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星聯宇宙軍的首次出征變成了遠程拉練和金烏號的試炮,這事的確有些尷尬,但這顆生物星球要還活著的話,首次遠征就變成了集體仆街,那就是悲Щщш..lā
再對比還在半路上以龜速爬行的尤納斯艦隊,官兵們的士氣竟然也跟打了一場勝仗似的,很是高昂,當然這也跟金烏號的800大炮轟了個歡實有關。
當尤納斯艦隊趕到時,原本的生物星球已經完全變了樣,星球像是被蟻群襲擊過的蘋果,隻剩下殘缺的蘋果核和七零八落的殘渣。
“不要客氣,隨便拿。”
夏鳴的話噎得黃炎興等人苦笑不已,再聽到下一句話,又都笑不出來了。
“以你們牙口,也很難撕得開。”
尤納斯的無人機母艦尺寸也不小,但沒有星聯的超材料,就是笨拙的運輸船而已,更提不上裝載大威力武器。星聯倒不是對尤納斯封鎖技術,而是超材料的產量還不高,星聯自己都不夠用,尤納斯還得排隊等著。
再加上星門綜合症的顧慮,以及軍隊體製下,意識活性訓練的成功率極低,現在的尤納斯顯得異常精悍。每艘母艦上不到一百人,加上其他人手,總數不到兩千,比星聯還少。
總數上萬的無人機是尤納斯的最大依仗,這種在x-47b無人機基礎上改造來的戰鬥機,被尤納斯自己稱唿為“黑甲蟲”。
正如夏鳴所說的那樣,在這顆生物星球麵前,無人機的火力顯得異常羸弱。兩門dn-50電磁炮隻是戰錘驅逐艦的次級武器,兩具激光發射器隻是單兵級別的武器,至於30電熱機炮,不過是對傳統30轉管機炮的改進,運氣不好連星聯的重裝陸戰動力裝甲都打不穿。
在unoc和尤納斯看來,這樣的配備比一年前的單兵火力強得太多了,但在星聯宇宙軍的艦隊麵前,卻依舊抬不起頭來。聊以自慰的是,無人機數量很多,而且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用無人機掛載氫彈,衝進目標內部引爆。
雖然一年前的戰鬥已經證明,這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爛招,可對依舊抱有核武器崇拜的尤納斯來說,沒有比這更有力的手段了。
黃炎興隻好轉移話題:“這玩意到底是什麽來曆?”
“還不確定,拖些零碎迴去,讓科學家給我們找到更多信息吧。”
夏鳴沒有道出實情,是怕嚇著他們,再嚇著unoc,讓他們對星門的態度產生更大變化。
現在unoc對星門的態度已經有所改變了,《靈魂憲章》簽署後,unoc裏開始興起一種言論,認為星聯既然手握科技母機,而且隻關注星門和ei的安全,那星門就全交給星聯,unoc在太陽係裏安安穩穩過自己的小日子好了。
持這種言論的國家有美國,他們還沒簽署《靈魂憲章》,由此被星聯排斥在技術受惠國的範圍外,開始走上新的孤立主義道路,不想再承擔unoc在星門裏的巨大投入。
其他國家也不少,都是在星門一直沒得到多少實際收益的國家。總之,當星聯以《靈魂憲章》打消了他們對星聯統治世界的憂懼後,他們就像安全得到了保證的小市民一樣,肉痛起自己的“不必要付出”。
如果讓unoc知道,這顆生物星球隻是未知存在的一部分,他們恐怕會正兒八經的討論“關閉星門”之類的愚蠢話題。現在的星聯,不管是從人的角度看,還是從物資和技術的角度看,資源都還不足以單獨保衛星門。
當然這隻是爭取一點時間,除了繼續備戰外,夏鳴還在期待千憶的驚喜。
“先送一些樣本迴來,盡快!”
