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練武場,經過葉雲生教阿雨劍法,再與火龍子一番比劍,又是爭執又是打鬥,已過了將近半個時辰。
葉雲生方要開口,就被靈元子打斷,差不多到了講道的時間,再說葉雲生既然要解釋,以他對劍道的見解,對於眾弟子,包括這些師兄弟們,算是傳經授道,便提議入三清殿說。
他哪裏肯,又被玄貞子和長行子勸說,你這些年都不在山上,這次迴來,修為精進,悟了道法,為何不與師門晚輩傳授經驗?
這才跟著走入三清殿。
靈元子請他上前,到三清祖師像前,主座蒲團讓他坐下。
都已入了三清殿,他也就不再退縮,等他坐下之後,眾人才去角落拿了蒲團到下麵分而坐之。
三清殿中論道,就不能信口開河,他考慮了會兒,說道:“這裏除了師兄師弟們,不知還有誰聽過天下無敵的故事?”
前麵幾個同輩師兄弟,後麵坐著一眾弟子晚輩,粗略看去,約有二十多人。
竟是齊口說沒有聽過。
葉雲生提氣,清聲說道:“相傳南北朝時,陳代梁定都建康,立國第五年的時候,出了個奇人,姓餘名順,遊走中原各地,打得天下英雄橫死無數,從南到北,無人可擋。隻三年時間,就被世人喚作天下無敵。”
下邊有活潑的弟子,高聲問道:“這餘順使得何種兵器,哪樣武功?”
葉雲生說道:“他家中大人給他請了三位師傅,十八般兵器俱都教過,可他沒一樣善用……最後自己練了一對鐵掌,生斷刀劍,任是誰來,隻漫天掌影打去,叫別人都瞧不出個招式來,就稱了風影亂。”
那弟子又問道:“就沒有一個人能治得了他?”
一時間眾弟子七嘴八舌,三清殿頓時嘈雜起來,卻也多了青春的朝氣。
葉雲生笑了笑,一麵在懷念,一麵等著他們吵停。
還是大師兄靈元子在邊上喝道:“安靜!”這才消停。
葉雲生繼續講:“到了一天,這餘順路過一座廟,進去歇腳,抬頭望了眼,小小的廟裏,供著一尊像,麻鞋,布衣,半禿頭,左手垂下,右手半托,一條遊魚在身邊。”
葉雲生看了眾人一眼,連最年幼的弟子都露出知道的神情。
“餘順不懂這是什麽像,正好一名老道士從外邊跌跌撞撞闖了進來,一邊飲酒,一邊坐倒在像前的圓座上。他就問了,老道士邋裏邋遢,滿臉絡腮胡子,人又長的矮小,顯得十分卑微滑稽。他說,‘老道這兒唯獨供著南華真人,廟太小,裝不下別的神仙。’又問,‘你是何人,如此氣勢不凡?’”
“我是天下無敵餘順。”
“老道士聽了大笑起來,說,‘你怎麽可能是天下無敵?’”
“天下英雄裏麵,我尋了三年,找不到一個能夠匹敵之人,世人都喊我天下無敵,怎麽不是了?”
葉雲生指了指身前,模仿當時老道士的樣子。
“你尋了三年?那我告訴你,你今天就找到了。”
“什麽?你說你能勝我?”
“老道士連忙擺手,說,‘我連武功都不會,哪裏能做你的對手?你啊,說什麽天下無敵,我問你,你贏的了你自己嗎?’”
這故事葉雲生的幾個師兄弟當年都聽過,沒有什麽奇怪的,但眾弟子卻沒有,聽到這裏,不覺都陷入沉思,之前提問的那個弟子動了動嘴,還是選擇了沉默。
“你贏不了自己,怎麽能說你天下無敵呢?”
“餘順想了會兒,覺得老道士說的有道理,就說,‘那我試試。’”
“他能把一對鐵掌練到傲視群雄的地步,本就是個無比較真的人,說試就試了。”
葉雲生舉起了手,朝著自己的腦門上拍了下去,當然沒有拍實了,隻做了個樣子。
“這餘順給了自己天靈蓋上一掌,他向來出掌不留餘地,等發現不好的時候,已經晚了,一掌打得嚴嚴實實,強撐了一口氣,跟老道士說,‘你說的對,我打不過自己,不過我還是天下無敵。’”
“老道士也沒料到會是這種結果,哎呀的叫著,說,‘你可真是傻,你打得過自己,要死,你打不過自己,也要死,何苦來哉!’”
