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交代在前
穿越古代:從直播帶貨開始 作者:一晌貪歡on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益卻像是抓著救命稻草,已經拊掌:“好,這個好啊,殿下,既然世侄女能有此信,那我這個做長輩的更義不容辭,必得拿出個樣子。”
周敞一見楊益都附和元亓,再也就不加遲疑,跟著點頭:“如此說來,就辛苦二位。”
關於這場戰爭,周敞還有一個不願意元亓參與的理由,隻是一直沒有機會跟元亓溝通。
在陶家村那會兒,有那麽兩次,她想告訴元亓有關綁匪元裕事件的調查進展,但海邊的生活實在太過寧靜美好,怎麽也不想打破,因此一直忍著沒提。
如果綁匪的幕後主使真的是顯王,而元亓要出錢出力支持的前線主帥又是顯王,那麽在她得知這個真相之後,又不知會作何感想。
而現在顯然不是戳破的時候,周敞隻能先往下進行:“楊大人,若是一定要捐,您能捐多少?”
楊益為難了許久才伸出一根手指:“一萬石?”
不多,但周敞爽快答應:“好,楊大人,那再加上元家幫忙從商會湊集的,你對外就說一共十萬石。”
“啊?”楊益嚇了一跳,連連擺手,“這怎麽行,萬萬不可,這可是欺君的大罪啊。”
“楊大人莫緊張,隻要你放出這個口風,如此才能帶動其他州府,所謂多捐多得、少捐少得,不捐可就不得。”周敞已經打定主意,“至於上報朝廷,那是本王的事情,本王隻要如實上報,您就不算欺君。”
緊接著周敞又看向末座的金潤:“金統領,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你,無論接下來籌集到多少,你都要偽裝成籌集了幾倍數量之多的樣子,拿出來給外界瞧。這樣才能引得臨東城等方麵多捐糧食給咱們,知道嗎?”
“是,屬下明白。”金潤能力不高,但對奕王也算是忠心可嘉了。
自打奕王失蹤之後,他一直同高遠等人日夜尋找,為此整個人也是瘦了好幾圈。
正事基本說完,周敞又想起來問金潤:“派去陶家村的人迴來了嗎?”
周敞自打迴來就一直惦記著要感謝陶家村的人,但一來高運犧牲,一簞行的人抽不出人手,二來奕王此次遇襲,明顯是行蹤暴露,被人伏擊。
那麽他們是從什麽時候就開始暴露的呢?
若是在陶家村的時候就被人盯上,恐怕就要禍及無辜,因此在迴到北既的第二天,想到這一層的時候,就找了金潤過來,讓他派了水師營的小隊,帶上私人的答謝,趕去陶家村。
雖然金潤的水師營隸屬皇都,但畢竟是官署,到哪裏還都是行事方便。
金潤就迴稟:“迴奕王殿下,算著路程,今日也該有迴報,不過目前為末將尚未收到消息,估計快了。今日一有迴報,屬下立刻稟報殿下。”
周敞點點頭,也就沒有什麽其餘要問的了。
之後,將楊益和金潤打發走,獨留下元亓才好把一直想說而未說的話告知。
“王爺剛才好像是想起了什麽事情?可是對這次籌集糧食藥材沒有信心?”元亓先問。
周敞搖頭,心中琢磨著先從哪一樣說起,想來想去還是先撿一件最無關緊要的打開話題才好:“此前一直沒找到機會跟你說,大概一個月前鍾先生來信,王府再次被盜,旁的倒也沒有什麽,隻是當初你送我的那個金絲楠木錦盒……丟了。”
元亓神情微變,但眼中複雜的情緒一閃而過,還是淡然一笑:“丟了也就丟了吧。”
周敞自找了這麽個話題開場,就覺失策,還要硬找補:“多虧玉佩我一直帶在身上,那裏麵就隻剩下你寫的信,還有……”
說著說著卻又把自己說進死胡同。
