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楓跟著千尋站在蜃樓的樓牌下,抓了抓頭發問道:“蘇姑娘,你跑來這裏做什麽?”
千尋背著手抬頭看了看麵前破舊的樓房,眯了眼道:“要問天下的閑言碎語、陳年舊事、雜事密辛,就隻有這一個去處。周楓,這話可是你家主子說的。如今我滿腹疑問,就等著有人給我答疑解惑。此時此刻遇上了璿璣閣的蜃樓,豈不是老天爺在指明路?”
千尋笑著,取了那石獅子底下放著的一盒細香,用火折子點燃了兩支,晃去明火,向樓前煞有介事地躬身禮了禮,隨即□□了石獅子頂上的香爐裏。卻聽麵前那木門之內傳來了極輕的“哢噠”聲,竟有風從門縫裏吹出,將外間的落雪輕輕揚起。這情形,便和月餘前在虞州城時的一模一樣。
千尋推門進了樓內,周楓收了傘,抬頭看了眼那舊樓屋角上掛著的四角銅鈴,微微一皺眉,隨即跑入門內,邊跑邊道:“蘇姑娘,你走慢些,這黑燈瞎火的,還是讓周楓走前麵吧。”
……
此時,高裕侯府的議事廳內,天下糧倉的六大會老麵色各異地看著主座上的那枚四方印鑒。
裴欒義看了那印鑒,倒是頭一個道賀的。他急忙起身,向著主座上的李隨豫肅然一禮,道:“恭賀梁侯接管天下糧倉,裴某一早便說,小侯爺是天賦英才。老侯爺尚在之時,便曾誇過小侯爺早慧,將來必有大成,果不其然。如今小侯爺成了商會會主,我等皆要仰仗您了。”
裴欒義這才說完,坐在對麵的嚴三金嚴老爺也站了起來,向李隨豫抱了抱拳,道:“恭賀侯爺。老嚴我是個粗人,要不是跟了老侯爺,也不會有今日的身家。前不久我家那小子背著我去投軍,非說要學什麽武威將軍,從戎報國。被抓迴來後就同我置氣,不肯吃飯。多虧了小侯爺來勸解,這些時日他倒是老老實實地讀了幾本書。就憑這一點,老嚴我也是服氣的。因此,小侯爺若有什麽差遣,盡管開口。老嚴我也必定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李隨豫向兩人拱了拱手,道:“兩位會老客氣,希夷是晚輩,自知資曆尚淺,若能得幾位叔伯相助,感激不盡。”說罷,他一揮手,便有仆從端了茶盞上前。
李隨豫親自端了茶,道:“先父定下的規矩,會主上任,須得以上好的茶水,禮敬諸位會老,自此以會老為師,嚴於律己,仁義待人,上下和睦。還望諸位會老不棄,受了希夷的茶禮。”
李希夷說罷,便將第一盞茶端到了左手邊首座上的卓紅葉麵前,躬身一禮,茶盞端過頭頂,誠然道:“卓會老,吾師也,請用茶。”
卓紅葉隻淡淡看了一眼躬身於前的李隨豫,也不起身,伸手接過茶盞,淺淺呷了一口,就將茶盞放到了一旁的小幾上,算是受了茶禮。他隨即閉目養神起來,如同老僧入定了一般。
李隨豫淡淡一笑,端了第二盞茶走至卞雍麵前。
卞雍生相便是慈眉善目,瞧了李隨豫片刻,和氣地問道:“你來前,夫人可有說什麽?”
