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不行啊!
鬥昭眸光如刀,在劇老頭身上挑開,所過之處,人神辟易。
大家也許是在思考,也許單純沉默,總之鬥昭的目光沒有人接,一路斬風剖葉,最後落到了隨手關門的秦至臻身上。
秦至臻並沒有洋洋得意的笑容,雖然他有點想笑。
他是個穩重的性格,喜怒不形於色。穩穩接住鬥昭的眸光,當仁不讓地往前。
身上黑衣如鐵衣,利落又冰冷。掌心握著的閻羅天子虛影,收成一團玄秘的光源,使他籠罩在一層淡淡的、尊貴的幽光中。
他將這隻手背在身後,另一隻手按在刀柄上,如此慢悠悠地……往前走。
寵辱不驚,昂首闊步。
“我大秦帝國素重文治,秦某三歲就讀經,用《靜虛想爾集》啟蒙……”
他邊思考邊說話,畢竟路程太短,隻說了這麽一句,便已經走到照壁前。
字斟字酌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嘴快打臉。他還沒來得及嘲諷呢,就已經捕捉到這道文題的複雜——怎麽說也要三五個時辰,才能寫好這篇文章,若是考慮到盡善盡美,要反複修改雕琢,那麽就得八個時辰往上。再考慮到漏筆解錯的情況……
要是甘長安在就好了!那小子提筆就是雄文,根本不在話下,能把出題的人都寫死。
他想到一句很精彩的話,但是沒有說出口——“諸君望洋興歎,而我見獵心喜。”
“看來這題不難”鬥昭適時發問。
秦至臻咧開了嘴,燦爛一笑:“怎麽,對鬥閣員來說很難麽”
鬥昭大大方方地點頭:“比把你按在地上揍要複雜一點。”
秦至臻道:“原來你不會。”
“別光耍嘴皮子。”鬥昭抬了抬下巴,示意他去解題。
秦至臻便大步往前走,眼看著便要撞上照壁,抬起手來,便是一撕——
【煉虛】!
虛空生隙,像是給照壁開了一扇門。整個視線範圍內,都是震顫的空間流光。
他徑直走了進去,虛空如水紋一漾,照壁複立如新。
鬥昭張了張嘴,要罵又怕他聽不到。
把考場搬開,從後門走了,也叫解題嗎大秦帝國就是這麽重文治的!真西狄也!
“過是可以這樣過去,但是不解開這個題,問題就會一直存在,很難說不會影響到後麵的發展……”黃舍利往前走:“交給我吧。”
說話間,她身上靈光萬轉,竟如蓮花綻。
隱約有一株菩提樹的虛影,浮顯在她飄飄蕩蕩的黃袍上。
眸藏雷音塔,心開菩提樹。
這時候他們已經意識到,書山讓照無顏來替職鍾玄胤,並非無由之筆,或許正是算到了什麽,計劃讓照無顏在類似的情況下解決問題……但是並不需要。
今日全員齊聚,太虛閣有太虛閣做事的方法,不需要任何人的安排。
黃舍利還沒有正式開啟覺悟狀態,僅僅是喚起【菩提】,便已經靈光頻現,文思如泉湧。這篇墨名雄論裏的文字暗扣,幾乎一個個跳到她眼前來。
但有一襲白衣,已經越過她去。
“何必這樣複雜”
重玄遵灑然而笑,隨手提了一柄月輪刀,大袖飄飄,走到文字照壁前。
所有人都在等著他的好文章,他也的確提刀揮毫,卻隻是一捺——
一霎刀光如剖雪!
黃舍利還以為他是要直接斬碎這照壁,一時不知該罵他的魯莽,還是讚他的風姿。又覺得愚蠢,又覺得實在英俊。菩提樹下,仍然心情複雜。
但刀光掠過後,眼前卻一空!
