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章 生而為人?長卿卷
北平往事:我和三裏屯的男人們 作者:北國之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天晚上小五終究是沒有碰我,從小的印象中,小五向來是個放蕩形骸的小流氓,他從很小的時候就喜歡我,即便在江生麵前也對我很是放肆,可終於到了可以與我同床共枕的時候,他卻中規中矩,按照最古老的傳統和我許諾,婚嫁洞房才可以同床。
我不知道小五是不是昨晚被我嚇到了,或者是他不想有任何脅迫我的意思。
我的腦海裏突然又想起了已經日漸模糊的江生,心痛不止,如清泉徐徐。
一個月後,小五將我送到北平火車東站,母親因為忙著幹活並沒有送我,臨行前一直囑咐我注意安全,在外要好好讀書。
許是有離別的傷感,母親向來不喜,所以才找個理由沒來送我,我走的時候母親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悲傷和不舍,就像這些年來,她似乎逐漸忘了江生一樣。
母親是個命苦的女人,幼時不招待見,青春如花的年紀被陳公博負了心,嫁給父親江正陽後忍氣吞聲,受了娘家欺負斷絕關係也默不作聲,最後眼睜睜地看著父親撒手人寰,看著老江這個頂梁柱的死,看著自己一生愧疚的江生成為戰場上的孤魂,她都從未發瘋慟哭過。
她的逆來順受像是天生的,像一頭隻知道耕田的牛。
但同時,母親是欣慰的,因為這麽多年以來,她一直都巴望著我可以考取功名,這是她的心願,她甚至不管江生和小五的成績怎樣,隻在乎我能不能考上。
而我和小五的關係也讓母親自豪。
淺塘鎮的人多多少少都聽說過在北平城某個村裏的一家三代世代遺傳,天生巨力。小五力氣大,又孝順,長得也不賴,三裏屯周圍的十裏八村哪家姑娘都想要嫁給小五,附近幾個村的媒婆時常登門說媒,要將某某村的村花嫁過來。
那個年代吃不飽穿不暖,小五這樣的人勤勞能幹,跟著他起碼可以有個安穩日子過。
當初母親收養小五的時候實際上是因為江生,江生求了母親好長時間,母親一夜思慮,最終還是收養了小五,她也沒想到會收養了一個未來的女婿,她親自撫養小五,最是了解小五的人品,用三裏屯其他人的話說,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高考之後,我和小五每天都會膩在一起,小五從不舍得我幹活,什麽活都搶著幹,就算地裏的莊稼他和母親一起幹時也是讓母親幹一會兒就休息一會兒,他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氣,並且樂此不疲。
母親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自然對小五疼愛有加,時常在我耳邊念叨著小五的好,說我們娘倆有福氣。
我的心裏很矛盾,腦海中總是會浮現江生的身影,他的溫文爾雅,如一頭溫順的綿羊,笑起來眼睛眯成月牙,不厭其煩地喊著我的名字,江絨江絨。他會悄悄地背著母親買糖給我吃,把好吃的東西都留給我,有時我玩泥巴弄髒了手,他就將東西捧在手心裏喂我。
而小五這些年來越發像江生,他不再惹是生非,也沒有再和別人打架,他和我在田間的小路上散步時突然親我一下,會將路上的野花摘下來插在我的發間,會背著我走泥濘的路,在我不高興時學著小狗汪汪汪的叫,像個調皮的小孩。