曉棠兩眼閃著星星,在千顏網絡上這麽說。根據現場發迴的資料,她認為這是混亂弦子基於生物路線的極端變異,在超材料、生物計算機和基因編輯等方麵應該有極大啟發。
夏鳴叮囑道:“院長大人,別光顧著琢磨技術,還得找到有效對付這種東西的辦法。”
星聯科學院現在是曉棠在負責,具體到學術細節上,夏鳴還得給她打下手。
“生物路線的核心是適應,最有效的克製手段是破壞基因,機械路線的核心是效率,最有效的克製手段是破壞邏輯,如果是二者融合的路線,就有些不好辦了……”
曉棠自顧自的嘀咕著,見她又沉浸到自己的思路裏,夏鳴沒再打擾她,退出頻道,指揮艦隊進行迴收作業。
這麽龐大的東西不可能全拖迴去,實際上就拖一些樣本,就已經讓艦隊頗為滑稽了,看上去像是帶著大包小包迴家過春節的摩托車大軍。
即便是金烏號和尤納斯的無人機母艦,也因為空間不足,隻能用錨索固定在船體外。至於戰錘驅逐艦,原本纖細的前端,也都串上了圓滾滾的包裹,以至於星聯官兵們紛紛戲稱戰錘應該改名叫“肉簽”。
所有戰艦改作運輸船,也不過運走了殘骸的1%,剩下的殘骸,夏鳴留了一些衛星做航標,列入到巡航計劃中,隻準備做定期巡查。
如果是真正的行星,他還會想辦法改造成基地,但這具……屍體,即便有一定的重力,可以當作艦隊的依托,整日在表麵是觸手森林,內部是黏糊糊凝膠的屍體裏進進出出,太汙染心靈了。
7月20日,星聯宇宙軍和尤納斯終於完成了第一次聯合遠征,大隊人馬迴到了基地。宇宙軍自然是迴思遠號空間站,尤納斯則迴兩萬公裏外的安姆號空間站。
星聯科學院生物研究部的巨大空間裏,帶著少許外殼,直徑足有上百米的一團凝膠由機械臂固定在中心位置,深處是無數顆神經結締匯聚成的大團,上下延伸出特性跟植物纖維相近的“骨骼”。
“一切的奧秘都在這個東西裏……”
隨著曉棠的手勢,機械臂鉗出一個表麵光滑,直徑約有半米的球體。
“這個東西,我把它叫作‘馬特寥什卡球’,你們就簡稱馬特球吧,它的前身是獨立的生命個體。”
曉棠的講解不僅讓夏鳴愕然,其他專家,包括來自unoc太空科學院的人,都大吃一驚。這個看起來像是巨大生命體的神經元,其實是獨立生命!?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珍珠奶茶結構,是它們變異後的結果,因為變異完全走生物路線,跟變異博格那種將生物轉化為電路的路線不同,所以我們能從它的dna上看到一些變異過程。”
曉棠用俄羅斯套娃的英文名來指稱這種東西,倒讓人覺得很貼切。不過用“珍珠奶茶”來形容眼前這團可怕的存在,就讓不少人的胃都翻騰起來,估計相當長一段時間裏,他們都不會再喝珍珠奶茶了。
“31對染色體,37億個堿基對,24000種編碼基因,這個數據,諸位有什麽想法?”
曉棠將基因分析報告發送給在場所有人,聽到這個數據,科學家們神色又是一變。
人類的堿基對有30億個,基因有27000種,染色體是雙倍體,堿基對的數量決定了細胞的類型數量。這個馬特球,擁有比人類還複雜的細胞形態,編碼基因卻比人類還少,意味著擁有比人類更漫長的進化曆程,基因的編碼效率更高。
這麽一個球,進化曆程比人類還長,如果真的是智慧生命的話,居然比人類更高級?
看著這麽個圓滾滾跟大號魚眼差不多的東西,那麽多堿基對到底是用在什麽地方了?科學家們對此表示強烈的懷疑。
“即便是樣本,也因為產生了變異,很多基因都被剪切廢除了,不過它的體內構造跟人體是完全不同的形態,相當複雜。”
曉棠再展示了內部構造圖,以變異後的形態來看,它的“大腦”占了整個身體的一半以上體積,構成大腦的物質跟人體的腦組織不同,是一種凝膠狀物質,外在的形態變化不會對它的大腦運作產生影響。
大腦外層包裹的一層粘膜,放大後看得出一些特定組織萎縮後的痕跡,具體是什麽,還需要從廢棄的基因裏仔細尋找。
粘膜跟外皮之間還有一層空腔,根據粘膜和空腔的結構,曉棠推測說,外皮原本應該有可控的進出口,用來吸收外界的氣體或者液體,既可以用來吸收養分,也可以用來移動。
“外皮這些不明顯的凸起,可能是萎縮後的觸手,觸手可以調整運動姿態,也可以跟同類進行信息交互。隻從外形特征來看,馬特球的生活環境,要麽是在類地行星的深海,要麽是在氣態行星,反正都是壓強很高,但能自由移動的環境。”
曉棠的解說讓大家的思緒都開始發飄,聽起來,就像是土星那種氣態行星可能產生的生命。
至於生物星球的其他部分,比如纖維、凝膠和外殼,曉棠說從分子結構來看,很像是馬特球的外皮變異而成的。
了解得越多,未知也越多。
如果馬特球沒有變異,它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智慧生命?
