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幕,卻把所有在場的諸子百家都驚得目瞪口呆,殊不知這墨家钜子今日居然也親臨了這燕薊的弈劍大會,更不可思議的是,此事卻是連荊軻也蒙在鼓裏,原來高漸離等人早就商議好,今日便要推舉荊軻為弈劍盟盟主,正好逍遙散人使出緩兵之計,他們便將計就計,順水推舟將荊軻推為盟主之位。[燃^文^書庫][]
逍遙散人本想借高漸離越上之嫌拖延時辰,熟料這高漸離反客為主,竟將這墨家钜子搬了出來,這弈劍盟盟主之位若是讓墨家钜子奪得,必定會成為秦國的心腹大患,屆時李斯肯定輕饒不了自己,於是他驚訝之餘,立刻不斷安慰自己,讓自己盡快鎮定下來,好想出計策應對局麵。
“諸位前輩快快起身,這是要折煞荊軻了。”荊軻見眾人塑造了如此驚人的陣勢,頓時有些極為尷尬,急忙上前一個個扶起了眾人。
逍遙散人定睛一看這所謂的墨家钜子竟是初出茅廬的晚輩後生,頓時心中篤定了許多,心中也已然有了主意。
“原來墨家钜子親臨,實令我燕薊生輝不已,”鞠武一見墨家這般陣勢恭迎一位三十未立的後輩,頓時也有些吃驚,急忙上前迎接道,“鞠武未知钜子親臨,實在是失禮了。”
“鞠相如此盛情實在令荊軻擔待不起,荊軻不過是受師命在身,蒙各位英雄不棄,臨時暫代這钜子之位,今日有幸瞻仰此弈劍大會,亦是受教不少。”鞠武如此大禮相迎,再次讓荊軻頗有受寵若驚之感。
而此時身在一旁細細觀察的逍遙散人,仔細打量了荊軻的言行舉止,不過是初出茅廬之輩,又聽聞隻是暫代钜子,不禁心中又是暗喜,趁機在一旁正襟而立,緩緩插話道:“本座聽聞墨家早已分裂成相夫氏、相裏氏以及鄧陵氏三派,對於墨家傳承正統的名聲,三派各執一詞,閣下既稱自己為墨家钜子,言下之意便是為墨家正統,但不知這位公子有何憑據?”
逍遙散人這一發問果然頗為刁難,墨家分裂許久,各自紛爭多年,光靠一麵之詞確實難以立足威信,而眼下各路群雄雲集,此次逍遙散人一句質問,則是故意要荊軻等人難以自圓其說,在天下英雄麵前丟盡臉麵。
而經此一番中途打斷,鞠武也頓時顯得有些尷尬,一時之間竟也語塞,不知如何是好,眾人亦開始紛紛輕言議論,場麵顯然已有些失常。而熟料正在此時,這位初出茅廬的翩翩公子,竟然絲毫不動聲色,隻是微微一笑,緩緩走到逍遙散人跟前,抱拳施禮道:“這位便是逍遙家的嫡傳逍遙大師吧?”