我站在車站的月台上,身旁是大大小小的包,因為是第一次出遠門,母親讓我帶了很多東西,生怕我到學校後缺什麽。
來車站大概有二十裏的行程,趙大海推著大梁自行車將我的行李綁在後座上,我和小五則一直走在前麵。
到了車站後火車還要兩個小時才能到,小五一直攥著我的手不放,他似乎比我還緊張,叮囑我在外麵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上車檢票的時候,小五被攔在車門外,我拎著行李走向自己所在的車廂,將行李放在座位下麵,小五一直在窗外注視著我,見我放好了東西看向他,他開心地笑起來,他揮著手向我說再見,這是我第一次覺得,原來小五笑起來眼睛也可以眯得像月牙。
火車發動後小五一直在後麵追追趕,他沒有說話,也沒有喊我的名字,但是我心裏不知為何酸澀起來,想起三年前江生參軍的時候,他坐在鐵皮軍車上漸行漸遠,他跟所有人都告別卻唯獨不和我告別,我像一隻紅眼的兔子一樣追在軍隊的後麵,江生讓我迴去,然後絕決地背過身去再不曾看我一眼,直至消失在我的視線之中。
小五一邊跑著一邊向我揮手,我探出車窗,看著小五依依不舍的樣子,想起三年前追逐江生時心裏的難過。
原來,世上也有一個人像我珍惜江生一樣珍惜我。
我忍不住眼睛通紅起來,不再看小五,汽笛聲和車輪的轟鳴響徹耳旁,火車南下,未來忐忑,不知前方幾許。
在我的想象裏,也許我這麽一走,從此就和北平城會失去聯係,除了和小五的書信往來。
因為之前打倒地主的事情三裏屯的電話已經掐斷,我到學校的一個月後收到了小五的來信,小五說母親現在的身體不錯,氣色也比之前好了很多,他正在找工作,看能不能進工廠工作,讓我不要擔心家裏的事情,好好讀書。
我提起筆,寫了整整三頁的書信,這是我第一次寫信,就像是擰開了內心的水閥,我想要把一切開心和委屈的事情都寫給小五,我第一次覺得原來自己也會有這麽多的話,以寫信的方式呈現出來,寄給遠方我所思所念的人。
小五在信中提到了秦長卿,那個和江生有某種莫名關係的人。
三年前江生被迫遠征,究其原因就是堂口老大秦長成從中作梗,他知道秦長卿的龍陽之癖,以為將江生送離就可以讓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有所好轉。
男歡女愛,傳宗接代,古往今來龍陽之好的人向來為人所不齒,秦長成無法忍受自己的胞弟做出敗壞門風的事情,將秦長卿一囚禁就是囚禁一年,直到秦長卿服了軟。
江生臨行前特地寫了一封信給秦長卿,那時秦長卿還被軟禁在堂口臥房中,他這人生性恬淡,向來不喜與人爭執,被關在房中也不急不躁,整日看書解悶。
那時堂口的小廝通風報信說江生來了信,秦長卿欣喜若狂,可是信到途中卻被秦長成攔了下來。
秦長成讓人將秦長卿押到大堂,當著他的麵將江生寫來的信燒了。
秦長卿看得發怒,衝上去搶信被秦長成的手下死死按住。
秦長卿風流倜儻,才華橫溢,在北平城和小貝勒都可稱得上上才俊,他喜歡江生,卻一直都不敢表露,直到那天晚上和江生獨在臥房時說出一番話,讓江生猶豫不決。
秦長卿知道江生性情溫善,也看出江生內心的矛盾,江生不辭而別前還給他桌上留了一封信以免他多想,這便讓秦長卿以為,也許自己還有機會,他是那種可以為了一個人豁出一切,甚至是生命的人。
秦長卿很小的時候讀石頭記時就從書中看到了一些端倪,百般不厭地看著書中關於賈寶玉和秦瓊的描寫,他起初以為自己是病了,一直掩藏著自己內心的秘密,直到遇見了江生。
