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灩給堂哥幫她弄的房子打99.9分,唯一缺的那0.1分,是顏灩現在還不知道斯特羅齊宮所在的位置,和她最想去、並且接接下來經常要去的博物館的距離。
通常來說,當人們來到佛羅倫薩,這個幾乎等同於文藝複興代名詞的意大利城市的時候,不是先去世界五大教堂之一的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花之聖母大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就會去舉世聞名的galleria degli uffizi(烏菲茲美術館)這樣的地方。
但顏灩從來都是一個不知道“通常”這兩個字要怎麽寫的人,她在佛羅倫薩安頓好之後要去的第一個地方,是pzzo spini feroni(費羅尼·斯皮尼宮)。
這座中世紀的建築是salvatore ferragamo(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在1938年的時候,花了340萬裏拉買下的。
費羅尼·斯皮尼宮曾經是菲拉格慕的品牌總部。從1995年開始,這裏也成了展現這個品牌發展曆史的tore ferragamo(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博物館)所在地。
顏灩查完地圖之後,很快就把缺少的那0.1分給補齊了。
真的打分的話,顏灩絕對是要給自己的新家打一百零一分的。
斯特羅齊宮離哪裏都沒有離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博物館那麽近,完全是走路兩分鍾就能直接到的地方。
顏灩本來還想說,人生地不熟的,如果太遠的話,就明天好好研究一下路線再去博物館,但現在這近在咫尺的距離,顏灩根本就找不到不立刻馬上前往的道理。
奢侈品牌的博物館並不是什麽稀罕的事情,也並非隻有意大利的品牌才有。
在法國,也有兩個非常著名的設立在設計師故居的品牌博物館。
第一個是lv家族在巴黎郊區asnieres的故居裏麵設立的louis vuitton博物館。
第二個是在christian dior (克裏斯汀·迪奧)先生在法國東部granville的兒時故居裏麵設立的dior博物館。
除了法國,美國的chanel香奈兒品牌博物館也是是獨樹一幟,被世人所津津樂道的。
“時尚帝王”karlgerfeld在酒店大堂偶遇“建築女王”zaha hadid(紮哈·哈迪德)之後,碰撞出了世人不曾想過更不曾見過的火花,兩人一起打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可以移動的藝術博物館——chanel流動藝術博物館。(注1)
紮哈·哈迪德設計的chanel博物館,要去世界各地展覽的時候,移動的不是裏麵的展品,而是整個大型的建築連同裏麵的展品一起。
這個博物館“建成之後”,在2008年從香港出發,去過東京,因為來勢洶洶的次貸危機,駐紮在了紐約,沒能完成自己的環球之旅的後麵四站——洛杉磯、倫敦、莫斯科和巴黎。
人們耳熟能詳的奢侈大牌裏麵,gi(古馳),valentino(華倫天奴)、hermes(愛馬仕)也都有設立在自己品牌發源地的博物館。
每一個品牌博物館都有自己的特點。
華倫天奴設立在巴黎domaine du wildville的品牌博物館,讓這座十七世紀的古堡的內部充滿了炫目的科技元素,用現代科技展現品牌的發展。除了視覺資料,還有華倫天奴本人出演的關於他自己的紀錄片《華倫天奴:最後的君王》。
愛馬仕的博物館是最私人的,裏麵有很多愛馬仕家族自己的藝術品收藏,並不一定都是和品牌有直接關聯的,有很多都是展示愛馬仕家族第三代對於馬文化和繪畫作品喜好的私人收藏。
lv的博物館是最私密的,並不對公眾開放。路易·威登博物館隻有在三種情況下可以預約參觀:第一種,也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是買成品牌的vip客戶;第二種,時尚媒體從業人員;最後一種,是成為louis vuitton的員工。
salvatore ferragamo博物館是一間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
