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九嬰來勢兇猛, 眼看這鋼刀就要將小七劈成兩半了, 忽然刀身在他眼前兩寸處停住了。
宋南陵兩指夾著刀身擋在小七麵前,向戚九嬰道:“世叔, 此處不宜出人命。”
戚九嬰卻向地上吐了口唾沫, 罵道:“小子, 學了兩手功夫就敢跟我動手了?給老子滾開!這個仵作有問題, 我瞧他身形有些眼熟,你閃開,讓我會會他!”
宋南陵卻紋絲不動, 道:“世叔, 看在小侄的麵上, 這就走吧。”
“你果然認得他!閃開!不然我連你一起砍!”戚九嬰怒道。
就在此時, 院子外又跑來一人。那人獄卒的打扮,進了院子就找著崔九嬰, 行了禮道:“頭兒,你怎麽還沒迴來?那兩個點子硬, 兄弟們搞不定,你趕緊來, 來晚了怕就沒氣了!”
戚九嬰看了眼小七,又看了看宋南陵,忽收了鋼刀,道:“迴頭你給我個說法。”說罷,他便跟著那獄卒走了。
宋南陵轉身,將小七從地上拉起, 替他拍了拍身上的塵土,道:“你自己小心點,梁州的事能少摻和就少摻和。”
宋南陵說罷,也不等小七答話,替他將麻布一抖,罩上了石台上的焦屍,隨即轉身,徑直向著院門走去。
小七看著他一路走遠了,眼中神『色』微動。
人都走光了,停屍房所在的小院裏隻剩下了小七。他一改先前呆愣的眼神,快步走到石台前,一把掀開了上麵的麻布,低頭重又查看一邊麵目全非的屍首。
他皺了皺眉,手指『摸』上一旁的刀具,忽聽院外又傳來了腳步聲。小七立刻罩上麻布,抬頭卻見澹台明站在了院門口,向著裏邊探出半邊身子,見到了小七後便朝他招了招手。
小七恢複了呆愣的眼神,看著澹台明道:“大人找我?”
澹台明卻似做賊似的看了看院外,低聲唿道:“小七,過來。”
小七慢吞吞地趿著棉鞋過去,訥訥道:“大人,你還想看屍首嗎?小七這就切給你看。”
澹台明聞言,臉都綠了,嘴上卻道:“不看了。小七,你跟我過來,我有事要讓你替我去辦。你跟我走一趟,去查查這錦盒是不是孫二的。”
小七不解:“大人為何要讓小七去,隨便找個人去玲瓏坊問一聲不就好了?”
澹台明卻苦笑道:“孫昊昨日就將玲瓏坊整個盤下了,若這錦盒裏的東西真是孫二訂的,直不楞登地去問,隻怕會打草驚蛇啊。別推脫了,胡老頭迴頭要是揍你,你就同他說是我的意思。想來想去這事還是找你辦比較妥當,畢竟我府上的衙役都長了張精明的臉,不好糊弄人。”
……
澹台明確實換了個婉轉的法子。
約莫半個時辰後,他便到了城中的鸚鵡巷,在那巷子口找地一蹲,麵前擺個缺口的破碗,便不再挪動了。
澹台明則帶著個鬥笠,坐在不遠處的茶樓裏喝茶。自茶樓上看下去,恰好能看見小七蹲著的那個巷子口。
小七在那巷子口蹲了一晌午,破碗裏倒是多出了一大把銅錢和幾枚碎銀子。從那巷子裏出來的人,穿著都不會太差,且大多心情極好,哼著小調一顛一顛地走到巷口,都會慷慨地往這小乞丐的破碗裏丟上點東西。
絲竹之聲從巷子裏悠悠傳來,帶著些嗆人的脂粉氣。不多久,又有一人自那巷子中跌跌撞撞地出來,帶著濃濃的酒氣。小七遠遠地就認出了那人臉上的眼罩,趁著孫二爺被個瘦弱小倌架到巷子口時,小七便從懷裏掏出隻二指寬的錦盒來,他將錦盒打開,自裏邊拿出支做工考究的玉勢來,湊在眼前反複瞧著。
醉醺醺的孫二爺一邊說著胡話,一邊打算『摸』個兩文錢來丟給小乞丐,豈料一抬眼就見著了那玉勢,立時瞧直了眼,氣不打一出來。
孫二爺搖搖晃晃地走到小七麵前,一把揪住了這小乞丐的前襟,呲著一口黃牙怒道:“你『奶』『奶』的偷子,連你孫二爺的東西都敢『摸』!看我不打死你這兔崽子!”