洋洋灑灑兩千三百六十一個照壁文字,似大雪紛揚在空中。
一時雪落盡,字又成文。
同樣還是那些字,卻變成了截然不同的一篇文章,且恰好對前文有了近乎完美的迴應。
字字成階,搭成了一座拱橋。清水潺潺,自橋洞下流過。
原來這題的解法,還有這樣的一個關鍵要求——答案框在題目中,不僅要剖解文義,不僅要文脈相承,還須用這些文字的組合,來迴應另一種組合。
恐怕也唯有一眼斬妄的重玄遵,能夠直接綻開那些隱晦的文字陷阱,刀指最終答案。
文字照壁,變成了文字拱橋,跨越了歲月小河。
行人自可橋上來去。
“好文章!”薑望早已等煩了,由衷地讚道:“重玄兄抬刀如詩,真是讀書人!”
重玄遵隨手一握,將長刀握成了月光,雲淡風輕地踏上拱橋,聽得這樣的誇讚,卻是搖了搖頭:“工整,但不夠完美。”
“這篇文章本來可以有更精彩的對論,可是出題的人,卻用自以為是的所謂巧思,將迴應框定在這些文字裏。”
他輕聲一歎:“重之於斧鑿,失之於靈氣。這也是勤苦書院慣有的毛病了。”
薑望不說話了。
大家沉默著過橋。
走過石橋便是雪,茫茫雪地上有一片竹林,還有秦至臻的背影。
這家夥大約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一個人蹲在那裏忙碌著什麽。
此處雪地極大地壓製了五感,即便是以薑望的目力,也隻能看個隱隱約約——
秦至臻好像在立一塊什麽碑,正用那柄墨刀在仔細地鑿。
讓人心頭沉重……莫不是為誰堆墳刻碑
整個勤苦書院裏,跟秦至臻有這份交情的,也沒別人了……
“幹嘛呢這是”鬥昭抬腳就過去了,杵在秦至臻身後,半彎下腰來,審視他的刻字,語氣明顯放鬆了:“一路煉虛走到頭就得了唄!以大秦帝國之文治,您老人家還親自在這裏等我們”
秦至臻沒迴頭,也沒迴嘴,十分嚴肅地道:“這片雪地竹林,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封印,我正在嚐試破解。”
“我懂。”鬥昭點了點頭:“虛空也被封住了!”
眾人都不說話,畢竟罵秦至臻,鬥昭一個人就夠了。
秦至臻本來就罵不過鬥昭,更兼有些理虧,索性一言不發,專注於解決封鎮。
一想到在一籌莫展的鬥昭前麵,那樣瀟灑地跨過文字照壁,便覺耳邊這些聲音,隻是蒼蠅的嗡鳴,甚是無力。
罵了一陣後,薑望站了出來:“我要說句公道話了——”
“秦閣員正在忙正事呢,有什麽要吵的不能等出去嗎”他悲天憫人,苦口婆心,都蹦出了佛性:“要以大局為重啊,鬥兄!”
鬥昭恨的牙癢癢,要不是以大局為重,天驍刀早都砍下去了好嗎連薑帶秦一起砍。看誰還在這兒裝好人!
但薑望給他使了個眼色,念及過去一年裏此人對自己刀術上的貢獻,他也就暫時扭過頭去。
薑望走上前去,陪著秦至臻蹲下來:“不用客氣。”
秦至臻反應了一下,說道:“謝謝!”
薑望一邊觀察麵前的封鎮,一邊道:“你跟貞侯熟嗎”
“我是問……你們關係怎麽樣。”
“算了,你能把他的因緣仙宮弄出來嗎”
“啊”秦至臻終於迴頭。
“……你繼續研究吧。”薑望把他的腦袋掰了迴去。
秦至臻終於鑿完了他剛剛寫好的鎮玄碑文,文辭簡練,立論嚴謹,文風十分厚重,寫的是對勤苦書院的讚與歎,是對這段曆史裏如江海般浩蕩的文氣的迴應——
而後將此碑如重劍般,狠狠砸進雪地裏!
寒意幽浮如懸雲。
那幽幽雲氣之上,見得萬裏山河的蜃景。
風吹來,雪搖落,竹林竟然青翠。
本一書一最一新一章一節
在一一看!
