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寧王走出暖閣的時候,遠遠的,隻覺得外頭雨水的氣息滲進來。


    這讓他感覺到一絲鬆懈,空氣似乎不再沉悶得令人沉重。


    春雨細微飄灑中,不遠處掖庭宮的宮門外,走進來一個盛裝的女子。


    侍女在旁為她打著傘,她在傘下款款而行,目不斜視,裙擺嚴絲合縫地覆在鞋麵上。


    待走近些,那傘下女子才看見寧王,便上前來行禮。


    「寧王殿下。」


    他的麵色從陰轉晴,笑容溢出嘴角,「表妹。」


    被他喚作表妹的女子,心中一喜,抬起頭來便也改了口。


    「表哥。我不知道你在姑母這裏,應該早點來拜見才是。」


    汪若霏朝他身上略一打量,很快便發現了他背脊上的一片濡濕,暗暗透出猩紅之色。


    她不禁露出心疼的神色,「姑母她又……」


    寧王似乎毫不在意,朝她笑著搖搖頭。


    「沒事,區區小傷。」


    「等會兒我進去,勸勸姑母。想來表哥也不是有意惹姑母生氣,她一定會原諒你的。」


    汪若霏一派善解人意的模樣,端著笑容看著他。


    寧王點點了點頭,示意她先進去。


    她也不客氣,朝內走了兩步,忽然又頓住了腳步。


    「表哥,你還記得我最喜歡下雨天嗎?」


    寧王目光迷離了一瞬,須臾又成了清明。


    「記得。」


    她頷首,「那我進去了,你記得打傘。」


    說罷轉身進去,一眾侍女跟在她身旁,朝內而去。


    看著她離去之後,寧王麵色一冷,徑直走進了雨中。


    賢妃在進宮以前,是平西侯府的表小姐,汪家便是她的母家。


    是以汪若霏常常進宮來看望賢妃,明麵上是與姑母感情深厚,實際上是便於傳遞兩邊的消息。


    就好像她明麵上是關心他的傷,實際上話語裏,句句是將錯推在他頭上。


    賢妃打他,永遠是他的錯。


    這個道理,從少年起就未曾變過。


    春雨綿綿不絕,細細地濡濕了他的衣裳。


    那塊滲著血的傷口,很快和周圍的顏色融為一片,在雨中看不真切。


    他幾乎是倉皇而逃。


    這許多年來,他的心思,似乎沒有一件能瞞得住賢妃。


    無論他多想隱瞞,賢妃都能一眼看穿他,而後冷冷地嘲諷他。


    再者,雷霆暴雨一般,在他身上摔打……


    他極力想掩飾自己對沈風斕的心意,仍然被賢妃一眼看穿,並且毫不留情地作為籌碼。


    她說,動情便動情吧,歡好之時小心,別叫晉王拿住。


    她說,她可不能與你過了明路,莫要留下孽種。


    她說,你對付女人那一套,本宮放心——


    拿住了沈風斕,正好可以通過她,日後對付晉王。


    他輕聲迴應了一句,「母妃誤會了,兒臣並不……」


    賢妃疾言厲色,「你是怎麽哄住沈風翎的,便怎麽哄住沈風斕,還用本宮教你嗎?」


    不管他動心還是不動心,既然沈風斕沒死,那就得好好利用起來。


    他瞬間閉上了嘴。


    隻是聽到她嘴裏的不堪之語,下意識想為沈風斕正名。


    而後便明白了自己的愚蠢。


    和賢妃說這些,做什麽?


