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眼下的濮陽城局勢,曹操心頭真的有些擔憂了,他感覺自己隻怕是陷入了絕境。
或許曹操還有一條路,那就是投降,但曹操自然是不甘心的,再說曹氏、夏侯氏已經有好多宗親死在了和朱衛軍的戰事中,曹操實在是不能放下這一切,向朱衛俯首稱臣。
無奈之下,曹操隻能選擇繼續死守濮陽城了。
為此在朱衛軍堆土的城牆區域,曹操最初是讓人在城牆上構造起了防禦牆壘,如此可以讓朱衛軍衝上城牆後,不能直接殺到城牆各處,而曹軍則能在牆壘後麵抵禦朱衛軍的攻勢。
可是這種構造在城牆上的牆壘,很快便被朱衛軍的霹靂拋石車所拋射上來的岩石給砸毀了。
繼而曹操又讓人在城內構造層層的防禦線,哪怕是朱衛軍攻破了城牆,他也準備在城內繼續和朱衛軍巷戰,繼續抵抗拖延朱衛軍的時間,消耗朱衛軍的糧草。
現在對於曹操而言,隻有拖時間,隻有讓朱衛的糧草不濟,才有逼退朱衛的可能性,才能讓他在濮陽城苟延殘喘。
如此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大概又過了近半個月的時間,朱衛軍堆鋪在濮陽城東麵城牆外的土丘坡道和濮陽城的城牆差不多高了。
於是在九月底的一個秋高氣爽之天,朱衛軍對於濮陽城的總攻戰便也發動了。
朱衛軍放棄了對濮陽城其他三處城區的騷擾性攻擊,隻是留下了部分軍隊依舊守護著包圍的營寨,以免曹操突圍而逃。
隨後朱衛將所有的攻城器械都擺放到了濮陽城的東城外,至少二十架的霹靂拋石車,構架著連續不停的往城牆上拋甩著石塊。
繼而至少有四、五十架移動箭塔也是豎立在了城外,近千的弓箭手便在箭塔的高台上向城牆上射出羽箭,以壓製城牆上曹軍守兵的防禦舉動。
可以說在朱衛軍的拋石和羽箭壓製下,正麵城牆上幾乎沒有曹軍兵卒可以安然站立的區域。
如此在朱衛軍本陣中的震天戰鼓催動下,黃忠的淮南營獲得了攻城的先登任務,於是黃忠親自帶著八千淮南營精銳便沿著那土丘坡道,往濮陽城上衝殺而去。
在朱衛軍花費了近半個多月的努力下,這直通濮陽城牆頭的土丘坡道和地麵大概是一百二十度斜角,從牆頭的土丘峰頂到最下方地麵的坡道約是三百步長。
而整個坡道至少也有百多步寬,等於是同時可以有七、八十的兵卒可以並排往城牆上衝鋒,不過幾個唿吸的時間,便可以衝上城牆。
同一時間也足以讓四、五千的兵卒往城牆上進攻,所以黃忠的淮南營八千攻城軍分成了兩個批次,分別構成了密集的盾陣,穩穩沿著那土丘坡道向濮陽城的東牆上衝鋒上去。
黃忠帶著淮南營的部將陳紀,也是藏身在第一批次的盾陣內。
他們將跟隨著第一批次的兵卒衝上城牆後,憑借他們的武藝突破曹軍的防禦線,從而為後續兵馬上來打開局麵。
而身為淮南營長史的魯肅,如今也是披掛了衣甲,藏身在了第二批次的盾陣內,他將負責指揮後續的淮南營兵卒及時上去支援黃忠。
在他們衝鋒的時候,霹靂拋石車、移動箭塔上的弓箭手依舊在不停拋甩著石塊、射出著羽箭,壓製著城牆上曹軍兵卒的動作,特別是在那土坡所連接的城牆區域,更是讓曹軍兵卒完全不敢靠近過來。
伴隨著朱衛軍中戰鼓隆隆,曹軍雖然知曉朱衛軍正在攻城,然而他們卻是毫無辦法。
此時大量的曹軍聚集在了濮陽東城內側,在那霹靂投石車無法攻擊的範圍區域,也是隨時準備著上去迎戰朱衛軍的上城牆,隻要朱衛軍上了城牆,那麽朱衛軍的霹靂投石車便也就會停下拋石,到時候才是戰事真正開始的時刻。
麵對著空中拋砸過來的石塊,實在不是人力可以抗衡的,現在他們就算是上去了,也是去多少死多少。
在這一刻曹操帶著一眾文武將領,倒也是站立在了城內一處修築起來的高台上,觀看著前方城牆上的戰事,而在城牆下也是站滿了曹軍的兵卒軍將,隨時將聽從指令上去和朱衛軍在城牆上展開拚殺血戰。
“咚咚…咚…,咚咚…咚!”
