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涼風陣陣。
金陵城。
當從前線希臘戰場的消息不斷的通過非一般渠道給傳迴來,這一座代表大吳朝廷的都城仿佛炸開了一樣,處處都充斥著民心的動亂。
“敗了,前線他們居然敗了!”
“大吳百萬精銳,卻吃了大敗仗,數十萬將士已經客死他鄉,真是作孽啊!”
“我的兒,父親再也不逼迫你從軍了,你迴來了吧!”
“我們大吳如此強盛,將士們所向披靡,怎麽可能敗的呢?”
“我朝廷數百萬精銳征戰羅馬,最後怎麽會落的一個如此下場!”
“我不相信!”
“明明是開疆辟土的戰役,為何會這樣的結果!”
“……”
一個消息接著一個消息,這些前線潰敗的消息如同天下落下來的雪花,不斷的傳迴來,一次,兩次,三次,百姓們已經開始坐不住了,朝廷上下,民心開始動蕩。
“聽聞連陛下也戰死希臘戰場了!”
“我也聽聞這個消息了,說的有鼻子有眼了,傳聞是禁衛軍陷入了包圍,首尊大人浴血奮戰而亡,陛下走投無路之下,投海自盡!”
“陛下真的戰死了嗎?”
“我不相信這哥消息是真的!”
“謠傳吧!”
“不可能,我不相信,陛下何等英明神武,南征北戰這些年,擴建無數,豈會戰死羅馬!”
“朝廷可有數百萬之雄獅,難道還護不住一個陛下嗎?”
“一定是謠言!”
“也許不一定是謠言,這消息聽說是從前線的軍中傳出來的,有板有眼,未必就是假的!”
“如果這個消息是假的,恐怕朝廷早就已經走出來辟謠了,但是朝廷現在沉默了,是不是就默認了!”
“現在朝廷居然連一點反應都沒有,其中必然有問題!”
“有可能是真的!”
“若是陛下戰死,那朝廷會如何……”
“……”
孫權戰死的消息更是仿佛如同一個深水炸彈,一下子把朝廷上下的民心民意給炸開了,整個朝廷上下,包括個地方,民意的動亂都已經到達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
紫禁宮城。
朝議大殿。
這一個大殿恢弘壯觀,代表著大吳朝廷的心髒位置,而此時此刻,在大殿之中議事的不僅僅是代表朝廷權利巔峰的朝議大臣,還有很多內閣大臣,軍機大臣。
無數跺跺腳都能讓大吳朝地震的巨頭正在齊聚在此,他們一個個麵容嚴肅蕭殺,冷漠蕭瑟。
“陛下戰死沙場的消息到底是如何傳開的?”
內閣首輔張昭盤坐與側位之上,他抬頭,目光肅然,對著文武大臣一掃而過,冷然的問。
他不相信陛下會戰死。
但是當這個消息傳出來的時候,他不斷的求證,最後得出的結果卻是讓他有些震動起來了。
可這消息他明明已經囑咐下去,必須藏著嚴密無比。
怎麽就傳出來了呢?
這個消息對朝廷影響有多大,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
一旦出現問題,甚至會造成整個朝廷的崩潰。
“首輔大人,目前這個消息的來源查無實處,隻知道應該是從軍中傳出來的,而且是拜占庭的前線大軍那邊傳迴來的,很快就已經蔓延整個天下,如今不僅僅是百姓再問,就是下麵的官吏也在商議,到底陛下的情況如何,已經牽動了所有人的心態!”
顧雍站起來,沉聲的說道:“我認為其中必有人從中作梗,他們意欲趁著我軍前線潰敗的消息,動亂朝廷,所以我認為此事徹查到底!”
“顧次輔,現在已經不是徹查消息來源的問題,而是整個是消息的準確性,陛下到底……這將會關係整個朝廷的未來,我們是不是應該請示各軍團司令,讓他們把準確的消息匯報迴來呢?”