    她這輩子都不會懂的。


    汪若霏走進暖閣,隻見賢妃正襟危坐的身影,端在榻上。


    她走上前去,站在榻邊行禮。


    「見過賢妃娘娘。」


    尚未福下身來,已有宮女識相地扶住了她。


    賢妃轉過頭來,一半麵孔被明窗映得模糊,一半麵孔在室內的幽暗中顯得陰森。


    然而她卻是笑著的。


    「你今兒來得倒早,用過早膳沒有?本宮這裏有新蒸的玫瑰乳酥,大約合你胃口。」


    說著攜著她上了榻,又命宮女道:「去沏一壺上好的君山銀葉來,把這茶撤了。」


    炕桌上的那茶,是方才寧王喝過的二等雨前龍井,賢妃一慣用來漱口。


    宮女收拾了下去,心中不免暗想,寧王殿下要是知道一定很難堪。


    汪若霏朝宮女手中一望,幾乎瞬間就會意了。


    「姑母不必麻煩,若霏是用過早膳才進宮的。」


    她嘴上客氣了一句,又道:「方才進來的時候,見到寧王殿下了。」


    賢妃麵色淡淡地,眉宇間透出一種輕蔑之色。


    汪若霏最善於察言觀色,見此便道:「這一迴,寧王殿下又犯什麽錯了?」


    在外人看來,賢妃溫和慈善,待人寬厚,德行出眾。


    對待寧王這個養子,也同親生子一般,自有一派慈母風範。


    作為汪家的嫡長女,汪若霏對此間內情,卻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什麽慈母,什麽善待,統統和賢妃沒有關係。


    自小無論寧王做了什麽,隻要有一絲惹得賢妃不快,動輒便是打罵。


    為了防止傷口在明麵上,破壞她的賢名,她甚至會用一些隱秘的法子。


    比如,在他身上衣物覆蓋的地方,如腰間、臀股,用繡花針來紮。


    這種傷口一開始,會滲出細密的血珠。


    過不了多久,就會凝結起來,像是身體本身長了什麽疹子。


    再過兩天,就徹底恢復如常了。


    她清楚地記得,她幼年時有一迴在掖庭宮玩耍,看到寧王拿著一隻玉釵發呆。


    出於一時好奇,趁他不備她就搶了過來,爭執中一不小心玉釵摔爛了。


    她當時有些害怕,忍不住哭了起來,寧王隻是愣愣地去撿玉釵的殘肢。


    賢妃聞訊趕來,以為是寧王欺負了她,便把他關進了小黑屋子裏。


    她貼在屋門上,聽見裏頭一陣陣的悶哼聲。


    等他再出來,她就在寧王的手臂上,看到那一點點的「紅疹子」……


    賢妃看了她一眼,有些憐惜道:「衛皇後布下大好的刺殺之謀,要結果了沈風斕,偏被他攪了。」


    宮女捧上上好的君山銀葉,並一幹點心,汪若霏隻是瞬間眉頭一皺。


    「他為什麽要救那個沈風斕?」


    看到汪若霏眼中一瞬的急切,賢妃伸出手來,輕輕地拍了拍她的手。


    「隻怕,他是對沈風斕動了真情。」汪若霏從未懷疑過賢妃的判斷,尤其是,對於她一手教養出來的寧王。


    因為賢妃,同樣是平西侯府,一手培養出來的小姐。


    盡管她與平西侯府,並沒有半點血緣關係。


    但關於寧王對沈風斕動情這話,她卻萬萬不願相信。


    人人都道,她汪若霏是京城雙姝之一,大家閨秀,才貌雙全。


    可這京城雙姝,她的名字,永遠排在沈風斕的名字後頭。


    人人在誇讚她的時候,都要順道提起一句太師府的二小姐,如何如何美貌動人。


    「汪大小姐是氣度高華,沈二小姐卻是傾城之姿。」


    天下男子皆重色,氣度又有何用?