“藏筆於竹,隱紙在雪,文氣為硯,時空維序。”秦至臻的聲音愈發沉凝:“我猜得沒錯,這果然是左丘吾院長的成名之作……【六爻山河禁】!隻是用海量的文氣做了遮掩。”
“鬧了半天你隻是剛剛看懂題目。”鬥昭不可思議地扭過頭來:“那你在這裏裝模作樣地搗鼓半天,是在麻痹誰呢隊友嗎”
我上我也行。
“封鎮一道,博大精深。先要確定它,才能解決它。”秦至臻慢慢地道:“如果你連這都不懂,就不要跟本君討論了。”
鬥昭是個傲性的,但也不會胡攪蠻纏。
他相信刀能解決一切,但在鍾玄胤生死未知的情況下,那的確不是很好的選擇。
在封鎮上被秦至臻嘲笑了,迴去他肯定得勤學苦練。但這時隻是咧了咧嘴:“那麽你要多久”
秦至臻認真地算了算:“三天。”
他的確什麽都涉獵,什麽都懂一些,除了刀術攀登絕巔、天府極致圓滿之外,還掌握了諸子百家許多知識。但畢竟不能樣樣絕頂。
寫文章差了些靈氣,勝在穩健。於封鎮有很踏實的基礎,但欠了些高度。
畢竟是寫出《上古封印術演變之我見》的左丘吾。這位大宗師對上古封印術有很深的洞見,在當代也是屈指可數的封鎮大家,他所創造出來的封鎮,並沒有那麽容易破解。
“確實是六爻山河禁,要解決這道封鎮,最重要是了解它所搬運的是哪段山河,然後對症拆解。這是封禁題,也是曆史題,更是政論題……”劇匱在這時候開口了:“我跟秦閣員分工合作的話,應該可以把這個時間縮短到一天半。重玄閣員來作最後的政論就好。”
法家對於禁封總歸是有些心得的。劇匱於此道,也算高手。
“咳!”薑望清了清嗓子:“我確實對封鎮也是有些了解。”
鬥昭挑了挑眉——
誰問他了
說話間鎮河真君已經走進竹林中,輕靴踏雪,留下一長串清晰的腳印,仿佛曆史的留痕。
有賴於秦至臻的前期工作,站在同事的腦門上,看問題果然清楚。在這段時間裏,薑望已經對這部【六爻山河禁】有了較為深刻的了解。
若要按照標準解法,同劇匱、秦至臻那般慢慢地拆解封鎮細節,可能一天半破禁的確是極限。
但他有不同的解法——
六爻山河禁,其重在山河。
便如青鳥穿林,他的身姿隻見掠影。飄飄的衣角帶來了風,八風動時,竹林瘋狂搖曳。
像是一部複雜的書,被拎起來抖擻灰塵。
卻又一霎定止。
因為有九座古老石橋,已經出現在竹林上空,將此林鎮住,令得風停雪暖。
長河九鎮,以禁破禁!
嘭!嘭!嘭!
大地深處仿佛地龍翻身。
這雪地原是文氣所聚,因禁法被鎮而爆發,文氣氤氳在天,隱隱有萬裏山河之圖景。
薑望踏葉在竹林,漫步在碧影搖翠間……橫身拔劍!
碧竹盡開,皆成青簡。繞薑望而飛轉。一片片青簡上,因文氣的衝刷而顯現文字。這些文字所描述的人物風土,才真正叫山河清晰。
【六爻山河禁】的恐怖威能,至此才完全釋放。
可同時卻有一方青色巨鼎橫天而起,那所謂的萬裏山河,竟然如幕布一卷,隻印成鼎身的一段圖案。
用九鎮石橋鎮壓六爻變化,用青天劍鼎承載山河,察禁是掌上觀紋,破禁更易如反掌。
何處山河擔青鼎,何人六爻算九鎮!
薑望收劍懸腰——
天地一時靜。
他的左手橫伸在空中,抓住了那卷青簡。
竹林已不見,青衫在雪中。
轟轟轟!