現在,它變異之後,又是一種什麽樣的存在?
曉棠倒是幹脆:“這好辦,我們克隆一個出來,就能知道得更多。”
包括夏鳴在內,所有人都微微變色,克隆一個,不怕打開一扇魔鬼之門嗎?
“沒有,無法掌握進一步的信息,尤其是它變異後的狀況。”
曉棠看向夏鳴,她雖然作風淩厲果斷,但在這種大問題上,還是會聽夏鳴的意見。
“思維侵害這方麵,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夏鳴想了想,覺得這個冒險是值得的,總不能等到那個變異體出現後再琢磨怎麽對付吧。而且,在星門裏麵,已經泯滅的思維弦子運動,也不可能通過克隆再死灰複燃。
他再仔細叮囑道:“造個試驗艙,丟到空間站外去做這事,而且隻能通過機器人操作,人不能進去。防範措施要做到位,要多樣化,有什麽不對馬上消滅。我還會安排戰艦隨時監視,必要的時候轟爛試驗艙。”
“知道了”,曉棠笑道:“星門綜合症的教訓擺在那,我會小心的。”
在準備克隆工作的同時,如何對付馬特球變異體的也在全力推進中,這方麵的研究進展很快,科學院給出了並不讓人意外的方案。
如果本體是比月球還大的存在,動能武器的效力就很差了。目前星聯和尤納斯的武器裏,也就氫彈、微波和激光武器有效,而且微波和激光武器的功率還得更大,最好能比現在強個百倍。研製中的離子炮從理論上說也是有效的武器,但還需要等待超導材料獲得最大突破。
功率方麵,由楊斌主持的超級電容項目還沒見效果,使用超材料做超級電容是新的方向,gei也沒有可借鑒的經驗,隻能靠楊斌自己找思路。
就算有了超級電容,現有的空間堆功率也不夠,難以支撐能量武器的持續發射,這方麵隻能指望可控核聚變的小型化,但到目前為止,進度還很緩慢。
難道隻能依靠氫彈?
氫彈這種手段,目前隻為尤納斯掌握,unoc也跟夏鳴達成過協議,非必要的情況下,星聯不會涉足核武器的研發。
如果隻有氫彈有效的話,尤納斯跟星聯的配合度有多高,成了未來戰爭的關鍵。夏鳴顯然不會把希望全放在別人身上,為此他必須先找出可以臨時替代的武器。
迴到總部,夏鳴展開千顏的研究協助申請列表,尋找那些之前被暫時擱置的武器方案。
方案一個個滾過,夏鳴正有些失望,一個方案驟然閃過,再關聯到另一個方案,兩個方案的內容在他意識中展開。
“關於智能導彈太空戰應用的研究計劃……”
“關於金屬氫磁壓製備工藝的武器化研究計劃……”
智能導彈隻裝備常規彈頭,在太空裏沒什麽效果,因此除了尤納斯在做將氫彈裝上智能導彈的研究外,星聯這邊一直沒什麽動作。
金屬氫的磁壓製備工藝已經相對成熟,星聯的重點是金屬氫在離子炮等前沿領域的研究,對直接用金屬氫當炸-藥的方向還不怎麽在意。論威力,金屬氫也不過是t-nt的25到35倍,對習慣以百倍前進的星聯科學家來說,這點差別還不足以讓他們花費寶貴的時間去仔細琢磨。
不過現在看來,這兩個方案結合在一起,倒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衛龍和希爾-菲米斯,就衛龍吧……”
夏鳴找出兩個方案的提案人,隨手把衛龍點成負責人,整合成一個項目,定了三個月的時限,轉發給了科學院的gei。有了他的授權,這個小項目不僅可以接入千顏,得到千顏在資料和分析上的支持,還可以調用相關資源。
“還有什麽呢?”