李隨豫道:“母親囑咐希夷,天下糧倉是先父畢生心血,關乎天下百姓的生計。希夷若接下這會主之位,自當萬事以百姓為先。商者,低買高賣,私商尚可重利,國商卻是在替天子施行政令,富裕百姓。先人曰: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此為天下糧倉之道也。”
卞雍聽罷,接過他手中茶盞,一飲而盡,笑道:“隻是問問夫人的病情罷了,你卻同我吊這些書袋。卞某一生貪好玩樂,恰好懂些謀利的手段,既然承蒙老侯爺不棄,得了個會老的名號,自然不敢辜負他的囑托。小侯爺若是不棄,吩咐便可。”
李隨豫一點頭,又端了第三盞茶去敬裴欒義。
待到孫昊時,孫昊卻雙手抱在胸前,嗤笑道:“我說夫人這病來得可真是時候,壽宴的時候還好好的,我家驁子一出事,她便得了急病。庫房的賬冊被燒了,她便一病不起了。我說小侯爺,別怪老孫我說話難聽。你這時候來接這會主的位置,無非是給人當個替罪羊罷了。京裏來的崔大人可還在呢!賬冊的事情哪裏就能這麽糊弄過去。”
李隨豫道:“自然是糊弄不過去的,希夷也不會糊弄。既做了會主,當行會主之事,擔會主之責。孫會老的一番好意,希夷心領了。往後仰仗孫會老之處還很多,隻盼著孫會老不嫌棄希夷資質平平,不吝賜教。”說著,李隨豫將茶盞遞到孫昊麵前。
孫昊看著李隨豫,心中卻起了疑惑。半日前在姚羲和的院中,他孫昊竟中了他人的暗算叫人削了頭發,此事叫他後怕了好一陣,甚至懷疑過李隨豫此人深不可測。李隨豫要真有本事,又豈會看不清現下的形勢,他大可等著姚羲和收不住場麵時,踩著姚羲和上位,做迴他名副其實的小梁侯。
如今他卻在這個節骨眼上接下了姚羲和的爛攤子,張口便說要擔責任,可不就是傻麽。這些個會老裏,誰手上沒筆爛賬,借了賬冊被燒之事,恰好可以蒙混過關,上頭怪罪下來,那也是會主擔著。像裴欒義那樣的狗腿子、牆頭草,遇到這等好事,自然是舌燦蓮花。那卓老頭看著拿腔拿調一聲不吭,沒準心裏正偷著樂呢!
孫昊鬧不清這李隨豫是不是真傻,可若這時候叫他接替了會主之位,他孫昊的計劃便要大打折扣了。此來梁州,他得過允諾,隻要能將姚羲和拉下馬,這天下糧倉的位置便非他莫屬。他背後的那位主顧確實說過,天子存了心要治這天下糧倉,多半也是因了姚羲和的緣故,她和高裕侯李守仁是先帝舊故,自然做不了天子的心腹。天子想要收迴天下糧倉這個錢袋,順帶敲打這功高震主的高裕侯府。他孫昊自然不傻,他隻要來將這梁州的水徹底攪渾了,到時候借力打力,借了天子的刀斬落高裕侯府,再借崔佑急功近利之心,保他立足商會,他便不愁拿不下這會主之位。
可現在李隨豫代替姚羲和站了出來。到時候李隨豫最多是做了個不明不白的替死鬼,姚羲和卻是甩得一幹二淨。
孫昊想到這裏,一揮手拍開了李隨豫手上的茶盞。上好的骨瓷杯應聲落地,澄澈的茶水濺了一地。孫昊昂頭向著李隨豫怒道:“一介紈絝,哪堪大用!老侯爺定下的規矩,天下糧倉會主的位置,能者居之,即便是李姓子弟,若我等會老不點頭,也莫想坐穩這會主的位置。小侯爺,莫說你從未接觸過我天下糧倉的事務,即便是你大哥李希然在的時候,也要在我天下糧倉的賬房學上個三年,再由各位會老輪番教上個四五年,才有資格在這商會大會上說上兩句話。小侯爺,如今你又憑什麽在這裏,要坐這商會會主的位置?”