一個內閣大臣臉龐上露出深冷如冰的光芒。
他的聲音一出,整個朝議大殿頓時空氣都降落的幾分,一個個麵麵相窺。
不可否認,孫權的生死,牽動所有人的心態。
“陛下乃是九五至尊,得天之庇佑,身有百萬雄獅之護,絕對不可能會戰死沙場,不管你們相或者是不相信,我絕對相信,陛下一定會逢兇化吉,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就是穩住朝廷,而不是人雲亦雲,動亂朝廷!”
孫策身軀偉岸,獨臂如山,一雙獅眸冰冷如血,一掃而過,冷然的說道:“在陛下班師迴朝,返迴朝廷的期間,諸位請兢兢業業,維持朝廷和平,任何人若是敢趁亂作出忤逆之事,動亂朝廷根本,本國公絕不饒於他!”
“江國公此言甚是!”
軍機留守大臣黃忠目光蕭殺,直接站起來支持孫策:“我絕不相信陛下會戰死羅馬,任何人敢動亂朝廷,即使與軍機處作對,自此之後,我會代表軍機處,對大吳將士發出一級警戒,任何作亂者,殺無赦!”
兩個軍方大臣相繼表態,倒是讓大殿之中人心安穩了不少。
“諸位皆然是國之棟梁,朝廷之根本,此時此刻,我們正需要為陛下守住這江山,從現在開始,內閣開始全麵辟謠,絕對不能要謠言蔓延下去!”
張昭鬆了一口氣,在這個時候還是軍方的大將能壓得住人心,他連忙站起來,凜然的低喝:“顧雍!”
“屬下在!”
“我以首輔之命,命你為欽差大臣,成立朝廷巡視司,立刻下巡,巡視四方,安民心,穩民意!”
“屬下領命!”
顧雍拱手領命。
“太子殿下!”這時候張昭的目光看著一直安靜坐在旁側的太子孫紹。
孫紹是東宮太子,在朝廷議會之上沒有權力發表言論,但是有權力旁聽朝廷大小事情,這是太子臨朝的必須經曆的。
“首輔大人!”孫紹站起來,謙卑的拱手。
“朝廷動亂之際,正需太子出麵來穩定朝綱,臣張昭,代表內閣,請太子殿下出東宮,入紫禁宮城,主朝政大局,以穩天下民心!”
張昭仿佛下了很大的決心,才做了這一個決定。
局勢已經由不得他不作出如此選擇。
“入紫禁宮城?”
孫紹聞言,瞳孔微微收縮,連忙搖頭,道:“如何使得?”
“太子殿下,如今朝廷之動亂,已超出我等預料之外,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張昭幽幽的道。
他作為內閣首輔,有些時候消息比任何人更加靈通。
當民間還在議論紛紛的時候,當一個個朝廷大臣還在考慮消息來源的時候,一封一封來自的軍中大將的信函已經抵達他案前。
所以孫權戰死沙場的這個消息,十有八九,已經是真實的。
雖然他還是不敢相信。
但是作為掌舵如今朝廷的掌舵人,他必須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一旦確定陛下駕崩,那麽需要太子去繼承皇位,以穩朝綱,不讓龐大的大吳朝廷因為群龍無首而落的一個四分五裂的地步。
“最壞的打算?”
孫策獅眸如虎,凝視了一眼張昭,心中微微一突。
眾臣也感覺心思沉甸甸的。
仿佛天塌下來了一般。
“既然首輔大人如此說,本太子豈能至朝廷於動亂之中,本太子願眾臣之求,入住紫禁宮城!”孫紹考慮了一番,還是答應下來了。
天賜良機,他不能放過。
那一個位置,對他的誘惑太大了。
哪怕有一絲機會,他都想要坐上去,成為好像皇叔父孫權那一樣,隻要簡單ed坐在位置上,就能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
當朝廷會議散去之後,朝廷立刻動作卻起來,內閣動用宣傳司的一切關係,讓一份份告示迅速的貼出。
“陛下萬福安康,若有非議者,殺無赦!”