秦長卿生來富貴,又酷愛讀書和戲文,當他看見周幽王為了博妃子褒姒一笑而點燃烽火的故事後,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怒罵譏諷,而是心裏羨慕,他也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為自己心愛的人點燃烽火,豁出一切,隻為求得一人真心。
他將自己最寶貴的金鑲玉玉佩送給江生,可江生並不要,他知道哪怕江生看見金山銀山也不為所動,甚至在他眼裏,不如一顆糖能讓他開心。
秦長卿有一段時間故意沒有聯係江生,一直和秦叔公忙裏忙外,可當他再次見到江生的時候,心中最酸澀的秘密被挖掘出來,再也不能遺忘。他看著江生從十歲成長到十七歲,拒絕了多少個富家大小姐的婚配。
秦長成當著秦長卿的麵撕了江生的信,秦長卿狂怒咆哮,被死死按在地上。
那封信的內容除了江生沒人知道,也許是江生臨行前和秦長卿的告別,聊表兄弟思念之情,也許江生向秦長卿求救,將他從戰場上救下來,也許信的內容就是江生隱約迴應秦長卿那天晚上的事情,江生是矛盾的,秦長卿看得出。
秦長卿覺得,這世上沒有人能比他更懂江生,也沒人的聰明才幹配得上江生,他可以為江生舍棄一切,而眼下,他隻想看看信上的內容。
秦長成燒了江生的信才說,江生已經隨著大部隊離開了北平城。
所以秦長卿從旁邊的小廝口中得知江生的確已經離開北平城後,他發了瘋一樣胡亂打人,衝出堂口,跑到誌願軍離開北平城的城頭,他望著稀稀拉拉離開的人群,望著大部隊已經逐漸消失的方向,他不知道萬千人海裏,江生走在哪裏。
他終究不能像個瘋子一樣追上去一個個問江生在哪裏,也不能知道江生的最後一封信裏到底寫了什麽,更不知道江生這一去要多久才能迴來。
三年以來,誌願軍的每一場戰役秦長卿都有關注,他想要托人打聽江生怎樣了,可他被秦長成監視,無法動用關係。
直到抗美援朝的戰爭結束後,第一批前線戰士返程的三天,秦長卿遠遠地坐在站台外麵,注視著小五和江絨的背影,隻求遠遠地看一眼平安歸來的江生,再不想打擾他的生活。
秦長卿是個相信命運的人,他相信,像江生這樣得到上天眷顧的人,即便十七歲參戰,沒有任何戰鬥經驗,也不該命喪戰場的。
但江生終究是沒有迴來。
秦長卿第四天第五天時依舊躲在火車站台外等著江生,他見小五和江絨已經沒再來車站,就跑到人群前方,也舉起寫著江生名字的牌子,看見火車上有戰士下來,就喊了江生的名字。
在秦長卿的想象中,江生一定會迴來,他迴來後沒看見小五和江絨,隻看見他秦長卿,一定會開心地喊著他的名字,長卿。
秦長卿不知道江生經過三年的戰爭會不會和以前有所不同,甚至讓他認不出來,他設想了一百種和江生見麵時的情景,但終究連麵都沒見著。
而秦長卿的一舉一動都被堂口的哨子報給了秦長成,秦長成讓人將秦長卿手裏的紙板撕得稀巴爛,強製秦長卿和各種女人同房,還找來北平的西醫給秦長卿治病,甚至讓人去梨園找喜兒的麻煩。
秦長卿少年得誌,在堂口的地位相當於軍師一角,他做的幾個重大決策全部順應瞬息萬變的時代發展,因此在堂口讓很多人信服。
秦長卿忍氣吞聲這麽多年,因為江生的一去不迴徹底崩塌,所以當他眼中的陰毒被秦家老二秦長德察覺後,一直被打壓的秦長德成了秦長卿的左右手。
秦長成是被人一槍崩了腦袋,他一家老少也吊死在房梁上,沒人知道秦長成是誰殺的,但是沒過多久,北平城就多了個秦三爺,秦長德是秦長卿的親二哥,但是他在秦長卿麵前時總要低著頭。
堂口的所有人見到秦長卿都要叫一聲三爺,京城有頭有臉的人物見到秦長卿也要叫一聲小三爺。
