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因為跟趙敬才說好要送貨到王家的,這次蘇可方學精了,沒有在村口就將東西拿出來,而是快到趙家的時候才將東西弄出來。
這次她比以前要謹慎很多,沒有發現王氏母女和其他可疑的人後才轉進趙家那條巷子。
前天她就跟趙敬才說了,今天要去王家送貨,所以趙敬才今天沒出攤。
「趙叔,您到時候就跟王家廚房管事說,如果他們王家能長期跟咱們要貨,以後每罈子魚鬆給他10文錢的迴扣,豆鼓鯪魚每壇5文錢迴扣,外加每個月送他一壇魚鬆和一壇豆鼓鯪魚。」
原本她想親自出麵的,可是轉而想到頭溝鎮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萬一碰到熟人又是一堆麻煩,她可不想一開始就讓自己陷入為難的境地。
「還要給迴扣啊?」趙敬才肉疼道:「就算要給迴扣,也不需要這麽多吧?」
給管事的迴扣就要那麽多,別外還要給他提成,方兒哪有什麽錢賺?
趙敬才一聽到這麽高的迴扣,第一個就是替蘇可方著急。
「趙叔,有舍才有得!」蘇可方笑著說道:「像王家這樣的大戶人家,如果沒有廚房管事這條線,咱們想做王家這筆生意恐怕不太容易,所以咱們得先將廚房管事安撫好,讓他急咱們之所急。」
有了共同的利益,還怕廚房管事不幫他們爭取?
「還有趙叔,您等會不要一下子就將咱們心裏的最高迴扣價透露給他,先跟他談一談,能壓低則盡量壓低。」蘇可方又道。
趙敬才擺了這麽多年的攤,對砍價還價方麵不需要蘇可方教,她多說這幾句無非是想告訴他自己的底線在哪裏?
「行,我記住了。」趙敬才說著就提著袋子出了門。
楊巧蘭知道蘇可方中午要在這裏吃飯,一大早就買了魚和肉,趙敬才出門後她就開始準備起午飯來。
楊巧蘭和蘇可方兩人將午飯準備好都不見趙敬才迴來,不由擔心起來。
「是不是生意沒談妥啊?」楊巧蘭不安道。
這是自家男人第一次替方兒出去談生意,而且還是筆小生意,如果談不妥,以後到了縣城哪還有臉跟著她幹?
蘇可方不在意的笑了笑,說道:「趙嬸,以後的生意能不能談成無所謂,反正咱們今天這十罈子魚鬆和十罈子豆鼓鯪魚也有錢可賺。
就算以後的生意談不攏,這預定的東西總不能不付錢吧?
趙敬才出去足足大半個時辰才迴來,一看他滿臉喜色的跑進院子,楊巧蘭欣喜問道:「當家的,生意談成了?」
「談成了,談成了!」趙敬才邊往廳屋走,邊喜出望外的叫道:「呂管事將魚鬆和豆鼓鯪魚拿給王夫人嚐了,而且王老夫人也嚐了,呂管事說兩位夫人都很喜歡,一口氣就定了五十壇魚鬆和五十壇豆鼓鯪魚,讓三天後送過去,說以後每隔十天送一次,一個月後再看要不要繼續定。」
「對了,呂管事就是王家的廚房管事。」趙敬才又補充道。
這樣算下來,一個月下來可是幾十兩的生意,趙敬才想想就激動。
「趙叔,您給呂管事的迴扣是多少?」蘇可方問。
「看我,把這麽重要的事都給忘了!」趙敬才懊惱的拍了一下腦袋,說道:「方兒,我說了你可別怪趙叔自作主張,我給王家送貨的時候先給呂管事塞了半兩銀子,後來談迴扣的時候將每罈子魚鬆和豆鼓鯪魚的迴扣都定到5文錢,迴扣從下次送貨才開始算。」
「趙叔,您做得很好!」蘇可方沒料到趙敬才還有這樣的生意頭腦。
半兩銀子不過是500文錢,他在迴扣上幫她省了錢,還是從下次送貨才開始算,如果這生意能跟王家長期做下去,劃不劃算不是明擺著嗎?
趙敬才被蘇可方說得很不好意思,他撓了撓頭道:「方兒,你就別誇我了,這也是你趙嬸昨晚提醒我的,說做生意要放長線吊大魚……」
趙敬才一頓,支吾道:「方兒,我還自作主張了一件事。」
「趙叔您說。」蘇可方想知道趙敬才還會給自己什麽樣的驚喜。
「我跟呂管事說了,讓他幫忙將咱們的魚鬆和豆鼓鯪魚介紹給鎮上其他大戶人家的廚房管事,到時候咱們每罈子就給他3文錢的迴扣,這是他額外能賺的錢,他一聽就答應幫忙了。」
沒想到趙叔還懂得如何利用人脈推廣自己的產品!