“自今日始,太子孫紹,將會入住紫禁宮城,以穩朝綱動亂!”
“……”
當朝廷的一個個告示貼出來,並沒有能壓下沸騰的民意,反而讓民間的動蕩變得劇烈無比起來了。
“太子居然入住紫禁宮城,難道是……”
“朝廷想要粉飾太平嗎?”
“越是如此,越是顯得朝廷心虛了!”
“如今大軍未歸,敗局已確,陛下十有八九依舊是戰死沙場了!”
“一旦陛下魂歸九天,那朝廷豈不是……”
“若無陛下之威,鎮壓天下,朝廷必然動蕩連天!”
“老天爺何其不公,陛下為天下天平南征北戰,為天下安康殫精竭力,為何要英年早逝也!”
“……”
亂了,朝廷亂了,民間亂了,整個天下仿佛都陷入了動亂之中。
*****************
孫策自宮城而出,直接返迴府邸之中。
“夫君!”
大喬氣質溫婉,盈盈的走過來,晶瑩美眸閃爍,低聲的問:“現在外麵都在傳,陛下已經戰死沙場了,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大喬,此事你別管!”
孫策搖搖頭:“這幾天你入宮去陪伴一下兩位皇後,安撫一下她們的心,陛下他……”
他不知道應該如何說下去。
“是!”
大喬向來唯夫君孫策之命,隻不過她離開的手,說了一句:“夫君,你我夫妻同命,無論你做出什麽確定,妾都會生死相隨,還請三思而後行!”
最了解孫策的人,始終是枕邊人。
“三思而後行?”
孫策坐在位置上,聽著妻子的這一句話,神色陰沉不定。
朝廷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他知道。
孫權戰死羅馬的消息,已經確定了。
孫權是真的死了。
死在了羅馬。
死在了這一場戰役之中。
這是他動用的他所有的關係,從海鷹軍團之中求取而來的消息,那一戰慘烈無比,被羅馬軍打散之後,禁衛軍遭遇前後夾擊,數十萬的羅馬軍的圍殺,導致全軍覆沒,首尊呂布戰死,孫權在最後走投無路,投海自盡。
當這個消息得到確定之後,他是悲憤無比。
他和孫權之間,始終有一份兄弟之情。
但是他的內心卻有一絲絲的悸動。
仿佛就好像一座壓在他心靈深處的大山已經移開了,又仿佛那個被壓在五指山下的孫猴子打開了禁錮在身上的枷鎖。
那藏起來的野心,再一次爆發出來……
“若是消息證實,朝廷必然陷入動亂之中,然而此時此刻,金陵城之中已無兵鎮壓,恐怕難以鎮壓接下來的動亂,唯有調動……”
孫策端坐書桌之上,還是書信一封。
當他把這一份密函寫好之後,立刻火漆密封,然後召來一個的心腹親衛,把密函交給他:“千裏加急,立刻送至北疆的狂獅軍團,交於軍團副司令常正!”
“諾!”
親衛領命而去。
空蕩蕩的書房之中,之剩下孫策一人獨坐,他目光微眯,眼眸深處劃過一抹果決:“仲謀,別怪我,我是為了朝廷,為了天下太平,我沒做錯!”
*************************
張昭迴到內閣之後,首先是召開了一個內閣會議,召集的大部分的內閣大臣開始分配任務,穩定各部的運作,然後他單獨召見了顧雍。
“元歎,此次下巡,你代表了朝廷,務必盡可能的安撫各總督的心態,保證地方運轉,千萬不可造成巨大動亂!”
張昭對著顧雍,囑咐:“隻要地方不亂,朝廷就穩如泰山!”
“陛下貫徹文武分權,治理天下,就算他們有異心,恐怕也難成大事!”顧雍低聲的道:“我倒是比較關心鎮守西北疆域的戰象軍團,還有河北東北的狂獅軍團!”
“軍中之事,我管不了,隻能看黃忠和孫策的,但願他們能鎮壓大局!”