倒是元亓把話搶過去,仍舊天高雲淡地一笑:“沒了就沒了,不過是一封信,有沒有我元家都照樣支持王爺,至於那和離書……卻是當初幼稚……我本沒有資格寫下那東西的……”
這迴又輪到元亓說不下去。
周敞本來隻是想挑個最不相幹的開場,結果讓兩人都陷入尷尬。
心中頗感後悔,隻能硬著頭皮含糊:“是啊,是啊,不過都是一張紙而已。”
元亓也跟著強笑兩下,甚至硬開玩笑:“這次倒是那賊識貨,反而可以說是‘盜櫝還珠’了。”
“是啊……”周敞附和著,話鋒一轉就趕緊扯開話題,“還有一件事情,我本也想事先應該告知你,當然現在說也不晚,你聽了之後,不管怎麽決定,我都支持。”
忽然嚴肅,元亓也跟著收斂了神情:“什麽事兒,王爺請說。”
周敞就步入正題:“我曾答應你要查找綁架老大人的兇手,這件事情一直沒忘,就在從錦都出發之前大約半個月左右的時候,突然有了重大進展……”
“你找到幕後主謀了?”元亓騰地一下從椅子上站起來。
周敞也跟著起身,來到元亓身邊:“是的,之前柳娥曾見到綁匪之中有一個耳後有黑痣之人,我便是順著這條線索去找。那人叫孫翔,曾是顯王身邊的副將,後來在東戍衛營當差成為副將。”
“顯王身邊的副將?那麽他是受顯王指使?”元亓也曾懷疑錦都方向,但在聽到確切結果的時候還是震驚。
周敞隻管先簡略將事情交代清楚:“據那孫翔自己說,他是被顯王追殺,躲不過才投誠到了我那裏,也是他供認綁架案是由顯王主使,目的是籌集資金,好在私下打造兵器,招兵買馬,意圖謀反。”
元亓則呆立聽著。
周敞已經兩句話說完,卻不知元亓在想什麽,隻好繼續往下說:“我跟你說這些是因為現在顯王統兵,而我們要籌集的糧草,雖說是為支持國家打贏這場戰爭,但也就是間接支持了顯王……”
“我願意幫助王爺籌集錢糧……”聽了這話,元亓毫不猶豫打斷,“不是為了顯王,也與顯王不相幹。這場仗是臨國與蜃國之間的戰爭,身為臨國子民,保家衛國,乃是應盡之責。即便牽涉個人恩怨,我隻能先放一邊。”
周敞一見楊益都附和元亓,再也就不加遲疑,跟著點頭:“如此說來,就辛苦二位。”
關於這場戰爭,周敞還有一個不願意元亓參與的理由,隻是一直沒有機會跟元亓溝通。
在陶家村那會兒,有那麽兩次,她想告訴元亓有關綁匪元裕事件的調查進展,但海邊的生活實在太過寧靜美好,怎麽也不想打破,因此一直忍著沒提。
如果綁匪的幕後主使真的是顯王,而元亓要出錢出力支持的前線主帥又是顯王,那麽在她得知這個真相之後,又不知會作何感想。
而現在顯然不是戳破的時候,周敞隻能先往下進行:“楊大人,若是一定要捐,您能捐多少?”
楊益為難了許久才伸出一根手指:“一萬石?”
不多,但周敞爽快答應:“好,楊大人,那再加上元家幫忙從商會湊集的,你對外就說一共十萬石。”
“啊?”楊益嚇了一跳,連連擺手,“這怎麽行,萬萬不可,這可是欺君的大罪啊。”
“楊大人莫緊張,隻要你放出這個口風,如此才能帶動其他州府,所謂多捐多得、少捐少得,不捐可就不得。”周敞已經打定主意,“至於上報朝廷,那是本王的事情,本王隻要如實上報,您就不算欺君。”
緊接著周敞又看向末座的金潤:“金統領,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你,無論接下來籌集到多少,你都要偽裝成籌集了幾倍數量之多的樣子,拿出來給外界瞧。這樣才能引得臨東城等方麵多捐糧食給咱們,知道嗎?”
“是,屬下明白。”金潤能力不高,但對奕王也算是忠心可嘉了。
自打奕王失蹤之後,他一直同高遠等人日夜尋找,為此整個人也是瘦了好幾圈。
正事基本說完,周敞又想起來問金潤:“派去陶家村的人迴來了嗎?”
