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你好,我叫劉園園。”
相比董小燕的熱情,演胡妮娜的劉園園就顯得比較一般。不過她這張臉王大倫倒是有點熟悉,上輩子經常在電視劇裏看到過,不過因為都不是主角,而且電視劇的質量也都一般,所以印象很模糊。單純就是臉熟,你要說她演過什麽電視劇,什麽角色,還真說不上來。
“梅亭呢?平時你們四個不是都在一塊兒的嘛。”於強插話道。
“梅姐在房間裏用功呢,今天就不跟我們一塊兒出去吃飯了。強哥,師哥,你們也是出去吃飯?咱們一起吧。”董小燕迴答的同時熱情地邀請道。
不過在她搶著迴答的時候,王大倫無意中現劉園園居然在暗自撇嘴,一副很不屑的樣子,但這個表情轉眼即逝。讓他差點懷疑自己是不是眼花看錯了,同時也不得不感歎,演技不錯!但又為啥後來就紅不了呢?
“是啊,一起吧,我在對麵的飯店訂了包間。”王雪冰也跟著邀請道。
王大倫倒是無所謂,就是吃飯而已,何況大家即將要在一起拍戲,熟悉熟悉也好,沒想到一向貪嘴的於強卻婉拒道:“謝謝,不用了。我跟大倫說好了,今天帶他去見識見識廈門的海鮮大排檔。”
“那行。”王雪冰也沒有勉強,笑了笑,在賓館門口分手的時候,還衝著王大倫道:“哥,那下次咱們再聚。”
“好的,下次我請客。”
王雪冰帶著倆姑娘穿過馬路朝對麵的一排飯店走去。另外倆貨站在路邊等出租車,看著他們的背影,王大倫朝於強笑了笑道:“你跟他的關係好像一般啊?”
於強作為張建東的禦用班底,他和王雪冰剛剛合作過電視劇《讓愛做主》,不由讓他有點好奇。
“嗯,是一般。沒啥事情,就是有點看不慣。”於強難得認真道。
“看不慣?”
他很驚訝,於強是那種比較喜歡嘻嘻哈哈的人,而王雪冰在他的印象中似乎也是這種類型的人,按道理兩人應該臭味相投呀。
“小乖人一個!”
於強是上海人,用家鄉話給王雪冰下了一個定語,就是那種很精明,善拍馬屁,人前人後兩種態度的人。
於強又接著道:“現在老張挺看重他的,打算下部戲還用他。這貨也很聰明,還介紹了個人進來,演男四號。”
“男四,演鄭同的那個?”
他是男一,王雪冰是男二,葉鬥應該算男三,那男四就是那個幫助梅香南,後來跟她結婚的記者鄭同了。
“嗯,叫曹偉宇,是他中戲的同學,他們都是新疆人。”
以前他搞不懂為毛中戲9o級表演班有辣麽多的新疆人,王雪冰是,李亞朋是,陳建兵也是,包括今天聽到的這個曹偉宇。後來才知道這是新疆話劇團和中戲聯合招生的定向委培的學生,就這麽一屆,卻著實出了不少明星。一個個可謂都是人生贏家,王雪冰結了好幾次婚,一個比一個年輕漂亮,而且更是範小胖承認的第一個男朋友;陳建兵摘得了北影的校花;李亞朋更了不起,居然得到了天後的青睞,盡管這段婚姻最後以失敗告終,但畢竟是天後啊!
於強帶他去的湖濱路大排檔確實非常熱鬧,幸虧他們去的早,還有空位,等他們吃完的時候,正是一天中最高峰的時候,排隊等翻桌的排出去老長了。
相比北戴河的海鮮,這裏的品種更加豐富,做法更多種多樣,更難得的是價格也更便宜。王大倫特別偏愛其中的一道醬油水小魷魚,級好吃,特別新鮮,一點沒有腥味,特別嫩。
吃過晚飯,兩人幾乎踩著點來到賓館會議室。五六十人的劇組把小會議室塞得滿滿當當的,演員坐在前麵,劇組工作人員都在後排。
後排還有幾個空座,王大倫原本想跟於強一起混到後麵去算了,省的擠來擠去,就聽見有人喊:“哎,大倫,這兒呢!”