張昭苦笑的道。
“首輔大人,這個消息來源……”顧雍沉思了半響,突然問道。
“陛下十有八九已經出事了,至於為什麽這麽大的消息我們還沒有確認,就已經傳的沸沸揚揚,讓整個朝廷不安,讓整個天下動亂,我並不知道!”
“怎麽會這樣?”顧雍有些失魂落魄。
那一個把他們從江東帶著走出去,打下了整個中原,讓大吳皇朝的疆域擴大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一代英明神武的大帝,居然死了。
他不敢相信。
也不願意相信。
“天妒英才,誰也想不到,此戰如此慚愧,甚至連陛下自己都搭進去了!”張昭也很迷茫,迷茫朝廷的未來,迷茫皇位的繼承。
“首輔大人,若是陛下駕崩了,你打算如何?”顧雍抬頭,目光灼灼看著張昭。
“我不知道!”張昭迴答。
“扶持太子,難道不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責任嗎?”
“可你認為如今時局,太子孫紹能穩得住天下嗎?”張昭反問。
孫紹太年輕,並無赫赫戰功,根本不可能壓得住軍中各軍團的司令,亦無可讓天下臣服的威望,能讓各州總督臣服。
在如此動亂之際遇,孫紹還是太嫩了。
一旦繼位,甚至有可能引發朝廷崩裂。
“那你意欲如何?”
顧雍麵容蕭殺一片。
“我說了,我不知道,隻能走一步,看一步,我所要的天下,必須是太平,至於誰當天下之主……”張昭不說。
“首輔決議,屬下不敢苟同,也不敢非議,但是屬下還請首輔大人三思而後行!”
顧雍離開了內閣。
他知道張昭在這時候把他支配出去,讓他成立巡視司,巡視各地,穩固各地民心,隻是一個由頭而已,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不想他摻合接下來的新君繼位。
金陵城,恐怕再一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了。
大吳朝,也將會迎來立朝以來最大了一次動亂,能不能撐過去,誰也沒有把握。
金陵城。
當從前線希臘戰場的消息不斷的通過非一般渠道給傳迴來,這一座代表大吳朝廷的都城仿佛炸開了一樣,處處都充斥著民心的動亂。
“敗了,前線他們居然敗了!”
“大吳百萬精銳,卻吃了大敗仗,數十萬將士已經客死他鄉,真是作孽啊!”
“我的兒,父親再也不逼迫你從軍了,你迴來了吧!”
“我們大吳如此強盛,將士們所向披靡,怎麽可能敗的呢?”
“我朝廷數百萬精銳征戰羅馬,最後怎麽會落的一個如此下場!”
“我不相信!”
“明明是開疆辟土的戰役,為何會這樣的結果!”
“……”
一個消息接著一個消息,這些前線潰敗的消息如同天下落下來的雪花,不斷的傳迴來,一次,兩次,三次,百姓們已經開始坐不住了,朝廷上下,民心開始動蕩。
“聽聞連陛下也戰死希臘戰場了!”
“我也聽聞這個消息了,說的有鼻子有眼了,傳聞是禁衛軍陷入了包圍,首尊大人浴血奮戰而亡,陛下走投無路之下,投海自盡!”
“陛下真的戰死了嗎?”
“我不相信這哥消息是真的!”
“謠傳吧!”
“不可能,我不相信,陛下何等英明神武,南征北戰這些年,擴建無數,豈會戰死羅馬!”
“朝廷可有數百萬之雄獅,難道還護不住一個陛下嗎?”
“一定是謠言!”
“也許不一定是謠言,這消息聽說是從前線的軍中傳出來的,有板有眼,未必就是假的!”
“如果這個消息是假的,恐怕朝廷早就已經走出來辟謠了,但是朝廷現在沉默了,是不是就默認了!”
“現在朝廷居然連一點反應都沒有,其中必然有問題!”
“有可能是真的!”
