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鴉的手腳都不能動,千尋幾乎是一口一口地給他喂了藥和粥,一連忙了小半個時辰。
出了小樓,就見李隨豫陰著張臉等在院中,比起下午遇到的葉笙歌,有過之而無不及。千尋立刻想到了藥的事,連忙陪笑,小跑著到他麵前,乖乖地端起藥碗,仰脖子就要灌。李隨豫卻捉住了她的手腕,道:“先吃飯,這藥不能空肚子喝。”說著,他奪了藥碗,指了指桌的上的食盒。
大骨湯的味道一聞就知道,自從李隨豫上天門山後,千尋幾乎每天都要喝上一鍋。也不知他是怎麽做的,竟能讓天門派的廚房天天都煮。再好的珍饈,吃多了也會膩味,何況天門派廚房師傅的手藝隻能算三流。如今,千尋隻要聞到這味道,胃裏就會翻江倒海。可惜今天她不敢造次,該吃該喝的,一樣沒落下。
有弟子過來收走了食盒和湯碗,李隨豫卻一直坐著沒走。寒鴉的病情穩定下來,千尋估摸著無事,打算迴疏影閣去,順道去鬆風閣看一看沈南風。白謖假扮成蒙古大夫時,已經給他用了些藥,咳症減輕不少,但因為要裝腔作勢地扮個庸醫,藥效都得減半。就連得了羊角風的弟子們,都要喝些摻了銀葉苜蓿和天竺白菊的苦水,抽上個半天風,才恢複人樣。
這兩味藥材倒是好東西,一般的大夫都喜歡拿來用一用,既能唬一唬傷患,又能抬高兩倍的價錢,簡直無往而不利。可惜一旦混用在一起,不僅削弱了藥效,還會造成輕微腹瀉。千尋就曾見過不止一個大夫,混用了藥材,還同病人說,這腹瀉就是排毒,病愈的征兆。結果,當晚白謖就在那些大夫的飯菜裏下了這兩味藥。這次輪到他當庸醫,居然學得像模像樣。就是不知他同沈南風到底有什麽過節,一邊給他救命的黑玉令,一邊暗搓搓地下巴豆。
才出刑律堂,蕭寧淵就找了過來,說是風自在此刻有空,可以見一見千尋。李隨豫一路跟了去,似乎一點也不介意在門外幹等。
走過飛廊,遠處傳來人聲,千尋轉頭去看,隻見千石階方向站著幾個人,一女子同幾名天門弟子拉拉扯扯,言語間似有些口角。因隔得遠,聲音在山間散開,聽不真切,隱約可見那女子釵環散落,行止乖張。
蕭寧淵也看到了,此時卻無暇去過問,隻是帶著千尋和李隨豫往臨風殿去。等她進了臨風殿的會客廳,蕭寧淵又請了李隨豫去隔間用茶。
會客廳不大,風自在已經坐在了裏麵,見千尋進來,他竟站起身,矍鑠的雙眼落在她麵上,聲音不大卻帶著十足的中氣,說道:“蘇姑娘,老朽想要問一句,你為何要說風滿樓那孽障是冤死的?”
……
卻說千石階前拉拉扯扯的女子一直吵鬧不停,守衛弟子一時亂了方寸,派人去請戚鬆白來。戚鬆白是個火爆脾氣,卻獨獨怕女人。早年娶過一房妻室,不料是個河東獅,整日吵鬧吃醋,戚鬆白卻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後來那女人過世了,也未留下子嗣,戚鬆白倒也看得開,先是傷心了幾年,接著又覺出了單身漢的自在,索性續弦也免了,留在了天門山上做長老,但怕女人的毛病卻是一輩子也沒改掉。
這會兒他被弟子叫了出來,見到這發髻散亂的婦人,眼皮狠狠一跳,站得遠遠的,沉聲問道:“怎麽迴事?”
