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所聞?”
先生盯著單雙,目光多有審視之味。
“謹記在心。”
單雙立馬迴道,一時,兩位先生哭笑不得。好嘛,倒是讓他們無話可說。不過這性子,才真的適合文閣。
心裏正,身子直。
“可喜歡聽書?”先生再問,單雙自是點頭,隻是想了想,才道,“若是有個結尾,便更喜歡。”
“這自然是簡單,今日你來說書,就可講個結尾,如何?”先生笑道。
“這!”
單雙一驚,抬頭望向先生,見先生並不似開玩笑,這才嚴肅以待,“就怕客人不買賬,講不完故事,便沒了客人。”
“萬事總有第一次,說書自然也是如此,你說是與不是?”先生笑意可濃。
“那我就試試,說得不好,先生莫怪便是。”
硬著頭皮,單雙還是點了點頭。
先生則是心裏樂哉,樂哉,總歸是文閣的苗子,若是不收,還真是有了那麽幾分可惜。
身心正,便是讀書人,敢為先,就可入文閣。
“既然你學我說書,以後出門便是我的弟子。我教你的禮法,你可曾溫習。”
先生的笑終於是收了收,倒是儒雅氣息越加濃鬱。
“先生!”單雙猛然抬頭,先生則是嘴角一裂,“怎的,還不願意?”
“學生自是願意。”單雙連忙說道,拜師入門,這早就是他心裏所想,“隻是我的學問,怕是”
“若是你的學問夠高,就不是我收你,而是你收我為弟子了。學問淺不需羞愧,隻要肯學,便是正途。”
先生揮了揮手,一旁的賬房先生也是笑開了花,比先生還要開心,“今日可算是沒有白費我一番功夫,每日拿著,可是有了用途。”
說著,賬房先生不知從哪裏掏出一卷畫卷,展開,可不正是掛在夜塾書房裏麵的那個老爺子。
將畫像掛在客棧正牆,賬房先生這才輕咳兩聲,揮了揮自己長長的衣袖,抬起下巴,高深莫測道,“單雙,還不拜師。”
單雙連忙起身,將一身麻衣整理幹淨透徹,這才對先生躬身,先生抬手示意,又才轉身向著老爺子。
拜師禮,一拜祖師。
單雙跪伏在地,膝並齊,肩方平,頭低平膝,不沾地,頭抬過肩,不逞驕。一息一拜,不急不緩。
二拜家師。
一磕頭,先生便傳,“我文閣宗旨,於亂世中安太平,在不可能中求可能,撥亂反正。”
抬頭,單雙答曰,“學生謹記。”
二磕頭,先生又傳,“身心正,敢為先,為蒼生大眾。”
抬頭,單雙又答,“學生謹記。”
三磕頭,先生卻是輕吸一口氣,“違以上兩者,永逐師門。”
學生單雙再抬頭,擲地有聲,“學生謹記。”
“起來吧!拜師禮,我已經收了,你就不必再備。我也無東西傳你,這拍案和搖扇,便算是入門禮。”
先生將單雙扶起來,又指了指小桌上的拍案和搖扇。
“謝先生!”單雙連忙躬身,先生略有不喜,“還叫先生?”
單雙這才驚醒,連忙又道了聲,老師,陳靜宜這才心滿意足的點了點頭。
一旁的賬房先生也是輕咳一聲,目光卻是一直盯著天花板,單雙也是躬身道了聲,“小師叔!”
“艾!”
