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菊隱閣裏的客人都匆匆離開了。
千尋默然,看著宋南陵將芙蓉魚戲圖掛迴了牆上。
孫昊和崔佑兩相勾結,這事猜她能猜到,可劉管家的這番話卻當真是出人意料。若真是當今天子早在二十年多前就安插在了高裕侯府的棋子,那當今天子該是個多麽可怕的人,二十多年前他還沒有繼位呢!
她轉身迴到原處坐下,身子歪靠在了欄杆上,一手支了腦袋想事。
宋南陵亦坐迴她的對麵,見她一動不動的望著外邊,心事倒比先前更重了。
他輕咳一聲,伸手端起桌上的一隻空碟放在中間,道:“假設這就是高裕侯府。”又拉過一碟杏仁餅來,擱在那隻空碟上,道:“這便是天下糧倉。”
他擺完兩隻碟子,抬頭看向千尋,見她果然被吸引著看了過來,便繼續將桌上的其他地方清理出來。接著,他自一旁幹果盤中抓出一把榛子,撒在了那兩個盤子的四周,道:“這些便是覬覦天下糧倉的人,有孫驁、崔佑,也有旁的一些人。”
這時千尋問道:“你為何要將高裕侯府比作一隻空碟子?”
宋南陵抬頭看了她一眼,道:“蘇……我還是喚你蘇姑娘吧……此事李兄恐怕不曾向你說起過,是與故去的高裕侯有些關聯。”
“高裕侯?”
“不錯。”宋南陵道,“李兄的父親高裕侯本是商賈之子,因入仕後政績斐然,才於承德初年得封侯爵。”
千尋垂眼看著那隻被墊在杏仁餅下的空碟,道:“此事隨豫同我說過,可為何是空的呢?”
宋南陵道:“尋常的王侯得封爵位,多半是因了軍功顯赫,或是皇親國戚,位高便權重,因此或多或少都握著些要緊的東西,背後更是有著所在封地氏族的支持。但高裕侯李守仁要特別一些。”
這事千尋聽李隨豫提過一些,她道:“因為他是商賈之子麽?這有什麽不同呢?”
宋南陵淡淡一笑,似猜到了她會想不明白,隻溫言解釋道:“我朝之人曆來看輕商賈。商賈的地位還比不上退伍的老兵,是以他的出身不算好,又因善於謀取錢財才得了帝王的賞識,朝中對他不服的大有人在,而自從他得封梁州後,梁州的氏族也很少與他來往。加上穆靖年間的一些舊事,但凡有些名望的氏族大家,都避著高裕侯。”
“穆靖年間的舊事?”千尋想起,穆靖的年號還在承德前,承德帝做了三年的皇帝就駕崩了,他的胞弟繼位,便是當今天子。這麽算來,得是二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宋南陵道:“便是同高裕侯夫人姚羲和有關的一些事。這位夫人姓姚,原是縉川姚家的嫡長女,少時與還是商賈的李守仁私奔過,因此姚家格外厭惡這位高裕侯。”
千尋聽說過姚家試大氏族,卻不曉得這其中的原委,便問道:“這與別的氏族有何關係?”
宋南陵聞言,微微一頓,似想到了什麽無奈的事。他歎了口氣道:“關係大了。姚家是我朝四大氏族之一,但凡與姚家交惡的人,其餘氏族是萬萬不敢結交的,以免得罪了姚家。再者,高裕侯拐帶氏族家的嫡長女,此事破壞了門閥的規矩。”
“什麽規矩?”
