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子皞得了李斯的應允,心中自然頗為得意,帶著滿心的竊喜,他很快便迴到自己的洞府之內,而他的洞府,便是早在之前他的師父孟無形所暗自創立的深幽墨居。如今的他頗為自得地坐上了墨家钜子之首座,隻聽得座下眾人直唿“墨家萬載,钜子千秋,相夫得位,天下大統!屬下恭迎钜子迴位!”那齊聲唿拜的眾人之中,不僅有墨家相夫氏的主要核心,還有包昔日墨家相裏氏的七坊坊主聚義坊範疆、問鼎坊柳雲炳、雲龍坊陸遊海、逐鹿坊允忌,而七坊中的飛仙坊、天罡坊幾位坊主則早已在墨家政權的生變中殞了性命。
钜子皞聽罷眾人如此奉承諂媚之言,心中更是傲慢不已,於是便再也把持不住內心的狂妄,隻一陣仰天哈哈大笑。待笑過之後,便朝眾人隨手一揚道:“墨家相夫氏有今日全仰仗諸位昔日黔首以報,他日我墨家相夫氏收服諸子百家,一統江湖之時,必少不了諸位的功德!”
“多謝钜子垂賞之恩!”那眾人聽了钜子皞這話,一並躬身俯首而道。
“秦國即將行東進之策,秦相李斯乃許我大將軍之職以助其謀奪其他諸國,諸位先且各自迴舍,好好休整一番,隻待我令到差遣。”
“屬下遵令。”那眾人言罷,便各自散退了開去,隻留下那钜子皞周圍的七大護法和他一同死裏逃生的同門師兄妹蓐收、玄冥、祝融四人。
“你們幾個也退下吧。”钜子皞見他幾人尚未散去,便也一句生冷的言語將他們幾人打發了下去。
“是。”
待他幾人齊聲而應後,便也一起散了開去,隻留下钜子皞一人獨在那首座之上竊竊自喜。
此時的他,想到自己能夠有今日之殊榮,莫不得益於他首座之下的那幾樣東西,於是他便按動首座扶手之下隱匿的機關,隻聽嘩啦一聲,那扶手之下便顯出一個暗匣來,而在那暗匣之內一排金絲布帛來。那布帛卷卷而列,總共七卷依次排開。钜子皞拂手輕撫那七卷布帛,好不小心翼翼,生怕將其弄皺了一般,而嘴角邊流露出來的,則是一股寵惜之意。
可這钜子皞到底是何人,為何能如此輕而易舉大破各位酒宴之上名仕高手呢,又為何能榮登墨家钜子的寶座?此人便是墨家相夫氏一族領門人孟無形的大弟子太皞,也就是四大殺手之一的青龍,當然更是當年潛伏在钜子腹門下的四弟子山艮。此人極為陰險狡詐,是四大殺手之中最為毒辣的人物,當年甚至親手殺了自己的同門師弟雷震。可盡管此人使招陰險,可武功內力一向平平,並不未超凡出眾,如今卻能憑著一招半式大破名家、縱橫家、逍遙家具有盛鼎之名的江湖數一數二的高手,卻是為何?原來當年孟無形在布局收服墨家七坊之時,墨家七坊隱藏在百變機匣之內的墨經七章中的秘密包含了破解諸子百家絕技的各種招數,也就是墨家封藏其中的《八龍神策》。而當年參與誅殺和收服墨家七坊的首要人物便是太皞。太皞在師父的指示下,取得了打開空相淵八卦連心鎖的所有鑰匙,放出了囚禁其中的孟無邪,而與此同時,他也見到了這墨經七章中所隱藏的秘密,於是便瞞著孟無形將這七卷秘籍藏匿了起來。而隻是當時,迫於他師父孟無形的原因,不敢私自拮取那墨經七章中所隱藏的絕學,可如今,孟無形已經命喪空相淵,他自然再也毫無顧忌,便將藏匿多年的《八龍神策》拿了出來,並開始私自偷練其中的破解之術。在這三年之內,他已盡數掌握各家絕學要領,而此時,野心所散發出來的急迫感令他再也無法容忍如此低調的生存,於是便在相夫氏一族的族議大會之上,憑著自己勝人一籌的武藝脅迫眾位長老推選自己為墨家钜子,再加上在墨客山莊湮沒之時,唯獨太皞領了蓐收、玄冥逃了出來,所以他幾個師兄妹也是對他言聽計從,一時之間墨家相夫氏領門人的權位便落到了他的手中,他也借機乘風而上自封為钜子皞。