此時才有茫茫雪落。
萬載文氣似大雪崩!
大家都沒有說話,仔細感受著這些奔湧的文氣,從中體察天下第一書院的苦質文心。勤苦書院的變化,勤苦書院的故事,這些文氣並不直接描述,但有或多或少的沾染。
神湮之眸,斬妄之念,最初和最終……
各不相同但都是現世最頂級的瞳術,以目光將這片天地切割得具體而微,無所遁隱。
這時這片天地又不同。
豈有無邊前麵不遠就是書院斑駁的圍牆,所謂竹林,不過毛竹十餘根。
圍牆上開著月門,門後是暖洋洋的春景。
待得這邊雪化去,便見得月門之中,倚立著一個人。
其人樣貌平平,衣儒生之服,懸竹鞘長劍,倚門不動,好似睡在夢中,已不知多少時日,多少年……
他已經老了,眉發堆霜,氣血衰,唯獨眉眼輪廓,隱約舊識……恰是當年竹林練劍的那個【一心劍】,“每日練劍到一更”的崔一更!
恍惚春風吹來,暖意盈麵。他緩緩抬起顫抖的眼皮,睜開眼睛,眸中茫茫然的雪已經掃盡,一瞬間變得堅定。散開的眸光似無數鐵屑迅速歸攏為頑固的劍,他以他獨有的鋒利和頑強,再次注視這舊風景——
便看到了……太虛閣的八人。
其時高天大雪崩,潰散的文氣如虎如龍。那嘯聲極近,唿吼耳欲聾。
很多年前親見過的薑望,手握青簡,腰懸長劍,立身最前。
其後或蹲或立,或走或停,都是當今聲名顯赫的人物,各有絕頂的風采……一齊抬眼看來。
風雪都遠。
故事仿佛在昨天。
崔一更如受雷殛,張了張嘴,眼中便流出淚來。
感謝書友“稚雛鳶”成為本書盟主!是為赤心巡天第860盟!
鬥昭眸光如刀,在劇老頭身上挑開,所過之處,人神辟易。
大家也許是在思考,也許單純沉默,總之鬥昭的目光沒有人接,一路斬風剖葉,最後落到了隨手關門的秦至臻身上。
秦至臻並沒有洋洋得意的笑容,雖然他有點想笑。
他是個穩重的性格,喜怒不形於色。穩穩接住鬥昭的眸光,當仁不讓地往前。
身上黑衣如鐵衣,利落又冰冷。掌心握著的閻羅天子虛影,收成一團玄秘的光源,使他籠罩在一層淡淡的、尊貴的幽光中。
他將這隻手背在身後,另一隻手按在刀柄上,如此慢悠悠地……往前走。
寵辱不驚,昂首闊步。
“我大秦帝國素重文治,秦某三歲就讀經,用《靜虛想爾集》啟蒙……”
他邊思考邊說話,畢竟路程太短,隻說了這麽一句,便已經走到照壁前。
字斟字酌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嘴快打臉。他還沒來得及嘲諷呢,就已經捕捉到這道文題的複雜——怎麽說也要三五個時辰,才能寫好這篇文章,若是考慮到盡善盡美,要反複修改雕琢,那麽就得八個時辰往上。再考慮到漏筆解錯的情況……
要是甘長安在就好了!那小子提筆就是雄文,根本不在話下,能把出題的人都寫死。
他想到一句很精彩的話,但是沒有說出口——“諸君望洋興歎,而我見獵心喜。”
“看來這題不難”鬥昭適時發問。
秦至臻咧開了嘴,燦爛一笑:“怎麽,對鬥閣員來說很難麽”
鬥昭大大方方地點頭:“比把你按在地上揍要複雜一點。”
秦至臻道:“原來你不會。”
“別光耍嘴皮子。”鬥昭抬了抬下巴,示意他去解題。
秦至臻便大步往前走,眼看著便要撞上照壁,抬起手來,便是一撕——
【煉虛】!