“便這麽說吧,姚家生了個女兒,自小便教她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希望有一日能指著她嫁入宮中,惠及前朝的姚家兒郎。即便不是嫁入宮中,也能嫁去其他氏族,修得兩姓之好。”
這下千尋倒是聽明白了,姚家是恨辛苦養大的籌碼被人偷了去。這麽聽來,氏族之家雖自視甚高,其實內裏的親情反倒更像是買賣。她亦感慨道:“原是如此,生在氏族之家的女子,當真可憐。像侯夫人這般不管不顧與人私奔的,想必家中人要恨透了高裕侯。”
“不錯,即便後來李守仁入朝為官、得封侯爵,依舊無法消除氏族人對他的憎惡,姚家人更是和姚羲和斷了血緣親情。直到熙元四年,高裕侯在一場意外中身亡,小世子李希然也跟著英年早逝,侯府就剩下了姚羲和一個人。而高裕侯生前一手建立的全國商會天下糧倉,也遇到了不小的波折。眾多會老退出商會獨立門戶,以至於侯府的勢力和商會的產業迅速縮水,高裕侯府曾經盛極一時的情形也一去不返。自那次後,姚羲和雖勉力收攏了天下糧倉,接迴李兄承襲爵位,但高裕侯府隻剩下了一個空殼子。”
說著,宋南陵指了指那碟杏仁餅,道:“而這個空殼子上,除了一碟子天下糧倉,便再無其他了。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天下糧倉的產業縮水不少,卻也讓姚羲和勉力維持了許多年,至今依舊是國庫的一大金錢來源。試問這樣一個錢袋子,誰會最想要收入囊中呢?”
千尋看著那碟杏仁餅,又伸手撥了撥碟子外散落的幾顆榛子,道:“你說的是孫驁?”
宋南陵卻搖了搖頭,道:“非也,孫驁隻是一介莽夫,即便貪財,也不一定非要吞下整個商會。其實,最想要這個錢袋的人,是當今聖上。”
千尋抬眼看了看宋南陵,反問道:“商會本就隸屬朝廷,這錢袋子本就是他的,不是嗎?”
宋南陵淡淡道:“天下糧倉確實隸屬朝廷,可侯夫人與當今聖上卻不是一條心。”
千尋聞言,立刻眯了眼。宋南陵這話意味可就深了,若姚羲和與當今聖上不是一條心,那高裕侯府如何能不是聖上的眼中釘呢?可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天子竟能早在登基前就將管家老劉安插在了侯府裏?
因曉得其中的利害,千尋索性坐直了身子,向著宋南陵鄭重道:“宋公子,這話可不能隨意說。何以見得夫人不是為了朝廷辦事?”
宋南陵聽了卻不答話,他隻定定看了千尋片刻,忽垂了眼道:“此中的緣由隻怕今日三言兩語的說不清楚,若你想知道,下迴我再同你說說。”
還有下迴?千尋心道,那我不如去問隨豫呢。
隻聽對麵宋南陵已接著說了下去:“夫人確實恪守本分,但聖上恐怕不這麽想。聖上登基至今將近二十年,手下的心腹能臣多如牛毛。這掌管錢袋的主人若能換成他的心腹能臣,豈不是更叫人放心些?”
千尋了然,道:“欽差大臣崔佑。”
“不錯,崔佑是陛下一手提拔上來的戶部侍郎,也是接管天下糧倉的最佳人選。他來梁州隻怕不單單是為了例行的查賬,應是還得了別的什麽密旨。”
“什麽密旨?”
宋南陵搖了搖頭,道:“這我便不知了。至於孫昊,此人多年來霸著赤沙溝一帶,私底下的風評極差,朝廷卻從未出兵前去鎮壓過,由此可見,隻怕朝中有人保著他。”
千尋問道:“朝中的人?”
這孫昊果然不簡單,可就像方才崔佑說的那樣,若孫昊背後的人足夠厲害,他又何必苦苦來求崔佑替他做主呢?顯然崔佑根本不是要做主,隻是在借孫驁的事向高裕侯府發難罷了。
宋南陵道:“方才隻說了一半,最想要拿迴天下糧倉的是當今聖上,可還有許多人也想得到這隻錢袋子,譬如身為儲君卻搖搖欲墜的太子,譬如覬覦儲君之位的其餘幾位皇子。”
竟牽扯上了皇子!千尋心道事情麻煩了,她忙問:“這……他們要這錢袋子作何用?”