在此奪位大計得逞之後,他便又開始尋思如何插手六國紛爭之事,而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秦國則令他垂涎不已。在得知李斯每月月圓之時必然大擺一次筵席的消息之後,這條喧賓奪主之計便在那李府的酒宴之上上演了開來。而如今,此計已然奏效,那這位頗具野心而又陰險毒辣之人的計劃也便將就此隨著李斯的掌權而一步步滲入秦國的政權中去了。
“什麽?!哎呀,大將軍啊,你糊塗啊,你是中了別人的借刀殺人之計啦!”李斯所擔憂的一點不錯,就在桓齮迴府之後向那韓非訴說朝堂之上的事情時,韓非頓時心憂如焚,大喊不妙。
“韓司過為何出此言?”而此時蒙在鼓裏的桓齮卻依然還是一頭霧水。
“楚國兵強馬壯,又有名震天下的項氏一族為將,此番伐楚則必定是兇多吉少啊。”韓非急切地說道。
“這個本將軍自然明白,項門虎將固然厲害,然則大王既已委派王翦父子助我伐楚,則楚未必不能破矣。楚若為我所破,則東進伐楚我便居首功,如此有何不可?”桓齮依然還沒有嗅到自己所處的危險境地,卻還在做著立功的春秋大夢。
“將軍此言差矣,我太了解我師兄李斯了,他故意向大王舉薦王翦父子為副將,則必然是不會輕易讓將軍您伐楚成功的。那王翦父子本官居將軍之上,隻因滅趙不利被冷落於朝堂之下,如今要那王翦父子聽將軍的號令,他們又如何肯服氣?如此,則將帥不和,將帥不和則必生大亂。退一萬步講,就算將軍僥幸伐楚獲勝,那首功便是李斯東進之策決斷有方,舉薦將才有道,哪裏會輪得到將軍您呢?將軍隻不過是枉作他人的一顆棋子罷了。”韓非見桓齮還未開竅,便一五一十的講其中的利害逐一辨析開來。
“這。。。,”桓齮一聽韓非此言,頓時驚得語塞起來,“這本。。。將軍倒是未曾料到,李斯小人,卻是如此奸詐!”桓齮得知中了李斯的借刀殺人之計後,頓時又惱又怒,不由得謾罵起李斯來。
待其謾罵過之後,不由得又開始擔憂地問起韓非道:“那韓司過有何良策可助本將逃過此劫否?”
韓非稍作思索之後,還是搖了搖頭道:“如今大王伐楚之令已下,便猶如那覆水一般再難收迴,為今之計,隻有盡快與王翦父子修好,共商伐楚大計,另外派說客前往燕、齊之地說服燕王與齊王不橫加幹涉,至於其他的也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好,一切但聽司過之言行事。”此時的桓齮,早就失了方寸,如今韓非如何說,他便如何隻顧點頭應承了。
地處北國塞外的大燕,一直默默地固守在易水以北,看起來似乎無比的淒涼與孤漠。然而,千古多少年而來,它無時不散發著一股不饒不屈的氣息,而它所要告訴世人的便是它永遠不會為任何邪惡的勢力所屈服。就在這孤風悲鳴的時刻,一聲戰馬的嘶鳴聲劃破了這蕭蕭的北風,而從那淒慘的嘶鳴聲之中,隱隱約約地透露著這匹曾經叱吒風雲的戰馬此刻已經精疲力盡,隻是在竭盡全力之後心有不甘地發出了最後一聲嘶鳴。
而駕馭這匹戰馬的主人,此刻依然死命地揮舞著鞭子,口中不停地大喊著駕馭之聲以驅使著自己的坐騎繼續向前飛馳。盡管他也深深地知道,由於兩天兩夜不吃不喝馬不停蹄的奔馳,這匹可憐的老馬此刻已經到達了能力的極限,但是,他仍然不願意就此放棄,因為在他眼前便是燕趙交界的易水了,隻要自己能過了易水,那對於他來說,就是安全之地了。
