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涼風習習,李清玹洗漱過後,便下樓用了些早膳,李清玹用過早膳後,便即離開了客棧。
離開客棧之前,李清玹付給了客棧老板娘十兩銀子,使得年輕貌美的客棧老板娘向李清玹道了好幾聲謝意。李清玹出了客棧之後,便即準備前往點蒼山一行。
點蒼山作為南詔國四大名山之一,與無量山、哀牢山以及玉龍雪山齊名。
南詔國四大名山皆有修行門派,其中點蒼山與無量山皆是劍修門派,哀牢山上則是巫神宗所在,至於玉龍雪山則是女修門派藍月穀的地盤。
南詔國修行門派分為三家流派,其中以崇聖寺為首的佛教修行門派名聲最為煊赫,以哀牢山巫神宗為首的巫教修行門派實力最為強大,至於點蒼劍派與無量劍派皆屬於道教劍仙派分支,其實力比不上崇聖寺與巫神宗。
李清玹昨日從外人口中得知,昨日耍蛇的中年人曾經在點蒼山上拜師學藝,耍蛇技藝屬於蠱術當中的一種馭獸手段,傳聞上界而來的那位蠱術修士就擅長馭使萬種蛇蟲。
李清玹有些懷疑昨日那位中年耍蛇人的師承來曆,或許點蒼山上那位神秘高人就是上界而來的蠱術修士,即使不是那位蠱術修士,但其中必有所關聯。
李清玹心思百轉,當下便朝著太和城的西城門而去,然而不等李清玹出城去,就見臨近西城門的牆壁前圍滿了看告示的百姓。
李清玹本想直接出城而去,就見看告示的人群中有人說道:“咦?昨日耍蛇的楊阿穀竟然死了?昨日這楊阿穀不還活得好好的麽?怎麽突然就死了?”
人群中有人迴答了先前說話之人的問題,“這楊阿穀或許是被眼鏡王蛇給咬死了,這眼鏡王蛇生性兇殘嗜殺,等閑不會被人所馴服的!”
先前說話之人對這人的說法不甚讚同,嗤笑道:“你這莽漢,曉得什麽?這楊阿穀極擅耍蛇,怎會被眼鏡王蛇咬死呢?”
李清玹對人群中的爭吵談論並不關心,他本想直接出城而去,但他忽然轉念一想,便即轉身朝著楊阿穀的宅院而去。
楊阿穀的宅院在太和城城北,李清玹不過三四個唿吸的時間,就趕到了楊阿穀家的宅院之前。李清玹沒有絲毫停留,直接閃身進了楊阿穀家的宅院內。
李清玹入得院中,但見這院內四周空寂無聲,而這院內的花草樹木都有些枯萎發黃,樹木花草之間,殘留著不少蛇蟲遊爬過的痕跡。
李清玹隻是掃了一眼院內的諸般痕跡,便隱隱推算出了昨夜楊府當中發生的事情。
昨夜發了瘋的那些蛇蟲全都隱藏在了院中的某處廂房內,若是真氣外放或者初入坎離的修道人來此,不免會覺得那些蛇蟲棘手難辦,但對於李清玹來說,則是反掌之間的小事情。
李清玹身形一閃,就出現在了停放棺材的西廂房門前,隻見西廂房內全是盤旋在地的劇毒蛇蟲。
這些盤旋在地的劇毒蛇蟲看到李清玹之後,立時昂首而立,目露兇光,口吐蛇蕊,好似將要攻擊李清玹一般。李清玹微微皺了皺眉,隨即露出了一絲龍虎真人的氣場威壓。
修道人修成龍虎真人之後,自身便會帶有一絲淡淡的真龍氣息,這一絲淡淡的真龍氣息,足以壓服世間眾多的蛇蠍蟲豸,無論是這些蛇蠍蟲豸成精與否,都會被真龍氣息所壓服。
這些昂首而立、好似吞人而噬的劇毒蛇蟲,立時被李清玹身上的真龍氣息壓服在地。
李清玹身上的真龍氣息要比世上所有的龍虎真人濃厚很多,因此僅僅一絲真龍氣息,就讓這些嗜殺的劇毒蛇蟲軟倒在地,不敢有絲毫出格的動作。
李清玹觀察了一番這些劇毒蛇蟲,發現沒有獲得有用的線索,隨後李清玹擺了一下衣袖,但見一陣螺旋狀的掌風掃過了西廂房,西廂房內一陣劈裏啪啦的聲響過後,原本伏倒在地的這些劇毒蛇蟲全部都被螺旋狀的掌風化為了灰燼。
而停放在西廂房中央的紅木棺材卻是沒有絲毫損壞,李清玹輕歎了一聲,隨即就離開了楊家宅院。約莫過了兩盞茶的時間之後,太和城的理人官才帶著兵丁衙役來了楊家宅院。