那婦人方才還在同弟子撕撓,見了戚鬆白,攝於威勢,稍稍收斂了一些,一邊抬袖子抹了抹哭花了的臉,一邊有模有樣地朝他行了個禮,說道:“妾是桐山派莊氏二俠莊建遠的家人,幾日前就在鄰鎮白楊縣省親,昨日忽聞噩耗,說老爺在天門山上遭了不測。妾是萬般不信,這好好的祭劍大會,怎麽就有不測了呢?雖說刀劍無眼,但妾也知道,鬥劍會不過是武林同道間的切磋,點到即止。這位大俠,妾見您是個有身份的,鬥膽問一聲,妾家的老爺是不是真死了?”
她雖樣子狼狽,方才廝打時更是潑勁十足,沒想到見了戚鬆白,說起話來倒是清清楚楚。戚鬆白微微鬆了口氣,見這婦人還是個能講理的,不由蹙眉低聲問他身邊的弟子:“她既然要問莊二俠的事,你們跟她說了不就完了,怎麽鬧得這麽兇?”
那弟子耷拉了兩條眉,苦笑道:“這婦人是硬闖進來的,也不知鬆客門的人怎麽搞的,守衛弟子見到她時,已經上了千石階了。”
戚鬆白狠狠瞪了他一眼,轉過頭,也不看那婦人,隻是沉聲說道:“既然是莊二俠的家人,理應知道……”他還沒說完,他身邊那弟子已輕聲道:“師父,她說是莊二俠的家人,哪能信呀。”
戚鬆白一想,心知有理,於是接著剛才的話繼續道:“理應知道,江湖有江湖的規矩。莊二俠若出了什麽事,也該由他的師門出麵。婦人,你還是速速下山去吧。”
那婦人聽了,立刻眼一瞪,像極了戚鬆白從前的夫人,看得他眼皮又是一跳。那婦人麵上厲色盡現,指著戚鬆白道:“你個老兒,虧老娘以為你是個通情達理的,原來也是個蠢貨。我家老爺在你們天門山出了事,我這個做妻的便不能過問了麽?這是什麽狗屁規矩!我可告訴你,那姓肖的見了我,還都是客客氣氣的,你又算是個什麽東西!今天老娘就賴在這兒不走了,你要麽帶我去見我們家老爺,要麽去把那姓肖的叫出來。今天你橫豎都要給我個交待,老娘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這下戚鬆白是氣得漲紅了臉,奈何平時就不善言辭,見了女人更慫,空有一腔火爆脾氣,對付得了江湖事務,卻碰不得這家務事。他氣得老臉一抖,轉頭向著弟子吼道:“去!去把桐山派肖掌門請來!快去!”
……
臨風殿會客廳裏,風自在低頭沉默良久。
隻聽千尋又道:“當年風滿樓殺了伏虎堂滿門,救迴幼子,趕去天門山參加武林大會,卻在大會上被人反咬一口,指認他濫殺無辜,墮入詭道,因此不僅沒有為楚銜川證明清白,反而激起群憤,剿殺所有在場的詭道之人。風滿樓與楚銜川從雲夢崖逃入山中,天門派眾人入山搜尋,直到兩天後,前輩在鬼穀棧道發現風滿樓。交手時引發雪崩,前輩將其擊落,致使其深埋雪中,卻一直沒有找到屍首。前輩,我說的這些,都對麽?”
風自在默然片刻,點了點頭。
“那晚輩有一事不明,要向前輩請教。”
風自在抬起頭,眼中帶著迷離,嗓音暗沉,問道:“何事?”
