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博物館裏出來,波羅蘇欣吩咐司機:“我們去高地,把剛剛拿出來的旗幟,分發給各作戰部隊。”
聽波羅蘇欣這麽說,司機不等他吩咐,就朝著最近的部隊防區駛去。
很快,吉普車就到達了一個正在修築工事的防禦陣地。
波羅蘇欣從吉普車裏下來之後,拉過一名從身邊經過的戰士問道:“戰士同誌,你們的指揮員在什麽位置?”
戰士朝四周瞧了瞧,隨即指著一個方向迴答說:“在那裏,上校同誌。”
向戰士道謝之後,波羅蘇欣扭頭對身後的隨行人員說道:“走吧,我們去找他們的指揮員。”
說完,波羅蘇欣率先跳進一條半人深的戰壕,大步流星地朝前走去。索科夫和波羅蘇欣的警衛員,以及幾名抱著旗幟的戰士,緊緊地跟在他的身後。
穿過一個還沒有完工的掩蔽部,波羅蘇欣一行人的行蹤,就被部隊的指揮員看到了。一名矮胖的指揮員,快速地跑過來,抬手向波羅蘇欣敬禮,隨後按照條令報告說:“報告上校同誌,我是營政委,我們是以列寧名字命名的莫斯科軍政學校混成營,全營一共六百人,都是黨員。”
索科夫心裏很清楚,政委一般是團級指揮員,隻有特殊情況下,才會出現在營級建製裏。這個混成營裏居然設置了政委,說明這支部隊很不簡單。
“您好,政委同誌。”波羅蘇欣從身後的戰士手裏接過一麵旗幟,遞給了營政委:“我把這麵格列那基爾團(擲彈兵團)的旗幟交給你,要像保護我們戰旗一樣保護它。”
營政委接過戰旗,望著波羅蘇欣問道:“上校同誌,不知道我們營什麽時候能參加戰鬥?”
“政委同誌,你們營是第二梯隊,也就是我們師的預備隊。”波羅蘇欣對營政委說道:“等到戰場形勢到了最關鍵的時刻,我會把你們營投入戰場。明白嗎?”
“明白了,上校同誌。”
接著去授旗的地點,是全由莫斯科人組成的第230預備教導團的防區。
該團的團長是一名少校,波羅蘇欣等對方報告完畢之後,衝著那些還在修築工事的指戰員們大聲地說:“你們好啊,莫斯科人!”
聽到波羅蘇欣的聲音,正在挖戰壕的戰士們停下了手裏的工作,齊刷刷地站直身體,衝著波羅蘇欣整齊地喊道:“你好!”
波羅蘇欣再次拿過一麵旗幟,遞給了團長:“少校同誌,這是一麵1812年的莫斯科民兵使用過的旗幟,我現在正式把它交給你們團,希望你們能像保護自己眼睛一般,好好地保護這麵光榮的旗幟。”
團長接過旗幟,仔細端詳一番後,抬頭望著波羅蘇欣真誠地說道:“謝謝您,上校同誌,這麵旗幟對我們莫斯科人來說,是非常珍貴的紀念品。”說著,將旗幟遞給了身邊的一名戰士,繼續往下說,“我來給您介紹一下我們的戰士。”
波羅蘇欣跟著團長,沿正在挖掘的戰壕邊緣往前走,隨口問道:“少校同誌,你們的戰士都來自什麽地方?”
“主要是來自‘鐮刀錘子’工廠。”團長指著戰壕裏一名戴眼鏡的中年人說:“這位是格裏戈利耶夫工程師。”
被團長點到名字的工程師,連忙摘掉鏡片上沾上泥巴的眼鏡,態度恭謹地說道:“您好,上校同誌!”
“你好!”波羅蘇欣衝對方點點頭,又繼續朝前走。
索科夫看到戰壕裏的工程師,不禁微微皺了皺眉頭,把工廠裏寶貴的技術人員,當成普通的戰士來使用,這簡直就是一種浪費。但他隻是司令部派來的聯絡官,而不是部隊的軍事主官,雖然心裏有不同的看法,卻不能隨便發表自己的看法,免得影響到部隊的士氣。
團長指著戰壕裏一名看起來很憨厚的男子,接著介紹說:“這位是電工亨塔爾。”
“您好,上校同誌。”亨塔爾連忙原地立正,畢恭畢敬地向波羅蘇欣問好。
又介紹了幾名戰士之後,索科夫看到了一對父子模樣的人,根據他的記憶,這兩人應該就是巴甫洛夫父子。
果然,團長對波羅蘇欣說:“上校同誌,這是巴甫洛夫父子。”
聽說這是一對父子,波羅蘇欣停下腳步,蹲在戰壕旁,和老人嘮起了家常:“老人家,您是莫斯科人嗎?”