蘇可方又驚又喜的看了看趙敬才,又看了看楊巧蘭,突然有種撿到寶的感覺。
她就納悶了,這兩人明明就很有經商的天賦,他們的簪子攤生意為什麽會做得毫無起色呢?
「趙叔,趙嬸,以後這王家的生意您們就全權做主吧,我就隻管收錢!」蘇可方笑盈盈道。
既然他們有這個能力就不能埋沒了,而且大戶人家不比他們這些平民百姓,他們對男女大妨更為講究,也不喜歡女人拋頭露麵,讓趙敬才跟進王家的生意更為妥當。
「方兒,我不行的!」趙敬才一聽,嚇了一跳。
他不過是個小攤販,哪裏能全權處理這一個月幾十兩的大生意?
「趙叔,您不行,不還有趙嬸嗎?」蘇可方朝楊巧蘭眨了眨眼。
她算是看出來了,要想趙敬才放開手腳的幹,還得有楊巧蘭在背後挺著他,而且楊巧蘭有些想法還能幫到趙敬才。
「這……」
「當家的,既然方兒這麽說,你就應了吧!」楊巧蘭笑著道:「方兒以後可是要幹大事的,她也不能事事親力親為。」
其實楊巧蘭上次就被蘇可方說得躍躍欲試了,特別是在看到蘇可方小臉上的自信時,她更為心動了。
「趙嬸,您又打趣我!」蘇可方嗔了她一眼。
「對了,方兒,你前天讓我買的空罈子已經送來了,要找輛牛車幫你送迴去嗎?」趙敬才又問。
蘇可方沉吟片刻後,道:「趙叔,趙嬸,您們有打算好哪一天去城裏了嗎?」
「我表舅和舅母知道我們要過去,正在修葺屋子,我們打算半個月後過去。」楊巧蘭道。
「趙叔,趙嬸,您們去了城裏,那這座院子打算怎麽處理?」
</br>
因為跟趙敬才說好要送貨到王家的,這次蘇可方學精了,沒有在村口就將東西拿出來,而是快到趙家的時候才將東西弄出來。
這次她比以前要謹慎很多,沒有發現王氏母女和其他可疑的人後才轉進趙家那條巷子。
前天她就跟趙敬才說了,今天要去王家送貨,所以趙敬才今天沒出攤。
「趙叔,您到時候就跟王家廚房管事說,如果他們王家能長期跟咱們要貨,以後每罈子魚鬆給他10文錢的迴扣,豆鼓鯪魚每壇5文錢迴扣,外加每個月送他一壇魚鬆和一壇豆鼓鯪魚。」
原本她想親自出麵的,可是轉而想到頭溝鎮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萬一碰到熟人又是一堆麻煩,她可不想一開始就讓自己陷入為難的境地。
「還要給迴扣啊?」趙敬才肉疼道:「就算要給迴扣,也不需要這麽多吧?」
給管事的迴扣就要那麽多,別外還要給他提成,方兒哪有什麽錢賺?
趙敬才一聽到這麽高的迴扣,第一個就是替蘇可方著急。
「趙叔,有舍才有得!」蘇可方笑著說道:「像王家這樣的大戶人家,如果沒有廚房管事這條線,咱們想做王家這筆生意恐怕不太容易,所以咱們得先將廚房管事安撫好,讓他急咱們之所急。」
有了共同的利益,還怕廚房管事不幫他們爭取?
「還有趙叔,您等會不要一下子就將咱們心裏的最高迴扣價透露給他,先跟他談一談,能壓低則盡量壓低。」蘇可方又道。
趙敬才擺了這麽多年的攤,對砍價還價方麵不需要蘇可方教,她多說這幾句無非是想告訴他自己的底線在哪裏?
「行,我記住了。」趙敬才說著就提著袋子出了門。
楊巧蘭知道蘇可方中午要在這裏吃飯,一大早就買了魚和肉,趙敬才出門後她就開始準備起午飯來。
楊巧蘭和蘇可方兩人將午飯準備好都不見趙敬才迴來,不由擔心起來。
「是不是生意沒談妥啊?」楊巧蘭不安道。
這是自家男人第一次替方兒出去談生意,而且還是筆小生意,如果談不妥,以後到了縣城哪還有臉跟著她幹?