“若是陛下戰死,那朝廷會如何……”
“……”
孫權戰死的消息更是仿佛如同一個深水炸彈,一下子把朝廷上下的民心民意給炸開了,整個朝廷上下,包括個地方,民意的動亂都已經到達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
紫禁宮城。
朝議大殿。
這一個大殿恢弘壯觀,代表著大吳朝廷的心髒位置,而此時此刻,在大殿之中議事的不僅僅是代表朝廷權利巔峰的朝議大臣,還有很多內閣大臣,軍機大臣。
無數跺跺腳都能讓大吳朝地震的巨頭正在齊聚在此,他們一個個麵容嚴肅蕭殺,冷漠蕭瑟。
“陛下戰死沙場的消息到底是如何傳開的?”
內閣首輔張昭盤坐與側位之上,他抬頭,目光肅然,對著文武大臣一掃而過,冷然的問。
他不相信陛下會戰死。
但是當這個消息傳出來的時候,他不斷的求證,最後得出的結果卻是讓他有些震動起來了。
可這消息他明明已經囑咐下去,必須藏著嚴密無比。
怎麽就傳出來了呢?
這個消息對朝廷影響有多大,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
一旦出現問題,甚至會造成整個朝廷的崩潰。
“首輔大人,目前這個消息的來源查無實處,隻知道應該是從軍中傳出來的,而且是拜占庭的前線大軍那邊傳迴來的,很快就已經蔓延整個天下,如今不僅僅是百姓再問,就是下麵的官吏也在商議,到底陛下的情況如何,已經牽動了所有人的心態!”
顧雍站起來,沉聲的說道:“我認為其中必有人從中作梗,他們意欲趁著我軍前線潰敗的消息,動亂朝廷,所以我認為此事徹查到底!”
“顧次輔,現在已經不是徹查消息來源的問題,而是整個是消息的準確性,陛下到底……這將會關係整個朝廷的未來,我們是不是應該請示各軍團司令,讓他們把準確的消息匯報迴來呢?”
一個內閣大臣臉龐上露出深冷如冰的光芒。
他的聲音一出,整個朝議大殿頓時空氣都降落的幾分,一個個麵麵相窺。
不可否認,孫權的生死,牽動所有人的心態。
“陛下乃是九五至尊,得天之庇佑,身有百萬雄獅之護,絕對不可能會戰死沙場,不管你們相或者是不相信,我絕對相信,陛下一定會逢兇化吉,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就是穩住朝廷,而不是人雲亦雲,動亂朝廷!”
孫策身軀偉岸,獨臂如山,一雙獅眸冰冷如血,一掃而過,冷然的說道:“在陛下班師迴朝,返迴朝廷的期間,諸位請兢兢業業,維持朝廷和平,任何人若是敢趁亂作出忤逆之事,動亂朝廷根本,本國公絕不饒於他!”
“江國公此言甚是!”
軍機留守大臣黃忠目光蕭殺,直接站起來支持孫策:“我絕不相信陛下會戰死羅馬,任何人敢動亂朝廷,即使與軍機處作對,自此之後,我會代表軍機處,對大吳將士發出一級警戒,任何作亂者,殺無赦!”
兩個軍方大臣相繼表態,倒是讓大殿之中人心安穩了不少。
“諸位皆然是國之棟梁,朝廷之根本,此時此刻,我們正需要為陛下守住這江山,從現在開始,內閣開始全麵辟謠,絕對不能要謠言蔓延下去!”
張昭鬆了一口氣,在這個時候還是軍方的大將能壓得住人心,他連忙站起來,凜然的低喝:“顧雍!”
“屬下在!”
“我以首輔之命,命你為欽差大臣,成立朝廷巡視司,立刻下巡,巡視四方,安民心,穩民意!”
“屬下領命!”
