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九·不是時候的信
夜半,全軍按照周雁博的意思,開始了第一輪急行軍,周雁博的目的是通過急行軍趕在韓家到達布陣前做好準備,先下手為強,但是周雁博知道過度的急行軍隻會讓自己的軍隊處於疲勞之中,所以提前將路程劃為四個等分,進行四次急行軍。
何墨的前軍先行,他們不僅是全軍的眼睛,還肩負著清除沿路所有刺客的埋伏,保障後方行軍的安全。
主帥車輦在快速的行進下,也變得顛簸起來,致使“雲野鶴”不得不抓住車輦,以防止自己掉落下去。
而在另一麵,韓家剛剛接到孟孫的來信,他們的軍隊也正在向新野趕過來,相對於雲鐵軍,他們的路程要短一些,所以速度沒有雲鐵軍快,率領韓家軍的,是三個人:主將是方謙,一城之主;兩個副將一個是韓孝天,韓家孝字輩老大;另一個年齡卻和周雁博差不多,頭上紮著頭巾,名字是江鴻遠,很好記。
“主將,你說孟孫的消息可信嗎?”韓孝天問道。
“怎麽了?聽你的口氣,似乎不怎麽相信。”方謙問道。
“沒錯,孟孫的手段我也知道,不是堂堂正正打一場,而是在後麵高一些破壞,就拿最近的一次來說:我們與孟孫在三莽原打了一場,要不是有三個過路的,綺鷹叔恐怕早就死了。”韓孝天說的,是周雁博第一次去雲羽時經過三莽原的事情。
“還真是諷刺,那一場才過了不到一年,兩家就合夥來打起雲氏來了。”韓孝天接著說道。
“放心吧。”方謙說道,“雖然孟孫打仗不怎麽光明,但是他們傳過來的情報可是準確無誤的,他們說雲氏會快速向新野趕來,到時候一定很疲敝,要我們伏擊他們,這肯定有理由的,他們還說對方一個副將心不在戰爭上,無須擔心。”
“肯定又用了陰招。”韓孝天說道。
“不管怎樣,隻要能贏就行。”
“對了主將,你知道這次雲氏支援上的將領名單裏,有一個叫周雁博的嗎?”韓孝天笑道,“聽說他可是宜湖周氏的後代,也是讓‘雲間軍師’雲野鶴老頭子軍議三戰差一點铩羽而歸的人。”
“我知道,這次雲氏有難,他馬不停蹄地從宜州趕到了雲羽,來幫助雲氏。”方謙說道,“這很符合他的性格。”
“不過疊伏好像沒有用啊,雲家老頭子沒死,連傷都沒有。”韓孝天看著江鴻遠,“你提議的計策似乎被他們看破了。”
“哼!”江鴻遠不屑地說道,“要是他們看不破,就枉費了‘雲間’和‘鬼’的稱號了,我倒是很好奇那個周雁博有什麽本事。”
“這也是你跟來的理由吧。”
“沒錯。”
……
“好!停下!”何墨做了一個手勢,前軍原地停下休息,已經經曆了三次的急行軍,現在就剩最後一次了,“原地休息,派出警戒,等待中軍和後軍。”
過來一會,周雁博率領的中軍和李嚴德率領的後軍到達,開始原地休息,此時七個人聚集到一起。
“這一路行軍真痛快。”何夜說道,“不過刺客的分布似乎比我想象的要少,那個俘虜好像為了恐嚇我們故意多報了些人。”
“他命都在你們手上了,多報不多報沒有意義,我猜有一些是我家雨兒順路清除了。”周雁博笑道。
“隻剩下最後一次的急行軍了。”雲毅說道,“前軍到達預定的地方後先呈弧形分布,等待中後軍到來,進行最後的排列,來等待韓家的到來。”
“要是韓家軍先到怎麽辦?”李嚴德問道。
“出其不意突襲,先打亂他們的陣腳,等我們到來一並解決。”
何墨按照原定計劃,休息時間一過,率領前軍開始最後的急行軍,而中後軍還是處於休息狀態,周雁博正在和雲毅、“雲野鶴”聊天。
突然後方有一個騎馬的士兵引起他們的注意,這個人右胳膊上綁著一個白色黑字的袖章,還斜背著一個信袋,這是典型的雲氏軍中送信的信驛的特征,信驛在不遠處停下馬跳了下來,然後小跑到“雲野鶴”麵前半蹲下說道:“主帥,雲羽來信!”
