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這時,有家仆來報,說道“裴相府上送來一紙書信。元載正好想借此事下台階,便道“送上來。”那書信隨後便送至元載眼前。元載將這書信拆開,略微一看,臉色頓時便有些鐵青。那內勁高手疑惑道“怎麽迴事?”
元載沉聲道“裴閣老給那書生求情,讓我息事寧人,隻是信中還隱隱有些威脅。”饒是那江湖高手已有八寸內勁,也禁不住倒吸口氣,看來那書生的分量比自己所想的更重許多,居然連裴閣老親筆寫信來求情,更不惜隱含威脅,與禦史中丞生出間隙。
就在元載臉色難看之際,又有家仆來報“柳禦史府上府送來一紙書信。”“呈上來。”元載將送上來的書信拆開,原本鐵青的臉色更是黑如鍋底。
那江湖高手瞟了一眼,便即苦笑,柳禦史送來的書信,居然跟裴相府送來的書信,大致相同,除卻態度以及說話語氣稍有不同之外,內中的意思,竟然一般無二。
元載將兩封出自於當朝重臣的親筆書信撕得粉碎,他一掌拍在桌子上,咬牙切齒道“欺人太甚!”話音一落,就有家仆上前來報“司天台副司首,令狐先生送來一封書信。”
這一迴,元載的臉色由黑轉白,似乎在刹那間失了血色。江湖高手歎了一聲,心道“司天台也來信了,看來這年輕書生,果真是個修道之人。這一迴,真是好險。”
當李清迴到自己居住的小院時,柳禦史家的管事已經在門口等候,臉色有些焦急。“李郎君,你也太能折騰了。”管事苦笑道“昨夜才進洛陽,今日就把禦史中丞的侄子廢去一條臂膀。”
李清平靜道“隻怪我下手太輕,原本是該取他性命的。”管事更是無言,隻搖頭道“俠以武犯禁,無論是習武之人還是修道之人,一旦有了非凡本領,便都不顧律法規矩所束縛了。”
李清笑了笑,並未直接迴答,反倒是問道“以柳大人的家世背景來說,可要比元大人高上很多,而我又不懼這什麽所謂的元大人,想來柳大人不會為此煩惱。你既然在此等我,還如此焦急的模樣,想必另外還有要事,倒不知是何事?”
管事見他看出端倪,直接點破,心中頗為意外,但也不賣關子,隻把事情逐一說來。“這附近的百姓平民,大多已經用各類借口,或是事故,將之暫時搬離。”
還不待李清說話,這管事已經先行開口,說道“約莫是因為各個修道人遍布洛陽,不好拘束的緣故,因此要讓一些人集合在城南附近。隻是這類事情沒有前例,以往大會並無這類將修道人聚合起來的舉動,而且這樣一來,容易讓修道人感到不忿,激起逆反之意。”
“因此老爺覺得此事十分蹊蹺,隻怕是有變故,讓我來問郎君,可要搬入柳府?”李清微微皺眉,沉吟片刻,說道“多謝柳大人
好意,但我住在這裏倒也舒適,不必再搬。”
柳禦史,固然是朝廷大臣,位卑權重,也熟知修道之事,但他畢竟隻是世俗中人,不是修道之人。李清既是修道人,而洛陽城又是不平之時,便不想把這些修道人諸般事情牽扯到對方。
如今司天台整合修道人,聚集城南,多半也是害怕修道人之間的諸般爭鬥,牽扯到尋常百姓身上。這管事得了李清迴複,暗自鬆了口氣,說道“既然如此,小的就先告知老爺,至於此地,還請郎君凡事小心為上。”
李清點頭道“多謝提醒,在下定會注意,另外,請代在下向柳大人道謝。”管事點了點頭,就即離去。李清也算是個聰慧敏捷之人,對於那管事的憂慮,自然也看在眼裏。
那管事畢竟跟他沒有什麽交情,生怕李清將修道人的爭鬥引到了柳府之中,直到李清拒絕搬入柳府時,他才鬆了口氣。李清倒也不怪這管事如此想法,隻是兩相比較之下,反而對於柳禦史愈發敬重了些。
李清四下打量了一番,這處小院附近的居所,確實少見普通老百姓,反倒時而有江湖中人,或是修道中人偶爾現身。他隻看過幾遍,也不理會,他自忖坎離修為已經在修道之路上登堂入室,憑借諸般手段,也不懼怕別人找他麻煩。
再說他也覺得自己隻要不主動惹事情,應當不會與人爭鬥,這附近有多少修道人,自然也與他無關。這般想來,他也便入了院內。“王源留下的藥材,該有的就在那裏,不會長腳跑了,而且藥材已經寄存了數月,倒也不急著去取。”
“當下最急的,除了那八種藥材,就該是以玉劍為主。”“這麽大一塊玉石,且還隻能是上等良玉,該怎麽去找?洛陽城中,倒是哪家權貴有這麽一塊能夠雕琢成玉劍的上等寶玉?”
