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村裏的變化
重生七零:暴富小農女 作者:向晚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近通過縣裏的廣播,連續宣傳了大半個月之後,大多數人都知道了這件事。
隻是對私人小店這件事,大家還是有顧慮。
所以來看熱鬧的人非常多,真正租的人少。
等看到周桃和其它幾家店還沒開張,就有顧客上去問價格,大家才明白過來,開始有人大著膽子租店麵。
周桃開張當天,生意非常火爆,從開門到晚上打烊,顧客一直沒有斷過。
沒過兩天,開店很賺錢的事傳了開去,剩下一些店鋪,一天之內被搶個精光。
祝良驥知道這個消息後,非常開心,於是籌劃再建一個市場。
周桃知道後,勸他等一等。
「為什麽?」祝良驥疑惑地問。
照現在的發展趨勢,就算再推出一百家店,也能租得出去。
這樣一來,至少能解決一百多個家庭的失業問題了。
「物以稀為貴,如果一下子供應太多,分散了生意,萬一有人賺不到錢,後麵市場就不好做了。」周桃解釋道。
現在因為店鋪少,大家選擇的餘地不多,所以隻要有東西賣,基本上都能賺錢。
如果讓鋪增加一倍甚至更多,就要擔心養不活這麽多店鋪了。
「那怎麽辦?」祝良驥一聽,就有些擔心。「靠這麽幾家店,肯定意義不大。」
當初周桃可是說過,先建一個綜合市場,再根據情況,建一個個專業市場,解決縣城大部分失業工人的就業問題。
隻有做好這個,他的政績才會獲得上級領導肯定。
「我的意思是,在這段時間,縣裏要重點進行宣傳,勤勞致富的思想,讓大家八仙過海,各展所長,利用自己身邊的資源,經商賺錢。」周桃解釋道。
不管做什麽,都要一個過程。
現在這邊的服裝店,日用品店,以及玩具店生意興隆,其它人最直接的反應,自然是開一樣的店。
但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則不能大家都賣同一種商號。
畢竟市場有限,賣的人多了,供大於求,就會出事。
有人賣不出去,低價傾銷,服裝市場就會被打亂。
所以必須鼓勵大家去動腦筋,尋找商機。
比如在服裝店旁邊,開一家襪子專賣店,圍巾專賣店,帽子專賣店等等,把商品的範圍擴大,這樣才能把蛋糕做大。
這個時候大家獲得信息的渠道比較少,沒有人會教他們怎麽做生意,隻有一些特別聰明的人,才能想到這些。
如果縣裏通過報紙電台等渠道,不斷進行引導,效果就會好得多。
到了那時候,你就算再建幾個專業市場,也不用擔心生意不好了。
「我明白了。」祝良驥聽了後,茅塞頓開。「迴頭我讓宣傳部門的人牽頭,寫一批稿子出來,在全縣廣播裏宣傳。」
天氣越來越冷了,周桃帶了一批棉衣,迴了一趟家。
「家裏衣服根本穿不完,你不要帶衣服迴來了——」楊桂芳看到了,埋怨道。
從去年開裁縫店開始,桃子斷斷續續帶迴來二十幾件衣服,春夏秋冬的都有,每一件都好好的,真的沒必要添新衣服。
「沒事,反正不缺這點錢。」周桃無所謂地說道。「再說有新衣服穿,心情也會好一些。」
注意到媽媽臉上的傷疤,已經淡到看不見了,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看來靈獸肉確實不凡,難怪北冥神鳥說修煉者不需要復容丹,因為食用有靈氣的食物,身體恢復能力特別強。
這些靈獸肉應該是低階的靈獸,換成高價的靈獸,隻怕吃幾塊肉,就能讓人脫胎換骨了。
「胡說八道。」楊桂芳笑罵了一句。「你這樣亂花錢,就算賺得再多,也受不了。」
嘴上雖然這樣說,心裏其實明白,女兒現在又開了幾家店,接下來隻會越賺越多。
廣播裏最近經常提到的萬元戶,聽起來好像很有錢,隻怕女兒去年賺的錢,就已經遠遠超過這個數了。
到今年年底,十萬元戶都有可能超過。
母女倆一起在客廳坐下來,難得這樣拉拉家常。
院子傳來一陣咩咩的羊叫聲,吸引了周桃的注意力。
「你又養羊了?」她好奇地問。
家裏原本就養了雞鴨鵝和三隻豬,如果又買羊,差不多家禽家畜都要湊齊了吧!