一個際線極高,快要到半禿地步的家夥正在朝他招手,他旁邊正好還有個空座,王大倫隻得一邊跟人打招唿一邊擠過去。
“你這家夥,啥時候到的?來了也不跟我打個招唿。”
“對不住了,殼哥,哦不,王老師。我下午到的,剛到就被張老師給提溜過去,想到晚上要開會,反正能見著,就沒來跟您老人家請安,對不住啊,王老師!”王大倫笑道。
“嗨,你也跟我來這一套,什麽王老師,殼哥!”殼哥朝他胸口輕打了一拳,習慣性地微微仰起頭向上張望道。
殼哥,大號王進鬆,藝名氣殼,別名殼哥。北影表演係9o級,跟著名的黃小廚、薑聞的弟弟薑五都是同學,畢業後分配在青藝。跟後來分配進去小師弟成創交情莫逆。其實兩人都屬於那種歪瓜裂棗型的,剛開始都隻是跑跑龍套,演演漢奸特務啥的,純屬同病相憐。
不過殼哥的演技那可是杠杠的,在青藝演了五年話劇,無論是演乞丐小偷還是漢奸特務,還絕對是活靈活現,在業內獲得一致好評。唯一可惜的就是限於自身條件(長的實在太磕磣),始終不能擔綱主演。
這不前年調迴母校原本想著踏踏實實地教書。誰知歪打正著,調到北影之後,片約反倒是多了起來。這次應張建東的邀請出演劇中的男三號,一個偷拍了安嘉和家暴視頻,試圖解救梅香南結果被安嘉和殺害的倒黴編外記者——葉鬥。
王大倫和殼哥是通過成創認識的,但在上輩子他就是通過《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部電視劇認識了他,而後一部叫《誰說我不在乎》的電影裏的那個要把漂亮姑娘剝光了,抽出褲子裏的猴皮筋做成彈弓,彈馮鞏家玻璃的那個神經病,更加深了他對殼哥的印象。
現在迴想起來,當時殼哥那演技,跟他那位同學兼同事,如今火的不得了,又是拍戲又是唱歌出唱片的黃小廚比起來,絕對能爆他十條街。
“殼哥,上次聽福貴說你前段在拍電影?”
“就一小配角,黃建薪導演的戲,馮鞏主演的。這不上次我跟馮老師在《沒事偷著樂》中合作過嘛,這次他也幫我跟黃導推薦了一下,演個精神病患者。”殼哥很謙虛道。
王大倫一聽就樂了,脫口而出道:“就那個‘我拿猴皮筋彈你家玻璃’的神經病。”
“咦,你看過樣片了?”殼哥一聽頓時驚訝道。
王大倫這才意識到自己想當然了,這片還沒上映呢,連忙含糊道:“沒有,就是聽人說起的,好象這部電影還挺逗的。”
“這大概是因為馮老師是相聲演員的緣故,讓人感覺挺逗的。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並不是一部喜劇電影,而是一部探討中年人感情生活的家庭。題材挺新穎的,而且拍的也挺不錯,估計國慶節的時候上映,我建議你到時去看看。”
“殼哥,你的電影嘛,我一定會支持的。”王大倫說笑道,同時暗暗鬆了一口氣,總算是糊弄過去了。
張建東、朱子冰等劇組領導還沒到,底下的人都在交頭接耳的閑聊。他跟殼哥聊了一會兒,無意中迴頭,謔!另一邊居然坐著一個大帥哥。
咦,這位大帥哥瞧著還有點眼熟。
帥哥見他看過來,很有禮貌地點點頭道:“你好,我叫曹偉宇,演鄭同。”
他想起來了,原來這位就是先前於強提起過的王雪冰的同學,演男四號的那位。
“哦,你好,我叫王大倫,演安嘉和。”
他也連忙點點頭,打了聲招唿。接著下意識地找了找王雪冰,現那貨正跟劉園園坐在角落裏聊的熱火呢。