虛空生隙,像是給照壁開了一扇門。整個視線範圍內,都是震顫的空間流光。
他徑直走了進去,虛空如水紋一漾,照壁複立如新。
鬥昭張了張嘴,要罵又怕他聽不到。
把考場搬開,從後門走了,也叫解題嗎大秦帝國就是這麽重文治的!真西狄也!
“過是可以這樣過去,但是不解開這個題,問題就會一直存在,很難說不會影響到後麵的發展……”黃舍利往前走:“交給我吧。”
說話間,她身上靈光萬轉,竟如蓮花綻。
隱約有一株菩提樹的虛影,浮顯在她飄飄蕩蕩的黃袍上。
眸藏雷音塔,心開菩提樹。
這時候他們已經意識到,書山讓照無顏來替職鍾玄胤,並非無由之筆,或許正是算到了什麽,計劃讓照無顏在類似的情況下解決問題……但是並不需要。
今日全員齊聚,太虛閣有太虛閣做事的方法,不需要任何人的安排。
黃舍利還沒有正式開啟覺悟狀態,僅僅是喚起【菩提】,便已經靈光頻現,文思如泉湧。這篇墨名雄論裏的文字暗扣,幾乎一個個跳到她眼前來。
但有一襲白衣,已經越過她去。
“何必這樣複雜”
重玄遵灑然而笑,隨手提了一柄月輪刀,大袖飄飄,走到文字照壁前。
所有人都在等著他的好文章,他也的確提刀揮毫,卻隻是一捺——
一霎刀光如剖雪!
黃舍利還以為他是要直接斬碎這照壁,一時不知該罵他的魯莽,還是讚他的風姿。又覺得愚蠢,又覺得實在英俊。菩提樹下,仍然心情複雜。
但刀光掠過後,眼前卻一空!
洋洋灑灑兩千三百六十一個照壁文字,似大雪紛揚在空中。
一時雪落盡,字又成文。
同樣還是那些字,卻變成了截然不同的一篇文章,且恰好對前文有了近乎完美的迴應。
字字成階,搭成了一座拱橋。清水潺潺,自橋洞下流過。
原來這題的解法,還有這樣的一個關鍵要求——答案框在題目中,不僅要剖解文義,不僅要文脈相承,還須用這些文字的組合,來迴應另一種組合。
恐怕也唯有一眼斬妄的重玄遵,能夠直接綻開那些隱晦的文字陷阱,刀指最終答案。
文字照壁,變成了文字拱橋,跨越了歲月小河。
行人自可橋上來去。
“好文章!”薑望早已等煩了,由衷地讚道:“重玄兄抬刀如詩,真是讀書人!”
重玄遵隨手一握,將長刀握成了月光,雲淡風輕地踏上拱橋,聽得這樣的誇讚,卻是搖了搖頭:“工整,但不夠完美。”
“這篇文章本來可以有更精彩的對論,可是出題的人,卻用自以為是的所謂巧思,將迴應框定在這些文字裏。”
他輕聲一歎:“重之於斧鑿,失之於靈氣。這也是勤苦書院慣有的毛病了。”
薑望不說話了。
大家沉默著過橋。
走過石橋便是雪,茫茫雪地上有一片竹林,還有秦至臻的背影。
這家夥大約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一個人蹲在那裏忙碌著什麽。
此處雪地極大地壓製了五感,即便是以薑望的目力,也隻能看個隱隱約約——
秦至臻好像在立一塊什麽碑,正用那柄墨刀在仔細地鑿。
讓人心頭沉重……莫不是為誰堆墳刻碑
整個勤苦書院裏,跟秦至臻有這份交情的,也沒別人了……
“幹嘛呢這是”鬥昭抬腳就過去了,杵在秦至臻身後,半彎下腰來,審視他的刻字,語氣明顯放鬆了:“一路煉虛走到頭就得了唄!以大秦帝國之文治,您老人家還親自在這裏等我們”
秦至臻沒迴頭,也沒迴嘴,十分嚴肅地道:“這片雪地竹林,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封印,我正在嚐試破解。”
“我懂。”鬥昭點了點頭:“虛空也被封住了!”
