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專訪持續了接近一個小時,主題也從遊戲變成了人工智能,漸漸高冷起來,彈幕一**地淹沒畫麵,最後還是小歡在神聊上提醒,夏鳴才把話題轉迴到遊戲上,宣布《幻象銀河》在一測後馬上推出二測,讓更多的人體驗到遊戲的樂趣。
直播結束後,羅襄咬咬嘴唇,對夏鳴道歉,說一開始隻是想讓話題更尖銳點,吸引更多人來關注。
夏鳴沒有客套,認真地道:“現在的媒體已經失去了傳播信息的功能,權威啊、獨立啊、喉舌啊之類的屬性,也因為網絡上人人是媒體,隻剩下象征意義的標簽。”
“不過科技領域的動態,大家還是很信賴媒體的,因為懂的人太少。隻有媒體能動員各方麵的資源,對科技做更全麵的科普和解讀。如果媒體在這方麵還是做社會新聞的那套思路,這種信賴也會一點點消失。”
他對羅襄微微笑道:“這是我在學校裏學到的,學姐應該比我更懂吧?”
出了夏鳴的辦公室,羅襄的臉紅得就跟熟透了的富士蘋果。沒錯,夏鳴就是學新聞的,她怎麽就沒重視這一點,以為能在他麵前玩花招呢?
在夏鳴身上一敗再敗,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呢?難道是自己……
在專訪所引發的思緒大潮中,羅襄的反思隻是一朵小小的浪花。
被爆掉的各個說吧裏,一個個以“三月見!”“六月見!”為主題的帖子,將說吧從混沌轉化為秩序,並且一步步熱烈起來。大家都在熱議pc會變成什麽樣子,神經元芯片出來,這個世界又會有什麽樣的改變。
爆吧者漸漸退卻了,夏鳴丟出的這對大小王意味著一場技術革命即將到來,這股大勢不是單薄的情緒能抵抗的。除了那一幫靠mc私服掙錢的“腐竹”,一般玩家都被夏鳴描述的前景吸引住了,憧憬著到《幻象銀河》裏去打造自己的世界,去麵對人工智能主神,去體驗無限的樂趣。
從蟬動和幻象的官網主頁換成各項即將發布的技術後,黑客也不再鬧騰,他們自己都在各個黑客群裏吵得昏天黑地。
在這個時候,蜘蛛網、713和多思那些媒體都不再說話了,據說內部都在開批鬥會,認為之前的負麵營銷路線起了反作用,要求提主意的和拍板的為此負責。
辛朗科技等媒體成了輿論熱潮的大贏家,辛朗靠著這次專訪,拉來了大批科技人士,將人工智能的概念風潮推到了一個新的熱度。
很多科研院所的專家從他們所了解的燕大人工智能研究所談起,依舊在昏迷狀態的徐平教授被認為是這一切技術的真正締造者。專家們都在歎息,如果徐教授沒有出事的話,成果會比現在更有顛覆性,對這個世界的改變也會更深刻。
國外媒體因為需要對專訪進行轉譯,在時間上慢了一步,但依靠學術性和影響力,給這波人工智能的輿論繼續加溫。不少媒體都援引了勞倫斯在v上的論文,以及分析徐平、唐曉棠和林澄的學術背景,強調新技術並非完全出自華夏人,而是世界性的,是人類共同的智慧結晶。
而對於夏鳴明確了發布時間的三葉草架構和終結者神經元芯片,媒體追上門去問it業內的各家龍頭公司,他們的反應要複雜得多。
英特爾迴避了夏鳴關於矽晶體管技術將終結於5納米的預言,隻是強調三葉草和終結者將會極大刺激應用的擴展,英特爾對此持歡迎態度,並表示在未來的計算世界中,英特爾依舊是核心力量。
ibm則以溫和的口吻表示,ibm在神經元芯片上已經有多年經驗,憶阻電路、石墨烯和矽晶體管的實驗方案都有,基於矽晶體管的兩代truenorth已經相當成熟。因此非常歡迎幻象能加入到這個領域中,共同推動神經元芯片產業的發展。
至於夏鳴提到的開源問題,ibm則認為,在硬件架構沒有成熟前,說這個的意義不大。總之,ibm作為it的技術龍頭,不會將幻象視為競爭對手。
