入了夜,考德的時候,禁閉樓外悠悠傳來斷斷續續的廣播鈴聲。那是李叔同所著的《送別》,煩悶室裏的小孩又開始哭,李維寅毫不留情地將他暴打了一頓。
錢教官親眼看見了這一幕,但他對那個頭發短短的男生印象不深,便沒有理會。
同一間煩悶室裏的另外六個人聚在一起,對被暴打的小孩冷眼相看。他們也不喜歡讓人心神崩潰的愛哭鬼,他們甚至救不了自己,更何況是去幫助別人。
距離煩悶室的這批新生“出獄”,還有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