顧雍拱手領命。
“太子殿下!”這時候張昭的目光看著一直安靜坐在旁側的太子孫紹。
孫紹是東宮太子,在朝廷議會之上沒有權力發表言論,但是有權力旁聽朝廷大小事情,這是太子臨朝的必須經曆的。
“首輔大人!”孫紹站起來,謙卑的拱手。
“朝廷動亂之際,正需太子出麵來穩定朝綱,臣張昭,代表內閣,請太子殿下出東宮,入紫禁宮城,主朝政大局,以穩天下民心!”
張昭仿佛下了很大的決心,才做了這一個決定。
局勢已經由不得他不作出如此選擇。
“入紫禁宮城?”
孫紹聞言,瞳孔微微收縮,連忙搖頭,道:“如何使得?”
“太子殿下,如今朝廷之動亂,已超出我等預料之外,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張昭幽幽的道。
他作為內閣首輔,有些時候消息比任何人更加靈通。
當民間還在議論紛紛的時候,當一個個朝廷大臣還在考慮消息來源的時候,一封一封來自的軍中大將的信函已經抵達他案前。
所以孫權戰死沙場的這個消息,十有八九,已經是真實的。
雖然他還是不敢相信。
但是作為掌舵如今朝廷的掌舵人,他必須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一旦確定陛下駕崩,那麽需要太子去繼承皇位,以穩朝綱,不讓龐大的大吳朝廷因為群龍無首而落的一個四分五裂的地步。
“最壞的打算?”
孫策獅眸如虎,凝視了一眼張昭,心中微微一突。
眾臣也感覺心思沉甸甸的。
仿佛天塌下來了一般。
“既然首輔大人如此說,本太子豈能至朝廷於動亂之中,本太子願眾臣之求,入住紫禁宮城!”孫紹考慮了一番,還是答應下來了。
天賜良機,他不能放過。
那一個位置,對他的誘惑太大了。
哪怕有一絲機會,他都想要坐上去,成為好像皇叔父孫權那一樣,隻要簡單ed坐在位置上,就能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
當朝廷會議散去之後,朝廷立刻動作卻起來,內閣動用宣傳司的一切關係,讓一份份告示迅速的貼出。
“陛下萬福安康,若有非議者,殺無赦!”
“自今日始,太子孫紹,將會入住紫禁宮城,以穩朝綱動亂!”
“……”
當朝廷的一個個告示貼出來,並沒有能壓下沸騰的民意,反而讓民間的動蕩變得劇烈無比起來了。
“太子居然入住紫禁宮城,難道是……”
“朝廷想要粉飾太平嗎?”
“越是如此,越是顯得朝廷心虛了!”
“如今大軍未歸,敗局已確,陛下十有八九依舊是戰死沙場了!”
“一旦陛下魂歸九天,那朝廷豈不是……”
“若無陛下之威,鎮壓天下,朝廷必然動蕩連天!”
“老天爺何其不公,陛下為天下天平南征北戰,為天下安康殫精竭力,為何要英年早逝也!”
“……”
亂了,朝廷亂了,民間亂了,整個天下仿佛都陷入了動亂之中。
*****************
孫策自宮城而出,直接返迴府邸之中。
“夫君!”
大喬氣質溫婉,盈盈的走過來,晶瑩美眸閃爍,低聲的問:“現在外麵都在傳,陛下已經戰死沙場了,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大喬,此事你別管!”
孫策搖搖頭:“這幾天你入宮去陪伴一下兩位皇後,安撫一下她們的心,陛下他……”
他不知道應該如何說下去。
“是!”
大喬向來唯夫君孫策之命,隻不過她離開的手,說了一句:“夫君,你我夫妻同命,無論你做出什麽確定,妾都會生死相隨,還請三思而後行!”
最了解孫策的人,始終是枕邊人。
“三思而後行?”
