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這使不得使不得。別髒了您的手,還是讓臣來吧。”
忽的見到毛正梁要這麽做,一旁立著的田和忠終也就反應過來。
因此,他也就擼起了自己的袖子,想要從毛正梁的手中接過那毛巾。
可對此,毛正梁卻直接擺了擺手,道:“用不著,你要真想幫忙,那不是還有條毛巾嗎。”
“這,哎。”
沒辦法,隻能點頭答應聲,拿起另一條毛巾清洗起來。
“大王,這,您您……”
躺在床榻上的那傷病也是愣了,方才還是在呻吟的他也是萬沒想到毛正梁竟會這麽做。弄得好大一條漢子,看著毛正梁竟是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沒事,別你我的了。你們都是我山東的勇士,孤還是指望你們保家衛國驅逐韃虜呢。來,現在就讓孤為你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吧。”
說著,便也就拿那毛巾小心仔細的為躺在床榻上這漢子擦起了臉。且一邊擦,一邊還不禁問道:“叫什麽名字,家鄉在哪,今年多大?”
“小人,小人名叫馬二,濟陽人,今年二十三了。”
“濟陽,那可是好地方。你們那的大蒜,可是咱山東一絕。”
“嗬嗬,是。俺們那,的確有不少種大蒜的。”
“哈哈,馬二,你今年二十三,年級也不小了,可曾娶妻了?”
“娶,娶了。年前時候剛娶得媳婦,比我,比我小五歲。”
“那挺好,那既然是這樣,就為你剛過門的這妻子,你可也要好起來才是。不過馬二,你名字卻是不怎麽好聽。孤來幫你取一個,你覺得如何?”
“這,大大王取名,自是好的。”
“哈哈,那好,那孤就幫你取一個。你是我山東的男兒,而我山東的男兒無不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作為一個大丈夫,來世上走一遭,便就要行的正,坐得直,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
所以,孤便給你取名正直,如何?”
“馬正直……”躺在床榻上的這漢子輕聲念叨了一下這名字。然後看著就這麽坐在他身旁的毛正梁,也就不禁紅著眼睛點了點頭,“謝,謝大王賜名。”
“恩,好好養傷,別忘了家中的親人,他們可都在盼著你迴去呢。”
拍了拍這人的肩膀,毛正梁也就拿著毛巾走向了下一個。然後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短短不過一刻多鍾,他和田和忠也就不由為營帳中的這些傷員挨個清洗了番。
所以,等毛正梁放下手中那被他洗了好些遍的毛巾時,他的手上、袖子上、衣服上也就都沾染了傷員身上的血跡。
也因此,等毛正梁和田和忠他們要離開這處營帳,去別的營帳的時候,營帳中的這些個傷員也就不由紅著眼睛,相繼喊道:“馬正直,恭送大王;楊忠義,恭送大王;牛衛國,恭送大王……”
一聲聲高唿,到了最後也就都變成了四個字“恭送大王!”
卻是隻用了短短的一刻鍾功夫,毛正梁便就贏得了這些傷員的心。
畢竟,在如今這個無比講究上下尊卑的時代,有幾個領兵打仗的將軍能做到毛正梁這樣?
這樣親手照看傷員,為傷員起名字,不管如何,也都能當一聲“愛兵如子”了。
所以,等毛正梁用了一個時辰的時間在傷兵營中轉了轉後,這些傷病營中的傷病們也就不由死死記下了毛正梁的模樣,並成為了最為擁護毛正梁的一批人。
這絕非誇張。
因為,不要說被毛正梁親手照護過的這些傷病,就連田和忠這個負責照料傷兵營的軍醫在和毛正梁轉了這一大圈後,看向毛正梁的目光,也都變得由衷不同了。
“大王,您忙了這麽久,定也累了。不如就先到臣的營帳中,休息一下。”
如果以前是迫於權勢,田和忠不得不遵從毛正梁的命令。可在如今時候,田和忠中毛正梁的敬佩便就是由心而發了。
隻因為在毛正梁的身上,田和忠看到自己所希望看到的,‘一個君王的仁慈’。
不管這種仁慈是出於真情還是假意,可毛正梁既然能在這個視人命如草芥的亂世中這麽做,就已經讓田和忠無比敬佩了。
也因此,渾身上下都顯得髒亂的毛正梁再看著立在一旁的田和忠,便也就擺了擺手,開始麵色嚴正的對他道:“和忠,孤知道傷兵營中人手不足,你忙不過來。
所以這營地中便顯得有些髒亂,無序。”
“大王,臣……”
“等等,你先聽孤講。”毛正梁一下板起了臉,那年少威嚴的模樣也不禁駭的田和忠大氣也不敢喘。隻是忙不迭的點了點頭。
因此,看著他,毛正梁便也就繼續道:“人手的事情,孤會想辦法的,爭取再給你調來一百人,供你驅使。
然後,就說著營地。等有了人手之後,你這個負責人一定要把這營地收拾的幹幹淨淨。當然,孤也不要求你做到一塵不染,可那些不該出現的雜物垃圾,也一定不能再出現。這點,你明白嗎?”
