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蘇餘便陷入了每日重複的擔水活動之中……
每天,蘇餘都擔兩桶水上山,然後道一真人便會灑入山林之中,滋養天地。
而蘇餘也從一開始的累到半死,到後麵逐漸變得好了許多。
他用的時間也越來越短,從一開始幾乎要花費一整天的功夫,到後麵,健步如飛,進步神速,居然隻需要一個多小時便足以上山。
但蘇餘還嫌慢!
所以,他又琢磨著,開始運用禦水之法,催動泉水加速注入水桶之中,還兩個水桶一同打水……
速度自然越來越快!
到後來,蘇餘幾乎隻需要兩個多小時,已經足以完成擔水的任務。
而道一真人也從一開始的不屑,到後麵漸漸也露出幾分驚奇,顯然連他也頗為意外,沒想到這小子居然實力精進這麽快。
幾乎是肉眼可見的在提升著!
終於,又一次擔水上山,道一真人第一次出聲提醒他:
“讓你擔水,就隻擔水麽?”
嗯?
蘇餘茫然不解。
將水桶交給道一真人,蘇餘反複琢磨著道一真人的話,他才開始察覺到,道一真人讓他擔水,似乎並不僅僅隻是為了“為難”於他,背後隻怕還有著更深的目的,隻可惜自己之前一直沒有察覺,可謂是白白耽誤了許多的功夫。
但道一真人的深意,究竟是什麽呢?蘇餘百思不得其解。他也是無語,道一真人這還真是脾性古怪,既然有深意,說出來不就是了?還能讓自己感激下,這藏著掖著,著實讓人無奈。
第二天,蘇餘再擔水時,仔細感知。
他感覺肩挑著水桶,微微晃蕩,前後的力道卻處於一種微妙的平衡,使得他可以節省不少力氣……
好吧,這其實純屬胡扯,道一真人讓自己感受的,絕不隻是這麽簡單的東西。
擔水結束,道一真人看蘇餘一眼,卻是眉頭一皺,“看來水桶還是太輕了。”
於是又一天,蘇餘明顯感覺到了水桶之中水量的增加……
所以,蘇餘再無之前幾日的輕鬆,每一天的擔水時間又被延長,但顯然道一真人有意控製,每一次都讓蘇餘精疲力盡,卻又不至於無法完成。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轉眼又是十餘日過去。
不過,因為這一次有了道一真人的提醒,所以蘇餘在擔水時,不再隻是單純地擔水,而是不斷仔細觀察、細細體悟,感受著四周一絲一毫的細微變化。
蘇餘也漸漸開始感受到一些東西:
他感覺山風仿佛在身側旋舞;
他感覺大地仿佛在腳下唿吸;
他感覺天空仿佛在高空俯瞰……
冬蟲在寒風之中掙紮,草籽在大地之中孕育……萬象萬物,天地生靈,一下子仿佛都變得饒有靈性。這些原本尋常的景致,在蘇餘因為擔水而精疲力盡,抵達肉身的極限時,卻開始悄然變得生動而活潑、隱隱之間蘊藏了某種難以言喻的玄妙味道。
蘇餘隱隱有所悟,但仔細品味,卻又覺得難以分辨清楚具體的感受。
但蘇餘明白,這應該就是道一真人的目的吧?
所以,又一日,蘇餘主動斂去了自身的一身修為,隻憑著肉身力量,一步一個腳印地擔著沉重的泉水。
但腳步蹣跚,行走在山林之間,天地之間的一切都仿佛變得更加清晰而明朗。
蘇餘的心神也不由伸展。
天地之間,蘇餘感覺,自己仿佛完美地鑲嵌了進去,形成了一幅和諧而又毫無瑕疵的畫卷。
蘇餘忽然心頭大動,這就是道一真人想要告訴自己的感受嗎?
這有些類似於內外天地的交融,卻又截然不同。法相境,是以內天地而掌控外天地,實現內外天地的力量融會貫通,從而擁有逆天改命的神通。
而如今,道一真人的指點,卻讓蘇餘感覺,天、地,仿佛也變成了鮮活的生命,自己則如朋友一般與他們相對而談!
這種玄妙而又細微的差別,若非蘇餘被道一真人逼迫,肉身擔水,逼近極限,恐怕也難以這麽清晰地察覺。
終於!