宋南陵聽她這麽問,也是一愣,隨即看著她欣然一笑,道:“你還是這般……”他說到一半卻沒說下去,眼中卻聚滿了笑意,道:“蘇姑娘,你心思單純又隱居世外,不懂得錢的妙用。如今朝內太子昏庸,黨爭不斷,為的就是爭奪儲君之位。這錢便是最佳利器,比之刀槍劍戟還管用許多。”
千尋亦是一愣,隨即想到李隨豫也這般說過她。但凡與錢相關的事,她總要比別人慢上一拍的,這才會讓人騙了羊脂玉的錢,還沾沾自喜地以為都看破了。她赧然偏開頭,而根卻紅得厲害,隔了片刻才若無其事道:“這梁州竟是這麽一迴事,難怪侯府和天下糧倉接連出了事。”
宋南陵見她難得露出這般模樣,仿佛又看到了那個熟悉的人。他失神了片刻,直到千尋將臉轉迴,一雙明亮的眼向他望來,他才錯開眼,道:“但李兄要破局,卻也不難。”
“哦?說來聽聽。”這是宋南陵第二次說破局不難了,第一次聽他說,千尋是不信的,這一迴卻覺得興許宋南陵真能說出些什麽來。
宋南陵輕咳一聲道:“李兄之所以為難,是因為各方勢力都要在梁州分上一杯羹,多方傾軋,李兄加在中間難免苦楚。可若是他能主動選上一方,正其助力,那他將得到的是這一方勢力的鼎力相助。其後便不會再是他一人對抗多方勢力的局麵,一旦其餘幾方敗下陣來,李兄依舊是梁州候,天下糧倉的主人。”
主動選上一方?千尋聽罷,舒展的眉間卻又微不可見地蹙起。宋南陵說的,是要讓李隨豫尋找外力助他破局。這話雖聽起來不錯,可一旦他站了隊,便是徹底牽扯進了奪儲的鬥爭中了,到時候隻怕局勢會更艱難。
千尋看著宋南陵道:“宋公子,你的意思是要讓他支持皇子奪儲麽?如今天子健在,太子未廢,爭奪儲位根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事,這麽做豈不是自己在往坑裏跳?”
宋南陵聽了這話,眼中的笑意漸漸淡了下去。他細思片刻,道:“漩渦已起,隻會越卷越大。高裕侯府早晚是要被卷入其中的,趁早選對了人,將來才不會走投無路,不然興許連眼前這個檻都未必能跨過去。李兄是個明白人,不會看不懂這樣的局勢。”
千尋聞言,卻是不語。宋南陵說的話確有其理,但這條路也是一條不歸路。若為了眼前的一時安危,將自己的將來置於更大的威脅中,換了李隨豫來選,他當真會如此嗎?
隻聽宋南陵接著道:“如今李兄破局的關鍵,在於他想選擇誰。崔佑也好,孫昊也罷,是敵是友不過一念之間。”
千尋又恢複了雙手虛握的模樣。宋南陵今日的表現很反常,可他說的話卻十分誠懇。他對梁州局勢的分析,確實清楚明白得很。但千尋不能忽略的是,宋南陵是誰。他一個燕子塢的主人,手上養著大批的殺手和探子,一路追著什麽來了梁州城。他想從這裏得到什麽呢?
也恰恰是宋南陵的分析,讓千尋眼前越發清晰起來。無論他做過什麽,將要做什麽,宋南陵都絕不是遊離的一人。和孫昊一樣,他的背後也一定藏著什麽人。他迴來梁州,興許是為了那把龍淵劍,也很有可能是為了天下糧倉。所以才要與李隨豫和她這般交往麽?
迴想宋南陵今日的一番話,千尋能想到的是,興許宋南陵是想拉攏李隨豫吧。可他為什麽不直接去找李隨豫說上這番話呢?偏偏找上的是她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人。
宋南陵見千尋兀自出神,等了片刻,忽開口道:“李兄已經入局了,此生勢必要卷入朝堂之爭的,可你卻不必跟著他提心吊膽地過上一輩子。蘇姑娘,你想明白了嗎?此後恐怕一生都要與人勾心鬥角了。”
千尋一怔,抬頭看向他。
宋南陵亦看著她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李兄他為人確似光風霽月,但人心都是會變的。一個人在泥沼中撲騰久了,身上難免也要髒汙,萬般困苦之時,也難免要做出些抉擇來。”
此話一出,宋南陵幾乎可以看見千尋眼中一閃而過異色,可緊緊是一瞬,她立刻恢複了先前的樣子,直視著宋南陵,道:“你想說什麽?”