曹偉宇顯然注意到了王大倫的目光,臉上不由露出尷尬之色。也難怪,想想自己,94年畢業,迴新疆混了一年,然後北漂。眼看著身邊的同學一個個紅了,而他呢?這麽多年來還在跑龍套。眼看就要三十的人了,這次好不容易拿到一個象樣的角色,還是同學幫著極力推薦的,心裏確實挺不是滋味的。
王大倫沒想到自己偶然的一個舉動竟然傷了某人的玻璃心。其實他倒是想跟這位看上去有點眼熟的帥哥聊聊的,一方麵是想相互熟悉一下,另一方麵也想借此迴憶迴憶這位仁兄在上輩子記憶中哪部戲裏出現過。
結果剛準備想開口,隨著一陣腳步聲,張建東和朱子冰進來了。收聲,開會。
先王大倫是新來的,跟大家認識一下,然後安排一下第二天開機的流程以及今後一段時間的拍攝計劃。
會議時間不長,不到一個小時。會後去殼哥的房間坐了一會兒,殼哥那裏是標準間,跟他同屋的是戲裏扮演反一號高兵的一個叫陳果的演員。沒錯,跟香港的一位著名導演同名,據說為了避免將來生不必要的誤會,如今他正在琢磨著想給自己改個藝名,當然不會象殼哥那樣,叫什麽氣殼,他想給自己改的名字一定要氣派響亮。
閑聊中,王大倫意外地得知這位天生長著一張反派臉的居然還是一位配音演員,給大名鼎鼎的動畫片《大力水手》配過音,難怪聲音聽上去挺耳熟的。而且他還演過《少包一》其中一個單元的反派,跟自己的女朋友合作過,一下子把雙方的距離就拉近了。
三個人都是戲裏的主要角色,話題自然而然轉到戲裏各自扮演的角色上。殼哥和陳果是相繼出場的兩個人物,他們之間沒有交集。但他們跟王大倫都有不少的對手戲。
雖然殼哥飾演的葉鬥戲份要重,對手戲也有很多,但王大倫相對還是比較看重和陳果的對手戲。
根據他對安嘉和這個人物理解,盡管安嘉和的第一段婚姻是因為他對張小雅實施家暴引的一個悲劇,但他覺得自己沒有任何愧疚,因為他至始至終認為張小雅背叛了他。而對梅香南,一開始兩人相處的很好,但高兵的出現誘了他內心深處那根敏感的神經。
尤其是兩人在病房裏的那場戲,高兵自知自己時日無多,利用安嘉和對梅香南的猜忌心理,不斷地用話刺激他,甚至不惜以自殺來陷害他,徹底把安嘉和心中的魔鬼激了出來。
“不對,不對!”
兩人就病房裏的那場戲臨時對了一遍,這場戲大部分都是陳果的台詞,因為他要刺激安嘉和,相對王大倫的台詞就很少,更多的是他的心理活動。劇本上沒有明確的描寫,而想要把心理活動表現出來,隻能通過眼神、動作或者細微的表情。
陳果的表演很出色,尤其是他的台詞功底非常深厚,大段大段的台詞表現得淋漓盡致,相反王大倫對的表現卻相當不滿意,對完之後更是連連搖頭。
他是想融入到安嘉和這個角色中去,但是在聽陳果的各種刺激的台詞,他心情不起波瀾,所表現出來的眼神和細微的表情變化,他都不用別人評價,自己都覺得很勉強,很做作,壓根就沒有那種從心底迸的憤怒。
“殼哥,你看我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他自己想不出個所以然來,主要還是時間太緊。以前他拍戲前總會把角色在腦海裏過上幾遍甚至十幾遍,來捕捉其中的不足,第二次再加以修正,反反複複,直到找不出毛病。這樣,等到開拍的時候往往就會信手拈來,一氣嗬成。俗話說:熟能生巧。這種多少有點熟練工的味道。
但這次他隻來得及走一遍,還未等他找毛病呢,下午跟薑韋的對話,讓他把之前對安嘉和這個人物的設定全部推翻。雖然跟梅亭對的那場戲是成功的,那是因為當時他準確地找到了進入角色的切入點,而現在他卻始終找不到這場戲進入角色的切入點。
“嗯……嘖!怎麽說呢?”
