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維科夫對那些無能之輩似乎很了解,整編一個航空師時隨手拿起名單就一大堆的刪刪減減。
這本身沒什麽問題,問題就在於那些被踢出去的人有些後台,而後台又會通過他們的渠道打聯係上改革指揮部並試圖說情。
於是這其中就有一個小插曲:
“諾維科夫同誌!”一個參謀拿著電話對諾維科夫說道:“馬斯洛夫同誌電話!”
諾維科夫一邊看著手裏的文件一邊接過電話表明了身份:“我是諾維科夫!”
“諾維科夫同誌,聽說塔納希申同誌被解除了職務……”
還沒等他說完,諾維科夫就打斷了他的話:“沒錯,有什麽問題嗎?”
“可是我們需要他……”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是你侄子!”諾維科夫說:“而且沒有任何駕駛戰機作戰的經驗!”
“可他有指揮經驗,而且在學校裏學過許多理論知識!”
“哦,是嗎?”諾維科夫接過參謀遞來的資料,翻了翻,然後迴答:“他是步兵學院畢業的,他更應該去指揮步兵!”
“不,諾維科夫同誌……”電話那頭的聲音有些慌了,因為他知道指揮步兵意味著什麽。
但諾維科夫沒有再和他囉嗦下去直接掛了電話,然後對參謀揚了揚手中的文件,說道:“解除馬斯洛夫同誌的一切職務,同時把他和他侄子一起丟到‘懲戒營’!”
“是,諾維科夫同誌!”參謀應了聲馬上就把命令傳達了下去。
諾維科夫的做法是對的,尤其是在這個時候,在國家命運生死關頭的時候,在改革指揮部爭分奪秒甚至可以說全國動員盡一切力量盡快完成空軍改革並形成戰鬥力的時候,居然有人能利用職權為一個無關簡要的人被免職而打電話到改革指揮部並占用諾維科夫的時間。
後來聽說這兩人沒有被丟到“懲戒營”,因為不知什麽原因這事傳到了斯大林耳中,他直接下令內務部將這兩人帶走……至於帶走後是什麽情況就沒人能知道了。
“沒辦法!”諾維科夫有些尷尬的對舒爾卡說道:“這也是空軍很難改革的原因之一……你知道的,在此之前,我原本是想在原有製度的基礎上實施改革,但無論用什麽方案或是從哪支部隊入手都是舉步維堅。所以,你的那些想法可以說是正是時候,我相信它會讓我們的空軍強大起來!”
舒爾卡就不隻是相信了,他應該是確信。
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什麽人敢把電話打到改革指揮部說情了,如果有,那隻能說他傻到不配生存在這個世上。
指揮部改組完成之後事情就變得相對簡單了,發一份名單到指揮部,讓他們把什麽什麽部隊調到機場由他們指揮,並用同樣的方法組織自己的後勤部隊和維護部隊。
這其中最快的是戰機本身,它們隻需要從這個機場飛到那個機場就可以了。
最慢的是維護設備,其中不乏有些大型設備,還有成批成批的零件、工具等需要裝車運輸。
不過到這時改革指揮部就算完成一階段的任務可以把目標轉移到下一個航空師了,因為這一係列問題包括訓練整合都可以由新組建的指揮部來完成。
原有的編製當然被全部推翻,什麽方麵軍航空兵、集團軍航空兵……全都沒有了。
確切的說此時還有,但隻是暫時的。
空軍整編成一個集團軍,一個空軍集團軍通常視情況包括若幹個航空師。
之所以“若幹”,是因為總體還是以方麵軍航空兵為基礎進行整合,而各個方麵軍剩餘的航空力量不一樣,所以數量也不盡相同。
空軍集團軍除殲擊機航空師和強擊機航空師外,至少有1個夜間轟炸航空師和1個近程轟炸航空師。
夜間轟炸航空師和近程轟炸航空師是根據迫在眉捷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準備的,因為可以預見的,到時蘇聯會需要轟炸機在夜間出動轟炸德軍機場或是補給線,近程航空師則是因為蘇軍對德軍的轟炸都不會太遠……在沒有奪了製空權的情況下,遠程轟炸機也不太可能穿過敵防空區進行遠程轟炸。
