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此處的時候,李翔難免歎了一口氣。
這本來應該是一個大好機會,隻不過,以他們大晉如今的情況,這個大好機會,隻怕是掌握不住了。
當然,這個機會,不隻是他們大晉掌握不住,天下各方勢力,怕是都掌握不住。他們就算是在眼紅這個機會,但無可奈何,在現在這麽一個檔口,他們每一家,也隻能夠任由這個大好機會從他們的手中白白的溜走了。
就算是明明知道,這個時候如果攻伐冀州的話,絕對會是一個大好的機會。
袁紹的那些兒子,相比他本人,那可是差了不少。相比起袁紹的話,想對付他那些兒子,那可就容易多了。
可是,奈何,現如今,他們各方勢力,現在都處於一個虛弱的狀態之中。
這個機會,大家隻怕是都要白白的錯過了。
現階段,剛剛經過了瘟疫,如今,各家勢力,都在想方設法的恢複這場瘟疫,給他們帶來的創傷,想盡一切辦法恢複他們曾經的實力。就連晉軍,他們在這個時候,也無力出兵。
更不要說,其他家了!
而所有人都不知道,這個時候,在冀州之內,一場巨變,正在悄無聲息的到來!
這些年,袁紹數次和晉軍征戰,前後折損了不知道多少名將猛將。
而折損了這些名將猛將,卻無一不是他的心腹。
甚至有很多,還是他們老袁家的本族人才。
如今,當年的袁家三猛,最開始的袁洪,在李翔的設計之下,身陷於火雷陣之內。這個時候,連骨頭渣子都不剩了。
袁家三猛之中的另一個袁神,在南方之戰中,雖然孤身殺出了重圍,但是,直到現在,卻依舊生死不知,無人得知他的下落。
就算是之前的三年疫情期間,袁紹也在想辦法查詢袁神的蹤跡。
可是,奈何,這麽多年以來,卻始終沒有什麽消息。
唯一能讓他們安慰的是,雖然沒有收到什麽好消息,可是,至少也沒有收到什麽壞消息。
至少,就算是到現在為止,也沒有人發現袁神的屍骨。至少,就算是到現在為止,也沒有證據說明袁神已經戰死了。
故而,冀州之人,也始終心懷那麽一點僥幸。沒有收到什麽壞消息,他們在心裏麵也期盼著,萬一日後哪一天,袁神就又一次迴歸冀州了!
但至少在現在,曾經威震天下的袁家三猛,如今,也隻剩下袁聖最後一個,如今還在冀州了。
而且,冀州之內,除了袁家三猛之外,就連袁家第一大將袁崇煥,甚至是包括他的關寧鐵騎,也全數都折損在了南方之戰內,都折損在了江淮戰場。
再加上這些年,張合、高覽、張柔、袁達、沮授……心腹大將或者是猛將,要麽丟在了晉軍的手中,要麽如今已經戰死沙場。
如今的冀州,真正忠心於袁紹的,其實,相比最巔峰時期,已經不知道少了多少。
尤其是,原本冀州之內,袁紹的幾個兒子雖然相互爭鬥。
可是,在袁尚死後,袁紹的幾個兒子之中,如今的袁譚已經是一家獨大。
而不可避免的,當初支持袁尚的那些人,在袁尚死後,也遭遇了袁譚的打壓。
故而,從袁尚死在那場瘟疫之中後,審配、韓猛、韓榮一眾人,日子過的,可是相當的艱難。
袁尚之死,如果是從長期的角度而言,對於整個冀州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情。
不過,再怎麽說,一時的陣痛,總歸是難以避免的。
如果不是因為太多的心腹喪失,而且內部又產生了一時的陣痛,袁紹隻怕是不會給人可乘之機,反被人給毒死。
崔浩以及從青州之中返迴的袁襲,對於袁紹真正的死因,想盡辦法全力隱藏起來。
如果袁紹是正常病故也就算了,就算是對於他們有所衝擊,但是,至少,在現階段之內,因為那場瘟疫的衝擊,大家都元氣大傷,這個時候,沒人能夠威脅得到他們。
可是,偏偏袁紹是被毒殺。
毒殺,袁襲和崔浩,他們都是絕世巔峰級別的謀士,這兩個都很清楚,這大概率不會是外部因素所為。
