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劉榮麵帶微笑,看了便宜老爹一眼。


    他這下算是徹底進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


    如果他說反對的話,必然會得罪竇太後和梁王劉武。


    而且極有可能在劉啟的心裏留下惡劣的印象。


    可他如果讚成的話,結果更糟。


    滿朝的文武恐怕都不會支持一個如此沒有擔當和魄力的皇子當上太子。


    這一個坑好深,栽進去就極可能再也爬不出來。


    在場的眾人也從最初的震驚中清醒了過來,想到了其中的關竅之處,很多人的臉上就露出了看好戲的神色。


    尤其是劉榮的那幾個年長的弟弟們,心裏更是生出一股前所未有的野望。


    如果大哥劉榮失寵,他們豈不是也有機會衝擊一下,那至高無上的寶座。


    劉啟對於自家兒子眼中那隱藏的幽怨視而不見,他也是當過皇太子的,自然知道皇太子所麵臨的種種困難和壓力。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如果沒有非同一般的胸襟和能力的話,絕對難以坐穩那張寶座。


    這也算是他給劉榮拋出的最後一個測試題吧。


    “也好,哀家也想聽一聽,吾家的麒麟兒有何高見!”


    竇太後麵上露出了一抹溫和的笑容,隻是在說到那高見二字時,加重了口音。


    梁王劉武微微低著頭,不讓人看見他呢緊張和激動的神情。


    忽然間,他也想聽聽這位皇侄能說些什麽。


    整個宴會的現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劉榮的身上。


    劉榮卻麵不改色,顯得雲淡風輕。


    他突然站了起來,舉止從容的給在座的一幫長輩行了一禮。


    看著那彬彬有禮,從容不迫的少年,一些老人的眼前不禁浮現出一張早已逝去的麵孔。


    “這小子真的很有先帝的風範啊!”


    不少人在心裏暗暗的想到。


    竇太後也稍稍失神了片刻,她和先帝的感情自然是極為和洽的。


    愛屋及烏之下,心裏不免生出了幾許悔意。


    可她一看到那站在不遠處的幼子,最終還是愛子心切。


    暗自想道:大不了,等梁王去世之後,再將皇位傳給劉榮也就是了。


    館陶公主劉嫖原本對母親今天的決定心有不滿,可看到劉榮這般的表現後,臉上立刻就換上了得意的笑容。


    如果可以的話,她真想大聲唿喊,“瞧瞧,這就是我館陶的女婿!”


    這劉榮哪裏都好,唯一的不好就是他的那位母妃。


    自己以後是否要讓著她點呢?


    館陶的思緒很快就飄到了天外。


    倒是旁邊的陳阿嬌,一雙大眼睛,片刻不離的看著那位風度翩翩,舉止從容的表哥,隻覺得臉上微微發熱,心像小鹿一樣蹦蹦亂跳。


    “小子提出的建議如有欠妥之處,當請諸多大人原諒一二。”


    劉榮的態度擺的非常端正,不管他要說什麽,這番話肯定也是要先說出來的。


    否則的話就會落下一個目中無人,狂妄自大的形象。


    在場眾人微微點頭,劉榮便繼續說道:


    “小子自知能力淺薄,而且牽涉其中,所說之詞恐有失公允。”


    “不如推選出一個深孚眾望,而且與皇祖母關係密切卻又跟此事毫無瓜葛的人選出來。”


    “他的話當能代表所有人的心聲。”


    這番話一說出來,在場不少人便在心裏暗道了一聲,“好狡猾的小子!”


    如此既能兩不得罪,又能掌握先手,果然不愧是有著先帝遺風的人。


    除了個別別有目的者,在場絕多數人眼中都露出了讚許之色。


    館陶公主劉嫖臉上更是顯露出喜出望外的神色,這劉榮果然沒有讓她失望。


    這深孚眾望,而且與竇太後關係密切,又跟皇儲之爭毫無瓜葛的人,舍她其誰?