賬房先生連忙應了一聲,別提有多麽高興。
“這個小物件你可要收好,雖是比不得師兄兩件天地物,可也好歹是件寶貝。日後,指不定對你有大用處。”
賬房先生從腰間取下了塊青玉,玉不大,隻有拇指大小,滴溜一顆,很是精致。
“用剩下的東西,也敢送人?”先生有些看不下去,忍不住開口,立馬讓賬房先生吹胡子瞪眼,“用剩下咋的,就是剩下半塊,也是個罕見的寶貝。”
說完,也不再與先生爭執。隻是與單雙講解用處,說來奇怪,賬房先生多是講解老師送的兩件天地物,來處,用法,很是詳細。
唯獨那塊水滴青玉,卻是隻字不提,隻是叮囑單雙保存好便可。
“東西收好,便準備。故事已經給你準備好,可要認真些,這機會可不多。”
單雙自是不敢怠慢,拿起書,可是一篇先生給他講過的果子精的故事。
這故事他聽了不止一遍,老師也曾給他單獨講過,單雙一直很喜歡,自然說不上陌生。次次聽得認真,如今看著,熟悉之感居多。
第一次說書,單雙自是心裏跳動不安。不過也沒慌裏慌張就開始演練,反而是沉入進去,靜心再閱一次。
依舊是那單純的果子精,依舊是那暖心暖肺的讀書人。
隻是等單雙將書放下,神色卻沒了當初聽故事的期盼。那最後一頁,占得便是整個故事的大半時間。
客人還是如約而至,還不等晌午,便又是濟濟一堂。相比以前,滿得有些早,也有些匆忙。
小桌前的單雙是個熟臉,就是前些個貴客,也都是不怎麽陌生。半個月的端茶送水,再怎麽不在意,也總是記了下來。
說書先生換了人,也沒誰提出個什麽異議。事實上,這些日還能在這裏的,聽個故事本就是消遣,真正讓他們在意的,是那個自己端了個小凳子坐在台下,準備聆聽的白衣先生。
唯一在意的,便是那台上之人,在他們心裏,又多了一個有些重量的身份,一時怕是很難再忘記。
於是其中一些年輕人,便在心裏有了一些較量。隻是怎麽看,似乎也是自己占優勢,就是那位許仙子,也是忍不住正眼瞧了幾眼。
終於,在一聲清脆的拍案之後,年輕人端直了身子。
“世間天地廣,深山多精怪。今日我們所講,便是山水易經第二十話,果子精和書生的故事。話說,圖雅牧高笛,秋風多葉香,今日的主人公便是那山澤之中修煉成人的果子精。”
故事開始,別說還真有一絲先生的韻味,隻是一件事開頭,總不是一帆風順,不等正文,便有人道,“故事莫不是講過?”
一句話,便讓單雙的鋪墊化作泡影。
不迴答,便有些牽強,迴答,又該如何說?
輕歎一聲,單雙又是一拍案板,“故事自是一個故事,說給未聞人聽,講給聽過人品。”
一時,堂下一靜。
笑得最開心的莫過於便是先生,好嘛,這樣看來,也還是不算笨,終究是能夠混口飯吃。
他這做先生的,也就沒了那麽多顧慮,無了些許愧疚。
小插曲後,故事如常。聽書之人,多是再走一遍。本以為毫無波瀾,卻是別有一番味道。
同樣的故事,在單雙嘴裏,又是一番滋味。
果子精還是那個單純可愛的果子精,書生卻不再是那對果子精掏心掏肺的窮苦書生。
其中的味道,著實讓人咀嚼之後,又有了一番新的體悟。
故事延續著,雖是沒有說書先生那般對細節有細微的把控,也沒有那讓人為之向往的熱戀情懷,甚至偶爾有說錯的啞嘴,可大體上還是有那麽一絲讓人聽下去的欲望。
舊故事上多了平白無故多了一絲悲涼,也讓聽過的人,多了一絲心裏的不著勁,可又覺著這樣的故事才算是故事。
說著,說著,便又是下午時分。
在先生停下的地方,單雙同樣是戛然而止。
“小先生,也有這嗜好。”
底下人,終究是有人一笑。