“既然沒有找到風滿樓的屍體,那承影劍又是哪來的?前輩方才說了,他一直帶著承影劍,沒有離身,跌落雪中時,也還握著劍。為何劍找迴來了,人卻沒找到?”千尋看著風滿樓,手指一下一下地敲打著座椅的扶手。
風自在歎了口氣,轉頭看著牆上的燭台,似陷入了一段不堪迴首的迴憶中。“那時候天門派的弟子死傷太多,屍體都來不及收。我師父洛沉之也是重傷難治,將我急急召迴。”他停頓許久,喉結微微一滾。“我也是萬萬沒想到,那樣的情形下,師父還會將掌門之位傳給我。後來我去過山下一次,卻被師弟們架了迴來,他們勸我,雪太鬆,下去太危險,讓我等開春雪融了再去。當時門派裏情境太過淒涼,一些黑道的小門小派落井下石,屢次三番到山上來挑釁。多虧師祖天門道人趕迴,才保住眾人的平安。”
“等到開春,已是兩個月後的事。我帶著師弟和弟子去棧道下搜尋,一連找了兩個月,什麽都沒有。直到後來,我們尋至水道,無意間發現了承影劍。師弟們勸我,說他的屍體應該是被水衝走了,我才放棄了。”
千尋沉思片刻,問道:“是哪裏的水道?當時的情形如何?”
風自在抬手抹了抹臉,道:“記不清了。那時我情況也不太好,開春水涼,泡得久了就發了寒熱。隻記得是俞師弟一直帶人在溪水裏摸,有一天迴來,就把承影劍帶迴來了。”
“那楚銜川呢?你們沒有見到楚銜川麽?”
風自在輕輕搖了搖頭,說道:“沒有。我在鬼穀棧道隻見到了滿樓。俞師弟帶了另一隊弟子從後麵包抄,但我們到晚了,他們和俞師弟交了手,那些弟子無一幸免,連俞師弟也是帶了重傷逃出來。所以我那時是真的生氣了……我……”風自在說著說著,便沒了聲音。
千尋點了點頭,說道:“前輩,晚輩想問的都已經說完了。現在還有些話,希望前輩耐心一聽,隻是出了這個門,晚輩便不記得今晚說過什麽話了。”
千尋從臨風殿出來,深深吸了一口氣。山間的空氣凝滯,帶著濃重的水氣,天空陰沉,像是隨時會下雨。李隨豫從殿中出來,似乎與蕭寧淵相談甚歡,比千尋出來得還要晚些。
蕭寧淵遵照約定,親自帶了六名弟子護送千尋迴疏影閣。明明夜裏不似前幾日那般涼,千尋還是一連打了幾個噴嚏,惹得李隨豫頻頻看來,神色間竟似有些威脅,直接脫了外袍兜在她頭上。
蕭寧淵麵色有些尷尬,也不知想到了什麽,一聲不吭地走在後麵。
不遠處的天空突然亮起一朵煙花,眾人立刻抬眼去看,千尋懶散地打著哈欠,隻覺得這煙花似在哪裏見過。
忽然,空氣中殺氣陡現,輕微的劍鳴自頭頂傳來。千尋立刻抬頭,李隨豫卻比她更快,伸手將她攬過,避開了當頭刺下的一劍,足下一點,帶著千尋向後退開。蕭寧淵也衝了上來,拔劍向那人刺去,但那人劍招一變,又追著千尋而去。
那人全身穿著夜行衣,麵上蒙了黑布,唯獨一雙眼睛露在外麵。千尋眼神微閃,一手搭上了李隨豫的手臂。
那人的劍勢不弱,劍與身體十分契合,一劍刺出,轉瞬間就到了眼前。李隨豫退得更快,背後像是生了眼睛,每一招都能帶著千尋堪堪避過,又能迅速向後退出三丈。蕭寧淵則帶著弟子在後麵追擊。
這一追一逃,轉眼就進了客居別院的範圍。李隨豫忽身形一頓,鬆手將千尋拉至身後,向著那人迎了上去,當頭劈出一掌。那人立刻避開,後麵的蕭寧淵已經追至,和李隨豫一同夾擊那人。
那人劍法不弱,卻沒有同兩人久戰的意思,見勢頭不對,立刻飛身出了戰圈,向暗中退去。蕭寧淵自然緊追不舍,兩人又交手幾次,那人卻始終能避開半丈。
等那人逃出一段距離,李隨豫忽然住了手,轉身向千尋走來。他麵色沉靜,帶著往日的溫和,問道:“無事吧?”
蕭寧淵帶來的六名弟子,有兩名留在了千尋的身旁,另四名跟著蕭寧淵追擊那人去了。千尋看著人影跑遠,忽轉頭向李隨豫道:“走,看熱鬧去!”