逍遙散人隻稍作冷笑,卻並未答話,他如此冷漠的態度顯然是為了告訴荊軻,隻管應答他的問話,休想以套近乎而轉移話題。
荊軻見他並未答話,於是便又接著說道:“逍遙大師所言不錯,墨家曆經百年滄桑,業已歸為三派,然則墨家祖師墨翟則一直以‘兼愛非攻’為上,‘尚賢尚同’次之,‘節儉節葬’為輔,並不存在相互排斥詆毀之說,墨家钜子代代相傳,豈有虛假之說,而逍遙大師所要的憑據,無非是此物而已。”
荊軻所取之物,乃金邊檀木鑲邊,玲瓏剔透的溫玉鑲嵌正中,在陽光斜照之下散發著溫婉清幽的色彩,似乎透露著一種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而此物,正是由墨家钜子單一相傳的代表墨家最高號令的钜子令。眾人見得那钜子令竟然如此神秘肅穆,頓時不由得都驚唿了起來。而此時之前不斷發難於荊軻的逍遙散人,此時也一並受到了此物的震攝,他全然未想到墨家钜子腹竟然真的將钜子令傳給了這位看上去似乎還不更事的晚輩後生。
“既然荊公子已然證實了自己乃墨家钜子的身份,那逍遙大師可還有其他疑問?”鞠武見眾人似乎都親眼目睹了钜子令,眼前這位公子的身份已然證實,於是便反問起那逍遙散人來。
有钜子令為證,逍遙散人自然無力反駁,不過他倒是早就留了後手,於是便迴話道:“既然墨家钜子親臨,那便正好,弈劍盟盟主之位便又有候選之人了,钜子不妨與高大俠一決高下,也好讓我等看看眼界,看看墨家钜子的真才實學。”他這般寥寥幾句話語便瞬間轉移了方才緊逼自己的質問,可不得不說逍遙散人的老道之處確實可怕。他如此挑撥用意有二,一則讓墨家钜子和高漸離對決,便可消耗他們的實力,屆時便可為李斯後續的計劃減少阻力;其次,以他二人的武功修為,如果糾纏在一起,必然可以大大拖延時辰,屆時便可完成他所要完成的任務。
“嗯,那就請钜子與高大俠一較高下,也好讓這弈劍盟盟主之位塵埃落定。”鞠武隻知道盡快決出這弈劍盟盟主之位,完成燕王交代的差事,對於其他的他自然不知其中利害,立刻便著了逍遙散人的緩兵之計,於是便也跟著一邊說道。
“不勞鞠相費心了,”孰知鞠武話音剛落,那高漸離便緩緩走來,慢慢定聲而道,“墨家钜子的武功修為遠在我高漸離之上,今日高某願自動棄權讓位,這不算違背大會的規則吧?”問罷,便暗自朝荊軻使了個眼色,示意荊軻就此順水而下居位於這弈劍盟盟主之位。荊軻心中自知高漸離的良苦用心,墨家要想重振天下,此盟主位則是勢在必得的,於是便微微點了點頭,隻是心中的感激之情已經難以言表。
“這…這倒並不違背。”高漸離的這番突然棄權的決定讓鞠武也感到有些意外,頓時反應也變得遲鈍了些,半晌才道,“如此那這盟主之位可就非荊公子莫屬了。”
高漸離的這個決定不但讓鞠武和在場各家之人感到意外,則更是讓另外一個人萬萬沒有想到,此人便是已經亂了陣腳的逍遙散人。如果高漸離就此棄權讓位,那荊軻便會輕而易舉地坐上這盟主之位,那他之前全盤計劃的如意算盤,如今隻怕瞬間就得落空了,這對他來說簡直是猶如五雷轟頂一般,他又豈能就此罷休?於是連忙急著打斷道:“慢!”
“哦?不知逍遙大師又有何異議?”鞠武尚未全全而言,便又被那逍遙散人所打斷,頓時亦有些許煩躁之意,話語之間也少了先前的那份恭敬。
“你這禿頭還有完沒完了,這也不是那也不是,你若是有本事,自己來打贏我家钜子,你若是勝出,我盜昇便立刻棄去墨門,心甘情願拜你逍遙家門下為徒。”盜昇早在一旁看不下去了,於是便立刻不耐煩道。
“正是正是,你逍遙大師若能勝的我家钜子,我等皆轉投你逍遙家門下。”盜昇這話一出,身旁的朱亥、毛允等人便也跟著一並起哄了起來。
可那逍遙散人哪裏有這把握去與那墨家钜子對決,雖說那新任墨家钜子不過是個晚輩後生,不過到底也是钜子腹的傳人,這趟渾水他自然是不趟為妙。然則此刻距午時三刻還尚早,若是就此完結,那李丞相的計劃必然遭到破壞,到時必定輕饒不了自己,於是他才不得已有所情急之言,可他如今一時之間又哪裏想得出其他對策來拖延時辰呢?