他想了想,心緒有些繁雜,默念靜心訣,才把雜念壓下。正想修煉時,他忽然觸到懷裏的書信。那是小月之前交給他的那封信,正是崔洛霜托人寄來的信。
“之前我被拓跋昱費廉兩人擒走,想必讓簡叔,崔洛霜,王源等關係較好的人都十分擔憂罷?”李清倒是有些疑惑,他這一迴算是失蹤,怎麽王源還把藥材送來洛陽,而崔洛霜更是寄來了一封書信?
李清輕輕把書信拆開,上麵寫了許多文字,見那字跡娟秀,且時而有下筆停頓的痕跡,不知怎地,李清心中有些怦怦亂跳。書信上寫了許多字,他逐字細看。
隻見上麵寫著公子原是要與王統領一同上京,然而臨行前夕忽然不告而別,想必是另有要事。但公子吉人自有天相,亦是福緣深厚之人,勢必不會有事。之前公子曾有意上京,想來也會往京城走上一趟,此時應當到了京城,當下正值秋末初冬,氣候多變,京城位於洛水之南,氣候更為寒冷,公子須多加注意,添衣禦寒。
隻這麽短短幾句話,關切之意,溢於言表。然而李清無故失蹤,確實讓與他熟悉的人都萬分擔憂。從這封信上可以看得出來,崔洛霜說他吉人自有天相,福緣深厚,勢必不會有事。
這段話頗有安慰鼓勵的味道,竟彷如自欺欺人一樣。隻是悄然離開,而並非出了什麽事情。李清默然良久,他再度翻看這封書信,怔怔出神。隨後李清把書信又仔細看了兩遍,才收了起來。當夜,房中寂靜無聲。
偌大的洛陽城裏,有無數大人物。在這些大人物的府中不知藏了多少金銀珠寶,奇珍異物。若僅是要一塊一尺四寸長短的玉石,並不艱難。但要一塊質地純正的玉,那便可謂是萬中無一。
然而,李清所求的玉劍,不僅僅是一塊玉,更該是一塊品質上佳的良玉。縱然是在洛陽城之中,又有何人能有福緣,獲得這麽一塊上等良玉?如此之大的良玉,已然堪稱至寶,縱然是有,他又如何能得到手中?
窗前站立的書生眉宇有些憂慮,他看著手中的紙條,默然不語。這是裴閣老費了許多日子才打聽清楚的名單,上麵共有六人,皆是洛陽城中的高官權貴,他們或許可能藏有這麽一塊良玉。而李清的玉劍,若是沒有意外,就要著落在這六人之中。
他輕歎一聲,看向院門。有馬蹄聲及車輪聲響起,漸漸臨近。對於大人物而言,要在這洛陽城之中尋到李清的住處,不過輕而易舉。派人送來名單的裴閣老是如此,那位九姑娘亦是如此。
盡管九姑娘昨日沒有詢問李清的住處,但此時馬車已經到了院落之外。李清背負長劍,側背裝有黃玉峰的紫色袋子,把重要物事都放在懷中,才退開房門,出了院落。
“李公子。”車夫微微躬身,說道“九姑娘讓我來接公子,前往洛北樓。”李清朝他道了聲謝,隨後才登上馬車。這輛馬車做工精致,木質極好,然而內中裝飾樸素,隻是有少許帶有梅花圖案的香包掛件,才顯出一個姑娘家的味道。
李清登上馬車,便知這應當是那位九姑娘平日裏代步的馬車。李清平素裏倒顯得淡然,可他畢竟未及弱冠,在這車廂當中隻覺不甚自在。他搖了搖頭,便即打坐,漸漸入定,馬車徐徐前行。
也不知過了多久,車外傳來一道聲音,說道“李公子,洛北樓到了。”李清微微睜開雙眼,下了馬車,朝車夫道謝一聲。車夫微微點頭,隻說道“九姑娘應當已在酒樓當中,公子可以直接入內。”
說完之後,他便把馬車駕到一旁,人也盤坐在上麵,雙目微閉,不顧外界紛擾。李清立在一旁,見狀心裏想道“這人倒是十分沉穩,憑這份氣度,便讓人刮目相看,但他竟然甘願隻作個車夫?也不知那位九姑娘是哪家的小姐,居然有這等權勢?”他搖了搖頭,才開始打量這座洛北樓。
元載沉聲道“裴閣老給那書生求情,讓我息事寧人,隻是信中還隱隱有些威脅。”饒是那江湖高手已有八寸內勁,也禁不住倒吸口氣,看來那書生的分量比自己所想的更重許多,居然連裴閣老親筆寫信來求情,更不惜隱含威脅,與禦史中丞生出間隙。