孫二爺說著,抬拳就往小七臉上砸去,偏巧那揮拳的手臂原是讓小倌架著的,這一揮沒真打著小七,卻將那瘦弱小倌給推了出去。小七驚慌失措地看著孫二,將哭不哭地說道:“大……大……大爺!饒命啊!小……小人是在幾日前,撿……撿到了這寶貝……”
“你『奶』『奶』的狗東西!二爺我怎麽就沒這麽好命,撿到個玲瓏坊的寶貝?”孫二說著,一把自他手上拽過了玉勢,拿到眼前看了看上麵的紋路,罵道:“果真是二爺我的東西,你個狗雜種,別說是二爺冤枉了你!瞧見上麵刻著的狼頭了麽?那是我赤沙溝孫家人才敢用的東西!看我不打死你!”
小七“哇”的一聲哭了出來,鬼哭狼嚎的,引來了不少路人圍觀。
“大……大爺……小人不敢撒謊,這……這寶貝真是小人撿到的……舅姥爺說了,我們雖然是叫花子,卻也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這不,舅姥爺讓我在這裏等著,說是要等失主迴來取啊……”
小七哭得淒慘,這番話卻說得大義凜然。周遭瞧熱鬧的路人也竊竊私語起來,大大稱讚起了小叫花子的舅姥爺。
孫二本就喝得糊塗,被眾人一說,也覺得興許是錯怪了人。他瞧了瞧一旁跌坐在地卻殷殷看著他的小倌,腹下一熱,心道既然寶貝找迴來了,不如借機試一試。他再不管什麽叫花子了,將小七往旁邊一推,隨手『摸』了塊碎銀子丟去,接著他扛起地上那小倌,頭也不迴地走了。
看熱鬧的眾人散去,澹台明自茶館上下來,他拍了拍小七的肩,道:“幹得不錯,這些討來的錢便算是你立功的賞錢了。”說著,他感歎地錘了捶酸脹的脖子,歎道:“證物也找著主人了,看來崔大人離破案不遠了。”
……
卻說孫二扛著小倌離去,找了處隱蔽的客棧大大搞了一迴,約莫到了天黑的時候,才興衝衝地迴了下榻的小院。
孫昊摔傷了腰在院中將養,卻架不住商會事忙,即便躺著也不得閑。孫二迴來時恰逢孫昊換『藥』,他老神在在地去了孫昊的房中,說要幫忙推拿兩下。
孫昊卻聞到了他一身的酒氣脂粉味,心頭大怒,舉起桌上的一隻茶杯就往他頭上摔去,罵道:“又去外麵鬼混了?有這功夫,你就不知道留在這裏替我搭把手!整日裏遊手好閑的,還不如老三來得踏實。”
孫二被他罵了,立刻噤若寒蟬,卻不防躲避飛來的茶杯時,將懷裏藏著的那支玉石給掉了出來,他立刻手忙腳『亂』地去接。
孫昊怒道:“那是什麽東西?”
孫二賠笑道:“一些小玩意兒,沒什麽大不了的。”
孫昊本就是隨口問,他病中脾氣暴,自己也知道。見自己這個二弟也沒頂撞,便口氣軟了些,道:“我瞧你今日心情甚好,是去哪裏逍遙了?”
“就在街上隨便逛逛,要說開心事嘛……說來也巧,幾日前弟弟我丟了件玲瓏坊訂製的玉件,今日卻給找迴來了。你說巧不巧,被個小叫花子給撿去了。哈,那傻小子就坐在撿東西的地方等了好幾天,等著我去取。想不到這梁州城已富到了這等地步,連叫花子都能拾金不昧了!”
孫二說得眉飛『色』舞,孫昊卻聽得頭疼。既然孫二也沒怪罪他方才暴脾氣,他也沒工夫再聽孫二胡扯了,待上完『藥』,他就將孫二趕出了房間,又遣了老三去書房將京城來的信件取來。
這邊老三剛去,孫昊忽覺著有什麽不妥來。他一時說不上是什麽地方不對,可就是眼皮跳的厲害。孫昊走江湖慣了,天生有著過人的直覺,每到眼皮大跳時,必然是有不好的事要發生。
他『揉』著眼角尋思片刻,忽想起孫二說的玲瓏坊來。他依稀記得,玲瓏坊送貨來的那日,他們還住在高裕侯府上,結果第二日孫二就說東西丟了。那幾日因孫驁傷重,便一直讓孫二留著照看,根本沒有出過侯府,又怎麽可能丟了東西被個叫花子給撿去了?