宋南陵看了她片刻,抿了嘴卻一時說不出話。
良久,他才神色微動,轉眼看向了欄杆外的方向,輕聲道:“我曾經曆過一些事,所以我很明白。一個身不由己的人,是守不住本心的,必要的時候,總要麵臨取舍。在他心裏,隻要還有東西比你更重要些,那你就要想到被舍棄的一天。”
說著,他又折迴眼,看著千尋,道:“蘇姑娘,即便如此,你也要留在她身邊嗎?”
千尋同他對視良久,卻一時說不出話來。她看不透眼前的這個人,卻又忽然覺得這番情形似曾相識。宋南陵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她相信那是真正痛過後才能體悟到的無奈。可她卻無法認同他。在她看來,但凡是本心,便永遠都不該丟開,守不守得住,全在你想不想去守。
千尋忽垂了眼看著桌上的一枚榛子,心道,可她能守住李隨豫麽?這個男人不是她最初的本心,卻在中途闖了進來,以至於讓她越來越離不開他。那麽,李隨豫要走的路,她是不是也能義無反顧地跟著他一起走下去呢?即便她真的會從此失去自由,麵對一次又一次的取舍與被取舍。
宋南陵忽向前探出身,輕輕握住了千尋的手,將她交握的兩手分開。在她左手拇指的根部,早就起了一片淤紅,那是她自己掐出來的。
千尋立刻迴神,輕輕將手從他手中抽了出來,抬頭看著他。
宋南陵卻挨在她的麵前,道:“蘇姑娘,我還是盼著你多照顧自己些,若能抽身出來,便不要陷進去了。海闊天空的日子,此生我已是得不到了,但你還是自由之身。”
千尋看了他片刻,忽問道:“宋公子,你說你舍棄過,你能告訴我,你選擇了什麽,又舍棄了什麽嗎?”
宋南陵聞言,竟是身上一僵,眼中有什麽東西迅速開裂。
良久,他坐了迴去,將杯中的冷茶一飲而盡,看著房中的某處虛空,道:“時候不早了,我送你迴去吧。”
千尋默然,看著宋南陵將芙蓉魚戲圖掛迴了牆上。
孫昊和崔佑兩相勾結,這事猜她能猜到,可劉管家的這番話卻當真是出人意料。若真是當今天子早在二十年多前就安插在了高裕侯府的棋子,那當今天子該是個多麽可怕的人,二十多年前他還沒有繼位呢!
她轉身迴到原處坐下,身子歪靠在了欄杆上,一手支了腦袋想事。
宋南陵亦坐迴她的對麵,見她一動不動的望著外邊,心事倒比先前更重了。
他輕咳一聲,伸手端起桌上的一隻空碟放在中間,道:“假設這就是高裕侯府。”又拉過一碟杏仁餅來,擱在那隻空碟上,道:“這便是天下糧倉。”
他擺完兩隻碟子,抬頭看向千尋,見她果然被吸引著看了過來,便繼續將桌上的其他地方清理出來。接著,他自一旁幹果盤中抓出一把榛子,撒在了那兩個盤子的四周,道:“這些便是覬覦天下糧倉的人,有孫驁、崔佑,也有旁的一些人。”
這時千尋問道:“你為何要將高裕侯府比作一隻空碟子?”
宋南陵抬頭看了她一眼,道:“蘇……我還是喚你蘇姑娘吧……此事李兄恐怕不曾向你說起過,是與故去的高裕侯有些關聯。”
“高裕侯?”
“不錯。”宋南陵道,“李兄的父親高裕侯本是商賈之子,因入仕後政績斐然,才於承德初年得封侯爵。”
千尋垂眼看著那隻被墊在杏仁餅下的空碟,道:“此事隨豫同我說過,可為何是空的呢?”
宋南陵道:“尋常的王侯得封爵位,多半是因了軍功顯赫,或是皇親國戚,位高便權重,因此或多或少都握著些要緊的東西,背後更是有著所在封地氏族的支持。但高裕侯李守仁要特別一些。”
這事千尋聽李隨豫提過一些,她道:“因為他是商賈之子麽?這有什麽不同呢?”