“是是,臣明白,臣明白。”
“那好,那咱們就繼續說傷員的事。我看了,這營中的傷員大都是皮外傷,隻要傷口不潰爛發炎,用不了多久,他們就又是條生龍活虎的漢子。
所以,平時照料傷員一定要精心,要將他們當成你的手足兄弟來照看。而給他們包紮傷口的布條,也最好都用白布,並在使用之前用熱水煮一遍。”
“白布,還要用水煮一遍?”
如今這個時代可還沒有什麽細菌說呢,故聽到毛正梁這話,作為軍醫的田和忠也不禁有些摸不著頭腦。
可對此,毛正梁卻也沒解釋這麽多,隻是擺手道:“這都是我從一個道人那聽來的。那道人是個修煉之士,據說曾從師張三豐張真人,在武當山修行過。
這法子,乃是張真人傳給他的,有奇效。”
“哦,原來時武當張真人的法子。臣明白了,臣一定照做。”
張三豐,這個在以後自稱“大元遺老”的老道,如今可是鼎鼎大名的得道真人。在民間的流傳程度甚至和江南沈萬三一般,都是家喻戶曉的。
毛正梁假托他的名字,田和忠頓就沒什麽疑問了。
忽的見到毛正梁要這麽做,一旁立著的田和忠終也就反應過來。
因此,他也就擼起了自己的袖子,想要從毛正梁的手中接過那毛巾。
可對此,毛正梁卻直接擺了擺手,道:“用不著,你要真想幫忙,那不是還有條毛巾嗎。”
“這,哎。”
沒辦法,隻能點頭答應聲,拿起另一條毛巾清洗起來。
“大王,這,您您……”
躺在床榻上的那傷病也是愣了,方才還是在呻吟的他也是萬沒想到毛正梁竟會這麽做。弄得好大一條漢子,看著毛正梁竟是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沒事,別你我的了。你們都是我山東的勇士,孤還是指望你們保家衛國驅逐韃虜呢。來,現在就讓孤為你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吧。”
說著,便也就拿那毛巾小心仔細的為躺在床榻上這漢子擦起了臉。且一邊擦,一邊還不禁問道:“叫什麽名字,家鄉在哪,今年多大?”
“小人,小人名叫馬二,濟陽人,今年二十三了。”
“濟陽,那可是好地方。你們那的大蒜,可是咱山東一絕。”
“嗬嗬,是。俺們那,的確有不少種大蒜的。”
“哈哈,馬二,你今年二十三,年級也不小了,可曾娶妻了?”
“娶,娶了。年前時候剛娶得媳婦,比我,比我小五歲。”
“那挺好,那既然是這樣,就為你剛過門的這妻子,你可也要好起來才是。不過馬二,你名字卻是不怎麽好聽。孤來幫你取一個,你覺得如何?”
“這,大大王取名,自是好的。”
“哈哈,那好,那孤就幫你取一個。你是我山東的男兒,而我山東的男兒無不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作為一個大丈夫,來世上走一遭,便就要行的正,坐得直,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
所以,孤便給你取名正直,如何?”