說著,孫昊索性站了起來,一指對麵的卓紅葉,道:“卓老頭,現在不是裝死的時候。你倒是給句話來,我天下糧倉的規矩何時變了,能叫這麽個無能的後生小子來主事?這些年來,你是看到的,老孫我幾次三番的同夫人說,讓這李姓子弟出來見見世麵、學學本事。可他幾時領過情,想到過其中的利害關係,盡想著玩樂,全由著姓姚的牝雞司晨。老孫我當年是跟著老侯爺李守仁才來了天下糧倉的,可從來沒想過要屈居一個女人之下。可咱小侯爺倒好,幾日前好不容易在商會露了麵,卻為了那姓蘇的女人中途跑了!卓老頭,還有老卞,你們摸著良心說,這茶是喝得還是喝不得?”
卞雍和卓紅葉本就是會老之中資曆最深的,也是跟著李守仁時日最長的。麵對姚羲和拿捏了李隨豫做傀儡,在天下糧倉一手遮天,這兩人雖自始至終不曾說過什麽,可孫昊卻知道,那不過是為了顧及李守仁的顏麵罷了。至於孫昊這通對李隨豫的指摘,確實是像那麽一迴事,當日在座的眾人確實見過他丟下眾人匆匆離開的模樣。因此,一時之間當真無人在說話。
李隨豫立在一旁,接過仆從遞來絹帕將衣袖上濺到的茶水擦淨,一揮手又讓人重新端了茶盞過來。孫昊的這番話說得很是難聽,他卻像是隻字都不曾入耳。
半晌,卓紅葉才掀了眼皮,不鹹不淡地說道:“他敬的茶,卓某已喝了。孫會老不想喝,也將茶盞摔了。自己管著自己的那杯茶,也未嚐不可。”
孫昊聞言,心知卓紅葉是打定主意要讓李隨豫背鍋了,他隨即轉向了一旁的嚴三金和辛十三。這嚴三金方才已經說了,嚴小子的事叫李隨豫出過力,那這茶想必也是喝定了。辛十三呢?因他兒子辛彥之事,這孫辛兩家早就撕破臉皮了。他巴不得孫昊吃癟,這時候自然也不會聲援孫昊。
六名會老,唯獨他一人不讚成,李隨豫這會主之位眼見是要坐定了。孫昊一拍桌子,正打算拿出孫驁的命案說事,卻聽一旁辛十三冷冷道:“無能之輩自然不能做我天下糧倉的會主,即便小侯爺姓李,也沒有破例的道理。”
孫昊自然想不到,這辛十三竟會同他是一個態度,若放從前,無論這辛十三說什麽,他都得開口嗆他兩句,這迴卻不得不附和道:“辛老兒這話說得有理。”
辛十三站了起來,緩緩說道:“我辛家世代為商,到了辛十三我這一代,雖不至將家業光大,卻也不算辱沒了門楣。老侯爺在時,我辛通當鋪的產業遍布全國,即使是遇上旱澇,我辛家也沒少養活人。可夫人在位的時候,我辛家可謂是受盡了委屈。先不說這產業縮了水,每年光是繳納年供便能叫人大半年都做了白工。加之幾日前,我那獨子辛彥叫人害了去,至今還像個活死人一般躺在那裏。辛家就要無後了,等我歸西之後,辛家的產業恐怕就要易主。”
說著,辛十三看向了李隨豫,冷冷道:“如今小侯爺要來接手這天下糧倉了,辛某今日便是要問問你,我辛家已落魄至此,又憑什麽還要為了天下糧倉和李家賣命?”
辛十三這番話,竟是有著請辭之意。他說得心灰意冷,似也不打算等李隨豫給他什麽答複,隻是從他袖中掏出一枚方圓印鑒,置於桌上,向李隨豫草草拱了拱手,就打算離開。
辛十三才走到門口,就聽身後李隨豫說道:“辛會老留步,請辭之事還請會老三思。”
辛十三果然止步,迴頭向著李隨豫黯然道:“辛某對李家已無期望,對經商也再無興趣,隻盼著早日帶著辛彥迴到青川老家。等我白發人送走黑發人,也會早早給自己打口棺材。小侯爺就不必挽留了。”
李隨豫聽罷,卻是笑了一聲,道:“辛會老此言差矣。所謂人各有誌,辛會老若是喜歡歸園田居,晚輩自不會阻攔。隻是這卸任前,還有幾筆賬要同辛會老算算清楚才行。”
千尋背著手抬頭看了看麵前破舊的樓房,眯了眼道:“要問天下的閑言碎語、陳年舊事、雜事密辛,就隻有這一個去處。周楓,這話可是你家主子說的。如今我滿腹疑問,就等著有人給我答疑解惑。此時此刻遇上了璿璣閣的蜃樓,豈不是老天爺在指明路?”