“本座並無他意,隻是這高大俠如此就棄權作罷,豈不可惜,況且這時辰尚早,不如再於眾人彈奏一曲高山流水,也好讓諸位一盡昨日未盡之興。”逍遙散人實在無甚好的理由加以解釋,此時的話語自然顯得蒼白無力。
“逍遙大師果然人如其名啊,逍遙的很啊,如今秦國已兵犯楚郢,你卻還有雅興聽上一曲高山流水,況且此曲需琴簫合奏,這高兄弟是善使七弦琴,且問這簫樂又有誰來吹奏?”此時薛倫見逍遙散人無力辯駁,也立刻借機諷刺他一番來。
“依我看,不如讓這禿頭自己來濫竽充數一番罷了。”盜昇便即刻見機行事,立刻接上了薛倫的話語,倒是和他配合的天衣無縫。
“若是能如此倒也好,正好能幫著合奏一曲,為我荊兄弟榮任這弈劍盟盟主之位賀喜一番。”薛倫繼續接了盜昇的話道。
“正是,正是。”盜昇未等薛倫話音落完,便急著又應聲而道。他二人一問一答一唱一和,直把眾人方才的莊嚴肅穆打消的煙消雲散,都四下裏不禁又偷笑起來。
這逍遙散人經他二人一番言語調侃,頓時急漲著臉,顯得麵紅耳赤,可一時之間竟也六神無主,隻好轉首朝身後的惠施、張定等人瞟去。而在此之前,逍遙散人本以為自己早就編排好了足夠的理由來拖延高漸離等人,故而便隻身一人而出,如此便可搶了這黑影令史的頭功。熟料如今情勢已完全逆轉,一發而不可收拾,以至於他不得不厚著臉皮暗地裏示意惠施等人挺身相助。可他幾人經過一番和逍遙散人的同舟共事,怎又不知那逍遙散人是何德性,無非是個好大喜功之輩,故而一時之間竟也無人站出來幫他說上一二。
逍遙散人見惠施等人無意出列相助,心中不由得暗罵了一聲“世俗小人”,便也隻好無奈地繼續假裝若無其事地應對墨門眾人。而就在他轉首掃視眾人之時,忽然高台之上的一個端坐的人影讓他眼前一亮,頓時喜出望外,計上心來。
那端坐的人影到底是何人,為何能讓逍遙散人如此驚喜?能如此有身份能端坐在望江閣的高台之上與鞠武相提並論之人,便也隻有南華真人莊周了。逍遙散人見了莊周,立刻轉困為喜,直抬足了底氣道:“南華真人德高望重,難道也意下如此?”
逍遙散人的“意下如此”四個字,卻別有一番深意,一來言外之意則是借莊周的威望嗬斥盜昇、薛倫等輩胡言亂謅,二來則是試探莊周對荊軻不戰而勝的局麵抱何態度。
莊周自入弈劍大會以來,一直則以旁觀者的身份坐觀整個賽局,他看得了天下諸子人才輩出,既有幾分欣慰,亦有幾分惆悵。欣慰的是當年戰國爭雄,諸子百家爭鳴的局麵欣欣向榮,時隔百年依然沒有絲毫的褪卻;惆悵的是歲月卻如此不講情份,匆匆而過自己已是半入黃土之身,即便如今有心重出江湖,一展道家的威望,隻怕也是後續乏力了。麵對逍遙散人的質問,他一時之間也不知該作何迴答,隻是起身而道:“老朽已是垂暮之年,今日有幸目睹高兄弟出神入化的琴藝,已是三生有幸,既然這位荊公子才是墨家钜子傳人,那高兄弟主動承讓亦是情理中之事,至於其他同道的一番戲言,逍遙大師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道家老聃前輩乃道家始祖,以替天行道盛名天下,當年百家爭鳴之時,並不在墨家墨翟之下,南華真人作為道家傳承之首,何以如此妄自菲薄?”逍遙散人見莊周對荊軻輕易奪得盟主一事並無反對之意,不得不搬出道家始祖老聃,以言語相激。
莊周對於逍遙散人的詰問,卻也並未受激,反倒顯得頗為平靜道:“始祖老聃常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道家本順天而生,處事之道便是要寵辱不驚,又何須為爭名奪利而難為了自己?百家爭鳴,道家因替天行道盛名天下,然則始祖從未想過要與各家爭得百家之首的虛名,而況墨家以兼愛非攻為信,與道家信條不謀而合,老朽又何意與之相悖呢?”