這一日,蘇餘將兩桶水放在了道一真人的洞穴前,道一真人看他一眼,淡淡道:“你走吧。”
“前輩!”蘇餘不由一愣,連忙叫一聲。
他才剛有點兒體悟,就要打發自己走?
道一真人搖頭,“你不是想要向我學天地三才圖麽?天地三才圖,並無特定之相,並無成體係的修煉之法。天、地、人三者是分是合,隻在你一心之間。我已經教不了你什麽,能否學會,也隻在於你自己能不能體悟到而已。”
這話其實說的莫名其妙,若是之前,蘇餘恐怕也隻會當道一真人是在敷衍,但有了這接近一個月的擔水的曆程,卻讓蘇餘頓時有一些體悟。
但正如道一真人所言,天、地、人三者隻在一心之間!
能否練成,當真隻在於能否一刹那的頓悟。
果然難啊。
怪不得道一真人從來不對外傳授這【天地三才圖】,蘇餘原本還覺得,或許是道一真人敝帚自珍,不願將自己的傳承傳授旁人。
但現在看起來,恐怕並非道一真人不願,而是他也不知該如何傳授。
蘇餘起身,恭恭敬敬向道一真人見禮,“多謝真人!無論晚輩是否能夠練成,都要多謝真人的一番指點。真人與我,雖無師徒之名,其實已有師徒之實。”
道一真人卻是一拂袖,止住了蘇餘的動作,不肯受他這一禮。
“領悟了,那是你自己的本事,與我無幹;領悟不了,那是你自己愚蠢,與我亦無妨礙。”
“我絕不會認你這個弟子,今後也無絲毫瓜葛,你走吧。”
說著,道一真人已經轉身進入洞中。
而隨著他入洞,天地萬象緩緩移動,不過片刻之間,眼前哪裏還有那一方洞穴的絲毫蹤跡?
簡直就像是從未在世間出現過一般!
蘇餘卻還是堅持一禮,轉身離開。而這一次,他的心頭卻是無比歡喜,這【天地三才圖】,雖然他尚未練成,但蘇餘已經清晰感覺到,這一圖說是分身之法,其實都小覷了它!
這分明是道一真人畢生的體悟!
每天,蘇餘都擔兩桶水上山,然後道一真人便會灑入山林之中,滋養天地。
而蘇餘也從一開始的累到半死,到後麵逐漸變得好了許多。
他用的時間也越來越短,從一開始幾乎要花費一整天的功夫,到後麵,健步如飛,進步神速,居然隻需要一個多小時便足以上山。
但蘇餘還嫌慢!
所以,他又琢磨著,開始運用禦水之法,催動泉水加速注入水桶之中,還兩個水桶一同打水……
速度自然越來越快!
到後來,蘇餘幾乎隻需要兩個多小時,已經足以完成擔水的任務。
而道一真人也從一開始的不屑,到後麵漸漸也露出幾分驚奇,顯然連他也頗為意外,沒想到這小子居然實力精進這麽快。
幾乎是肉眼可見的在提升著!
終於,又一次擔水上山,道一真人第一次出聲提醒他:
“讓你擔水,就隻擔水麽?”
嗯?
蘇餘茫然不解。
將水桶交給道一真人,蘇餘反複琢磨著道一真人的話,他才開始察覺到,道一真人讓他擔水,似乎並不僅僅隻是為了“為難”於他,背後隻怕還有著更深的目的,隻可惜自己之前一直沒有察覺,可謂是白白耽誤了許多的功夫。
但道一真人的深意,究竟是什麽呢?蘇餘百思不得其解。他也是無語,道一真人這還真是脾性古怪,既然有深意,說出來不就是了?還能讓自己感激下,這藏著掖著,著實讓人無奈。
第二天,蘇餘再擔水時,仔細感知。
他感覺肩挑著水桶,微微晃蕩,前後的力道卻處於一種微妙的平衡,使得他可以節省不少力氣……
好吧,這其實純屬胡扯,道一真人讓自己感受的,絕不隻是這麽簡單的東西。
擔水結束,道一真人看蘇餘一眼,卻是眉頭一皺,“看來水桶還是太輕了。”
於是又一天,蘇餘明顯感覺到了水桶之中水量的增加……
所以,蘇餘再無之前幾日的輕鬆,每一天的擔水時間又被延長,但顯然道一真人有意控製,每一次都讓蘇餘精疲力盡,卻又不至於無法完成。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轉眼又是十餘日過去。
不過,因為這一次有了道一真人的提醒,所以蘇餘在擔水時,不再隻是單純地擔水,而是不斷仔細觀察、細細體悟,感受著四周一絲一毫的細微變化。
蘇餘也漸漸開始感受到一些東西:
他感覺山風仿佛在身側旋舞;
他感覺大地仿佛在腳下唿吸;
他感覺天空仿佛在高空俯瞰……
冬蟲在寒風之中掙紮,草籽在大地之中孕育……萬象萬物,天地生靈,一下子仿佛都變得饒有靈性。這些原本尋常的景致,在蘇餘因為擔水而精疲力盡,抵達肉身的極限時,卻開始悄然變得生動而活潑、隱隱之間蘊藏了某種難以言喻的玄妙味道。
蘇餘隱隱有所悟,但仔細品味,卻又覺得難以分辨清楚具體的感受。
但蘇餘明白,這應該就是道一真人的目的吧?
