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就是保盧斯妥協了,因為他也覺得從薄弱的側翼再調出部隊來似乎過於危險,於是他就將調用兩個意大利師為預備隊改為隻調用一個意大利師。
保盧斯不知道的是,在這種情況下調用兩個師還是調用一個師幾乎沒有任何差別,尤其調用的是意大利師,他們在防禦上沒有起到任何的幫助,如果說有的話,那就是丟下許多美食減緩敵人的追擊速度。
此時的舒爾卡才剛剛趕到巴爾曼察克。
巴爾曼察克是斯大林格勒以南的一個小鎮,因為附近有個巴爾曼察克湖而得名,這同時也是斯大林格勒方麵軍的最南端……斯大林格勒方麵軍的防線從斯大林格勒起一直往南延伸直至巴爾曼察克湖。
從北到南,分別是還在斯大林格勒與德軍苦戰的第62集團軍、第64集團軍,與羅馬尼亞軍隔河對峙的第57、第51集團軍,以及做為預備隊的第28集團軍。
其中進攻主力是第57和第51集團軍,其中尤其是第51集團軍,它包括四個近衛步兵師,一個駐壘地域,一個機械化軍,一個騎兵軍,再加上一個摩托化步兵旅和坦克旅。
由這些配置可以看得出來,第51集團軍幾乎都是機械化部隊或可以快速前進的騎兵部隊,如果不是,那麽就一定是戰鬥力強的近衛步兵。
當然,除了舒爾卡的第82步兵團之外。
第82步兵團官兵已經先舒爾卡一步趕到巴爾曼察克……他們是搭乘火車從輾轉趕到這裏的,而舒爾卡和赫魯曉夫等人為了能避開德軍的轟炸封鎖繞了一圈整整用七天時間才趕到,所以落後了一天。
赫魯曉夫是擔任斯大林格勒方麵軍的軍事委員會委員協助指揮,所以他在到達二線指揮部時就下車了。
“舒爾卡同誌!”臨別時赫魯曉夫握著舒爾卡的手,說道:“保持聯係,勝利必定是屬於我們的!”
“是,政治委員同誌!”
接著赫魯曉夫朝司機揮了揮手,下令道:“送我們的英雄迴他的部隊!”
“是,政治委員同誌!”
汽車開走時,赫魯曉夫還在車後不斷的朝舒爾卡揮手。
這讓司機有些意外,他忍不住往觀後鏡望了望,然後對舒爾卡說:“上尉,我想你很快就要升官了!”
“為什麽?”舒爾卡問。
“我給政治委員同誌開了兩年車!”司機迴答:“卻從沒見過他在車後頭朝什麽人揮手告別!”
舒爾卡“哦”了一聲。
暗道如果這樣也好,畢竟赫魯曉夫將來會當上蘇聯最高領導人,如果能得到他的重用……隨即舒爾卡就笑了起來,先過了眼前這關再說吧,那也要能捱到戰爭結束。
更何況,舒爾卡總感覺赫魯曉夫手段過於強硬。
簡單的說,在他眼裏似乎隻有利益,而且很直接。
就像他在馬馬耶夫崗犧牲了兩個營一樣,如果在他身邊……那就會被套牢了,因為他不會容許舒爾卡為其它人所用。
這讓舒爾卡就感到有些毛骨悚然,蘇聯內部的鬥爭其實一點都不比戰場平靜,隻不過舒爾卡絕大多數都是身在戰場而已。
正想著,汽車“哧”的一聲停了下來,司機迴頭叫道:“到了,舒爾卡同誌,這裏就是第82步兵團駐地!”
對司機表示感謝後,舒爾卡背上包拿起槍就跳下汽車……
滿地的爛泥,舒爾卡幾乎是剛下車就被粘在地麵上了,如果腳下穿的不是軍靴的話,隻怕鞋子早就不知道陷在哪個泥坑裏拔不出來了。
說實話,舒爾卡很不喜歡蘇聯的天氣,冬天冷得要命,滿地都是雪,夏天雪水融化就到處都是爛泥,另外還有蒼蠅、蚊子、疾病。
不過舒爾卡覺得自己又應該喜歡。
因為恰恰是因為這樣的天氣,才使德軍身陷泥潭中無法自拔……相比起蘇軍,德軍更難適應這種極端的環境和氣候。
走幾步就來到一座簡易的木製哨所前,站崗的士兵原本想攔住舒爾卡盤問,但定晴一看,不由驚唿:“舒爾卡同誌!”