千尋笑著,取了那石獅子底下放著的一盒細香,用火折子點燃了兩支,晃去明火,向樓前煞有介事地躬身禮了禮,隨即□□了石獅子頂上的香爐裏。卻聽麵前那木門之內傳來了極輕的“哢噠”聲,竟有風從門縫裏吹出,將外間的落雪輕輕揚起。這情形,便和月餘前在虞州城時的一模一樣。
千尋推門進了樓內,周楓收了傘,抬頭看了眼那舊樓屋角上掛著的四角銅鈴,微微一皺眉,隨即跑入門內,邊跑邊道:“蘇姑娘,你走慢些,這黑燈瞎火的,還是讓周楓走前麵吧。”
……
此時,高裕侯府的議事廳內,天下糧倉的六大會老麵色各異地看著主座上的那枚四方印鑒。
裴欒義看了那印鑒,倒是頭一個道賀的。他急忙起身,向著主座上的李隨豫肅然一禮,道:“恭賀梁侯接管天下糧倉,裴某一早便說,小侯爺是天賦英才。老侯爺尚在之時,便曾誇過小侯爺早慧,將來必有大成,果不其然。如今小侯爺成了商會會主,我等皆要仰仗您了。”
裴欒義這才說完,坐在對麵的嚴三金嚴老爺也站了起來,向李隨豫抱了抱拳,道:“恭賀侯爺。老嚴我是個粗人,要不是跟了老侯爺,也不會有今日的身家。前不久我家那小子背著我去投軍,非說要學什麽武威將軍,從戎報國。被抓迴來後就同我置氣,不肯吃飯。多虧了小侯爺來勸解,這些時日他倒是老老實實地讀了幾本書。就憑這一點,老嚴我也是服氣的。因此,小侯爺若有什麽差遣,盡管開口。老嚴我也必定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李隨豫向兩人拱了拱手,道:“兩位會老客氣,希夷是晚輩,自知資曆尚淺,若能得幾位叔伯相助,感激不盡。”說罷,他一揮手,便有仆從端了茶盞上前。
李隨豫親自端了茶,道:“先父定下的規矩,會主上任,須得以上好的茶水,禮敬諸位會老,自此以會老為師,嚴於律己,仁義待人,上下和睦。還望諸位會老不棄,受了希夷的茶禮。”
李希夷說罷,便將第一盞茶端到了左手邊首座上的卓紅葉麵前,躬身一禮,茶盞端過頭頂,誠然道:“卓會老,吾師也,請用茶。”
卓紅葉隻淡淡看了一眼躬身於前的李隨豫,也不起身,伸手接過茶盞,淺淺呷了一口,就將茶盞放到了一旁的小幾上,算是受了茶禮。他隨即閉目養神起來,如同老僧入定了一般。
李隨豫淡淡一笑,端了第二盞茶走至卞雍麵前。
卞雍生相便是慈眉善目,瞧了李隨豫片刻,和氣地問道:“你來前,夫人可有說什麽?”