北平城的堂口生意在秦三爺的領導下蒸蒸日盛,很多人都知道他酷愛戲文,對梨園的花旦喜兒更是一擲千金,還在北平城建了一所梨園京戲的戲樓送給喜兒,戲樓的名字就叫喜兒樓。
我不知道小五是不是昨晚被我嚇到了,或者是他不想有任何脅迫我的意思。
我的腦海裏突然又想起了已經日漸模糊的江生,心痛不止,如清泉徐徐。
一個月後,小五將我送到北平火車東站,母親因為忙著幹活並沒有送我,臨行前一直囑咐我注意安全,在外要好好讀書。
許是有離別的傷感,母親向來不喜,所以才找個理由沒來送我,我走的時候母親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悲傷和不舍,就像這些年來,她似乎逐漸忘了江生一樣。
母親是個命苦的女人,幼時不招待見,青春如花的年紀被陳公博負了心,嫁給父親江正陽後忍氣吞聲,受了娘家欺負斷絕關係也默不作聲,最後眼睜睜地看著父親撒手人寰,看著老江這個頂梁柱的死,看著自己一生愧疚的江生成為戰場上的孤魂,她都從未發瘋慟哭過。
她的逆來順受像是天生的,像一頭隻知道耕田的牛。
但同時,母親是欣慰的,因為這麽多年以來,她一直都巴望著我可以考取功名,這是她的心願,她甚至不管江生和小五的成績怎樣,隻在乎我能不能考上。
而我和小五的關係也讓母親自豪。
淺塘鎮的人多多少少都聽說過在北平城某個村裏的一家三代世代遺傳,天生巨力。小五力氣大,又孝順,長得也不賴,三裏屯周圍的十裏八村哪家姑娘都想要嫁給小五,附近幾個村的媒婆時常登門說媒,要將某某村的村花嫁過來。
那個年代吃不飽穿不暖,小五這樣的人勤勞能幹,跟著他起碼可以有個安穩日子過。
當初母親收養小五的時候實際上是因為江生,江生求了母親好長時間,母親一夜思慮,最終還是收養了小五,她也沒想到會收養了一個未來的女婿,她親自撫養小五,最是了解小五的人品,用三裏屯其他人的話說,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高考之後,我和小五每天都會膩在一起,小五從不舍得我幹活,什麽活都搶著幹,就算地裏的莊稼他和母親一起幹時也是讓母親幹一會兒就休息一會兒,他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氣,並且樂此不疲。
母親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自然對小五疼愛有加,時常在我耳邊念叨著小五的好,說我們娘倆有福氣。
我的心裏很矛盾,腦海中總是會浮現江生的身影,他的溫文爾雅,如一頭溫順的綿羊,笑起來眼睛眯成月牙,不厭其煩地喊著我的名字,江絨江絨。他會悄悄地背著母親買糖給我吃,把好吃的東西都留給我,有時我玩泥巴弄髒了手,他就將東西捧在手心裏喂我。
而小五這些年來越發像江生,他不再惹是生非,也沒有再和別人打架,他和我在田間的小路上散步時突然親我一下,會將路上的野花摘下來插在我的發間,會背著我走泥濘的路,在我不高興時學著小狗汪汪汪的叫,像個調皮的小孩。
我站在車站的月台上,身旁是大大小小的包,因為是第一次出遠門,母親讓我帶了很多東西,生怕我到學校後缺什麽。
來車站大概有二十裏的行程,趙大海推著大梁自行車將我的行李綁在後座上,我和小五則一直走在前麵。