穀歌則非常歡迎幻象的兩套體係,但除了熱情洋溢的讚揚之外,並沒有更多涉及實質的言論。
媒體都認為,穀歌將會是跟幻象談合作最積極的一方,所以在這事上是做而不說,跟幻象相關的合作事項應該正在規劃中。
穀歌跟夏鳴的合作從蟬動就開始了,三葉草架構給了穀歌進軍桌麵操作係統的絕佳機會,但重點還是在人工智能上。
穀歌在人工智能上的研究更聚焦在前端的應用層麵,deepmind的go係列是人工智能的思維性應用探索,無人駕駛車則是知覺性探索,相應的模型和算法都比較成熟了,問題在於硬件跟不上。
穀歌前幾年也開始在硬件上發力,奈何這麽多年發展下來,穀歌已經形成了一套探索和應用為先的體係,這套體係來玩硬件是玩不動的。因為每個分支玩自己的應用,都希望用通用硬件照著自己的喜好搭。要讓他們服從一套專有的硬件架構,對這幫習慣以天地為畫布的藝術家來說,等於限定他們規規矩矩在畫布上作畫,那是把他們變成了畫招貼畫的工人。
所以幻象能推出有通用特性的神經元芯片,並且技術開源的話,對穀歌的人工智能走向商業化是極大的促進。
微軟在這股風潮中是最糾結的,原本苜宿引擎就是靠著與dx的連接進了遊戲領域,微軟在這上麵倒也沒有設置障礙和為難勞倫斯,畢竟基礎還是自己的dx,自己沒少賺一分錢。
但三葉草的出現,讓微軟的桌麵操作係統市場麵臨重大挑戰,不跟進吧,穀歌這頭狼就要吃掉大半肉。跟進呢,穀歌還是要進來的,就是吃到多少肉的問題。
微軟在人工智能有很多研究,神經元芯片上也做過探索,不過畢竟不是硬件公司,多年操作係統居於it中心的習慣,也讓微軟玩這些前沿的東西很不利索。
幻象的這波技術秀,如果變成現實的話,微軟怎麽都是利益受損的一方。但微軟那個半死不活的xbox部門,又對三葉草架構熱烈歡唿,認為這是xbox打翻身仗的機會,強烈要求搶在索尼ps前拿這個架構做新一代的遊戲機。微軟的人工智能部門也認為自家的各種人工智能應用,比如小冰啊,智能翻譯啊之類的,也可以倚靠幻象的硬件。
所以微軟幹脆就沒有表態,看起來是遲鈍或者漠視,實際內部正在幹架。
在這熙熙攘攘的熱鬧中,大家似乎都忘了這個專訪的真正主題。
傳奇互娛總部,田重呆呆地看著屏幕上的視頻,這已經是《幻象銀河》一測的第十天。
現在關於遊戲的視頻方向越來越深入,田重看的是一個工程設計所的橋梁設計師在用《幻象銀河》作力學驗證。
“《幻象銀河》的理念就是將真實搬進虛擬世界,如果虛擬世界足夠真實,那麽在現實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虛擬世界裏實現。”
這是夏鳴的話,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包括田重都漸漸有了體會。
不隻是橋梁設計,甚至有一些航空發燒友在搭虛擬風洞,他們將虛擬粒子設定為空氣分子,通過這種稀薄粒子集模組的高速運動,與其他模組產生推力,來模擬風洞原理。
這些人抱怨遊戲的粒子度不夠,即便是開發者版本的粒子度也遠遠大於氣體分子,而且遊戲裏除了重力和碰撞這點最基礎的物理特性外,其他物理特性還得自己想辦法設定。更糟糕的是協作性不夠,他們無法一同完成工程量浩大的模組設定。
“這很好,也很不好!”
田重咬牙切齒地自語著:“社交性呢?不是說要像微軟、臉書和傳奇遊戲,把社交擺在遊戲之上,但怎麽也得跟現實世界一樣,有起碼的社交****?”
“遊戲性呢?創造之外的互動呢?為什麽不能讓喜歡玩戰鬥的玩家在這個世界裏享受打打殺殺的樂趣?這特麽終究是個遊戲啊!”