「是啊!」楊桂芳故意用輕描淡寫的語氣說道。「你不是喜歡吃羊肉嗎?我抓了兩隻迴來,養大後殺肉吃。」
自家養的東西,桃子捨不得賣,隻能自己吃。
反正家裏不愁吃穿,她能做的,就是女兒迴家時,家裏有東西隨便她宰了吃。
「媽,辛苦你了。」見她還記得春節時,自己隨口說過的一句話,周桃又是感動又是內疚。「其實你不必為了我,什麽東西都自己養的——」
她一直說自家養的東西好吃,無非是前世傳下來的習慣,因為那時候食品安全問題非常嚴重,大量的家禽家畜都是吃藥吃飼料長大的,肉質非常差。
而現在什麽東西都是天然的,隻要有錢,買迴來吃也一樣。
「沒事,閑著也是閑著。」楊桂芳不在意地迴答。「再說別人家也在養——」
現在不僅僅是自己東西養得多,村裏其它人也差不多。
她猜得到原因,那些人就是看到自家這樣做,才跟著有樣學樣的。
桃子是村裏的明星,很多人都在偷偷關注自家的情況,自己每天要割幾籃草,院子裏的雞鴨鵝的叫聲,站在外麵也聽得到,她們肯定發現了這一點,加上發現現在買賣越來越方便,於是都動起了腦子。
短短一個多月時間,村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多數家庭都開始大量養殖家禽家畜,希望養大後賣點錢,貼補家用。
就連老大家,現在也養了四十隻雞,兩隻豬,十隻鵝。
有人缺錢時,拿了家裏的雞去賣,發現價格比以前高了不少,更加動了心。
這樣一來,下地掙工分,反而成了最雞肋的事。
不過不去又不行,因為每家每戶都要吃糧食,工分少的話,分到糧食就少,飯就吃不飽了。
總的說來,大家的生活有了盼頭,雖然比以前更辛苦,但是臉上的笑容卻更多了。
</br>
隻是對私人小店這件事,大家還是有顧慮。
所以來看熱鬧的人非常多,真正租的人少。
等看到周桃和其它幾家店還沒開張,就有顧客上去問價格,大家才明白過來,開始有人大著膽子租店麵。
周桃開張當天,生意非常火爆,從開門到晚上打烊,顧客一直沒有斷過。
沒過兩天,開店很賺錢的事傳了開去,剩下一些店鋪,一天之內被搶個精光。
祝良驥知道這個消息後,非常開心,於是籌劃再建一個市場。
周桃知道後,勸他等一等。
「為什麽?」祝良驥疑惑地問。
照現在的發展趨勢,就算再推出一百家店,也能租得出去。
這樣一來,至少能解決一百多個家庭的失業問題了。
「物以稀為貴,如果一下子供應太多,分散了生意,萬一有人賺不到錢,後麵市場就不好做了。」周桃解釋道。
現在因為店鋪少,大家選擇的餘地不多,所以隻要有東西賣,基本上都能賺錢。
如果讓鋪增加一倍甚至更多,就要擔心養不活這麽多店鋪了。
「那怎麽辦?」祝良驥一聽,就有些擔心。「靠這麽幾家店,肯定意義不大。」
當初周桃可是說過,先建一個綜合市場,再根據情況,建一個個專業市場,解決縣城大部分失業工人的就業問題。
隻有做好這個,他的政績才會獲得上級領導肯定。
「我的意思是,在這段時間,縣裏要重點進行宣傳,勤勞致富的思想,讓大家八仙過海,各展所長,利用自己身邊的資源,經商賺錢。」周桃解釋道。
不管做什麽,都要一個過程。
現在這邊的服裝店,日用品店,以及玩具店生意興隆,其它人最直接的反應,自然是開一樣的店。
但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則不能大家都賣同一種商號。
畢竟市場有限,賣的人多了,供大於求,就會出事。
有人賣不出去,低價傾銷,服裝市場就會被打亂。
所以必須鼓勵大家去動腦筋,尋找商機。
比如在服裝店旁邊,開一家襪子專賣店,圍巾專賣店,帽子專賣店等等,把商品的範圍擴大,這樣才能把蛋糕做大。