“完全正確,上校同誌。”老人聳了聳肩膀,說道:“從我曾祖父開始,我家就一直住在莫斯科,到我兒子已經整整五代人了,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的莫斯科人。”
“怎麽樣,做好戰鬥準備了嗎?”
“當然。”老巴甫洛夫迴答說:“我們就盼著德國人快點過來,這樣我們就可以狠狠地教訓教訓他們。不過……”
“不過什麽?”波羅蘇欣問道。
“剛剛有一名指揮員過來告訴我,說我的歲數太大了,不適合待在戰場上。”老巴甫洛夫滿腹牢騷地說道:“甚至動員我離開戰場,迴工廠去繼續工作。”
波羅蘇欣沒有迴答老人的這個問題,而是望著旁邊的小巴甫洛夫,明知故問:“老人家,這是誰啊?”
“他是我的兒子巴甫洛夫。”一說起自己的兒子,老人顯得很是激動:“都是一起來的這裏,誰知他今天早晨被晉升為上等兵了,兒子比我這個老子的級別還高,簡直沒有天理了。”嘴裏在抱怨,但微微上翹的嘴角,表明他的心裏為自己的兒子感到驕傲。
波羅蘇欣聽後哈哈大笑起來,他抬手在老巴甫洛夫的肩膀上拍了拍,笑著說道:“沒關係,老大爺。等把德國人趕走了,晉升你為中士,我會親自過問此事的。”
得知自己有機會被晉升為中士,老巴甫洛夫的臉上寫滿了喜色,他得意地向自己的兒子炫耀:“聽到了吧,上校同誌親口說,等戰鬥結束之後,會親自晉升我為中士。”
看到父子倆開心的樣子,索科夫的心中泛起了一絲苦澀,他清楚地記得,在博羅季諾戰鬥打響的第一天,老人就犧牲了,根本沒有機會晉升為了中士,波羅蘇欣對他的承諾,不過是一張空頭支票而已。
離開了230團的防區之後,隨行的一名參謀對波羅蘇欣說:“師長同誌,前麵不遠處,就是今天清晨進入高地的坦克第20旅,我們過去瞧瞧嗎?”
“走,過去瞧瞧。”
來到坦克旅駐紮的區域,波羅蘇欣一行人的行蹤,立即就有人通報給了旅長奧爾連科上校。
穿著土黃色短皮大衣的奧爾連科,來到了波羅蘇欣的麵前,隨意地敬了一個禮,客氣地說:“您好,波羅蘇欣上校,我是坦克旅長奧爾連科上校。我們旅奉命前來協助你們師保衛博羅季諾。”他瞅見了戰士手裏抱著的旗幟,忍不住好奇地問,“上校同誌,您的部下抱著的是什麽旗幟?”
“這些都是我從博物館裏取來的軍旗,”波羅蘇欣從中挑出一麵軍旗,遞給了奧爾連科:“這是1812年的卡爾多夫騎兵軍旗,非常適合你們坦克旅,現在我正式將這麵旗幟授予你們。希望你的坦克,也像駿馬一樣衝鋒陷陣,狠狠地打擊敵人。”
奧爾連科接過軍旗,交給了身邊的一名指揮員,輕輕地歎著氣說:“波羅蘇欣上校,我們旅的坦克數量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麽多,隻有不到五十輛坦克,而且大多數都是老式的型號,不過用來對付德國人的坦克,還是沒有多大的問題。”
索科夫心裏暗自嘀咕,奧爾連科的坦克旅,與卡圖科夫的坦克旅情況差不多,不過後者能在八天時間裏,幹掉德國人133輛坦克,還擊落了兩架敵機,自己隻損失了六輛坦克。不知坦克第20旅投入戰場時,能取得什麽樣的戰果。
分發完從博物館裏取出的戰旗之後,索科夫跟著波羅蘇欣迴到了指揮部,準備在這裏看看波羅蘇欣是如何指揮部隊的。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師指揮部裏異常繁忙,不斷有各種消息,從不同的地方傳過來。而波羅蘇欣跟著這些最新獲得的情報,及時地給各部隊下達不同的命令。
這時一個電話打來,參謀長接聽電話之後,對波羅蘇欣說:“師長同誌,我剛接到報告,在距離我師防區幾公裏的地方,出現了一支人數龐大的軍隊。”
波羅蘇欣一聽,頓時皺起了眉頭:“是德國人嗎?”