按理說,第一次說書,能讓底下人不唏噓,便已是最大的成功,更何況這講故事的人,還是他單雙。
可單雙心中一歎,望了一眼聽得聚精會神的先生,似乎並沒有關注他這裏,他這才將拍案一拍,輕聲道,“接下來的故事,願聽者自負,莫怪寫書人討厭,莫怪說書人直白。”
這一聽,堂下反而是來了興致。準備離去的客人,都是重新點了一些酒水,準備繼續聽這個蹩腳的說書小子繼續說下去。
最高興的莫過於魯胖子,那些個酒水錢,可是又多了不止一成。這些個外鄉人都是花錢大手大腳的主,手指尖流下些瑣碎,都能夠讓他飽餐一頓。
單雙繼續說著故事,或是不熟悉,偶爾還瞥一眼小桌上的山水易經,自然不是一個稱職的說書先生。
不過底下人也不在意,畢竟他們聽得是故事,又不是看這麽個人,也就是得過且過。
果子精終究是跟著書生出了深山,從不入世的山水精靈哪裏懂得世間險惡。
且說那書生,自是對果子精一心一意。卻挨不住家中老母病重,久治不愈,又聽江湖道士胡亂猜說,是甚妖魔鬼怪作祟。
甚是妖魔,書生心裏自然是一清二楚。
又偶見果子精跟家母獨處一室,趁著家母熟睡做法,更是坐實了道士的言語。
一來二去,心裏有疑的書生終究是求了一道驅邪符,混在水中,悄然間讓果子精喝下。
這一喝,可是出了事情。那傳了書生驅邪的道士立馬現身,一聲妖魔膽敢,便是驚動四鄰。
一位修道成人的果子精,再說也有千百年的法力,奈何事先便被設了一道,臨死前,隻能是不解的盯著自己的情郎。
書生看不過那眼神,便出聲怒喝,“我也不想傷你,可誰讓你禍害家母?”
傷心欲絕的果子精知曉自己再無生路,不等迴話,便被道士挖心而死,那可是死不瞑目,而那紅心,可不正是果子精的千年精華。
隻見道士仔細瞧了瞧,心中長歎,“可惜,若是再早成幾日,這精華也不會浪費在那老婆娘身上。”
家裏老母行動不便,這才緩緩出門,見一直溫良的兒媳已經是一具屍體,更是哭的死去活來。
書生連忙上前勸慰,跟自家老母坦白果子精的身份。老母卻是狠狠道,“我哪裏不知道,這些日芊芊日夜用精華替我祛疾,眼看著我這身子骨硬了,她咋又遭了這罪。”
家母的話,強過於五雷轟頂,書生看著那死不瞑目的臉,呆若木雞,聽村裏說,書生自此醒來時,已經是瘋瘋癲癲,每日就在村裏說什麽妖邪?
故事在這裏,便是真的結束。
堂下不知何時,已經是熱鬧起來。說那書生,是個活該如此,說那道士,更是慘無人道。
“可有再寫那道士?”底下人憤然問道。
“書中有所提,說是得了千年果,飛升做神仙。”
事實上,此故事,這句話才是單雙最不想說出。
“怎可,怎可!如此之人,何升大道?”一群人憤然不平,就是首座幾人,都是有幾人皺著眉頭。
“書中有一解,大道有命,本該如此。”
此句話一出,堂下頓然一靜。
那些個埋怨人,也是閉口不言,神色變幻不定。
“終究是書中故事,當不得真。”
一位風味猶存的妝容婦人站起了身,頭頂的金冠一動不動,昂著天鵝脖,率先出了客棧。
隨後便是那位丫頭大小的孩童,別看個子不高,一抬手,就是老氣橫秋的氣勢。
更是有一個背劍的中年男子,一條如同惡龍的疤從眼角直抵下顎,他也是唯一一個有空地,卻不願坐下的聽書人。
再有,就是那位始終雙手攏袖的拐杖老人。
隨後,便是蜂蛹而出。可比平日要迅速的多,比來時,更加匆忙。
最後留下的,居然是那位駕著彩鶴而來的許仙子。
“可真?”
仙子也不看單雙,隻是盯著身前的先生。
先生轉身,臉上的暖陽始終如一,“真與不真,又有何關係?世道如何,還需多言?”
