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接風洗塵宴在靈寶閣中,擺下三桌,二師兄、九師妹出門辦事,三師兄在他下山前就病逝了,八師弟與十一師弟兩年前與神霄派爭鬥中戰死,師兄弟們除了這幾位,別的都到了,觀雲道長、陽山道長,宮蓮子,另有兩位師門長輩坐於席首。
葉雲生便帶著阿雨與一眾同門熱熱鬧鬧地吃用了一番。
對於他迴歸山門一事,也不用正正經經地開個大會,如此就可以了。
不提山上諸人心思,葉雲生等阿雨在玄貞子屋中睡著之後,來到靈寶閣外。
先前三樓的宴席暖意消散,此刻早已在道仆雜役的清掃後,迴歸了整潔,安靜。
一樓是喝茶,聊天的地方,在內門裏麵有個夥房,二樓是給門內道士吃飯的場地,三樓擺宴招待貴客,也是門內齋醮時主事的宴席之地。
大師兄靈元子與十三師弟長行子在底下一樓裏麵坐著等他。
之前他有求於大師兄,求的是一缸酒。
比常人所用的浴桶還要大的一缸酒。
這缸酒此刻正擺在堂間,為此特地挪開了一張喝茶用的茶幾,與四張軟墊,專門給空出來了位置,不然都沒有地方擱下這缸子酒。
長行子不無擔心地問:“確定要這麽多?都夠我們山上所有人喝兩三月了。”
葉雲生一邊拿出早已準備的繩索,一邊說道:“我有兩三月未曾敢喝醉,豈非正好。”
他用繩索將酒缸負在背上,運轉內勁,得三個常人方才能抬起來行走的這隻特大酒缸,他挺起腰,就走出了靈寶閣,不見一絲費力。
繼而走出觀中後門,沿著石徑而上,經過師傅的草廬,明知他老人家在觀中的屋子裏睡下了,此刻不在其中,他仍是滿心敬意地施了一禮。
再往上,走不過三十步,就沒有了石徑,找不到路在哪裏。
他卻像是極為熟悉,在怪石亂峰中,循著一條省力快捷地路線,直直地往上,一會兒工夫就到了峰頂。
飛來峰遠望峰上似栽滿樹木,如萬頃滄海,古木森然。
看似無落腳之處,人不能站,更別提坐下。
但他知道,在亂石如林的峰頂,有一塊向著崖外微微傾斜,七分平整的岩石。
背上幾乎一人高的酒缸,滿滿的酒,微微晃蕩,他踩著石頭尖兒,飄飄如仙,借著淡淡的月光,很快就來到了這處岩石上。
解下酒缸,他深吸了一口氣,露出滿意的笑容。
眼下是隱隱約約的山脈輪廓,雖暗,但有青山餘墨,寥寥幾筆,神韻天成。
眼前是黑霧流雲,雲靜而風湧,撲麵而來的風裏,帶著一股清新的水汽。
他抬眼,更是大笑起來。
一輪淡月,幾顆暗星,夜空黑的格外蒼茫,即便靠近月光的天空也是不見其他顏色。
唯有黑。
分別僅僅是亮一些的黑,還是暗一些的黑。
他唿出氣,開了酒缸的封口。
釀此酒的老道士不務正業,道法不通,劍法更是稀疏,隻有一手釀酒術鑽研的天下可數。沒有師傅給的正經道號,同門晚輩都喚他酒老仙,今天也在接風宴上,是山上為數不多的幾位長輩。
這位前輩釀得此酒,極為厲害,名叫“禦風千裏”。
入口,如泉水般甘甜爽口,味淡;喝下,唇齒中留了餘香,卻迴味不出具體來;喝後,似有似無,仿佛喝過,仿佛又沒有喝過。
尤其是最後的那種感覺,不僅僅是嘴裏,更是心裏……謂得酒蟲從無到有,從一生三再生萬物,不過是一杯酒老仙的酒而已。
曾經在山上學藝,最愛的一件事,就是喝此酒。
常人飲此酒,三碗必倒,內功修為一流的人物,也不過是兩壇酒,最多一斤半左右。
葉雲生聞著夜風吹不散的酒香,正欲暢飲,才發現忘了帶酒器,這兒也不是許多年前的那座酒鋪子,隨便能撿起來一隻破碗。
他看到身後怪異的,胡亂生長的亂石,下麵粗,上邊尖,頓時有了主意。
運起明光照神守,真氣遊走到手掌掌緣,瞬間就在掌緣外邊形成了一層薄薄的罡氣。
他挑了柱石峰揮出手掌,便如刀砍木頭,手起刀落間,石峰一分為二。
捏住石尖,另一隻手徐徐在尖端上轉動,眨眼間就把能刺破手掌的尖端給磨平了。
石柱子一頭平了,另一頭常人手掌般大小,他再豎起兩指插入斷麵,挖了會兒,挖出了像是普通酒碗的碗麵——已經可以盛酒了。
他用石頭做的酒碗打酒來喝,也不知道這飛來峰上的石頭是什麽成分,打上來的酒倒進嘴裏,竟是帶著苦味,便如藥湯似的。
等十幾碗酒下去,這石頭上的苦澀還是未曾消去。
他不由得奇怪,丟掉手裏的石碗,如法炮製,再做了一隻,打了酒上來,卻是比方才更苦了。
好好的酒,那清甜淡憶的口感完全被破壞,再嚐不出曾經記憶裏的味道。
他苦惱萬分,又是十幾碗酒下肚,仍去不掉石碗中的苦澀。
天色更暗了。
重新打了一隻酒碗。
為什麽迴到師門,求了大師兄,給他準備這麽多酒?