“馬正直……”躺在床榻上的這漢子輕聲念叨了一下這名字。然後看著就這麽坐在他身旁的毛正梁,也就不禁紅著眼睛點了點頭,“謝,謝大王賜名。”
“恩,好好養傷,別忘了家中的親人,他們可都在盼著你迴去呢。”
拍了拍這人的肩膀,毛正梁也就拿著毛巾走向了下一個。然後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短短不過一刻多鍾,他和田和忠也就不由為營帳中的這些傷員挨個清洗了番。
所以,等毛正梁放下手中那被他洗了好些遍的毛巾時,他的手上、袖子上、衣服上也就都沾染了傷員身上的血跡。
也因此,等毛正梁和田和忠他們要離開這處營帳,去別的營帳的時候,營帳中的這些個傷員也就不由紅著眼睛,相繼喊道:“馬正直,恭送大王;楊忠義,恭送大王;牛衛國,恭送大王……”
一聲聲高唿,到了最後也就都變成了四個字“恭送大王!”
卻是隻用了短短的一刻鍾功夫,毛正梁便就贏得了這些傷員的心。
畢竟,在如今這個無比講究上下尊卑的時代,有幾個領兵打仗的將軍能做到毛正梁這樣?
這樣親手照看傷員,為傷員起名字,不管如何,也都能當一聲“愛兵如子”了。
所以,等毛正梁用了一個時辰的時間在傷兵營中轉了轉後,這些傷病營中的傷病們也就不由死死記下了毛正梁的模樣,並成為了最為擁護毛正梁的一批人。
這絕非誇張。
因為,不要說被毛正梁親手照護過的這些傷病,就連田和忠這個負責照料傷兵營的軍醫在和毛正梁轉了這一大圈後,看向毛正梁的目光,也都變得由衷不同了。
“大王,您忙了這麽久,定也累了。不如就先到臣的營帳中,休息一下。”
如果以前是迫於權勢,田和忠不得不遵從毛正梁的命令。可在如今時候,田和忠中毛正梁的敬佩便就是由心而發了。
隻因為在毛正梁的身上,田和忠看到自己所希望看到的,‘一個君王的仁慈’。
不管這種仁慈是出於真情還是假意,可毛正梁既然能在這個視人命如草芥的亂世中這麽做,就已經讓田和忠無比敬佩了。
也因此,渾身上下都顯得髒亂的毛正梁再看著立在一旁的田和忠,便也就擺了擺手,開始麵色嚴正的對他道:“和忠,孤知道傷兵營中人手不足,你忙不過來。
所以這營地中便顯得有些髒亂,無序。”
“大王,臣……”
“等等,你先聽孤講。”毛正梁一下板起了臉,那年少威嚴的模樣也不禁駭的田和忠大氣也不敢喘。隻是忙不迭的點了點頭。
因此,看著他,毛正梁便也就繼續道:“人手的事情,孤會想辦法的,爭取再給你調來一百人,供你驅使。
然後,就說著營地。等有了人手之後,你這個負責人一定要把這營地收拾的幹幹淨淨。當然,孤也不要求你做到一塵不染,可那些不該出現的雜物垃圾,也一定不能再出現。這點,你明白嗎?”
“是是,臣明白,臣明白。”
“那好,那咱們就繼續說傷員的事。我看了,這營中的傷員大都是皮外傷,隻要傷口不潰爛發炎,用不了多久,他們就又是條生龍活虎的漢子。
所以,平時照料傷員一定要精心,要將他們當成你的手足兄弟來照看。而給他們包紮傷口的布條,也最好都用白布,並在使用之前用熱水煮一遍。”
“白布,還要用水煮一遍?”
如今這個時代可還沒有什麽細菌說呢,故聽到毛正梁這話,作為軍醫的田和忠也不禁有些摸不著頭腦。
可對此,毛正梁卻也沒解釋這麽多,隻是擺手道:“這都是我從一個道人那聽來的。那道人是個修煉之士,據說曾從師張三豐張真人,在武當山修行過。
這法子,乃是張真人傳給他的,有奇效。”
“哦,原來時武當張真人的法子。臣明白了,臣一定照做。”
張三豐,這個在以後自稱“大元遺老”的老道,如今可是鼎鼎大名的得道真人。在民間的流傳程度甚至和江南沈萬三一般,都是家喻戶曉的。
毛正梁假托他的名字,田和忠頓就沒什麽疑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