    聽在她的耳中,幾乎是拐著彎罵她醜。


    換做任何一個地位尊貴的女子,也不能接受這樣的評價。


    可她不但不能露出些許不滿之色,還要按著旁人說的那樣,更加展示自己的大氣端莊。


    同時暗中調查沈風斕,將她的每一絲每一毫,都掌握在手中。


    連她的手腕上有顆胭脂痣,這樣的細微之處,她都知道。


    傳聞沈風斕三歲識字,五歲作詩,十歲下棋贏了國手廖亭翁。


    還有什麽彈琴能引百鳥朝鳳,出門便是擲果盈車……


    這些流言,她也可以派人去編造。


    便是不如沈風斕那樣自小有名,也能些須勢均力敵。


    直到,一道聖旨,將沈風斕賜給了寧王為正妃。


    京中多少青年才俊仰慕的沈二小姐,要嫁給那個,在一眾皇子中並不得聖心的寧王。


    多少世家權貴盯著的沈太師之女,一個香餑餑,就這樣飛到了寧王手中。


    有人揣測,沈太師一向中正不肯黨附,聖上隻能將他唯一的嫡女賜給寧王,這種不太可能有機會爭儲的皇子。


    而於汪若霏而言,這隻會讓她對沈風斕更加嫉恨。


    從小,汪家的人就告訴她,她長大後是要嫁給寧王的。


    因為寧王不是賢妃的親生子,隻有和平西侯府結親,才能保證寧王沒有異心。


    一旦寧王登基,她便會是母儀天下的皇後。


    好不容易寧王和沈風斕的婚事告吹,現在賢妃告訴她,寧王動了真情?


    這怎麽可能。


    汪若霏笑道:「姑母,您是不是多心了?寧王殿下是你一手教養出來的,說句不好聽的,他還有真心嗎?」


    賢妃點了點頭。


    「本宮也是這樣想的,不過這不重要,寧王正妃的位置,永遠是屬於你的。讓他把沈風斕弄到手也好,日後也是我們的籌碼。」


    汪若霏略嬌羞地低了低頭,眼波流轉。


    「父親說,寧王殿下年紀足了,沈風斕嫁做晉王側妃的事,也已經塵埃落定。」


    言下之意,是該準備婚事的時候了。


    賢妃自然聽得懂這層意思,她端起茶盞,抿了一口。


    「你迴去轉告兄長,請他不要著急。這段時間,本宮會找個合適的時機,讓聖上為你們賜婚的。」


    「父親說,聖上未必會願意平西侯府與寧王,親上加親。到時候,隻怕要勞煩姑母了。」


    汪若霏嘴上句句說的是她父親,賢妃對這個稱謂也極其重視的模樣,態度殷勤得很。


    「都是一家人,說什麽勞煩不勞煩的話?聖上便是再不願意,也得給本宮一分薄麵,寧王到底還是養在本宮膝下的。」


    在聖上麵前,她一直有這分薄麵。


    否則,當初寧王未必會交到她的膝下,成為她的養子。


    汪若霏終於放下了心來,伸出精巧的銀筷,朝碟中的點心夾了小半個。


    入口清淡微苦,這是掖庭宮點心一貫的口味。


    也是平西侯府的點心,一貫的口味。


    因為老侯爺,也就是汪若霏的祖父,曾經說過——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姑母宮裏的點心,一向是這麽好吃。」


    汪若霏得體地一笑,說得言不由衷。


    賢妃卻絲毫沒有感覺出來,反而笑道:「既然好吃,一會兒讓她們帶一些迴去,給老侯爺和兄長嚐嚐。」


    汪若霏抿唇一笑,略帶鷹鉤的鼻樑,顯得心思深沉。


    出宮的四人抬大轎上,汪若霏端正地居於正中,兩邊分別坐著兩個貼身侍女。


    「小姐,寧王殿下的後背傷成那樣,您怎麽不讓奴婢把傘給他呢?」


    當時汪若霏說出那句,你記得打傘,她就想把傘交給寧王。


    卻受到了汪若霏的眼神阻止。


    可是寧王身邊,分明連個跟的人都沒有,如何自己打傘?


    汪若霏眼神朝她一轉,輕蔑道:「大雪,你的眼睛還是這麽不機靈。你沒瞧見,掖庭宮那麽多宮人看著,就沒人給寧王殿下遞傘嗎?」


    「姑母想讓他狼狽,我卻給他拿傘,豈不是違背了姑母的心意麽?」


    被喚作大雪的侍女略想了想,又嘀咕道:「賢妃娘娘對老侯爺和侯爺,都恭敬得不得了,連帶對小姐您也不敢擺娘娘的架子,小姐還需怕這個嗎?」


    「本小姐自然不是怕。」


    隻是犯不著為了維護寧王,讓賢妃麵上不好看罷了。


    多嚴重的傷他都挺過來了,還用在意背上那小小的傷口,和淋一點春日的毛毛雨嗎?