參謀長搖搖頭:“不是的,是我們自己的部隊。他們正在距離我們這裏幾公裏外的地方,徒步向北麵行軍,似乎正在奉命趕往某個集結地點。”
“索科夫少校,”波羅蘇欣等參謀長匯報完畢之後,走到索科夫的麵前問道:“你知道這是什麽部隊嗎?”
索科夫心裏很清楚,波羅蘇欣之所以會問自己,大概是以為自己作為司令部的成員,對這支突然出現的部隊,應該知道一些情況。他深怕對方誤會,連忙解釋說:“對不起,上校同誌,我不知道這支部隊是怎麽迴事。不過我軍既然要與德軍在這裏決戰,附近的區域出現一些部隊的調動,是在所難免的。”
波羅蘇欣對索科夫的說法,表示了讚同:“索科夫少校,看來你說的沒錯,這支正在向北麵運動的部隊,應該是上級剛調來的。”停頓片刻之後,他繼續說:“我現在派你過去和這支部隊進行接觸,看是否能讓他們改變方向,到這裏與匯合?要知道,我們師加上一些友軍,總兵力也不過一萬六千多人,而德國人的數量,至少比我們多出一倍,要想擋住敵人,就需要更多的兵力。”
索科夫並不清楚參謀長提到的這支部隊,到底是怎麽迴事,不過既然波羅蘇欣向自己提出了請求,肯定要去看看是怎麽迴事。他點點頭,說道:“好的,上校同誌,我立即帶人去查看。”
按照波羅蘇欣提供的位置,索科夫帶著十幾名戰士,分乘一輛吉普車和一輛卡車,以最快的速度趕了過去。
十幾分鍾後,索科夫就趕到了地方。
在這裏,他果然看到了一支數目龐大的部隊,穿著土黃色短皮大衣的指戰員們,正在沿著森林間的道路,朝著北麵行進。
索科夫命令司機把車停下,隨後打開車門跳下車,拉住一名軍官,客氣地問:“上尉同誌,你們是哪部分的?”
軍官看了一眼索科夫,並沒有立即說出部隊番號,而是反問道:“您是哪部分的?”
“我是第5集團軍司令部的參謀人員。”索科夫給自己杜撰了一個身份後,繼續追問道:“現在可以告訴我,你們是哪部分的吧?”
“我們是步兵第316師的。”
“什麽,你們是步兵第316師的?”對別人來說,軍官說出的不過是一個番號,但對索科夫來說,這支部隊的名字卻是如雷貫耳。短短的一個月之後,這支部隊就會被最高統帥部授予“近衛步兵第八師”的榮譽稱號,而且還被稱為蘇軍中最能打得部隊之一。他謹慎地問:“是潘菲洛夫將軍的步兵第316師?”
“沒錯,我們的師長就是潘菲洛夫將軍。”軍官好奇地問索科夫:“少校同誌,難道您認識我們師長?”
這一刻,索科夫的心裏忽然冒出一個大膽的念頭,能否找到並說服潘菲洛夫,讓他的部隊留在第5集團軍的防區,從而加強這裏的防禦力量?
“我聽說過你們師長。”索科夫有些底氣不足地問軍官:“上尉同誌,您知道你們的師長在什麽地方嗎?”
“他和政委在後麵。”雖然索科夫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也說出了潘菲洛夫的名字,不過軍官聽到對方直接問起師長在什麽地方時,還是保持了必要的警惕:“您有什麽事情找他們嗎?”
索科夫的眉頭挑了挑:“原來潘菲洛夫將軍和政委葉戈羅夫在一起,我對他們聞名已久,不知您能否帶我去見他們?”
見索科夫輕鬆地說出了潘菲洛夫和葉戈羅夫的名字,軍官有些遲疑了,畢竟能輕鬆叫出師長和政委名字的人,應該不是普通人。他一時間犯了難,不知是否應該把潘菲洛夫所在的位置,告訴麵前的這名少校。
就在他為難之際,忽然聽到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隨後一名年輕的政工人員來到他的身邊:“上尉,這位少校是誰?”