杭向北進了辦公室,見他這副模樣,誤會了,安慰道:“田總,我們不是完全沒機會的,如果我們說通集團出麵,在國內遊戲出版發行這些環節上也還是能拖它一陣子。隻要我們先上,靠著像素風的情懷和成熟的玩法,至少能搶口飯吃……”
田重直直盯著杭向北,直到盯得他後脖子汗毛起立,才緩緩問:“拋開我們的立場,單純地看《幻象銀河》,你有什麽看法?說真話。”
感覺到了田重的認真,杭向北歎氣道:“如果我不在傳奇,不背這個項目的話,我大概會是最狂熱的粉絲吧。這個遊戲的確是劃時代的。我相信,隨著幻象的完善,未來它真的會完全改變我們的世界。”
田重又問:“如果不考慮商業因素,也就是傳奇在每個遊戲上都搞的那一套vip、星級、強化什麽的,《幻象銀河》離理想中的遊戲有多遠?”
杭向北笑了:“其實還很遠啊,幻象那幫人隻想著完善編輯器,推動虛擬真實的互通,雖然在遊戲性上有一些想法,比如裏編程什麽的。但就是這個裏編程也看得出,他們完全沒把《幻象銀河》當遊戲,就是拿來驗證技術,如果換成我們做,那簡直是……”
說著說著他就難過起來,過去半年多,他們在遊戲開發上下了太多力氣,“w”項目上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他們有自信在mc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可問題是,再高的遊戲性,也比不過《幻象銀河》的真實理念,虛擬與真實互通,那是一種碾壓般的力量。
“如果換成我們做”這個念頭在他腦子裏閃過,追逐著即將化為烏有的心血和汗水而去。
田重一句話又把這個念頭勾了迴來:“原來不隻是我這麽想啊,如果換成我們做……”
然後田重低聲說了句什麽,杭向北瞪大了眼睛,臉上滿是不可思議的訝異表情。
“什麽!?”
夏鳴接到李迪羅的電話時,懷疑李迪羅吃錯了藥,或者自己出了幻聽。
傳奇互娛的一個副總裁,一個項目經理,想帶著一個開發團隊投奔幻象……
【今天就一更了,規劃後續的故事線。】
專訪持續了接近一個小時,主題也從遊戲變成了人工智能,漸漸高冷起來,彈幕一**地淹沒畫麵,最後還是小歡在神聊上提醒,夏鳴才把話題轉迴到遊戲上,宣布《幻象銀河》在一測後馬上推出二測,讓更多的人體驗到遊戲的樂趣。
直播結束後,羅襄咬咬嘴唇,對夏鳴道歉,說一開始隻是想讓話題更尖銳點,吸引更多人來關注。
夏鳴沒有客套,認真地道:“現在的媒體已經失去了傳播信息的功能,權威啊、獨立啊、喉舌啊之類的屬性,也因為網絡上人人是媒體,隻剩下象征意義的標簽。”
“不過科技領域的動態,大家還是很信賴媒體的,因為懂的人太少。隻有媒體能動員各方麵的資源,對科技做更全麵的科普和解讀。如果媒體在這方麵還是做社會新聞的那套思路,這種信賴也會一點點消失。”
他對羅襄微微笑道:“這是我在學校裏學到的,學姐應該比我更懂吧?”
出了夏鳴的辦公室,羅襄的臉紅得就跟熟透了的富士蘋果。沒錯,夏鳴就是學新聞的,她怎麽就沒重視這一點,以為能在他麵前玩花招呢?
