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 人事變遷
北平往事:我和三裏屯的男人們 作者:北國之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五再也沒了之前的飛揚跋扈,似乎自從牛愛花和馬愛國死後,他骨子裏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執拗就隻能掩藏起來,直到枯萎,腐爛在歲月的消磨中。
江生從一個天生高貴的上海官宦富家小少爺到了三裏屯後就變成了一個乖巧懂事的鄉村少年,而天生愛惹是生非的小五也在人事變遷中磨掉自己的脾性,他以前何曾需要考慮別人的感受。
我時常看見小五坐在學校的長廊裏讀書,身影像極了江生。
小五至今還都記得牛愛花臨死前的話,讓她好好讀書,將來考上狀元,讓他將來麵對自己命運的抉擇時,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母親從學校走的時候,將小五叫到一旁,他拉著小五的手說道:“小五啊,你這拳頭太重了,不是你能打就能把事情解決了的,萬一死了人你也要償命,娘也不想你受委屈,你自己斟酌。”
母親那次來學校之後就再沒來過,小五雖然從不主動招惹事端,但非常之人,總會有非常之事,總會有人找他麻煩,不僅是他,江生也總會有一些麻煩纏身。
小五在學校時候每次打架都很克製,生怕將人打傷,趙大海聽說誰欺負了小五就會帶著一幫人去教訓,但小五被人招惹從沒去找過趙大海,有時迴家趙大海都是乘坐黃包車或者騎著他的鳳凰牌自行車,與我們很少同伍。
江生十四歲的年紀,青春年少,不知是多少女孩心中思慕的對象。
那時新文化運動的浪潮還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很多人倡導自由戀愛,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都寫情詩互訴衷腸,也有一些禁不住誘惑的學生偷嚐禁果,被學校開除。
那時候光是謊稱懷了江生孩子的女孩就有三個,江生的課桌肚裏有時會有班上女生寫的情書,外班的女生也會寫情詩給江生,想和江生做筆友。
一些看得不爽的男生自然就會找江生的麻煩。
以前三裏屯的孩子被欺負時都會去找小五,如今小五不敢惹事,三裏屯的孩子也就都跟著趙大海混了。
那一年日子很壓抑,無論是我、江生、小五,亦或是趙大海,都在不經意間有了些許不易察覺的變化。
江生的成績一直都是年級第一,我的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但有一段時間小五的成績下滑得很厲害,小五生怕期末考試之後,我和江生都各自拿著獎狀迴家,而他卻沒有。
江生考上了北平一中卻在梨園中學讀書,這件事情基本上全校師生都知道,而江生的成績幾乎每次都是年級第一,所以江生在學校算是個名人,不管是初中部還是高中部的人大都認識他。
秦長卿知道江生考上北平一中卻上了梨園中學後來找過江生一次,那時兩人在學校的長廊裏聊了很久,幾天後,秦長卿領著一名長相姣好的少年再次來找江生,兩人走的時候開著一輛老爺車,後來我才知道那少年便是京城的小貝勒。
秦長卿和小貝勒到學校的時候看都不看學校裏的人,幾乎對於所有人來講,比起秦長卿和小貝勒他們都像是從泥潭裏鑽出的猴子一樣,隻有穿著白襯衫的江生站在他們麵前才稍顯協調。
因為到了初中後課業繁重,我也不像之前那樣時刻都纏著江生,江生住在男生宿舍,晚課之後宿舍鎖門,有時我連和他一起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一九四九年一月十四日,解放軍攻占天津,13萬守軍全部被殲滅。
天津失手,北平淪為孤城,那時候北平人人自危,生怕炮火轟到了北平城。
學校下令讓所有學生都不得外出,那些天裏江生擔心母親,可學校查到有人私自出去就會開除,江生想到了秦長卿,便撥通了秦長卿留下的電話號碼,秦長卿親自來學校找了學校的校長,將江生帶出學校。
五天之後,傅作義宣布接受和平改編並簽下北平和平解放的協議,月底的時候人民解放軍浩浩蕩蕩進了北平城,北平正是宣告和平解放。
北平和平解放的那天,全校師生都在熱烈慶祝,北平城一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十五歲的江生那天傍晚一直坐在長亭下麵,他焦慮不安,內心矛盾。
陳公博一生讀書好學,才華橫溢,先是投注於地下國軍,是一大代表之一,後來叛離組織加入國軍,又叛離國軍跟著汪偽集團,再叛離汪偽集團重新親蔣,最後又選擇與日合作。
陳公博一生都在抉擇,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所有人都要懲治陳公博,歌頌國軍,最後國軍卻敗如喪家之犬。