仙子聽聞,也是默然片刻,再問,“若是改,又該如何?弱肉強食,又豈是一個命字可解?”
先生便言,“拳頭大,自有更大的拳頭。道理正,便動搖不得。”
仙子思悟片刻,才道,“早就聽聞長玉台五位頂尖治學大師,都叫陳靜宜。若是真有個不慎,可是世間一大憾事。這幽洲地,在我看來,遠比不上先生。”
先生的笑,更是濃鬱,擺了擺手,“那便是姑娘眼界不夠,修為不深,還看不到高處的風景。”
仙子皺眉,“若是得了空閑,必是要去一趟天文山,看看更高的風景。”
先生則是大笑,“姑娘又是誤會了。我的意思是,姑娘隻知長玉台五位頂尖治學大師都叫陳靜宜,卻不知世間頂尖治學大師也都叫陳靜宜,除此之外,皆當不起頂尖二字。”
仙子一時無言,卻沒有反駁。不管是在嘴上,還是在心裏。
先生接著道,“不是這幽洲地比不得我,便是天下,比得我的,也是罕見。”
說著,說著,先生又是一笑,“不過,這世間,最大的還是道理。比之道理,我陳靜宜又算是渺小如海中一浪花。”
仙子也隻能是歎道,“就為了道理,便用自己仙途一搏?”
先生正了正神色,笑道,“我陳靜宜首先是個讀書人,其次才是求道修士。道理是老爺子講的,可我也覺著很有道理。一個讀書人不講道理,還是啥子讀書人。”
仙子作揖一拜,“敬重先生。”
想了想,又是一拜,“敬重讀書人。”
先生點了點頭,受之坦然,“再不走,可就有了嫌疑。”
仙子也不急,說道,“來時,宗門便以告知。萬事隨心,鬥星閣倒也不怕事。”
“就這一點,就不愧是一劍問心四字。”先生罕見稱讚了一番。
仙子客氣道,“比之先生,還是差了些許。”
“那是當然!”先生的臉皮,就是單雙也覺著挺厚。
仙子似乎也聊不下去,便告辭而去。
“老師?”單雙心裏有很多話,可是不等開口,陳靜宜就擺了擺手,問道,“為何讀書人?”
“身心正,敢為先,為蒼生大眾。”單雙答道。
“哈哈!還好,不算笨,想來老爺子也說不上什麽話。”
陳靜宜放聲大笑,重重的拍了拍單雙的肩膀,“讀書人,大道理怎麽談都可,唯獨這一條變不得。”
“你小師叔還有東西要交給你,待會記得去找他。明日,便不用來這客棧,在家待著便可。”
陳靜宜又給單雙交代了幾句,便揮手離開,隻是出門前,又轉身說了句,“今日說書很好嘛,比得上老師半個月的功夫。”
說著,先生自己都笑了,依舊猶如初見,笑如暖陽,儒似春風。
在客棧收拾完,單雙就跑到了夜塾。沒見著先生,可見著在門口等的小師叔。
說是今晚不開課,倒是給了單雙一寸金色的布邊和兩封信。
一封是給單雙的,一封說是讓單雙代轉的。
至於代轉給誰,單雙的信裏有交代。
唯一的要求,便是明日後,才能看自己的信。
迴去的路上,單雙不由自主的摸了摸眼角。這夜風好大嘞,最是讓人忍不住淚花直湧。
賬房先生的閣樓上,陳靜宜望著路口良久,良久,直等賬房進門,也還是舍不得收迴目光。
賬房先生有些感歎道,“就怕是最後一麵,你也不正經瞧瞧。”
先生也不迴頭,“我就怕瞧多了,便舍不得了。也怕他看重了,夜風更大。”
“你為啥不早收幾日,我才當一日小師叔呢!”賬房先生沒好氣道。
先生難得沒有反駁,反而是道,“我這不也正後悔嗎?話說,今天的夜風是真大,咋屋裏還能嗆眼睛?”