理人官是南詔國的一種職官,類似於李唐帝國的折衝府郎將,隻不過南南詔國的理人官隻是掌管府務政事,並不掌管軍事事宜。
李清玹對於理人官等人驚訝楊家宅院毒蛇消失不見的事情一概不知,就算李清玹知道,也不會放在心上,此時的李清玹已經出了太和城的西城門,直接朝著太和城西麵方向的點蒼山而去。
點蒼山是雲嶺山脈南端的主要山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北起浪穹州鄧川,南至龍尾關天生橋。點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與秀麗絕倫的葉榆河並稱太和城的兩大明珠。
葉榆河又名“葉榆水”、“葉榆澤”、“西洱河”、“洱河”、“洱海”、“昆彌川”等名稱。太和城的人們更喜歡將葉榆河稱唿為“洱河”,因為洱河形若人耳、如月抱珥,其風光秀眉絕倫,深得南詔國人喜愛。
點蒼山與葉榆河並稱太和城的兩大明珠,由此可見巍峨雄壯的點蒼山,在南詔國人心目中的地位至關重要。點蒼山上有點蒼劍派,乃是南詔國境內的修道大派之一。
此時點蒼山上龍泉峰的幽深竹林之中,正有一位中年道士在練劍,中年道士身長七尺,麵貌清瘦,身著一襲淡藍色道袍,中年道士手持一柄普通的青鋼劍,正在隨心所欲的舞劍技擊。
隻見中年道士的劍法輕靈迅猛,兼而有之,端的是進如猿猴竄枝,退若龍蛇疾走,起如鷹隼飛天,落如猛虎撲地,進攻退守,盤旋如風,起落變化,倏忽如電,但見四麵八方,全都是他的影子。
隨著中年道士的劍光揮灑,竹林之間有無數的竹葉簌簌落下,這些簌簌落下的竹葉看似無害,實際上卻是隨著中年道士的劍風化作了一道道的殺人利器。
若是有人膽敢在此時貿然靠近中年道士的三丈範圍之內,立時就會被這些看似無害的竹葉給擊成重傷。在中年道士舞劍的不遠處,還有幾位年輕的道人靜靜站立,這幾位年輕的道人正在聚精會神的觀看中年道士舞劍。
離開客棧之前,李清玹付給了客棧老板娘十兩銀子,使得年輕貌美的客棧老板娘向李清玹道了好幾聲謝意。李清玹出了客棧之後,便即準備前往點蒼山一行。
點蒼山作為南詔國四大名山之一,與無量山、哀牢山以及玉龍雪山齊名。
南詔國四大名山皆有修行門派,其中點蒼山與無量山皆是劍修門派,哀牢山上則是巫神宗所在,至於玉龍雪山則是女修門派藍月穀的地盤。
南詔國修行門派分為三家流派,其中以崇聖寺為首的佛教修行門派名聲最為煊赫,以哀牢山巫神宗為首的巫教修行門派實力最為強大,至於點蒼劍派與無量劍派皆屬於道教劍仙派分支,其實力比不上崇聖寺與巫神宗。
李清玹昨日從外人口中得知,昨日耍蛇的中年人曾經在點蒼山上拜師學藝,耍蛇技藝屬於蠱術當中的一種馭獸手段,傳聞上界而來的那位蠱術修士就擅長馭使萬種蛇蟲。
李清玹有些懷疑昨日那位中年耍蛇人的師承來曆,或許點蒼山上那位神秘高人就是上界而來的蠱術修士,即使不是那位蠱術修士,但其中必有所關聯。
李清玹心思百轉,當下便朝著太和城的西城門而去,然而不等李清玹出城去,就見臨近西城門的牆壁前圍滿了看告示的百姓。
李清玹本想直接出城而去,就見看告示的人群中有人說道:“咦?昨日耍蛇的楊阿穀竟然死了?昨日這楊阿穀不還活得好好的麽?怎麽突然就死了?”
人群中有人迴答了先前說話之人的問題,“這楊阿穀或許是被眼鏡王蛇給咬死了,這眼鏡王蛇生性兇殘嗜殺,等閑不會被人所馴服的!”
先前說話之人對這人的說法不甚讚同,嗤笑道:“你這莽漢,曉得什麽?這楊阿穀極擅耍蛇,怎會被眼鏡王蛇咬死呢?”