然後馬上挺身敬禮,接著朝兵營中大喊一聲:“舒爾卡同誌迴來啦,我們的團長同誌!”
看來他們也知道舒爾卡已經成為團長了。
後來舒爾卡才知道,舒爾卡任團長是米哈依爾維奇主動提出來的……他右手肩部被彈片擊中,幾塊骨頭被擊碎已無法活動,這也就意味著他永遠也無法拿槍,甚至連拿文件都困難。
於是他主動要求卸任,並建議上級讓舒爾卡任團長。
戈利科夫同意了他這個請求,並問他有什麽要求。
米哈依爾維奇隻提一個要求:“讓我繼續呆在第82步兵團,做什麽都可以!”
這其實是一名老兵的情懷。
第82步兵團是他一手帶出來的,每一名士兵都像是他的孩子,他和他們一起經曆了風雨最終名至實
兵營中的士兵不約而同的朝大門方向湧來,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的軍裝和武器得到了更新……巴爾曼察克不是主戰場,而且對手還是羅馬尼亞人,敵我雙方隔河相望沒什麽戰事,所以補給相對充足。
舒爾卡在人群裏看到了米哈依爾維奇,他手上綁著繃帶吊掛在脖子上,臉色蒼白,顯然傷勢還沒好全。
“情況怎麽樣?”舒爾卡上前問了聲。
米哈依爾維奇露出一個艱難的笑容,迴答:“還活著,我很幸運!”
似乎的確是這樣,還活著,而且往後也不需要再上戰場了,的確可以說幸運。
“你為什麽不迴去養傷?”舒爾卡說。
後方等著米哈依爾維奇的將會是榮譽、勳章以及百姓的讚美,他將會成為一名英雄。
“我想看著你們打贏這場仗!”米哈依爾維奇迴答:“而且,現在我是你的副團長了,我在這裏還有用!”
舒爾卡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舒爾卡知道,對於米哈依爾維奇來說,部隊就是他所有的寄托,就是他的家,他離不開部隊。
不知道這是幸運,還是一種悲哀。
保盧斯不知道的是,在這種情況下調用兩個師還是調用一個師幾乎沒有任何差別,尤其調用的是意大利師,他們在防禦上沒有起到任何的幫助,如果說有的話,那就是丟下許多美食減緩敵人的追擊速度。
此時的舒爾卡才剛剛趕到巴爾曼察克。
巴爾曼察克是斯大林格勒以南的一個小鎮,因為附近有個巴爾曼察克湖而得名,這同時也是斯大林格勒方麵軍的最南端……斯大林格勒方麵軍的防線從斯大林格勒起一直往南延伸直至巴爾曼察克湖。
從北到南,分別是還在斯大林格勒與德軍苦戰的第62集團軍、第64集團軍,與羅馬尼亞軍隔河對峙的第57、第51集團軍,以及做為預備隊的第28集團軍。
其中進攻主力是第57和第51集團軍,其中尤其是第51集團軍,它包括四個近衛步兵師,一個駐壘地域,一個機械化軍,一個騎兵軍,再加上一個摩托化步兵旅和坦克旅。
由這些配置可以看得出來,第51集團軍幾乎都是機械化部隊或可以快速前進的騎兵部隊,如果不是,那麽就一定是戰鬥力強的近衛步兵。
當然,除了舒爾卡的第82步兵團之外。
第82步兵團官兵已經先舒爾卡一步趕到巴爾曼察克……他們是搭乘火車從輾轉趕到這裏的,而舒爾卡和赫魯曉夫等人為了能避開德軍的轟炸封鎖繞了一圈整整用七天時間才趕到,所以落後了一天。
赫魯曉夫是擔任斯大林格勒方麵軍的軍事委員會委員協助指揮,所以他在到達二線指揮部時就下車了。
“舒爾卡同誌!”臨別時赫魯曉夫握著舒爾卡的手,說道:“保持聯係,勝利必定是屬於我們的!”
“是,政治委員同誌!”
接著赫魯曉夫朝司機揮了揮手,下令道:“送我們的英雄迴他的部隊!”