先生盯著單雙,目光多有審視之味。
“謹記在心。”
單雙立馬迴道,一時,兩位先生哭笑不得。好嘛,倒是讓他們無話可說。不過這性子,才真的適合文閣。
心裏正,身子直。
“可喜歡聽書?”先生再問,單雙自是點頭,隻是想了想,才道,“若是有個結尾,便更喜歡。”
“這自然是簡單,今日你來說書,就可講個結尾,如何?”先生笑道。
“這!”
單雙一驚,抬頭望向先生,見先生並不似開玩笑,這才嚴肅以待,“就怕客人不買賬,講不完故事,便沒了客人。”
“萬事總有第一次,說書自然也是如此,你說是與不是?”先生笑意可濃。
“那我就試試,說得不好,先生莫怪便是。”
硬著頭皮,單雙還是點了點頭。
先生則是心裏樂哉,樂哉,總歸是文閣的苗子,若是不收,還真是有了那麽幾分可惜。
身心正,便是讀書人,敢為先,就可入文閣。
“既然你學我說書,以後出門便是我的弟子。我教你的禮法,你可曾溫習。”
先生的笑終於是收了收,倒是儒雅氣息越加濃鬱。
“先生!”單雙猛然抬頭,先生則是嘴角一裂,“怎的,還不願意?”
“學生自是願意。”單雙連忙說道,拜師入門,這早就是他心裏所想,“隻是我的學問,怕是”
“若是你的學問夠高,就不是我收你,而是你收我為弟子了。學問淺不需羞愧,隻要肯學,便是正途。”
先生揮了揮手,一旁的賬房先生也是笑開了花,比先生還要開心,“今日可算是沒有白費我一番功夫,每日拿著,可是有了用途。”
說著,賬房先生不知從哪裏掏出一卷畫卷,展開,可不正是掛在夜塾書房裏麵的那個老爺子。
將畫像掛在客棧正牆,賬房先生這才輕咳兩聲,揮了揮自己長長的衣袖,抬起下巴,高深莫測道,“單雙,還不拜師。”
單雙連忙起身,將一身麻衣整理幹淨透徹,這才對先生躬身,先生抬手示意,又才轉身向著老爺子。
拜師禮,一拜祖師。
單雙跪伏在地,膝並齊,肩方平,頭低平膝,不沾地,頭抬過肩,不逞驕。一息一拜,不急不緩。
二拜家師。
一磕頭,先生便傳,“我文閣宗旨,於亂世中安太平,在不可能中求可能,撥亂反正。”
抬頭,單雙答曰,“學生謹記。”
二磕頭,先生又傳,“身心正,敢為先,為蒼生大眾。”
抬頭,單雙又答,“學生謹記。”
三磕頭,先生卻是輕吸一口氣,“違以上兩者,永逐師門。”
學生單雙再抬頭,擲地有聲,“學生謹記。”
“起來吧!拜師禮,我已經收了,你就不必再備。我也無東西傳你,這拍案和搖扇,便算是入門禮。”
先生將單雙扶起來,又指了指小桌上的拍案和搖扇。
“謝先生!”單雙連忙躬身,先生略有不喜,“還叫先生?”
單雙這才驚醒,連忙又道了聲,老師,陳靜宜這才心滿意足的點了點頭。
一旁的賬房先生也是輕咳一聲,目光卻是一直盯著天花板,單雙也是躬身道了聲,“小師叔!”
“艾!”