和其他的奢侈品牌博物館相比,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博物館所展示的品牌內容最豐富的。
不僅會一一介紹拿出來展覽的鞋子背後的故事還會說明設計靈感的來源。
有很多去意大利旅遊的人都會說,意大利博物館的前台人員很傲慢,不親切、不熱情、不隨和。
這些傲慢的人裏麵,當然也包括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博物館的工作人員。
這樣的說法其實還蠻符合實際情況的。
但認真算起來的話,這並不是博物館的問題,而是意大利人本身骨子裏麵就是倨傲或者說非常有自豪感的。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有很多意大利人根本就“不屑”使用英文。
在佛羅倫薩,就算是這裏唯一的米其林三星餐廳提供的服務,也是一樣的傲嬌。
服務員足夠紳士,但他們的微笑都是點到即止,壓根就不會有過度的熱情,或者不是發自內心的笑容。
指望意大利人像日本或者泰國人那樣,點頭哈腰地給人做服務,那絕對是沒有可能的。
顏灩到意大利,本來就是要到皮鞋王國來朝聖的,所以她出家門的第一站沒有展露自己的“吃貨”本性去選擇米三的餐廳,而是來到了 salvatore ferragamo的博物館。
一來顏灩沒有預約米三的那家餐廳。
二來一個人去米三餐廳吃“燭光晚餐”的事情,不是說沒有人幹過,也並不聳人聽聞,但顏灩並沒有這樣的愛好。
一個人坐在那裏,和服務生聊三個小時的天,還不知道人家的英文是不是順溜、有沒有聊天的意願,那種感覺,想想也是醉了。
顏灩早就已經想好了,有那麽多說好了要來意大利找她玩的人,佛羅倫薩就隻有一家米其林三星的餐廳,怎麽都應該先留著等“有朋自遠方來”的時候再去。
…………………………
注1:
紮哈·哈迪德,是出生在伊拉克巴格達的天才建築師,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得“建築界諾貝爾獎”——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普立茲克建築獎)和英國建築界最高獎項royal gold medal(皇家金獎)的女設計師。
去年(2016年)紮哈·哈迪德因為心肌梗塞去世,她在中國留下的十件作品裏麵包括了廣州大劇院和南京青奧中心。
通常來說,當人們來到佛羅倫薩,這個幾乎等同於文藝複興代名詞的意大利城市的時候,不是先去世界五大教堂之一的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花之聖母大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就會去舉世聞名的galleria degli uffizi(烏菲茲美術館)這樣的地方。
但顏灩從來都是一個不知道“通常”這兩個字要怎麽寫的人,她在佛羅倫薩安頓好之後要去的第一個地方,是pzzo spini feroni(費羅尼·斯皮尼宮)。
這座中世紀的建築是salvatore ferragamo(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在1938年的時候,花了340萬裏拉買下的。
費羅尼·斯皮尼宮曾經是菲拉格慕的品牌總部。從1995年開始,這裏也成了展現這個品牌發展曆史的tore ferragamo(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博物館)所在地。
顏灩查完地圖之後,很快就把缺少的那0.1分給補齊了。
真的打分的話,顏灩絕對是要給自己的新家打一百零一分的。
斯特羅齊宮離哪裏都沒有離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博物館那麽近,完全是走路兩分鍾就能直接到的地方。
顏灩本來還想說,人生地不熟的,如果太遠的話,就明天好好研究一下路線再去博物館,但現在這近在咫尺的距離,顏灩根本就找不到不立刻馬上前往的道理。
奢侈品牌的博物館並不是什麽稀罕的事情,也並非隻有意大利的品牌才有。
在法國,也有兩個非常著名的設立在設計師故居的品牌博物館。
第一個是lv家族在巴黎郊區asnieres的故居裏麵設立的louis vuitton博物館。
第二個是在christian dior (克裏斯汀·迪奧)先生在法國東部granville的兒時故居裏麵設立的dior博物館。