殼哥摸著下巴上稀疏的幾個胡須,仰著腦袋,故作高深道:“演員就象一個提線木偶一樣,人物在前麵,演員躲在人物後麵,象操縱提線木偶一樣來塑造這個人物……”
“你當上課呢,痛快點!”王大倫不耐煩地打斷道。
“呃,你這場戲精神狀態更加重要。或許,就那麽一刹那的靈感,讓你從角色外麵走到角色裏麵。我覺得你現在差的就是這一刹那的靈感。”
“你好,我叫劉園園。”
相比董小燕的熱情,演胡妮娜的劉園園就顯得比較一般。不過她這張臉王大倫倒是有點熟悉,上輩子經常在電視劇裏看到過,不過因為都不是主角,而且電視劇的質量也都一般,所以印象很模糊。單純就是臉熟,你要說她演過什麽電視劇,什麽角色,還真說不上來。
“梅亭呢?平時你們四個不是都在一塊兒的嘛。”於強插話道。
“梅姐在房間裏用功呢,今天就不跟我們一塊兒出去吃飯了。強哥,師哥,你們也是出去吃飯?咱們一起吧。”董小燕迴答的同時熱情地邀請道。
不過在她搶著迴答的時候,王大倫無意中現劉園園居然在暗自撇嘴,一副很不屑的樣子,但這個表情轉眼即逝。讓他差點懷疑自己是不是眼花看錯了,同時也不得不感歎,演技不錯!但又為啥後來就紅不了呢?
“是啊,一起吧,我在對麵的飯店訂了包間。”王雪冰也跟著邀請道。
王大倫倒是無所謂,就是吃飯而已,何況大家即將要在一起拍戲,熟悉熟悉也好,沒想到一向貪嘴的於強卻婉拒道:“謝謝,不用了。我跟大倫說好了,今天帶他去見識見識廈門的海鮮大排檔。”
“那行。”王雪冰也沒有勉強,笑了笑,在賓館門口分手的時候,還衝著王大倫道:“哥,那下次咱們再聚。”
“好的,下次我請客。”
王雪冰帶著倆姑娘穿過馬路朝對麵的一排飯店走去。另外倆貨站在路邊等出租車,看著他們的背影,王大倫朝於強笑了笑道:“你跟他的關係好像一般啊?”
於強作為張建東的禦用班底,他和王雪冰剛剛合作過電視劇《讓愛做主》,不由讓他有點好奇。
“嗯,是一般。沒啥事情,就是有點看不慣。”於強難得認真道。
“看不慣?”
他很驚訝,於強是那種比較喜歡嘻嘻哈哈的人,而王雪冰在他的印象中似乎也是這種類型的人,按道理兩人應該臭味相投呀。
“小乖人一個!”
於強是上海人,用家鄉話給王雪冰下了一個定語,就是那種很精明,善拍馬屁,人前人後兩種態度的人。
於強又接著道:“現在老張挺看重他的,打算下部戲還用他。這貨也很聰明,還介紹了個人進來,演男四號。”
“男四,演鄭同的那個?”
他是男一,王雪冰是男二,葉鬥應該算男三,那男四就是那個幫助梅香南,後來跟她結婚的記者鄭同了。
“嗯,叫曹偉宇,是他中戲的同學,他們都是新疆人。”
以前他搞不懂為毛中戲9o級表演班有辣麽多的新疆人,王雪冰是,李亞朋是,陳建兵也是,包括今天聽到的這個曹偉宇。後來才知道這是新疆話劇團和中戲聯合招生的定向委培的學生,就這麽一屆,卻著實出了不少明星。一個個可謂都是人生贏家,王雪冰結了好幾次婚,一個比一個年輕漂亮,而且更是範小胖承認的第一個男朋友;陳建兵摘得了北影的校花;李亞朋更了不起,居然得到了天後的青睞,盡管這段婚姻最後以失敗告終,但畢竟是天後啊!
於強帶他去的湖濱路大排檔確實非常熱鬧,幸虧他們去的早,還有空位,等他們吃完的時候,正是一天中最高峰的時候,排隊等翻桌的排出去老長了。
相比北戴河的海鮮,這裏的品種更加豐富,做法更多種多樣,更難得的是價格也更便宜。王大倫特別偏愛其中的一道醬油水小魷魚,級好吃,特別新鮮,一點沒有腥味,特別嫩。
吃過晚飯,兩人幾乎踩著點來到賓館會議室。五六十人的劇組把小會議室塞得滿滿當當的,演員坐在前麵,劇組工作人員都在後排。
後排還有幾個空座,王大倫原本想跟於強一起混到後麵去算了,省的擠來擠去,就聽見有人喊:“哎,大倫,這兒呢!”