就在元載臉色難看之際,又有家仆來報“柳禦史府上府送來一紙書信。”“呈上來。”元載將送上來的書信拆開,原本鐵青的臉色更是黑如鍋底。
那江湖高手瞟了一眼,便即苦笑,柳禦史送來的書信,居然跟裴相府送來的書信,大致相同,除卻態度以及說話語氣稍有不同之外,內中的意思,竟然一般無二。
元載將兩封出自於當朝重臣的親筆書信撕得粉碎,他一掌拍在桌子上,咬牙切齒道“欺人太甚!”話音一落,就有家仆上前來報“司天台副司首,令狐先生送來一封書信。”
這一迴,元載的臉色由黑轉白,似乎在刹那間失了血色。江湖高手歎了一聲,心道“司天台也來信了,看來這年輕書生,果真是個修道之人。這一迴,真是好險。”
當李清迴到自己居住的小院時,柳禦史家的管事已經在門口等候,臉色有些焦急。“李郎君,你也太能折騰了。”管事苦笑道“昨夜才進洛陽,今日就把禦史中丞的侄子廢去一條臂膀。”
李清平靜道“隻怪我下手太輕,原本是該取他性命的。”管事更是無言,隻搖頭道“俠以武犯禁,無論是習武之人還是修道之人,一旦有了非凡本領,便都不顧律法規矩所束縛了。”
李清笑了笑,並未直接迴答,反倒是問道“以柳大人的家世背景來說,可要比元大人高上很多,而我又不懼這什麽所謂的元大人,想來柳大人不會為此煩惱。你既然在此等我,還如此焦急的模樣,想必另外還有要事,倒不知是何事?”
管事見他看出端倪,直接點破,心中頗為意外,但也不賣關子,隻把事情逐一說來。“這附近的百姓平民,大多已經用各類借口,或是事故,將之暫時搬離。”
還不待李清說話,這管事已經先行開口,說道“約莫是因為各個修道人遍布洛陽,不好拘束的緣故,因此要讓一些人集合在城南附近。隻是這類事情沒有前例,以往大會並無這類將修道人聚合起來的舉動,而且這樣一來,容易讓修道人感到不忿,激起逆反之意。”
“因此老爺覺得此事十分蹊蹺,隻怕是有變故,讓我來問郎君,可要搬入柳府?”李清微微皺眉,沉吟片刻,說道“多謝柳大人
好意,但我住在這裏倒也舒適,不必再搬。”
柳禦史,固然是朝廷大臣,位卑權重,也熟知修道之事,但他畢竟隻是世俗中人,不是修道之人。李清既是修道人,而洛陽城又是不平之時,便不想把這些修道人諸般事情牽扯到對方。
如今司天台整合修道人,聚集城南,多半也是害怕修道人之間的諸般爭鬥,牽扯到尋常百姓身上。這管事得了李清迴複,暗自鬆了口氣,說道“既然如此,小的就先告知老爺,至於此地,還請郎君凡事小心為上。”
李清點頭道“多謝提醒,在下定會注意,另外,請代在下向柳大人道謝。”管事點了點頭,就即離去。李清也算是個聰慧敏捷之人,對於那管事的憂慮,自然也看在眼裏。
那管事畢竟跟他沒有什麽交情,生怕李清將修道人的爭鬥引到了柳府之中,直到李清拒絕搬入柳府時,他才鬆了口氣。李清倒也不怪這管事如此想法,隻是兩相比較之下,反而對於柳禦史愈發敬重了些。
李清四下打量了一番,這處小院附近的居所,確實少見普通老百姓,反倒時而有江湖中人,或是修道中人偶爾現身。他隻看過幾遍,也不理會,他自忖坎離修為已經在修道之路上登堂入室,憑借諸般手段,也不懼怕別人找他麻煩。
再說他也覺得自己隻要不主動惹事情,應當不會與人爭鬥,這附近有多少修道人,自然也與他無關。這般想來,他也便入了院內。“王源留下的藥材,該有的就在那裏,不會長腳跑了,而且藥材已經寄存了數月,倒也不急著去取。”
“當下最急的,除了那八種藥材,就該是以玉劍為主。”“這麽大一塊玉石,且還隻能是上等良玉,該怎麽去找?洛陽城中,倒是哪家權貴有這麽一塊能夠雕琢成玉劍的上等寶玉?”