這個時候大家獲得信息的渠道比較少,沒有人會教他們怎麽做生意,隻有一些特別聰明的人,才能想到這些。
如果縣裏通過報紙電台等渠道,不斷進行引導,效果就會好得多。
到了那時候,你就算再建幾個專業市場,也不用擔心生意不好了。
「我明白了。」祝良驥聽了後,茅塞頓開。「迴頭我讓宣傳部門的人牽頭,寫一批稿子出來,在全縣廣播裏宣傳。」
天氣越來越冷了,周桃帶了一批棉衣,迴了一趟家。
「家裏衣服根本穿不完,你不要帶衣服迴來了——」楊桂芳看到了,埋怨道。
從去年開裁縫店開始,桃子斷斷續續帶迴來二十幾件衣服,春夏秋冬的都有,每一件都好好的,真的沒必要添新衣服。
「沒事,反正不缺這點錢。」周桃無所謂地說道。「再說有新衣服穿,心情也會好一些。」
注意到媽媽臉上的傷疤,已經淡到看不見了,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看來靈獸肉確實不凡,難怪北冥神鳥說修煉者不需要復容丹,因為食用有靈氣的食物,身體恢復能力特別強。
這些靈獸肉應該是低階的靈獸,換成高價的靈獸,隻怕吃幾塊肉,就能讓人脫胎換骨了。
「胡說八道。」楊桂芳笑罵了一句。「你這樣亂花錢,就算賺得再多,也受不了。」
嘴上雖然這樣說,心裏其實明白,女兒現在又開了幾家店,接下來隻會越賺越多。
廣播裏最近經常提到的萬元戶,聽起來好像很有錢,隻怕女兒去年賺的錢,就已經遠遠超過這個數了。
到今年年底,十萬元戶都有可能超過。
母女倆一起在客廳坐下來,難得這樣拉拉家常。
院子傳來一陣咩咩的羊叫聲,吸引了周桃的注意力。
「你又養羊了?」她好奇地問。
家裏原本就養了雞鴨鵝和三隻豬,如果又買羊,差不多家禽家畜都要湊齊了吧!
「是啊!」楊桂芳故意用輕描淡寫的語氣說道。「你不是喜歡吃羊肉嗎?我抓了兩隻迴來,養大後殺肉吃。」
自家養的東西,桃子捨不得賣,隻能自己吃。
反正家裏不愁吃穿,她能做的,就是女兒迴家時,家裏有東西隨便她宰了吃。
「媽,辛苦你了。」見她還記得春節時,自己隨口說過的一句話,周桃又是感動又是內疚。「其實你不必為了我,什麽東西都自己養的——」
她一直說自家養的東西好吃,無非是前世傳下來的習慣,因為那時候食品安全問題非常嚴重,大量的家禽家畜都是吃藥吃飼料長大的,肉質非常差。
而現在什麽東西都是天然的,隻要有錢,買迴來吃也一樣。
「沒事,閑著也是閑著。」楊桂芳不在意地迴答。「再說別人家也在養——」
現在不僅僅是自己東西養得多,村裏其它人也差不多。
她猜得到原因,那些人就是看到自家這樣做,才跟著有樣學樣的。
桃子是村裏的明星,很多人都在偷偷關注自家的情況,自己每天要割幾籃草,院子裏的雞鴨鵝的叫聲,站在外麵也聽得到,她們肯定發現了這一點,加上發現現在買賣越來越方便,於是都動起了腦子。
短短一個多月時間,村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多數家庭都開始大量養殖家禽家畜,希望養大後賣點錢,貼補家用。
就連老大家,現在也養了四十隻雞,兩隻豬,十隻鵝。
有人缺錢時,拿了家裏的雞去賣,發現價格比以前高了不少,更加動了心。
這樣一來,下地掙工分,反而成了最雞肋的事。
不過不去又不行,因為每家每戶都要吃糧食,工分少的話,分到糧食就少,飯就吃不飽了。
總的說來,大家的生活有了盼頭,雖然比以前更辛苦,但是臉上的笑容卻更多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