“南華真人大義淩雲天下,實令我等晚輩望塵莫及。”荊軻聽了莊周這番虛懷若穀的言語,一股欽佩之情油然而生,於是不由得抱拳施禮道。
“誒,钜子言重了,老朽不過是秉承始祖之道而已,況且如今強秦欺壓天下,我道家又豈能坐視不理天下道義,反倒去糾結自家名楣?”莊周見墨家钜子如此朝自己行了大禮,連忙連番推卻道。
“真人言之有理,道家與墨家都是出於天下道義而生,故而都能盛名天下,今日強秦壓六國,真人秉承道家信條而助我大燕,鞠武代燕王銘恩致謝。”身在一旁的鞠武也為莊周的不拘小節而感動,遂上前連聲致謝。
逍遙散人本想借高漸離越上之嫌拖延時辰,熟料這高漸離反客為主,竟將這墨家钜子搬了出來,這弈劍盟盟主之位若是讓墨家钜子奪得,必定會成為秦國的心腹大患,屆時李斯肯定輕饒不了自己,於是他驚訝之餘,立刻不斷安慰自己,讓自己盡快鎮定下來,好想出計策應對局麵。
“諸位前輩快快起身,這是要折煞荊軻了。”荊軻見眾人塑造了如此驚人的陣勢,頓時有些極為尷尬,急忙上前一個個扶起了眾人。
逍遙散人定睛一看這所謂的墨家钜子竟是初出茅廬的晚輩後生,頓時心中篤定了許多,心中也已然有了主意。
“原來墨家钜子親臨,實令我燕薊生輝不已,”鞠武一見墨家這般陣勢恭迎一位三十未立的後輩,頓時也有些吃驚,急忙上前迎接道,“鞠武未知钜子親臨,實在是失禮了。”
“鞠相如此盛情實在令荊軻擔待不起,荊軻不過是受師命在身,蒙各位英雄不棄,臨時暫代這钜子之位,今日有幸瞻仰此弈劍大會,亦是受教不少。”鞠武如此大禮相迎,再次讓荊軻頗有受寵若驚之感。
而此時身在一旁細細觀察的逍遙散人,仔細打量了荊軻的言行舉止,不過是初出茅廬之輩,又聽聞隻是暫代钜子,不禁心中又是暗喜,趁機在一旁正襟而立,緩緩插話道:“本座聽聞墨家早已分裂成相夫氏、相裏氏以及鄧陵氏三派,對於墨家傳承正統的名聲,三派各執一詞,閣下既稱自己為墨家钜子,言下之意便是為墨家正統,但不知這位公子有何憑據?”
逍遙散人這一發問果然頗為刁難,墨家分裂許久,各自紛爭多年,光靠一麵之詞確實難以立足威信,而眼下各路群雄雲集,此次逍遙散人一句質問,則是故意要荊軻等人難以自圓其說,在天下英雄麵前丟盡臉麵。
而經此一番中途打斷,鞠武也頓時顯得有些尷尬,一時之間竟也語塞,不知如何是好,眾人亦開始紛紛輕言議論,場麵顯然已有些失常。而熟料正在此時,這位初出茅廬的翩翩公子,竟然絲毫不動聲色,隻是微微一笑,緩緩走到逍遙散人跟前,抱拳施禮道:“這位便是逍遙家的嫡傳逍遙大師吧?”
逍遙散人隻稍作冷笑,卻並未答話,他如此冷漠的態度顯然是為了告訴荊軻,隻管應答他的問話,休想以套近乎而轉移話題。
荊軻見他並未答話,於是便又接著說道:“逍遙大師所言不錯,墨家曆經百年滄桑,業已歸為三派,然則墨家祖師墨翟則一直以‘兼愛非攻’為上,‘尚賢尚同’次之,‘節儉節葬’為輔,並不存在相互排斥詆毀之說,墨家钜子代代相傳,豈有虛假之說,而逍遙大師所要的憑據,無非是此物而已。”