蘇可方不在意的笑了笑,說道:「趙嬸,以後的生意能不能談成無所謂,反正咱們今天這十罈子魚鬆和十罈子豆鼓鯪魚也有錢可賺。
就算以後的生意談不攏,這預定的東西總不能不付錢吧?
趙敬才出去足足大半個時辰才迴來,一看他滿臉喜色的跑進院子,楊巧蘭欣喜問道:「當家的,生意談成了?」
「談成了,談成了!」趙敬才邊往廳屋走,邊喜出望外的叫道:「呂管事將魚鬆和豆鼓鯪魚拿給王夫人嚐了,而且王老夫人也嚐了,呂管事說兩位夫人都很喜歡,一口氣就定了五十壇魚鬆和五十壇豆鼓鯪魚,讓三天後送過去,說以後每隔十天送一次,一個月後再看要不要繼續定。」
「對了,呂管事就是王家的廚房管事。」趙敬才又補充道。
這樣算下來,一個月下來可是幾十兩的生意,趙敬才想想就激動。
「趙叔,您給呂管事的迴扣是多少?」蘇可方問。
「看我,把這麽重要的事都給忘了!」趙敬才懊惱的拍了一下腦袋,說道:「方兒,我說了你可別怪趙叔自作主張,我給王家送貨的時候先給呂管事塞了半兩銀子,後來談迴扣的時候將每罈子魚鬆和豆鼓鯪魚的迴扣都定到5文錢,迴扣從下次送貨才開始算。」
「趙叔,您做得很好!」蘇可方沒料到趙敬才還有這樣的生意頭腦。
半兩銀子不過是500文錢,他在迴扣上幫她省了錢,還是從下次送貨才開始算,如果這生意能跟王家長期做下去,劃不劃算不是明擺著嗎?
趙敬才被蘇可方說得很不好意思,他撓了撓頭道:「方兒,你就別誇我了,這也是你趙嬸昨晚提醒我的,說做生意要放長線吊大魚……」
趙敬才一頓,支吾道:「方兒,我還自作主張了一件事。」
「趙叔您說。」蘇可方想知道趙敬才還會給自己什麽樣的驚喜。
「我跟呂管事說了,讓他幫忙將咱們的魚鬆和豆鼓鯪魚介紹給鎮上其他大戶人家的廚房管事,到時候咱們每罈子就給他3文錢的迴扣,這是他額外能賺的錢,他一聽就答應幫忙了。」
沒想到趙叔還懂得如何利用人脈推廣自己的產品!
蘇可方又驚又喜的看了看趙敬才,又看了看楊巧蘭,突然有種撿到寶的感覺。
她就納悶了,這兩人明明就很有經商的天賦,他們的簪子攤生意為什麽會做得毫無起色呢?
「趙叔,趙嬸,以後這王家的生意您們就全權做主吧,我就隻管收錢!」蘇可方笑盈盈道。
既然他們有這個能力就不能埋沒了,而且大戶人家不比他們這些平民百姓,他們對男女大妨更為講究,也不喜歡女人拋頭露麵,讓趙敬才跟進王家的生意更為妥當。
「方兒,我不行的!」趙敬才一聽,嚇了一跳。
他不過是個小攤販,哪裏能全權處理這一個月幾十兩的大生意?
「趙叔,您不行,不還有趙嬸嗎?」蘇可方朝楊巧蘭眨了眨眼。
她算是看出來了,要想趙敬才放開手腳的幹,還得有楊巧蘭在背後挺著他,而且楊巧蘭有些想法還能幫到趙敬才。
「這……」
「當家的,既然方兒這麽說,你就應了吧!」楊巧蘭笑著道:「方兒以後可是要幹大事的,她也不能事事親力親為。」
其實楊巧蘭上次就被蘇可方說得躍躍欲試了,特別是在看到蘇可方小臉上的自信時,她更為心動了。
「趙嬸,您又打趣我!」蘇可方嗔了她一眼。
「對了,方兒,你前天讓我買的空罈子已經送來了,要找輛牛車幫你送迴去嗎?」趙敬才又問。
蘇可方沉吟片刻後,道:「趙叔,趙嬸,您們有打算好哪一天去城裏了嗎?」
「我表舅和舅母知道我們要過去,正在修葺屋子,我們打算半個月後過去。」楊巧蘭道。
「趙叔,趙嬸,您們去了城裏,那這座院子打算怎麽處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