    「隻要寧王死不了,就隨便賢妃如何折騰好了。」


    這話原原本本是老侯爺告訴汪若霏的,現在她又這樣來告訴大雪。


    大雪心中一驚,原以為自家小姐對寧王是有情意的,沒想到……


    想著又猶豫地開口,「寧王殿下,到底是小姐未來的夫婿。賢妃娘娘這樣動不動就打罵,也不好罷?」


    想著方才寧王走出掖庭宮的背影,連她這個不相幹的人,都覺得落寞得令人心疼。


    那是自家小姐未來的夫婿,小姐不心疼嗎?


    汪若霏麵不改色,精明一笑。


    「若沒有賢妃這樣用心約束著,光憑著咱們平西侯府,未必製得住寧王。」


    他早已長成青年才俊,心機深沉,手腕狠辣。


    不再是當年,那個在掖庭宮中,人盡可欺的小小少年。


    或許於現在的他而言,唯一的恐懼,便是賢妃了。


    那是一種,讓經歷過的少年,必定午夜夢迴一身冷汗的恐懼。


    馬車到平西侯府門前時,汪若霏朝著大雪手中的食盒一看,輕蔑道:「丟去餵狗吧。」


    那是從掖庭宮裏帶出來的,賢妃讓她拿迴來給老侯爺他們嚐嚐的點心。


    與此同時,晉王府有一群人,整日聚集在外書房中。


    他們沒日沒夜地整理兩本帳冊,戶部的假帳爛帳,和東宮那筆糊塗帳。


    力求能夠把看起來齊整的帳,抽絲剝繭,露出早已腐爛生蛆的內裏。


    同時透過每一筆銀子的走向,挖掘到更多的機密。


    =莫管事從外書房趕進二門,在正房和天斕居的分叉口猶豫了片刻,還是朝天斕居走了來。


    佛誕那一晚,晉王府的兩個主子,攜手並肩去看燈會。


    一迴來,一個兩個麵色難看,自此老死不相往來。


    結果沈風斕這一出京一遇襲,晉王殿下急得快馬加鞭出京去迎,迴來兩個人又和好如初了。


    那場襲擊,晉王殿下也不聞不問,仿佛心中有數似的。


    莫管事自覺得自己年紀大了,真是看不懂青年人的心思了。


    他們晉王殿下多麽優秀的青年才俊,身份顯赫,品貌不凡,沈側妃還有哪裏看不順?


    他們晉王殿下多麽驕傲的天之驕子,怎麽總在沈側妃麵前,為博美人一笑而折腰?


    說書人有個故事,叫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如今一看晉王殿下和沈側妃,也算古人誠不欺我了。


    到了天斕居一看,果然,晉王殿下就在天斕居,和兩個孩子玩得不亦樂乎。


    雲旗和龍婉已經五個月大了,尋常人家這麽大的孩子,隻會有些表情和囈語。


    偏生這兩個孩子早慧得不行。


    不僅能夠扶著東西站立,還會說簡短的字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天斕居上下是目瞪口呆,越是驚愕,越不敢對外傳。


    晉王府本來就在風口浪尖上,再叫人知道晉王殿下有兩個聰慧若此的孩兒,豈不是更加招旁人的眼麽?