荊軻所取之物,乃金邊檀木鑲邊,玲瓏剔透的溫玉鑲嵌正中,在陽光斜照之下散發著溫婉清幽的色彩,似乎透露著一種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而此物,正是由墨家钜子單一相傳的代表墨家最高號令的钜子令。眾人見得那钜子令竟然如此神秘肅穆,頓時不由得都驚唿了起來。而此時之前不斷發難於荊軻的逍遙散人,此時也一並受到了此物的震攝,他全然未想到墨家钜子腹竟然真的將钜子令傳給了這位看上去似乎還不更事的晚輩後生。
“既然荊公子已然證實了自己乃墨家钜子的身份,那逍遙大師可還有其他疑問?”鞠武見眾人似乎都親眼目睹了钜子令,眼前這位公子的身份已然證實,於是便反問起那逍遙散人來。
有钜子令為證,逍遙散人自然無力反駁,不過他倒是早就留了後手,於是便迴話道:“既然墨家钜子親臨,那便正好,弈劍盟盟主之位便又有候選之人了,钜子不妨與高大俠一決高下,也好讓我等看看眼界,看看墨家钜子的真才實學。”他這般寥寥幾句話語便瞬間轉移了方才緊逼自己的質問,可不得不說逍遙散人的老道之處確實可怕。他如此挑撥用意有二,一則讓墨家钜子和高漸離對決,便可消耗他們的實力,屆時便可為李斯後續的計劃減少阻力;其次,以他二人的武功修為,如果糾纏在一起,必然可以大大拖延時辰,屆時便可完成他所要完成的任務。
“嗯,那就請钜子與高大俠一較高下,也好讓這弈劍盟盟主之位塵埃落定。”鞠武隻知道盡快決出這弈劍盟盟主之位,完成燕王交代的差事,對於其他的他自然不知其中利害,立刻便著了逍遙散人的緩兵之計,於是便也跟著一邊說道。
“不勞鞠相費心了,”孰知鞠武話音剛落,那高漸離便緩緩走來,慢慢定聲而道,“墨家钜子的武功修為遠在我高漸離之上,今日高某願自動棄權讓位,這不算違背大會的規則吧?”問罷,便暗自朝荊軻使了個眼色,示意荊軻就此順水而下居位於這弈劍盟盟主之位。荊軻心中自知高漸離的良苦用心,墨家要想重振天下,此盟主位則是勢在必得的,於是便微微點了點頭,隻是心中的感激之情已經難以言表。
“這…這倒並不違背。”高漸離的這番突然棄權的決定讓鞠武也感到有些意外,頓時反應也變得遲鈍了些,半晌才道,“如此那這盟主之位可就非荊公子莫屬了。”
高漸離的這個決定不但讓鞠武和在場各家之人感到意外,則更是讓另外一個人萬萬沒有想到,此人便是已經亂了陣腳的逍遙散人。如果高漸離就此棄權讓位,那荊軻便會輕而易舉地坐上這盟主之位,那他之前全盤計劃的如意算盤,如今隻怕瞬間就得落空了,這對他來說簡直是猶如五雷轟頂一般,他又豈能就此罷休?於是連忙急著打斷道:“慢!”
“哦?不知逍遙大師又有何異議?”鞠武尚未全全而言,便又被那逍遙散人所打斷,頓時亦有些許煩躁之意,話語之間也少了先前的那份恭敬。
“你這禿頭還有完沒完了,這也不是那也不是,你若是有本事,自己來打贏我家钜子,你若是勝出,我盜昇便立刻棄去墨門,心甘情願拜你逍遙家門下為徒。”盜昇早在一旁看不下去了,於是便立刻不耐煩道。
“正是正是,你逍遙大師若能勝的我家钜子,我等皆轉投你逍遙家門下。”盜昇這話一出,身旁的朱亥、毛允等人便也跟著一並起哄了起來。
可那逍遙散人哪裏有這把握去與那墨家钜子對決,雖說那新任墨家钜子不過是個晚輩後生,不過到底也是钜子腹的傳人,這趟渾水他自然是不趟為妙。然則此刻距午時三刻還尚早,若是就此完結,那李丞相的計劃必然遭到破壞,到時必定輕饒不了自己,於是他才不得已有所情急之言,可他如今一時之間又哪裏想得出其他對策來拖延時辰呢?