到了車站後火車還要兩個小時才能到,小五一直攥著我的手不放,他似乎比我還緊張,叮囑我在外麵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上車檢票的時候,小五被攔在車門外,我拎著行李走向自己所在的車廂,將行李放在座位下麵,小五一直在窗外注視著我,見我放好了東西看向他,他開心地笑起來,他揮著手向我說再見,這是我第一次覺得,原來小五笑起來眼睛也可以眯得像月牙。
火車發動後小五一直在後麵追追趕,他沒有說話,也沒有喊我的名字,但是我心裏不知為何酸澀起來,想起三年前江生參軍的時候,他坐在鐵皮軍車上漸行漸遠,他跟所有人都告別卻唯獨不和我告別,我像一隻紅眼的兔子一樣追在軍隊的後麵,江生讓我迴去,然後絕決地背過身去再不曾看我一眼,直至消失在我的視線之中。
小五一邊跑著一邊向我揮手,我探出車窗,看著小五依依不舍的樣子,想起三年前追逐江生時心裏的難過。
原來,世上也有一個人像我珍惜江生一樣珍惜我。
我忍不住眼睛通紅起來,不再看小五,汽笛聲和車輪的轟鳴響徹耳旁,火車南下,未來忐忑,不知前方幾許。
在我的想象裏,也許我這麽一走,從此就和北平城會失去聯係,除了和小五的書信往來。
因為之前打倒地主的事情三裏屯的電話已經掐斷,我到學校的一個月後收到了小五的來信,小五說母親現在的身體不錯,氣色也比之前好了很多,他正在找工作,看能不能進工廠工作,讓我不要擔心家裏的事情,好好讀書。
我提起筆,寫了整整三頁的書信,這是我第一次寫信,就像是擰開了內心的水閥,我想要把一切開心和委屈的事情都寫給小五,我第一次覺得原來自己也會有這麽多的話,以寫信的方式呈現出來,寄給遠方我所思所念的人。
小五在信中提到了秦長卿,那個和江生有某種莫名關係的人。
三年前江生被迫遠征,究其原因就是堂口老大秦長成從中作梗,他知道秦長卿的龍陽之癖,以為將江生送離就可以讓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有所好轉。
男歡女愛,傳宗接代,古往今來龍陽之好的人向來為人所不齒,秦長成無法忍受自己的胞弟做出敗壞門風的事情,將秦長卿一囚禁就是囚禁一年,直到秦長卿服了軟。
江生臨行前特地寫了一封信給秦長卿,那時秦長卿還被軟禁在堂口臥房中,他這人生性恬淡,向來不喜與人爭執,被關在房中也不急不躁,整日看書解悶。
那時堂口的小廝通風報信說江生來了信,秦長卿欣喜若狂,可是信到途中卻被秦長成攔了下來。
秦長成讓人將秦長卿押到大堂,當著他的麵將江生寫來的信燒了。
秦長卿看得發怒,衝上去搶信被秦長成的手下死死按住。
秦長卿風流倜儻,才華橫溢,在北平城和小貝勒都可稱得上上才俊,他喜歡江生,卻一直都不敢表露,直到那天晚上和江生獨在臥房時說出一番話,讓江生猶豫不決。
秦長卿知道江生性情溫善,也看出江生內心的矛盾,江生不辭而別前還給他桌上留了一封信以免他多想,這便讓秦長卿以為,也許自己還有機會,他是那種可以為了一個人豁出一切,甚至是生命的人。
秦長卿很小的時候讀石頭記時就從書中看到了一些端倪,百般不厭地看著書中關於賈寶玉和秦瓊的描寫,他起初以為自己是病了,一直掩藏著自己內心的秘密,直到遇見了江生。
秦長卿生來富貴,又酷愛讀書和戲文,當他看見周幽王為了博妃子褒姒一笑而點燃烽火的故事後,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怒罵譏諷,而是心裏羨慕,他也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為自己心愛的人點燃烽火,豁出一切,隻為求得一人真心。