一定是哪裏出了問題,孫昊想著,出了一頭的汗。他忽然大聲喊著老三,將人叫進了房裏。老三手裏還拿著封京城商號來的信,交到孫昊手上。孫昊看了看上邊的泥印,忽一拍腦袋,喊道:“糟了!”
他竭力坐起身,讓老三扶著他去了趟書房。他將老三留在房門外,自己跑去房間的角落,將一隻落地大花瓶給放倒在地,『露』出了花瓶底下壓著的幾分密函。他將密函抽出,數了數數目,又反複瞧了瞧,忽然陰沉下了臉,道:“崔佑,果然是你做的手腳。”
孫昊將密函收了起來,藏進懷中,又支著腰緩緩挪到書桌前,提筆寫起了信。
老三在門外等了許久,忽見孫昊自房中走了出來,將一隻小拇指粗細的竹筒交給他,道:“隻怕消息泄『露』了,立刻傳信給京裏,讓太子盡早做上準備,就這幾日裏要動手了。”
另一邊,崔佑還在衙門裏聽著澹台明的複述。片刻後,屋外有禁衛軍前來叩門。
澹台明識趣地退了出去,崔佑瞧著禁衛軍呈上的一封密函,道:“這就是從孫昊那兒找到的?”
“是,一共七封,卑職隻取了其中的一封,並將仿製的替換了進去。不過大人,為保萬無一失,還是盡早做決斷的好。”
崔佑抖開信件看了片刻,忽冷笑一聲,道:“確實要早作決斷,不然陛下就要危險了。”
說著,他亦起身到了書桌前,提筆寫了起來。
寫罷信後交給那禁衛軍,吩咐道:“你親自跑一趟,快馬加鞭送到陛下的手上。還有這封密函,也一並送去。想必陛下定然認得出,這密函裏蓋著的私印,到底出自哪位皇子之手。”
那禁衛軍問道:“若陛下問起高裕侯府的事,屬下該怎麽說?”
崔佑卻道:“如今高裕侯府根本不足為懼,陛下若看了這密函,隻怕也不會再有心思去管什麽高裕侯府了。”
作者有話要說: 報備一聲,梁州卷約莫會結在200章左右的地方。
第三卷京城卷的事情,晚點跟大家說。
宋南陵兩指夾著刀身擋在小七麵前,向戚九嬰道:“世叔, 此處不宜出人命。”
戚九嬰卻向地上吐了口唾沫, 罵道:“小子, 學了兩手功夫就敢跟我動手了?給老子滾開!這個仵作有問題, 我瞧他身形有些眼熟,你閃開,讓我會會他!”
宋南陵卻紋絲不動, 道:“世叔, 看在小侄的麵上, 這就走吧。”
“你果然認得他!閃開!不然我連你一起砍!”戚九嬰怒道。
就在此時, 院子外又跑來一人。那人獄卒的打扮,進了院子就找著崔九嬰, 行了禮道:“頭兒,你怎麽還沒迴來?那兩個點子硬, 兄弟們搞不定,你趕緊來, 來晚了怕就沒氣了!”
戚九嬰看了眼小七,又看了看宋南陵,忽收了鋼刀,道:“迴頭你給我個說法。”說罷,他便跟著那獄卒走了。
宋南陵轉身,將小七從地上拉起, 替他拍了拍身上的塵土,道:“你自己小心點,梁州的事能少摻和就少摻和。”
宋南陵說罷,也不等小七答話,替他將麻布一抖,罩上了石台上的焦屍,隨即轉身,徑直向著院門走去。
小七看著他一路走遠了,眼中神『色』微動。
人都走光了,停屍房所在的小院裏隻剩下了小七。他一改先前呆愣的眼神,快步走到石台前,一把掀開了上麵的麻布,低頭重又查看一邊麵目全非的屍首。
他皺了皺眉,手指『摸』上一旁的刀具,忽聽院外又傳來了腳步聲。小七立刻罩上麻布,抬頭卻見澹台明站在了院門口,向著裏邊探出半邊身子,見到了小七後便朝他招了招手。
小七恢複了呆愣的眼神,看著澹台明道:“大人找我?”
澹台明卻似做賊似的看了看院外,低聲唿道:“小七,過來。”
小七慢吞吞地趿著棉鞋過去,訥訥道:“大人,你還想看屍首嗎?小七這就切給你看。”
澹台明聞言,臉都綠了,嘴上卻道:“不看了。小七,你跟我過來,我有事要讓你替我去辦。你跟我走一趟,去查查這錦盒是不是孫二的。”
小七不解:“大人為何要讓小七去,隨便找個人去玲瓏坊問一聲不就好了?”