因為迴到師門,不用擔驚受怕,不用隨時等著子墨和晴子的消息,不用再給阿譚度氣,不用再管著阿雨,不用擔心會找來家裏的九難和聽海。
他一直不敢喝醉。
即便是迴到了梨山,在嶽父嶽母麵前,叫他如何忍心灌醉了自己,讓嶽父嶽母更悲痛?
所以,放肆的醉一場,是求來的。
他搖搖晃晃地尋找,不知是第幾隻的石碗,將挖開的碗麵衝著幾乎看不見的月光,他眯著雙眼。
找不到碗裏的苦澀。
他又看了好一會兒,才確定,是真的找不到有什麽多餘的東西。
便打了一碗酒。
酒裏還是苦澀的味道,明明白白的苦,明明白白的澀。
他一氣連喝了七碗,伸直了手,比浴桶還要大的酒缸裏舀來淺淺一層酒。
都要喝到底了?
不知道喝醉了,還是沒喝醉……
什麽也改變不了。
即便身後的亂石成林,被他砍出了一大片殘樁。
仍是什麽也改變不了。
即便悟到了,明白了,從泥潭裏走了出來,以往發生的事情,依然已經發生了。
風流雲散。
一別如雨。
人生實難。
願其弗與。
不論他想的如何,過的如何,阿譚,子墨和晴子,都迴不來了。
他丟了手裏的石碗,看著天邊變紅的地平線。
一手扣住酒缸口子,一手扶住缸肚,他舉起了酒缸,將酒倒進嘴裏。
這酒,喝了一個晚上,終於喝完了。
仰天躺在岩石上邊,往前幾步就是萬丈絕壁,也不怕一個翻身掉了下去……
葉雲生痛痛快快地打了個酒嗝,然後露出滿足的笑容,進入了夢裏。
葉雲生便帶著阿雨與一眾同門熱熱鬧鬧地吃用了一番。
對於他迴歸山門一事,也不用正正經經地開個大會,如此就可以了。
不提山上諸人心思,葉雲生等阿雨在玄貞子屋中睡著之後,來到靈寶閣外。
先前三樓的宴席暖意消散,此刻早已在道仆雜役的清掃後,迴歸了整潔,安靜。
一樓是喝茶,聊天的地方,在內門裏麵有個夥房,二樓是給門內道士吃飯的場地,三樓擺宴招待貴客,也是門內齋醮時主事的宴席之地。
大師兄靈元子與十三師弟長行子在底下一樓裏麵坐著等他。
之前他有求於大師兄,求的是一缸酒。
比常人所用的浴桶還要大的一缸酒。
這缸酒此刻正擺在堂間,為此特地挪開了一張喝茶用的茶幾,與四張軟墊,專門給空出來了位置,不然都沒有地方擱下這缸子酒。
長行子不無擔心地問:“確定要這麽多?都夠我們山上所有人喝兩三月了。”
葉雲生一邊拿出早已準備的繩索,一邊說道:“我有兩三月未曾敢喝醉,豈非正好。”
他用繩索將酒缸負在背上,運轉內勁,得三個常人方才能抬起來行走的這隻特大酒缸,他挺起腰,就走出了靈寶閣,不見一絲費力。
繼而走出觀中後門,沿著石徑而上,經過師傅的草廬,明知他老人家在觀中的屋子裏睡下了,此刻不在其中,他仍是滿心敬意地施了一禮。
再往上,走不過三十步,就沒有了石徑,找不到路在哪裏。
他卻像是極為熟悉,在怪石亂峰中,循著一條省力快捷地路線,直直地往上,一會兒工夫就到了峰頂。
飛來峰遠望峰上似栽滿樹木,如萬頃滄海,古木森然。
看似無落腳之處,人不能站,更別提坐下。
但他知道,在亂石如林的峰頂,有一塊向著崖外微微傾斜,七分平整的岩石。
背上幾乎一人高的酒缸,滿滿的酒,微微晃蕩,他踩著石頭尖兒,飄飄如仙,借著淡淡的月光,很快就來到了這處岩石上。
解下酒缸,他深吸了一口氣,露出滿意的笑容。
眼下是隱隱約約的山脈輪廓,雖暗,但有青山餘墨,寥寥幾筆,神韻天成。
眼前是黑霧流雲,雲靜而風湧,撲麵而來的風裏,帶著一股清新的水汽。
他抬眼,更是大笑起來。
一輪淡月,幾顆暗星,夜空黑的格外蒼茫,即便靠近月光的天空也是不見其他顏色。