“是,政治委員同誌!”
汽車開走時,赫魯曉夫還在車後不斷的朝舒爾卡揮手。
這讓司機有些意外,他忍不住往觀後鏡望了望,然後對舒爾卡說:“上尉,我想你很快就要升官了!”
“為什麽?”舒爾卡問。
“我給政治委員同誌開了兩年車!”司機迴答:“卻從沒見過他在車後頭朝什麽人揮手告別!”
舒爾卡“哦”了一聲。
暗道如果這樣也好,畢竟赫魯曉夫將來會當上蘇聯最高領導人,如果能得到他的重用……隨即舒爾卡就笑了起來,先過了眼前這關再說吧,那也要能捱到戰爭結束。
更何況,舒爾卡總感覺赫魯曉夫手段過於強硬。
簡單的說,在他眼裏似乎隻有利益,而且很直接。
就像他在馬馬耶夫崗犧牲了兩個營一樣,如果在他身邊……那就會被套牢了,因為他不會容許舒爾卡為其它人所用。
這讓舒爾卡就感到有些毛骨悚然,蘇聯內部的鬥爭其實一點都不比戰場平靜,隻不過舒爾卡絕大多數都是身在戰場而已。
正想著,汽車“哧”的一聲停了下來,司機迴頭叫道:“到了,舒爾卡同誌,這裏就是第82步兵團駐地!”
對司機表示感謝後,舒爾卡背上包拿起槍就跳下汽車……
滿地的爛泥,舒爾卡幾乎是剛下車就被粘在地麵上了,如果腳下穿的不是軍靴的話,隻怕鞋子早就不知道陷在哪個泥坑裏拔不出來了。
說實話,舒爾卡很不喜歡蘇聯的天氣,冬天冷得要命,滿地都是雪,夏天雪水融化就到處都是爛泥,另外還有蒼蠅、蚊子、疾病。
不過舒爾卡覺得自己又應該喜歡。
因為恰恰是因為這樣的天氣,才使德軍身陷泥潭中無法自拔……相比起蘇軍,德軍更難適應這種極端的環境和氣候。
走幾步就來到一座簡易的木製哨所前,站崗的士兵原本想攔住舒爾卡盤問,但定晴一看,不由驚唿:“舒爾卡同誌!”
然後馬上挺身敬禮,接著朝兵營中大喊一聲:“舒爾卡同誌迴來啦,我們的團長同誌!”
看來他們也知道舒爾卡已經成為團長了。
後來舒爾卡才知道,舒爾卡任團長是米哈依爾維奇主動提出來的……他右手肩部被彈片擊中,幾塊骨頭被擊碎已無法活動,這也就意味著他永遠也無法拿槍,甚至連拿文件都困難。
於是他主動要求卸任,並建議上級讓舒爾卡任團長。
戈利科夫同意了他這個請求,並問他有什麽要求。
米哈依爾維奇隻提一個要求:“讓我繼續呆在第82步兵團,做什麽都可以!”
這其實是一名老兵的情懷。
第82步兵團是他一手帶出來的,每一名士兵都像是他的孩子,他和他們一起經曆了風雨最終名至實
兵營中的士兵不約而同的朝大門方向湧來,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的軍裝和武器得到了更新……巴爾曼察克不是主戰場,而且對手還是羅馬尼亞人,敵我雙方隔河相望沒什麽戰事,所以補給相對充足。
舒爾卡在人群裏看到了米哈依爾維奇,他手上綁著繃帶吊掛在脖子上,臉色蒼白,顯然傷勢還沒好全。
“情況怎麽樣?”舒爾卡上前問了聲。
米哈依爾維奇露出一個艱難的笑容,迴答:“還活著,我很幸運!”
似乎的確是這樣,還活著,而且往後也不需要再上戰場了,的確可以說幸運。
“你為什麽不迴去養傷?”舒爾卡說。
後方等著米哈依爾維奇的將會是榮譽、勳章以及百姓的讚美,他將會成為一名英雄。
“我想看著你們打贏這場仗!”米哈依爾維奇迴答:“而且,現在我是你的副團長了,我在這裏還有用!”
舒爾卡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舒爾卡知道,對於米哈依爾維奇來說,部隊就是他所有的寄托,就是他的家,他離不開部隊。
不知道這是幸運,還是一種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