澹台明卻苦笑道:“孫昊昨日就將玲瓏坊整個盤下了,若這錦盒裏的東西真是孫二訂的,直不楞登地去問,隻怕會打草驚蛇啊。別推脫了,胡老頭迴頭要是揍你,你就同他說是我的意思。想來想去這事還是找你辦比較妥當,畢竟我府上的衙役都長了張精明的臉,不好糊弄人。”
……
澹台明確實換了個婉轉的法子。
約莫半個時辰後,他便到了城中的鸚鵡巷,在那巷子口找地一蹲,麵前擺個缺口的破碗,便不再挪動了。
澹台明則帶著個鬥笠,坐在不遠處的茶樓裏喝茶。自茶樓上看下去,恰好能看見小七蹲著的那個巷子口。
小七在那巷子口蹲了一晌午,破碗裏倒是多出了一大把銅錢和幾枚碎銀子。從那巷子裏出來的人,穿著都不會太差,且大多心情極好,哼著小調一顛一顛地走到巷口,都會慷慨地往這小乞丐的破碗裏丟上點東西。
絲竹之聲從巷子裏悠悠傳來,帶著些嗆人的脂粉氣。不多久,又有一人自那巷子中跌跌撞撞地出來,帶著濃濃的酒氣。小七遠遠地就認出了那人臉上的眼罩,趁著孫二爺被個瘦弱小倌架到巷子口時,小七便從懷裏掏出隻二指寬的錦盒來,他將錦盒打開,自裏邊拿出支做工考究的玉勢來,湊在眼前反複瞧著。
醉醺醺的孫二爺一邊說著胡話,一邊打算『摸』個兩文錢來丟給小乞丐,豈料一抬眼就見著了那玉勢,立時瞧直了眼,氣不打一出來。
孫二爺搖搖晃晃地走到小七麵前,一把揪住了這小乞丐的前襟,呲著一口黃牙怒道:“你『奶』『奶』的偷子,連你孫二爺的東西都敢『摸』!看我不打死你這兔崽子!”
孫二爺說著,抬拳就往小七臉上砸去,偏巧那揮拳的手臂原是讓小倌架著的,這一揮沒真打著小七,卻將那瘦弱小倌給推了出去。小七驚慌失措地看著孫二,將哭不哭地說道:“大……大……大爺!饒命啊!小……小人是在幾日前,撿……撿到了這寶貝……”
“你『奶』『奶』的狗東西!二爺我怎麽就沒這麽好命,撿到個玲瓏坊的寶貝?”孫二說著,一把自他手上拽過了玉勢,拿到眼前看了看上麵的紋路,罵道:“果真是二爺我的東西,你個狗雜種,別說是二爺冤枉了你!瞧見上麵刻著的狼頭了麽?那是我赤沙溝孫家人才敢用的東西!看我不打死你!”
小七“哇”的一聲哭了出來,鬼哭狼嚎的,引來了不少路人圍觀。
“大……大爺……小人不敢撒謊,這……這寶貝真是小人撿到的……舅姥爺說了,我們雖然是叫花子,卻也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這不,舅姥爺讓我在這裏等著,說是要等失主迴來取啊……”
小七哭得淒慘,這番話卻說得大義凜然。周遭瞧熱鬧的路人也竊竊私語起來,大大稱讚起了小叫花子的舅姥爺。
孫二本就喝得糊塗,被眾人一說,也覺得興許是錯怪了人。他瞧了瞧一旁跌坐在地卻殷殷看著他的小倌,腹下一熱,心道既然寶貝找迴來了,不如借機試一試。他再不管什麽叫花子了,將小七往旁邊一推,隨手『摸』了塊碎銀子丟去,接著他扛起地上那小倌,頭也不迴地走了。
看熱鬧的眾人散去,澹台明自茶館上下來,他拍了拍小七的肩,道:“幹得不錯,這些討來的錢便算是你立功的賞錢了。”說著,他感歎地錘了捶酸脹的脖子,歎道:“證物也找著主人了,看來崔大人離破案不遠了。”
……
卻說孫二扛著小倌離去,找了處隱蔽的客棧大大搞了一迴,約莫到了天黑的時候,才興衝衝地迴了下榻的小院。
孫昊摔傷了腰在院中將養,卻架不住商會事忙,即便躺著也不得閑。孫二迴來時恰逢孫昊換『藥』,他老神在在地去了孫昊的房中,說要幫忙推拿兩下。
孫昊卻聞到了他一身的酒氣脂粉味,心頭大怒,舉起桌上的一隻茶杯就往他頭上摔去,罵道:“又去外麵鬼混了?有這功夫,你就不知道留在這裏替我搭把手!整日裏遊手好閑的,還不如老三來得踏實。”
孫二被他罵了,立刻噤若寒蟬,卻不防躲避飛來的茶杯時,將懷裏藏著的那支玉石給掉了出來,他立刻手忙腳『亂』地去接。
孫昊怒道:“那是什麽東西?”