唯有黑。
分別僅僅是亮一些的黑,還是暗一些的黑。
他唿出氣,開了酒缸的封口。
釀此酒的老道士不務正業,道法不通,劍法更是稀疏,隻有一手釀酒術鑽研的天下可數。沒有師傅給的正經道號,同門晚輩都喚他酒老仙,今天也在接風宴上,是山上為數不多的幾位長輩。
這位前輩釀得此酒,極為厲害,名叫“禦風千裏”。
入口,如泉水般甘甜爽口,味淡;喝下,唇齒中留了餘香,卻迴味不出具體來;喝後,似有似無,仿佛喝過,仿佛又沒有喝過。
尤其是最後的那種感覺,不僅僅是嘴裏,更是心裏……謂得酒蟲從無到有,從一生三再生萬物,不過是一杯酒老仙的酒而已。
曾經在山上學藝,最愛的一件事,就是喝此酒。
常人飲此酒,三碗必倒,內功修為一流的人物,也不過是兩壇酒,最多一斤半左右。
葉雲生聞著夜風吹不散的酒香,正欲暢飲,才發現忘了帶酒器,這兒也不是許多年前的那座酒鋪子,隨便能撿起來一隻破碗。
他看到身後怪異的,胡亂生長的亂石,下麵粗,上邊尖,頓時有了主意。
運起明光照神守,真氣遊走到手掌掌緣,瞬間就在掌緣外邊形成了一層薄薄的罡氣。
他挑了柱石峰揮出手掌,便如刀砍木頭,手起刀落間,石峰一分為二。
捏住石尖,另一隻手徐徐在尖端上轉動,眨眼間就把能刺破手掌的尖端給磨平了。
石柱子一頭平了,另一頭常人手掌般大小,他再豎起兩指插入斷麵,挖了會兒,挖出了像是普通酒碗的碗麵——已經可以盛酒了。
他用石頭做的酒碗打酒來喝,也不知道這飛來峰上的石頭是什麽成分,打上來的酒倒進嘴裏,竟是帶著苦味,便如藥湯似的。
等十幾碗酒下去,這石頭上的苦澀還是未曾消去。
他不由得奇怪,丟掉手裏的石碗,如法炮製,再做了一隻,打了酒上來,卻是比方才更苦了。
好好的酒,那清甜淡憶的口感完全被破壞,再嚐不出曾經記憶裏的味道。
他苦惱萬分,又是十幾碗酒下肚,仍去不掉石碗中的苦澀。
天色更暗了。
重新打了一隻酒碗。
為什麽迴到師門,求了大師兄,給他準備這麽多酒?
因為迴到師門,不用擔驚受怕,不用隨時等著子墨和晴子的消息,不用再給阿譚度氣,不用再管著阿雨,不用擔心會找來家裏的九難和聽海。
他一直不敢喝醉。
即便是迴到了梨山,在嶽父嶽母麵前,叫他如何忍心灌醉了自己,讓嶽父嶽母更悲痛?
所以,放肆的醉一場,是求來的。
他搖搖晃晃地尋找,不知是第幾隻的石碗,將挖開的碗麵衝著幾乎看不見的月光,他眯著雙眼。
找不到碗裏的苦澀。
他又看了好一會兒,才確定,是真的找不到有什麽多餘的東西。
便打了一碗酒。
酒裏還是苦澀的味道,明明白白的苦,明明白白的澀。
他一氣連喝了七碗,伸直了手,比浴桶還要大的酒缸裏舀來淺淺一層酒。
都要喝到底了?
不知道喝醉了,還是沒喝醉……
什麽也改變不了。
即便身後的亂石成林,被他砍出了一大片殘樁。
仍是什麽也改變不了。
即便悟到了,明白了,從泥潭裏走了出來,以往發生的事情,依然已經發生了。
風流雲散。
一別如雨。
人生實難。
願其弗與。
不論他想的如何,過的如何,阿譚,子墨和晴子,都迴不來了。
他丟了手裏的石碗,看著天邊變紅的地平線。
一手扣住酒缸口子,一手扶住缸肚,他舉起了酒缸,將酒倒進嘴裏。
這酒,喝了一個晚上,終於喝完了。
仰天躺在岩石上邊,往前幾步就是萬丈絕壁,也不怕一個翻身掉了下去……
葉雲生痛痛快快地打了個酒嗝,然後露出滿足的笑容,進入了夢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