諾維科夫一共編製了四個空軍集團軍,分別是空軍第2、第8、第16、第17航空集團軍。
其中空軍第2和第17集團軍被配屬給西南方麵軍。
這麽配置很正常,因為西南方麵軍因為其地理位置在德軍側後的天然優勢,所以除了擔負穿插任務之外還負責轟炸德軍補給交通線開辟另一個空戰戰場以分散德軍的空中實力。
空軍第8集團軍配屬給了斯大林格勒方麵軍。
隻不過此時的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已不是原有的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在空軍實施改革的同時,步兵也在針對這個包圍計劃做出相應的改革。
為了作戰需要,就將東南方麵軍改為斯大林格勒方麵軍,而原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就更名為頓河方麵軍。
空軍第16集團軍配屬給了頓河方麵軍,也就是原斯大林格勒方麵軍。
與舒爾卡當初的建議不同的是,這些空軍集團軍改革後並不是用於替換前線還未改革的方麵軍航空兵。
“我們需要足夠多的戰機!”朱可夫向諾維科夫建議道:“而且那些方麵軍航空兵原本就是屬於前線作戰部隊的戰機和飛行員,他們熟悉自己的隊伍,與步兵的協同也有相當的水準!”
這話倒是對的,雖然蘇聯空軍編製混亂、指揮混亂,但戰士們在死亡的壓力下自然而然的會“進化”出一些生存法則。
“可是他們沒有經過改革!”諾維科夫說:“我們也沒有時間和空間對他們進行改革!”
“我們或許可以把它們編在一起!”舒爾卡說:“多幾個混編師,他們的協同作戰和戰場經驗甚至可能比改革後的部隊還好!我們可以讓空軍有個適應的過程!”
諾維科夫想了想,就點頭答應了。
於是,方麵軍航空兵就以混編師的編製加入了空軍集團軍……這是蘇聯空軍少有的同時使用兩種編製作戰的時期。
這本身沒什麽問題,問題就在於那些被踢出去的人有些後台,而後台又會通過他們的渠道打聯係上改革指揮部並試圖說情。
於是這其中就有一個小插曲:
“諾維科夫同誌!”一個參謀拿著電話對諾維科夫說道:“馬斯洛夫同誌電話!”
諾維科夫一邊看著手裏的文件一邊接過電話表明了身份:“我是諾維科夫!”
“諾維科夫同誌,聽說塔納希申同誌被解除了職務……”
還沒等他說完,諾維科夫就打斷了他的話:“沒錯,有什麽問題嗎?”
“可是我們需要他……”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是你侄子!”諾維科夫說:“而且沒有任何駕駛戰機作戰的經驗!”
“可他有指揮經驗,而且在學校裏學過許多理論知識!”
“哦,是嗎?”諾維科夫接過參謀遞來的資料,翻了翻,然後迴答:“他是步兵學院畢業的,他更應該去指揮步兵!”
“不,諾維科夫同誌……”電話那頭的聲音有些慌了,因為他知道指揮步兵意味著什麽。
但諾維科夫沒有再和他囉嗦下去直接掛了電話,然後對參謀揚了揚手中的文件,說道:“解除馬斯洛夫同誌的一切職務,同時把他和他侄子一起丟到‘懲戒營’!”
“是,諾維科夫同誌!”參謀應了聲馬上就把命令傳達了下去。
諾維科夫的做法是對的,尤其是在這個時候,在國家命運生死關頭的時候,在改革指揮部爭分奪秒甚至可以說全國動員盡一切力量盡快完成空軍改革並形成戰鬥力的時候,居然有人能利用職權為一個無關簡要的人被免職而打電話到改革指揮部並占用諾維科夫的時間。
後來聽說這兩人沒有被丟到“懲戒營”,因為不知什麽原因這事傳到了斯大林耳中,他直接下令內務部將這兩人帶走……至於帶走後是什麽情況就沒人能知道了。
“沒辦法!”諾維科夫有些尷尬的對舒爾卡說道:“這也是空軍很難改革的原因之一……你知道的,在此之前,我原本是想在原有製度的基礎上實施改革,但無論用什麽方案或是從哪支部隊入手都是舉步維堅。所以,你的那些想法可以說是正是時候,我相信它會讓我們的空軍強大起來!”