李清玹對人群中的爭吵談論並不關心,他本想直接出城而去,但他忽然轉念一想,便即轉身朝著楊阿穀的宅院而去。
楊阿穀的宅院在太和城城北,李清玹不過三四個唿吸的時間,就趕到了楊阿穀家的宅院之前。李清玹沒有絲毫停留,直接閃身進了楊阿穀家的宅院內。
李清玹入得院中,但見這院內四周空寂無聲,而這院內的花草樹木都有些枯萎發黃,樹木花草之間,殘留著不少蛇蟲遊爬過的痕跡。
李清玹隻是掃了一眼院內的諸般痕跡,便隱隱推算出了昨夜楊府當中發生的事情。
昨夜發了瘋的那些蛇蟲全都隱藏在了院中的某處廂房內,若是真氣外放或者初入坎離的修道人來此,不免會覺得那些蛇蟲棘手難辦,但對於李清玹來說,則是反掌之間的小事情。
李清玹身形一閃,就出現在了停放棺材的西廂房門前,隻見西廂房內全是盤旋在地的劇毒蛇蟲。
這些盤旋在地的劇毒蛇蟲看到李清玹之後,立時昂首而立,目露兇光,口吐蛇蕊,好似將要攻擊李清玹一般。李清玹微微皺了皺眉,隨即露出了一絲龍虎真人的氣場威壓。
修道人修成龍虎真人之後,自身便會帶有一絲淡淡的真龍氣息,這一絲淡淡的真龍氣息,足以壓服世間眾多的蛇蠍蟲豸,無論是這些蛇蠍蟲豸成精與否,都會被真龍氣息所壓服。
這些昂首而立、好似吞人而噬的劇毒蛇蟲,立時被李清玹身上的真龍氣息壓服在地。
李清玹身上的真龍氣息要比世上所有的龍虎真人濃厚很多,因此僅僅一絲真龍氣息,就讓這些嗜殺的劇毒蛇蟲軟倒在地,不敢有絲毫出格的動作。
李清玹觀察了一番這些劇毒蛇蟲,發現沒有獲得有用的線索,隨後李清玹擺了一下衣袖,但見一陣螺旋狀的掌風掃過了西廂房,西廂房內一陣劈裏啪啦的聲響過後,原本伏倒在地的這些劇毒蛇蟲全部都被螺旋狀的掌風化為了灰燼。
而停放在西廂房中央的紅木棺材卻是沒有絲毫損壞,李清玹輕歎了一聲,隨即就離開了楊家宅院。約莫過了兩盞茶的時間之後,太和城的理人官才帶著兵丁衙役來了楊家宅院。
理人官是南詔國的一種職官,類似於李唐帝國的折衝府郎將,隻不過南南詔國的理人官隻是掌管府務政事,並不掌管軍事事宜。
李清玹對於理人官等人驚訝楊家宅院毒蛇消失不見的事情一概不知,就算李清玹知道,也不會放在心上,此時的李清玹已經出了太和城的西城門,直接朝著太和城西麵方向的點蒼山而去。
點蒼山是雲嶺山脈南端的主要山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北起浪穹州鄧川,南至龍尾關天生橋。點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與秀麗絕倫的葉榆河並稱太和城的兩大明珠。
葉榆河又名“葉榆水”、“葉榆澤”、“西洱河”、“洱河”、“洱海”、“昆彌川”等名稱。太和城的人們更喜歡將葉榆河稱唿為“洱河”,因為洱河形若人耳、如月抱珥,其風光秀眉絕倫,深得南詔國人喜愛。
點蒼山與葉榆河並稱太和城的兩大明珠,由此可見巍峨雄壯的點蒼山,在南詔國人心目中的地位至關重要。點蒼山上有點蒼劍派,乃是南詔國境內的修道大派之一。
此時點蒼山上龍泉峰的幽深竹林之中,正有一位中年道士在練劍,中年道士身長七尺,麵貌清瘦,身著一襲淡藍色道袍,中年道士手持一柄普通的青鋼劍,正在隨心所欲的舞劍技擊。
隻見中年道士的劍法輕靈迅猛,兼而有之,端的是進如猿猴竄枝,退若龍蛇疾走,起如鷹隼飛天,落如猛虎撲地,進攻退守,盤旋如風,起落變化,倏忽如電,但見四麵八方,全都是他的影子。
隨著中年道士的劍光揮灑,竹林之間有無數的竹葉簌簌落下,這些簌簌落下的竹葉看似無害,實際上卻是隨著中年道士的劍風化作了一道道的殺人利器。
若是有人膽敢在此時貿然靠近中年道士的三丈範圍之內,立時就會被這些看似無害的竹葉給擊成重傷。在中年道士舞劍的不遠處,還有幾位年輕的道人靜靜站立,這幾位年輕的道人正在聚精會神的觀看中年道士舞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