眾人都不說話,畢竟罵秦至臻,鬥昭一個人就夠了。
秦至臻本來就罵不過鬥昭,更兼有些理虧,索性一言不發,專注於解決封鎮。
一想到在一籌莫展的鬥昭前麵,那樣瀟灑地跨過文字照壁,便覺耳邊這些聲音,隻是蒼蠅的嗡鳴,甚是無力。
罵了一陣後,薑望站了出來:“我要說句公道話了——”
“秦閣員正在忙正事呢,有什麽要吵的不能等出去嗎”他悲天憫人,苦口婆心,都蹦出了佛性:“要以大局為重啊,鬥兄!”
鬥昭恨的牙癢癢,要不是以大局為重,天驍刀早都砍下去了好嗎連薑帶秦一起砍。看誰還在這兒裝好人!
但薑望給他使了個眼色,念及過去一年裏此人對自己刀術上的貢獻,他也就暫時扭過頭去。
薑望走上前去,陪著秦至臻蹲下來:“不用客氣。”
秦至臻反應了一下,說道:“謝謝!”
薑望一邊觀察麵前的封鎮,一邊道:“你跟貞侯熟嗎”
“我是問……你們關係怎麽樣。”
“算了,你能把他的因緣仙宮弄出來嗎”
“啊”秦至臻終於迴頭。
“……你繼續研究吧。”薑望把他的腦袋掰了迴去。
秦至臻終於鑿完了他剛剛寫好的鎮玄碑文,文辭簡練,立論嚴謹,文風十分厚重,寫的是對勤苦書院的讚與歎,是對這段曆史裏如江海般浩蕩的文氣的迴應——
而後將此碑如重劍般,狠狠砸進雪地裏!
寒意幽浮如懸雲。
那幽幽雲氣之上,見得萬裏山河的蜃景。
風吹來,雪搖落,竹林竟然青翠。
本一書一最一新一章一節
在一一看!
“藏筆於竹,隱紙在雪,文氣為硯,時空維序。”秦至臻的聲音愈發沉凝:“我猜得沒錯,這果然是左丘吾院長的成名之作……【六爻山河禁】!隻是用海量的文氣做了遮掩。”
“鬧了半天你隻是剛剛看懂題目。”鬥昭不可思議地扭過頭來:“那你在這裏裝模作樣地搗鼓半天,是在麻痹誰呢隊友嗎”
我上我也行。
“封鎮一道,博大精深。先要確定它,才能解決它。”秦至臻慢慢地道:“如果你連這都不懂,就不要跟本君討論了。”
鬥昭是個傲性的,但也不會胡攪蠻纏。
他相信刀能解決一切,但在鍾玄胤生死未知的情況下,那的確不是很好的選擇。
在封鎮上被秦至臻嘲笑了,迴去他肯定得勤學苦練。但這時隻是咧了咧嘴:“那麽你要多久”
秦至臻認真地算了算:“三天。”
他的確什麽都涉獵,什麽都懂一些,除了刀術攀登絕巔、天府極致圓滿之外,還掌握了諸子百家許多知識。但畢竟不能樣樣絕頂。
寫文章差了些靈氣,勝在穩健。於封鎮有很踏實的基礎,但欠了些高度。
畢竟是寫出《上古封印術演變之我見》的左丘吾。這位大宗師對上古封印術有很深的洞見,在當代也是屈指可數的封鎮大家,他所創造出來的封鎮,並沒有那麽容易破解。
“確實是六爻山河禁,要解決這道封鎮,最重要是了解它所搬運的是哪段山河,然後對症拆解。這是封禁題,也是曆史題,更是政論題……”劇匱在這時候開口了:“我跟秦閣員分工合作的話,應該可以把這個時間縮短到一天半。重玄閣員來作最後的政論就好。”
法家對於禁封總歸是有些心得的。劇匱於此道,也算高手。
“咳!”薑望清了清嗓子:“我確實對封鎮也是有些了解。”
鬥昭挑了挑眉——
誰問他了
說話間鎮河真君已經走進竹林中,輕靴踏雪,留下一長串清晰的腳印,仿佛曆史的留痕。
有賴於秦至臻的前期工作,站在同事的腦門上,看問題果然清楚。在這段時間裏,薑望已經對這部【六爻山河禁】有了較為深刻的了解。
若要按照標準解法,同劇匱、秦至臻那般慢慢地拆解封鎮細節,可能一天半破禁的確是極限。
但他有不同的解法——
六爻山河禁,其重在山河。
便如青鳥穿林,他的身姿隻見掠影。飄飄的衣角帶來了風,八風動時,竹林瘋狂搖曳。
像是一部複雜的書,被拎起來抖擻灰塵。
卻又一霎定止。
因為有九座古老石橋,已經出現在竹林上空,將此林鎮住,令得風停雪暖。
長河九鎮,以禁破禁!