那個愛提問的弟子終於忍不住了,叫了起來:“太過荒唐!一個人如何能與自己打?吾輩習武,怎是用來與自己比輸贏分生死的?”
葉雲生看了他一眼,笑了笑,說道:“我當年聽了這個故事,也說了和你差不多的話。”
長行子是十三師弟,當年還是個毛頭小子,笑著道:“當年師兄不服氣得很,覺得餘順就這麽死了太可惜,還想跟那位前輩爭論。”
葉雲生感慨地說道,“是啊,可那位前輩卻隻是告訴我。”他麵對那位弟子,輕輕地說:“等你以後就會明白的。”
他不等眾人議論,又繼續說下去:“我自小跟著昱王劍師傅離開家鄉,潛心練劍,就喜愛劍術。得到無用劍法之前,也就是學藝下山之後,說實話,在江湖上,我沒有敗過。即使遇到方寸之間,無人不倒的雲五靖,我也將他逼了個平手。”
“最早開始,因為師父私傳我《至聖劍法》受了責罰,我就決定在江湖上行走不用上清派劍法,以免給師傅多惹事端。那時以一套《追光斷影劍法》,與人捉對,隻要考慮兩三招……後來江湖上的劍法會的多了,慢慢地變成了七八招,拆檔路數,選擇餘地更多,勝算更大,也更容易。”
眾人靜心聆聽,看著他臉上的神情悄然變幻,不知不覺地陷入到迴憶中。
“直到我偶然間學會了《無用劍法》,這套劍法一共將近千招,我全部練成之後,再與人捉對,發現對手一招使出,我會考慮十幾招後手,二十幾招拆檔路數變化。”
葉雲生的神色黯然,傷感,淡淡的苦笑浮現在唇角。
“這就不行了。對劍的時候,沒有那麽多時間給我考慮,又不是下棋,刹那間的攻防,擋拆,不能協調一致,就亂了。後來,我發現,我看不到對手了。一旦我揮動劍與人對招,我眼裏隻有劍招,心裏也隻有劍招,再後來,無論是跟誰比試,都變成了我與自己在比了。”
“可怎麽辦呢?我能贏得了自己嗎?”
“餘順不行,我也沒有做到,硬撐了幾年,直到成了人間無用,我也沒有贏過自己。”
“可能你們很多人都聽過我的江湖傳聞,我後來迴到山上,辭別師傅,退出了江湖,過著普普通通的日子。”
他看著那名弟子,就好像看著許多年前的葉雲生。
惋惜?不服氣?可那有怎樣?
什麽也改變不了。
“其實餘順是聰明人,你們前麵聽的時候,是不是覺得他腦子壞了,非常蠢?幹嘛要跟自己打?別人都說他是天下無敵,這還不夠嗎?可他真是個聰明人,他若是沒有當自己是敵人,那他是天下無敵,沒錯……但隻要他將自己當成了敵人,他就做不了天下無敵了。不走到這個地步,是無法體會的。他甚至沒有猶豫,就跟自己一決生死。”
“為什麽他死前說他還是天下無敵?因為他把自己打死了。”
“我也是後來才明白,當遇到了,逃是逃不了的。”
玄貞子在一旁眼中含著淚水,喃喃地說道:“所以你退出了江湖。”
“沒錯,我認輸了,退出了江湖。”
他歎氣,將雙手抱在丹田,慢慢地說下去。
“就這麽過了七年,陰差陽錯,反倒領悟了。”
“人怎麽才能勝過自己?”
“其實《無用劍法》那麽多的劍招,最重要的,隻是‘無用’這兩個字。”
“我學的劍法越是多,我想的越是多,我越是難以贏過別人。因為我太強大了,每一次比劍,都變成了我在和自己分高低。我越強,便越是難以戰勝我自己。”
“人要看見天地,便要先看見自己。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看清自己。”
“七年沒有比劍,我變得卑微,渺小,在世俗中生存,不再是拿著劍好像自己天下無敵的樣子。”
“我領悟到,當我無用的時候,我就能夠輕易地戰勝自己了。”
靈元子歎道:“當你戰勝了自己,天下間,哪裏還有人能贏得了你!”