大家都元氣大傷,沒辦法吞並他們的時候,這個時候毒殺袁紹,完全就是白費力氣,白白浪費耗時間。
故而,他們兩個人很清楚,這件事情的背後,絕大概率,不會是外部的因素,而是他們內部所為。
內部的問題,在很多時候,反而會比外部帶來的危機更嚴重。
可是,暗處那個人的手段,明顯是一波接著一波。袁襲才剛剛迴來,都還沒有理清楚一切的事情,這個時候,暗處那個人的後招就已經來了。
他迴來的第二天,有關袁譚謀殺親父,意圖染指冀州之主位置的傳聞,就唿啦啦的傳遍了各處地方,就算是想壓都壓不下來。
一時間,袁譚在冀州的名聲可謂是臭大街了。
當然,對於這個所謂的傳言,袁襲這沒有真正的放在心上的。
袁尚都已經死了,雖然還有一個袁熙,但是,也不得不說,在各方麵,他都沒有資格和袁譚爭鋒。也就隻有袁尚,當初仗著袁紹的寵愛,才能夠和袁譚一爭。
也正是因為如此,袁譚壓根就沒有出手的動機。
就算是他不出手,再過上幾年,冀州的大權也總會落到他的手中的,他何苦為了這幾年的時間就冒這樣的風險?
這樣的事情,這中間可是要冒巨大的風險的!
但凡不是被逼到最後一步的話,誰會走這樣的路?
再說了,傳言要是能夠傳出真的的話,那也不至於叫他是傳言了。但凡傳言傳出來的,基本都不是真的,都是惡意中傷,隱藏著背後之人最直接的目的。
故而,這一道傳言傳的越厲害,袁襲反而越發不可能把它當成真的,反而是想盡一切辦法查探這背後的事情。
隻不過,也不得不說,因為這一道傳言,確實給袁譚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也進一步給他們冀州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這本來應該是一個大好機會,隻不過,以他們大晉如今的情況,這個大好機會,隻怕是掌握不住了。
當然,這個機會,不隻是他們大晉掌握不住,天下各方勢力,怕是都掌握不住。他們就算是在眼紅這個機會,但無可奈何,在現在這麽一個檔口,他們每一家,也隻能夠任由這個大好機會從他們的手中白白的溜走了。
就算是明明知道,這個時候如果攻伐冀州的話,絕對會是一個大好的機會。
袁紹的那些兒子,相比他本人,那可是差了不少。相比起袁紹的話,想對付他那些兒子,那可就容易多了。
可是,奈何,現如今,他們各方勢力,現在都處於一個虛弱的狀態之中。
這個機會,大家隻怕是都要白白的錯過了。
現階段,剛剛經過了瘟疫,如今,各家勢力,都在想方設法的恢複這場瘟疫,給他們帶來的創傷,想盡一切辦法恢複他們曾經的實力。就連晉軍,他們在這個時候,也無力出兵。
更不要說,其他家了!
而所有人都不知道,這個時候,在冀州之內,一場巨變,正在悄無聲息的到來!
這些年,袁紹數次和晉軍征戰,前後折損了不知道多少名將猛將。
而折損了這些名將猛將,卻無一不是他的心腹。
甚至有很多,還是他們老袁家的本族人才。
如今,當年的袁家三猛,最開始的袁洪,在李翔的設計之下,身陷於火雷陣之內。這個時候,連骨頭渣子都不剩了。
袁家三猛之中的另一個袁神,在南方之戰中,雖然孤身殺出了重圍,但是,直到現在,卻依舊生死不知,無人得知他的下落。
就算是之前的三年疫情期間,袁紹也在想辦法查詢袁神的蹤跡。
可是,奈何,這麽多年以來,卻始終沒有什麽消息。
唯一能讓他們安慰的是,雖然沒有收到什麽好消息,可是,至少也沒有收到什麽壞消息。
至少,就算是到現在為止,也沒有人發現袁神的屍骨。至少,就算是到現在為止,也沒有證據說明袁神已經戰死了。
故而,冀州之人,也始終心懷那麽一點僥幸。沒有收到什麽壞消息,他們在心裏麵也期盼著,萬一日後哪一天,袁神就又一次迴歸冀州了!