出了小樓,就見李隨豫陰著張臉等在院中,比起下午遇到的葉笙歌,有過之而無不及。千尋立刻想到了藥的事,連忙陪笑,小跑著到他麵前,乖乖地端起藥碗,仰脖子就要灌。李隨豫卻捉住了她的手腕,道:“先吃飯,這藥不能空肚子喝。”說著,他奪了藥碗,指了指桌的上的食盒。
大骨湯的味道一聞就知道,自從李隨豫上天門山後,千尋幾乎每天都要喝上一鍋。也不知他是怎麽做的,竟能讓天門派的廚房天天都煮。再好的珍饈,吃多了也會膩味,何況天門派廚房師傅的手藝隻能算三流。如今,千尋隻要聞到這味道,胃裏就會翻江倒海。可惜今天她不敢造次,該吃該喝的,一樣沒落下。
有弟子過來收走了食盒和湯碗,李隨豫卻一直坐著沒走。寒鴉的病情穩定下來,千尋估摸著無事,打算迴疏影閣去,順道去鬆風閣看一看沈南風。白謖假扮成蒙古大夫時,已經給他用了些藥,咳症減輕不少,但因為要裝腔作勢地扮個庸醫,藥效都得減半。就連得了羊角風的弟子們,都要喝些摻了銀葉苜蓿和天竺白菊的苦水,抽上個半天風,才恢複人樣。
這兩味藥材倒是好東西,一般的大夫都喜歡拿來用一用,既能唬一唬傷患,又能抬高兩倍的價錢,簡直無往而不利。可惜一旦混用在一起,不僅削弱了藥效,還會造成輕微腹瀉。千尋就曾見過不止一個大夫,混用了藥材,還同病人說,這腹瀉就是排毒,病愈的征兆。結果,當晚白謖就在那些大夫的飯菜裏下了這兩味藥。這次輪到他當庸醫,居然學得像模像樣。就是不知他同沈南風到底有什麽過節,一邊給他救命的黑玉令,一邊暗搓搓地下巴豆。
才出刑律堂,蕭寧淵就找了過來,說是風自在此刻有空,可以見一見千尋。李隨豫一路跟了去,似乎一點也不介意在門外幹等。
走過飛廊,遠處傳來人聲,千尋轉頭去看,隻見千石階方向站著幾個人,一女子同幾名天門弟子拉拉扯扯,言語間似有些口角。因隔得遠,聲音在山間散開,聽不真切,隱約可見那女子釵環散落,行止乖張。
蕭寧淵也看到了,此時卻無暇去過問,隻是帶著千尋和李隨豫往臨風殿去。等她進了臨風殿的會客廳,蕭寧淵又請了李隨豫去隔間用茶。
會客廳不大,風自在已經坐在了裏麵,見千尋進來,他竟站起身,矍鑠的雙眼落在她麵上,聲音不大卻帶著十足的中氣,說道:“蘇姑娘,老朽想要問一句,你為何要說風滿樓那孽障是冤死的?”
……
卻說千石階前拉拉扯扯的女子一直吵鬧不停,守衛弟子一時亂了方寸,派人去請戚鬆白來。戚鬆白是個火爆脾氣,卻獨獨怕女人。早年娶過一房妻室,不料是個河東獅,整日吵鬧吃醋,戚鬆白卻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後來那女人過世了,也未留下子嗣,戚鬆白倒也看得開,先是傷心了幾年,接著又覺出了單身漢的自在,索性續弦也免了,留在了天門山上做長老,但怕女人的毛病卻是一輩子也沒改掉。
這會兒他被弟子叫了出來,見到這發髻散亂的婦人,眼皮狠狠一跳,站得遠遠的,沉聲問道:“怎麽迴事?”