葉雲生方要開口,就被靈元子打斷,差不多到了講道的時間,再說葉雲生既然要解釋,以他對劍道的見解,對於眾弟子,包括這些師兄弟們,算是傳經授道,便提議入三清殿說。
他哪裏肯,又被玄貞子和長行子勸說,你這些年都不在山上,這次迴來,修為精進,悟了道法,為何不與師門晚輩傳授經驗?
這才跟著走入三清殿。
靈元子請他上前,到三清祖師像前,主座蒲團讓他坐下。
都已入了三清殿,他也就不再退縮,等他坐下之後,眾人才去角落拿了蒲團到下麵分而坐之。
三清殿中論道,就不能信口開河,他考慮了會兒,說道:“這裏除了師兄師弟們,不知還有誰聽過天下無敵的故事?”
前麵幾個同輩師兄弟,後麵坐著一眾弟子晚輩,粗略看去,約有二十多人。
竟是齊口說沒有聽過。
葉雲生提氣,清聲說道:“相傳南北朝時,陳代梁定都建康,立國第五年的時候,出了個奇人,姓餘名順,遊走中原各地,打得天下英雄橫死無數,從南到北,無人可擋。隻三年時間,就被世人喚作天下無敵。”
下邊有活潑的弟子,高聲問道:“這餘順使得何種兵器,哪樣武功?”
葉雲生說道:“他家中大人給他請了三位師傅,十八般兵器俱都教過,可他沒一樣善用……最後自己練了一對鐵掌,生斷刀劍,任是誰來,隻漫天掌影打去,叫別人都瞧不出個招式來,就稱了風影亂。”
那弟子又問道:“就沒有一個人能治得了他?”
一時間眾弟子七嘴八舌,三清殿頓時嘈雜起來,卻也多了青春的朝氣。
葉雲生笑了笑,一麵在懷念,一麵等著他們吵停。
還是大師兄靈元子在邊上喝道:“安靜!”這才消停。
葉雲生繼續講:“到了一天,這餘順路過一座廟,進去歇腳,抬頭望了眼,小小的廟裏,供著一尊像,麻鞋,布衣,半禿頭,左手垂下,右手半托,一條遊魚在身邊。”
葉雲生看了眾人一眼,連最年幼的弟子都露出知道的神情。
“餘順不懂這是什麽像,正好一名老道士從外邊跌跌撞撞闖了進來,一邊飲酒,一邊坐倒在像前的圓座上。他就問了,老道士邋裏邋遢,滿臉絡腮胡子,人又長的矮小,顯得十分卑微滑稽。他說,‘老道這兒唯獨供著南華真人,廟太小,裝不下別的神仙。’又問,‘你是何人,如此氣勢不凡?’”
“我是天下無敵餘順。”
“老道士聽了大笑起來,說,‘你怎麽可能是天下無敵?’”
“天下英雄裏麵,我尋了三年,找不到一個能夠匹敵之人,世人都喊我天下無敵,怎麽不是了?”
葉雲生指了指身前,模仿當時老道士的樣子。
“你尋了三年?那我告訴你,你今天就找到了。”
“什麽?你說你能勝我?”
“老道士連忙擺手,說,‘我連武功都不會,哪裏能做你的對手?你啊,說什麽天下無敵,我問你,你贏的了你自己嗎?’”
這故事葉雲生的幾個師兄弟當年都聽過,沒有什麽奇怪的,但眾弟子卻沒有,聽到這裏,不覺都陷入沉思,之前提問的那個弟子動了動嘴,還是選擇了沉默。
“你贏不了自己,怎麽能說你天下無敵呢?”
“餘順想了會兒,覺得老道士說的有道理,就說,‘那我試試。’”
“他能把一對鐵掌練到傲視群雄的地步,本就是個無比較真的人,說試就試了。”
葉雲生舉起了手,朝著自己的腦門上拍了下去,當然沒有拍實了,隻做了個樣子。
“這餘順給了自己天靈蓋上一掌,他向來出掌不留餘地,等發現不好的時候,已經晚了,一掌打得嚴嚴實實,強撐了一口氣,跟老道士說,‘你說的對,我打不過自己,不過我還是天下無敵。’”
“老道士也沒料到會是這種結果,哎呀的叫著,說,‘你可真是傻,你打得過自己,要死,你打不過自己,也要死,何苦來哉!’”