方案裏也就這個有點希望,其他不是還要時間,就是沒什麽價值,夏鳴又陷入到苦思中。
馬特球的出現,帶來的危機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夏鳴第一次覺得自己爬科技樹的進度還是太慢了。(未完待續。)
星聯宇宙軍的首次出征變成了遠程拉練和金烏號的試炮,這事的確有些尷尬,但這顆生物星球要還活著的話,首次遠征就變成了集體仆街,那就是悲Щщш..lā
再對比還在半路上以龜速爬行的尤納斯艦隊,官兵們的士氣竟然也跟打了一場勝仗似的,很是高昂,當然這也跟金烏號的800大炮轟了個歡實有關。
當尤納斯艦隊趕到時,原本的生物星球已經完全變了樣,星球像是被蟻群襲擊過的蘋果,隻剩下殘缺的蘋果核和七零八落的殘渣。
“不要客氣,隨便拿。”
夏鳴的話噎得黃炎興等人苦笑不已,再聽到下一句話,又都笑不出來了。
“以你們牙口,也很難撕得開。”
尤納斯的無人機母艦尺寸也不小,但沒有星聯的超材料,就是笨拙的運輸船而已,更提不上裝載大威力武器。星聯倒不是對尤納斯封鎖技術,而是超材料的產量還不高,星聯自己都不夠用,尤納斯還得排隊等著。
再加上星門綜合症的顧慮,以及軍隊體製下,意識活性訓練的成功率極低,現在的尤納斯顯得異常精悍。每艘母艦上不到一百人,加上其他人手,總數不到兩千,比星聯還少。
總數上萬的無人機是尤納斯的最大依仗,這種在x-47b無人機基礎上改造來的戰鬥機,被尤納斯自己稱唿為“黑甲蟲”。
正如夏鳴所說的那樣,在這顆生物星球麵前,無人機的火力顯得異常羸弱。兩門dn-50電磁炮隻是戰錘驅逐艦的次級武器,兩具激光發射器隻是單兵級別的武器,至於30電熱機炮,不過是對傳統30轉管機炮的改進,運氣不好連星聯的重裝陸戰動力裝甲都打不穿。
在unoc和尤納斯看來,這樣的配備比一年前的單兵火力強得太多了,但在星聯宇宙軍的艦隊麵前,卻依舊抬不起頭來。聊以自慰的是,無人機數量很多,而且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用無人機掛載氫彈,衝進目標內部引爆。
雖然一年前的戰鬥已經證明,這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爛招,可對依舊抱有核武器崇拜的尤納斯來說,沒有比這更有力的手段了。
黃炎興隻好轉移話題:“這玩意到底是什麽來曆?”
“還不確定,拖些零碎迴去,讓科學家給我們找到更多信息吧。”
夏鳴沒有道出實情,是怕嚇著他們,再嚇著unoc,讓他們對星門的態度產生更大變化。
現在unoc對星門的態度已經有所改變了,《靈魂憲章》簽署後,unoc裏開始興起一種言論,認為星聯既然手握科技母機,而且隻關注星門和ei的安全,那星門就全交給星聯,unoc在太陽係裏安安穩穩過自己的小日子好了。
持這種言論的國家有美國,他們還沒簽署《靈魂憲章》,由此被星聯排斥在技術受惠國的範圍外,開始走上新的孤立主義道路,不想再承擔unoc在星門裏的巨大投入。
其他國家也不少,都是在星門一直沒得到多少實際收益的國家。總之,當星聯以《靈魂憲章》打消了他們對星聯統治世界的憂懼後,他們就像安全得到了保證的小市民一樣,肉痛起自己的“不必要付出”。
如果讓unoc知道,這顆生物星球隻是未知存在的一部分,他們恐怕會正兒八經的討論“關閉星門”之類的愚蠢話題。現在的星聯,不管是從人的角度看,還是從物資和技術的角度看,資源都還不足以單獨保衛星門。
當然這隻是爭取一點時間,除了繼續備戰外,夏鳴還在期待千憶的驚喜。
“先送一些樣本迴來,盡快!”