“一級指揮員同誌,”軍官連忙對那人說道:“這位少校同誌向我打聽師長和政委在什麽地方。”
聽波羅蘇欣這麽說,司機不等他吩咐,就朝著最近的部隊防區駛去。
很快,吉普車就到達了一個正在修築工事的防禦陣地。
波羅蘇欣從吉普車裏下來之後,拉過一名從身邊經過的戰士問道:“戰士同誌,你們的指揮員在什麽位置?”
戰士朝四周瞧了瞧,隨即指著一個方向迴答說:“在那裏,上校同誌。”
向戰士道謝之後,波羅蘇欣扭頭對身後的隨行人員說道:“走吧,我們去找他們的指揮員。”
說完,波羅蘇欣率先跳進一條半人深的戰壕,大步流星地朝前走去。索科夫和波羅蘇欣的警衛員,以及幾名抱著旗幟的戰士,緊緊地跟在他的身後。
穿過一個還沒有完工的掩蔽部,波羅蘇欣一行人的行蹤,就被部隊的指揮員看到了。一名矮胖的指揮員,快速地跑過來,抬手向波羅蘇欣敬禮,隨後按照條令報告說:“報告上校同誌,我是營政委,我們是以列寧名字命名的莫斯科軍政學校混成營,全營一共六百人,都是黨員。”
索科夫心裏很清楚,政委一般是團級指揮員,隻有特殊情況下,才會出現在營級建製裏。這個混成營裏居然設置了政委,說明這支部隊很不簡單。
“您好,政委同誌。”波羅蘇欣從身後的戰士手裏接過一麵旗幟,遞給了營政委:“我把這麵格列那基爾團(擲彈兵團)的旗幟交給你,要像保護我們戰旗一樣保護它。”
營政委接過戰旗,望著波羅蘇欣問道:“上校同誌,不知道我們營什麽時候能參加戰鬥?”
“政委同誌,你們營是第二梯隊,也就是我們師的預備隊。”波羅蘇欣對營政委說道:“等到戰場形勢到了最關鍵的時刻,我會把你們營投入戰場。明白嗎?”
“明白了,上校同誌。”
接著去授旗的地點,是全由莫斯科人組成的第230預備教導團的防區。
該團的團長是一名少校,波羅蘇欣等對方報告完畢之後,衝著那些還在修築工事的指戰員們大聲地說:“你們好啊,莫斯科人!”
聽到波羅蘇欣的聲音,正在挖戰壕的戰士們停下了手裏的工作,齊刷刷地站直身體,衝著波羅蘇欣整齊地喊道:“你好!”
波羅蘇欣再次拿過一麵旗幟,遞給了團長:“少校同誌,這是一麵1812年的莫斯科民兵使用過的旗幟,我現在正式把它交給你們團,希望你們能像保護自己眼睛一般,好好地保護這麵光榮的旗幟。”
團長接過旗幟,仔細端詳一番後,抬頭望著波羅蘇欣真誠地說道:“謝謝您,上校同誌,這麵旗幟對我們莫斯科人來說,是非常珍貴的紀念品。”說著,將旗幟遞給了身邊的一名戰士,繼續往下說,“我來給您介紹一下我們的戰士。”
波羅蘇欣跟著團長,沿正在挖掘的戰壕邊緣往前走,隨口問道:“少校同誌,你們的戰士都來自什麽地方?”
“主要是來自‘鐮刀錘子’工廠。”團長指著戰壕裏一名戴眼鏡的中年人說:“這位是格裏戈利耶夫工程師。”
被團長點到名字的工程師,連忙摘掉鏡片上沾上泥巴的眼鏡,態度恭謹地說道:“您好,上校同誌!”
“你好!”波羅蘇欣衝對方點點頭,又繼續朝前走。
索科夫看到戰壕裏的工程師,不禁微微皺了皺眉頭,把工廠裏寶貴的技術人員,當成普通的戰士來使用,這簡直就是一種浪費。但他隻是司令部派來的聯絡官,而不是部隊的軍事主官,雖然心裏有不同的看法,卻不能隨便發表自己的看法,免得影響到部隊的士氣。
團長指著戰壕裏一名看起來很憨厚的男子,接著介紹說:“這位是電工亨塔爾。”
“您好,上校同誌。”亨塔爾連忙原地立正,畢恭畢敬地向波羅蘇欣問好。
又介紹了幾名戰士之後,索科夫看到了一對父子模樣的人,根據他的記憶,這兩人應該就是巴甫洛夫父子。
果然,團長對波羅蘇欣說:“上校同誌,這是巴甫洛夫父子。”
聽說這是一對父子,波羅蘇欣停下腳步,蹲在戰壕旁,和老人嘮起了家常:“老人家,您是莫斯科人嗎?”