    她當即迫不及待的站了起來,頓時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一些人看到館陶迫切的神色以及她身後那個小姑娘,眼中不由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對皇長子的評價更高了一層。


    “阿姐……”


    梁王劉武麵帶希冀的看了館陶公主一眼,哀求之意非常明顯。


    作為一母同胞的三姐弟,館陶與兩位弟弟的關係不差。


    如果換做其他事情,說不定她也就讓了。


    可此事關係到她的後半輩子,她哪裏還有退路,幹脆不去看劉武的臉龐,立場已經十分明顯了。


    竇太後執掌後宮多年,自然能猜到自家女兒的心思。


    “如此也好,為以視公平,跟劉榮關係比較親密的人就不適宜參合了,比如他的母妃,兄弟,以及姑姑等。”


    薑畢竟是老的辣,簡單的一句話就將館陶等人排除在人選之外。


    館陶公主劉嫖對此自然非常不滿,正要出聲抗議的時候,卻聽到耳邊傳來劉榮的聲音。


    “孫兒謹遵皇祖母的教誨。”


    劉榮的反應讓在場所有人都驚訝不已。


    刨除了竇太後口中的這些人外,現場就隻剩下了一些諸侯王和竇家的人。


    而後者這些人是不可能為了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去得罪竇老太太的。


    “哎,還是太年輕了!”


    一些人在心底微微歎息道。


    換成他們的話,說什麽也不會開口。


    直接搬個小板凳,坐觀館陶去胡攪蠻纏。


    看這個老太太到底是寵愛幼子,還是心疼長女。


    “如此,一言為定。”


    竇太後顯然也是想到了這一節,生怕對方反悔,連忙補充了一句。


    她此前沒有想到館陶居然會如此力挺劉榮。


    真要是夾在女兒和兒子的中間,那她可就真的要左右為難了。


    所幸局麵還沒到最糟糕的那一步。


    想到這,老太太不禁對這個孫子生出了些許感激之意。


    劉榮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再次成為了全場的焦點。


    他自席間走了出來,環視了一周。


    然後,走到了竇家外戚裏這一代的領軍人物竇嬰的席前,恭敬的行了一禮,道:“小子平日裏常聽父皇說中大夫,博聞廣記,胸有韜略,為人方正,當為我等之榜樣。”


    “竇公所說之話,當能讓人信服。”


    劉榮的這番話才一出口,便引得在場之人議論紛紛。


    這竇嬰可是當朝竇太後的親侄子,被老太太評為“我竇家之千裏駒也”。


    由此可知兩人的關係有多麽親?密。


    劉榮請這人出麵,豈不是拱手將儲君之位讓與他人麽?


    竇太後的臉上露出了明顯的笑意,以為劉榮已經屈服在她的意誌之下。


    心中暗道:這可真是個好孩子,以後當不能讓其受委屈了。


    景帝劉啟則微微蹙起了眉頭,暗自尋思,他什麽時候說過類似的話?


    記憶裏倒是隨口誇獎過竇嬰幾句,莫不是被這小子記到心裏去了。


    不過,這倒是走了一步好棋。


    以劉啟對這位竇嬰的了解,後者的說詞當會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陛下謬讚,臣慚愧。”


    竇嬰的臉上也露出了詫異之色,他怎麽也沒想到,劉榮會選擇他這個竇家的人來代為執言。


    “既如此,那臣便說兩句。”


    他向來推崇儒術,對於禮儀綱常最是看重不過。


    漢家曆來隻有父傳子,哪有兄終弟及的事發生。


    在竇嬰看來,這是違背了先王的教誨,是對劉氏曆代先祖的不敬。


    所以,就算劉榮不把他推出來,在這件事上他也不會坐視不理。


    當下便庭身道:“臣以為,此事不妥。”


    旁邊的竇廣國頓時就急的跳腳,不斷的向著竇嬰使著眼色。


    他分明看到宴席首位上老太太臉上已經布滿了陰雲。


    這個時期的竇嬰還是一個充滿了理想主義的人。


    為了心中的道,哪怕是犧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更別說隻是得罪當朝太後。


    “父子相傳,此乃祖製,妄自破壞,隻會是取禍之道!”


    此言擲地有聲,令人震耳欲聾。


    誰也不曾想到,這竇嬰居然會如此旗幟鮮明的反駁了竇太後的提議。


    連竇家內部都有著如此巨大的分歧,這老太太做事未免……


    現場眾人心中不禁生出了一絲不敬的念頭,心知此事今日勢必難以有個結果了。


    同時,許多人也暗自佩服劉榮的眼光。


    這識人之明,已然是高下立判。


    席間,梁王劉武漲紅的麵孔,雙眼幾欲噴出火來。


    他沒有想到,冷箭居然是來自竇家內部。


    在仇恨竇嬰的同時。


    心裏也在埋怨母親的糊塗,這麽大的事,怎麽就不先跟竇家通個氣呢?