孫策坐在位置上,聽著妻子的這一句話,神色陰沉不定。
朝廷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他知道。
孫權戰死羅馬的消息,已經確定了。
孫權是真的死了。
死在了羅馬。
死在了這一場戰役之中。
這是他動用的他所有的關係,從海鷹軍團之中求取而來的消息,那一戰慘烈無比,被羅馬軍打散之後,禁衛軍遭遇前後夾擊,數十萬的羅馬軍的圍殺,導致全軍覆沒,首尊呂布戰死,孫權在最後走投無路,投海自盡。
當這個消息得到確定之後,他是悲憤無比。
他和孫權之間,始終有一份兄弟之情。
但是他的內心卻有一絲絲的悸動。
仿佛就好像一座壓在他心靈深處的大山已經移開了,又仿佛那個被壓在五指山下的孫猴子打開了禁錮在身上的枷鎖。
那藏起來的野心,再一次爆發出來……
“若是消息證實,朝廷必然陷入動亂之中,然而此時此刻,金陵城之中已無兵鎮壓,恐怕難以鎮壓接下來的動亂,唯有調動……”
孫策端坐書桌之上,還是書信一封。
當他把這一份密函寫好之後,立刻火漆密封,然後召來一個的心腹親衛,把密函交給他:“千裏加急,立刻送至北疆的狂獅軍團,交於軍團副司令常正!”
“諾!”
親衛領命而去。
空蕩蕩的書房之中,之剩下孫策一人獨坐,他目光微眯,眼眸深處劃過一抹果決:“仲謀,別怪我,我是為了朝廷,為了天下太平,我沒做錯!”
*************************
張昭迴到內閣之後,首先是召開了一個內閣會議,召集的大部分的內閣大臣開始分配任務,穩定各部的運作,然後他單獨召見了顧雍。
“元歎,此次下巡,你代表了朝廷,務必盡可能的安撫各總督的心態,保證地方運轉,千萬不可造成巨大動亂!”
張昭對著顧雍,囑咐:“隻要地方不亂,朝廷就穩如泰山!”
“陛下貫徹文武分權,治理天下,就算他們有異心,恐怕也難成大事!”顧雍低聲的道:“我倒是比較關心鎮守西北疆域的戰象軍團,還有河北東北的狂獅軍團!”
“軍中之事,我管不了,隻能看黃忠和孫策的,但願他們能鎮壓大局!”
張昭苦笑的道。
“首輔大人,這個消息來源……”顧雍沉思了半響,突然問道。
“陛下十有八九已經出事了,至於為什麽這麽大的消息我們還沒有確認,就已經傳的沸沸揚揚,讓整個朝廷不安,讓整個天下動亂,我並不知道!”
“怎麽會這樣?”顧雍有些失魂落魄。
那一個把他們從江東帶著走出去,打下了整個中原,讓大吳皇朝的疆域擴大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一代英明神武的大帝,居然死了。
他不敢相信。
也不願意相信。
“天妒英才,誰也想不到,此戰如此慚愧,甚至連陛下自己都搭進去了!”張昭也很迷茫,迷茫朝廷的未來,迷茫皇位的繼承。
“首輔大人,若是陛下駕崩了,你打算如何?”顧雍抬頭,目光灼灼看著張昭。
“我不知道!”張昭迴答。
“扶持太子,難道不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責任嗎?”
“可你認為如今時局,太子孫紹能穩得住天下嗎?”張昭反問。
孫紹太年輕,並無赫赫戰功,根本不可能壓得住軍中各軍團的司令,亦無可讓天下臣服的威望,能讓各州總督臣服。
在如此動亂之際遇,孫紹還是太嫩了。
一旦繼位,甚至有可能引發朝廷崩裂。
“那你意欲如何?”
顧雍麵容蕭殺一片。
“我說了,我不知道,隻能走一步,看一步,我所要的天下,必須是太平,至於誰當天下之主……”張昭不說。
“首輔決議,屬下不敢苟同,也不敢非議,但是屬下還請首輔大人三思而後行!”
顧雍離開了內閣。
他知道張昭在這時候把他支配出去,讓他成立巡視司,巡視各地,穩固各地民心,隻是一個由頭而已,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不想他摻合接下來的新君繼位。
金陵城,恐怕再一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了。
大吳朝,也將會迎來立朝以來最大了一次動亂,能不能撐過去,誰也沒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