賬房先生連忙應了一聲,別提有多麽高興。
“這個小物件你可要收好,雖是比不得師兄兩件天地物,可也好歹是件寶貝。日後,指不定對你有大用處。”
賬房先生從腰間取下了塊青玉,玉不大,隻有拇指大小,滴溜一顆,很是精致。
“用剩下的東西,也敢送人?”先生有些看不下去,忍不住開口,立馬讓賬房先生吹胡子瞪眼,“用剩下咋的,就是剩下半塊,也是個罕見的寶貝。”
說完,也不再與先生爭執。隻是與單雙講解用處,說來奇怪,賬房先生多是講解老師送的兩件天地物,來處,用法,很是詳細。
唯獨那塊水滴青玉,卻是隻字不提,隻是叮囑單雙保存好便可。
“東西收好,便準備。故事已經給你準備好,可要認真些,這機會可不多。”
單雙自是不敢怠慢,拿起書,可是一篇先生給他講過的果子精的故事。
這故事他聽了不止一遍,老師也曾給他單獨講過,單雙一直很喜歡,自然說不上陌生。次次聽得認真,如今看著,熟悉之感居多。
第一次說書,單雙自是心裏跳動不安。不過也沒慌裏慌張就開始演練,反而是沉入進去,靜心再閱一次。
依舊是那單純的果子精,依舊是那暖心暖肺的讀書人。
隻是等單雙將書放下,神色卻沒了當初聽故事的期盼。那最後一頁,占得便是整個故事的大半時間。
客人還是如約而至,還不等晌午,便又是濟濟一堂。相比以前,滿得有些早,也有些匆忙。
小桌前的單雙是個熟臉,就是前些個貴客,也都是不怎麽陌生。半個月的端茶送水,再怎麽不在意,也總是記了下來。
說書先生換了人,也沒誰提出個什麽異議。事實上,這些日還能在這裏的,聽個故事本就是消遣,真正讓他們在意的,是那個自己端了個小凳子坐在台下,準備聆聽的白衣先生。
唯一在意的,便是那台上之人,在他們心裏,又多了一個有些重量的身份,一時怕是很難再忘記。
於是其中一些年輕人,便在心裏有了一些較量。隻是怎麽看,似乎也是自己占優勢,就是那位許仙子,也是忍不住正眼瞧了幾眼。
終於,在一聲清脆的拍案之後,年輕人端直了身子。
“世間天地廣,深山多精怪。今日我們所講,便是山水易經第二十話,果子精和書生的故事。話說,圖雅牧高笛,秋風多葉香,今日的主人公便是那山澤之中修煉成人的果子精。”
故事開始,別說還真有一絲先生的韻味,隻是一件事開頭,總不是一帆風順,不等正文,便有人道,“故事莫不是講過?”
一句話,便讓單雙的鋪墊化作泡影。
不迴答,便有些牽強,迴答,又該如何說?
輕歎一聲,單雙又是一拍案板,“故事自是一個故事,說給未聞人聽,講給聽過人品。”
一時,堂下一靜。
笑得最開心的莫過於便是先生,好嘛,這樣看來,也還是不算笨,終究是能夠混口飯吃。
他這做先生的,也就沒了那麽多顧慮,無了些許愧疚。
小插曲後,故事如常。聽書之人,多是再走一遍。本以為毫無波瀾,卻是別有一番味道。
同樣的故事,在單雙嘴裏,又是一番滋味。
果子精還是那個單純可愛的果子精,書生卻不再是那對果子精掏心掏肺的窮苦書生。
其中的味道,著實讓人咀嚼之後,又有了一番新的體悟。
故事延續著,雖是沒有說書先生那般對細節有細微的把控,也沒有那讓人為之向往的熱戀情懷,甚至偶爾有說錯的啞嘴,可大體上還是有那麽一絲讓人聽下去的欲望。
舊故事上多了平白無故多了一絲悲涼,也讓聽過的人,多了一絲心裏的不著勁,可又覺著這樣的故事才算是故事。
說著,說著,便又是下午時分。
在先生停下的地方,單雙同樣是戛然而止。
“小先生,也有這嗜好。”
底下人,終究是有人一笑。