那婦人方才還在同弟子撕撓,見了戚鬆白,攝於威勢,稍稍收斂了一些,一邊抬袖子抹了抹哭花了的臉,一邊有模有樣地朝他行了個禮,說道:“妾是桐山派莊氏二俠莊建遠的家人,幾日前就在鄰鎮白楊縣省親,昨日忽聞噩耗,說老爺在天門山上遭了不測。妾是萬般不信,這好好的祭劍大會,怎麽就有不測了呢?雖說刀劍無眼,但妾也知道,鬥劍會不過是武林同道間的切磋,點到即止。這位大俠,妾見您是個有身份的,鬥膽問一聲,妾家的老爺是不是真死了?”
她雖樣子狼狽,方才廝打時更是潑勁十足,沒想到見了戚鬆白,說起話來倒是清清楚楚。戚鬆白微微鬆了口氣,見這婦人還是個能講理的,不由蹙眉低聲問他身邊的弟子:“她既然要問莊二俠的事,你們跟她說了不就完了,怎麽鬧得這麽兇?”
那弟子耷拉了兩條眉,苦笑道:“這婦人是硬闖進來的,也不知鬆客門的人怎麽搞的,守衛弟子見到她時,已經上了千石階了。”
戚鬆白狠狠瞪了他一眼,轉過頭,也不看那婦人,隻是沉聲說道:“既然是莊二俠的家人,理應知道……”他還沒說完,他身邊那弟子已輕聲道:“師父,她說是莊二俠的家人,哪能信呀。”
戚鬆白一想,心知有理,於是接著剛才的話繼續道:“理應知道,江湖有江湖的規矩。莊二俠若出了什麽事,也該由他的師門出麵。婦人,你還是速速下山去吧。”
那婦人聽了,立刻眼一瞪,像極了戚鬆白從前的夫人,看得他眼皮又是一跳。那婦人麵上厲色盡現,指著戚鬆白道:“你個老兒,虧老娘以為你是個通情達理的,原來也是個蠢貨。我家老爺在你們天門山出了事,我這個做妻的便不能過問了麽?這是什麽狗屁規矩!我可告訴你,那姓肖的見了我,還都是客客氣氣的,你又算是個什麽東西!今天老娘就賴在這兒不走了,你要麽帶我去見我們家老爺,要麽去把那姓肖的叫出來。今天你橫豎都要給我個交待,老娘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這下戚鬆白是氣得漲紅了臉,奈何平時就不善言辭,見了女人更慫,空有一腔火爆脾氣,對付得了江湖事務,卻碰不得這家務事。他氣得老臉一抖,轉頭向著弟子吼道:“去!去把桐山派肖掌門請來!快去!”
……
臨風殿會客廳裏,風自在低頭沉默良久。
隻聽千尋又道:“當年風滿樓殺了伏虎堂滿門,救迴幼子,趕去天門山參加武林大會,卻在大會上被人反咬一口,指認他濫殺無辜,墮入詭道,因此不僅沒有為楚銜川證明清白,反而激起群憤,剿殺所有在場的詭道之人。風滿樓與楚銜川從雲夢崖逃入山中,天門派眾人入山搜尋,直到兩天後,前輩在鬼穀棧道發現風滿樓。交手時引發雪崩,前輩將其擊落,致使其深埋雪中,卻一直沒有找到屍首。前輩,我說的這些,都對麽?”
風自在默然片刻,點了點頭。
“那晚輩有一事不明,要向前輩請教。”
風自在抬起頭,眼中帶著迷離,嗓音暗沉,問道:“何事?”
“既然沒有找到風滿樓的屍體,那承影劍又是哪來的?前輩方才說了,他一直帶著承影劍,沒有離身,跌落雪中時,也還握著劍。為何劍找迴來了,人卻沒找到?”千尋看著風滿樓,手指一下一下地敲打著座椅的扶手。
風自在歎了口氣,轉頭看著牆上的燭台,似陷入了一段不堪迴首的迴憶中。“那時候天門派的弟子死傷太多,屍體都來不及收。我師父洛沉之也是重傷難治,將我急急召迴。”他停頓許久,喉結微微一滾。“我也是萬萬沒想到,那樣的情形下,師父還會將掌門之位傳給我。後來我去過山下一次,卻被師弟們架了迴來,他們勸我,雪太鬆,下去太危險,讓我等開春雪融了再去。當時門派裏情境太過淒涼,一些黑道的小門小派落井下石,屢次三番到山上來挑釁。多虧師祖天門道人趕迴,才保住眾人的平安。”
“等到開春,已是兩個月後的事。我帶著師弟和弟子去棧道下搜尋,一連找了兩個月,什麽都沒有。直到後來,我們尋至水道,無意間發現了承影劍。師弟們勸我,說他的屍體應該是被水衝走了,我才放棄了。”
千尋沉思片刻,問道:“是哪裏的水道?當時的情形如何?”