朱衛軍中的戰鼓號令很快又發生了一些變化,於是原本在不停拋甩著岩石的霹靂拋石車終於停了下來,戰場上仿佛驟然就平靜了幾分。
可很快在那濮陽城的城牆前,已然到了城牆邊緣的朱衛軍驟然發出了爆裂的喊殺之聲,隨即第一波四千人的朱衛軍兵卒便奮勇往城牆上殺了上去。
雖然此時這邊的城牆上到處是拋石車甩拋上來的岩石塊,地麵上也多是岩石砸出的坑坑窪窪,但這個時候沒人會在意這個。
殺上城牆的朱衛軍兵卒很快又分成了兩個軍陣,分別沿著城牆向兩側方向衝殺過去,似乎是準備沿著城牆先行拿下濮陽城的外圍城防。
當然,早已做好了迎擊準備的曹軍也是紛紛向朱衛軍所在衝殺了過來,就在約五十來步寬的城牆上,雙方兵卒終於廝殺在了一起。
城牆上的戰場並不是很寬廣,同一時間能作戰的也就是最前沿的數十兵卒而已,可以說就是雙方軍隊在最前沿的戰兵比拚。
此時曹軍殺上來的自然也是兵卒中的精銳,故而在最初的一刻,雙方顯得勢均力敵,雙方軍隊的兵卒都是架構起了盾陣,幾乎隻能是互相衝撞擠壓,比拚著力量。
哪怕有兵卒從盾牌後刺出了環首刀,往往會被對方架起的盾牌擋住,又或者劈砍在對付兵卒身上,被厚實的鑲鐵皮甲擋住,無法造成任何傷害。
不過,朱衛軍這邊似乎早已料到了這種可能,故而就在前麵陷入僵持的時候,後方忽然有兩個兵卒從背上的布囊中掏出了一個拳頭般大小的黝黑鐵球。
這個鐵球表麵仿佛滿是裂痕,更像是將很多碎鐵片插在了內中黃土還不知什麽構成膠質上,繼而他們拿出了一個小竹筒插入了一處地方,仿佛深入了鐵球的內核之中。
很快他們用火折子點燃了小竹筒內的導火索,眼看著那火花沿著導火索快速進入了小竹筒內,繼而往鐵球核心內燃燒過去,這兩個兵卒便將鐵球拋向了前方的曹軍陣中……
或許曹操還有一條路,那就是投降,但曹操自然是不甘心的,再說曹氏、夏侯氏已經有好多宗親死在了和朱衛軍的戰事中,曹操實在是不能放下這一切,向朱衛俯首稱臣。
無奈之下,曹操隻能選擇繼續死守濮陽城了。
為此在朱衛軍堆土的城牆區域,曹操最初是讓人在城牆上構造起了防禦牆壘,如此可以讓朱衛軍衝上城牆後,不能直接殺到城牆各處,而曹軍則能在牆壘後麵抵禦朱衛軍的攻勢。
可是這種構造在城牆上的牆壘,很快便被朱衛軍的霹靂拋石車所拋射上來的岩石給砸毀了。
繼而曹操又讓人在城內構造層層的防禦線,哪怕是朱衛軍攻破了城牆,他也準備在城內繼續和朱衛軍巷戰,繼續抵抗拖延朱衛軍的時間,消耗朱衛軍的糧草。
現在對於曹操而言,隻有拖時間,隻有讓朱衛的糧草不濟,才有逼退朱衛的可能性,才能讓他在濮陽城苟延殘喘。
如此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大概又過了近半個月的時間,朱衛軍堆鋪在濮陽城東麵城牆外的土丘坡道和濮陽城的城牆差不多高了。
於是在九月底的一個秋高氣爽之天,朱衛軍對於濮陽城的總攻戰便也發動了。
朱衛軍放棄了對濮陽城其他三處城區的騷擾性攻擊,隻是留下了部分軍隊依舊守護著包圍的營寨,以免曹操突圍而逃。
隨後朱衛將所有的攻城器械都擺放到了濮陽城的東城外,至少二十架的霹靂拋石車,構架著連續不停的往城牆上拋甩著石塊。
繼而至少有四、五十架移動箭塔也是豎立在了城外,近千的弓箭手便在箭塔的高台上向城牆上射出羽箭,以壓製城牆上曹軍守兵的防禦舉動。
可以說在朱衛軍的拋石和羽箭壓製下,正麵城牆上幾乎沒有曹軍兵卒可以安然站立的區域。
如此在朱衛軍本陣中的震天戰鼓催動下,黃忠的淮南營獲得了攻城的先登任務,於是黃忠親自帶著八千淮南營精銳便沿著那土丘坡道,往濮陽城上衝殺而去。