然而他的期望終究還是破滅了,因為他胯下老馬的羸弱身軀終於再也無法支撐自己背上的重荷,撲通一聲一頭紮在了泥濘的崎嶇小路上。它伸直了自己的舌頭,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不時地還有一絲一絲快要風幹的白沫從口中滴淌下來,而它的雙眼幽射出一絲絕望和悲憫,似乎在告訴它的主人,自己隻能幫他到這裏了,接下來的路需要主人一步一步地走完了。
此時,它的主人凝視了那老馬一下,簡單地表達了一下對它的感激之情,隨後,他便果斷地棄下了馬匹,急切地邁開了步伐,直往易水而去。因為他知道,自己身後的危險時刻將會降臨到自己的身上,如若不爭取這一分一秒,那麽他所要付出的代價便是自己的這顆項上人頭。
而他狹小的步履中所呈現出來的立足不穩,足以說明他曾經是一個養尊處優之人,如今落難而逃,便顯得十分的吃力。就在他慌慌張張、踉踉蹌蹌地死命向前奔跑之時,隻聞得身後一陣戰馬嘶鳴之聲,那急促緊張的馬鞭聲直朝自己這邊傳來。於是,他再也顧不得腳下的一切了,直把腳上那雙狼皮帛履甩了開去,**了雙腳直往前飛奔開去。
而正當他以為自己快要脫險之時,眼前的一切卻瞬間令他的希望化為泡影。原來,他本以為拚命奔跑就可以衝向希望的盡頭,竟然變成了茫茫然一片水天相接的景象。不錯,那便是燕趙相鄰的最大的江——易水江。而此時他的身後,那一掃而過的馬蹄聲便很快傳了過來,他幾乎已經聽到了那馬背上的殺手陰冷的笑聲。此時此刻,他的精神伴隨著他希望的破滅而徹底崩潰了,他幾乎產生了縱身一躍的念頭。
“哈哈哈,燕丹,你已經走投無路啦!”就在他在江邊猶豫不決的時候,身後一陣冷笑聲打斷了他的猶豫。
他猛地迴過頭去,隻見他身後的一隊秦國追兵個個得意洋洋,看著燕丹的這副落魄的樣子,他們互相相視而嘲笑起他來。而其中有位領頭的,則漸漸將自己的冷笑淡了下來,隨即隨手將幾個用布帛包裹的東西甩在了燕丹的麵前,正襟威嚴道:“燕丹,追隨你的幾個死士已在半道被我們全部截殺,如今麵對你的隻有這條冰冷刺骨的易水江,我勸你還是乖乖的跟我們迴秦國老老實實做你的人質去吧。”
燕丹看了看地上那血淋淋的幾個裹有人頭的包裹,頓時心中一陣心酸,盡管他已經再無退路,但他卻知道自己絕對不會再迴秦國了,此時此刻,他反倒放下了心中的絕望,變得坦然起來。隻見他忽然仰天大笑道:“哈哈哈,想讓我拋棄自己的尊嚴再迴秦國做人質?絕對不可能!所謂士可殺不可辱!今日,我燕丹就算要永世與這易水江為寢,也絕不會跟你們這幫暴徒迴去!”
“哦?好一番仕族的高風亮節話語啊,那本將就給你一個高風亮節的機會!”那領頭之人全然不以為然,隻惡狠狠地對手下發話道,“給我把他拿下!”
“諾!”眾手下收受了領頭人的指令,便異口同聲應了下來,隨後直逼那燕丹而去。
燕丹被眾人來勢洶洶的氣勢給逼的一步步往後退去,似乎此刻再也沒有機會容他再作絲毫的猶豫了,於是,他便抱定了投江的念頭,隻待那眾人再上前一兩步,便立刻轉身躍江而去。
而就在那眾人舉著長劍,陰笑著逐漸逼近那燕丹之時,忽而一道陰風唿嘯而來,隨即一道寒光一閃而過,隻聽的“叮叮當當”一陣齊刷刷的聲響之後,眾人一個個都傻了眼。原來那寒光閃過之後,眾人手中的長劍皆應聲而斷,斷劍齊刷刷地落在了地上。順著那道寒光閃過的方向望去,隻見一把利劍深深地紮入了路旁的岩石之中,那劍身似有青龍浮現,而劍柄之處,卻有七星拱照。此劍發出一絲絲幽寒之氣,令人無不毛骨悚然。
...