李隨豫道:“母親囑咐希夷,天下糧倉是先父畢生心血,關乎天下百姓的生計。希夷若接下這會主之位,自當萬事以百姓為先。商者,低買高賣,私商尚可重利,國商卻是在替天子施行政令,富裕百姓。先人曰: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此為天下糧倉之道也。”
卞雍聽罷,接過他手中茶盞,一飲而盡,笑道:“隻是問問夫人的病情罷了,你卻同我吊這些書袋。卞某一生貪好玩樂,恰好懂些謀利的手段,既然承蒙老侯爺不棄,得了個會老的名號,自然不敢辜負他的囑托。小侯爺若是不棄,吩咐便可。”
李隨豫一點頭,又端了第三盞茶去敬裴欒義。
待到孫昊時,孫昊卻雙手抱在胸前,嗤笑道:“我說夫人這病來得可真是時候,壽宴的時候還好好的,我家驁子一出事,她便得了急病。庫房的賬冊被燒了,她便一病不起了。我說小侯爺,別怪老孫我說話難聽。你這時候來接這會主的位置,無非是給人當個替罪羊罷了。京裏來的崔大人可還在呢!賬冊的事情哪裏就能這麽糊弄過去。”
李隨豫道:“自然是糊弄不過去的,希夷也不會糊弄。既做了會主,當行會主之事,擔會主之責。孫會老的一番好意,希夷心領了。往後仰仗孫會老之處還很多,隻盼著孫會老不嫌棄希夷資質平平,不吝賜教。”說著,李隨豫將茶盞遞到孫昊麵前。
孫昊看著李隨豫,心中卻起了疑惑。半日前在姚羲和的院中,他孫昊竟中了他人的暗算叫人削了頭發,此事叫他後怕了好一陣,甚至懷疑過李隨豫此人深不可測。李隨豫要真有本事,又豈會看不清現下的形勢,他大可等著姚羲和收不住場麵時,踩著姚羲和上位,做迴他名副其實的小梁侯。
如今他卻在這個節骨眼上接下了姚羲和的爛攤子,張口便說要擔責任,可不就是傻麽。這些個會老裏,誰手上沒筆爛賬,借了賬冊被燒之事,恰好可以蒙混過關,上頭怪罪下來,那也是會主擔著。像裴欒義那樣的狗腿子、牆頭草,遇到這等好事,自然是舌燦蓮花。那卓老頭看著拿腔拿調一聲不吭,沒準心裏正偷著樂呢!
孫昊鬧不清這李隨豫是不是真傻,可若這時候叫他接替了會主之位,他孫昊的計劃便要大打折扣了。此來梁州,他得過允諾,隻要能將姚羲和拉下馬,這天下糧倉的位置便非他莫屬。他背後的那位主顧確實說過,天子存了心要治這天下糧倉,多半也是因了姚羲和的緣故,她和高裕侯李守仁是先帝舊故,自然做不了天子的心腹。天子想要收迴天下糧倉這個錢袋,順帶敲打這功高震主的高裕侯府。他孫昊自然不傻,他隻要來將這梁州的水徹底攪渾了,到時候借力打力,借了天子的刀斬落高裕侯府,再借崔佑急功近利之心,保他立足商會,他便不愁拿不下這會主之位。
可現在李隨豫代替姚羲和站了出來。到時候李隨豫最多是做了個不明不白的替死鬼,姚羲和卻是甩得一幹二淨。
孫昊想到這裏,一揮手拍開了李隨豫手上的茶盞。上好的骨瓷杯應聲落地,澄澈的茶水濺了一地。孫昊昂頭向著李隨豫怒道:“一介紈絝,哪堪大用!老侯爺定下的規矩,天下糧倉會主的位置,能者居之,即便是李姓子弟,若我等會老不點頭,也莫想坐穩這會主的位置。小侯爺,莫說你從未接觸過我天下糧倉的事務,即便是你大哥李希然在的時候,也要在我天下糧倉的賬房學上個三年,再由各位會老輪番教上個四五年,才有資格在這商會大會上說上兩句話。小侯爺,如今你又憑什麽在這裏,要坐這商會會主的位置?”
說著,孫昊索性站了起來,一指對麵的卓紅葉,道:“卓老頭,現在不是裝死的時候。你倒是給句話來,我天下糧倉的規矩何時變了,能叫這麽個無能的後生小子來主事?這些年來,你是看到的,老孫我幾次三番的同夫人說,讓這李姓子弟出來見見世麵、學學本事。可他幾時領過情,想到過其中的利害關係,盡想著玩樂,全由著姓姚的牝雞司晨。老孫我當年是跟著老侯爺李守仁才來了天下糧倉的,可從來沒想過要屈居一個女人之下。可咱小侯爺倒好,幾日前好不容易在商會露了麵,卻為了那姓蘇的女人中途跑了!卓老頭,還有老卞,你們摸著良心說,這茶是喝得還是喝不得?”