    因此除了天斕居中以外,就連府中其他下人,也並不清楚兩個孩子的具體情況。


    「殿下。」


    莫管事上了樓,走進室中,隻見榻上一家四口,正圍坐一處說笑逗樂。


    雲旗和龍婉也伸著腿兒坐著,像是聽得懂大人話似的,時不時應和一聲。


    晉王殿下一轉頭,見是莫管事,便問道:「弄出來了?」


    見他絲毫不避諱沈風斕,莫管事也隻頓了一頓,便如實道來。


    「是,兩本帳冊都整理出來了,詳細到不能再詳細,所有相關人等和事宜,也皆記錄在冊。」


    莫管事雙手平伸前舉,將一本冊子交到他手中。


    他草草翻看了幾頁,略點了點頭,又把冊子隨手交到沈風斕手中。


    沈風斕也翻開了冊子。


    她瀏覽的速度不遜於晉王,帳冊上的一條條內容都記在了腦子裏。


    而後她將帳冊平放到桌上,朝著莫管事道:「這個戶部尚書樸珍前,難道在戶部就沒有一個幫手,可以單打獨鬥這麽多年嗎?」


    莫管事原以為她看得迅速,必定看不出什麽東西來,沒想到她一開口就把自己問住了。


    他遲疑了片刻,不知如何迴話,隻見晉王殿下點了點頭。


    「還有這個東宮屬官譚三,他已經被發配充軍了,關於他的罪名可以挖得更深一些。」


    一個遠在千裏之外,幾乎等同於死無對證的罪人,用他來給太子潑髒水,再好不過。


    沈風斕補充道:「對,譬如有些隻知道是東宮所為,卻抓不住具體經手人的,都可以想想這個譚三。」


    隻要是東宮的人就行了,具體是誰,矛頭都一樣直指太子。


    莫管事聽得一愣一愣地,站在原地迴憶了片刻,才將方才他們說的都在腦中羅列齊了。


    「是,老奴這就去同相公們說。」


    莫管事口中的相公們,就是在晉王府外書房,負責這些文書帳本的人。


    他恭敬地拿起桌上的帳本,轉身退下的時候,聽到沈風斕慢悠悠的說了一聲。


    「莫管事真是年紀大了。」


    他立馬將脊背挺得直直的,快步朝下跑去,樓梯發出咚咚咚的聲音。


    生怕聽見她後麵跟上一句,殿下身邊也該換個得力的人了。


    沈風斕在後頭哈哈大笑。


    雲旗和龍婉也跟著大笑,隱隱約約聽見龍婉奶聲道:「傻……」


    看來連龍婉都知道,莫管事被沈風斕耍了。


    這下晉王殿下都掌不住笑了。


    龍婉猶自在那拍手笑道:「傻……傻……傻晉王。」


    他驀然變了臉色,陰沉沉地看著沈風斕。


    「這話是你教她的?」


    沈風斕一臉無辜,「怎麽可能呢?晉王殿下幼年早慧,聰明不凡,妾身怎麽會教龍婉這種話呢?」


    一個自稱,瞬間暴露了她的心虛。


    她朝著一旁的浣紗道:「快命人下去查訪,到底是誰教大小姐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抓到了,一定狠狠打一頓!」


    晉王殿下眸子微眯,看著她表演。


    他將龍婉抱到自己身上,看著她,一字一句問道:「婉婉,告訴爹爹,誰說的傻晉王?」


    龍婉咧嘴一笑,乖巧又誠實地一扭身子,胖乎乎的小手指指著沈風斕。


    「娘。」


    沈風斕:「……」


    說好的養娃坑爹呢?


    怎麽成了坑娘?


    晉王殿下哼了一聲,「方才是誰說,抓到了這人,一定狠狠打一頓?」


    「他們會叫爹,也是我教的,總可以將功抵過吧?」


    沈風斕討價還價。


    他當然不會放過這麽好的機會,豈能輕易讓她抵債。


    「功不抵過。」


    晉王殿下一口拒絕,隨即又道:「不過,可以換些別的來抵。」


    譬如說,可以讓他從那張硬榻上,挪到床上來睡。


    用這個來抵過,他才能覺得劃算。


    沈風斕漂亮的眼珠子一轉,幾乎把他的心也揪著轉了一圈。


    他蠢蠢欲動,她領會深意。


    「殿下的意思是,讓我為如何藉此帳冊扳倒太子,獻上一計吧?」


    晉王殿下:「……」


    沈風斕的腦子裏,就不能有些旖旎的念頭嗎?