孫二賠笑道:“一些小玩意兒,沒什麽大不了的。”
孫昊本就是隨口問,他病中脾氣暴,自己也知道。見自己這個二弟也沒頂撞,便口氣軟了些,道:“我瞧你今日心情甚好,是去哪裏逍遙了?”
“就在街上隨便逛逛,要說開心事嘛……說來也巧,幾日前弟弟我丟了件玲瓏坊訂製的玉件,今日卻給找迴來了。你說巧不巧,被個小叫花子給撿去了。哈,那傻小子就坐在撿東西的地方等了好幾天,等著我去取。想不到這梁州城已富到了這等地步,連叫花子都能拾金不昧了!”
孫二說得眉飛『色』舞,孫昊卻聽得頭疼。既然孫二也沒怪罪他方才暴脾氣,他也沒工夫再聽孫二胡扯了,待上完『藥』,他就將孫二趕出了房間,又遣了老三去書房將京城來的信件取來。
這邊老三剛去,孫昊忽覺著有什麽不妥來。他一時說不上是什麽地方不對,可就是眼皮跳的厲害。孫昊走江湖慣了,天生有著過人的直覺,每到眼皮大跳時,必然是有不好的事要發生。
他『揉』著眼角尋思片刻,忽想起孫二說的玲瓏坊來。他依稀記得,玲瓏坊送貨來的那日,他們還住在高裕侯府上,結果第二日孫二就說東西丟了。那幾日因孫驁傷重,便一直讓孫二留著照看,根本沒有出過侯府,又怎麽可能丟了東西被個叫花子給撿去了?
一定是哪裏出了問題,孫昊想著,出了一頭的汗。他忽然大聲喊著老三,將人叫進了房裏。老三手裏還拿著封京城商號來的信,交到孫昊手上。孫昊看了看上邊的泥印,忽一拍腦袋,喊道:“糟了!”
他竭力坐起身,讓老三扶著他去了趟書房。他將老三留在房門外,自己跑去房間的角落,將一隻落地大花瓶給放倒在地,『露』出了花瓶底下壓著的幾分密函。他將密函抽出,數了數數目,又反複瞧了瞧,忽然陰沉下了臉,道:“崔佑,果然是你做的手腳。”
孫昊將密函收了起來,藏進懷中,又支著腰緩緩挪到書桌前,提筆寫起了信。
老三在門外等了許久,忽見孫昊自房中走了出來,將一隻小拇指粗細的竹筒交給他,道:“隻怕消息泄『露』了,立刻傳信給京裏,讓太子盡早做上準備,就這幾日裏要動手了。”
另一邊,崔佑還在衙門裏聽著澹台明的複述。片刻後,屋外有禁衛軍前來叩門。
澹台明識趣地退了出去,崔佑瞧著禁衛軍呈上的一封密函,道:“這就是從孫昊那兒找到的?”
“是,一共七封,卑職隻取了其中的一封,並將仿製的替換了進去。不過大人,為保萬無一失,還是盡早做決斷的好。”
崔佑抖開信件看了片刻,忽冷笑一聲,道:“確實要早作決斷,不然陛下就要危險了。”
說著,他亦起身到了書桌前,提筆寫了起來。
寫罷信後交給那禁衛軍,吩咐道:“你親自跑一趟,快馬加鞭送到陛下的手上。還有這封密函,也一並送去。想必陛下定然認得出,這密函裏蓋著的私印,到底出自哪位皇子之手。”
那禁衛軍問道:“若陛下問起高裕侯府的事,屬下該怎麽說?”
崔佑卻道:“如今高裕侯府根本不足為懼,陛下若看了這密函,隻怕也不會再有心思去管什麽高裕侯府了。”
作者有話要說: 報備一聲,梁州卷約莫會結在200章左右的地方。
第三卷京城卷的事情,晚點跟大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