...
钜子皞聽罷眾人如此奉承諂媚之言,心中更是傲慢不已,於是便再也把持不住內心的狂妄,隻一陣仰天哈哈大笑。待笑過之後,便朝眾人隨手一揚道:“墨家相夫氏有今日全仰仗諸位昔日黔首以報,他日我墨家相夫氏收服諸子百家,一統江湖之時,必少不了諸位的功德!”
“多謝钜子垂賞之恩!”那眾人聽了钜子皞這話,一並躬身俯首而道。
“秦國即將行東進之策,秦相李斯乃許我大將軍之職以助其謀奪其他諸國,諸位先且各自迴舍,好好休整一番,隻待我令到差遣。”
“屬下遵令。”那眾人言罷,便各自散退了開去,隻留下那钜子皞周圍的七大護法和他一同死裏逃生的同門師兄妹蓐收、玄冥、祝融四人。
“你們幾個也退下吧。”钜子皞見他幾人尚未散去,便也一句生冷的言語將他們幾人打發了下去。
“是。”
待他幾人齊聲而應後,便也一起散了開去,隻留下钜子皞一人獨在那首座之上竊竊自喜。
此時的他,想到自己能夠有今日之殊榮,莫不得益於他首座之下的那幾樣東西,於是他便按動首座扶手之下隱匿的機關,隻聽嘩啦一聲,那扶手之下便顯出一個暗匣來,而在那暗匣之內一排金絲布帛來。那布帛卷卷而列,總共七卷依次排開。钜子皞拂手輕撫那七卷布帛,好不小心翼翼,生怕將其弄皺了一般,而嘴角邊流露出來的,則是一股寵惜之意。
可這钜子皞到底是何人,為何能如此輕而易舉大破各位酒宴之上名仕高手呢,又為何能榮登墨家钜子的寶座?此人便是墨家相夫氏一族領門人孟無形的大弟子太皞,也就是四大殺手之一的青龍,當然更是當年潛伏在钜子腹門下的四弟子山艮。此人極為陰險狡詐,是四大殺手之中最為毒辣的人物,當年甚至親手殺了自己的同門師弟雷震。可盡管此人使招陰險,可武功內力一向平平,並不未超凡出眾,如今卻能憑著一招半式大破名家、縱橫家、逍遙家具有盛鼎之名的江湖數一數二的高手,卻是為何?原來當年孟無形在布局收服墨家七坊之時,墨家七坊隱藏在百變機匣之內的墨經七章中的秘密包含了破解諸子百家絕技的各種招數,也就是墨家封藏其中的《八龍神策》。而當年參與誅殺和收服墨家七坊的首要人物便是太皞。太皞在師父的指示下,取得了打開空相淵八卦連心鎖的所有鑰匙,放出了囚禁其中的孟無邪,而與此同時,他也見到了這墨經七章中所隱藏的秘密,於是便瞞著孟無形將這七卷秘籍藏匿了起來。而隻是當時,迫於他師父孟無形的原因,不敢私自拮取那墨經七章中所隱藏的絕學,可如今,孟無形已經命喪空相淵,他自然再也毫無顧忌,便將藏匿多年的《八龍神策》拿了出來,並開始私自偷練其中的破解之術。在這三年之內,他已盡數掌握各家絕學要領,而此時,野心所散發出來的急迫感令他再也無法容忍如此低調的生存,於是便在相夫氏一族的族議大會之上,憑著自己勝人一籌的武藝脅迫眾位長老推選自己為墨家钜子,再加上在墨客山莊湮沒之時,唯獨太皞領了蓐收、玄冥逃了出來,所以他幾個師兄妹也是對他言聽計從,一時之間墨家相夫氏領門人的權位便落到了他的手中,他也借機乘風而上自封為钜子皞。在此奪位大計得逞之後,他便又開始尋思如何插手六國紛爭之事,而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秦國則令他垂涎不已。在得知李斯每月月圓之時必然大擺一次筵席的消息之後,這條喧賓奪主之計便在那李府的酒宴之上上演了開來。而如今,此計已然奏效,那這位頗具野心而又陰險毒辣之人的計劃也便將就此隨著李斯的掌權而一步步滲入秦國的政權中去了。