    最後,晉王殿下還是老老實實地坐好,和沈風斕探討了一番正事。


    一件在沈風斕眼中是正事,在他眼中大煞風景的事。


    奶娘進屋把兩個孩子抱出去,像是知道他們有要緊事商談似的,他們不吵不鬧,乖乖被帶離了屋子。


    沈風斕道:「殿下打算如何揭發此事?」


    事情的真相是一迴事,如何讓聖上對太子的憤怒達到巔峰值,那又是另一迴事。


    這其中關鍵,就在與誰去告訴聖上,如何告訴聖上。


    「殿下自然是不能去的。這樣大的事情,太子罪證確鑿,如果由殿下去說,反而叫人以為是黨爭陷害。」


    一旦眾人目光的焦點,從太子貪汙戶部銀兩,轉移到黨爭上,那就混淆了事情的本真了。


    他略一思索,「按照慣例,這件事應該由戶部侍郎來首告。戶部的兩個侍郎都是本王的人,選一個口齒伶俐的便是。」


    這個想法雖然最合乎規矩,但是過於中規中矩,並不能發揮事件最大的效應。


    沈風斕道:「就沒有更好的人選了嗎?更得聖上信任,或是位置更加關鍵的人。」


    晉王殿下抬起頭來,淡淡道:「有卻有,隻不過,不是本王的人。」


    「殿下的意思是,我父親?」


    沈風斕苦笑地搖搖頭,「別說我隻是殿下的側妃,便是殿下的正妃,父親也不會為我冒這個風險的。」


    隻要是有關於皇子的事,對沈太師而言,都像是跗骨之蛆。


    皇子們拚命想貼上他這個一品太師,而他甩都來不及。


    一旦沾上,在聖上麵前還能不能維持中正的形象,那就很難說了。


    就算他知道太子貪汙是鐵證如山,為了避嫌,也不會挺身而出的。


    「沈太師是最好的人選,但他不會做。至於定國公或是高軒,對你的寵愛是出了名了。隻要一站出來,旁人便會覺得他們是為你,而幫著本王鬥太子。」


    現在朝堂之上,黨爭之風如此炙盛,想讓人相信此事的真相,並非易事。


    像沈太師這樣有中正之名的人,實在不多見。


    幾乎是一瞬間,兩人同時想到了一個人。


    「詹世城?」


    自從正月開朝,詹世城在殿上參奏了晉王一本之後,聖上就記住這個人了。


    他區區一個京兆尹,得以屢屢入禦書房覲見,可見聖心。


    如果由這個人來檢舉太子,不僅聖上會更加重視,朝臣們也會更加相信此事是真。


    畢竟詹世城的「愚蠢」,人盡皆知。


    「詹世城近來,和殿下走得頗近。殿下可有法子,讓他擔下這個擔子麽?」


    他笑道:「老詹那個人的性子,反而是本王去找他,他才會疑心。你放心吧,隻要設法讓他看到這本帳冊,沒人請他他也會去朝上告一狀的。」


    就像他當初,為了京城中幾個擺攤的升鬥小民,就敢在禦前告晉王殿下一狀一樣。


    ——


    連日陰雨綿綿,京兆尹府中無大案要案,詹世城閑坐在窗前,捧卷細讀。


    這本書倒不是什麽論語孟子,也不是史記兵法,隻是一本尋常的傳奇小說。


    裏頭不僅有傳奇誌怪故事,還有平常男女的感情故事。


    自打他的夫人,因為他不肯接受侯爵,與他鬧別扭一氣迴了娘家之後。


    不出一年,就纏綿病榻過世了。


    夫人不仁,他卻不能不義,為嫡妻守孝三年這樣的規矩,他牢牢遵守著。


    不僅沒有續弦再娶,也從未尋花問柳,連府中稍有姿色的丫鬟婆子都遣散了許多。


    就怕自己春心萌動,不能把持。


    如今三年守孝已過,他好似也習慣這種一個人的日子了,未曾想過再娶。


    直到那裏在京郊,馬車裏走出的翩翩少女,勾走了他的心魂。


    他從沈側妃的口中得知,那是吏部侍郎家的大小姐,南青青。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他好像終於明白,自己那一顆心,為何沉吟至今。


    因為他始終沒有遇到,那個令他動心不已的人。


    她站在沈側妃身旁,明艷華彩並不能及上,那位京城雙姝之一的女子。


    雖不耀眼,自有一番小家碧玉的秀麗,一顰一笑,萬分可愛。


    一笑就笑進了他的心底。


    他自少年時期過去後,就沒有看過這些談情說愛的話本子,現在也不知道是怎麽了,竟然信手就翻出來看。


    一麵看,一麵想著南青青的笑顏,不禁傻笑。


    正當此時,窗外飛進來一個影子,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圓筒形。


    詹世城見多識廣,很快反應過來,這可能是一顆火藥。


    有人想炸死他?!