宋南陵淡淡一笑,似猜到了她會想不明白,隻溫言解釋道:“我朝之人曆來看輕商賈。商賈的地位還比不上退伍的老兵,是以他的出身不算好,又因善於謀取錢財才得了帝王的賞識,朝中對他不服的大有人在,而自從他得封梁州後,梁州的氏族也很少與他來往。加上穆靖年間的一些舊事,但凡有些名望的氏族大家,都避著高裕侯。”
“穆靖年間的舊事?”千尋想起,穆靖的年號還在承德前,承德帝做了三年的皇帝就駕崩了,他的胞弟繼位,便是當今天子。這麽算來,得是二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宋南陵道:“便是同高裕侯夫人姚羲和有關的一些事。這位夫人姓姚,原是縉川姚家的嫡長女,少時與還是商賈的李守仁私奔過,因此姚家格外厭惡這位高裕侯。”
千尋聽說過姚家試大氏族,卻不曉得這其中的原委,便問道:“這與別的氏族有何關係?”
宋南陵聞言,微微一頓,似想到了什麽無奈的事。他歎了口氣道:“關係大了。姚家是我朝四大氏族之一,但凡與姚家交惡的人,其餘氏族是萬萬不敢結交的,以免得罪了姚家。再者,高裕侯拐帶氏族家的嫡長女,此事破壞了門閥的規矩。”
“什麽規矩?”
“便這麽說吧,姚家生了個女兒,自小便教她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希望有一日能指著她嫁入宮中,惠及前朝的姚家兒郎。即便不是嫁入宮中,也能嫁去其他氏族,修得兩姓之好。”
這下千尋倒是聽明白了,姚家是恨辛苦養大的籌碼被人偷了去。這麽聽來,氏族之家雖自視甚高,其實內裏的親情反倒更像是買賣。她亦感慨道:“原是如此,生在氏族之家的女子,當真可憐。像侯夫人這般不管不顧與人私奔的,想必家中人要恨透了高裕侯。”
“不錯,即便後來李守仁入朝為官、得封侯爵,依舊無法消除氏族人對他的憎惡,姚家人更是和姚羲和斷了血緣親情。直到熙元四年,高裕侯在一場意外中身亡,小世子李希然也跟著英年早逝,侯府就剩下了姚羲和一個人。而高裕侯生前一手建立的全國商會天下糧倉,也遇到了不小的波折。眾多會老退出商會獨立門戶,以至於侯府的勢力和商會的產業迅速縮水,高裕侯府曾經盛極一時的情形也一去不返。自那次後,姚羲和雖勉力收攏了天下糧倉,接迴李兄承襲爵位,但高裕侯府隻剩下了一個空殼子。”
說著,宋南陵指了指那碟杏仁餅,道:“而這個空殼子上,除了一碟子天下糧倉,便再無其他了。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天下糧倉的產業縮水不少,卻也讓姚羲和勉力維持了許多年,至今依舊是國庫的一大金錢來源。試問這樣一個錢袋子,誰會最想要收入囊中呢?”
千尋看著那碟杏仁餅,又伸手撥了撥碟子外散落的幾顆榛子,道:“你說的是孫驁?”
宋南陵卻搖了搖頭,道:“非也,孫驁隻是一介莽夫,即便貪財,也不一定非要吞下整個商會。其實,最想要這個錢袋的人,是當今聖上。”
千尋抬眼看了看宋南陵,反問道:“商會本就隸屬朝廷,這錢袋子本就是他的,不是嗎?”
宋南陵淡淡道:“天下糧倉確實隸屬朝廷,可侯夫人與當今聖上卻不是一條心。”
千尋聞言,立刻眯了眼。宋南陵這話意味可就深了,若姚羲和與當今聖上不是一條心,那高裕侯府如何能不是聖上的眼中釘呢?可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天子竟能早在登基前就將管家老劉安插在了侯府裏?
因曉得其中的利害,千尋索性坐直了身子,向著宋南陵鄭重道:“宋公子,這話可不能隨意說。何以見得夫人不是為了朝廷辦事?”