“什麽?!哎呀,大將軍啊,你糊塗啊,你是中了別人的借刀殺人之計啦!”李斯所擔憂的一點不錯,就在桓齮迴府之後向那韓非訴說朝堂之上的事情時,韓非頓時心憂如焚,大喊不妙。
“韓司過為何出此言?”而此時蒙在鼓裏的桓齮卻依然還是一頭霧水。
“楚國兵強馬壯,又有名震天下的項氏一族為將,此番伐楚則必定是兇多吉少啊。”韓非急切地說道。
“這個本將軍自然明白,項門虎將固然厲害,然則大王既已委派王翦父子助我伐楚,則楚未必不能破矣。楚若為我所破,則東進伐楚我便居首功,如此有何不可?”桓齮依然還沒有嗅到自己所處的危險境地,卻還在做著立功的春秋大夢。
“將軍此言差矣,我太了解我師兄李斯了,他故意向大王舉薦王翦父子為副將,則必然是不會輕易讓將軍您伐楚成功的。那王翦父子本官居將軍之上,隻因滅趙不利被冷落於朝堂之下,如今要那王翦父子聽將軍的號令,他們又如何肯服氣?如此,則將帥不和,將帥不和則必生大亂。退一萬步講,就算將軍僥幸伐楚獲勝,那首功便是李斯東進之策決斷有方,舉薦將才有道,哪裏會輪得到將軍您呢?將軍隻不過是枉作他人的一顆棋子罷了。”韓非見桓齮還未開竅,便一五一十的講其中的利害逐一辨析開來。
“這。。。,”桓齮一聽韓非此言,頓時驚得語塞起來,“這本。。。將軍倒是未曾料到,李斯小人,卻是如此奸詐!”桓齮得知中了李斯的借刀殺人之計後,頓時又惱又怒,不由得謾罵起李斯來。
待其謾罵過之後,不由得又開始擔憂地問起韓非道:“那韓司過有何良策可助本將逃過此劫否?”
韓非稍作思索之後,還是搖了搖頭道:“如今大王伐楚之令已下,便猶如那覆水一般再難收迴,為今之計,隻有盡快與王翦父子修好,共商伐楚大計,另外派說客前往燕、齊之地說服燕王與齊王不橫加幹涉,至於其他的也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好,一切但聽司過之言行事。”此時的桓齮,早就失了方寸,如今韓非如何說,他便如何隻顧點頭應承了。
地處北國塞外的大燕,一直默默地固守在易水以北,看起來似乎無比的淒涼與孤漠。然而,千古多少年而來,它無時不散發著一股不饒不屈的氣息,而它所要告訴世人的便是它永遠不會為任何邪惡的勢力所屈服。就在這孤風悲鳴的時刻,一聲戰馬的嘶鳴聲劃破了這蕭蕭的北風,而從那淒慘的嘶鳴聲之中,隱隱約約地透露著這匹曾經叱吒風雲的戰馬此刻已經精疲力盡,隻是在竭盡全力之後心有不甘地發出了最後一聲嘶鳴。
而駕馭這匹戰馬的主人,此刻依然死命地揮舞著鞭子,口中不停地大喊著駕馭之聲以驅使著自己的坐騎繼續向前飛馳。盡管他也深深地知道,由於兩天兩夜不吃不喝馬不停蹄的奔馳,這匹可憐的老馬此刻已經到達了能力的極限,但是,他仍然不願意就此放棄,因為在他眼前便是燕趙交界的易水了,隻要自己能過了易水,那對於他來說,就是安全之地了。
然而他的期望終究還是破滅了,因為他胯下老馬的羸弱身軀終於再也無法支撐自己背上的重荷,撲通一聲一頭紮在了泥濘的崎嶇小路上。它伸直了自己的舌頭,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不時地還有一絲一絲快要風幹的白沫從口中滴淌下來,而它的雙眼幽射出一絲絕望和悲憫,似乎在告訴它的主人,自己隻能幫他到這裏了,接下來的路需要主人一步一步地走完了。