就連老江這個國軍烈士,認識傅作義的一名老英雄,也成了空殼。
到了十月一日,國軍戰敗,逃往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國,舉國歡騰。
那時北平城到處都張燈結彩,家家戶戶門前都插著五星紅旗,街上的學生都帶著紅領巾,見到解放軍都會向他們敬禮問候。
我們幾乎每節課上課前都要唱一遍義勇軍進行曲,高唿口號,解放軍萬歲,高唿總理的座右銘,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由於我們用的教科書還都是原本國軍編纂出版的書,所以課本很快被換下來,更新教科書的那段時間學校基本上沒課,大家整天都是瘋玩,每天都玩得不亦樂乎。
一個月後,教材更新,下發到每個學生的手裏,我們忙碌的學習生活才又開始。
原本跟國軍相關的學校全部整改,一些大學也開始在投資建設中。
因長久的戰亂,新中國國庫空虛,百廢待興,那一年的秋收稅務比往年輕了不少,人們歌頌著新國家,歌頌著毛主席。
而北平解放軍駐軍之後,堂口的秦叔公得了重病,這個從淺塘鎮走出的傳奇人物在臨死前也麵臨著抉擇,就是在選繼承人的問題上陷入分歧。
大兒子秦長成有勇無謀,但為人義氣,在堂口中最是有地位,北平城的生意人也都常和他來往,極有人緣。二兒子秦長德心思縝密,也擅長打理生意,但他卻膽小怕事,在堂口的聲望甚至都不如小兒子秦長卿。
秦長成和秦長德都已經娶妻生子,兒子都能跑能跳了,如果秦長德能輔佐秦長成,堂口依然可以繼續發展下去,適應新時代新環境的發展,可兩人這幾年來時常因為意見分歧而鬧不和。
秦叔公最喜歡的兒子實際上是秦長卿,但秦長卿到年頭才虛歲十九,擔任堂口老大還是太年輕,幫眾不服,兩個哥哥也會不服,再者秦叔公也不想讓秦長卿摻和進來,這堂口的第一把交椅並不好坐,刀口舔血,一不小心就要沒腦袋。
但是誰都知道秦家的三兄弟中,最有才學也最聰明的人就是秦長卿,當初經濟危機時,是秦長卿最先提醒秦叔公要將所有的錢都買金條,這個提議讓堂口一躍成為整個北平城最大的勢力,就算建國後洪門的祖師都前來拜訪過秦叔公。
而內戰時秦長卿也看出地下國軍未來的趨勢,讓堂口選擇投誠,秦叔公觀察了很久,最終在四八年年初決定支持地下組織,這個決定也讓堂口在建國後險而又險地存活下來。
接下來就是建國後的改造,秦叔公是相信秦長卿有這個頭腦的,可秦長卿相對又有些單純,坐在堂口的頭把交椅上就是坐在風口浪尖,隨時有沉海的危險。
秦長卿這個人不喜拘束,也沒有當堂口老大的心思,但非常之人終究會遇到非常之事,讓秦長卿下定決心搶奪堂口座椅位置的原因,正是關於江生。
江生從一個天生高貴的上海官宦富家小少爺到了三裏屯後就變成了一個乖巧懂事的鄉村少年,而天生愛惹是生非的小五也在人事變遷中磨掉自己的脾性,他以前何曾需要考慮別人的感受。
我時常看見小五坐在學校的長廊裏讀書,身影像極了江生。
小五至今還都記得牛愛花臨死前的話,讓她好好讀書,將來考上狀元,讓他將來麵對自己命運的抉擇時,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母親從學校走的時候,將小五叫到一旁,他拉著小五的手說道:“小五啊,你這拳頭太重了,不是你能打就能把事情解決了的,萬一死了人你也要償命,娘也不想你受委屈,你自己斟酌。”
母親那次來學校之後就再沒來過,小五雖然從不主動招惹事端,但非常之人,總會有非常之事,總會有人找他麻煩,不僅是他,江生也總會有一些麻煩纏身。
小五在學校時候每次打架都很克製,生怕將人打傷,趙大海聽說誰欺負了小五就會帶著一幫人去教訓,但小五被人招惹從沒去找過趙大海,有時迴家趙大海都是乘坐黃包車或者騎著他的鳳凰牌自行車,與我們很少同伍。
江生十四歲的年紀,青春年少,不知是多少女孩心中思慕的對象。
那時新文化運動的浪潮還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很多人倡導自由戀愛,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都寫情詩互訴衷腸,也有一些禁不住誘惑的學生偷嚐禁果,被學校開除。
那時候光是謊稱懷了江生孩子的女孩就有三個,江生的課桌肚裏有時會有班上女生寫的情書,外班的女生也會寫情詩給江生,想和江生做筆友。
一些看得不爽的男生自然就會找江生的麻煩。
以前三裏屯的孩子被欺負時都會去找小五,如今小五不敢惹事,三裏屯的孩子也就都跟著趙大海混了。
那一年日子很壓抑,無論是我、江生、小五,亦或是趙大海,都在不經意間有了些許不易察覺的變化。
江生的成績一直都是年級第一,我的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但有一段時間小五的成績下滑得很厲害,小五生怕期末考試之後,我和江生都各自拿著獎狀迴家,而他卻沒有。