在夏鳴身上一敗再敗,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呢?難道是自己……
在專訪所引發的思緒大潮中,羅襄的反思隻是一朵小小的浪花。
被爆掉的各個說吧裏,一個個以“三月見!”“六月見!”為主題的帖子,將說吧從混沌轉化為秩序,並且一步步熱烈起來。大家都在熱議pc會變成什麽樣子,神經元芯片出來,這個世界又會有什麽樣的改變。
爆吧者漸漸退卻了,夏鳴丟出的這對大小王意味著一場技術革命即將到來,這股大勢不是單薄的情緒能抵抗的。除了那一幫靠mc私服掙錢的“腐竹”,一般玩家都被夏鳴描述的前景吸引住了,憧憬著到《幻象銀河》裏去打造自己的世界,去麵對人工智能主神,去體驗無限的樂趣。
從蟬動和幻象的官網主頁換成各項即將發布的技術後,黑客也不再鬧騰,他們自己都在各個黑客群裏吵得昏天黑地。
在這個時候,蜘蛛網、713和多思那些媒體都不再說話了,據說內部都在開批鬥會,認為之前的負麵營銷路線起了反作用,要求提主意的和拍板的為此負責。
辛朗科技等媒體成了輿論熱潮的大贏家,辛朗靠著這次專訪,拉來了大批科技人士,將人工智能的概念風潮推到了一個新的熱度。
很多科研院所的專家從他們所了解的燕大人工智能研究所談起,依舊在昏迷狀態的徐平教授被認為是這一切技術的真正締造者。專家們都在歎息,如果徐教授沒有出事的話,成果會比現在更有顛覆性,對這個世界的改變也會更深刻。
國外媒體因為需要對專訪進行轉譯,在時間上慢了一步,但依靠學術性和影響力,給這波人工智能的輿論繼續加溫。不少媒體都援引了勞倫斯在v上的論文,以及分析徐平、唐曉棠和林澄的學術背景,強調新技術並非完全出自華夏人,而是世界性的,是人類共同的智慧結晶。
而對於夏鳴明確了發布時間的三葉草架構和終結者神經元芯片,媒體追上門去問it業內的各家龍頭公司,他們的反應要複雜得多。
英特爾迴避了夏鳴關於矽晶體管技術將終結於5納米的預言,隻是強調三葉草和終結者將會極大刺激應用的擴展,英特爾對此持歡迎態度,並表示在未來的計算世界中,英特爾依舊是核心力量。
ibm則以溫和的口吻表示,ibm在神經元芯片上已經有多年經驗,憶阻電路、石墨烯和矽晶體管的實驗方案都有,基於矽晶體管的兩代truenorth已經相當成熟。因此非常歡迎幻象能加入到這個領域中,共同推動神經元芯片產業的發展。
至於夏鳴提到的開源問題,ibm則認為,在硬件架構沒有成熟前,說這個的意義不大。總之,ibm作為it的技術龍頭,不會將幻象視為競爭對手。
穀歌則非常歡迎幻象的兩套體係,但除了熱情洋溢的讚揚之外,並沒有更多涉及實質的言論。
媒體都認為,穀歌將會是跟幻象談合作最積極的一方,所以在這事上是做而不說,跟幻象相關的合作事項應該正在規劃中。
穀歌跟夏鳴的合作從蟬動就開始了,三葉草架構給了穀歌進軍桌麵操作係統的絕佳機會,但重點還是在人工智能上。
穀歌在人工智能上的研究更聚焦在前端的應用層麵,deepmind的go係列是人工智能的思維性應用探索,無人駕駛車則是知覺性探索,相應的模型和算法都比較成熟了,問題在於硬件跟不上。
穀歌前幾年也開始在硬件上發力,奈何這麽多年發展下來,穀歌已經形成了一套探索和應用為先的體係,這套體係來玩硬件是玩不動的。因為每個分支玩自己的應用,都希望用通用硬件照著自己的喜好搭。要讓他們服從一套專有的硬件架構,對這幫習慣以天地為畫布的藝術家來說,等於限定他們規規矩矩在畫布上作畫,那是把他們變成了畫招貼畫的工人。
所以幻象能推出有通用特性的神經元芯片,並且技術開源的話,對穀歌的人工智能走向商業化是極大的促進。
微軟在這股風潮中是最糾結的,原本苜宿引擎就是靠著與dx的連接進了遊戲領域,微軟在這上麵倒也沒有設置障礙和為難勞倫斯,畢竟基礎還是自己的dx,自己沒少賺一分錢。
但三葉草的出現,讓微軟的桌麵操作係統市場麵臨重大挑戰,不跟進吧,穀歌這頭狼就要吃掉大半肉。跟進呢,穀歌還是要進來的,就是吃到多少肉的問題。
微軟在人工智能有很多研究,神經元芯片上也做過探索,不過畢竟不是硬件公司,多年操作係統居於it中心的習慣,也讓微軟玩這些前沿的東西很不利索。