    他靈敏地一翻身,朝桌後一躲。


    那顆圓筒狀的火藥並沒有炸開,空氣中仍是清新的味道,帶著窗外春光的氣息。


    他慢慢直起了身,朝那東西看去。


    竟是一本被捲成筒狀的冊子,看起來厚厚的一本。


    他連忙上前拾起,再朝窗外一看,哪裏還找得到擲物之人的行蹤?


    這冊子裏頭,到底是什麽?


    既然有人特特投進他的窗中,那他就打開看看便是。


    他麻利地拆下外頭細細的麻繩,將那冊子打開,油墨的香氣撲鼻而來。


    這顯然是一本新寫就不久的冊子,裏麵記著一筆筆的帳。


    詹世城眉頭一皺,徹底打開那本帳冊。


    這東西是何人做的帳?


    真是做得慘不忍睹!


    有的帳沒有來路,有的帳沒有去向,有的帳甚至連用到哪裏都沒寫清。


    誰家要是雇用的這樣的帳房先生,那可就倒大黴了。


    他耐著性子又往後翻了幾頁,忽然抓住了某些頭緒,思路越來越清晰。


    這似乎,是朝臣之間勾結、收受賄賂的帳冊。


    他快速地瀏覽一遍直到過半,冊子裏抖出了一封信箋,他連忙拆開一看。


    「此帳冊,為東宮與戶部尚書樸珍前之間,貪汙國庫銀兩的罪證。某雖有心為國懲治此等蛀蟲,無奈力弱。聞得詹大人乃忠正之臣,隻能寄望於大人,免教我大周再受蟲害。」


    這封信,看得詹世城眉頭直跳。


    他記得,衛大將軍戰死玉陵城那年,大周境內有一場蟲害。


    侵蝕了中原地區,大片良田。


    許多州府幾乎是顆粒無收,許多安居樂業的百姓成了流民。


    流浪在逃荒路上的饑民,吃草根挖樹皮,甚至有易子而食的人間慘劇。


    這一場巨大的蟲害,才使得大周國力衰落,糧草不足,被胡人找到可乘之機意圖侵占玉陵城。


    若非如此,衛大將軍或許就不會死,他的兄長詹世勛——


    也不會死。


    這個書信之人,想必對他的身世有足夠的了解,所以用蟲害來做比喻。


    這個比喻,讓詹世城感同身受。


    田野間的蛀蟲是侵蝕莊稼和良田,朝廷上的蛀蟲,卻能消耗國庫於無形。


    這等祿蠹,人人得而誅之。他氣憤地一拍桌子,恨不得現在就進宮去告禦狀。


    忽然想到,今日朝中休沐。


    又老老實實地坐迴了椅子上。


    不成,上迴一時衝動彈劾晉王,鬧了個大笑話。


    這迴他得小心謹慎些,查實了帳冊上的內容,再去禦前說話。


    這樣想著,又認認真真翻開那本帳冊,一一梳理裏頭的關係……


    就在京兆尹府派出人手,暗暗調查太子和戶部的這些糊塗帳時,晉王殿下也躲在暗中施以援手。


    詹世城也不笨,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夠,許多關鍵的信息查不到,便找來沈風樓和陳執軾相助。