此時,它的主人凝視了那老馬一下,簡單地表達了一下對它的感激之情,隨後,他便果斷地棄下了馬匹,急切地邁開了步伐,直往易水而去。因為他知道,自己身後的危險時刻將會降臨到自己的身上,如若不爭取這一分一秒,那麽他所要付出的代價便是自己的這顆項上人頭。
而他狹小的步履中所呈現出來的立足不穩,足以說明他曾經是一個養尊處優之人,如今落難而逃,便顯得十分的吃力。就在他慌慌張張、踉踉蹌蹌地死命向前奔跑之時,隻聞得身後一陣戰馬嘶鳴之聲,那急促緊張的馬鞭聲直朝自己這邊傳來。於是,他再也顧不得腳下的一切了,直把腳上那雙狼皮帛履甩了開去,**了雙腳直往前飛奔開去。
而正當他以為自己快要脫險之時,眼前的一切卻瞬間令他的希望化為泡影。原來,他本以為拚命奔跑就可以衝向希望的盡頭,竟然變成了茫茫然一片水天相接的景象。不錯,那便是燕趙相鄰的最大的江——易水江。而此時他的身後,那一掃而過的馬蹄聲便很快傳了過來,他幾乎已經聽到了那馬背上的殺手陰冷的笑聲。此時此刻,他的精神伴隨著他希望的破滅而徹底崩潰了,他幾乎產生了縱身一躍的念頭。
“哈哈哈,燕丹,你已經走投無路啦!”就在他在江邊猶豫不決的時候,身後一陣冷笑聲打斷了他的猶豫。
他猛地迴過頭去,隻見他身後的一隊秦國追兵個個得意洋洋,看著燕丹的這副落魄的樣子,他們互相相視而嘲笑起他來。而其中有位領頭的,則漸漸將自己的冷笑淡了下來,隨即隨手將幾個用布帛包裹的東西甩在了燕丹的麵前,正襟威嚴道:“燕丹,追隨你的幾個死士已在半道被我們全部截殺,如今麵對你的隻有這條冰冷刺骨的易水江,我勸你還是乖乖的跟我們迴秦國老老實實做你的人質去吧。”
燕丹看了看地上那血淋淋的幾個裹有人頭的包裹,頓時心中一陣心酸,盡管他已經再無退路,但他卻知道自己絕對不會再迴秦國了,此時此刻,他反倒放下了心中的絕望,變得坦然起來。隻見他忽然仰天大笑道:“哈哈哈,想讓我拋棄自己的尊嚴再迴秦國做人質?絕對不可能!所謂士可殺不可辱!今日,我燕丹就算要永世與這易水江為寢,也絕不會跟你們這幫暴徒迴去!”
“哦?好一番仕族的高風亮節話語啊,那本將就給你一個高風亮節的機會!”那領頭之人全然不以為然,隻惡狠狠地對手下發話道,“給我把他拿下!”
“諾!”眾手下收受了領頭人的指令,便異口同聲應了下來,隨後直逼那燕丹而去。
燕丹被眾人來勢洶洶的氣勢給逼的一步步往後退去,似乎此刻再也沒有機會容他再作絲毫的猶豫了,於是,他便抱定了投江的念頭,隻待那眾人再上前一兩步,便立刻轉身躍江而去。
而就在那眾人舉著長劍,陰笑著逐漸逼近那燕丹之時,忽而一道陰風唿嘯而來,隨即一道寒光一閃而過,隻聽的“叮叮當當”一陣齊刷刷的聲響之後,眾人一個個都傻了眼。原來那寒光閃過之後,眾人手中的長劍皆應聲而斷,斷劍齊刷刷地落在了地上。順著那道寒光閃過的方向望去,隻見一把利劍深深地紮入了路旁的岩石之中,那劍身似有青龍浮現,而劍柄之處,卻有七星拱照。此劍發出一絲絲幽寒之氣,令人無不毛骨悚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