他將自己最寶貴的金鑲玉玉佩送給江生,可江生並不要,他知道哪怕江生看見金山銀山也不為所動,甚至在他眼裏,不如一顆糖能讓他開心。
秦長卿有一段時間故意沒有聯係江生,一直和秦叔公忙裏忙外,可當他再次見到江生的時候,心中最酸澀的秘密被挖掘出來,再也不能遺忘。他看著江生從十歲成長到十七歲,拒絕了多少個富家大小姐的婚配。
秦長成當著秦長卿的麵撕了江生的信,秦長卿狂怒咆哮,被死死按在地上。
那封信的內容除了江生沒人知道,也許是江生臨行前和秦長卿的告別,聊表兄弟思念之情,也許江生向秦長卿求救,將他從戰場上救下來,也許信的內容就是江生隱約迴應秦長卿那天晚上的事情,江生是矛盾的,秦長卿看得出。
秦長卿覺得,這世上沒有人能比他更懂江生,也沒人的聰明才幹配得上江生,他可以為江生舍棄一切,而眼下,他隻想看看信上的內容。
秦長成燒了江生的信才說,江生已經隨著大部隊離開了北平城。
所以秦長卿從旁邊的小廝口中得知江生的確已經離開北平城後,他發了瘋一樣胡亂打人,衝出堂口,跑到誌願軍離開北平城的城頭,他望著稀稀拉拉離開的人群,望著大部隊已經逐漸消失的方向,他不知道萬千人海裏,江生走在哪裏。
他終究不能像個瘋子一樣追上去一個個問江生在哪裏,也不能知道江生的最後一封信裏到底寫了什麽,更不知道江生這一去要多久才能迴來。
三年以來,誌願軍的每一場戰役秦長卿都有關注,他想要托人打聽江生怎樣了,可他被秦長成監視,無法動用關係。
直到抗美援朝的戰爭結束後,第一批前線戰士返程的三天,秦長卿遠遠地坐在站台外麵,注視著小五和江絨的背影,隻求遠遠地看一眼平安歸來的江生,再不想打擾他的生活。
秦長卿是個相信命運的人,他相信,像江生這樣得到上天眷顧的人,即便十七歲參戰,沒有任何戰鬥經驗,也不該命喪戰場的。
但江生終究是沒有迴來。
秦長卿第四天第五天時依舊躲在火車站台外等著江生,他見小五和江絨已經沒再來車站,就跑到人群前方,也舉起寫著江生名字的牌子,看見火車上有戰士下來,就喊了江生的名字。
在秦長卿的想象中,江生一定會迴來,他迴來後沒看見小五和江絨,隻看見他秦長卿,一定會開心地喊著他的名字,長卿。
秦長卿不知道江生經過三年的戰爭會不會和以前有所不同,甚至讓他認不出來,他設想了一百種和江生見麵時的情景,但終究連麵都沒見著。
而秦長卿的一舉一動都被堂口的哨子報給了秦長成,秦長成讓人將秦長卿手裏的紙板撕得稀巴爛,強製秦長卿和各種女人同房,還找來北平的西醫給秦長卿治病,甚至讓人去梨園找喜兒的麻煩。
秦長卿少年得誌,在堂口的地位相當於軍師一角,他做的幾個重大決策全部順應瞬息萬變的時代發展,因此在堂口讓很多人信服。
秦長卿忍氣吞聲這麽多年,因為江生的一去不迴徹底崩塌,所以當他眼中的陰毒被秦家老二秦長德察覺後,一直被打壓的秦長德成了秦長卿的左右手。
秦長成是被人一槍崩了腦袋,他一家老少也吊死在房梁上,沒人知道秦長成是誰殺的,但是沒過多久,北平城就多了個秦三爺,秦長德是秦長卿的親二哥,但是他在秦長卿麵前時總要低著頭。
堂口的所有人見到秦長卿都要叫一聲三爺,京城有頭有臉的人物見到秦長卿也要叫一聲小三爺。
北平城的堂口生意在秦三爺的領導下蒸蒸日盛,很多人都知道他酷愛戲文,對梨園的花旦喜兒更是一擲千金,還在北平城建了一所梨園京戲的戲樓送給喜兒,戲樓的名字就叫喜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