一個際線極高,快要到半禿地步的家夥正在朝他招手,他旁邊正好還有個空座,王大倫隻得一邊跟人打招唿一邊擠過去。
“你這家夥,啥時候到的?來了也不跟我打個招唿。”
“對不住了,殼哥,哦不,王老師。我下午到的,剛到就被張老師給提溜過去,想到晚上要開會,反正能見著,就沒來跟您老人家請安,對不住啊,王老師!”王大倫笑道。
“嗨,你也跟我來這一套,什麽王老師,殼哥!”殼哥朝他胸口輕打了一拳,習慣性地微微仰起頭向上張望道。
殼哥,大號王進鬆,藝名氣殼,別名殼哥。北影表演係9o級,跟著名的黃小廚、薑聞的弟弟薑五都是同學,畢業後分配在青藝。跟後來分配進去小師弟成創交情莫逆。其實兩人都屬於那種歪瓜裂棗型的,剛開始都隻是跑跑龍套,演演漢奸特務啥的,純屬同病相憐。
不過殼哥的演技那可是杠杠的,在青藝演了五年話劇,無論是演乞丐小偷還是漢奸特務,還絕對是活靈活現,在業內獲得一致好評。唯一可惜的就是限於自身條件(長的實在太磕磣),始終不能擔綱主演。
這不前年調迴母校原本想著踏踏實實地教書。誰知歪打正著,調到北影之後,片約反倒是多了起來。這次應張建東的邀請出演劇中的男三號,一個偷拍了安嘉和家暴視頻,試圖解救梅香南結果被安嘉和殺害的倒黴編外記者——葉鬥。
王大倫和殼哥是通過成創認識的,但在上輩子他就是通過《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部電視劇認識了他,而後一部叫《誰說我不在乎》的電影裏的那個要把漂亮姑娘剝光了,抽出褲子裏的猴皮筋做成彈弓,彈馮鞏家玻璃的那個神經病,更加深了他對殼哥的印象。
現在迴想起來,當時殼哥那演技,跟他那位同學兼同事,如今火的不得了,又是拍戲又是唱歌出唱片的黃小廚比起來,絕對能爆他十條街。
“殼哥,上次聽福貴說你前段在拍電影?”
“就一小配角,黃建薪導演的戲,馮鞏主演的。這不上次我跟馮老師在《沒事偷著樂》中合作過嘛,這次他也幫我跟黃導推薦了一下,演個精神病患者。”殼哥很謙虛道。
王大倫一聽就樂了,脫口而出道:“就那個‘我拿猴皮筋彈你家玻璃’的神經病。”
“咦,你看過樣片了?”殼哥一聽頓時驚訝道。
王大倫這才意識到自己想當然了,這片還沒上映呢,連忙含糊道:“沒有,就是聽人說起的,好象這部電影還挺逗的。”
“這大概是因為馮老師是相聲演員的緣故,讓人感覺挺逗的。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並不是一部喜劇電影,而是一部探討中年人感情生活的家庭。題材挺新穎的,而且拍的也挺不錯,估計國慶節的時候上映,我建議你到時去看看。”
“殼哥,你的電影嘛,我一定會支持的。”王大倫說笑道,同時暗暗鬆了一口氣,總算是糊弄過去了。
張建東、朱子冰等劇組領導還沒到,底下的人都在交頭接耳的閑聊。他跟殼哥聊了一會兒,無意中迴頭,謔!另一邊居然坐著一個大帥哥。
咦,這位大帥哥瞧著還有點眼熟。
帥哥見他看過來,很有禮貌地點點頭道:“你好,我叫曹偉宇,演鄭同。”
他想起來了,原來這位就是先前於強提起過的王雪冰的同學,演男四號的那位。
“哦,你好,我叫王大倫,演安嘉和。”
他也連忙點點頭,打了聲招唿。接著下意識地找了找王雪冰,現那貨正跟劉園園坐在角落裏聊的熱火呢。
曹偉宇顯然注意到了王大倫的目光,臉上不由露出尷尬之色。也難怪,想想自己,94年畢業,迴新疆混了一年,然後北漂。眼看著身邊的同學一個個紅了,而他呢?這麽多年來還在跑龍套。眼看就要三十的人了,這次好不容易拿到一個象樣的角色,還是同學幫著極力推薦的,心裏確實挺不是滋味的。