    對此,劉榮的心裏也有些驚詫。


    他雖然知道曆史上竇嬰是反對梁王劉武繼承大統的,卻沒想到竇嬰會是如此剛烈和強硬的表態。


    嗯,他倒是蠻欣賞竇嬰的。


    這種渾身理想主義色彩的官員在漢室太少見了。


    特別是竇嬰還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外戚。


    以他的身份地位和背景,就算天天在長安欺男霸女,也沒幾個人敢說他。


    可他卻潔身自好,從不與那些紈絝為伍。


    肯出來做事,且做的都還不錯。


    這就非常的難能可貴了。


    “好……好的很呐,不愧是吾家的千裏良駒!”


    竇太後氣的渾身發抖,丟下這句話便在侍女的攙扶下離開了大殿。


    現場眾人看向竇嬰的目光裏充滿了同情。


    上一次惹老太太這麽生氣的人,到現在連骨頭渣都沒剩下了吧。


    作為當事人,竇嬰卻沒有惶恐不安的自覺。


    他隻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至於竇太後,他的這位姑母總不會真的因此要了他的性命吧。


    這一場家宴進行到這裏,自然是不歡而散。


    竇太後這次是真的惱了竇嬰,立刻就收迴了賜予竇嬰的出入長樂宮的令牌。


    她萬萬沒想到,自己苦心布置的棋局,最後居然毀於自家人之手。


    如果不是竇廣國等人相勸,老太太都準備要將竇嬰開除族籍。


    對於有些人來說,這可是比死亡還要可怕的懲罰。


    竇嬰這次的舉動雖說出發點不是為了劉榮,但確確實實給了劉榮很大的幫助。


    連便宜老媽粟姬也在私下裏對劉榮說,這次欠了竇嬰一個極大的人情,以後一定要找機會報答。


    相比如眾星拱月一般走出永壽殿的劉榮,梁王劉武無疑是今晚最失意的人。


    眼看著皇儲之位就這麽與自己擦肩而過,他心中的鬱悶就可想而知了。


    偏偏壞他好事的還是竇家的人,讓他連發泄也辦不到。


    既然竇太後已經親手處罰過竇嬰,他要是再私下裏動手報複的話,肯定過不了母親的那一關。


    不過,他暗自將竇嬰這個名字記在了心裏。


    暗道:有朝一日,他若登基的話,必要讓竇嬰好看。


    雖然這次被人攪了局,但劉武卻並沒有絕望,他相信以老母親的手段,必然還能找到合適的機會,舊事重提。


    景帝劉啟對於今晚的結局無疑是非常滿意的,不僅給梁王留下了希望,還令竇太後在朝野中的威望大降。


    他雖然孝順,但卻不意味著他喜歡頭上坐著個人對自己指手畫腳。


    在他看來,母後還是安心留在長樂宮享福也就是了,何必插手朝廷的事呢。


    所以,劉啟迴到未央宮的時候,破例又小喝了兩杯。


    心情愉快之下,便下令獎賞了劉榮五百金。


    漢室向來講究功必賞,過必罰,皇子也不例外。


    另外,這也是他知道劉榮在外麵做事,肯定是需要錢的。


    索性就將兩碼事混為一潭,省的那小子再向他開口。


    從這也能看出景帝確是個精打細算的人。


    相比之下,那個被後世無數人稱頌的漢武大帝,就是個徹頭徹尾的敗家子。


    曆史上劉徹大肆修建宮殿,八次泰山封禪所花去的金錢和物資,足頂得上幾十次漠北決戰的資源消耗。


    否則的話,有文景兩代帝王勤儉幾十年留下的家產。


    何至於打個匈奴就令國內經濟凋零,局勢動蕩,差點發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不得不說,劉徹萬年發布的那道罪己詔實在太及時了,輕而易舉的化解了民眾心中的怨恨。


    這令後世無數研究曆史的學者大為感慨,當時的百姓實在太淳樸了。


    在看到至高無上的皇帝都親口承認錯誤了,居然就這麽原諒了皇帝的過錯。


    這也令後世的帝王學到了一招,當局勢惡劣到極點的時候,便祭出罪己詔,往往能收到奇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朝爭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達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達達並收藏諸朝爭霸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