“完全正確,上校同誌。”老人聳了聳肩膀,說道:“從我曾祖父開始,我家就一直住在莫斯科,到我兒子已經整整五代人了,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的莫斯科人。”
“怎麽樣,做好戰鬥準備了嗎?”
“當然。”老巴甫洛夫迴答說:“我們就盼著德國人快點過來,這樣我們就可以狠狠地教訓教訓他們。不過……”
“不過什麽?”波羅蘇欣問道。
“剛剛有一名指揮員過來告訴我,說我的歲數太大了,不適合待在戰場上。”老巴甫洛夫滿腹牢騷地說道:“甚至動員我離開戰場,迴工廠去繼續工作。”
波羅蘇欣沒有迴答老人的這個問題,而是望著旁邊的小巴甫洛夫,明知故問:“老人家,這是誰啊?”
“他是我的兒子巴甫洛夫。”一說起自己的兒子,老人顯得很是激動:“都是一起來的這裏,誰知他今天早晨被晉升為上等兵了,兒子比我這個老子的級別還高,簡直沒有天理了。”嘴裏在抱怨,但微微上翹的嘴角,表明他的心裏為自己的兒子感到驕傲。
波羅蘇欣聽後哈哈大笑起來,他抬手在老巴甫洛夫的肩膀上拍了拍,笑著說道:“沒關係,老大爺。等把德國人趕走了,晉升你為中士,我會親自過問此事的。”
得知自己有機會被晉升為中士,老巴甫洛夫的臉上寫滿了喜色,他得意地向自己的兒子炫耀:“聽到了吧,上校同誌親口說,等戰鬥結束之後,會親自晉升我為中士。”
看到父子倆開心的樣子,索科夫的心中泛起了一絲苦澀,他清楚地記得,在博羅季諾戰鬥打響的第一天,老人就犧牲了,根本沒有機會晉升為了中士,波羅蘇欣對他的承諾,不過是一張空頭支票而已。
離開了230團的防區之後,隨行的一名參謀對波羅蘇欣說:“師長同誌,前麵不遠處,就是今天清晨進入高地的坦克第20旅,我們過去瞧瞧嗎?”
“走,過去瞧瞧。”
來到坦克旅駐紮的區域,波羅蘇欣一行人的行蹤,立即就有人通報給了旅長奧爾連科上校。
穿著土黃色短皮大衣的奧爾連科,來到了波羅蘇欣的麵前,隨意地敬了一個禮,客氣地說:“您好,波羅蘇欣上校,我是坦克旅長奧爾連科上校。我們旅奉命前來協助你們師保衛博羅季諾。”他瞅見了戰士手裏抱著的旗幟,忍不住好奇地問,“上校同誌,您的部下抱著的是什麽旗幟?”
“這些都是我從博物館裏取來的軍旗,”波羅蘇欣從中挑出一麵軍旗,遞給了奧爾連科:“這是1812年的卡爾多夫騎兵軍旗,非常適合你們坦克旅,現在我正式將這麵旗幟授予你們。希望你的坦克,也像駿馬一樣衝鋒陷陣,狠狠地打擊敵人。”
奧爾連科接過軍旗,交給了身邊的一名指揮員,輕輕地歎著氣說:“波羅蘇欣上校,我們旅的坦克數量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麽多,隻有不到五十輛坦克,而且大多數都是老式的型號,不過用來對付德國人的坦克,還是沒有多大的問題。”
索科夫心裏暗自嘀咕,奧爾連科的坦克旅,與卡圖科夫的坦克旅情況差不多,不過後者能在八天時間裏,幹掉德國人133輛坦克,還擊落了兩架敵機,自己隻損失了六輛坦克。不知坦克第20旅投入戰場時,能取得什麽樣的戰果。
分發完從博物館裏取出的戰旗之後,索科夫跟著波羅蘇欣迴到了指揮部,準備在這裏看看波羅蘇欣是如何指揮部隊的。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師指揮部裏異常繁忙,不斷有各種消息,從不同的地方傳過來。而波羅蘇欣跟著這些最新獲得的情報,及時地給各部隊下達不同的命令。
這時一個電話打來,參謀長接聽電話之後,對波羅蘇欣說:“師長同誌,我剛接到報告,在距離我師防區幾公裏的地方,出現了一支人數龐大的軍隊。”
波羅蘇欣一聽,頓時皺起了眉頭:“是德國人嗎?”