“雲羽的信?”“雲野鶴”問道:“是誰發出的?”
“來自雲府雲芸。”
“大小……”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雲野鶴”立刻改口,“她消息?她的什麽消息?給誰的?”
“送給副將軍周雁博。”
“我的信?”周雁博站起來,“在哪裏?”
信驛從背後信袋裏拿出一封信交給周雁博然後在旁邊等待,周雁博則是立刻拆開信,發現裏麵除了信紙外,還有一個字條,周雁博拿出字條,上麵寫道:“令尊來信,恐有急事。”落款是雲芸。周雁博笑著搖搖頭,又拿出信來,隻有一張,打開後上麵很是奇怪:隻有一個‘莊’字,而且還是紅色的。
“這是令尊寫的?”雲毅從一旁看著,“為什麽用朱筆寫一個‘莊’字就完了?”
“不,不是朱筆。”周雁博沒有一皺,將信紙湊到鼻子上聞了聞,“是血字!”
“血字!?”雲毅吃了一驚,“這是怎麽迴事!”
“這個‘莊’字下筆漂浮,可見是慌亂之中寫的,看來是周家莊園出事了。”周雁博咬牙撓頭,“真是見鬼,偏偏在這個時候來這樣的信,這也太不是時候了。”
“迴信叫雲羽派人到周家莊園查一查吧?”雲毅建議到。
“不可。”周雁博立即反駁,“現在雲氏正處於風口浪尖,任何舉動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而且這件事情還沒有明確,不能輕舉妄動,若是讓那些在雲氏與孟韓之間舉棋不定的勢力誤解就麻煩了。”
“那你要怎麽辦?若置之不理,接下來你會分心,這可對軍隊不好。”
“沒錯,所以隻有一種辦法,雖然我不想用。”周雁博說道,“誰給我準備筆墨?”
“快,快拿筆墨來。”李嚴德叫人拿來筆墨,然後將自己的鐵甲脫掉說道,“在我的背上寫吧。”
“失禮了。”周雁博說了一句,立刻在李嚴德的背上展開信箋,思考了一下後,寫出了一封信,連同莊園來的那封信放到信封裏封好後交給來的那個信驛:“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雲羽雲府,交給在那裏的周海旭老人。”
“領命!”信驛說了一句,接過從士兵那裏拿來的一匹馬,騎上去往雲羽方向跑去。
“那封信是……”雲毅問道。
“是交給老爹的。”周雁博說道,“我請他立即啟程返迴莊園,有什麽事情隻能依靠他了,一個月內絕對知道發生了什麽。”
“僅憑周老先生行嗎?”
“雲毅叔叔你不要小看了老爹,他雖然平時看上去像一個老頑童,但是認真起來卻是一個老狐狸,任何人沾不到一絲的便宜。”周雁博說道,“況且我囑咐過他,經過葉城時請葉城城主石明哲幫忙,這樣應該沒有問題了。”
“對了雲毅叔叔,接下來由你來執掌三軍,我需要冷靜一下頭腦,現在的我無心戀戰,不能率領三軍,會出亂子的。”
“沒問題,不過我建議你盡快調整出來,軍情緩不得。”
……
荀家午宜都,朝堂之上,荀文昱正在審閱各地事務,這時早已經過了朝事,荀家大臣都已經離開了朝堂,隻剩下荀文昱一人,忽然一個人走進朝堂,手持一份奏章。
“荀天先生。”荀文昱放下手中的奏章說道,“有事嗎?”