按理說,第一次說書,能讓底下人不唏噓,便已是最大的成功,更何況這講故事的人,還是他單雙。
可單雙心中一歎,望了一眼聽得聚精會神的先生,似乎並沒有關注他這裏,他這才將拍案一拍,輕聲道,“接下來的故事,願聽者自負,莫怪寫書人討厭,莫怪說書人直白。”
這一聽,堂下反而是來了興致。準備離去的客人,都是重新點了一些酒水,準備繼續聽這個蹩腳的說書小子繼續說下去。
最高興的莫過於魯胖子,那些個酒水錢,可是又多了不止一成。這些個外鄉人都是花錢大手大腳的主,手指尖流下些瑣碎,都能夠讓他飽餐一頓。
單雙繼續說著故事,或是不熟悉,偶爾還瞥一眼小桌上的山水易經,自然不是一個稱職的說書先生。
不過底下人也不在意,畢竟他們聽得是故事,又不是看這麽個人,也就是得過且過。
果子精終究是跟著書生出了深山,從不入世的山水精靈哪裏懂得世間險惡。
且說那書生,自是對果子精一心一意。卻挨不住家中老母病重,久治不愈,又聽江湖道士胡亂猜說,是甚妖魔鬼怪作祟。
甚是妖魔,書生心裏自然是一清二楚。
又偶見果子精跟家母獨處一室,趁著家母熟睡做法,更是坐實了道士的言語。
一來二去,心裏有疑的書生終究是求了一道驅邪符,混在水中,悄然間讓果子精喝下。
這一喝,可是出了事情。那傳了書生驅邪的道士立馬現身,一聲妖魔膽敢,便是驚動四鄰。
一位修道成人的果子精,再說也有千百年的法力,奈何事先便被設了一道,臨死前,隻能是不解的盯著自己的情郎。
書生看不過那眼神,便出聲怒喝,“我也不想傷你,可誰讓你禍害家母?”
傷心欲絕的果子精知曉自己再無生路,不等迴話,便被道士挖心而死,那可是死不瞑目,而那紅心,可不正是果子精的千年精華。
隻見道士仔細瞧了瞧,心中長歎,“可惜,若是再早成幾日,這精華也不會浪費在那老婆娘身上。”
家裏老母行動不便,這才緩緩出門,見一直溫良的兒媳已經是一具屍體,更是哭的死去活來。
書生連忙上前勸慰,跟自家老母坦白果子精的身份。老母卻是狠狠道,“我哪裏不知道,這些日芊芊日夜用精華替我祛疾,眼看著我這身子骨硬了,她咋又遭了這罪。”
家母的話,強過於五雷轟頂,書生看著那死不瞑目的臉,呆若木雞,聽村裏說,書生自此醒來時,已經是瘋瘋癲癲,每日就在村裏說什麽妖邪?
故事在這裏,便是真的結束。
堂下不知何時,已經是熱鬧起來。說那書生,是個活該如此,說那道士,更是慘無人道。
“可有再寫那道士?”底下人憤然問道。
“書中有所提,說是得了千年果,飛升做神仙。”
事實上,此故事,這句話才是單雙最不想說出。
“怎可,怎可!如此之人,何升大道?”一群人憤然不平,就是首座幾人,都是有幾人皺著眉頭。
“書中有一解,大道有命,本該如此。”
此句話一出,堂下頓然一靜。
那些個埋怨人,也是閉口不言,神色變幻不定。
“終究是書中故事,當不得真。”
一位風味猶存的妝容婦人站起了身,頭頂的金冠一動不動,昂著天鵝脖,率先出了客棧。
隨後便是那位丫頭大小的孩童,別看個子不高,一抬手,就是老氣橫秋的氣勢。
更是有一個背劍的中年男子,一條如同惡龍的疤從眼角直抵下顎,他也是唯一一個有空地,卻不願坐下的聽書人。
再有,就是那位始終雙手攏袖的拐杖老人。
隨後,便是蜂蛹而出。可比平日要迅速的多,比來時,更加匆忙。
最後留下的,居然是那位駕著彩鶴而來的許仙子。
“可真?”
仙子也不看單雙,隻是盯著身前的先生。
先生轉身,臉上的暖陽始終如一,“真與不真,又有何關係?世道如何,還需多言?”