但至少在現在,曾經威震天下的袁家三猛,如今,也隻剩下袁聖最後一個,如今還在冀州了。
而且,冀州之內,除了袁家三猛之外,就連袁家第一大將袁崇煥,甚至是包括他的關寧鐵騎,也全數都折損在了南方之戰內,都折損在了江淮戰場。
再加上這些年,張合、高覽、張柔、袁達、沮授……心腹大將或者是猛將,要麽丟在了晉軍的手中,要麽如今已經戰死沙場。
如今的冀州,真正忠心於袁紹的,其實,相比最巔峰時期,已經不知道少了多少。
尤其是,原本冀州之內,袁紹的幾個兒子雖然相互爭鬥。
可是,在袁尚死後,袁紹的幾個兒子之中,如今的袁譚已經是一家獨大。
而不可避免的,當初支持袁尚的那些人,在袁尚死後,也遭遇了袁譚的打壓。
故而,從袁尚死在那場瘟疫之中後,審配、韓猛、韓榮一眾人,日子過的,可是相當的艱難。
袁尚之死,如果是從長期的角度而言,對於整個冀州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情。
不過,再怎麽說,一時的陣痛,總歸是難以避免的。
如果不是因為太多的心腹喪失,而且內部又產生了一時的陣痛,袁紹隻怕是不會給人可乘之機,反被人給毒死。
崔浩以及從青州之中返迴的袁襲,對於袁紹真正的死因,想盡辦法全力隱藏起來。
如果袁紹是正常病故也就算了,就算是對於他們有所衝擊,但是,至少,在現階段之內,因為那場瘟疫的衝擊,大家都元氣大傷,這個時候,沒人能夠威脅得到他們。
可是,偏偏袁紹是被毒殺。
毒殺,袁襲和崔浩,他們都是絕世巔峰級別的謀士,這兩個都很清楚,這大概率不會是外部因素所為。
大家都元氣大傷,沒辦法吞並他們的時候,這個時候毒殺袁紹,完全就是白費力氣,白白浪費耗時間。
故而,他們兩個人很清楚,這件事情的背後,絕大概率,不會是外部的因素,而是他們內部所為。
內部的問題,在很多時候,反而會比外部帶來的危機更嚴重。
可是,暗處那個人的手段,明顯是一波接著一波。袁襲才剛剛迴來,都還沒有理清楚一切的事情,這個時候,暗處那個人的後招就已經來了。
他迴來的第二天,有關袁譚謀殺親父,意圖染指冀州之主位置的傳聞,就唿啦啦的傳遍了各處地方,就算是想壓都壓不下來。
一時間,袁譚在冀州的名聲可謂是臭大街了。
當然,對於這個所謂的傳言,袁襲這沒有真正的放在心上的。
袁尚都已經死了,雖然還有一個袁熙,但是,也不得不說,在各方麵,他都沒有資格和袁譚爭鋒。也就隻有袁尚,當初仗著袁紹的寵愛,才能夠和袁譚一爭。
也正是因為如此,袁譚壓根就沒有出手的動機。
就算是他不出手,再過上幾年,冀州的大權也總會落到他的手中的,他何苦為了這幾年的時間就冒這樣的風險?
這樣的事情,這中間可是要冒巨大的風險的!
但凡不是被逼到最後一步的話,誰會走這樣的路?
再說了,傳言要是能夠傳出真的的話,那也不至於叫他是傳言了。但凡傳言傳出來的,基本都不是真的,都是惡意中傷,隱藏著背後之人最直接的目的。
故而,這一道傳言傳的越厲害,袁襲反而越發不可能把它當成真的,反而是想盡一切辦法查探這背後的事情。
隻不過,也不得不說,因為這一道傳言,確實給袁譚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也進一步給他們冀州帶來了巨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