嘭!嘭!嘭!
大地深處仿佛地龍翻身。
這雪地原是文氣所聚,因禁法被鎮而爆發,文氣氤氳在天,隱隱有萬裏山河之圖景。
薑望踏葉在竹林,漫步在碧影搖翠間……橫身拔劍!
碧竹盡開,皆成青簡。繞薑望而飛轉。一片片青簡上,因文氣的衝刷而顯現文字。這些文字所描述的人物風土,才真正叫山河清晰。
【六爻山河禁】的恐怖威能,至此才完全釋放。
可同時卻有一方青色巨鼎橫天而起,那所謂的萬裏山河,竟然如幕布一卷,隻印成鼎身的一段圖案。
用九鎮石橋鎮壓六爻變化,用青天劍鼎承載山河,察禁是掌上觀紋,破禁更易如反掌。
何處山河擔青鼎,何人六爻算九鎮!
薑望收劍懸腰——
天地一時靜。
他的左手橫伸在空中,抓住了那卷青簡。
竹林已不見,青衫在雪中。
轟轟轟!
此時才有茫茫雪落。
萬載文氣似大雪崩!
大家都沒有說話,仔細感受著這些奔湧的文氣,從中體察天下第一書院的苦質文心。勤苦書院的變化,勤苦書院的故事,這些文氣並不直接描述,但有或多或少的沾染。
神湮之眸,斬妄之念,最初和最終……
各不相同但都是現世最頂級的瞳術,以目光將這片天地切割得具體而微,無所遁隱。
這時這片天地又不同。
豈有無邊前麵不遠就是書院斑駁的圍牆,所謂竹林,不過毛竹十餘根。
圍牆上開著月門,門後是暖洋洋的春景。
待得這邊雪化去,便見得月門之中,倚立著一個人。
其人樣貌平平,衣儒生之服,懸竹鞘長劍,倚門不動,好似睡在夢中,已不知多少時日,多少年……
他已經老了,眉發堆霜,氣血衰,唯獨眉眼輪廓,隱約舊識……恰是當年竹林練劍的那個【一心劍】,“每日練劍到一更”的崔一更!
恍惚春風吹來,暖意盈麵。他緩緩抬起顫抖的眼皮,睜開眼睛,眸中茫茫然的雪已經掃盡,一瞬間變得堅定。散開的眸光似無數鐵屑迅速歸攏為頑固的劍,他以他獨有的鋒利和頑強,再次注視這舊風景——
便看到了……太虛閣的八人。
其時高天大雪崩,潰散的文氣如虎如龍。那嘯聲極近,唿吼耳欲聾。
很多年前親見過的薑望,手握青簡,腰懸長劍,立身最前。
其後或蹲或立,或走或停,都是當今聲名顯赫的人物,各有絕頂的風采……一齊抬眼看來。
風雪都遠。
故事仿佛在昨天。
崔一更如受雷殛,張了張嘴,眼中便流出淚來。
感謝書友“稚雛鳶”成為本書盟主!是為赤心巡天第860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