宋南陵聽了卻不答話,他隻定定看了千尋片刻,忽垂了眼道:“此中的緣由隻怕今日三言兩語的說不清楚,若你想知道,下迴我再同你說說。”
還有下迴?千尋心道,那我不如去問隨豫呢。
隻聽對麵宋南陵已接著說了下去:“夫人確實恪守本分,但聖上恐怕不這麽想。聖上登基至今將近二十年,手下的心腹能臣多如牛毛。這掌管錢袋的主人若能換成他的心腹能臣,豈不是更叫人放心些?”
千尋了然,道:“欽差大臣崔佑。”
“不錯,崔佑是陛下一手提拔上來的戶部侍郎,也是接管天下糧倉的最佳人選。他來梁州隻怕不單單是為了例行的查賬,應是還得了別的什麽密旨。”
“什麽密旨?”
宋南陵搖了搖頭,道:“這我便不知了。至於孫昊,此人多年來霸著赤沙溝一帶,私底下的風評極差,朝廷卻從未出兵前去鎮壓過,由此可見,隻怕朝中有人保著他。”
千尋問道:“朝中的人?”
這孫昊果然不簡單,可就像方才崔佑說的那樣,若孫昊背後的人足夠厲害,他又何必苦苦來求崔佑替他做主呢?顯然崔佑根本不是要做主,隻是在借孫驁的事向高裕侯府發難罷了。
宋南陵道:“方才隻說了一半,最想要拿迴天下糧倉的是當今聖上,可還有許多人也想得到這隻錢袋子,譬如身為儲君卻搖搖欲墜的太子,譬如覬覦儲君之位的其餘幾位皇子。”
竟牽扯上了皇子!千尋心道事情麻煩了,她忙問:“這……他們要這錢袋子作何用?”
宋南陵聽她這麽問,也是一愣,隨即看著她欣然一笑,道:“你還是這般……”他說到一半卻沒說下去,眼中卻聚滿了笑意,道:“蘇姑娘,你心思單純又隱居世外,不懂得錢的妙用。如今朝內太子昏庸,黨爭不斷,為的就是爭奪儲君之位。這錢便是最佳利器,比之刀槍劍戟還管用許多。”
千尋亦是一愣,隨即想到李隨豫也這般說過她。但凡與錢相關的事,她總要比別人慢上一拍的,這才會讓人騙了羊脂玉的錢,還沾沾自喜地以為都看破了。她赧然偏開頭,而根卻紅得厲害,隔了片刻才若無其事道:“這梁州竟是這麽一迴事,難怪侯府和天下糧倉接連出了事。”
宋南陵見她難得露出這般模樣,仿佛又看到了那個熟悉的人。他失神了片刻,直到千尋將臉轉迴,一雙明亮的眼向他望來,他才錯開眼,道:“但李兄要破局,卻也不難。”
“哦?說來聽聽。”這是宋南陵第二次說破局不難了,第一次聽他說,千尋是不信的,這一迴卻覺得興許宋南陵真能說出些什麽來。
宋南陵輕咳一聲道:“李兄之所以為難,是因為各方勢力都要在梁州分上一杯羹,多方傾軋,李兄加在中間難免苦楚。可若是他能主動選上一方,正其助力,那他將得到的是這一方勢力的鼎力相助。其後便不會再是他一人對抗多方勢力的局麵,一旦其餘幾方敗下陣來,李兄依舊是梁州候,天下糧倉的主人。”
主動選上一方?千尋聽罷,舒展的眉間卻又微不可見地蹙起。宋南陵說的,是要讓李隨豫尋找外力助他破局。這話雖聽起來不錯,可一旦他站了隊,便是徹底牽扯進了奪儲的鬥爭中了,到時候隻怕局勢會更艱難。
千尋看著宋南陵道:“宋公子,你的意思是要讓他支持皇子奪儲麽?如今天子健在,太子未廢,爭奪儲位根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事,這麽做豈不是自己在往坑裏跳?”
宋南陵聽了這話,眼中的笑意漸漸淡了下去。他細思片刻,道:“漩渦已起,隻會越卷越大。高裕侯府早晚是要被卷入其中的,趁早選對了人,將來才不會走投無路,不然興許連眼前這個檻都未必能跨過去。李兄是個明白人,不會看不懂這樣的局勢。”
千尋聞言,卻是不語。宋南陵說的話確有其理,但這條路也是一條不歸路。若為了眼前的一時安危,將自己的將來置於更大的威脅中,換了李隨豫來選,他當真會如此嗎?