風自在抬手抹了抹臉,道:“記不清了。那時我情況也不太好,開春水涼,泡得久了就發了寒熱。隻記得是俞師弟一直帶人在溪水裏摸,有一天迴來,就把承影劍帶迴來了。”
“那楚銜川呢?你們沒有見到楚銜川麽?”
風自在輕輕搖了搖頭,說道:“沒有。我在鬼穀棧道隻見到了滿樓。俞師弟帶了另一隊弟子從後麵包抄,但我們到晚了,他們和俞師弟交了手,那些弟子無一幸免,連俞師弟也是帶了重傷逃出來。所以我那時是真的生氣了……我……”風自在說著說著,便沒了聲音。
千尋點了點頭,說道:“前輩,晚輩想問的都已經說完了。現在還有些話,希望前輩耐心一聽,隻是出了這個門,晚輩便不記得今晚說過什麽話了。”
千尋從臨風殿出來,深深吸了一口氣。山間的空氣凝滯,帶著濃重的水氣,天空陰沉,像是隨時會下雨。李隨豫從殿中出來,似乎與蕭寧淵相談甚歡,比千尋出來得還要晚些。
蕭寧淵遵照約定,親自帶了六名弟子護送千尋迴疏影閣。明明夜裏不似前幾日那般涼,千尋還是一連打了幾個噴嚏,惹得李隨豫頻頻看來,神色間竟似有些威脅,直接脫了外袍兜在她頭上。
蕭寧淵麵色有些尷尬,也不知想到了什麽,一聲不吭地走在後麵。
不遠處的天空突然亮起一朵煙花,眾人立刻抬眼去看,千尋懶散地打著哈欠,隻覺得這煙花似在哪裏見過。
忽然,空氣中殺氣陡現,輕微的劍鳴自頭頂傳來。千尋立刻抬頭,李隨豫卻比她更快,伸手將她攬過,避開了當頭刺下的一劍,足下一點,帶著千尋向後退開。蕭寧淵也衝了上來,拔劍向那人刺去,但那人劍招一變,又追著千尋而去。
那人全身穿著夜行衣,麵上蒙了黑布,唯獨一雙眼睛露在外麵。千尋眼神微閃,一手搭上了李隨豫的手臂。
那人的劍勢不弱,劍與身體十分契合,一劍刺出,轉瞬間就到了眼前。李隨豫退得更快,背後像是生了眼睛,每一招都能帶著千尋堪堪避過,又能迅速向後退出三丈。蕭寧淵則帶著弟子在後麵追擊。
這一追一逃,轉眼就進了客居別院的範圍。李隨豫忽身形一頓,鬆手將千尋拉至身後,向著那人迎了上去,當頭劈出一掌。那人立刻避開,後麵的蕭寧淵已經追至,和李隨豫一同夾擊那人。
那人劍法不弱,卻沒有同兩人久戰的意思,見勢頭不對,立刻飛身出了戰圈,向暗中退去。蕭寧淵自然緊追不舍,兩人又交手幾次,那人卻始終能避開半丈。
等那人逃出一段距離,李隨豫忽然住了手,轉身向千尋走來。他麵色沉靜,帶著往日的溫和,問道:“無事吧?”
蕭寧淵帶來的六名弟子,有兩名留在了千尋的身旁,另四名跟著蕭寧淵追擊那人去了。千尋看著人影跑遠,忽轉頭向李隨豫道:“走,看熱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