那個愛提問的弟子終於忍不住了,叫了起來:“太過荒唐!一個人如何能與自己打?吾輩習武,怎是用來與自己比輸贏分生死的?”
葉雲生看了他一眼,笑了笑,說道:“我當年聽了這個故事,也說了和你差不多的話。”
長行子是十三師弟,當年還是個毛頭小子,笑著道:“當年師兄不服氣得很,覺得餘順就這麽死了太可惜,還想跟那位前輩爭論。”
葉雲生感慨地說道,“是啊,可那位前輩卻隻是告訴我。”他麵對那位弟子,輕輕地說:“等你以後就會明白的。”
他不等眾人議論,又繼續說下去:“我自小跟著昱王劍師傅離開家鄉,潛心練劍,就喜愛劍術。得到無用劍法之前,也就是學藝下山之後,說實話,在江湖上,我沒有敗過。即使遇到方寸之間,無人不倒的雲五靖,我也將他逼了個平手。”
“最早開始,因為師父私傳我《至聖劍法》受了責罰,我就決定在江湖上行走不用上清派劍法,以免給師傅多惹事端。那時以一套《追光斷影劍法》,與人捉對,隻要考慮兩三招……後來江湖上的劍法會的多了,慢慢地變成了七八招,拆檔路數,選擇餘地更多,勝算更大,也更容易。”
眾人靜心聆聽,看著他臉上的神情悄然變幻,不知不覺地陷入到迴憶中。
“直到我偶然間學會了《無用劍法》,這套劍法一共將近千招,我全部練成之後,再與人捉對,發現對手一招使出,我會考慮十幾招後手,二十幾招拆檔路數變化。”
葉雲生的神色黯然,傷感,淡淡的苦笑浮現在唇角。
“這就不行了。對劍的時候,沒有那麽多時間給我考慮,又不是下棋,刹那間的攻防,擋拆,不能協調一致,就亂了。後來,我發現,我看不到對手了。一旦我揮動劍與人對招,我眼裏隻有劍招,心裏也隻有劍招,再後來,無論是跟誰比試,都變成了我與自己在比了。”
“可怎麽辦呢?我能贏得了自己嗎?”
“餘順不行,我也沒有做到,硬撐了幾年,直到成了人間無用,我也沒有贏過自己。”
“可能你們很多人都聽過我的江湖傳聞,我後來迴到山上,辭別師傅,退出了江湖,過著普普通通的日子。”
他看著那名弟子,就好像看著許多年前的葉雲生。
惋惜?不服氣?可那有怎樣?
什麽也改變不了。
“其實餘順是聰明人,你們前麵聽的時候,是不是覺得他腦子壞了,非常蠢?幹嘛要跟自己打?別人都說他是天下無敵,這還不夠嗎?可他真是個聰明人,他若是沒有當自己是敵人,那他是天下無敵,沒錯……但隻要他將自己當成了敵人,他就做不了天下無敵了。不走到這個地步,是無法體會的。他甚至沒有猶豫,就跟自己一決生死。”
“為什麽他死前說他還是天下無敵?因為他把自己打死了。”
“我也是後來才明白,當遇到了,逃是逃不了的。”
玄貞子在一旁眼中含著淚水,喃喃地說道:“所以你退出了江湖。”
“沒錯,我認輸了,退出了江湖。”
他歎氣,將雙手抱在丹田,慢慢地說下去。
“就這麽過了七年,陰差陽錯,反倒領悟了。”
“人怎麽才能勝過自己?”
“其實《無用劍法》那麽多的劍招,最重要的,隻是‘無用’這兩個字。”
“我學的劍法越是多,我想的越是多,我越是難以贏過別人。因為我太強大了,每一次比劍,都變成了我在和自己分高低。我越強,便越是難以戰勝我自己。”
“人要看見天地,便要先看見自己。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看清自己。”
“七年沒有比劍,我變得卑微,渺小,在世俗中生存,不再是拿著劍好像自己天下無敵的樣子。”
“我領悟到,當我無用的時候,我就能夠輕易地戰勝自己了。”
靈元子歎道:“當你戰勝了自己,天下間,哪裏還有人能贏得了你!”