“是的。”荀天走近,將手中的奏章放到荀文昱麵前,“請當主看一看這一封奏章。”
“出了什麽事嗎?”荀文昱並沒有看奏章。
“是這樣的,這是昨天宜州城主快馬送來的急報,宜州城主說宜州總兵官在清點宜州巡防人員時發現少了人,他說他清點了三遍。”
“這有什麽奇怪的。”荀文昱說道,“那個叫周風雪的人不是帶走了一批人嗎?還是我默許的,這件事情你不是也知道嗎。”
“沒有錯,這的確是周風雪幹的,但是重點不在這裏,而是他帶走的人數,當主你猜猜他帶走了多少人?”荀天故作神秘。
“多少人?他總不可能將宜州巡防軍的一大半都帶走了吧?”荀文昱笑道。
“不,正好相反。”荀天搖搖頭,“根據宜州總兵官的清點,宜州巡防軍隻少了七個人,這還包括周風雪在內。”
“七個?”荀文昱一怔,“隻有七個?”
“沒錯。”
“我記得宜州是府一級的吧,宜州府絕對不止幾百人的巡防軍吧?”
“是的,根據兵部的資料,宜州府有常備軍六千多人。”
“有意思,六千人他隻帶走了千分之一。”荀文昱笑道,“他就這麽自信能用七個人改變戰爭局勢?”
“這我不知道,還有一件有意思的是,就是這七個人的姓名。”荀天將奏章翻到一頁:“當主你看。”
荀文昱看了一眼,又笑了:“更有意思了,都姓周。”
“是的,宜州總兵官已經控製了這七個人的眷屬,讓當主發落。”
荀文昱想了想:“放了吧,至於怎樣說就是你的事了。”
“是。”
“荀天先生。”荀文昱看著荀天,“這個叫周風雪的敢用七個人就去支援周雁博,可見他的謀略和膽量,你說,我們荀家的用人之道是不是該改進了,連這樣的人才都發覺不到。”
“是應該改進了。”
“報!風衛章事求見。”侍從說道。
“他?他來幹什麽?”荀文昱疑惑道。
夜半,全軍按照周雁博的意思,開始了第一輪急行軍,周雁博的目的是通過急行軍趕在韓家到達布陣前做好準備,先下手為強,但是周雁博知道過度的急行軍隻會讓自己的軍隊處於疲勞之中,所以提前將路程劃為四個等分,進行四次急行軍。
何墨的前軍先行,他們不僅是全軍的眼睛,還肩負著清除沿路所有刺客的埋伏,保障後方行軍的安全。
主帥車輦在快速的行進下,也變得顛簸起來,致使“雲野鶴”不得不抓住車輦,以防止自己掉落下去。
而在另一麵,韓家剛剛接到孟孫的來信,他們的軍隊也正在向新野趕過來,相對於雲鐵軍,他們的路程要短一些,所以速度沒有雲鐵軍快,率領韓家軍的,是三個人:主將是方謙,一城之主;兩個副將一個是韓孝天,韓家孝字輩老大;另一個年齡卻和周雁博差不多,頭上紮著頭巾,名字是江鴻遠,很好記。
“主將,你說孟孫的消息可信嗎?”韓孝天問道。
“怎麽了?聽你的口氣,似乎不怎麽相信。”方謙問道。
“沒錯,孟孫的手段我也知道,不是堂堂正正打一場,而是在後麵高一些破壞,就拿最近的一次來說:我們與孟孫在三莽原打了一場,要不是有三個過路的,綺鷹叔恐怕早就死了。”韓孝天說的,是周雁博第一次去雲羽時經過三莽原的事情。
“還真是諷刺,那一場才過了不到一年,兩家就合夥來打起雲氏來了。”韓孝天接著說道。
“放心吧。”方謙說道,“雖然孟孫打仗不怎麽光明,但是他們傳過來的情報可是準確無誤的,他們說雲氏會快速向新野趕來,到時候一定很疲敝,要我們伏擊他們,這肯定有理由的,他們還說對方一個副將心不在戰爭上,無須擔心。”
“肯定又用了陰招。”韓孝天說道。
“不管怎樣,隻要能贏就行。”