卞雍和卓紅葉本就是會老之中資曆最深的,也是跟著李守仁時日最長的。麵對姚羲和拿捏了李隨豫做傀儡,在天下糧倉一手遮天,這兩人雖自始至終不曾說過什麽,可孫昊卻知道,那不過是為了顧及李守仁的顏麵罷了。至於孫昊這通對李隨豫的指摘,確實是像那麽一迴事,當日在座的眾人確實見過他丟下眾人匆匆離開的模樣。因此,一時之間當真無人在說話。
李隨豫立在一旁,接過仆從遞來絹帕將衣袖上濺到的茶水擦淨,一揮手又讓人重新端了茶盞過來。孫昊的這番話說得很是難聽,他卻像是隻字都不曾入耳。
半晌,卓紅葉才掀了眼皮,不鹹不淡地說道:“他敬的茶,卓某已喝了。孫會老不想喝,也將茶盞摔了。自己管著自己的那杯茶,也未嚐不可。”
孫昊聞言,心知卓紅葉是打定主意要讓李隨豫背鍋了,他隨即轉向了一旁的嚴三金和辛十三。這嚴三金方才已經說了,嚴小子的事叫李隨豫出過力,那這茶想必也是喝定了。辛十三呢?因他兒子辛彥之事,這孫辛兩家早就撕破臉皮了。他巴不得孫昊吃癟,這時候自然也不會聲援孫昊。
六名會老,唯獨他一人不讚成,李隨豫這會主之位眼見是要坐定了。孫昊一拍桌子,正打算拿出孫驁的命案說事,卻聽一旁辛十三冷冷道:“無能之輩自然不能做我天下糧倉的會主,即便小侯爺姓李,也沒有破例的道理。”
孫昊自然想不到,這辛十三竟會同他是一個態度,若放從前,無論這辛十三說什麽,他都得開口嗆他兩句,這迴卻不得不附和道:“辛老兒這話說得有理。”
辛十三站了起來,緩緩說道:“我辛家世代為商,到了辛十三我這一代,雖不至將家業光大,卻也不算辱沒了門楣。老侯爺在時,我辛通當鋪的產業遍布全國,即使是遇上旱澇,我辛家也沒少養活人。可夫人在位的時候,我辛家可謂是受盡了委屈。先不說這產業縮了水,每年光是繳納年供便能叫人大半年都做了白工。加之幾日前,我那獨子辛彥叫人害了去,至今還像個活死人一般躺在那裏。辛家就要無後了,等我歸西之後,辛家的產業恐怕就要易主。”
說著,辛十三看向了李隨豫,冷冷道:“如今小侯爺要來接手這天下糧倉了,辛某今日便是要問問你,我辛家已落魄至此,又憑什麽還要為了天下糧倉和李家賣命?”
辛十三這番話,竟是有著請辭之意。他說得心灰意冷,似也不打算等李隨豫給他什麽答複,隻是從他袖中掏出一枚方圓印鑒,置於桌上,向李隨豫草草拱了拱手,就打算離開。
辛十三才走到門口,就聽身後李隨豫說道:“辛會老留步,請辭之事還請會老三思。”
辛十三果然止步,迴頭向著李隨豫黯然道:“辛某對李家已無期望,對經商也再無興趣,隻盼著早日帶著辛彥迴到青川老家。等我白發人送走黑發人,也會早早給自己打口棺材。小侯爺就不必挽留了。”
李隨豫聽罷,卻是笑了一聲,道:“辛會老此言差矣。所謂人各有誌,辛會老若是喜歡歸園田居,晚輩自不會阻攔。隻是這卸任前,還有幾筆賬要同辛會老算算清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