所以,又一日,蘇餘主動斂去了自身的一身修為,隻憑著肉身力量,一步一個腳印地擔著沉重的泉水。
但腳步蹣跚,行走在山林之間,天地之間的一切都仿佛變得更加清晰而明朗。
蘇餘的心神也不由伸展。
天地之間,蘇餘感覺,自己仿佛完美地鑲嵌了進去,形成了一幅和諧而又毫無瑕疵的畫卷。
蘇餘忽然心頭大動,這就是道一真人想要告訴自己的感受嗎?
這有些類似於內外天地的交融,卻又截然不同。法相境,是以內天地而掌控外天地,實現內外天地的力量融會貫通,從而擁有逆天改命的神通。
而如今,道一真人的指點,卻讓蘇餘感覺,天、地,仿佛也變成了鮮活的生命,自己則如朋友一般與他們相對而談!
這種玄妙而又細微的差別,若非蘇餘被道一真人逼迫,肉身擔水,逼近極限,恐怕也難以這麽清晰地察覺。
終於!
這一日,蘇餘將兩桶水放在了道一真人的洞穴前,道一真人看他一眼,淡淡道:“你走吧。”
“前輩!”蘇餘不由一愣,連忙叫一聲。
他才剛有點兒體悟,就要打發自己走?
道一真人搖頭,“你不是想要向我學天地三才圖麽?天地三才圖,並無特定之相,並無成體係的修煉之法。天、地、人三者是分是合,隻在你一心之間。我已經教不了你什麽,能否學會,也隻在於你自己能不能體悟到而已。”
這話其實說的莫名其妙,若是之前,蘇餘恐怕也隻會當道一真人是在敷衍,但有了這接近一個月的擔水的曆程,卻讓蘇餘頓時有一些體悟。
但正如道一真人所言,天、地、人三者隻在一心之間!
能否練成,當真隻在於能否一刹那的頓悟。
果然難啊。
怪不得道一真人從來不對外傳授這【天地三才圖】,蘇餘原本還覺得,或許是道一真人敝帚自珍,不願將自己的傳承傳授旁人。
但現在看起來,恐怕並非道一真人不願,而是他也不知該如何傳授。
蘇餘起身,恭恭敬敬向道一真人見禮,“多謝真人!無論晚輩是否能夠練成,都要多謝真人的一番指點。真人與我,雖無師徒之名,其實已有師徒之實。”
道一真人卻是一拂袖,止住了蘇餘的動作,不肯受他這一禮。
“領悟了,那是你自己的本事,與我無幹;領悟不了,那是你自己愚蠢,與我亦無妨礙。”
“我絕不會認你這個弟子,今後也無絲毫瓜葛,你走吧。”
說著,道一真人已經轉身進入洞中。
而隨著他入洞,天地萬象緩緩移動,不過片刻之間,眼前哪裏還有那一方洞穴的絲毫蹤跡?
簡直就像是從未在世間出現過一般!
蘇餘卻還是堅持一禮,轉身離開。而這一次,他的心頭卻是無比歡喜,這【天地三才圖】,雖然他尚未練成,但蘇餘已經清晰感覺到,這一圖說是分身之法,其實都小覷了它!
這分明是道一真人畢生的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