周敞自打迴來就一直惦記著要感謝陶家村的人,但一來高運犧牲,一簞行的人抽不出人手,二來奕王此次遇襲,明顯是行蹤暴露,被人伏擊。
那麽他們是從什麽時候就開始暴露的呢?
若是在陶家村的時候就被人盯上,恐怕就要禍及無辜,因此在迴到北既的第二天,想到這一層的時候,就找了金潤過來,讓他派了水師營的小隊,帶上私人的答謝,趕去陶家村。
雖然金潤的水師營隸屬皇都,但畢竟是官署,到哪裏還都是行事方便。
金潤就迴稟:“迴奕王殿下,算著路程,今日也該有迴報,不過目前為末將尚未收到消息,估計快了。今日一有迴報,屬下立刻稟報殿下。”
周敞點點頭,也就沒有什麽其餘要問的了。
之後,將楊益和金潤打發走,獨留下元亓才好把一直想說而未說的話告知。
“王爺剛才好像是想起了什麽事情?可是對這次籌集糧食藥材沒有信心?”元亓先問。
周敞搖頭,心中琢磨著先從哪一樣說起,想來想去還是先撿一件最無關緊要的打開話題才好:“此前一直沒找到機會跟你說,大概一個月前鍾先生來信,王府再次被盜,旁的倒也沒有什麽,隻是當初你送我的那個金絲楠木錦盒……丟了。”
元亓神情微變,但眼中複雜的情緒一閃而過,還是淡然一笑:“丟了也就丟了吧。”
周敞自找了這麽個話題開場,就覺失策,還要硬找補:“多虧玉佩我一直帶在身上,那裏麵就隻剩下你寫的信,還有……”
說著說著卻又把自己說進死胡同。
倒是元亓把話搶過去,仍舊天高雲淡地一笑:“沒了就沒了,不過是一封信,有沒有我元家都照樣支持王爺,至於那和離書……卻是當初幼稚……我本沒有資格寫下那東西的……”
這迴又輪到元亓說不下去。
周敞本來隻是想挑個最不相幹的開場,結果讓兩人都陷入尷尬。
心中頗感後悔,隻能硬著頭皮含糊:“是啊,是啊,不過都是一張紙而已。”
元亓也跟著強笑兩下,甚至硬開玩笑:“這次倒是那賊識貨,反而可以說是‘盜櫝還珠’了。”
“是啊……”周敞附和著,話鋒一轉就趕緊扯開話題,“還有一件事情,我本也想事先應該告知你,當然現在說也不晚,你聽了之後,不管怎麽決定,我都支持。”
忽然嚴肅,元亓也跟著收斂了神情:“什麽事兒,王爺請說。”
周敞就步入正題:“我曾答應你要查找綁架老大人的兇手,這件事情一直沒忘,就在從錦都出發之前大約半個月左右的時候,突然有了重大進展……”
“你找到幕後主謀了?”元亓騰地一下從椅子上站起來。
周敞也跟著起身,來到元亓身邊:“是的,之前柳娥曾見到綁匪之中有一個耳後有黑痣之人,我便是順著這條線索去找。那人叫孫翔,曾是顯王身邊的副將,後來在東戍衛營當差成為副將。”
“顯王身邊的副將?那麽他是受顯王指使?”元亓也曾懷疑錦都方向,但在聽到確切結果的時候還是震驚。
周敞隻管先簡略將事情交代清楚:“據那孫翔自己說,他是被顯王追殺,躲不過才投誠到了我那裏,也是他供認綁架案是由顯王主使,目的是籌集資金,好在私下打造兵器,招兵買馬,意圖謀反。”
元亓則呆立聽著。
周敞已經兩句話說完,卻不知元亓在想什麽,隻好繼續往下說:“我跟你說這些是因為現在顯王統兵,而我們要籌集的糧草,雖說是為支持國家打贏這場戰爭,但也就是間接支持了顯王……”
“我願意幫助王爺籌集錢糧……”聽了這話,元亓毫不猶豫打斷,“不是為了顯王,也與顯王不相幹。這場仗是臨國與蜃國之間的戰爭,身為臨國子民,保家衛國,乃是應盡之責。即便牽涉個人恩怨,我隻能先放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