仙子聽聞,也是默然片刻,再問,“若是改,又該如何?弱肉強食,又豈是一個命字可解?”
先生便言,“拳頭大,自有更大的拳頭。道理正,便動搖不得。”
仙子思悟片刻,才道,“早就聽聞長玉台五位頂尖治學大師,都叫陳靜宜。若是真有個不慎,可是世間一大憾事。這幽洲地,在我看來,遠比不上先生。”
先生的笑,更是濃鬱,擺了擺手,“那便是姑娘眼界不夠,修為不深,還看不到高處的風景。”
仙子皺眉,“若是得了空閑,必是要去一趟天文山,看看更高的風景。”
先生則是大笑,“姑娘又是誤會了。我的意思是,姑娘隻知長玉台五位頂尖治學大師都叫陳靜宜,卻不知世間頂尖治學大師也都叫陳靜宜,除此之外,皆當不起頂尖二字。”
仙子一時無言,卻沒有反駁。不管是在嘴上,還是在心裏。
先生接著道,“不是這幽洲地比不得我,便是天下,比得我的,也是罕見。”
說著,說著,先生又是一笑,“不過,這世間,最大的還是道理。比之道理,我陳靜宜又算是渺小如海中一浪花。”
仙子也隻能是歎道,“就為了道理,便用自己仙途一搏?”
先生正了正神色,笑道,“我陳靜宜首先是個讀書人,其次才是求道修士。道理是老爺子講的,可我也覺著很有道理。一個讀書人不講道理,還是啥子讀書人。”
仙子作揖一拜,“敬重先生。”
想了想,又是一拜,“敬重讀書人。”
先生點了點頭,受之坦然,“再不走,可就有了嫌疑。”
仙子也不急,說道,“來時,宗門便以告知。萬事隨心,鬥星閣倒也不怕事。”
“就這一點,就不愧是一劍問心四字。”先生罕見稱讚了一番。
仙子客氣道,“比之先生,還是差了些許。”
“那是當然!”先生的臉皮,就是單雙也覺著挺厚。
仙子似乎也聊不下去,便告辭而去。
“老師?”單雙心裏有很多話,可是不等開口,陳靜宜就擺了擺手,問道,“為何讀書人?”
“身心正,敢為先,為蒼生大眾。”單雙答道。
“哈哈!還好,不算笨,想來老爺子也說不上什麽話。”
陳靜宜放聲大笑,重重的拍了拍單雙的肩膀,“讀書人,大道理怎麽談都可,唯獨這一條變不得。”
“你小師叔還有東西要交給你,待會記得去找他。明日,便不用來這客棧,在家待著便可。”
陳靜宜又給單雙交代了幾句,便揮手離開,隻是出門前,又轉身說了句,“今日說書很好嘛,比得上老師半個月的功夫。”
說著,先生自己都笑了,依舊猶如初見,笑如暖陽,儒似春風。
在客棧收拾完,單雙就跑到了夜塾。沒見著先生,可見著在門口等的小師叔。
說是今晚不開課,倒是給了單雙一寸金色的布邊和兩封信。
一封是給單雙的,一封說是讓單雙代轉的。
至於代轉給誰,單雙的信裏有交代。
唯一的要求,便是明日後,才能看自己的信。
迴去的路上,單雙不由自主的摸了摸眼角。這夜風好大嘞,最是讓人忍不住淚花直湧。
賬房先生的閣樓上,陳靜宜望著路口良久,良久,直等賬房進門,也還是舍不得收迴目光。
賬房先生有些感歎道,“就怕是最後一麵,你也不正經瞧瞧。”
先生也不迴頭,“我就怕瞧多了,便舍不得了。也怕他看重了,夜風更大。”
“你為啥不早收幾日,我才當一日小師叔呢!”賬房先生沒好氣道。
先生難得沒有反駁,反而是道,“我這不也正後悔嗎?話說,今天的夜風是真大,咋屋裏還能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