除了法國,美國的chanel香奈兒品牌博物館也是是獨樹一幟,被世人所津津樂道的。
“時尚帝王”karlgerfeld在酒店大堂偶遇“建築女王”zaha hadid(紮哈·哈迪德)之後,碰撞出了世人不曾想過更不曾見過的火花,兩人一起打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可以移動的藝術博物館——chanel流動藝術博物館。(注1)
紮哈·哈迪德設計的chanel博物館,要去世界各地展覽的時候,移動的不是裏麵的展品,而是整個大型的建築連同裏麵的展品一起。
這個博物館“建成之後”,在2008年從香港出發,去過東京,因為來勢洶洶的次貸危機,駐紮在了紐約,沒能完成自己的環球之旅的後麵四站——洛杉磯、倫敦、莫斯科和巴黎。
人們耳熟能詳的奢侈大牌裏麵,gi(古馳),valentino(華倫天奴)、hermes(愛馬仕)也都有設立在自己品牌發源地的博物館。
每一個品牌博物館都有自己的特點。
華倫天奴設立在巴黎domaine du wildville的品牌博物館,讓這座十七世紀的古堡的內部充滿了炫目的科技元素,用現代科技展現品牌的發展。除了視覺資料,還有華倫天奴本人出演的關於他自己的紀錄片《華倫天奴:最後的君王》。
愛馬仕的博物館是最私人的,裏麵有很多愛馬仕家族自己的藝術品收藏,並不一定都是和品牌有直接關聯的,有很多都是展示愛馬仕家族第三代對於馬文化和繪畫作品喜好的私人收藏。
lv的博物館是最私密的,並不對公眾開放。路易·威登博物館隻有在三種情況下可以預約參觀:第一種,也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是買成品牌的vip客戶;第二種,時尚媒體從業人員;最後一種,是成為louis vuitton的員工。
salvatore ferragamo博物館是一間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
和其他的奢侈品牌博物館相比,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博物館所展示的品牌內容最豐富的。
不僅會一一介紹拿出來展覽的鞋子背後的故事還會說明設計靈感的來源。
有很多去意大利旅遊的人都會說,意大利博物館的前台人員很傲慢,不親切、不熱情、不隨和。
這些傲慢的人裏麵,當然也包括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博物館的工作人員。
這樣的說法其實還蠻符合實際情況的。
但認真算起來的話,這並不是博物館的問題,而是意大利人本身骨子裏麵就是倨傲或者說非常有自豪感的。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有很多意大利人根本就“不屑”使用英文。
在佛羅倫薩,就算是這裏唯一的米其林三星餐廳提供的服務,也是一樣的傲嬌。
服務員足夠紳士,但他們的微笑都是點到即止,壓根就不會有過度的熱情,或者不是發自內心的笑容。
指望意大利人像日本或者泰國人那樣,點頭哈腰地給人做服務,那絕對是沒有可能的。
顏灩到意大利,本來就是要到皮鞋王國來朝聖的,所以她出家門的第一站沒有展露自己的“吃貨”本性去選擇米三的餐廳,而是來到了 salvatore ferragamo的博物館。
一來顏灩沒有預約米三的那家餐廳。
二來一個人去米三餐廳吃“燭光晚餐”的事情,不是說沒有人幹過,也並不聳人聽聞,但顏灩並沒有這樣的愛好。
一個人坐在那裏,和服務生聊三個小時的天,還不知道人家的英文是不是順溜、有沒有聊天的意願,那種感覺,想想也是醉了。
顏灩早就已經想好了,有那麽多說好了要來意大利找她玩的人,佛羅倫薩就隻有一家米其林三星的餐廳,怎麽都應該先留著等“有朋自遠方來”的時候再去。
…………………………
注1:
紮哈·哈迪德,是出生在伊拉克巴格達的天才建築師,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得“建築界諾貝爾獎”——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普立茲克建築獎)和英國建築界最高獎項royal gold medal(皇家金獎)的女設計師。
去年(2016年)紮哈·哈迪德因為心肌梗塞去世,她在中國留下的十件作品裏麵包括了廣州大劇院和南京青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