隻聽宋南陵接著道:“如今李兄破局的關鍵,在於他想選擇誰。崔佑也好,孫昊也罷,是敵是友不過一念之間。”
千尋又恢複了雙手虛握的模樣。宋南陵今日的表現很反常,可他說的話卻十分誠懇。他對梁州局勢的分析,確實清楚明白得很。但千尋不能忽略的是,宋南陵是誰。他一個燕子塢的主人,手上養著大批的殺手和探子,一路追著什麽來了梁州城。他想從這裏得到什麽呢?
也恰恰是宋南陵的分析,讓千尋眼前越發清晰起來。無論他做過什麽,將要做什麽,宋南陵都絕不是遊離的一人。和孫昊一樣,他的背後也一定藏著什麽人。他迴來梁州,興許是為了那把龍淵劍,也很有可能是為了天下糧倉。所以才要與李隨豫和她這般交往麽?
迴想宋南陵今日的一番話,千尋能想到的是,興許宋南陵是想拉攏李隨豫吧。可他為什麽不直接去找李隨豫說上這番話呢?偏偏找上的是她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人。
宋南陵見千尋兀自出神,等了片刻,忽開口道:“李兄已經入局了,此生勢必要卷入朝堂之爭的,可你卻不必跟著他提心吊膽地過上一輩子。蘇姑娘,你想明白了嗎?此後恐怕一生都要與人勾心鬥角了。”
千尋一怔,抬頭看向他。
宋南陵亦看著她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李兄他為人確似光風霽月,但人心都是會變的。一個人在泥沼中撲騰久了,身上難免也要髒汙,萬般困苦之時,也難免要做出些抉擇來。”
此話一出,宋南陵幾乎可以看見千尋眼中一閃而過異色,可緊緊是一瞬,她立刻恢複了先前的樣子,直視著宋南陵,道:“你想說什麽?”
宋南陵看了她片刻,抿了嘴卻一時說不出話。
良久,他才神色微動,轉眼看向了欄杆外的方向,輕聲道:“我曾經曆過一些事,所以我很明白。一個身不由己的人,是守不住本心的,必要的時候,總要麵臨取舍。在他心裏,隻要還有東西比你更重要些,那你就要想到被舍棄的一天。”
說著,他又折迴眼,看著千尋,道:“蘇姑娘,即便如此,你也要留在她身邊嗎?”
千尋同他對視良久,卻一時說不出話來。她看不透眼前的這個人,卻又忽然覺得這番情形似曾相識。宋南陵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她相信那是真正痛過後才能體悟到的無奈。可她卻無法認同他。在她看來,但凡是本心,便永遠都不該丟開,守不守得住,全在你想不想去守。
千尋忽垂了眼看著桌上的一枚榛子,心道,可她能守住李隨豫麽?這個男人不是她最初的本心,卻在中途闖了進來,以至於讓她越來越離不開他。那麽,李隨豫要走的路,她是不是也能義無反顧地跟著他一起走下去呢?即便她真的會從此失去自由,麵對一次又一次的取舍與被取舍。
宋南陵忽向前探出身,輕輕握住了千尋的手,將她交握的兩手分開。在她左手拇指的根部,早就起了一片淤紅,那是她自己掐出來的。
千尋立刻迴神,輕輕將手從他手中抽了出來,抬頭看著他。
宋南陵卻挨在她的麵前,道:“蘇姑娘,我還是盼著你多照顧自己些,若能抽身出來,便不要陷進去了。海闊天空的日子,此生我已是得不到了,但你還是自由之身。”
千尋看了他片刻,忽問道:“宋公子,你說你舍棄過,你能告訴我,你選擇了什麽,又舍棄了什麽嗎?”
宋南陵聞言,竟是身上一僵,眼中有什麽東西迅速開裂。
良久,他坐了迴去,將杯中的冷茶一飲而盡,看著房中的某處虛空,道:“時候不早了,我送你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