參謀長搖搖頭:“不是的,是我們自己的部隊。他們正在距離我們這裏幾公裏外的地方,徒步向北麵行軍,似乎正在奉命趕往某個集結地點。”
“索科夫少校,”波羅蘇欣等參謀長匯報完畢之後,走到索科夫的麵前問道:“你知道這是什麽部隊嗎?”
索科夫心裏很清楚,波羅蘇欣之所以會問自己,大概是以為自己作為司令部的成員,對這支突然出現的部隊,應該知道一些情況。他深怕對方誤會,連忙解釋說:“對不起,上校同誌,我不知道這支部隊是怎麽迴事。不過我軍既然要與德軍在這裏決戰,附近的區域出現一些部隊的調動,是在所難免的。”
波羅蘇欣對索科夫的說法,表示了讚同:“索科夫少校,看來你說的沒錯,這支正在向北麵運動的部隊,應該是上級剛調來的。”停頓片刻之後,他繼續說:“我現在派你過去和這支部隊進行接觸,看是否能讓他們改變方向,到這裏與匯合?要知道,我們師加上一些友軍,總兵力也不過一萬六千多人,而德國人的數量,至少比我們多出一倍,要想擋住敵人,就需要更多的兵力。”
索科夫並不清楚參謀長提到的這支部隊,到底是怎麽迴事,不過既然波羅蘇欣向自己提出了請求,肯定要去看看是怎麽迴事。他點點頭,說道:“好的,上校同誌,我立即帶人去查看。”
按照波羅蘇欣提供的位置,索科夫帶著十幾名戰士,分乘一輛吉普車和一輛卡車,以最快的速度趕了過去。
十幾分鍾後,索科夫就趕到了地方。
在這裏,他果然看到了一支數目龐大的部隊,穿著土黃色短皮大衣的指戰員們,正在沿著森林間的道路,朝著北麵行進。
索科夫命令司機把車停下,隨後打開車門跳下車,拉住一名軍官,客氣地問:“上尉同誌,你們是哪部分的?”
軍官看了一眼索科夫,並沒有立即說出部隊番號,而是反問道:“您是哪部分的?”
“我是第5集團軍司令部的參謀人員。”索科夫給自己杜撰了一個身份後,繼續追問道:“現在可以告訴我,你們是哪部分的吧?”
“我們是步兵第316師的。”
“什麽,你們是步兵第316師的?”對別人來說,軍官說出的不過是一個番號,但對索科夫來說,這支部隊的名字卻是如雷貫耳。短短的一個月之後,這支部隊就會被最高統帥部授予“近衛步兵第八師”的榮譽稱號,而且還被稱為蘇軍中最能打得部隊之一。他謹慎地問:“是潘菲洛夫將軍的步兵第316師?”
“沒錯,我們的師長就是潘菲洛夫將軍。”軍官好奇地問索科夫:“少校同誌,難道您認識我們師長?”
這一刻,索科夫的心裏忽然冒出一個大膽的念頭,能否找到並說服潘菲洛夫,讓他的部隊留在第5集團軍的防區,從而加強這裏的防禦力量?
“我聽說過你們師長。”索科夫有些底氣不足地問軍官:“上尉同誌,您知道你們的師長在什麽地方嗎?”
“他和政委在後麵。”雖然索科夫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也說出了潘菲洛夫的名字,不過軍官聽到對方直接問起師長在什麽地方時,還是保持了必要的警惕:“您有什麽事情找他們嗎?”
索科夫的眉頭挑了挑:“原來潘菲洛夫將軍和政委葉戈羅夫在一起,我對他們聞名已久,不知您能否帶我去見他們?”
見索科夫輕鬆地說出了潘菲洛夫和葉戈羅夫的名字,軍官有些遲疑了,畢竟能輕鬆叫出師長和政委名字的人,應該不是普通人。他一時間犯了難,不知是否應該把潘菲洛夫所在的位置,告訴麵前的這名少校。
就在他為難之際,忽然聽到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隨後一名年輕的政工人員來到他的身邊:“上尉,這位少校是誰?”
“一級指揮員同誌,”軍官連忙對那人說道:“這位少校同誌向我打聽師長和政委在什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