曉棠兩眼閃著星星,在千顏網絡上這麽說。根據現場發迴的資料,她認為這是混亂弦子基於生物路線的極端變異,在超材料、生物計算機和基因編輯等方麵應該有極大啟發。
夏鳴叮囑道:“院長大人,別光顧著琢磨技術,還得找到有效對付這種東西的辦法。”
星聯科學院現在是曉棠在負責,具體到學術細節上,夏鳴還得給她打下手。
“生物路線的核心是適應,最有效的克製手段是破壞基因,機械路線的核心是效率,最有效的克製手段是破壞邏輯,如果是二者融合的路線,就有些不好辦了……”
曉棠自顧自的嘀咕著,見她又沉浸到自己的思路裏,夏鳴沒再打擾她,退出頻道,指揮艦隊進行迴收作業。
這麽龐大的東西不可能全拖迴去,實際上就拖一些樣本,就已經讓艦隊頗為滑稽了,看上去像是帶著大包小包迴家過春節的摩托車大軍。
即便是金烏號和尤納斯的無人機母艦,也因為空間不足,隻能用錨索固定在船體外。至於戰錘驅逐艦,原本纖細的前端,也都串上了圓滾滾的包裹,以至於星聯官兵們紛紛戲稱戰錘應該改名叫“肉簽”。
所有戰艦改作運輸船,也不過運走了殘骸的1%,剩下的殘骸,夏鳴留了一些衛星做航標,列入到巡航計劃中,隻準備做定期巡查。
如果是真正的行星,他還會想辦法改造成基地,但這具……屍體,即便有一定的重力,可以當作艦隊的依托,整日在表麵是觸手森林,內部是黏糊糊凝膠的屍體裏進進出出,太汙染心靈了。
7月20日,星聯宇宙軍和尤納斯終於完成了第一次聯合遠征,大隊人馬迴到了基地。宇宙軍自然是迴思遠號空間站,尤納斯則迴兩萬公裏外的安姆號空間站。
星聯科學院生物研究部的巨大空間裏,帶著少許外殼,直徑足有上百米的一團凝膠由機械臂固定在中心位置,深處是無數顆神經結締匯聚成的大團,上下延伸出特性跟植物纖維相近的“骨骼”。
“一切的奧秘都在這個東西裏……”
隨著曉棠的手勢,機械臂鉗出一個表麵光滑,直徑約有半米的球體。
“這個東西,我把它叫作‘馬特寥什卡球’,你們就簡稱馬特球吧,它的前身是獨立的生命個體。”
曉棠的講解不僅讓夏鳴愕然,其他專家,包括來自unoc太空科學院的人,都大吃一驚。這個看起來像是巨大生命體的神經元,其實是獨立生命!?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珍珠奶茶結構,是它們變異後的結果,因為變異完全走生物路線,跟變異博格那種將生物轉化為電路的路線不同,所以我們能從它的dna上看到一些變異過程。”
曉棠用俄羅斯套娃的英文名來指稱這種東西,倒讓人覺得很貼切。不過用“珍珠奶茶”來形容眼前這團可怕的存在,就讓不少人的胃都翻騰起來,估計相當長一段時間裏,他們都不會再喝珍珠奶茶了。
“31對染色體,37億個堿基對,24000種編碼基因,這個數據,諸位有什麽想法?”
曉棠將基因分析報告發送給在場所有人,聽到這個數據,科學家們神色又是一變。
人類的堿基對有30億個,基因有27000種,染色體是雙倍體,堿基對的數量決定了細胞的類型數量。這個馬特球,擁有比人類還複雜的細胞形態,編碼基因卻比人類還少,意味著擁有比人類更漫長的進化曆程,基因的編碼效率更高。
這麽一個球,進化曆程比人類還長,如果真的是智慧生命的話,居然比人類更高級?
看著這麽個圓滾滾跟大號魚眼差不多的東西,那麽多堿基對到底是用在什麽地方了?科學家們對此表示強烈的懷疑。
“即便是樣本,也因為產生了變異,很多基因都被剪切廢除了,不過它的體內構造跟人體是完全不同的形態,相當複雜。”
曉棠再展示了內部構造圖,以變異後的形態來看,它的“大腦”占了整個身體的一半以上體積,構成大腦的物質跟人體的腦組織不同,是一種凝膠狀物質,外在的形態變化不會對它的大腦運作產生影響。
大腦外層包裹的一層粘膜,放大後看得出一些特定組織萎縮後的痕跡,具體是什麽,還需要從廢棄的基因裏仔細尋找。
粘膜跟外皮之間還有一層空腔,根據粘膜和空腔的結構,曉棠推測說,外皮原本應該有可控的進出口,用來吸收外界的氣體或者液體,既可以用來吸收養分,也可以用來移動。
“外皮這些不明顯的凸起,可能是萎縮後的觸手,觸手可以調整運動姿態,也可以跟同類進行信息交互。隻從外形特征來看,馬特球的生活環境,要麽是在類地行星的深海,要麽是在氣態行星,反正都是壓強很高,但能自由移動的環境。”
曉棠的解說讓大家的思緒都開始發飄,聽起來,就像是土星那種氣態行星可能產生的生命。
至於生物星球的其他部分,比如纖維、凝膠和外殼,曉棠說從分子結構來看,很像是馬特球的外皮變異而成的。
了解得越多,未知也越多。
如果馬特球沒有變異,它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智慧生命?