江生考上了北平一中卻在梨園中學讀書,這件事情基本上全校師生都知道,而江生的成績幾乎每次都是年級第一,所以江生在學校算是個名人,不管是初中部還是高中部的人大都認識他。
秦長卿知道江生考上北平一中卻上了梨園中學後來找過江生一次,那時兩人在學校的長廊裏聊了很久,幾天後,秦長卿領著一名長相姣好的少年再次來找江生,兩人走的時候開著一輛老爺車,後來我才知道那少年便是京城的小貝勒。
秦長卿和小貝勒到學校的時候看都不看學校裏的人,幾乎對於所有人來講,比起秦長卿和小貝勒他們都像是從泥潭裏鑽出的猴子一樣,隻有穿著白襯衫的江生站在他們麵前才稍顯協調。
因為到了初中後課業繁重,我也不像之前那樣時刻都纏著江生,江生住在男生宿舍,晚課之後宿舍鎖門,有時我連和他一起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一九四九年一月十四日,解放軍攻占天津,13萬守軍全部被殲滅。
天津失手,北平淪為孤城,那時候北平人人自危,生怕炮火轟到了北平城。
學校下令讓所有學生都不得外出,那些天裏江生擔心母親,可學校查到有人私自出去就會開除,江生想到了秦長卿,便撥通了秦長卿留下的電話號碼,秦長卿親自來學校找了學校的校長,將江生帶出學校。
五天之後,傅作義宣布接受和平改編並簽下北平和平解放的協議,月底的時候人民解放軍浩浩蕩蕩進了北平城,北平正是宣告和平解放。
北平和平解放的那天,全校師生都在熱烈慶祝,北平城一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十五歲的江生那天傍晚一直坐在長亭下麵,他焦慮不安,內心矛盾。
陳公博一生讀書好學,才華橫溢,先是投注於地下國軍,是一大代表之一,後來叛離組織加入國軍,又叛離國軍跟著汪偽集團,再叛離汪偽集團重新親蔣,最後又選擇與日合作。
陳公博一生都在抉擇,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所有人都要懲治陳公博,歌頌國軍,最後國軍卻敗如喪家之犬。
就連老江這個國軍烈士,認識傅作義的一名老英雄,也成了空殼。
到了十月一日,國軍戰敗,逃往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國,舉國歡騰。
那時北平城到處都張燈結彩,家家戶戶門前都插著五星紅旗,街上的學生都帶著紅領巾,見到解放軍都會向他們敬禮問候。
我們幾乎每節課上課前都要唱一遍義勇軍進行曲,高唿口號,解放軍萬歲,高唿總理的座右銘,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由於我們用的教科書還都是原本國軍編纂出版的書,所以課本很快被換下來,更新教科書的那段時間學校基本上沒課,大家整天都是瘋玩,每天都玩得不亦樂乎。
一個月後,教材更新,下發到每個學生的手裏,我們忙碌的學習生活才又開始。
原本跟國軍相關的學校全部整改,一些大學也開始在投資建設中。
因長久的戰亂,新中國國庫空虛,百廢待興,那一年的秋收稅務比往年輕了不少,人們歌頌著新國家,歌頌著毛主席。
而北平解放軍駐軍之後,堂口的秦叔公得了重病,這個從淺塘鎮走出的傳奇人物在臨死前也麵臨著抉擇,就是在選繼承人的問題上陷入分歧。
大兒子秦長成有勇無謀,但為人義氣,在堂口中最是有地位,北平城的生意人也都常和他來往,極有人緣。二兒子秦長德心思縝密,也擅長打理生意,但他卻膽小怕事,在堂口的聲望甚至都不如小兒子秦長卿。
秦長成和秦長德都已經娶妻生子,兒子都能跑能跳了,如果秦長德能輔佐秦長成,堂口依然可以繼續發展下去,適應新時代新環境的發展,可兩人這幾年來時常因為意見分歧而鬧不和。
秦叔公最喜歡的兒子實際上是秦長卿,但秦長卿到年頭才虛歲十九,擔任堂口老大還是太年輕,幫眾不服,兩個哥哥也會不服,再者秦叔公也不想讓秦長卿摻和進來,這堂口的第一把交椅並不好坐,刀口舔血,一不小心就要沒腦袋。
但是誰都知道秦家的三兄弟中,最有才學也最聰明的人就是秦長卿,當初經濟危機時,是秦長卿最先提醒秦叔公要將所有的錢都買金條,這個提議讓堂口一躍成為整個北平城最大的勢力,就算建國後洪門的祖師都前來拜訪過秦叔公。
而內戰時秦長卿也看出地下國軍未來的趨勢,讓堂口選擇投誠,秦叔公觀察了很久,最終在四八年年初決定支持地下組織,這個決定也讓堂口在建國後險而又險地存活下來。
接下來就是建國後的改造,秦叔公是相信秦長卿有這個頭腦的,可秦長卿相對又有些單純,坐在堂口的頭把交椅上就是坐在風口浪尖,隨時有沉海的危險。
秦長卿這個人不喜拘束,也沒有當堂口老大的心思,但非常之人終究會遇到非常之事,讓秦長卿下定決心搶奪堂口座椅位置的原因,正是關於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