“對了主將,你知道這次雲氏支援上的將領名單裏,有一個叫周雁博的嗎?”韓孝天笑道,“聽說他可是宜湖周氏的後代,也是讓‘雲間軍師’雲野鶴老頭子軍議三戰差一點铩羽而歸的人。”
“我知道,這次雲氏有難,他馬不停蹄地從宜州趕到了雲羽,來幫助雲氏。”方謙說道,“這很符合他的性格。”
“不過疊伏好像沒有用啊,雲家老頭子沒死,連傷都沒有。”韓孝天看著江鴻遠,“你提議的計策似乎被他們看破了。”
“哼!”江鴻遠不屑地說道,“要是他們看不破,就枉費了‘雲間’和‘鬼’的稱號了,我倒是很好奇那個周雁博有什麽本事。”
“這也是你跟來的理由吧。”
“沒錯。”
……
“好!停下!”何墨做了一個手勢,前軍原地停下休息,已經經曆了三次的急行軍,現在就剩最後一次了,“原地休息,派出警戒,等待中軍和後軍。”
過來一會,周雁博率領的中軍和李嚴德率領的後軍到達,開始原地休息,此時七個人聚集到一起。
“這一路行軍真痛快。”何夜說道,“不過刺客的分布似乎比我想象的要少,那個俘虜好像為了恐嚇我們故意多報了些人。”
“他命都在你們手上了,多報不多報沒有意義,我猜有一些是我家雨兒順路清除了。”周雁博笑道。
“隻剩下最後一次的急行軍了。”雲毅說道,“前軍到達預定的地方後先呈弧形分布,等待中後軍到來,進行最後的排列,來等待韓家的到來。”
“要是韓家軍先到怎麽辦?”李嚴德問道。
“出其不意突襲,先打亂他們的陣腳,等我們到來一並解決。”
何墨按照原定計劃,休息時間一過,率領前軍開始最後的急行軍,而中後軍還是處於休息狀態,周雁博正在和雲毅、“雲野鶴”聊天。
突然後方有一個騎馬的士兵引起他們的注意,這個人右胳膊上綁著一個白色黑字的袖章,還斜背著一個信袋,這是典型的雲氏軍中送信的信驛的特征,信驛在不遠處停下馬跳了下來,然後小跑到“雲野鶴”麵前半蹲下說道:“主帥,雲羽來信!”
“雲羽的信?”“雲野鶴”問道:“是誰發出的?”
“來自雲府雲芸。”
“大小……”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雲野鶴”立刻改口,“她消息?她的什麽消息?給誰的?”
“送給副將軍周雁博。”
“我的信?”周雁博站起來,“在哪裏?”
信驛從背後信袋裏拿出一封信交給周雁博然後在旁邊等待,周雁博則是立刻拆開信,發現裏麵除了信紙外,還有一個字條,周雁博拿出字條,上麵寫道:“令尊來信,恐有急事。”落款是雲芸。周雁博笑著搖搖頭,又拿出信來,隻有一張,打開後上麵很是奇怪:隻有一個‘莊’字,而且還是紅色的。
“這是令尊寫的?”雲毅從一旁看著,“為什麽用朱筆寫一個‘莊’字就完了?”
“不,不是朱筆。”周雁博沒有一皺,將信紙湊到鼻子上聞了聞,“是血字!”
“血字!?”雲毅吃了一驚,“這是怎麽迴事!”
“這個‘莊’字下筆漂浮,可見是慌亂之中寫的,看來是周家莊園出事了。”周雁博咬牙撓頭,“真是見鬼,偏偏在這個時候來這樣的信,這也太不是時候了。”
“迴信叫雲羽派人到周家莊園查一查吧?”雲毅建議到。
“不可。”周雁博立即反駁,“現在雲氏正處於風口浪尖,任何舉動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而且這件事情還沒有明確,不能輕舉妄動,若是讓那些在雲氏與孟韓之間舉棋不定的勢力誤解就麻煩了。”
“那你要怎麽辦?若置之不理,接下來你會分心,這可對軍隊不好。”
“沒錯,所以隻有一種辦法,雖然我不想用。”周雁博說道,“誰給我準備筆墨?”