他想了想,心緒有些繁雜,默念靜心訣,才把雜念壓下。正想修煉時,他忽然觸到懷裏的書信。那是小月之前交給他的那封信,正是崔洛霜托人寄來的信。
“之前我被拓跋昱費廉兩人擒走,想必讓簡叔,崔洛霜,王源等關係較好的人都十分擔憂罷?”李清倒是有些疑惑,他這一迴算是失蹤,怎麽王源還把藥材送來洛陽,而崔洛霜更是寄來了一封書信?
李清輕輕把書信拆開,上麵寫了許多文字,見那字跡娟秀,且時而有下筆停頓的痕跡,不知怎地,李清心中有些怦怦亂跳。書信上寫了許多字,他逐字細看。
隻見上麵寫著公子原是要與王統領一同上京,然而臨行前夕忽然不告而別,想必是另有要事。但公子吉人自有天相,亦是福緣深厚之人,勢必不會有事。之前公子曾有意上京,想來也會往京城走上一趟,此時應當到了京城,當下正值秋末初冬,氣候多變,京城位於洛水之南,氣候更為寒冷,公子須多加注意,添衣禦寒。
隻這麽短短幾句話,關切之意,溢於言表。然而李清無故失蹤,確實讓與他熟悉的人都萬分擔憂。從這封信上可以看得出來,崔洛霜說他吉人自有天相,福緣深厚,勢必不會有事。
這段話頗有安慰鼓勵的味道,竟彷如自欺欺人一樣。隻是悄然離開,而並非出了什麽事情。李清默然良久,他再度翻看這封書信,怔怔出神。隨後李清把書信又仔細看了兩遍,才收了起來。當夜,房中寂靜無聲。
偌大的洛陽城裏,有無數大人物。在這些大人物的府中不知藏了多少金銀珠寶,奇珍異物。若僅是要一塊一尺四寸長短的玉石,並不艱難。但要一塊質地純正的玉,那便可謂是萬中無一。
然而,李清所求的玉劍,不僅僅是一塊玉,更該是一塊品質上佳的良玉。縱然是在洛陽城之中,又有何人能有福緣,獲得這麽一塊上等良玉?如此之大的良玉,已然堪稱至寶,縱然是有,他又如何能得到手中?
窗前站立的書生眉宇有些憂慮,他看著手中的紙條,默然不語。這是裴閣老費了許多日子才打聽清楚的名單,上麵共有六人,皆是洛陽城中的高官權貴,他們或許可能藏有這麽一塊良玉。而李清的玉劍,若是沒有意外,就要著落在這六人之中。
他輕歎一聲,看向院門。有馬蹄聲及車輪聲響起,漸漸臨近。對於大人物而言,要在這洛陽城之中尋到李清的住處,不過輕而易舉。派人送來名單的裴閣老是如此,那位九姑娘亦是如此。
盡管九姑娘昨日沒有詢問李清的住處,但此時馬車已經到了院落之外。李清背負長劍,側背裝有黃玉峰的紫色袋子,把重要物事都放在懷中,才退開房門,出了院落。
“李公子。”車夫微微躬身,說道“九姑娘讓我來接公子,前往洛北樓。”李清朝他道了聲謝,隨後才登上馬車。這輛馬車做工精致,木質極好,然而內中裝飾樸素,隻是有少許帶有梅花圖案的香包掛件,才顯出一個姑娘家的味道。
李清登上馬車,便知這應當是那位九姑娘平日裏代步的馬車。李清平素裏倒顯得淡然,可他畢竟未及弱冠,在這車廂當中隻覺不甚自在。他搖了搖頭,便即打坐,漸漸入定,馬車徐徐前行。
也不知過了多久,車外傳來一道聲音,說道“李公子,洛北樓到了。”李清微微睜開雙眼,下了馬車,朝車夫道謝一聲。車夫微微點頭,隻說道“九姑娘應當已在酒樓當中,公子可以直接入內。”
說完之後,他便把馬車駕到一旁,人也盤坐在上麵,雙目微閉,不顧外界紛擾。李清立在一旁,見狀心裏想道“這人倒是十分沉穩,憑這份氣度,便讓人刮目相看,但他竟然甘願隻作個車夫?也不知那位九姑娘是哪家的小姐,居然有這等權勢?”他搖了搖頭,才開始打量這座洛北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