幻象的這波技術秀,如果變成現實的話,微軟怎麽都是利益受損的一方。但微軟那個半死不活的xbox部門,又對三葉草架構熱烈歡唿,認為這是xbox打翻身仗的機會,強烈要求搶在索尼ps前拿這個架構做新一代的遊戲機。微軟的人工智能部門也認為自家的各種人工智能應用,比如小冰啊,智能翻譯啊之類的,也可以倚靠幻象的硬件。
所以微軟幹脆就沒有表態,看起來是遲鈍或者漠視,實際內部正在幹架。
在這熙熙攘攘的熱鬧中,大家似乎都忘了這個專訪的真正主題。
傳奇互娛總部,田重呆呆地看著屏幕上的視頻,這已經是《幻象銀河》一測的第十天。
現在關於遊戲的視頻方向越來越深入,田重看的是一個工程設計所的橋梁設計師在用《幻象銀河》作力學驗證。
“《幻象銀河》的理念就是將真實搬進虛擬世界,如果虛擬世界足夠真實,那麽在現實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虛擬世界裏實現。”
這是夏鳴的話,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包括田重都漸漸有了體會。
不隻是橋梁設計,甚至有一些航空發燒友在搭虛擬風洞,他們將虛擬粒子設定為空氣分子,通過這種稀薄粒子集模組的高速運動,與其他模組產生推力,來模擬風洞原理。
這些人抱怨遊戲的粒子度不夠,即便是開發者版本的粒子度也遠遠大於氣體分子,而且遊戲裏除了重力和碰撞這點最基礎的物理特性外,其他物理特性還得自己想辦法設定。更糟糕的是協作性不夠,他們無法一同完成工程量浩大的模組設定。
“這很好,也很不好!”
田重咬牙切齒地自語著:“社交性呢?不是說要像微軟、臉書和傳奇遊戲,把社交擺在遊戲之上,但怎麽也得跟現實世界一樣,有起碼的社交****?”
“遊戲性呢?創造之外的互動呢?為什麽不能讓喜歡玩戰鬥的玩家在這個世界裏享受打打殺殺的樂趣?這特麽終究是個遊戲啊!”
杭向北進了辦公室,見他這副模樣,誤會了,安慰道:“田總,我們不是完全沒機會的,如果我們說通集團出麵,在國內遊戲出版發行這些環節上也還是能拖它一陣子。隻要我們先上,靠著像素風的情懷和成熟的玩法,至少能搶口飯吃……”
田重直直盯著杭向北,直到盯得他後脖子汗毛起立,才緩緩問:“拋開我們的立場,單純地看《幻象銀河》,你有什麽看法?說真話。”
感覺到了田重的認真,杭向北歎氣道:“如果我不在傳奇,不背這個項目的話,我大概會是最狂熱的粉絲吧。這個遊戲的確是劃時代的。我相信,隨著幻象的完善,未來它真的會完全改變我們的世界。”
田重又問:“如果不考慮商業因素,也就是傳奇在每個遊戲上都搞的那一套vip、星級、強化什麽的,《幻象銀河》離理想中的遊戲有多遠?”
杭向北笑了:“其實還很遠啊,幻象那幫人隻想著完善編輯器,推動虛擬真實的互通,雖然在遊戲性上有一些想法,比如裏編程什麽的。但就是這個裏編程也看得出,他們完全沒把《幻象銀河》當遊戲,就是拿來驗證技術,如果換成我們做,那簡直是……”
說著說著他就難過起來,過去半年多,他們在遊戲開發上下了太多力氣,“w”項目上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他們有自信在mc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可問題是,再高的遊戲性,也比不過《幻象銀河》的真實理念,虛擬與真實互通,那是一種碾壓般的力量。
“如果換成我們做”這個念頭在他腦子裏閃過,追逐著即將化為烏有的心血和汗水而去。
田重一句話又把這個念頭勾了迴來:“原來不隻是我這麽想啊,如果換成我們做……”
然後田重低聲說了句什麽,杭向北瞪大了眼睛,臉上滿是不可思議的訝異表情。
“什麽!?”
夏鳴接到李迪羅的電話時,懷疑李迪羅吃錯了藥,或者自己出了幻聽。
傳奇互娛的一個副總裁,一個項目經理,想帶著一個開發團隊投奔幻象……
【今天就一更了,規劃後續的故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