舒爾卡就不隻是相信了,他應該是確信。
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什麽人敢把電話打到改革指揮部說情了,如果有,那隻能說他傻到不配生存在這個世上。
指揮部改組完成之後事情就變得相對簡單了,發一份名單到指揮部,讓他們把什麽什麽部隊調到機場由他們指揮,並用同樣的方法組織自己的後勤部隊和維護部隊。
這其中最快的是戰機本身,它們隻需要從這個機場飛到那個機場就可以了。
最慢的是維護設備,其中不乏有些大型設備,還有成批成批的零件、工具等需要裝車運輸。
不過到這時改革指揮部就算完成一階段的任務可以把目標轉移到下一個航空師了,因為這一係列問題包括訓練整合都可以由新組建的指揮部來完成。
原有的編製當然被全部推翻,什麽方麵軍航空兵、集團軍航空兵……全都沒有了。
確切的說此時還有,但隻是暫時的。
空軍整編成一個集團軍,一個空軍集團軍通常視情況包括若幹個航空師。
之所以“若幹”,是因為總體還是以方麵軍航空兵為基礎進行整合,而各個方麵軍剩餘的航空力量不一樣,所以數量也不盡相同。
空軍集團軍除殲擊機航空師和強擊機航空師外,至少有1個夜間轟炸航空師和1個近程轟炸航空師。
夜間轟炸航空師和近程轟炸航空師是根據迫在眉捷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準備的,因為可以預見的,到時蘇聯會需要轟炸機在夜間出動轟炸德軍機場或是補給線,近程航空師則是因為蘇軍對德軍的轟炸都不會太遠……在沒有奪了製空權的情況下,遠程轟炸機也不太可能穿過敵防空區進行遠程轟炸。
諾維科夫一共編製了四個空軍集團軍,分別是空軍第2、第8、第16、第17航空集團軍。
其中空軍第2和第17集團軍被配屬給西南方麵軍。
這麽配置很正常,因為西南方麵軍因為其地理位置在德軍側後的天然優勢,所以除了擔負穿插任務之外還負責轟炸德軍補給交通線開辟另一個空戰戰場以分散德軍的空中實力。
空軍第8集團軍配屬給了斯大林格勒方麵軍。
隻不過此時的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已不是原有的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在空軍實施改革的同時,步兵也在針對這個包圍計劃做出相應的改革。
為了作戰需要,就將東南方麵軍改為斯大林格勒方麵軍,而原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就更名為頓河方麵軍。
空軍第16集團軍配屬給了頓河方麵軍,也就是原斯大林格勒方麵軍。
與舒爾卡當初的建議不同的是,這些空軍集團軍改革後並不是用於替換前線還未改革的方麵軍航空兵。
“我們需要足夠多的戰機!”朱可夫向諾維科夫建議道:“而且那些方麵軍航空兵原本就是屬於前線作戰部隊的戰機和飛行員,他們熟悉自己的隊伍,與步兵的協同也有相當的水準!”
這話倒是對的,雖然蘇聯空軍編製混亂、指揮混亂,但戰士們在死亡的壓力下自然而然的會“進化”出一些生存法則。
“可是他們沒有經過改革!”諾維科夫說:“我們也沒有時間和空間對他們進行改革!”
“我們或許可以把它們編在一起!”舒爾卡說:“多幾個混編師,他們的協同作戰和戰場經驗甚至可能比改革後的部隊還好!我們可以讓空軍有個適應的過程!”
諾維科夫想了想,就點頭答應了。
於是,方麵軍航空兵就以混編師的編製加入了空軍集團軍……這是蘇聯空軍少有的同時使用兩種編製作戰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