現在,它變異之後,又是一種什麽樣的存在?
曉棠倒是幹脆:“這好辦,我們克隆一個出來,就能知道得更多。”
包括夏鳴在內,所有人都微微變色,克隆一個,不怕打開一扇魔鬼之門嗎?
“沒有,無法掌握進一步的信息,尤其是它變異後的狀況。”
曉棠看向夏鳴,她雖然作風淩厲果斷,但在這種大問題上,還是會聽夏鳴的意見。
“思維侵害這方麵,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夏鳴想了想,覺得這個冒險是值得的,總不能等到那個變異體出現後再琢磨怎麽對付吧。而且,在星門裏麵,已經泯滅的思維弦子運動,也不可能通過克隆再死灰複燃。
他再仔細叮囑道:“造個試驗艙,丟到空間站外去做這事,而且隻能通過機器人操作,人不能進去。防範措施要做到位,要多樣化,有什麽不對馬上消滅。我還會安排戰艦隨時監視,必要的時候轟爛試驗艙。”
“知道了”,曉棠笑道:“星門綜合症的教訓擺在那,我會小心的。”
在準備克隆工作的同時,如何對付馬特球變異體的也在全力推進中,這方麵的研究進展很快,科學院給出了並不讓人意外的方案。
如果本體是比月球還大的存在,動能武器的效力就很差了。目前星聯和尤納斯的武器裏,也就氫彈、微波和激光武器有效,而且微波和激光武器的功率還得更大,最好能比現在強個百倍。研製中的離子炮從理論上說也是有效的武器,但還需要等待超導材料獲得最大突破。
功率方麵,由楊斌主持的超級電容項目還沒見效果,使用超材料做超級電容是新的方向,gei也沒有可借鑒的經驗,隻能靠楊斌自己找思路。
就算有了超級電容,現有的空間堆功率也不夠,難以支撐能量武器的持續發射,這方麵隻能指望可控核聚變的小型化,但到目前為止,進度還很緩慢。
難道隻能依靠氫彈?
氫彈這種手段,目前隻為尤納斯掌握,unoc也跟夏鳴達成過協議,非必要的情況下,星聯不會涉足核武器的研發。
如果隻有氫彈有效的話,尤納斯跟星聯的配合度有多高,成了未來戰爭的關鍵。夏鳴顯然不會把希望全放在別人身上,為此他必須先找出可以臨時替代的武器。
迴到總部,夏鳴展開千顏的研究協助申請列表,尋找那些之前被暫時擱置的武器方案。
方案一個個滾過,夏鳴正有些失望,一個方案驟然閃過,再關聯到另一個方案,兩個方案的內容在他意識中展開。
“關於智能導彈太空戰應用的研究計劃……”
“關於金屬氫磁壓製備工藝的武器化研究計劃……”
智能導彈隻裝備常規彈頭,在太空裏沒什麽效果,因此除了尤納斯在做將氫彈裝上智能導彈的研究外,星聯這邊一直沒什麽動作。
金屬氫的磁壓製備工藝已經相對成熟,星聯的重點是金屬氫在離子炮等前沿領域的研究,對直接用金屬氫當炸-藥的方向還不怎麽在意。論威力,金屬氫也不過是t-nt的25到35倍,對習慣以百倍前進的星聯科學家來說,這點差別還不足以讓他們花費寶貴的時間去仔細琢磨。
不過現在看來,這兩個方案結合在一起,倒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衛龍和希爾-菲米斯,就衛龍吧……”
夏鳴找出兩個方案的提案人,隨手把衛龍點成負責人,整合成一個項目,定了三個月的時限,轉發給了科學院的gei。有了他的授權,這個小項目不僅可以接入千顏,得到千顏在資料和分析上的支持,還可以調用相關資源。
“還有什麽呢?”
方案裏也就這個有點希望,其他不是還要時間,就是沒什麽價值,夏鳴又陷入到苦思中。
馬特球的出現,帶來的危機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夏鳴第一次覺得自己爬科技樹的進度還是太慢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