    他們兩一個是不入朝的公府世子,一個年紀尚輕官職不高。


    好在父輩位高權重,藉助他們的威權,替詹世城查清了不少問題。


    他們兩既是詹世城的好友,又是為人品性上值得信任之人,詹世城對他們查到的消息,絲毫不感到懷疑。


    雖然這其中,許多信息都是晉王府提供的。


    「大哥,你說,咱們幫著晉王這麽矇騙老詹,會不會太不講義氣?」


    夜幕初降,小巷子中,輕車簡從的二人並肩行走。


    陳執軾為人一向光明坦蕩,霽月清風。


    對詹世城的這些許隱瞞,都讓他心中不自在。


    與其相比,沈風樓就隨分從時得多。


    他勸道:「我問你,咱們給老詹的那些東西,可有絲毫是假?」


    陳執軾愣了愣,「假卻不假,晉王給的那些,咱們也查證過……」


    「既然如此,你還擔心什麽?是覺得咱們收集太子的罪證,等同於幫著晉王黨爭?」


    沈風樓笑道:「隻要這罪證是真的,咱們一不徇私枉法,二不添油加醋,有何不妥?難道明知東宮貪汙國庫銀兩,見之不理,才是我輩之舉嗎?」


    揭發東宮貪汙事實,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並非黨爭。


    沈風樓這一說,他心裏鬆快了不少,麵色也好看了些。


    「大哥說得對,是我想多了。便是晉王殿下想利用我們,斕姐兒知道此事,她也不會肯的。」


    他心裏對沈風斕極為信任,沈風樓看在眼底,心中不免傷神。


    陳執軾對沈風斕的心思,他並非一無所知。


    難得的是,他有這樣的心思,卻極力隱藏不讓其他人煩惱。


    像陳執軾這樣的好兒郎,若是成為他的妹婿,親上加親,那就更好了。


    可惜,沈風斕已經出嫁,還有了那一雙好兒女。


    他這輩子隻能做陳執軾的表兄,做不了「內兄」了。


    「哈哈,近日為老詹這事忙活,不辭辛苦。咱們也該敲他一頓才是!」


    他故意岔開了話題,一手搭上他的肩膀。


    陳執軾哈哈大笑,「老詹連夫人都還沒娶呢,大哥忍心敲詐他的老婆本嗎?」


    沈風樓故作市儈道:「無妨!此事一了,你還怕聖上不賞他?」


    兄弟兩個並肩而行,朝著詹世城的私宅而去。


    不大的宅院,處處透著整潔利落,就連草木都修建成最便於打理的形狀。


    這些日子為了查此案,他們兄弟兩個來此宅的次數,幾乎跟迴家的次數一樣多了。


    詹宅門庭不大,僕人也不多。


    他們駕輕就熟走了進去,忽然聽見內院有異響。


    「怎麽迴事?」


    沈風樓敏銳地察覺到,那聲響的不對勁,便問身邊的老蒼頭。


    那老蒼頭茫然地瞪大了眼,「老兒不知道,老兒出來迎接二位公子的時候,還是好好的。」


    沈風樓二人對視一眼,拔出佩劍,朝著內院中衝去。


    果然,夜色的掩映之下,幾道黑衣刺客的影子,在院中穿梭。


    詹世城一手持著一個圓形的盾牌,另一手持劍,有條不紊地和刺客周旋。


    沈風樓一揮手,他們身後隨行的護衛,便和他們一起衝上前去。


    刺客想來極其熟悉詹府的情況,知道詹世城是個一窮二白的清官,沒有錢請那麽多護衛,所以來刺殺的人並不多。


    正好,沈風樓他們帶的人,也不多。


    兩方一下子打成了勢均力敵,左鄰右舍都響起了窸窣之聲,似乎外頭也聽見了這邊的動靜。


    這樣拖延下去,一旦有旁人再來助陣,這些刺客討不了好。


    見勢不妙,為首的打了一個唿哨,五六條黑影朝房頂一竄,很快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詹世城奮力朝上一跳,無奈高估了自己的身手,又沉悶地落到了地上。


    「真是怪了,近來京城之中,怎麽這麽多刺客?」


    前些時日京兆尹府才接到報案,到京郊收拾了一波刺客的屍體,足有三十個。


    眼見追趕不及,詹世城嘟囔了一聲,恨恨地丟掉了手中的盾牌和劍。


    陳執軾好奇地朝地上看了一眼。


    原來那個圓圓的盾牌,是一個木製的鍋蓋。


    那劍也不是劍,而是一個炒菜的勺子。


    他不禁笑了起來,「老詹,你這東西從何而來?」


    「我正在給你們做菜,那起子小人就從後頭偷襲進來……」


    詹世城累得抹了一把頭上的汗,忽然一拍大腿,急道——


    「不好,我的菜糊了!」


    ------題外話------


    號外號外!


    看到小可愛們對文中某些人物疑問很大,伊人吃飽了撐的建了一個群,小可愛們可以加入討論。


    群號571307626


    群號571307626


    群號571307626


    群名在水一方,敲門磚為文中任一角色名字~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妾身由己不由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伊人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伊人歸並收藏妾身由己不由天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