在朱衛軍花費了近半個多月的努力下,這直通濮陽城牆頭的土丘坡道和地麵大概是一百二十度斜角,從牆頭的土丘峰頂到最下方地麵的坡道約是三百步長。
而整個坡道至少也有百多步寬,等於是同時可以有七、八十的兵卒可以並排往城牆上衝鋒,不過幾個唿吸的時間,便可以衝上城牆。
同一時間也足以讓四、五千的兵卒往城牆上進攻,所以黃忠的淮南營八千攻城軍分成了兩個批次,分別構成了密集的盾陣,穩穩沿著那土丘坡道向濮陽城的東牆上衝鋒上去。
黃忠帶著淮南營的部將陳紀,也是藏身在第一批次的盾陣內。
他們將跟隨著第一批次的兵卒衝上城牆後,憑借他們的武藝突破曹軍的防禦線,從而為後續兵馬上來打開局麵。
而身為淮南營長史的魯肅,如今也是披掛了衣甲,藏身在了第二批次的盾陣內,他將負責指揮後續的淮南營兵卒及時上去支援黃忠。
在他們衝鋒的時候,霹靂拋石車、移動箭塔上的弓箭手依舊在不停拋甩著石塊、射出著羽箭,壓製著城牆上曹軍兵卒的動作,特別是在那土坡所連接的城牆區域,更是讓曹軍兵卒完全不敢靠近過來。
伴隨著朱衛軍中戰鼓隆隆,曹軍雖然知曉朱衛軍正在攻城,然而他們卻是毫無辦法。
此時大量的曹軍聚集在了濮陽東城內側,在那霹靂投石車無法攻擊的範圍區域,也是隨時準備著上去迎戰朱衛軍的上城牆,隻要朱衛軍上了城牆,那麽朱衛軍的霹靂投石車便也就會停下拋石,到時候才是戰事真正開始的時刻。
麵對著空中拋砸過來的石塊,實在不是人力可以抗衡的,現在他們就算是上去了,也是去多少死多少。
在這一刻曹操帶著一眾文武將領,倒也是站立在了城內一處修築起來的高台上,觀看著前方城牆上的戰事,而在城牆下也是站滿了曹軍的兵卒軍將,隨時將聽從指令上去和朱衛軍在城牆上展開拚殺血戰。
“咚咚…咚…,咚咚…咚!”
朱衛軍中的戰鼓號令很快又發生了一些變化,於是原本在不停拋甩著岩石的霹靂拋石車終於停了下來,戰場上仿佛驟然就平靜了幾分。
可很快在那濮陽城的城牆前,已然到了城牆邊緣的朱衛軍驟然發出了爆裂的喊殺之聲,隨即第一波四千人的朱衛軍兵卒便奮勇往城牆上殺了上去。
雖然此時這邊的城牆上到處是拋石車甩拋上來的岩石塊,地麵上也多是岩石砸出的坑坑窪窪,但這個時候沒人會在意這個。
殺上城牆的朱衛軍兵卒很快又分成了兩個軍陣,分別沿著城牆向兩側方向衝殺過去,似乎是準備沿著城牆先行拿下濮陽城的外圍城防。
當然,早已做好了迎擊準備的曹軍也是紛紛向朱衛軍所在衝殺了過來,就在約五十來步寬的城牆上,雙方兵卒終於廝殺在了一起。
城牆上的戰場並不是很寬廣,同一時間能作戰的也就是最前沿的數十兵卒而已,可以說就是雙方軍隊在最前沿的戰兵比拚。
此時曹軍殺上來的自然也是兵卒中的精銳,故而在最初的一刻,雙方顯得勢均力敵,雙方軍隊的兵卒都是架構起了盾陣,幾乎隻能是互相衝撞擠壓,比拚著力量。
哪怕有兵卒從盾牌後刺出了環首刀,往往會被對方架起的盾牌擋住,又或者劈砍在對付兵卒身上,被厚實的鑲鐵皮甲擋住,無法造成任何傷害。
不過,朱衛軍這邊似乎早已料到了這種可能,故而就在前麵陷入僵持的時候,後方忽然有兩個兵卒從背上的布囊中掏出了一個拳頭般大小的黝黑鐵球。
這個鐵球表麵仿佛滿是裂痕,更像是將很多碎鐵片插在了內中黃土還不知什麽構成膠質上,繼而他們拿出了一個小竹筒插入了一處地方,仿佛深入了鐵球的內核之中。
很快他們用火折子點燃了小竹筒內的導火索,眼看著那火花沿著導火索快速進入了小竹筒內,繼而往鐵球核心內燃燒過去,這兩個兵卒便將鐵球拋向了前方的曹軍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