“快,快拿筆墨來。”李嚴德叫人拿來筆墨,然後將自己的鐵甲脫掉說道,“在我的背上寫吧。”
“失禮了。”周雁博說了一句,立刻在李嚴德的背上展開信箋,思考了一下後,寫出了一封信,連同莊園來的那封信放到信封裏封好後交給來的那個信驛:“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雲羽雲府,交給在那裏的周海旭老人。”
“領命!”信驛說了一句,接過從士兵那裏拿來的一匹馬,騎上去往雲羽方向跑去。
“那封信是……”雲毅問道。
“是交給老爹的。”周雁博說道,“我請他立即啟程返迴莊園,有什麽事情隻能依靠他了,一個月內絕對知道發生了什麽。”
“僅憑周老先生行嗎?”
“雲毅叔叔你不要小看了老爹,他雖然平時看上去像一個老頑童,但是認真起來卻是一個老狐狸,任何人沾不到一絲的便宜。”周雁博說道,“況且我囑咐過他,經過葉城時請葉城城主石明哲幫忙,這樣應該沒有問題了。”
“對了雲毅叔叔,接下來由你來執掌三軍,我需要冷靜一下頭腦,現在的我無心戀戰,不能率領三軍,會出亂子的。”
“沒問題,不過我建議你盡快調整出來,軍情緩不得。”
……
荀家午宜都,朝堂之上,荀文昱正在審閱各地事務,這時早已經過了朝事,荀家大臣都已經離開了朝堂,隻剩下荀文昱一人,忽然一個人走進朝堂,手持一份奏章。
“荀天先生。”荀文昱放下手中的奏章說道,“有事嗎?”
“是的。”荀天走近,將手中的奏章放到荀文昱麵前,“請當主看一看這一封奏章。”
“出了什麽事嗎?”荀文昱並沒有看奏章。
“是這樣的,這是昨天宜州城主快馬送來的急報,宜州城主說宜州總兵官在清點宜州巡防人員時發現少了人,他說他清點了三遍。”
“這有什麽奇怪的。”荀文昱說道,“那個叫周風雪的人不是帶走了一批人嗎?還是我默許的,這件事情你不是也知道嗎。”
“沒有錯,這的確是周風雪幹的,但是重點不在這裏,而是他帶走的人數,當主你猜猜他帶走了多少人?”荀天故作神秘。
“多少人?他總不可能將宜州巡防軍的一大半都帶走了吧?”荀文昱笑道。
“不,正好相反。”荀天搖搖頭,“根據宜州總兵官的清點,宜州巡防軍隻少了七個人,這還包括周風雪在內。”
“七個?”荀文昱一怔,“隻有七個?”
“沒錯。”
“我記得宜州是府一級的吧,宜州府絕對不止幾百人的巡防軍吧?”
“是的,根據兵部的資料,宜州府有常備軍六千多人。”
“有意思,六千人他隻帶走了千分之一。”荀文昱笑道,“他就這麽自信能用七個人改變戰爭局勢?”
“這我不知道,還有一件有意思的是,就是這七個人的姓名。”荀天將奏章翻到一頁:“當主你看。”
荀文昱看了一眼,又笑了:“更有意思了,都姓周。”
“是的,宜州總兵官已經控製了這七個人的眷屬,讓當主發落。”
荀文昱想了想:“放了吧,至於怎樣說就是你的事了。”
“是。”
“荀天先生。”荀文昱看著荀天,“這個叫周風雪的敢用七個人就去支援周雁博,可見他的謀略和膽量,你說,我們荀家的用人之道是不是該改進了,連這樣的人才都發覺不到。”
“是應該改進了。”
“報!風衛章事求見。”侍從說道。
“他?他來幹什麽?”荀文昱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