“本座並無他意,隻是這高大俠如此就棄權作罷,豈不可惜,況且這時辰尚早,不如再於眾人彈奏一曲高山流水,也好讓諸位一盡昨日未盡之興。”逍遙散人實在無甚好的理由加以解釋,此時的話語自然顯得蒼白無力。
“逍遙大師果然人如其名啊,逍遙的很啊,如今秦國已兵犯楚郢,你卻還有雅興聽上一曲高山流水,況且此曲需琴簫合奏,這高兄弟是善使七弦琴,且問這簫樂又有誰來吹奏?”此時薛倫見逍遙散人無力辯駁,也立刻借機諷刺他一番來。
“依我看,不如讓這禿頭自己來濫竽充數一番罷了。”盜昇便即刻見機行事,立刻接上了薛倫的話語,倒是和他配合的天衣無縫。
“若是能如此倒也好,正好能幫著合奏一曲,為我荊兄弟榮任這弈劍盟盟主之位賀喜一番。”薛倫繼續接了盜昇的話道。
“正是,正是。”盜昇未等薛倫話音落完,便急著又應聲而道。他二人一問一答一唱一和,直把眾人方才的莊嚴肅穆打消的煙消雲散,都四下裏不禁又偷笑起來。
這逍遙散人經他二人一番言語調侃,頓時急漲著臉,顯得麵紅耳赤,可一時之間竟也六神無主,隻好轉首朝身後的惠施、張定等人瞟去。而在此之前,逍遙散人本以為自己早就編排好了足夠的理由來拖延高漸離等人,故而便隻身一人而出,如此便可搶了這黑影令史的頭功。熟料如今情勢已完全逆轉,一發而不可收拾,以至於他不得不厚著臉皮暗地裏示意惠施等人挺身相助。可他幾人經過一番和逍遙散人的同舟共事,怎又不知那逍遙散人是何德性,無非是個好大喜功之輩,故而一時之間竟也無人站出來幫他說上一二。
逍遙散人見惠施等人無意出列相助,心中不由得暗罵了一聲“世俗小人”,便也隻好無奈地繼續假裝若無其事地應對墨門眾人。而就在他轉首掃視眾人之時,忽然高台之上的一個端坐的人影讓他眼前一亮,頓時喜出望外,計上心來。
那端坐的人影到底是何人,為何能讓逍遙散人如此驚喜?能如此有身份能端坐在望江閣的高台之上與鞠武相提並論之人,便也隻有南華真人莊周了。逍遙散人見了莊周,立刻轉困為喜,直抬足了底氣道:“南華真人德高望重,難道也意下如此?”
逍遙散人的“意下如此”四個字,卻別有一番深意,一來言外之意則是借莊周的威望嗬斥盜昇、薛倫等輩胡言亂謅,二來則是試探莊周對荊軻不戰而勝的局麵抱何態度。
莊周自入弈劍大會以來,一直則以旁觀者的身份坐觀整個賽局,他看得了天下諸子人才輩出,既有幾分欣慰,亦有幾分惆悵。欣慰的是當年戰國爭雄,諸子百家爭鳴的局麵欣欣向榮,時隔百年依然沒有絲毫的褪卻;惆悵的是歲月卻如此不講情份,匆匆而過自己已是半入黃土之身,即便如今有心重出江湖,一展道家的威望,隻怕也是後續乏力了。麵對逍遙散人的質問,他一時之間也不知該作何迴答,隻是起身而道:“老朽已是垂暮之年,今日有幸目睹高兄弟出神入化的琴藝,已是三生有幸,既然這位荊公子才是墨家钜子傳人,那高兄弟主動承讓亦是情理中之事,至於其他同道的一番戲言,逍遙大師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道家老聃前輩乃道家始祖,以替天行道盛名天下,當年百家爭鳴之時,並不在墨家墨翟之下,南華真人作為道家傳承之首,何以如此妄自菲薄?”逍遙散人見莊周對荊軻輕易奪得盟主一事並無反對之意,不得不搬出道家始祖老聃,以言語相激。
莊周對於逍遙散人的詰問,卻也並未受激,反倒顯得頗為平靜道:“始祖老聃常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道家本順天而生,處事之道便是要寵辱不驚,又何須為爭名奪利而難為了自己?百家爭鳴,道家因替天行道盛名天下,然則始祖從未想過要與各家爭得百家之首的虛名,而況墨家以兼愛非攻為信,與道家信條不謀而合,老朽又何意與之相悖呢?”
“南華真人大義淩雲天下,實令我等晚輩望塵莫及。”荊軻聽了莊周這番虛懷若穀的言語,一股欽佩之情油然而生,於是不由得抱拳施禮道。
“誒,钜子言重了,老朽不過是秉承始祖之道而已,況且如今強秦欺壓天下,我道家又豈能坐視不理天下道義,反倒去糾結自家名楣?”莊周見墨家钜子如此朝自己行了大禮,連忙連番推卻道。
“真人言之有理,道家與墨家都是出於天下道義而生,故而都能盛名天下,今日強秦壓六國,真人秉承道家信條而助我大燕,鞠武代燕王銘恩致謝。”身在一旁的鞠武也為莊周的不拘小節而感動,遂上前連聲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