王大倫沒想到自己偶然的一個舉動竟然傷了某人的玻璃心。其實他倒是想跟這位看上去有點眼熟的帥哥聊聊的,一方麵是想相互熟悉一下,另一方麵也想借此迴憶迴憶這位仁兄在上輩子記憶中哪部戲裏出現過。
結果剛準備想開口,隨著一陣腳步聲,張建東和朱子冰進來了。收聲,開會。
先王大倫是新來的,跟大家認識一下,然後安排一下第二天開機的流程以及今後一段時間的拍攝計劃。
會議時間不長,不到一個小時。會後去殼哥的房間坐了一會兒,殼哥那裏是標準間,跟他同屋的是戲裏扮演反一號高兵的一個叫陳果的演員。沒錯,跟香港的一位著名導演同名,據說為了避免將來生不必要的誤會,如今他正在琢磨著想給自己改個藝名,當然不會象殼哥那樣,叫什麽氣殼,他想給自己改的名字一定要氣派響亮。
閑聊中,王大倫意外地得知這位天生長著一張反派臉的居然還是一位配音演員,給大名鼎鼎的動畫片《大力水手》配過音,難怪聲音聽上去挺耳熟的。而且他還演過《少包一》其中一個單元的反派,跟自己的女朋友合作過,一下子把雙方的距離就拉近了。
三個人都是戲裏的主要角色,話題自然而然轉到戲裏各自扮演的角色上。殼哥和陳果是相繼出場的兩個人物,他們之間沒有交集。但他們跟王大倫都有不少的對手戲。
雖然殼哥飾演的葉鬥戲份要重,對手戲也有很多,但王大倫相對還是比較看重和陳果的對手戲。
根據他對安嘉和這個人物理解,盡管安嘉和的第一段婚姻是因為他對張小雅實施家暴引的一個悲劇,但他覺得自己沒有任何愧疚,因為他至始至終認為張小雅背叛了他。而對梅香南,一開始兩人相處的很好,但高兵的出現誘了他內心深處那根敏感的神經。
尤其是兩人在病房裏的那場戲,高兵自知自己時日無多,利用安嘉和對梅香南的猜忌心理,不斷地用話刺激他,甚至不惜以自殺來陷害他,徹底把安嘉和心中的魔鬼激了出來。
“不對,不對!”
兩人就病房裏的那場戲臨時對了一遍,這場戲大部分都是陳果的台詞,因為他要刺激安嘉和,相對王大倫的台詞就很少,更多的是他的心理活動。劇本上沒有明確的描寫,而想要把心理活動表現出來,隻能通過眼神、動作或者細微的表情。
陳果的表演很出色,尤其是他的台詞功底非常深厚,大段大段的台詞表現得淋漓盡致,相反王大倫對的表現卻相當不滿意,對完之後更是連連搖頭。
他是想融入到安嘉和這個角色中去,但是在聽陳果的各種刺激的台詞,他心情不起波瀾,所表現出來的眼神和細微的表情變化,他都不用別人評價,自己都覺得很勉強,很做作,壓根就沒有那種從心底迸的憤怒。
“殼哥,你看我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他自己想不出個所以然來,主要還是時間太緊。以前他拍戲前總會把角色在腦海裏過上幾遍甚至十幾遍,來捕捉其中的不足,第二次再加以修正,反反複複,直到找不出毛病。這樣,等到開拍的時候往往就會信手拈來,一氣嗬成。俗話說:熟能生巧。這種多少有點熟練工的味道。
但這次他隻來得及走一遍,還未等他找毛病呢,下午跟薑韋的對話,讓他把之前對安嘉和這個人物的設定全部推翻。雖然跟梅亭對的那場戲是成功的,那是因為當時他準確地找到了進入角色的切入點,而現在他卻始終找不到這場戲進入角色的切入點。
“嗯……嘖!怎麽說呢?”
殼哥摸著下巴上稀疏的幾個胡須,仰著腦袋,故作高深道:“演員就象一個提線木偶一樣,人物在前麵,演員躲在人物後麵,象操縱提線木偶一樣來塑造這個人物……”
“你當上課呢,痛快點!”王大倫不耐煩地打斷道。
“呃,你這場戲精神狀態更加重要。或許,就那麽一刹那的靈感,讓你從角色外麵走到角色裏麵。我覺得你現在差的就是這一刹那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